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2014年第一季度外貿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2014年第一季度外貿

發布時間: 2023-05-31 19:11:26

1、我國一季度貿易情況呈現出哪些特點?

我國一季度貿易情況主要有五方面特點,包括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與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保持增長、民營企業活力增強、機電產品出口比重超6成、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

一是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一季度,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5.19萬億元,增長32%,占我國外貿總值的61.2%,比去年同期提升1.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79萬億元,增長43.4%;進口2.4萬億元,增長20.8%。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1.91萬億元,增長22.5%,佔22.6%。

二是與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保持增長。一季度,東盟、歐盟、美國和日本為我國前四大貿易夥伴,分別進出口1.24萬億元、1.19萬億元、1.08萬億元和5614.2億元,分別增長26.1%、36.4%、61.3%和20.8%。此外,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貿易夥伴進出口分別增長21.4%、22.9%。

三是民營企業活力增強。一季度,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3.95萬億元,增長42.7%,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6.7%,比去年同期提閉虧升4.4個百轎州神分點,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地位。其中,出口2.55萬億元,增長50%;進口1.4萬億元,增長31%。此外,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3.19萬億元,增長22.7%,佔37.7%。國有企業進出口1.28萬億元,增長11%,佔15.2%。

四是機電產品出口比重超6成。一季度,我國出口機電產品2.78萬億元,增長43%,占出口總值的60.3%,較去跡襪年同期提升1.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手機、汽車分別增長54.5%、38.5%、98.9%。同期,防疫物資出口保持增長,出口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增長30.6%。

五是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一季度,我國進口鐵礦砂2.83億噸,增加8%;原油1.39億噸,增加9.5%;天然氣2938.8萬噸,增加19.6%。同期,進口大豆2117.8萬噸,增加19%;玉米672.7萬噸,增加437.8%;小麥292.5萬噸,增加131.2%。

2、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9.42萬億,與之前相比時增加了還是降低了?

增長了。

一個國家在進行國際貿易時,必將伴隨著進口貨物和出口貨物。我國一直保持著平穩發展經濟的狀態,並與多個國家簽訂長期的貿易合作協議,順利的開展進出口合作。我國已經公布了第一季度進出口總額,高達9.62萬億元。相比於去年同期,增長幅度高達10.7%。這不僅可以體現出中國經濟在穩定中謀求進步,更能夠體現出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日益增加。

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同時進行

一般情況下,大部分國家都會公布進出口貿易總值以及分別對應的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一方面是因為各行各業在生產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一個國家中的資源很難滿足於全行業,就好像是眾口難調。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一個國家在出口貨物或資源時,他們也會進口大量的資源,不斷提高工業生產效率。

反觀我國第一季度進出口總值達到了9.62萬億,不僅實現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與此同時,除了大宗商品的進出口之外,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也會不斷出口到其他國家。外商投資力度越來越大,中國經濟進入新階段。網路信息高度發展,眾多網紅帶貨,更能增加產品銷量,增加進出口總值。

總的來說,進出口貿易總值在不斷的增長,並給我國經濟帶來直接的影響。第一個影響就是滿足國內生產需求,加大能源供給,保證居民生活質量。第二個影響就是提高國內市場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多個外國投資者注重中國市場,自然會選擇與中國商家進行深層次合作。合作帶來的是多種貨物,不斷地增加進口總值。我國商家也會與外國品牌進行合作,尤其是代加工行業發展十分訊,間接增加出口總值。

3、在金屬本位制下,巨額貿易逆差會對一國的商務環境產生什麼影響

在對外貿易中,一定時期內(一般是一年)若一國的進口額大於出口額,稱為入超,即貿易逆差,或叫貿易赤字。國際貿易的逆差,在金本位制貨幣條件下,需要向出口順差國輸出黃金,以清算負債,否則,就無法達成貿易。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根據使用貨幣的不同產生截然相反的經濟利益關系。
中文名
逆差
外文名
trade deficit
目錄
1簡介
2利弊
▪ 利
▪ 弊
3中國貿易
▪ 首現逆差
▪ 數據分析
▪ 原因分析
▪ 專家評論
4美國貿易
▪ 成因
▪ 貢獻

1簡介編輯
在對外貿易中,一定時期內(一般是一年)若一國的進口額大於出口額,稱為入超,即貿易逆差,或叫貿易赤字。
國際貿易的逆差,在金本位制貨幣條件下,需要向出口順差國輸出黃金,以清算負債,否則,就無法達成貿易。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根據使用貨幣的不同產生截然相反的經濟利益關系。
如果逆差國使用其本鈔對順差國清算,則屬於賒帳購入行為,長期賒帳購入順差國的商品,會促成順差國製造企業的破產和其銀行業發生發行准備作空的金融危機。
如果使用順差國的貨幣清算,則屬於對沖順差國逆差的補償貿易行為,會減少順差國對本國的債務。
如果使用第三方信用貨幣清算,則與使用本鈔清算對順差國產生的影響相同。[1]

2利弊編輯

轉變傳統的追求貿易順差的觀念,努力追求外貿平衡。傳統貿易觀念認為出口為了創匯,順差是好事,逆差是壞事。這一觀念長期主導著我國的貿易政策和實踐。其實,一國的對外貿易應追求長期的進出口基本平衡,而不是長期的貿易順差。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長期的貿易順差所帶來的並非都是好處。首先,貿易順差雖然增加了外匯儲備,但從資源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看,是資源未被充分利用;其次,持續高額順差導致人民幣升值預期,進而又導致資本凈流入增加,資本凈流入增加又進一步導致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再次,巨額的經常項目的順差,會轉化為貨幣大量投放的壓力,成為通貨膨脹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相反,貿易逆差的結果也並非都是壞處。第一,適當逆差有利於緩解短期貿易糾紛,有助於貿易長期穩定增長;第二,逆差實際上等於投資購買生產性的設備,只要投資項目選擇得當,既可補充國內一些短缺的原材料,還能很快提高生產能力、增皮賣茄加就業以及增加經濟總量;第三,逆差能減少貨幣升值的預期,減緩資本凈流入的速度;第四,短期的貿易逆差有助於緩解我國通貨膨脹的壓力,加大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
從我國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經濟增長快的年份,都是逆差或者順差較小的年份。因此,在對外貿易問題上,應當徹底轉變觀念,放棄以出口創匯、追求順差為目標的傳統觀念和做法,確立以國際收支平衡為目標的政策。

3中國貿易編輯
首現逆差
海關總署2010年4月10日發布數據顯示,2014第一季度我國外貿順差為144.9億美元,減少近八成,3月份當月逆差72.4億美元。[1]  海關總署2011年4月10日發布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受國內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以及春節長假等因素影響,2014年一季度我國累計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而去年一季度為順差139.1億美元。
數據分析
2010年第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配肢6178.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4.1%。其中出口3161.7億美元,增長28.7%;進口3016.8億美元,增長64.6%。統計顯示,2010年3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314.6億美元,增長42.8%。其中出口1121.1億美元,增長24.3%;進口1193.5億美元,增長66%。據海關統計,一季度我國對外貿易恢復性增長勢頭良好。與2008年一季度相比,2010年一季度進出口總值增長8.2%;出口增長3.4%,燃察進口增長13.8%。其中2010年3月份進出口總值較2008年同期增長13.1%;出口增長2.9%,進口增長24.6%。從環比來看,2010年3月份進出口較2月份環比增長27.6%;其中出口環比增長18.6%,進口環比增長37.3%。據海關統計,前3個月,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速高於同期總體增速,加工貿易進口增長迅速。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3096.8億美元,增長47.9%,高出同期全國進出口增速3.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413.1億美元,增長26.6%;進口1683.7億美元,增長72.2%。一般貿易項下出現貿易逆差270.6億美元。同期,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2405.1億美元,增長38.5%。其中出口1516.9億美元,增長29.8%;進口888.2億美元,增長56.3%。加工貿易項下貿易順差628.7億美元,增長4.7%,相當於同期總體順差規模的4.3倍。在我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雙邊貿易中,2010年一季度,歐盟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歐雙邊貿易總值1014.7億美元,增長35.1%。同期,美國仍為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781.1億美元,增長25.8%。日本以微弱的優勢超過東盟,重新成為我國第三大夥伴。一季度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636.1億美元,增長38.2%。我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值達629.1億美元,增長61.3%。在出口商品中,2010年一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890.8億美元,增長31.5%。
出同期我國總體出口增速2.8個百分點,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9.8%。同期,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快速增長,其中服裝出口240.4億美元,增長9.1%;紡織品出口152.1億美元,增長26.6%;鞋類出口72.6億美元,增長13.8%。在進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進口均價普遍出現明顯回升。據海關統計,鐵礦砂進口1.6億噸,增長18%,進口均價為每噸96.3美元,上漲20.7%;大豆進口1104萬噸,增長8.7%,進口均價為每噸456.9美元,上漲15.1%。此外,進口機電產品1377.6億美元,增長49.8%,其中汽車進口17.9萬輛,增長1.7倍。
原因分析
由於國內需求旺盛拉動石油等原材料進口數量和價格雙雙強勁上升,以及國內消費結構升級導致汽車類產品進口猛增,3月份當月我國進口增速高出同期出口增速41.7個百分點,當月出現72.4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中止了我國自2004年5月開始連續70個月貿易順差的局面。其中3月份當月逆差主要來自台灣、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規模分別為79億、65.3億和61.3億美元。

4、新疆對外貿易現狀從哪些方面分析

2014年第一季度,新疆對外貿易實現進出口總值291.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下降11.5%,與前兩個月相比降幅收窄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57.5億元,下降10.8%;進口33.8億元,下降17%;貿易順差223.7億元,收窄10.8%。與全國其他省區市相比,新疆進出口總值列第23位;在西部12個省區中,居重慶、四川、廣西、陝西、雲南之後,列第6位。

新疆外貿的基本情況及特點
(一)一般貿易快速下降,邊境小額貿易逆勢增長。第一季度,新疆一般貿易進出口119.5億元,下降17.5%,佔新疆外貿總值的41%。同期,新疆以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140.9億元,增長7.2%,佔新疆外貿總值的48.4%。此外,旅遊購物商品出口16.7億元,大幅下降47.7%。

(二)除塔吉克外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均呈負增長。第一季度,新疆對哈薩克貿易總值116.8億元,下降6.7%,繼續保持新疆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佔新疆外貿總值的40.1%。對吉爾吉斯斯坦貿易總值41.6億元,下降6.2%;對塔吉克進出口15.2億元,增長22.4%;對烏茲別克進出口9.6億元,下降33.5%;對美國、俄羅斯進出口8.6億元和5.3億元,分別下降37.3%和26.3%。值得注意的是新疆對阿聯酋貿易4.6億元,大幅增長77.8%。

(三)民營企業貿易比重超8成,降幅小於國有企業。第一季度,民營企業進出口貿易242.5億元,下降8.4%,佔新疆外貿總值的83.2%。同期,國有企業進出口45.2億元,下降25.8%,佔新疆外貿總值的15.5%。

(四)出口以紡織服裝、機電產品和鞋類為主,農產品出口保持增長,進口主要為鐵礦砂、機電產品和棉花,糧食進口倍增。第一季度,新疆出口紡織服裝68.4億元,下降3%;出口機電產品58.6億元,下降15.2%;出口鞋類34.9億元,增長6.6%,上述3者合計占同期新疆口岸出口總值的62.9%。同期,出口農產品保持增長態勢,出口14.7億元,增長14.7%。進口方面,第一季度新疆進口鐵礦砂104.7萬噸,減少13.7%,價值6.4億元,下降23%;進口棉花3.4萬噸,減少54.5%,價值4.2億元,下降51.6%;進口機電產品6.2億元,下降3.9%,上述3者進口值合計占同期新疆進口總值的49.7%。同期糧食進口引人注目,進口糧食4.2萬噸,價值7715萬元,同比增長17.5倍和12.3倍。

5、一季度的外貿成績單該怎麼看

一季度的外貿成績單看法如下:

我國31個省市第一季度的經濟成績單已經出來了,從中我可以看出來很多信息,我們也可以得知中國經濟同比增長4.8%,有專家解釋,出口將會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發力,而且這個經濟的增長速度也在預期之內,並且,第二季度將會使經濟增長的黃金時期。

首先每年的4月到6月是外貿的旺季,我國經濟也會在第二季度跟第三季度增衫銀擾長迅速。中國目前正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在中長期來看,這也是世界經濟的定海神針,能夠長期維護世界經濟的穩定,而且全球的技術資本還有人才會進一步流入中國,進一步帶動中國經濟的增長。

其次廣東,江蘇以及山東的經濟總量在全國范圍內排名前三搏塌,跟去年相比,沒有太大變化。廣東,江蘇以及山東的經濟排名一直都很靠前,廣東以28498.8億元排名第一位,其次是27859億元的江蘇,山東以19926.8億元排名第三,其次是浙江跟河南。

最後我們可以得知,全國經濟放緩,但是穩中有進。在第一季度我們面臨的是國內外的復雜環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由於疫情的影響以及或旦地緣的原因,對我國的經濟也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全球金融市場有所波動,但面臨這種情況,我國的經濟還能實現穩步增長。

6、近幾年中國對外貿易前景如何?拜託了各位 謝謝

近幾年,中國對外貿易的前景一般。
主要原因:
1、匯率市場的波動。
匯率直接影響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雖然中國正在經歷匯率市場化改革,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近期出現貶值態勢,理論上有助於中國產品的出口。但是全球化市場的競爭,註定的了匯率不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唯一手段。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貿易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2.7%。說明,中國的對外貿易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
2、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
主要體現的經濟危機後,有稱「後經濟危機時代」,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直接導致國際市場需求總體性的低迷。比如,中國的主要貿易出口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都在經濟低迷。新興市場國家向東南亞、非洲等地也在經歷同中國一樣的「周期性、結構性、動力性」問題。經濟發展前途未仆。
3、貿易壁壘
一直以來,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或多或少的都會通過反傾銷手段對中國產品進行調查,這種調查不論是否違背「WTO」協議框架,但是只要存在這種調查,中國的出口就不會一帆風順。且2016年,就是最近已經有兩起針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調查。
等等,上述原因決定了中國對外貿易前景不是很樂觀。
但應注意一條原則,挑戰就是機遇,挑戰也意味著巨大的市場變革空間,所以,有能力的企業能夠抓住國際貿易的任何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