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2016年5月外貿數據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2016年5月外貿數據

發布時間: 2023-06-13 09:52:38

1、2016年中國外貿出口總額多少美元

2016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4.33萬億元人民幣,約3.55萬億美元。其中,出口13.84萬億元,下降2%;進口10.49萬億元,增長0.6%;貿易順差3.35萬億元,收窄9.1%。

具體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進出口逐季回穩,第四季度進、出口均實現正增長。

二、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

三、對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

四、民營企業出口佔比繼續保持首位。

五、機電產品、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為出口主力。

六、鐵礦石、原油、銅等大宗商品進口量保持增長,主要進口商品價格仍處於低位但跌幅收窄。

七、12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繼續回升。

(1)2016年5月外貿數據擴展資料:

當前,我國外貿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具體表現在:我國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進出口分別下降2.2%和5.6%;加工貿易進出口下降4.9%。

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海關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決貫徹落實穩定外貿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圍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海關各項改革落地生根,著力促進外貿回穩向好,更好地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2、怎樣進行外貿數據分析?

簡單的說就是數據比對了

3、2016年對外貿易依存度

10.2%。
2016年對外貿易統計,外貿依存度為10.2%,僅相當於全國的三分之一。
對外貿易依存度又稱為對外貿易系數(傳統的對外貿易系數),是指一國的進出口總額占該國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其中,進口總額佔GNP或GDP的比重稱為進口依存度,出口總額佔GNP或GDP的比重稱為出口依存度。
對外貿易依存度反映一國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是衡量一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重要指標。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或「進出口貿易」,簡稱「外貿」。

4、2016年我國外貿依存度

57%。
我國外貿依存度水平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世界平均外貿依存度已達41%,中國的平均外貿依存度為57%。
外貿依存度是衡量一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對進出口貿易的依賴程度,也是衡量一國或地區的國際市場開放程度的指標之一。

5、中國對外貿易情況,為啥中國外貿增速大於GDP增速?

其原因可追溯到2015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有效需求不足,各經濟體依然面臨較多的不確定性,從而導致各國的外貿需求下降,全球貿易量出現萎縮。在全球需求疲軟、結構失衡的背景下,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和出口額穩居世界第一,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貿易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益繼續提高。

從1981年到2004年,中國進出口貿易年均增長率為15.26%,其中出口增長年均增速為15.4%,進口年均增速為15.12%。中國貿易的持續快速發展,使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提高。1980年我國出口貿易居世界排名第26位,2004年中國已成為世界貨物仔嘩敗貿易第三大國。2004年,中國的對外貿易總額達11547.9億美元,同比增長35.,7%,其中出口5933.7,
近年來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態勢分析

2015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55萬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下降7.0%。2016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嚴峻復雜,國際市場需求疲弱,國內綜合成本不斷上升,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下行壓力加大。2018年1月份,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1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6.2%。
近幾年,世界經濟增長低迷,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結構性矛盾凸顯。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國政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努力促進進出口穩增長調結構,積極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對外貿易總體保持平穩增長,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貿易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結構繼續優化,質量和效益不斷改善,成績來之不易。

2013年中國進出口總值為25.83萬億人民幣(摺合4.16萬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7.6%,比2012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3.72萬億元人民幣(摺合2.21萬億美元),增長7.9%;進口12.11萬億元人民幣(摺合1.95萬億美元),增長7.3%;貿易順差1.61萬億人民幣(摺合2597.5億美元),擴大12.8%。

2014年,我國進出口總值26.43萬億元人民幣,比2013年增長2.3%。其中,出口14.39萬億元,增長4.9%;進口12.04萬億元,下降0.6%;貿易順差2.35萬億元,擴大45.9%。按美元計價,2014年,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3.4%、6.1%和0.4%。

2015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55萬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2萬億元,下降1.9%;進口10.44萬億元,下降13.1%;貿易順差3.68萬億元,擴大56.4%。以美元計價,進出口總值3.95萬億美元,下降8.0%。其中,出口2.27萬億美元,下降2.9%;進口1.68萬億美元,下降14.1%。

2016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嚴峻復雜,國際市場需求疲弱,國內綜合成本不斷上升,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下行壓力加大。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外貿工念顫作,及時出台促進外貿回穩向好、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相關部門和各地區積極細化落實政策,為企業減負助力。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中國外貿實現回穩向好目標,進出口降幅收窄,結構優化,效益提升,新的發展動能不斷積聚。2016年,中國貨物蘆舉貿易進出口總值24.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15年下降0.9%,降幅較2015年收窄6.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3.8萬億元,下降1.9%;進口10.5萬億元,增長0.6%,扭轉了2015年大幅下降的態勢;貿易順差3.4萬億元,下降8.8%。以美元計,進出口總值3.7萬億美元,下降6.8%。其中,出口2.1萬億美元,下降7.7%;進口1.6萬億美元,下降5.5%;貿易順差5107.3億美元,下降13.9%。

2017年,世界經濟溫和復甦,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推動全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持續增長。2017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79萬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下同)增長14.2%,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萬億元,增長10.8%;進口12.46萬億元,增長18.7%;貿易順差2.87萬億元,收窄14.2%。

2018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漸減弱,世界經濟有望延續升向好態勢,進入相對強勁復甦軌道,內生增長動力增強,金融環境有所改善,大宗商品價格可能穩中求勝,全球市場信心增強,國際市場需求持續復甦。2018年1月份,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1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6.2%。其中,出口1.32萬億元,增長6%;進口1.19萬億元,增長30.2%;貿易順差1358億元,收窄59.7%

6、中國外貿開局怎麼樣?

中國外貿開局明顯向好,呈現「4個上升」趨勢

具體內容:

中國外貿不再簡單地追求數字增長,而是更多關注提高附加值、轉型升級及優進優出等提質增效的工作,從而繼續推進外貿回穩向好,加快實現中國由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的轉變。

3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的對外貿易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3.89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0.6%。其中,出口2.09萬億元,增長11%;進口1.8萬億元,增長34.2%;貿易順差2936.5億元,收窄46.1%。

對此,專家指出,今年以來,中國外貿開局明顯向好,進出口強勢正增長,具體指標表現給力,貿易差額雖有波動但順差仍有保障。接下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中國外貿應保持定力、做好自己,不再簡單地追求數字增長,而是更多關注提高附加值、轉型升級及優進優出等提質增效的工作,從而繼續推進外貿回穩向好,加快實現中國由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的轉變。

呈現「4個上升」趨勢

今年以來,中國外貿回穩向好得到有力支撐,多項主要指標均保持10%以上的增速。海關數據顯示,前2個月,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20.5%,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15.5%;中國對歐盟、美國、東盟及日本4大貿易夥伴進出口分別增長15%、18.9%、24.2%和20.1%;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進出口增速均超17%;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3.8%。

海關總署署長於廣洲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外貿開局良好,並呈現出「4個上升」趨勢。一是進出口數量上升,國內需求明顯增長;二是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上升;三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上升;四是市場預期上升,企業信心也在增強。

2月份,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繼續上升。根據海關數據,2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0.2,較上月上升1.2。其中,根據網路問卷調查數據顯示,當月,中國出口經理人指數回升0.1至41.6;新增出口訂單指數、經理人信心指數分別回升0.2、0.6至44.1、47.8。

貿易順差仍有保障

就單月數據來看,2月份出現的貿易逆差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這是自2014年3月以來中國外貿首次出現貿易逆差。海關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1.71萬億元,增長21.9%。其中,出口8263.2億元,增長4.2%;進口8866.8億元,增長44.7%;貿易逆差603.6億元。

「2月份出現的貿易逆差對市場而言的確是『新鮮事物』,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一情況,主要還是2月份進口的『爆發式』增長,其背後有4方面原因:一是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特別是鐵礦砂、原油、煤等進口均價漲幅都超過六成,這大幅推動進口額增長;二是中國經濟動力加快復甦,內需增長推動進口提升;三是春節期間居民對進口生鮮等產品需求提升;四是2016年同期基數較低,基數效應推升進口增幅。」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那麼,這樣的逆差會否持續?在張建平看來,某一個月的貿易逆差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事實上,前2個月中國外貿依舊保持了2936.5億元的貿易順差,且就全年來看,出口大於進口依舊是大趨勢,不用擔心全年會出現貿易逆差,貿易順差有保障。

優進優出由大轉強

總體來看,中國外貿正在回穩向好,但這種向好趨勢的延續性如何還需審慎觀察。張建平指出,就當前全球形勢來看,2017年中國的外貿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如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歐洲各國的大選及一些可能出現的「黑天鵝」事件。打鐵還需自身硬,面對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中國應做好自己,穩固外貿回穩向好的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外貿目標的設定淡化了數字指標,而是強調「進出口回穩向好」,並在優進優出、結構優化等方面提出了多項措施,如報告提出,落實和完善進出口政策,推動優進優出。加快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建設。增加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發展和國內產業加快升級。

張建平說:「應該看到,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與中國外貿現在所處的發展階段十分吻合。當前,全球市場供求關系不斷變化,而中國已是全球貿易大國和出口大國,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外貿不應再簡單地追求數字增長,而是要更多關注外貿附加值、品牌建設及結構優化,從而加快實現中國由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的轉變。」

7、改革開放前後,中國對外貿易的狀況是什麼?

改革開放前:

1978年,中國進出口貿易額為355億元;2017年,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已經達到27.79萬億元,是1978年的782.82倍。其中,進口額由1978年的187.4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15.33萬億元;出口額由1978年的167.6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12.46萬億元。

1978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81元人民幣,僅為同期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是當時世界上典型的低收入國家。

改革開放後:

2018年4月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年度全球貿易報告顯示,中國商品貿易出口繼續位居世界第一位,佔全球份額的12.8%,而中國商品貿易進口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二位。

與此同時,根據2017年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中國2016年對外直接投資規模達到1961.5億美元,蟬聯全球第二大投資國地位,佔全球外國直接投資規模的比重首次超過10%。

此外,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幣正式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新的貨幣籃子,從而獲得國際主要貨幣的地位。

(7)2016年5月外貿數據擴展資料

中國對全球貿易增長的貢獻不僅僅體現在日益龐大的貿易規模,中國經濟自身的轉型升級同樣對全球經濟與貿易的增長產生積極影響。

相關數據顯示,2013—2016年,中國最終消費對世界消費增長的年均貢獻率基本占據世界第一,按照不變美元價格計算,近幾年的年均貢獻率可達到23.4%。顯然,中國市場已經日益成為全球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

2018年4月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指出,中國的經濟結構改革對全球貿易增長將產生積極影響。世界貿易組織認為,中國經濟從主要依靠投資向消費的轉型,從長期來看將有助於中國更強勁的可持續經濟增長,從而支持全球經濟的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