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浙江溫州外貿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研究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浙江溫州外貿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研究

發布時間: 2023-06-05 13:38:05

1、急求:反傾銷對溫州打火機出口的影響及對策的論文

看看下面的銜接,能不能對你有所幫助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WS200706011.htm
從溫州打火機事件透視國際貿易技術壁壘的應對
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後,關稅保護措施受到極大限制,技術保護措施日益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發達國家憑借其技術與經濟優勢,制定了苛刻的技術標准、技術法規和技術認證制度,給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設置障礙,這已成為我國「入世」後外貿出口最為隱蔽、最難逾越的貿易壁壘之一。如何突破貿易技術壁壘,將成為今後較長時期內為確保我國外貿出口可持續發展而必須化解的一道難題。
一、溫州打火機事件梗概
2001年10月2日,溫州打火機協會副會長黃發靜收到了貿易合作夥伴歐洲打火機進口商協會會長克勞斯·邱博一份電函,告知歐盟正在擬定進口打火機的CR法規草案。這是歐盟對1994年美國CR法規的「克隆」。其核心內容,即規定進口價格在2歐元以下的打火機,必須要加裝一個5周歲以下兒童難以開啟的裝置即安全鎖,否則不準進入歐盟市場。由此,素有「打火機王國」之稱的溫州打火機行業即將遭受一場滅頂之災。
溫州打火機以價廉物美、品種繁多等優勢打破了日本、韓國、歐盟等一些國家壟斷世界打火機市場的局面。目前,溫州擁有打火機生產企業(戶)約500餘家,年產打火機8.5億只,出口量約占總產量的80%,約佔世界打火機市場份額近70%。因溫州打火機的外貿出廠價基本上是1歐元左右,在歐盟市場極具競爭力,市場份額曾一度高達80% 。歐盟在著名的BIC公司、東海公司等打火機製造商的壓力下,啟動有關程序擬定涉及國際貿易的CR法規。該法規於2002年4月30日獲得通過,並將在2004年強制執行。CR法規的出台,意味著溫州生產的價格在2歐元以下、裝有燃料的玩具型打火機將被禁止在歐盟上市。此消息傳出後,溫州的打火機出口受到嚴重影響。據悉,每年的歲末和年初都是溫州打火機接收訂單最旺盛的季節,而2001年入冬以來,接到的出口訂單明顯減少。可以預見,一旦CR法案開始執行,目前設計生產的溫州打火機在歐盟市場上將受到極大沖擊,這已有先例。早在1994年美國關於類似CR法規的實施,就使溫州打火機產業受到重創,8年來溫州打火機在美國市場節節敗退,現在的出口量只相當於出口歐洲市場的1/5。溫州打火機事件是一起利用國際貿易技術壁壘保護本國產業的典型案例,也是我國「入世」後,在國際貿易領域第一次遭遇WTO成員方的技術壁壘。

二、CR法規與貿易技術壁壘協議的沖突分析
WTO體系下對貿易技術壁壘進行約束的主要是烏拉圭回合談判達成的《貿易技術壁壘協議》(以下簡稱TBT協議)。TBT協議由1個序言、15個條款和3個附件組成。它包括四項基本原則:一是各國應該認識到國際標准和合格評定程序能為提高生產效率和推動國際貿易做出重大貢獻,鼓勵各國制定國際標准和合格評定程序;1 二是這些技術法規和標准,包括包裝、標志、標簽等不會給國際貿易製造不必要的障礙;2 三是不應妨礙任何國家採取必要手段和措施保護其基本安全利益,保護其出口產品質量,保護人類、動物或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護環境和防止欺騙行為,但不能用這些措施作為對同等情況的國家進行歧視或變相限制國際貿易的手段;3 四是國際標准化有利於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幫助發展中國家制定技術法規、標准以及合格評定程序。4
從表面上看,CR法規制定的出發點是為了保護人類健康和安全的需要,符合TBT協議的有關規定,但仔細分析TBT協議,我們將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
1、CR法規違反了TBT協議中「避免不必要的貿易障礙」原則。TBT協定允許各國基於合理的目標自由制定自己的技術法規,5 但是這種自由是有限度的,即「各成員國應確保技術法規的制訂、採納或實施,不應給國際貿易帶來不必要的障礙。」6 TBT協定對技術法規制定自由從四個方面進行了限制:一是法規的適用范圍僅限於保衛國家安全的需要、防止欺詐行為、保護人類健康和安全、保護動物和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護環境。7 二是各成員方應按照產品的性能要求,而不是按照設計特性來闡述技術法規 ;8三是如果導致採用有關技術法規的情況或目標已不存在,或者,如果情況或目標發生變化後,能採用更少的貿易限制的方式時,則這些技術法規應予取消9 ;四是不應不適當地擴大不執行該技術法規所導致的風險的後果。而評估此類風險的後果時,應考慮到有關的因素,尤其是有效的科學和技術信息,有關的加工技術或產品擬定的最終用途10 TBT協議還對合格評定程序從時11、費用12 、便利程度13 等三個方面進行了限制,要求不得給國際貿易帶來不必要的障礙。而CR法規直接違反了TBT協議中「避免不必要的貿易障礙」原則,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溫州出口的打火機安全性很強,已通過國際通行的ISO9004安全標准,迄今尚未出現威脅兒童安全的有關案例。二是性能方面,溫州出口的打火機雖然沒有安裝安全鎖,但一律採用金屬外殼保護,不易被兒童開啟,與易開易點的一次性打火機存在明顯差別。三是歐盟在無任何證據證明溫州打火機對兒童安全存在影響的情況下,不適當地誇大了不執行CR法規對兒童安全所導致的風險。
2、CR法規違反了TBT協議中的「非歧視」原則。與WTO體系下的其它協議一樣,TBT協議中的非歧視原則主要體現在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制度方面。TBT協議要求所制定的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不應在外國產品之間或本國產品與外國產品之間產生歧視待遇。14 在歐盟打火機銷售市場上,除了中國的打火機沒有安裝保險鎖外,日本、韓國也有幾款打火機沒有安裝保險鎖。盡管從安全形度考慮,兩者性能是一樣的,但僅僅因為這些國家生產的打火機價格在2歐元以上,而未出現在CR法規禁止進口之列。因此,CR法規從本質上來說是在中國產品和其它外國產品之間產生了歧視待遇。
3、CR法規違反了TBT協議中的「統一性」和「等效性」原則。TBT協議鼓勵成員國使用已存在的國際標准或相關部分,除非由於諸如基本氣候或地理因素或基本技術問題對實現其合理的目標來說,這些國際標准或相關部分,顯得無效或不適當 15(即統一性原則)。TBT協議還規定,如果另一個成員的技術法規可以滿足本國的政策目標,成員國可以採取另一國的有關法規為等效技術法規16 。國際標准化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標准化專門機構,其制定的ISO9004安全標准具有國際性。溫州的打火機已通過國際通行的ISO9004安全標准認定,而歐盟也無法證明 ISO9004在歐盟境內的無效性。
4、CR法規違反了TBT協議中的「技術援助」原則。TBT協議充分考慮到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技術上的差距,提出對於發展中國家採取特殊待遇。這種待遇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各成員方在制訂和實施技術法規、標准和合格評定程序時,應考慮到發展中國家成員方的發展、資金和貿易特殊需要;17 二是發展中國家可以按照它們的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特殊情況,採納某些技術法規、標准和合格評定程序,以便保持與它們的發展、需要相一致的當地的技術、生產方式和工藝。各成員方認識到不應要求發展中國家成員方採用不適合它們的發展目標、資金水平和貿易需要的國際標准,作為它們自己的技術法規和標准,包括檢驗方法的基礎。18 三是國際標准化機構可以根據發展中國家成員方提出的要求,就某些對發展中國家有特殊利益的產品制訂國際標准 19。我國是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加入WTO的,理應享受到以上特殊待遇。目前,全世界公認的有防止兒童開啟裝置的打火機安全鎖約有9種,常用的有5種,而這些技術已全部獲得專利。因此,中國企業自主研究新安全鎖的空間很小,溫州打火機生產商只能花費巨資向歐盟購買專利。即使溫州打火機企業的資金實力能夠承受巨額的專利費用,其產品成本也必然大幅度提高而失去競爭優勢,將直接導致溫州打火機業遭受重創並被擠出歐洲市場。這充分說明CR法規的制訂者沒有考慮到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特殊立場。
5、CR法規違反了TBT協議中的透明度原則。為了盡量減少各國利用技術壁壘影響國際貿易自由化的可能性,TBT協議對透明度提出了嚴格的要求:(1)凡不存在有關國際標准或擬制定的技術法規中的技術內容與有關國際標准中的技術內容不一致,且如果該技術法規可能對其他成員的貿易有重大影響,則各成員應該在早期適當的階段,以能夠使其他成員中利害關系方知道的方式,在出版物上發布有關提議採用某一特定技術法規的通知;20 (2)應無歧視地給予其他成員合理的時間以提出書面意見,並請求討論這些意見,並對這些書面意見和討論的結果予以考慮。21 而歐盟早在1998年就制定了CR法規的草案,我國作為歐盟打火機的重要出口國卻直至2001年10月才通過非官方途徑知道,歐盟顯然違反了TBT協議的告知義務,使我國錯過了提交相關意見的時機。
三、溫州打火機事件的啟示
國際市場上貿易摩擦的「戰火」遍及全球的每一個角落。根據國家外經貿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的統計,我國的出口企業中有一半以上遭遇過國外「技術壁壘」,每年因此損失約數百億美元。仔細探究此次溫州打火機事件的實質,可概括為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兩種比較優勢的對決,即發達國家技術優勢與發展中國家成本優勢的較量。由於擔心成本優勢對技術優勢的抵消作用,發達國家往往用技術壁壘為發展中國家的產品進口設置「連環套」。溫州打火機屢遭出口限制的事件表明,解決的方法要麼增加成本喪失價格上的比較優勢,要麼放棄歐盟市場;在專利問題上也是如此,要麼購買發達國家的安全鎖專利,要麼自行開發而貽誤商機。發達國家就是這樣利用技術標准或專利技術,抵消了發展中國家產品的價格優勢,實現技術壁壘的目的。
對於尚處於初級階段的出口產業而言,溫州打火機遇到的問題帶有普遍性。更令人擔憂的是,現在國內某些企業仍習慣於傳統的價格和成本競爭,而不適應於日益廣泛的技術標准競爭。因此,從出口企業的角度出發,為克服貿易技術壁壘,應當完成以下轉變:(1)克服傳統的單純價格競爭手段,進一步強化技術創新意識,把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作為提升企業產品競爭力的重要環節;(2)立足於國際標准,緊跟世界潮流,大力開展各種國際標準的認證工作,使企業產品在技術、安全、衛生、環保等方面接近或達到國際標準的要求;(3)積極主動地研究、總結國內外企業突破TBT措施限制的經驗和教訓,根據市場和產品的特點尋求打破TBT措施限制的對策。
從政府角度出發,應盡快實現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這在中國「入世」之後顯得尤為迫切。當前的主要工作內容應包括:(1)協助企業及時了解國際貿易的新動態和新法規,強化企業的規則意識,增強企業對WTO統一規則的應變能力;(2)進一步加大採用國際標準的力度,按照國際通行的統一規則來建立質量體系,促使質量管理行為與國際慣例接軌;(3)按進出口對象和產品類別,全面收集、跟蹤國外的TBT措施,建立TBT信息中心和資料庫,認真研究主要貿易夥伴國TBT措施對我國相關產品的影響,採取積極措施打破技術貿易壁壘,擴大出口;(4)運用WTO的最惠國待遇原則、國民待遇原則、非歧視原則以及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堅決抵制發達國家違反TBT協議的貿易技術壁壘,維護我國產品在出口國國家和地區應享有的平等待遇。
最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當今的國際貿易戰中,發達國家的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已經處於新的利益共同體中。建立政府領導下的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為主體的多層次性產業預警機制,是WTO自由貿易目標及其規則的客觀要求。中國「入世」後,企業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結果不僅僅取決於企業自身的實力,還受到行業協會發展狀況等「外部因素」的約束。相對發達的行業自治組織賦予了國外企業相對於中國企業的團隊競爭優勢,親眼目睹正式或非正式的外國商會在北京進行的卓有成效的公關活動,我們就不能不為民族企業的命運擔憂。試想,先天不足又處於散兵游勇狀態的中國企業,如何能與實力強大且組織有序的外國企業軍團開展有效競爭呢?同時,國內行業協會發展緩慢,與國外貿易夥伴缺乏相對應的民間性溝通與對話,也是許多貿易摩擦產生的根源之一。2001年12月,中日兩國政府通過談判達成協議,避免了一場農產品貿易戰。協議提到「通過政府和民間兩個渠道,探討並加強兩國農產品貿易合作」,並提出「雙方民間組織建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農產品貿易信息溝通和協商機制……引導兩國農產品種植、生產和貿易的良性發展」。至於這場爭端的起因,除了日本企業的「開發進口」之外,中日雙方專家和輿論都提到「無協調機制,無民間渠道」是重要原因。因此,為應對貿易技術壁壘,在提高企業競爭力與改善政府職能的同時,必須充分發揮專業性行業協會的作用與職能,即立足於國際市場,針對各行業的生產規模、供求關系、價格水平、創新能力、技術標准、產品結構等一系列情況進行研究和對外交流,建立良好的貿易預警機制,及時向企業和有關政府部門提供國內外市場的動態數據和分析報告,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決策依據,協助政府在WTO規則范圍內與其他成員國協商解決各種貿易爭端。

2、外貿工廠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好多啊,比如以下一些情況:
1.當提交給銀行的單據,老有不符點,這是做信用證。
2.對於在專業外貿公司的業務員來說,想要開發客戶難。
3.貨代或船公司不能及時配合。貨物安排車去拉慢。
4.客人不改訂單上
5.貨款或信用證不快點開過來 錢還不快點匯過來
6.貨物被驗櫃
7.工廠貨物生產不出來,貨物生產不好。
8.用網路開發潛在客人的,注冊了那麼多網站,咨詢很少。
9.給潛在客戶寫開發信發過來卻沒回復。開發信沉大海
10.客人不願意匯款了

3、溫州打火機外貿現狀,需與歐美貿易的情況結合

溫州打火機的外貿出廠價基本上是1歐元左右,這是溫州金屬打火機行業以勞動力成本
低、專業化、協作化生產程度高等產業優勢換來的。安全鎖的工藝、結構並不復雜,但是,此方面的技術及專利已被國外搶先一步佔領。如此一來,溫州打火機業就不得不花大價錢購買他人專利,其產品的成本必然大幅提高而失去競爭優勢。

目前,溫州擁有打火機規模企業500餘家,年生產金屬打火機近5億只,其中80%以上出口國外市場,占國際金屬打火機市場份額的70%。溫州也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打火機生產基地。在溫州,打火機不但成為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也帶動了相應的配套輔助加工工業、零配件專業製造企業的發展。

早在1994年,美國出台的一項法規規定2美元以下的打火機由於使用普遍、容易被孩子玩耍必須加裝保險鎖,該法規使溫州打火機8年來在美國市場節節敗退。為了不使這一情景重新在歐洲上演,2002年3月21日,由溫州打火機協會會長李堅、副會長黃發靜、秘書長林嶸等三人組成的協會交涉團在外經貿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有關領導的帶領下前往歐洲。在歐洲14天的行程中,這支中國第一個抵制CR法規的交涉團馬不停蹄、夜以繼日地開展工作。他們表示將價格與安全標准掛鉤不盡合理,違背了WTO非歧視性原則。

4、溫州對外貿易地理分布的原因?

1,溫州處於港口位置,有利於航海外貿;
2,自然資源豐富;
3,平原地區,地勢平坦,交通發達。

5、浙江省對外貿易存在的問題及今後的發展的對策研究

一、浙江省加工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滯後的原因 當前,浙江省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 企業自主增長能力日益增強,工業門類齊全,基礎設施良好, 加工製造能力較強,在經濟全球化、國際產業轉移 和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的趨勢下, 浙江省加工貿易發展面臨著良好的機遇。但與廣東、 江蘇及上海等省市相比,浙江省加工貿易的發展仍存在著諸多問題。 認清浙江加 工貿易發展滯後的原因及問題,實現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才能使浙江對外貿易健康穩定發展。 (一)浙江加工貿易存在的問題 1 加工貿易發展規模偏小和比重較低。近年來, 浙江省的外貿出口規模持續擴大,2005年, 全省出口已達768.0億美元,與上年同比增長了 32.0%,遠遠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但從貿易方式看, 支持浙江省出口貿易持續增長的主要是一般貿易出口。 加工貿易無論是整體規模還是發展速度,與全國和 沿海省市相比都存在較大的差距。2004年, 浙江省加工貿易出口額躍上百億美元, 但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只有19.3%;從全國來看, 加工貿易出口額占出口總 額的比重為53.3%。浙江省與全國相比,相差34個百分點; 與沿海省市相比, 2004年浙江省的加工貿易出口額僅占廣東省的7.7%, 江蘇省的 19.7%,上海市的26.2%,還遠遠落後於山東、 福建和天津等三省市。從加工貿易出口額占外貿出口額的比重來看, 沿海8省市平均為54.3%,而浙江 省僅佔19.3%,與廣東省相比相差了近67個百分點。可見, 浙江省的加工貿易發展不僅規模明顯偏小, 而且加工貿易占外貿出口的比重也明顯偏低。 2 利用外資較其它省份落後, 制約了加工貿易經營主體的發展。 我國加工貿易的經營主體主要是外商投資企業, 而浙江省由於利用外資規模落後於廣 東、江蘇、上海等省市,從而制約了加工貿易經營主體的發展。 而內資企業由於對加工貿易缺乏認識和了解, 涉及的審批管理部門較多,經營風險較大,開展加工貿 易積極性不高,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浙江省加工貿易的發展。 3 加工貿易產業結構層次較低, 出口商品科技含量低,質量檔次不高。 當今國際加工貿易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國外跨國公司, 我國企業主要是作為跨國 公司國際產業鏈中的一分子,為其開展加工或組裝業務。 加工貿易涉及的行業主要是通信設備、計算機、電子、 專用設備等高技術產品和中高檔日用消費品。近年 來,浙江省加工貿易產業結構和出口產品結構不斷優化, 但傳統產業還大量存在,產品檔次不高。 浙江省加工貿易出口產品所佔份額最大的是機電產品與紡織品,屬 於低技術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僅有的部分高科技、 深加工產品也存在加工過程短、增值率低的問題, 真正體現技術水平和要素含量的設備和中間投入品都要從國外進 口。從總的情況來看,加工貿易產業層次不高,產品檔次較低。 在機電產品中,粗加工、技術含量低、 附加值低的勞動密集型項目占相當大的比重,高附加值、高技 術含量、高創匯的加工貿易項目相對較少, 一些高科技產品多以簡單加工組裝為主, 集中在勞動密集型加工裝配環節。 4 出口市場相對集中,抗風險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浙江省前十位國家和地區的加工貿易額佔了加工貿易總額的72. 2%。2005年,浙江省加 工貿易額超過10億美元的國家和地區有:日本、美國、台灣、 韓國、德國、香港。 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加工貿易額佔了浙江省加工貿易總額的62.8% 。近年來, 浙江省加工貿易出口市場日趨多元化, 但是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亞洲和歐洲。非洲和拉美市場開發潛力大, 出口市場較集中,抗風險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5 加工貿易企業結構不盡合理。 浙江省加工貿易企業以外商獨資企業與中外合資企業為主, 2005年,這兩種類型的企業加工貿易額佔了浙江省加 工貿易總額的73.98%, 而浙江省較為發達的民營企業加工貿易所佔比重僅為16.07%。 據統計,2005年,浙江省加工貿易增值率已達到 100.31%,其中,民營企業平均增值率為151.04%, 三資企業平均增值率為97.36%,而國有企業增值率只有56. 74%。可見,民營企業從事 加工貿易比重偏低,不利於浙江省加工貿易的更快發展。 6 現有加工貿易企業大多從事簡單加工裝配, 參與全球化競爭的能力不強。 現有加工貿易企業核心技術研究開發能力不足,產品檔次仍然偏低, 高附 加值、高新技術、高創匯的加工貿易項目相對較少, 加工貿易產品科技含量低,檔次不高, 很難打入跨國公司的全球產業體系。目前所開展的加工貿易中, 主要是為 一些中小采購商做一些零散的加工定單,加工層次低、規模小, 所用原料大都可用國內同類產品替代。所以,除非客戶要求, 企業大都傾向於採用一般貿易。 (二)浙江省加工貿易發展滯後的原因 1 政府政策引導力度不夠, 企業缺乏開展加工貿易的主動性。廣東、 蘇南等沿海地區對加工貿易極為重視。 廣東省政府為加工貿易企業與海關的聯網 劃撥專項資金, 並鼓勵低技術含量的加工貿易進一步向我國中西部地區轉移, 廣東本身則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的製造。廣東、 江蘇兩省政府注重拓寬高新技術企業的融 資渠道,簡化高新技術產品加工貿易的通關手續, 並落實進口關鍵設備零部件和軟體技術的免徵關稅和增值稅待遇, 落實高新技術產品的除扣退稅待遇,促進了廣 東、江蘇加工貿易的升級換代。相比之下, 浙江省政府部門對加工貿易的重視度不夠, 所採取的鼓勵措施有失偏頗, 如以加工貿易企業的出口額作為獎勵其發展的指 標,致使每年獲得獎勵的企業僅僅是少數幾家, 而國有企業和大量的民營企業很少獲得此種獎勵, 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這些企業開展加工貿易的積極性。 2 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相對落後是制約加工貿易發展的主要原因。 與廣東、江蘇等沿海省市相比, 浙江實際利用外資一直處於落後狀態,2005 年,實際利用外資額僅為廣東的64.46%,江蘇的58.59% 。從2004年開始,利用外資快速增長,並首次超過上海, 2005年實際利用外資額為 77 23億美元,超過上海8 73億美元。 加工貿易經營主體是外商投資企業, 利用外資的落後直接導致加工貿易發展的滯後。 3 現有的工業產業結構不利於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浙江工業以輕工藝、紡織服裝、機電、化工等加工工業為主, 開展加工貿易業務的勞動密集型產 品比例過高,增值率和創匯率較低,上規模、 上檔次的工業企業較少,不利於高新技術產業到浙江落戶。據統計, 世界500強企業有400多家到我國設立研發中 心,而在浙江境內的僅有54家,不利於浙江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4 加工產品多採取貼牌生產和租用外國品牌,加工貿易獲利很小。 目前,浙江省加工貿易企業大多從事產品加工製造, 企業核心技術研發能力不足,產品檔次仍然 偏低,有的加工貿易企業雖然在產品開發上沒有什麼問題, 但由於缺乏國際市場的行銷能力, 只能為跨國公司貼牌生產和租用外國品牌, 在國際分工體系中仍處於下 端,加工貿易企業缺乏國際競爭力。 二、浙江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目標與對策 改變浙江外貿依存度過高的現狀及優化產業結構, 需要對加工貿易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推進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新一輪全球生產要素優化重組和產 業轉移的重大機遇,為浙江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提供了外部條件。 浙江作為長三角的南翼, 在全球生產要素優化重組和產業轉移中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 也為加工貿易 轉型升級提供了內部條件。 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探索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方向。 (一)浙江加工貿易的目標定位 加工貿易的發展戰略是我國國民經濟整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目標定位將影響著整個對外貿易的發展方向。當前, 我國加工貿易發展的根本目 標就是進一步提高加工貿易的質量和水平, 使其有利於通過國內外資源優勢的轉換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和增強產 品的國際競爭力,有利於增加就業和緩解國內結構性 矛盾,有利於帶動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根據以上基本原則, 浙江加工貿易的具體目標定位如下: 1 出口效益作為加工貿易努力實現的首要目標。 在當前浙江出口貿易快速增長,出口創匯能力不斷增強的情況下, 將出口效益而不是創匯數額作為加 工貿易的首要目標是可能的。雖然將加工貿易由「數量型」轉變為「 效益型」的這一過程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影響外貿出口數額的增長, 但這是必要的環節,也是解 決問題的關鍵。 2 實現由傳統加工貿易向現代加工貿易的轉變。 面對浙江加工貿易的現狀及國際國內環境, 實現由傳統加工貿易向現代加工貿易的轉變已成為浙江加 工貿易發展的根本出路,是浙江加工貿易戰略目標定位的重點。 首先,要抓住國際產業轉移的新機遇,積極發展資本密集型、 技術和知識密集型加工貿易,提高加工 貿易的技術檔次, 使浙江的高技術產品加工貿易額比重實現較大幅度的提高。其次, 要實現加工貿易的深加工、精加工,延長加工貿易的加工鏈條, 提高加工貿易產 品附加值。再次,要結合西部開發戰略和我國的地區經濟布局, 把部分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加工貿易產業向廣大中西部地區轉移, 浙江則從事高新技術產品製造,以打 造浙江先進製造業基地。 3 增強加工貿易與省內產業的關聯度, 帶動產業結構升級。 加工貿易同省內產業結構的關系屬於商品流通和生產的關系, 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在實現 由傳統加工貿易向現代加工貿易轉變的過程中, 還要充分重視加工貿易與省內產業政策的結合, 以帶動省內產業結構的升級。在這一點上我們應充分借鑒國外經驗和 廣東、蘇南等先進地區的經驗, 將加工貿易與產業結構調整緊密結合起來, 這不但可以使浙江得到靜態的國際比較利益, 還可以得到動態型的比較利益。 4 加強對加工貿易的監管。 雖然浙江加工貿易僅占對外貿易的1/5強, 但是其加工貿易發展潛力很大。由於加工貿易企業分布范圍廣, 監管部門 多,政策協調不力,加工貿易監管混亂,致使加工貿易「飛料走私」 問題嚴重。因此,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要加強對加工貿易的監管, 取消過多的政策優惠,使加 工貿易在規范的政策體制下增強自身對國際市場的應變能力, 促使它向高層次、高水平的現代加工貿易方向發展。 (二)浙江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對策 政府層面: 1 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加工貿易管理體系。 原有加工貿易管理方式已不適應新形勢下的加工貿易企業, 尤其是IT企業「訂單網路化、物流全球化、生 產零庫存」及其產品「市場變化快、技術更新快、生產周期短」 等特點帶來的新經營方式與傳統監管方式產生的矛盾日益凸現。 因而,完善現有加工貿易的審批、監 管模式勢在必行。應根據各部門職能,理順管理和審批程序, 減少審批環節,避免重復審批,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為加工貿易提供優質服務,促進加工貿易持續、健 康和快速發展。 省內各級政府都應把發展加工貿易作為對外開的重要工作來抓, 政府各職能部門要目標一致、步調統一, 構建高效的加工貿易工作體系;推進聯網監 管進程,擴大聯網監管范圍;強化風險管理,加大監控力度;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採用高科技手段, 對加工貿易全過程實施電子網路管理。 2 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提高利用外資質量。 浙江省在利用外資方面相對於其經濟總量要較弱, 在引進外資的總量上落後於廣東、江蘇、上海等省市。 由於加工貿易的主體是外商投資企業, 而浙江在引進外資方面相對落後, 進而決定了浙江省加工貿易總量和比重的偏低。 浙江省應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提升省內產 業配套能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特別是將引進技術含量高、 規模大的外商投資企業作為開拓加工貿易新局面的重要力量, 注重引進大型跨國公司向浙江省轉移附加 值高的加工製造環節、服務外包業務,建立技術研發機構, 鼓勵外資通過組建合資企業、合作生產、 聯合製造等方式向浙江省轉移先進技術。通過利用優質外資促進 加工貿易在數量上的增長和結構上的升級。 3 獎勵政策與懲罰政策並舉。 根據國家產業引導政策及加工貿易產業准入標准和加工貿易分類標准 ,以企業經營規模、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出口產 品的附加值、加工生產的環保標准作為衡量指標, 每年評選出達標企業10家左右,獎勵達標的加工貿易企業200~ 500萬元,通過獎勵政策,有效地將資金和 其他資源引入到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的產業, 從而有力地促進浙江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在實施獎勵、 優惠政策的同時,對屬於國家禁止類產品的加工貿易企業關停並 轉,如加工產品技術含量低、資源消耗大、污染嚴重的飲料、 木製傢具、礦砂等產品的加工貿易;限制部分紡織品、鞋類、 塑料製品等產品的加工貿易。 產業層面: 1 要處理好轉型升級與產業結構調整的關系。 要通過對加工貿易產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加工程度, 延長加工貿易的產業鏈,增強省內配套能力, 釋放加工貿易的輻射能力和聚集效應,打造浙江先進製造業基地。 2 加強產業政策對加工貿易的引導。 對於加工貿易來說, 浙江的當務之急就是要盡快使其介入到國際化生產鏈條中附加值較大 、科技含量較高的一 環,對此產業政策的引導作用將有明顯的效果。浙江應根據國家《 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和《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 產品和技術目錄》,結合本省實際鼓 勵外商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此外, 制定科技含量不等的特定生產工序標准, 對符合標準的加工貿易產品、 零部件進口關稅和增值稅的優惠方面予以區別對待,引導外 商將加工貿易中的高科技環節放在浙江境內, 以提高加工貿易的科技含量。 3 加強政策調控,建立產業評估機制。 要在國家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政策環境下, 把發展加工貿易與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結合起來,強化產 業政策對加工貿易的引導,建立產業評估機制。為此, 可由政府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對加工貿易項目進行綜合評審, 對一些加工程度不高、技術含量不高、附加值低, 特別是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污染環境的項目, 應實施禁止或限制政策,從而逐步優化加工貿易進出口商品結構。 通過鼓勵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加工貿易產品 的加工程度,延長加工貿易的產業鏈條。在擴大出口、 吸引外資的同時, 鼓勵和扶持內資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為國外跨國公司和外商投資 企業提供加工配套,鼓 勵包括民營中小企業在內的國內企業積極參與跨國公司的加工貿易體 系和全球采購體系, 發揮其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利用外資方面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加工貿易企業層面: 1 民營企業應培育自身成為加工貿易的經營主體。 能否擺脫對依附性加工貿易的依賴,關鍵在於本土企業能否在「 與狼共舞」的環境中成長起來,成為 具有一定實力和支配能力的領先企業。這樣的企業多了, 依附性加工貿易就會逐漸退出歷史舞台。目前, 加工貿易中外商投資企業佔了很大一部分,機電產品和高新 技術產品的加工貿易基本是外商投資企業, 這反映了目前浙江省內企業參與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 從長遠來看,主動參與全球化進程,可以充分發揮浙江省在資源 配置、供應鏈管理以及市場控制等方面的優勢。因此, 浙江省民營企業應重視發展加工貿易, 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增強開拓市場、 技術創新和培育自主品 牌的能力;利用現有的生產能力加工裝配出口, 使其成為浙江省的加工貿易主體。 2 提升加工貿易企業技術開發、創新和行銷能力。 加工貿易的主體跨國公司在轉移技術時, 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保持技術壟斷的前提下,獲得技術創新 的利潤最大化。 由於從事加工貿易的國家與地區很難獲得最先進技術的轉移, 純粹依靠技術轉移難以實現產業技術的趕超。因此, 加工貿易企業應注重增強自身研發 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以占據全球產業鏈中的核心技術地位。目前, 浙江省加工貿易企業大多從事產品加工製造, 企業核心技術研發能力不足,產品檔次仍然偏低; 有的加工貿易企業雖然在產品開發上沒有什麼問題, 但由於缺乏國際市場行銷能力, 只能為跨國公司貼牌生產和租用外國品牌, 在國際分工體系中仍處於下端。要實 現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加工貿易企業必須不斷提高自主開發的創新能力和營銷能力, 從代加工(OEM)向代設計(ODM)乃至自創品牌(OBM) 發展。

求採納

6、當前溫州的外貿現狀

今年上半年溫州地區外貿低於浙江省平均增幅十點一九個百分點,總額在浙江省排名第六,列寧波、杭州、紹興、嘉興、台州之後。上半年出口增速在浙江省倒數第二(僅快於杭州);進口增速在浙江倒數第一。
溫州的出口產業均以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為主,缺乏知名的國際品牌,出口產品一直以中低檔產品為主,主要賺取不多的加工費。部分出口產品定價權受制於國外買家,提價空間有限,通過提高出口價格轉移成本上升的難度較大。
國家外經貿政策及從緊貨幣政策對溫州企業生存造成了一定影響。特別是從緊貨幣政策,造成中小企業遭遇融資困難,部分企業出現資金鏈斷鏈,對企業生存直接形成威脅。
上半年溫州市累計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速低於去年同期十點六個百分點,低於浙江省同期增速十點二個百分點,在浙江十一個地級市中溫州市的增速僅快於杭州,出口增速在浙江倒數第二(僅快於杭州);進口增速在浙江倒數第一。
可見,不管從縱向還是橫向比較,溫州市的外貿增速已開始放緩。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人民幣升值、油價高漲等不利因素已對溫州市外貿產生一定影響。

7、大蝦們,誰有關於近年來溫州外貿經濟發展的資料?

1) 概述 Say all

溫州,這些年來一直是全國最受爭議的最具傳奇色彩的地區,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改革的創舉中國的經濟的奇跡。有人說:哪裡有市場,哪裡就有溫州人,哪裡就有溫州的商品,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166個國家和地區有溫州出口的商品。加強與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建立多元化外貿格局,把生意做到全世界,是浙江溫州企業近年努力追求的目標。
據了解,目前與溫州企業有過頻繁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我國的香港、台灣以及西歐、美洲、中東、獨聯體等地區的國家。特別是去年以來,溫州的外貿出口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去年出口額在1億美元以上的國家和地區有俄羅斯、歐盟、美國、匈牙利、香港等,出口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34個。去年,溫州對亞洲的出口為4.6億美元,同比增長80.4%;對非洲的出口1.1億美元,同比增長85.1%;對歐洲的出口為6.8億美元,同比增長91%。今年上半年,溫州外貿出口形勢更加迅猛,僅1月份出口就突破1億美元。 目前溫州境外企業已有50多家。在未來的5年裡,溫州還要根據一些國家的工業發展特點,讓一部分優勢企業到境外開展加工貿易或辦專業市場,把溫州的技術、設備和服務帶到國外市場,以彌補國內資源和市場的不足。
隨著中國加入WTO,與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給溫州的外貿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2) 市場進入方式 The way of enter market
溫州的外貿產品主要通過幾種方式進入國際市場,一是通過「僑貿」。有一大批海外華僑,市場敏感性及故土觀念很強,不少在當地積累了一定資本後從事國際貿易,並將溫州的經營模式引向國外,有的已經發展成為國外大型零售市場的供應商。如在義大利羅馬就有500多家溫州華僑經營的服裝貿易公司,年銷售額達50多億美元,有一條緊靠火車站的「維多勒」服裝街,這條街上服裝絕大部分來自中國溫州。阿聯酋迪拜、西班牙馬德里、匈牙利布達佩斯等城市,有大量市場,都由溫州人在經營。溫州外貿出口源於上個世紀90年代,依託產業及僑鄉優勢,一些企業看準國際市場,利用當地華僑資源,開始外貿出口。
第二種方式通過國際貼牌加工方式,主要是服裝企業。不少企業早幾年就開始做OEM使產品走出國門,近年來,不斷有國際品牌加入,庄吉、華士、法派等企業已成為國內重要的國外品牌OEM生產企業。三是優勢龍頭企業和國際知名服裝公司合作,採取高起點國際規范化「嫁接」,藉助國外管理模型、品牌運作、營銷網路、文化傳導做「跳板」,躍進國際市場,如夏夢與義大利傑尼亞合資。
(三)主要優勢 Main advantage

溫州外貿有相對比較優勢,近20年伴隨著溫州企業發展形成了高度專業化分工、社會化配套的產業鏈,是溫州產業發展進程中最大的競爭優勢,行業鏈完善,分工細致,進入產業成本底,可以產生低交易成本,勞動力流動自由,企業容易找到技術對口的人才,信息共享,可降低資源的浪費,能比較准確地把握市場信息的變換,產業的整體發展能引起政府的重視,同時又有利於產業發展。區域產業集群又使溫州外貿企業在信息、原料采購、專業人才和產業工人形成別人無法替代的優勢。
(四)主要問題 Key problem

但由於起點低,溫州外貿也存在許多問題,正遭遇一個發展「瓶頸」,從總體看,出口渠道窄、等單子做和純加工等被動因素及許多問題制約著溫州外貿的發展,無序競爭和低、小、散狀況亟待改觀,資源有待整合以尋求突破。
1、土地「瓶頸」日益突出。溫州的很多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溫州土地資源有限,由於外貿企業起步晚,近幾年發展後,征地困難,導致企業規模小而散,租用廠房或廠房狹小,無法形成規模生產,旺季時無法滿足需求,失去了不少大宗外貿訂單,有點企業一年只能完成總訂單30%左右生產,
2、出口渠道單一化,造成客戶群類同化,使得溫州外貿長期在低端徘徊,據商會統計,外貿訂單51.9%來自華僑,25.9%來自國內貿易公司,直接與外國客商貿易僅佔22.3%,目前華僑訂單特點就是低檔低價,外貿企業以中小型居多,技術含量普遍不高,壓價競爭現象也比較嚴重,產品創新能力不強和管理相對滯後,絕大部分企業還處於等單子做的被動局面,企業缺乏設計力量,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客商手中,多數企業靠手工勞作,利潤少,企業只能賺取廉價加工費,這種狀況形成了溫州生產低成本

8、關於外貿的論文題目

個人見解,具體公司好找,方向不好確定

下面的都是方向性的題目,你定下來用那個,在給你斟酌相關公司

5.浙江省中小企業國際競爭力問題研究
6.浙江省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案例分析
7.歐洲市場的開拓問題
8.中外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差異研究
9.外貿企業核心競爭力問題
10.地方外貿發展研究
11.我國應對反傾銷問題
12.我國外貿應對技術壁壘問題
13.我國外貿政策的未來取向問題
14.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
15.我國外貿順差問題研究
16.我國外貿改革問題
17.產業內貿易問題研究
18.對自由貿易保護貿易理論政策的研究
19.歐盟的對外貿易問題
20.環保與經濟發展
21.循環經濟研究
22.技術貿易的理論與實踐
23.亞洲經濟一體化問題
24.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濟競爭的新態勢
25.我國面對國外"反傾銷"的策略
26.中國出口商品頻遭國外反傾銷調查的原因及對策
27.中國與印度經濟的比較分析
28.中國農業貿易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建議
29.中美經貿關系的現狀,問題與前景
30.中美貿易摩擦分析
31.中美貿易逆差分析
32.關於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思考
33,東亞的區域經濟合作
34,APEC貿易投資自由化進展研究
35,國外技術壁壘對我國出口的影響及對策
36,外國對華直接投資與中國製造業產品國際競爭力
37,中國與俄羅斯貿易關系的發展與展望
38,國際直接投資與東道國人力資本開發
39,中日貿易關系的變化與特徵
40,日本公司在中國的投資策略
41,利用外資問題
42,日本對中國的投資研究
43,中小企業發展海外經營的國際經驗探討
44,中國企業的跨國經營
45,跨國公司在我國市場競爭產生的壟斷問題
46,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研究
47,中國外貿區域結構的優化問題研究
48,中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
國公司與中國製造業基地
資銀行電子商務資料庫%!212%$!)7%#)%2在華競爭策略研究
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理論的評述
外國直接投資對我國居民收入的影響
國企業走出去問題研究
企業的國際化戰略問題
浙江省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的案例分析
中外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差異研究
外貿企業核心競爭力問題
地方外貿發展研究
外保障措施對出口貿易的影響
我國外貿應對技術壁壘問題
我國外貿有效競爭體系的建設問題
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
我國外貿順差問題研究
64.出口貿易收匯方式選擇研究
65,發展中國家對華反傾銷的動因及我國應對策略
66,論溫州產業出口結構的優化
67,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對溫州外貿的影響與政策建議
68,溫州市旅遊業利用外資現狀的分析及對策
69,歐盟對我國鞋類產品反傾銷問題及對策研究
70,淺論農產品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
71,溫州利用外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72,我國融資租賃業的現狀,問題及建議
73,發展溫州會展經濟的思考
74,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75,對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的分析及發展思考
76,匯改後,我國外貿企業在進出口貿易中如何防範匯率風險
77,信用證的欺詐與防範
78,淺析我國發展國際保理存在問題與對策
79,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工業產品貿易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80,淺析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應對綠色壁壘的發展思路
81,綠色壁壘及我國應對措施研究
82,紡織服裝技術貿易壁壘及應對研究
83,反傾銷對我國紡織品的影響及對策
84,溫州企業品牌戰略的發展對策分析
85,我國彩電遭受反傾銷的現狀及對策
86,淺析信用證風險及其防範
87,淺析專業外貿公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88,淺談出口信用保險推動我國外貿增長的策略
89,淺析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的影響及應採取的對策
90,論國際保理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
91,運用出口信用保險 降低出口收匯風險
92,淺析我國企業出口農產品應對綠色壁壘的策略
93,反傾銷預警機制的構建
94,我國產品在境外遭受民間壁壘的原因及其對策分析
95,印度對華反傾銷的動因及我國的對策研究
96,非信用證支付方式的運用模式分析
97,電子商務對我國中小專業外貿公司的影響及對策
98,我國中小企業出口的障礙分析
99,溫州市利用外資現狀及對策與對策
100,沿海地區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