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廣州對外貿易歷史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廣州對外貿易歷史

發布時間: 2023-06-08 10:01:20

1、中國古代最早開放的港口是什麼

廣州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是古代「海上絲綢」的起點,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

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廣州是廣府文化的輻射中心,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期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1)廣州對外貿易歷史擴展資料

秦漢時期,廣州古港是中國對外貿易的港口。唐宋時期,「廣州通海夷道」是遠洋航線。清朝,廣州成為中國對外通商口岸和對外貿易的港口。1978年以來,廣州港發展成為中國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和華南地區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據2017年綜合相關信息顯示,廣州港由海港和內河港組成。廣州海港包括內港港區、黃埔港區、新沙港區、南沙港區等四大港區和珠江口水域錨地,廣州內河港由番禺、五和、新塘三個港區組成 。

2017年,廣州港(含廣州海港及內河港)貨物吞吐量5.9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037萬標准箱。截至2018年8月,廣州港已通達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

2、六朝時期的發展海外貿易的國家有哪些

據史書記載,六朝時,前來廣州與我國通商的國家計有大秦(在今地中海東岸)、天竺(在今南亞次大陸)、師子國(在今斯里蘭卡)、jì@⑨賓(在今克什米爾)、占婆(在今越南中南部)、扶南(在今柬埔寨)、金鄰(在今泰國)、頓遜(在今馬來半島)、狼牙修(在今馬來半島)、盤盤(在今馬來半島)、丹丹(在今馬來半島)、訶羅單(在今爪哇島)、干陀利(在今蘇門答臘島)、婆利(在今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等十餘國。
六朝時期,廣州對外貿易的發展具有以下有利條件。首先,航海造船技術的進步,改變了海上航路,使廣州得以成為全國最重要的商埠。漢代,由於造船、航海技術的局限,商船需沿海岸線航行,瀕臨北部灣的徐聞、合浦是當時重要的通商口岸。廣州商船先沿廣東海岸線至徐聞、合浦,再從這兩個港口出海。《漢書·地理志》中明確記載了漢代從徐聞、合浦啟航,沿北部灣折南,經中南半島東岸,穿越馬六甲海峽,入印度洋,而至黃支國(印度東南部)的航線。六朝時期,中外造船技術都有了明顯進步。《太平御覽》卷七百六十九引《南州異物志》記述了海外諸國的造船技術:「外域人名船曰舶,大者長二十餘丈,高去水三二丈,望之如閣道,載六七百人,物出萬斛。」萬斛大約相當於千噸。這些海舶航行速度甚為快捷,因其「隨舟大小式作四帆,前後沓載之。有盧頭木,葉如牖,形長丈余,織以為帆。其四帆不正前向,皆使邪移相聚,以取風吹。風後者激而相射,亦並得風力。若急則隨宜增減之,邪張相取風氣,而無高危之慮。故行不避風激波,所以能疾。」〔1〕 此類四帆之舶的出現大大加快了航行速度。當時,在東南亞地區還出現了七帆船,如果順風航行,一個多月就可扺達大秦(羅馬)。〔2〕六朝時期,中國南方亦製造出了載重千噸的大舶,《荊州記》雲:「湘州七郡,大盤艑之所出,皆受萬斛。」〔3〕東晉,占據廣州的盧循農民起義軍曾作八槽艦「起四層,高十餘丈。」〔4〕六朝時期,中外造船技術有了提高,船舶載重量大,不僅速度快,而且較能扺御海上風浪的襲擊,故能勝任遠洋航行。商船已無需象漢代那樣沿海岸線航行,而開始選擇快捷的航線,即從廣州啟航經西沙群島海域直達東南亞。晉代求法僧人法顯從印度附乘商船回國,其所著《佛國記》提到有商人雲從耶婆提(爪哇或蘇門答臘)「常行時正可五十日便到廣州。」可知晉代從廣州直趨東南亞的航線已經開辟了。1975年,廣東省博物館在西沙群島考古調查中,在西沙北礁發現了南朝時期沉船遺留下來的六耳罐和陶杯,〔5〕證實了商船曾從這一海域通過。

3、為什麼清王朝只允許西方商人在廣州貿易?

自明朝建立以來,我國就一改之前沿海地區對外通商的慣性政策,開始實行嚴格的海禁。既是為了避免沿海地區居民免受倭寇的襲擾,也是為了鞏固自身政權的穩定性。

到了清朝之後,海禁政策繼續實行,使中國喪失了與外國交流的機會,並逐步落後於世界,導致了最後挨打的慘烈結果。直到清朝中晚期,在乾隆的詔令下,廣州成了封閉中國對外的唯一通商口岸,廣州十三行也因此登上歷史舞台。那麼,為何在中國眾多的城市當中,唯有廣州被選中成為通商口岸呢?

一、廣州本身的條件相對來說更為優越

1、廣州具有相當悠長的通商歷史

廣州,雖然從近代開始才逐漸在中國歷史上起著愈發重要的作用,但這並不代表廣州的鍵鄭古代史就並不豐富,只是相對於中原地區而言稍顯偏遠了些。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廣州就已經成為熱帶稀有產品的集散地,為北方國家提供著一些他們以前從未見過的物品。

到了秦朝時,趁著秦朝被諸侯圍攻接近滅亡的時候,當時被秦始皇派遣南下的任囂和趙佗在廣州地區自立為王,並且將廣州作為自己的都城。

在南越國存在的近一百年間,廣州迎來了巨大的發展。北方漢人不僅帶來了先進的耕作技術和勞動工具,還將豐富的中華文化在當地廣為傳播,使廣州逐漸能夠跟上北方城市的發展速度。

漢朝建立後,隨著漢朝國力進入鼎盛,漢人的對外交流活動也愈發頻繁。與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長安相對應,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就是在廣州。無數中外商人或從這里出發,或在這里停留,將不同地區的不同寶物在這里儲存售賣,使廣州成了一座熱鬧非凡的城市。雖然相比於作為都城的長安來說,此時的廣州在發達性上有所欠缺,但廣州終究被埋下了商業的種子,這為它日後的騰飛打下了基礎。

到了唐宋時期,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廣州也迅速發展,唐朝時更是在廣州設立了全國第一個管理外貿事務的機構。到了元朝,同廣州有著貿易往來的城市數量達到了一百四十多個,足以反映出廣州的繁榮和影響力。

直到明清時期,廣州也一直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康熙年間在這里設置的粵海關更標志著我國海關制度的創設。除此之外,當時廣州的商業情況也十分有利於將其設置為通商口岸。早在康熙年間,清朝政府便從廣州負責對外貿易的商人當中招募了十三位精通此類事務的經紀人,指名道姓地要求他們與外國商人做生意並且收繳海關稅。

在當時全國都較為封閉的情況下,只有廣州商人擁有足夠的經驗來和外國商人打交道,也只有他們才能最大限度地為清朝政府謀取利益。因此,將廣州這樣一個擁有悠久商業歷史的城市設置為通商口岸,無疑是十分合適的。

2、廣州的地理條件賦予了它對外通商的優勢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廣州位於中國南方,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的匯合處,其內還有著珠江穿過,最後注入到南海之中。有著如此發達的水網交通體系,廣州對內可以溝通內陸地區,對外可以連接遠洋商人,有效運輸國內貨物和國外貨物,天然就有著極大的方便程度。

而經由珠江長期灌溉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則又為廣州的發展提供了較為優越的地理優勢,平坦的陸地、充分的水源為人們的生存居住提供了基本條件。

此外,正是由於廣東地處中國南部,在緯度較低的情況下又有著來自東邊太平洋暖濕季風的吹拂,使得廣東的氣候條件也相當優越,不但適宜人們的居住,港口也不會結冰,使其全年都能橋謹夠進行商業貿易。

最後,廣東在人文地理上也有一個優勢的地方,那就是自古以來都遠離大一統中央政權的核心地帶。對古代王朝的統治者來說,商人流動性極強,同時三教九流混雜,思想上也只為牟利、是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腐化分子,他們因此被認定是社會管理的不穩定因素。

再加上廣州是對外通商口岸,外國人的數量也不可忽視,這使其不穩定性再度加強。試想一下,如果每天都有著數量眾多的不穩定因素進入都城當中,想必中央王朝的統治者一定會感到不安。

但廣東作為一個遠離政治中心的地區,無論那裡的人群構成如何復雜,再怎麼鬧也不會對中央形成威脅,只需讓其繳納足夠的賦稅來補足國庫就好了。

二、出於維護沿海地區安全的目的

1、廣東的地理位置更加安全

明朝之所以會實行海禁政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當時的東南沿海地區倭寇橫行。他們每次登陸都是一次對沿海民眾稿消頌的搶奪殺戮,遇到政府軍來圍剿又可以利用當地的地形和自身易於分散的規模來逃脫,讓明朝政府防不勝防。

到了清朝之後,雖然倭寇已經不再是主要擔心的隱患,但清政府依舊對於東南地區的海防持相當重視的程度。而廣州,則恰好是東南海防的關鍵所在。首先,虎門海口是外地船隻進入廣州的必經之路,憑借著自身「金鎖銅關」的天險,使這里成了清政府對外海防的第一個要塞。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族英雄關天培便是在虎門關口與英軍鏖戰至死。

另外,從虎門到廣州的水路為灘塗之地,泥沙淤積甚多,如果沒有熟知當地情況的船員帶領,外國商船很難成功進入。有著這樣的地理天險,使廣州成了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能夠充分應對來自海外的敵人。

相比之下,曾經與廣州同為通商口岸的江海關、浙海關和閩海關,可就沒有這樣的天險了。一旦發生大量外國勢力聚集的現象,清政府很難做到對他們的及時控制。因此,為了國家安全,清政府選擇將廣州作為唯一的通商口岸。

而在所有外國商人都需要來到廣州才能夠進行貿易的情況下,清政府也能夠利用廣州的地理屏障來對他們進行控制和防範。

2、其它通商口岸的商業性較弱

除此之外,相比於廣東這種商儈氣息比較濃重且遠離政治中心的地方來說,浙江地區從文化與地理層面更為清政府所看重。一方面,兩浙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文化中心之一,不可被外國人輕易玷污;另一方面,兩浙地區承擔著清政府的漕運重任,對維系中國各地區的糧食供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旦這里的社會秩序被擾亂,其引發的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兩浙地區還帶有著較強的政治意味,更受到清政府的保護。最後,廣州也是外國商人們自主選擇的結果。事實上,清政府在康熙年間開放了四個通商口岸,除了廣州外,他們其餘三個就是前文所提到的江海關、浙海關和閩海關。

但在實際運行的過程當中,廣州卻呈現出一家獨大的趨勢。由於廣州本身在地理與政策條件上的優越性,使其在商業貿易上呈現出愈發方便快捷的特點,其它通商口岸則顯得弱勢許多,如在廣州完成貨物訂購只需要三四個月左右,在浙江和福建地區卻需要五六個月,這對爭分奪秒的商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最開始是英國主動放棄其它地區的商館、專往廣州發展,接著歐美其它國家也爭相效仿。優勝劣汰之下,外國商人們自然而然地便聚集到了廣州,使清政府不得不將這里設置為通商口岸。

三、廣州為清朝皇室提供了大量財政

在清朝滅亡明朝的戰爭當中,由清朝宗室子弟組成的八旗軍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他們的子孫後代也因此得以享受來自皇室的供奉和補貼,過上了奢侈享樂的生活。但是,到了清朝中後期,隨著宗室子弟數量的不斷增多和國家財政的不時減少,皇室的巨大開支已經開始出現不能滿足的情況。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清朝皇帝將目光放在了廣州粵海關上,將其數額巨大的關稅收入作為了自己的私人金庫。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帝不僅每年都要過問廣州的經營狀況,掌控廣州粵海關的官員更是地位崇高,直接對皇帝負責。

正是粵海關背後有著這樣的淵源,才使清政府在決定哪個城市成為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時,對廣州有了更多的青睞。

四、總結

總的來說,廣州之所以會成為清朝中後期唯一的通商口岸,很大程度上就是與其自身的條件所導致。正是因為在地理位置上的優越,使其自古以來就成為了中國海外貿易的通商口岸,形成了相當濃厚的商業氣息和傳統,並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繼續促進著當地商業發展的繁榮。

在這樣的情況下,它被選為唯一的通商口岸也實在是合情合理。但是,雖然依託廣州通商口岸而產生的廣東十三行曾一度無比輝煌,它背後卻隱藏著清政府深深的腐敗和無能,無法掩蓋整個中國的落寞。

4、閉關鎖國時的清朝,為什麼廣州沒有閉關對外貿易?

眾所周知,清朝之所以最終會滅亡與清朝統治者實行的一項政策有很大關系。這一項政策技能是歷史上十分有名的閉關鎖國政策,然而在真正歷史上,清朝統治者並沒有完全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因為在當時廣州這個的地方並沒有閉關對外貿易。其實清朝統治者之所以選擇在廣州這個地方設立一個對外口岸,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生活也是需要與外界進行一些交流的。

一、閉關鎖國政策

在真正歷史上閉關鎖國政策並不是完全閉關鎖國。因為在廣州這地方的對外口岸就沒有進行閉關對外貿易。換一話說,閉關鎖國政策是一個不完全閉關鎖政策。因為它設定了一個特定的對外口岸與歐洲以及其他西方國家的貿易。這樣可以讓整個國家的統治者能夠更有效地控制整個國家對外貿易的整體情況。

二、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

眾所周知,閉關鎖國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嚴重拖慢了中國發展的步伐,讓中國人的文化以及經濟一度處於落後的狀態,從而導致中國在晚清後期不斷受到西方各個國家的打壓侵略。雖然在當時閉關鎖國,可以在一定時間內保證整個清朝國民的安全,但事實上會嚴重導致整個清朝國家與外界發生脫節的現象。最終直接導致清朝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由此可見,閉關鎖國政策給人們帶來的大多數都是一些不好的影響。因為作為現代人我們要清楚的知道一個國家要想真正的發展起來,必須要對外開放,不斷的接受外來的新知識和新技術才能夠保證整個國家快速的發展。

三、綜述

清朝時期實行閉關鎖國之所以會開放廣州對外貿易口岸,主要是因為清朝實際上還需要與外界有一定的經濟來往。

5、廣州對外貿易源遠流長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廣州對外返宏棗貿易源遠流長,很早就是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口岸,也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和重要港口,千百年來,商船來往不絕,商旅。所以,廣州被譽為千年商都。

秦漢時期起,中國對外經濟和文化交流通過兩條路線:一條是從中國新疆地區進入中亞,然後到達西南亞的陸上絲綢之路。

另一條即是起自廣州,從中國沿海港口經過南中國海,進入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的海上絲綢之路。這兩條路線的開辟,使中國與世界各地的貿易和文化交流日漸繁盛。

隋唐時期,黃浦港灣已經是船舶進出廣州的外港停泊地。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海上貿易越來越便利,中國對外貿易中心慢慢轉移到廣州,使廣州逐步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第一大港。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歷史背景

海上絲綢之路雛形在秦漢時期便已存在,已知有關中外海路交流的最早史載來自《漢書·地理志》,當時中國就與南海諸國接觸,而有遺跡實物出土表明中外交流可能更早於漢代。

在唐朝中期以前,中國對外主通道是陸上絲綢之路,之後由於戰亂及經濟重心轉移等原因,海上絲綢之路取代陸路成為中外貿易交流主通道。唐代,中國東南沿海有一條叫作「廣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這便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

這條航線全長1.4萬千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途經100多個國家漏拆和地區。在宋元時期是范圍覆蓋大半個地球的人類歷史活動和東西方文化經濟交流的重要載體。

海上通道在隋唐時運送的主要大宗貨物仍是絲綢,所以後世把這條連接東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宋元時期,瓷器出口漸成為主要貨物,因此又稱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時由於輸出商品有很大一部分是香料,因此也稱作「絕毀海上香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