当前位置:首页 » 汇率查询 » 中美贸易战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中美贸易战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

发布时间: 2023-04-01 22:48:51

1、中美贸易战喊停人民币汇率后市怎么走

汇率走势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常可采用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如某一国家公布的重要数据、重要的经济事件及政治事件等都可能对其汇率产生影响;同时,根据趋势、图表、形态、指标等技术分析方法也可对汇率走势的判断起到一定的辅助。但是不同货币对经济数据、经济事件的反应程度均有所差别。
如您有进一步了解专业金融市场本外币资产配置方案,随时享受交易、行情、咨询、策略、金融日历等众多金融服务,可在应用商城搜索并下载“E融汇”,即可享受全方位个人资产管理优质服务体验。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
诚邀您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或中银跨境GO APP办理相关业务。

2、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调,专家对这一现象是如何解读的?

中国的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日下跌,离岸人民币贬值已经超过两千点。因为世界全球的通用货币还是美元,所以人民币的贬值也是相对于美元而言的。如今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率又重新回到了6.4元。这意味着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数量大幅减少。,民币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优势也大幅下降。在当今的形势下,除美元外,日元、韩元等国的汇率也在逐渐下跌。其中原因非常的显而易见,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由于中国和世界各国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为了防止疫情的境外输入纷纷关闭或减少了外贸出口,而中国也是如此。中国的商品无法出口到其他国家,中国也无法从一些国家进口物资,货币流通受限,出口景气从高速回落至中速,这有可能导致外贸实需的外汇流入,进而导致人民币贬值。

其次,中国经济出现了下行的状况,加大了对外资流入的影响。全球疫情反复加上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以及美联储启动快加息等外部原因,引发了中国外资阶段性撤出的现象。当今中国,国内和国外的形势都非常得严峻,中国也面临着战略性发展的阶段,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加剧了外资在中国的不稳定性。

美元指数取得了新的突破,在同一时间也对人民币的汇率形成了更大的负面影响。中美贸易战仍在持续,货币政策的分化导致了世界各国分别加入了不同的阵营,而原本在中国的货币阵营内的国家,因为美元指数的上升,而逐渐开始撤离中国。而最近全球能源的价格也不断的上涨,比如石油等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导致中国在进出口贸易的话语权相对有些下降,兑换其他国家的纸币数量大量减少。

3、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下跌

1.贸易需求减少: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最近我国贸易需求不断萎缩,为了重振海外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人民银行认为人民币贬值可以降低销售价格,刺激外国人采购中国商品,扩大贸易需求。2.投资需求减少:目前很多外资逃离中国,大量兑换持有的人民币,造成国际流通的人民币增多,从而压低了人民币的价格。3.美联储加息的间接影响:从2018年4月份以来,美联储持续加息,对国际市场中流通的人民币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进而造成币值贬值。

4、国际贸易对利率的影响

2018年至今贸易战的影响既有预期层面的影响,也有实际外需的下降,央行要改善预期,货币政策必须积极。

未来怎么看?

结合过去贸易谈判的情况和中美双方的表述,我们认为,随着贸易谈判进展,汇率政策偏被动,这个时候需要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利率弹性,以应对与防范外部冲击、稳定预期,首要条件是保持充足的流动性环境,其次是要保持利率向下的弹性。

虽然今年我们不可能再向去年那般进行债市的川普交易,但是我们依然有着可观的货币弹性空间和至少稳定的流动性环境,债市可以继续保持积极。

市场点评与展望

1. 策略展望:贸易谈判会如何影响利率与汇率?

中美贸易谈判再度出现剧烈变化,成为五一假期之后市场的主导因素,怎么看待贸易谈判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我们还是从货币政策出发展开讨论,首先分析贸易谈判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最后落脚到汇率和利率的分析:

1.1.贸易谈判和货币政策

回顾过去一年多中美贸易谈判进程,边打边谈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货币政策的演进:

2018年4月3日美方宣布500亿美元关税商品清单后,2018年4月17日央行宣布降准100个基点置换MLF;

2018年6月15日中美谈判破裂,美方宣布更新500亿美元关税商品清单,6月24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50个基点;

2018年9月18日美方宣布对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10%关税,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降准消息。



2018年12月1日,中美谈判趋缓,在G20会议上中美双方暂停采取新的贸易措施,并设定了为期3个月的谈判期限,3月2日期限截至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2018年9月起加征关税的自华进口商品,不提高加征关税税率,继续保持10%,直至另行通知。

5月6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关税从10%上调到25%,并于5月11日生效。5月6日央行盘前宣布对中小银行实施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框架,释放2800亿元流动性。虽然央行在事后的新闻稿中只字未提贸易摩擦问题,但这次降准是2012年以来央行首次在5月实施,也是首次交易所开盘前降准,并且发生在特朗普推特数小时之后,应对外部风险稳定国内和市场预期的意味跃然纸上。



回顾贸易谈判过程,似乎可以简化得出一个结论:央行始终保持了宽松的货币环境。这一方面当然是国内稳增长、调结构对流动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抵御外部风险的需要。

我们尤其需要注意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输入性风险”,表明对外部环境的重视。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近期央行还有两大行动:

其一是央行货币政策执行委员会委员马骏于5月10日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

“参照过去一年中美贸易摩擦几个阶段的实际影响来判断,即使贸易冲突按美国所威胁的版本升级,中国也采取相应的反制,这些措施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大,或者说会明显小于2018年股市反应所隐含的冲击力度。我们用经济模型的计算结果是,如果美国把来自中国2000亿美元出口产品的关税税率从10%提高到25%,中国也实施相应的反制,这个情景对中国GDP增速的负面影响在0.3个百分点左右,属可控范围。”

“去年股市跌得很惨,部分原因是当时资本市场无法判断贸易摩擦对经济的真实影响,容易出现过度反应。另外,去年我国还面临着经济持续减速、影子银行融资渠道过度收缩、一些不当舆论冲击民企信心、减税等改革红利尚未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叠加对当时的资本市场信心造成了严重冲击。”

其二是4月金融货币数据公布之后,5月10日下午央行特意召开媒体吹风会就相关问题进行解读,其中就有货币政策如何应对外部冲击的问题。

孙国峰在回应中明确:“面对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我国货币政策应对空间充足,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内外部不确定性。”

而周学东则补充到:昨天晚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接受了《金融时报》的采访,就外部冲击问题谈了一个观点,我很赞成。从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来看,国际贸易摩擦,更多的是对市场预期的影响,特别是心理预期。对心理预期和市场预期的影响要大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他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研究,认为如果美国对中国2000亿美元出口产品加税加到25%,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也就是0.3个点,比我们感受的要小。当然,应对外部冲击说到底要看宏观经济自身怎么样,这一点上我们还是有信心的。无论是从经济增长看,还是从CPI、PPI,或从金融信贷数据来看,这些宏观数据基本上是稳定的,我们心里还是有底气的。

显然,在应对外部冲击中,央行不可能坐视不管,一定会积极应对,所以此前我们的简单梳理贸易摩擦和货币政策演变并非简单拼贴。

更何况贸易摩擦本身对于实体经济确有影响,前文马骏的分析以外,海外牛津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测算结果也显示,在最新关税情形下,贸易战2019年对中国GDP的影响在0.3%-0.4%之间,和马骏的提法基本一致。



从应对实体经济下行压力的角度,货币政策更是责无旁贷,所以2018年至今贸易战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既有预期层面的诉求,也有应对实体经济增速下降的诉求,央行要改善预期和应对下行风险,投放流动性释放积极信号是首要选择。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就可以直接外推,对未来流动性保持乐观呢?

这里面必须要考虑汇率问题,因为涉及到货币政策独立性。

1.2.汇率约束与货币政策独立性

贸易谈判必定涉及汇率问题,那么我们首先明确中美两方在汇率问题上的态度:

美方的诉求主要是在贸易协议中必须加入和汇率有关的条款,即中国承诺不进行竞争性贬值,并且在干预市场方面保持透明,要求公布“国际储备余额和外汇市场干预的数据,以及季度国际收支平衡数据和其他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开报告的数据,以避免汇率操纵。”同时要求中国信守诺言。



对于汇率,中方的态度可以概括为:

(1)不搞竞争性贬值;(2)货币政策以国内为主;(3)加强汇率逆周期调节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





易行长在两会期间的答记者问基本将贸易谈判所引致的汇率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清晰的回答。

结合过去贸易谈判的情况,我们会发现,在贸易谈判进展顺畅时,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或者走强,在贸易谈判曲折反复甚至陷入僵局时,人民币有所走弱或者贬值压力上升。

固然这里面可能有谈判本身对于市场预期和行为的影响。

但是人民币汇率随着贸易谈判的进程而出现波动似乎由来已久。

就本轮而言,2018年5月3日中美双方在北京谈判,在此之前美元指数大幅上升,人民币并未跟随贬值,6月15日谈判破裂,人民币迅速贬值;12月1日中美设定3个月谈判时间,在此期间,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人民币汇率跟随美元指数的下跌而升值,随后美元指数在高位保持稳定,人民币继续小幅升值,在近期特朗普宣布提高关税后,人民币显示出贬值的趋势。总接来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在美元指数的基础上,随着贸易谈判的节奏上下波动。



上述波动一方面是市场预期的行为反应,另一方面也是谈判过程中的策略运用。但是从方向来说,考虑中美贸易顺差情况,人民币单方面贬值的可能性甚小。



既要宽松政策稳定预期,又要汇率稳定促进贸易谈判。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如果汇率相对稳定甚至有所升值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应对的空间和弹性如何?毕竟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利率上。

首先来看利差约束。



(1)外部形势:美债利率下降

一方面是外部形势的变化,随着全球周期下行以及美联储暂停加息,美债利率自2018年末开始下行,中美货币周期由冲突走向趋同,利差压力大大减小。



(2)实际思路:如何保持资本流动和汇率平稳?

事实上,即使在前期美债收益率上行时期,我国也做到了压减利差的同时保持资本流动/汇率平稳。

我们在前期报告《鱼与熊掌能否兼得?》中指出,

利差主要反映的是汇率和资本流动压力。考虑2种情况:

如果通过干预手段,稳住汇率,逆转市场贬值预期,进而使得资本流失压力稳定,则由于汇率被“逆周期调控”,那么利率可以获得一定的空间,利差约束相对“偏软”,甚至在强干预下,利差完全可以不成为约束:



另一种情况是,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不在汇率。汇率自由浮动原本可以平衡内外压力,但研究表明:在新兴市场,由于不存在自然汇率,贬值预期会自我叠加,使得汇率自由流动加大资本流失压力——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不成立,往往成立的是“二元悖论”(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自由流动只能二者取其一)。这种背景下,大国央行着重选择的仍是货币政策独立,那么,其实宏观调控的方向主要是资本流动管控,这种背景下,利差则是“弱约束”。

如果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是汇率的“行政干预”或者要着力于管控资本项目流动,则利差是一个“弱约束”,利率会释放出明显的空间。在这种思路下,我国的外储消耗不大,内生贬值压力降低。



1.3.汇率和利率的未来可能走向

贸易战对于利率的影响,主要存在两个逻辑线条:

(1)防范贸易摩擦风险,稳定预期:

不管贸易谈判进展如何,目前贸易战对外需的冲击已成定局,2019年外需已经开始下降。



除此之外,贸易战还带来对市场信心的影响:

去年股市跌得很惨,部分原因是当时资本市场无法判断贸易摩擦对经济的真实影响,容易出现过度反应。另外,去年我国还面临着经济持续减速、影子银行融资渠道过度收缩、一些不当舆论冲击民企信心、减税等改革红利尚未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叠加对当时的资本市场信心造成了严重冲击。

——马骏2019年5月接受《金融时报》采访

风险的表现之一是市场的异常波动和外部冲击风险。举例来说,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香港的时候,香港的利率可以达到300%多。刚才说货币市场利率是2.6%左右,上限是百分之3点多,下限是0.72%。外部冲击可能导致利率达到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几甚至百分之几百。所以货币市场如果受到预期或者外部冲击,波动可能很大,政策要防止这些风险在市场之间的传染。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018年12月在长安论坛上的讲话

人民银行始终高度重视外部冲击的影响,我们将前瞻性地做好相关政策储备,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018年7月答记者问

央行要改善预期,对冲外需下行,投放流动性、释放积极信号是必要选择。

(2)汇率先行,利率被动应对

如果贸易战谈判演进到汇率层面,应对美方对于汇率的要求,人民币汇率被动升值,从而导致利差的被动收窄,利差反而受制于汇率,这可以从80年代日德经验看。

80年代,美日、美德贸易摩擦为代表的贸易战情况下,在美国压力下,日元、德国马克被迫升值。以日本为例,80年代,日元的汇率相对于国内的政策明显是先行的(外生),日本的国内政策随之调整:

由于存在持续的升值压力,日本央行为了释放这一压力(降低投资日元资产的收益,遏制日元升值)、刺激国内经济(宽松货币政策),日美短端利差大幅收缩,同时也带动了长端利差的显著收缩。日元升值伴随了日美利差的收敛(转向了负利差)。



因而,利率作为防范外部冲击,稳定预期的工具,首要条件是充足的流动性环境;此外,如果汇率先行,利率被动反应,则可能伴随中美利差的收窄。

总结来看,

(1)贸易摩擦谈判过程中伴随着多次降准和货币宽松信号。

(2)2018年至今贸易战的影响既有预期层面的影响,也有实际外需的下降,央行要改善预期,投放流动性释放积极信号是首要选择。

(3)汇率稳定是美方主要诉求之一,这也是缩减中美贸易逆差的要求。既要宽松政策稳定预期,又要汇率稳定促进贸易谈判,既要又要的政策诉求似乎受制于汇率-利差约束。

(4)然而,一方面,外部形势发生变化,美债利率自2018年末开始下行,中美货币周期由冲突走向趋同,利

5、中美贸易战对外汇有什么影响?

一、贸易战及市场走势回顾

自2018年7月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方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规模不断扩大,中方亦采取相应反制措施。过去一年多以来,两国进行了多轮的经贸磋商,中美双方边打边谈成为新常态。

(一)贸易摩擦初现端倪,人民币大幅贬值5.6%

2018年7月,美国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对同等规模的美国商品加收同等关税进行反制。截至2018年11月,人民币对美元从6.6贬至6.97,贬值约3700点;美元指数从94缓慢上行至年内高点97上方。

(二)贸易摩擦缓和,人民币收复失地,回升至6.67

2018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于G20峰会上达成暂时休战的共识,并开启90天谈判期。2019年前4个月,中美进行了多轮经贸磋商,在贸易战缓和的利好消息支撑下,人民币汇率从6.93一路升值至6.67,升值约2600点,同期美元指数在95-98区间高位震荡。

(三)贸易战升级,人民币跌至6.9-7水平

2019年5月,在中美第十一轮贸易谈判前夕,美国突然宣布将于5月10日起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受此影响,人民币大幅贬值,从6.74贬至6.93,美元指数同期回落至96附近。此后6月末的大阪G20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进行会谈并同意重启双边经贸磋商。

(四)贸易战升级,人民币汇率破7

2019年7月-9月,贸易战持续升级对抗。美国于2019年8月2日宣布自9月起开始对价值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2019年8月23日再次宣布将于10月起将价值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从25%上调至30%,同时将其余价值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税率从10%提高至15%。受此影响,在岸人民币汇率最高跌至7.18水平,触及近11年低位。

(五)中美经贸摩擦取得阶段性进展,汇率在7附近企稳

2019年10月,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举行第十三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并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美贸易局势缓和,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自高位震荡回落,一度回落至7关口以下,目前在7附近横盘震荡。

二、贸易战后续展望

中美贸易摩擦始于2018年7月,中美两国间贸易谈判进程波折反复。虽然今年10月份中美两国宣布第13轮经贸磋商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但从过去一年诸多事实来看,贸易战只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手段。从当前中美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来看,短期内结束贸易摩擦的概率依然较小,两国间的贸易摩擦、金融摩擦及科技摩擦仍将持续。当地时间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该法案签署对中美两国双边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预计对两国正在进行的经贸磋商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一)美国方面

目前来看,美国经济前景及劳动力市场稳健,虽然贸易摩擦带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但经济增速仍维持在高位。2019年美国GDP将突破21万亿美元,GDP增长预计在2.4%到2.5%。

美国挑起贸易战的理由一是中国对美长期保持大量贸易顺差;二是中国不遵守WTO承诺;三是中国通过不公正手段获取美国技术。但实质上,特朗普政府还有总统选举及中美全面竞争两点核心目的。

1.美国总统选举 

特朗普政府当下核心目标是确保2020年连任成功,主要工作都是围绕其运行。为赢得选票,特朗普对外政策上执行"美国优先",在中美贸易战及与其他盟友的一系列贸易摩擦中保持强硬姿态。特朗普如连任成功,中美贸易战存在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我们应该对特朗普第二任期对美国乃至全球带来不确定影响做好充分的准备。

2.中美竞争

美国将中国视为全面竞争对手,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对此观点趋于一致。中美贸易摩擦预计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目前已由贸易向金融、高科技等方向延伸。即使2020年民主党候选人当选,两国快速达成协议的概率依然较小。

(二)中国方面

中国经济呈现较强韧性,目前贸易战并未对实体经济和贸易造成较大冲击。经济增长是纲,我国具有长期应对贸易摩擦的底气和经济基础。

1.经济增速回落,但仍保持较高增长 

2018年全年我国GDP增速6.6%,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GDP总量约为70万亿人民币,增速为6.2%。GDP增速虽然一定程度回落,但相较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依然保持了较高的韧性,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2.贸易保持增长,贸易顺差扩大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2.9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其中,出口12.48万亿元,增长5.2%;进口10.43万亿元,下降0.1%;贸易顺差2.05万亿元,扩大44.2%。

3.市场开拓效果进一步提升,对欧盟、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增长强劲

2019年前3季度,我国前两大贸易对手分别为欧盟和东盟,进出口额分别为3.57万亿和3.14万亿;分别增长8.6%和11.5%;分别占我国外贸总额的15.6%和13.7%。

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额为6.65万亿,增长9.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速高于全国外贸整体增速。

三、对人民币外汇交易业务影响

美国正式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令双方平息中美贸易战的努力变得更加复杂。市场风险偏好情绪反复变化,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市场中不确定性风险明显增大。中美贸易关系变化、美联储降息预期均对汇率市场有较大影响,交易难度较前期有所提升。

但从中国经济基本面以及市场供求来看,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处于相对合理水平。在贸易战没有大幅恶化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在当前点位大幅贬值的空间有限,重点关注中美贸易谈判有关进展及相关宏观经济情况。

(一)关注贸易战进展

今年10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曾一度涨至6.96水平,目前在"7"附近企稳。当前中美贸易摩擦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距离达成协议仍有较长距离,中美贸易摩擦波折反复,预计将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若中美贸易摩擦出现明显缓和,人民币汇率或将出现升值反弹;若中美贸易摩擦继续恶化,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预期。

(二)关注美联储降息预期

2019年以来,美联储三次降息。美元利率下行、中美利差拉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支撑,或将缓和人民币贬值压力。

目前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不足以推动美元贬值,美元指数延续高位震荡的可能性较大。从国际美元走势来看,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难有明显的升值行情。

以上就是小编的一些基本介绍,相信大家看完上面介绍后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您可以到外汇天眼交易社区查看更多知识。

6、中美关系紧张对汇率的影响

5月9日至10日,在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期间,美方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升至25%,并计划对额外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中美贸易再掀波澜,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周之内贬值超千点,收于6.845,而且是在美元指数走弱的情况下大幅贬值。中美贸易战下,人民币汇率将向何处去?

我们认为,中美贸易冲突迭起势必带来人民币贬值压力,但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和大幅贬值的空间都没有。而若中美贸易谈判走向缓和,人民币汇率仍将受到更多支撑:金融对外开放带来外资流入,以及中美利差短期回到安全区间,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因素。
看形势:中美贸易战势必带来人民币贬值压力
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主要是市场供求推动的结果,其核心原因是中美谈判取得积极进展提振了市场情绪,而与政策干预关联不大。而人民币汇率近期快速贬值,也与中美贸易谈判的反复相吻合(图1)。当前情境,与去年6月下旬美方决定加征关税后,人民币汇率的一波急贬有相似之处,但市场供求的主导性更强。当时,人民币中间价的拆解中可以看到政策助推贬值的影子;而上周人民币中间价的变化也呈现出这一迹象,但市场供求是主导因素,逆周期因子是否助推贬值有待观察(图2)。上周期权市场反映人民币贬值预期快速蹿升,体现中美关系反复导致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看法转变。
看美元:人民币与美元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美元震荡偏强但缺乏持续大幅上行的动能,因此人民币汇率有阶段性的、较有限的贬值压力
当前,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近期受困于“火车头”德国经济的波折,欧洲经济复苏之路依然蹒跚反复,只有美国经济依然保持相对强势的状态。不过,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表现强势,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中美贸易谈判的转圜、得益于全球风险偏好的回升;而一旦中美贸易关系走向恶化,这一切可能都会打个折扣。根据IMF的测算,对中美之间所有贸易征收25%的关税,将使美国的GDP下降0.3%-0.6%,使中国的GDP下降0.5%-1.5%。近期,美国经济超预期的程度已持续弱于欧洲,其在中美贸易战中面临的“双输”冲击,将会进一步限制美元指数上行的空间(图3)。
看经济:外部冲击下需要人民币汇率更有弹性,机械承诺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不太可取
中美贸易战最直接的冲击就体现在出口上。2018年11月以来,全球出口增速大幅下挫,全球贸易向2015-2016年的形势演化。2018年对美国对中国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导致这部分商品出口增速从20%下挫至-10%左右;美方此番对中国商品全面征收25%的关税,将对中国出口产生重大冲击。
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出口凋敝已经构成中国经济减速的一条主线。2012年,中国出口增速从20%下挫至8%,当年中国GDP增速目标不再“保8”(从9.5%下降到7.9%),而是把新增就业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首要目标。国内政策也只进行了有限的宽松,继续践行房地产调控,当年4月12日人民币汇改也进行了一次比较实质性的改革,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从0.5%扩展到1%;2015年,中国出口增速从6%下挫至-3%,当年8月11日的汇改引入了人民币中间价的市场定价,国内政策在宽松基础上又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回顾过去,至少有两个启示:1)出口减速是倒逼中国加速改革调整的因素;2)出口减速要求人民币汇率更有弹性。
当前中美贸易谈判正酣,美国率先加征关税,而中国不加干预,让人民币按市场供求方向贬值,是短期博弈的一个层面。但中美贸易谈判只要继续,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和大幅贬值的空间都没有:大幅升值,不符合当前人民币汇率并未明显低估的基本面,也会显著削弱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并可能加剧不利的资本流动压力;大幅贬值,不符合秉持重商主义理念、施压中国迅速削减对美贸易顺差的美方诉求。目前来看,中美汇率协议的大框架或与《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的汇率部分相似:更加注重汇率(调整)规则的“公平”,而不以促成美元大幅贬值为目的。何况,人民币也不是美元指数的构成货币!
如果中美贸易谈判走向缓和,那么人民币汇率仍将受到支撑。
第一个支撑是,金融对外开放带来外资流入。2019年,受益于MSCI提高A股纳入因子、富时罗素GEIS指数集合纳入A股、彭博巴克莱指数纳入中国债券,海外资金被动流入将大幅增加,规模保守估计在1000亿美元以上。对比2018年中国国际收支总差额为1087.7亿美元,该体量不容小觑。而且,海外还可能继续主动增配中国。目前,全球资金对美国资产的配置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超高配),但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已经超过60%,中国又是新兴市场的佼佼者,海外资金的重新配置有望带来可观的外资流入。
第二个支撑是,中美利差短期回到安全区间。
随着美联储暂停加息并于5月启动停止缩表计划,年初以来美债收益率震荡下行;倘若中美谈判走向缓和,以当前中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以及中国政府不“走老路”的决心,中国利率下行速度应不会太快。短期内,中美利差能够提供一定缓冲,但其走向取决于中美贸易战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