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微觀外貿經濟效益?
提高外貿經濟效益的途徑 一、加強調控力度,維護好經營秩序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的逐步建立和有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制度的初步形成,國家對外貿的調控已經實現了由過去以行政手段為主的直接控制型,向以匯率,利率、稅率等經濟手段為主的間接控制型的轉變。這種轉變一方面極大地激發了外貿企業自主經營的積極性,有利於廣大企業在激烈競爭的國際市場上放開手腳奮力搏擊。但是,從另一方面也應該看到,由於國家對外貿企業直接控制的力度小了,也帶來了經營秩序混亂的負面效應,具體表現在:我們的外貿企業在出口業務中對內搶購貨源,對外削價競銷:在進口業務中抬價爭購;在對外承包勞務中自相削價競標、爭項目。這些行為極大地損害了我國的貿易利益,減少了經濟效益,對此必須予以糾正。在今後的外貿工作中,國家應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的力度,加強對外貿管理的制度和法規建設,用政策、法規和經濟調節機制來協調和管理對外貿易,以維護國家的整體經濟利益。具體可採取如下措施:首先,應在政策上向經濟效益好,出口規模大,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企業傾斜,在進出口信貸、出口退稅等方面給予優惠待遇。其次,應建立完善的進出口審批,最低出口限額等制度。第三,優先保證效益良好企業的進出口用額,區分良莠。第四,統一制定進出口最低(高)限價,杜絕自相競爭,國家受損的不良現象,將一切經濟行為切實轉到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 二、調整投資比例,完善外貿結構 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也是加速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物質保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投資規模增長很快,僅在「八五」期間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就凈增了2.6倍,年均增長37.5%,盡管投資增長很快,但投資結構和投資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在:1.農業等基礎產業投入過低,供給不足,造成農業等基礎產業的生產成本急劇上升,比較優勢迅速下降。2.投資規模小而分散,效益低下。3.技術改造投資比重較低,與企業面臨的技改任務不相適應。4.科技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低,且逐年下降,科技、生產兩張皮現象嚴重。投資結構欠佳,必然帶來外貿結構的不合理性。「八五」期間,我國進出口商品構成中,雖然工業製成品的比例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在出口結構上仍然具有明顯的發展中國家的基本特徵:出口產品仍然以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出口規模的擴大主要依賴於數量擴張,實際經濟效果並不大。為了切實提高經濟效益,「九五」期間必須調整好投資結構。 首先,應建立科學的投資決策體系和風險約束機制,堅持「誰投資、誰決策,誰受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真正做到投資領域責、權、利的統一。 其次,實行不平衡發展戰略,突出重點,集中投資,提高經濟效益。國家應把資金集中起來,選擇重點集中投資,迅速形成達到經濟規模的生產能力。 第三,調整投資結構,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投資技術含量。我國出口商品由於單位物耗高,品種質量差,技術含量低,因此,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較弱,經濟效益自然也不可能很高。若要扭轉這種不利局面,國家必須進一步調整投資結構,增加科技投入,大力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並以此來帶動整個民族工業的發展。果如是,我們的經濟效益必定會有較大的改觀。 第四,進一步深化改革,使企業真正成為投資和產業技術進步的主體。 第五,協調國家整體利益與地方利益的關系,增進地區間協作。 三、調整企業組織結構,提高規模經濟效益 現代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徵是:生產高度集中,企業組織集團化,講求規模經濟效益。多年來,我國經濟增長主要靠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造成這種狀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的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企業規模小、效益差,在國際上缺乏影響力和競爭力。若要改變這種不利狀況,國家必須進一步調整企業的組織結構,通過政策導向鼓勵一批效率較高的企業進行聯營,充分發揮資金、技術、資源的整體優勢,努力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超大型企業集團。企業在達到了一定經濟規模後,就有能力進行大投資,搞大技改,實現產業技術的快速、滾動進步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時,每個外向型企業也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挖掘自身潛力,向管理要效益,以質量求生存,憑規模尋發展,籍外力去開拓,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不斷增強自身抵禦風險的能力。 四、建立健全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的保障機制 外貿企業若要提高經濟效益,從根本上講,需要國家在經濟體制上進一步深化改革,最終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業經濟機制,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技術進步機制,形成有利於市場公開競爭和資源優化配置的經濟運行機制。為此,國家應在經濟體制改革上,進一步加大力度,改變目前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公,就業機制不明,企業淘汰機制不順的不利局面。在利益分配機制上應強調高效率下的高效益,改變過去那種靠使用廉價資源等方式來謀取利益的做法,建立一套與市場經濟接軌的突出質量、效率的企業考核指標體系,避免短期利益行業。在就業機制上,要大力發展社會保障體系。據估計,我國各類企業的富餘人員高達20%~30%,企業背上這樣沉重的人員包袱,又怎能談得上降低成本,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呢?國家應在完善的社會保障體制下,優先將外資企業的富餘人員裁減下來,讓企業輕裝上陣,奮力搏擊。應認識到這樣的辯證關系:某個外貿企業發展了,必定會帶動國內相關企業的發展,整個外貿事業發展了,必然能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反過來,國民經濟發展了,綜合國力增強了,又會為對外貿易創造出良好的內部環境,促進外貿事業進一步發展壯大。一旦步入這樣良性循環的軌道,提高外貿的經濟效益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了。在企業淘汰機制上,國家應痛下決心,堅決把那些消耗大、成本高、效益差的企業拉下馬,真正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優生劣汰。 五、深化微觀管理,加強基礎工作 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提高,固然與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密不可分,但做好企業的微觀管理,加強基礎工作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首先,要努力提高全體外貿人員的業務素質。由於國際政治、經濟形勢風雲多變,因此,國際貿易遠比國內貿易要復雜得多,這對各類外貿人員也必然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沒有一支技術、業務過硬的外貿人員隊伍,我們的外貿經濟效益也就不可能有較大的提高。人是一切工作之本,我們應牢牢地抓住這個環節,真正做到在對外貿易談判、簽訂合同、履行合同過程中處於主動的地位,為國家獲得更多的貿易利益。 其次,要充分重視情報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使用工作,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商場如戰場」,「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當今信息時代,誰不重視情報工作,誰就必定會在激烈的商戰中敗北,歷史的經驗教訓值得我們認真吸取。 第三、加強產品包裝工作。多年來,我國外貿企業在提高產品質量方面投入較多,但在產品包裝上卻重視不夠,對提高產品包裝的作用認識不足。從國際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包裝較之產品內在質量的作用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產品包裝,尤其是銷售包裝本身就具有美化商品、宣傳商品、促進銷售的功能,也正因如此,銷售包裝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無聲售貨員」的美譽。從多年來對外貿易的實踐來看,我國的某些產品並非內在質量不好,而恰恰是由於包裝不良造成銷路不佳,如果我們在包裝工作上稍微多傾注一點精力和財力,我國出口產品的檔次就會上一個台階,經濟效益也必然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第四、構築新型暢通的銷售通道。縱觀國外著名企業,無不重視產品銷售網路的建立,他們從產品開發、試制階段開始,就廣泛進行市場調查和培育,一旦批量生產很快就能佔領市場。相比之下,我們在這方面工作比較薄弱,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三方面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廣泛與國外企業聯合,進行合作生產、合作經營,以此來打入並佔領國外市場。二是廣泛採取諸如包銷、定銷、經銷、代理、寄售、展賣、招標、投標、拍賣、租賃、對銷、補償、加工裝配等多種貿易方式,逐步培育、完善我國的銷售網路。三是廣泛實行我國的名牌戰略,全面提高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這對我國產品全面進入國際市場展開競爭,無疑會有大裨益的。
2、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有什麼區別與聯系?
一、對外貿易與國內貿易的相同點
都是商品和服務的交換
2.交易過程大同小異
3.經營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潤或者經濟效益
二、對外貿易與國內貿易的差異
(一)對外貿易難度大
語言、法律及風俗習慣、貿易政策與措施、市場調查、交易爭端解決
(二)對外貿易比國內貿易復雜
貨幣和度量衡差別、商業習慣、海關制度及其他貿易法規、國際匯兌、貨物的運輸與保險
(三)國際貿易風險大
信用風險、商業風險、匯兌風險、運輸風險、價格風險、政治風險
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都是指越過國界所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
但是它們也有明顯的區別,前者是著眼於某個國家,即一個國家(地區)同其他國家( 地區 )之間的商品交換;後者是著眼於世界范圍,即世界上所有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交換。
對外貿易和國際貿易的區別在於:對外貿易是從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角度來進行的貿易活動,而國際貿易是從世界的角度進行的。國際貿易可以說是各國或地區對外貿易的總和。
(2)外貿遠比擴展資料;
國際貿易亦稱「世界貿易」,泛指國際間的商品和勞務(或貨物、知識和服務)的交換。它由各國(地區)的對外貿易構成,是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國際貿易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已發生,並隨生產的發展而逐漸擴大。到資本主義社會,其規模空前擴大,具有世界性。
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或「進出口貿易」,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
貿易依存度亦稱「外貿依存率」「外貿系數」。一國對貿易的依賴程度,一般用對外貿易額進出口總值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來表示。即貿易依存度=對外貿易總額/國民生產總值。比重的變化意味著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所處地位的變化。
貿易依存度還可以用貿易總額在國民收入中所佔比重來表示。貿易依存度=貿易總額/國民收入總額。外貿依存度分為出口依存度和進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出口總額/國民生產總值;進口依存度=進口總額/國民生產總值。
國際貨物貿易屬商品交換范圍,與國內貿易在性質上並無不同,但由於它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間進行的,所以與國內貿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國際貨物貿易要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在政策措施、法律體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異和沖突,以及語言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帶來的差異,所涉及的問題遠比國內貿易復雜。
2.國際貨物貿易的交易數量和金額一般較大,運輸距離較遠,履行時間較長,因此交易雙方承擔的風險遠比國內貿易要大。
3.國際貨物貿易容易受到交易雙方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變動、雙邊關系及國際局勢變化等條件的影響。
4.國際貨物貿易除了交易雙方外,還需涉及到運輸、保險、銀行、商檢、海關等部門的協作、配合,過程較國內貿易要復雜的多。
參考資料:網路—貿易
3、國際貿易的特點?
國際貨物貿易屬商品交換范圍,與國內貿易在性質上並無不同,但由於它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間進行的,所以與國內貿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國際貨物貿易要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
國際貨物貿易屬商品交換范圍,與國內貿易在性質上並無不同,但由於它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間進行的,所以與國內貿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國際貨物貿易要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在政策措施、法律體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異和沖突,以及語言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帶來的差異,所涉及的問題遠比國內貿易復雜。
2.國際貨物貿易的交易數量和金額一般較大,運輸距離較遠,履行時間較長,因此交易雙方承擔的風險遠比國內貿易要大。
3.國際貨物貿易容易受到交易雙方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變動、雙邊關系及國際局勢變化等條件的影響。
4.國際貨物貿易除了交易雙方外,還需涉及到運輸、保險、銀行、商檢、海關等部門的協作、配合,過程較國內貿易要復雜的多。
這里,主要是將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進行一些對比。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既存在共同性,又有很大區別,國際貿易比國內貿易更復雜。
一、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的共同性
1、在社會再生產中的地位相同;
2、有共同的商品運動方式;
3、基本職能相同,且都受商品經濟規律的影響和制約。
二、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的區別
1、各國的經濟政策不同;
2、語言、法律及風俗習慣不同;
3、各國間貨幣、度量衡、海關制度等不同;
4、國際貿易的商業風險大於國內貿易。
綜上所述,國際貿易比國內貿易更復雜。
4、國際貿易分為幾個環節
你是不是問:貿易流程?啊
貿易流程
1.客戶詢盤。
2.報價磋商。
3.簽立訂單。 國際貿易流程圖
4.下達生產通知。
5. 驗貨。
6.制備基本文件:製作出口合同,出口商業發票,裝箱單等文件。
7.辦理商檢。 (以下是船務流程)
8. 租船訂倉:
9. 安排拖櫃,將貨物運送到貨代倉庫。
10.委託報關:
11. 獲得運輸文件:
12. 准備其他文件:商業發票、FORMA原產地證書或一般原產地證、裝運通知、裝箱單。 13.交單:
13.1.採用L/C收匯的,應在規定的交單時間內,備齊全部單證,並嚴格審單,確保沒有錯誤,才交銀行議付。
13.2.採用T/T收匯的,在取得提單後馬上傳真提單給客人付款,確認收到餘款後再將提單正本及其他文件寄給客人。
13.3.如果T/T收匯的,要求收全款才能做櫃的,要等收款後再安排拖櫃。拿到提單後可立即寄正本提單給客人。
14.業務登記:每單出口業務在完成後要及時做登記,包括電腦登記及書面登記,便於以後查詢,統計等
信息來源:網路
5、對外貿易與反傾銷,如果從同一件商品在國內遠比國外價格高這點出發完全支持國外對華反傾銷調查。
lz碼的字微多啊,我表示壓力有點大
首先,咱們要明白為什麼國外進行對華反傾銷調查,調查的依據從何而來。這就要說WTO了,WTO的規則是誰制定的,是歐美陣營制定的,中國是外來者。ok,為什麼調查我們,原因很多,你可以片面的理解為打壓中國。就拿光伏舉例,中國光伏產業的幾大巨頭做的是什麼貿易,是加工--出口貿易,勞動密集型產業,一開始的定位就是出口,成為朝陽產業後挽救了地方財政後被紛紛效仿。此時,部分地方政府由於支持力度過大已經被這些光伏企業綁架,國家沒有辦法,必須確保這些企業的銷量,所以開始進行補貼,然後就被歐美陣營發現了,就把我們告了。所以,前一陣關於國家允許分布式光伏發電可入國家電網的消息你應該有所印象,因為中國知道這幾個企業在國外賣不動了,產能過剩怎麼解決,只有自己消化掉不然危及部分地方財政。那這件事的始末並不是國家的問題,由於國情,中國不提倡也不反對使用光伏發電,所以沒有入網政策。那麼光伏產業在中國蓬勃發展虛假繁榮多為利益使然,國家為保障銷路補貼之後中國的光伏企業打贏了價格戰占據了歐美市場,然後招致反侵銷調查。調查我們的原因就不難看出了,保護歐美陣營本土的光伏企業的同時給中國一個沉痛的打擊。這個打擊可能不僅僅是中國的相關出口貿易受阻,企業的經濟損失,地方財政的危機,或許應該還有你和我沒想到的影響。
然後,咱們再來討論你提出來的問題,一個企業我們知道它有生產和銷售兩個環節,你也說了,中國的工廠只是在給洋品牌代加工的,加工出來的商品是誰的,是該品牌企業的。所以價格不是我們說了算,是人家洋品牌說了算,那為什麼同樣是made in China的東西,在國外賣的反而比國內便宜呢。這個原因很多,比如市場的供求關系導致在中國的洋品牌不用降價促銷照樣賣的不錯,那企業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然賣的越貴越好。還有關稅,剛才說了,該商品的所有者是國外洋品牌,如果該商品走程序先回了品牌所在國再迴流中國市場,抱歉,交稅。但是,注意了,該商品從中國回到商品所在國這期間的費用是很小的,所以也造成了價格差異,關稅這個東西是必不可少的,咱們期待洋品牌降價不如期望中國的本土品牌越來越好,讓國外的洋品牌感到競爭了,價格自然會降不是嗎?所以,要明白一個洋品牌即使它所有的環節都在中國進行,包括生產,銷售等等,中國從中分得的利益也僅僅是一些稅,利潤都在洋品牌手裡,注意是洋品牌,洋的,這個利潤是要回到它自己國家手裡的。所以不要因為在國內買阿迪貴了抱怨國家,這個沒道理,呵呵。並且人民幣升值也可能成為你覺得東西買貴了的罪魁禍首。
接著說你所謂的競爭力問題,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價格低銷量大就好,薄利多銷只是一種市場定位和占據市場的一種手段。對於消費者心理而言,肯定是希望自己買的商品是保值的,自己買的品牌會越來越好,如果這個品牌薄利多銷了,那消費者就會覺得自己買的東西是貶值了,同樣會認為這個品牌變次了,這對於一個品牌一個企業有多可怕。還是那句話,企業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就好比義烏某公司生產了一萬雙襪子,每雙2元,而阿迪每雙襪子20元,有一千雙。假設一萬雙2元的襪子跟1000雙20元的襪子一樣好賣,同時賣完,你覺得是義烏賺得多還是阿迪賺的多,所以它為啥要降價,它不用降價,它只需找到一個平衡點,一個合理的價格,一個利益最大化的價格,這個價格肯定不是接近成本的低價,也肯定不是會削沒購買力的超高價。
關於茅台這個,呃,看來你以後肯定不適合當商人,商人是唯利是圖的。茅台在國內愁賣嗎?so茅台在國內需要低價穩住市場份額嗎?不需要,我只能說茅台沒漲到天價還得感謝國家限定了政策不允許公宴喝茅台。同理,茅台在國外低價出售,只不過就是簡單的拓展市場,賣不出去,我就降價,一降價,老外不買,華僑也得買。所以,利益又最大化了。
不是我們享受不到低價商品,其實我們已經擁有了很多,拉動內需不是靠賣幾件廉價衣服,賣幾瓶茅台能解決的。商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國家其實也在為人民謀求利益最大化,你若還想聽,我可以繼續給你818。你很關心商品的價格,那你可以先簡單的了解一下這個價格的浮動是怎麼產生的。你說的有些話我還是認同的,就是應該確保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處於低位這樣人民才會有閑錢去消費去刺激市場良性循環,但這個談何容易啊,這些商品的定價權往往掌握在好幾撥利益集團的手裡,處處都有陰謀。國家也只能調控調控再調控。ok,就說到這吧
6、論述國際貿易相對於國內貿易而言的哪些特點?
國際貿易相對於國內貿易而言的特點
國際貿易需要用外匯,一般是通用的美元進行結算,然後再換成本國的貨幣。
國際貿易需要加收關稅,各國關稅也各不相同,國內都是統一規定的。
國際貨物貿易要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在政策措施、法律體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異和沖突,以及語言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帶來的差異,所涉及的問題遠比國內貿易復雜。
國際貨物貿易的交易數量和金額一般較大,運輸距離較遠,履行時間較長,因此交易雙方承擔的風險遠比國內貿易要大。
國際貨物貿易容易受到交易雙方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變動、雙邊關系及國際局勢變化等條件的影響。
國際貨物貿易除了交易雙方外,還需涉及到運輸、保險、銀行、商檢、海關等部門的協作、配合,過程較國內貿易要復雜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