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蘇北外貿發展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蘇北外貿發展

發布時間: 2023-06-15 03:49:48

1、南通外貿行業結構調整分析的畢業論文大神們幫幫忙

南通市目前已有通州家紡、啟東電動工具和如東海水產品列入省出口基地,同時已初步形成船舶海工、能源光伏、家紡服裝、化工、食品、體育休閑用品等超億美元的出口板塊,有力地改變了我市傳統的出口結構 -盡管外貿企穩向好態勢明顯,但今年的外貿形勢面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今後一段時間,外貿轉型升級依然是不變的主題 今年上半年,我市外貿出口62.95億美元,同比增長33.1%,超過金融危機前外貿出口最好時期2008年的同期水平,顯示了強勁的發展後勁。 最近,《中國海關》雜志發布2009-2010年度「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名單。這次評選主要參考包括水平指標、潛力指標、發展指標、效益指標和結構指標5大評價體系,南通以綜合得分71.3分躋身第24位。這表明,經過多年努力,南通正實現由外貿大市向外貿強市的嬗變。 外貿由大變強,得益於外貿發展方式的轉變。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轉變外貿發展方式一直是政府、企業熱議的話題,經過政府部門多年引導扶持和企業自身努力,我市外貿結構不斷優化,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如今,後金融危機時代到來,堅定不移地走轉型升級之路,仍是外貿出口不變的主題。 轉型的陣痛與甜蜜 如果說前些年外貿轉型更多來自政府引導和部分企業的自發行為,那麼金融危機則使轉型成為外貿繞不過的坎。對企業來說,轉型承擔著太多的風險和壓力,不少企業正在經歷著不為人知的陣痛。 我市某服裝企業在多年為國外企業代工後,決定自創品牌。然而,自創品牌之路絕不輕松,這家企業已砸下以千萬元計的廣告費,但在市場的海洋中,只是碧波中激起的微瀾。品牌要脫穎而出,絕非一日之功。更多的企業在轉與不轉之間徘徊猶豫。以我市紡織服裝行業為例,由於競爭激烈,利潤率下降,部分企業面臨著越來越重的勞動力成本壓力,但又無力馬上「轉身」,向蘇北、中西部地區遷移也只是權宜之計。 也有不少企業品嘗到外貿轉型帶來的甜蜜。這些企業逐步擺脫低價位、同質化競爭,向高端化發展,把傳統產業做成欣欣向榮的朝陽產業。 江蘇聯發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進出口部經理陸昌元告訴記者,公司淘汰低端產品,主攻高端產品,路越走越寬,市場越做越大。這家公司圍繞「做世界一流的襯衫面料供應商」的目標,堅持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每年自主開發的新品種、新花型、新材料色織面料1000多個,形成了棉花紡紗——色織布生產——成衣縫制一體化的產業鏈。聯發的面料是世界許多知名品牌襯衫的首選面料,小廠根本無法與之競爭。 今年公司用從股市募集的資金,又增添了近300台高速噴氣織機。前6個月,該公司累計出口達7211萬美元,位列全市出口第五。 南通大東有限公司近日躋身全國家紡出口前100強企業。早在2003年,在不少同行熱衷上項目、求數量、低價競爭時,大東就面向高端市場有計劃地實施產品結構調整。從普通毛巾發展到吸水快乾型、天然抗菌型、保健功能型毛巾,材料由單純的國產棉發展到竹木纖維、大豆纖維、莫代爾、天然彩棉等,目前已形成8大系列4000多個品種。大東公司十分重視品牌建設,「DD」牌產品先後獲中國名牌產品、江蘇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等稱號。 我市電動工具產業從粗放式經營向品牌化發展,外貿出口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南通東成電動工具有限公司拒「為他人做嫁衣裳」,堅持自創品牌,近年來著力培養東南亞市場代理商,並在當地市場打響了名聲。 「對傳統企業來說,轉型並不是一個輕松的話題,面臨著資金、研發、市場等諸多制約。」市商務局局長羌強分析,今年以來 ,外貿形勢逐漸好轉,外貿訂單增多,對外貿企業來說, 轉型升級的壓力變小了。在這一關鍵時期,是在轉型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還是回到粗放型的發展之路上,對外貿企業來說,必須作出智慧的選擇。 產業轉型是關鍵 「外貿轉型的切入點是產業結構的轉型,在這方面南通探索出了自己的經驗。」省商務廳副廳長笪家祥本月初在南通召開全省外貿年中工作會議時說。 新興產業迅猛發展成為外貿結構優化的重要因素。在新興產業中,船舶、海工、光伏發展最為迅猛。 我市船舶產業已經具備集裝箱船、油船、大型散貨船三大主流船型的自主開發能力,創造了中國首制1萬標箱超大型集裝箱船、30萬噸VLCC超大型油輪、5000車位汽車滾裝船、30萬噸超大型礦砂船(VLOC)等數項中國乃至世界船舶行業第一。在大力發展造船產業的同時,我市企業向技術含量更高的海工產品發力。2009年,全市海工產品產值226.5億元,同比增長58.2%。海工產品覆蓋從近海到深海的所有種類,品種及數量上居國內領先地位。統計顯示,去年船舶及浮體結構出口佔全省總量的1/3,船舶產品已佔全市出口總額的11.7%。 熟悉江蘇林洋電子的人都知道,這家企業最初以電子式電能表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產業。林洋抓住新能源產業崛起的契機,2004年成立江蘇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2006年12月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全力投資集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銷售,創造了企業發展的奇跡。去年林洋新能源累計出口8.03億美元,而今年前6個月已經出口6.3億美元,成我市第一出口大戶,比排名第二的整整多出了1.6億美元。 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大幅提升,改變了我市外貿產業以「輕」為主的局面。機電產品出口比重由2005年的31.2%上升到目前的43.4%,超過紡織服裝,躍升為我市第一大類出口商品。而紡織服裝佔比縮減至32.3%。2005年,我市高新技術產品比重僅為6%,而目前已上升到15.7%。 從企業到產業板塊,出口基地成為拉長產業鏈,提升配套能力的重要載體。我市外貿和財政部門積極培育省出口基地,目前已有通州家紡、啟東電動工具和如東海水產品列入省出口基地,省出口基地每年可獲得100萬元的資助,用於公共平台建設。我市已初步形成船舶海工、能源光伏、家紡服裝、化工、食品、體育休閑用品等超億美元的出口板塊,有力地改變了我市傳統的出口結構。 政策扶持護航 去年,南通外貿醫保公司成功應訴美國「337」調查,國內媒體盛贊「此案開創了我國小企業應訴美國『337』調查速戰速勝的歷史」。 這家公司研發的產品被美國某大公司指責侵犯相關專利,如不應訴,其產品將永遠退出美國市場。南通外貿醫保公司負責人介紹,沒有商務部和省市外經貿主管部門從政策到具體業務方面的支持、指導,不可能有信心堅持應訴下去,也不可能最終獲得成功。 「面對國際大市場,以外貿企業一己之力,轉型之難,可以想見。」市商務局副局長左曉明介紹,政府部門對外貿轉型升級大力引導和扶持,起到了顯著效果。 7月28日,市商務局公布了「2010-2011年度南通市出口名牌」名單。「鐵人」「鑫緣」等36個知名品牌上榜。根據我市相關外貿政策扶持,這些企業將獲得數萬元的資金扶持。 去年底,市財政局、市外經貿局出台《關於扶持市區外貿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對企業創出口名牌、注冊境外商標、申請專利、參加境外展會等給予資金扶持。為了把企業從單打獨斗的狀態轉向抱團競爭,政策對國家級、省級出口基地的創建主體分別給予50萬元和20萬元的獎勵。 今年上半年,市財政局、商務局進一步加大市場開拓、品牌、基地等工作的推進引導力度,1100家企業獲得各級各類扶持資金8628萬元。104家投保政策性的出口信用保險,投保額達到17.22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總量。進出口銀行給我市出口企業發放優惠貸款總額10.55億元,超過歷年總和。我市還啟動了中小企業直貸統保試點工作。市商務局還從廣交會品牌展位分配等方面對企業創出口名牌進行引導。 業內專家認為,盡管外貿企穩向好態勢明顯,但今年的外貿形勢面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從國際環境看,歐盟的債務危機影響將會逐步顯現;從政策情況看,匯改政策和出口退稅政策調整預計會給出口波動帶來疊加效應;從企業情況看,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將制約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2、『常州』,『無錫』,『鹽城』,『南通』等城市介紹,及各城市特點,各城市的支柱產業

常州位於江蘇省南部,屬於長江下游地區,北靠長江,南臨太湖,瀕臨東海,屬於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常州春末夏初時多有梅雨發生,夏季炎熱多雨,最高氣溫度常達35℃以上,冬季空氣濕潤,氣候陰冷。境內地勢西南略高,東北略低,高低相差2米左右。地貌類型屬高沙平原,山丘平圩兼有。南為天目山余脈,西為茅山山脈,北為寧鎮山脈尾部,中部和東部為寬廣的平原、圩區。
常州是一座具有兩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底蘊深厚。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時期,建邑立邦,始稱延陵。別名龍城,系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代置縣。
西晉以後,向為郡、州、路、府治,素有「三吳重鎮、八邑名都」之稱。城名多次更迭為毗陵、毗壇、晉陵、蘭陵、常州、南蘭陵、嘗州、武進等。「常州」之名始於隋,此前稱「郡」,此後至宋稱「州」,元稱「路」,明、清稱「府」,均有轄縣。
清雍正四年(1726)起,常州府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等8縣。清末,城內尚有一府(常州府)兩縣(武進、陽湖)治所。
1912年廢常州府,陽湖縣並入武進縣。解放初,常州專署轄常州市和無錫、江陰、武進、宜興、溧陽、金壇6縣;1953年1月常州市定為省轄市,當年3月共轄6區;1958年7月,鎮江專區遷往常州,改稱常州專區,常州屬之。
文化特色:常州人傑地靈,人文薈萃,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之譽。「常州今文經學派」、「陽湖文派」、「常州詞派」、「常州畫派」和「孟河醫派」飲譽全國。
民間工藝:根雕、金壇刻紙、梳篦、亂針綉、漢畫磚刻屏、留青竹刻
風土民俗:
女回娘家「歇六月」
立夏時節「嘗三鮮」
二月十二「花朝節」
二月初二「龍抬頭」 常州老城區組圖
冬至大如年
「歲朝春」與「踏雙忙」
「送灶」與「接灶」
「三屍神」與「撣檐塵」
「馬和尚過江」與「驚蟄聞雷米似泥」
常州漕運:古常州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漕運」歷史上占重要地位,上通京口,下行姑蘇,河川縱橫,湖泊密布,北環長江,南抱滆湖,東南占太湖一角,襟江帶湖,有僅次於太湖的芙蓉湖,形勝甲於東南,故常州成為「三湖襟帶之邦,百越舟東之會」的交通樞紐。
從隋唐開始,大批漕糧運輸接濟北方時,常州成為轉運賦糧中心,開始每年轉運百數十萬石,以後逐步增加到300萬石,宋時最高達700萬石,故常州有「自蘇松至兩浙七閩數十州往來南北兩京,無不由此途出」的重要地理位置,是「貢賦必由之路」。唐元和八年(813)常州刺史孟簡為加強江南漕運,疏浚了孟瀆(今孟河)於常州西北引長江水南接運河,以利漕運。宋代,在常州專門設立了江浙、荊湖、廣西、福建路都轉運使司來承辦漕運。南宋淳熙(1174-1189)年間,自宜興北涇湖至常州疏治了荊溪(今南運河),而成漕運通渠,自此宜、溧一帶的漕糧船皆由此而運。明弘武二十六年(1393)常州府就糧米實征533515石,佔全國實征總數的2.16%,接近廣西、雲南兩省征糧數的總和。明正統五年(1440)為解決常州漕米儲存,在武進懷南鄉運河南建西倉,儲武進縣漕米,在陽湖東直鄉運河南建東倉,儲陽湖縣漕米。在清代,常州仍是京師賦貢最重的地區之一。清雍正二年(1724)武進全縣共有糟白糧船120多艘,停泊在西門城外永豐里大王廟一帶,後泊延至白家橋一帶,直到道光初年。
5世紀30年代,江南大水,周忱到江南治水時,大興圍湖造田,堵江水以防澇。20年造田3.7萬畝,使芙蓉湖、陽湖、臨津湖逐漸縮小,以致消失,造成常州水源不豐,水位失調,使以湖水為主的常州變成了以江水為主,由於運河年久失修,長江流沙淤塞嚴重,北運漕糧的覆船沉沒事故不斷。到清朝後期,山東境內運河大部淤塞,漕糧無法從常州轉運。道光五年(1825)試航海道運漕成功,常州這個中轉逐步東移無錫。從此專以海運,常州與運河漕運的二千多年歷史才告結束。
南大街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880億元。全市按常住人口、戶籍人口計新區一角算人均生產總值分別達43674元和52805元,按現行匯率折算分別超過5800美元和7000美元。
如今,常州市以農機製造業、輸變電設備製造業、汽車及配件製造業、新型紡織服裝業四大支柱產業為龍頭,帶動電子信息、新型材料工業、生物醫葯及精細化工三大新興產業的發展,著力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規模和品牌效應逐步顯現。
無錫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無錫發達的商業形成了向全國的強勁輻射力。無錫景色優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無錫完善的基礎教育是教授、科學院院士和大學校長的搖籃。「太湖明珠」無錫是一座具有三千年歷史的江南名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是當 時的經濟、文化中心,孕育了許多文人墨客,至今仍保留著眾多的歷史遺跡。無錫由江蘇省省轄,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的長江三角洲,東鄰上海市128公里,西接省會南京市183公里。滔滔長江在境內流過。2008年12月25日,無錫獲選200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無錫歷史悠久,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城。早在六七千年前,無錫先民就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過著定居生活。在鴻聲彭祖墩、新瀆廟墩、葛埭橋庵基墩和玉祁蘆花盪等地,均有原始氏族的聚居點。無錫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後屬於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他們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創造和豐富了太湖流域輝煌的遠古文化。
無錫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後屬於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無錫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商朝末年,周太王古公稟父的長子泰伯,為讓王位於三弟季歷,從現屬陝西的歧山南奔荊蠻,偕弟仲雍,南來梅里(今無錫縣梅村)定居,並入鄉隨俗,斷發文身,受到當地百姓擁戴,被奉立為君主,築起城廓,建立荊蠻小國,自號勾吳,築吳城。周滅商後,因泰伯無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孫周章為吳君,建吳國。 從泰伯至闔閭共24世,前後600多年,梅里一直是吳國的都城。泰伯、仲雍將中原地區的文化帶入江南,與江南地區原有文化有機融合,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吳文化,留下了伯瀆港、闔閭城,以及東漢時期的泰伯廟、泰伯墓等許多富有特色的文物古跡。
春秋時期,吳國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政治上、軍事上也十分強大。周元王三年(前473),越滅吳,無錫屬越國。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楚滅越,無錫屬楚國。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滅楚,置會稽郡,無錫屬之。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無錫已有冶鐵、鑄銅、制陶、髹漆等手工業門類,農業生產已使用鐵器農具和牛耕技術。六朝時期,北方戰亂頻繁,人口大量南遷,無錫治湖築圩,水利設施大量興建,農業耕作技術也有了提高。商業貿易開始形成。唐、宋時期,無錫農業生產從「火耕水耨」的輪荒耕作發展為耕、耙、耖配套的耕作技術,形成稻麥兩熟制,太湖周圍卑濕之地改造成河渠縱橫、湖塘棋布、排灌結合的水網系統。養蠶業發達,「桑柘含疏煙處處倚蠶箔」。京杭大運河開通後,無錫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絕」。城中金銀、彩帛、煙酒、油醬、食米等作坊錯雜開設,市場繁榮。無錫成為富庶江南的一塊寶地。
地區生產總值:200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58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65203元,居全省第一位。按現行匯率折算達8926美元。無錫夜景
工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984.23億元。
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74.22億元。
消費: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34.75億元。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956.42億元;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78.33億元。
貿易: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11.46億美元。其中,進口總額218.25億美元;出口總額293.21億美元。
財政:全市完成財政總收入706.90億元。財政總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8.3%。
鹽城地處蘇北平原中部,東臨黃海,西襟淮揚,南與南通市、泰州市接壤,北與連雲港市毗鄰。1983年由地區改市,實行市管縣體制,下轄東台、大豐2個縣級市和建湖、射陽、阜寧、濱海、響水5個縣,市區下設鹽都、亭湖兩個區,市轄區面積1696平方公里,人口151.36萬。全市有138個鄉鎮,6個街道辦事處,1927個村民委員會,554個居民委員會,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600億元,人均21300元,首次超過3000美元。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是江蘇面積第一、人口第二的市。汽車號牌,[蘇] J。基本特點是因鹽得名,歷史悠久。
鹽城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600億元,比上年增長13.6%,人均首次超過3000美元;財政總收入達到216.1億元,增長45.7%,實現了兩年翻一番,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0.3億元,增長38%;出口總額21.7億美元,增長53%,增幅列全省第二;注冊外資實際到賬突破10億美元,增長23.3%,總量繼續列蘇北第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20億元,增長35.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投資610億元,增長40.3%;新發展私營企業1.4萬戶,新增私營個體經濟注冊資本300億元,增長63.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90元,分別增長14.5%、11.5%。
南通,因漲沙沖積成洲,成陸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簡稱「通」,別稱崇州、崇川、紫琅,古稱通州,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辛亥革命後為與河北通州相區別始稱南通。是江蘇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
南通,地處我國黃海南部,長江入海口北岸,南與蘇州、上海兩市隔江相望,西與泰州市接壤,北與鹽城市接壤,總面積8001平方公里,南通除狼山低丘群外,都為海拔五、六米以下的平原,平均海拔為四米左右。
在中國的版圖上,處於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T型結構交匯點和長江三角洲洲頭的城市只有兩個,一個是國際大都市的上海,另一個就是與其一衣帶水、處於長江北岸的南通。南通「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隔江與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上海及蘇南地區相依,被譽為「北上海」;北接廣袤的蘇北大平原,通過鐵路與歐亞大陸橋相連;從長江口出海可通達中國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蘇、皖、贛、鄂、湘、川六省及雲、貴、陝、豫等地。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建成以後,將使南通進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南通面臨海外和內陸兩大經濟輻射扇面,與上海有著相似的地理區位優勢。素有「江海明珠」、「揚子第一窗口」之美譽。
地區生產總值1758.34億元,人均22826元(《江蘇統計年鑒——2007》)。
南通作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自1984年以來,南通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經國家權威機構評估認定,南通進入了中國「綜合實力50強」和「投資環境40優」的城市行列。
農林牧漁業
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全年實現現價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3.1億元,增長3.0%。其中農業產值128.7億元,增長0.5%;牧業產值77.85億元,增長4.1%;漁業產值72.72億元,增長4.7%。
2005年末,全市擁有農機總動力288.3萬千瓦,增長3.6%,每百畝耕地平均擁有農機動力39.7千瓦;全市拖拉機保有量44252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370台;聯合收割機4544台;高性能機動插秧機1955台。隨著農機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機化作業水平明顯提升。2005年全市完成機耕面積596萬畝,機耕水平達83.6%;三麥的機播、機收水平分別達到98.2%和95.3%;水稻的機械化種植和收獲水平分別達到27.0%和85.1%;油菜生產機械化,完成機直播面積2.3萬多畝。2005年全市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27.09萬噸,增長1.7%;農村用電量57.28億千瓦時,增長20.4%。
紡織業
南通有世界第三大家紡城(海門三星鎮疊石橋國際家紡城),從上海向北,經蘇通大橋約一小時車程,就是聞名全國的家紡之都——中國疊石橋國際綉品城。它位於海門市西北角,總面積35萬平方米,日均人流量3萬人次以上,在這個小鎮上有3000多戶家庭經營綉品。這里是孕育百萬富翁的沃土,從疊三公路一直往西走,3公里的道路兩旁是20多家已成規模的紡織品公司,再往西走,便是綉品市場。擁有門市部的老闆,個個腰纏萬貫。在疊石橋,一個門市部就是一個品牌,大大小小有數百家,其中有100多家企業的年銷售額都在500萬元以上。他們經營各種床上用品(包括被子、被套、枕頭等)、窗簾、靠墊等紡織成品。
工業和建築業
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延續了前兩年高速增長的態勢,總量規模不斷擴張。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分別實現2144億元和2081億元,雙雙突破20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64.53億元,增長25.2%。其中:民營工業增加值319.73億元,增長26.3%;輕工業增加值278.33億元,增長23.3%;重工業增加值286.2億元,增長27.2%。全年工業用電量105.15億千瓦時,增長19.6%。
建築業生產較快增長。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51.33億元,增長17.0%。建築企業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897.96億元,增長17.9%;施工面積13614.1萬平方米,增長12.1%;竣工面積4168.8萬平方米,增長0.5%。建築企業經濟效益繼續提高,按建築業總產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人均14.83萬元,比上年提高7.2%。2005年全市有3家企業晉升總承包特級資質,14家企業獲一級資質,8家企業躋身全省建築業綜合實力20強,5家企業進入全省建築外經10強。2005年,南通市建築鐵軍獲省級以上優質工程近100項,獲魯班獎(國優工程獎)2項。
目前正式注冊出口加工區的外商投資企業有14家。全區在建工業項目231個,其中,超億元工業項目30個,超千萬美元外資工業項目14個。外資投向由原來比較集中的傳統化工、紡織服裝類項目,轉變為以生物醫葯、電子機械及服務業項目為主。
南通基礎教育、素質教育全國領先。南通目前已有15位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共為祖國奪得50枚金牌,居全國地級市之首,被譽為「世界冠軍的搖籃」。南通建築行業共獲得中國建築業最高獎——魯班獎38項,居全國地級市之首。這里有中國第一個博物館——南通博物苑,環濠河博物館群。

3、根據當前國際貿易形勢,分析下揚州服裝加工進出口企業的發展前景,並提出對策建議!!(急!!!)

揚州地處中部,是連接蘇南與蘇北的緩沖地帶,人文氛圍濃烈,經濟氛圍相對滯後。當前國際貿易形式雖然有所復甦,但改變特性明顯。1,小單化;2,垂直化;。
揚州人力資源相較中部區域稍高,反之經濟發達地區又比較底。所以在土地,人力資源,配套廠家、運輸等方面還是佔有一定優勢。服裝加工企業可以從內部管理入手,優化產能,降低對工人的技術要求,其中空間還是很大的。從目前服裝外貿形式來看,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已經逐漸有被後起第三世界國家替代的趨勢,雖然他們還有很長時間要走,但是如果國內企業不積極轉變那麼路將越走越窄。國內服裝外貿訂單目前都趨向技術難度大的,附加值高的,可以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花形、款式、面料等)的。日子都比較滋潤。作為外貿企業,做好加工工廠的管理、采購、物料庫存管理、成衣率控制降低成本等方面都要做精做細,形成機制。作為加工企業,很好的配合上遊客戶完成訂單、積極反饋訂單進展、把可能出現的不良狀況壓制在萌芽狀態、突出服務意識、做到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