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貿會計做賬流程,都要交什麼稅?
外貿會計賬流程:
1、外幣進賬保留核銷那聯銀行水單。
2、催要核銷單和報關單,這時如果工廠發票如果沒有來也需要催了。
3、帶核銷單、報關單的核銷聯、銀行水單核銷聯去銀行蓋章。
4、再電子口岸網上辦理核銷單交單。
5、帶核銷單、報關單的核銷聯到外管局填表辦理核銷。
6、將核銷單退稅聯、報關單退稅聯、形式發票、工廠增值稅發票、發票認證清單、做收入明細做賬裝訂並上擎天科技軟體申報退稅,把相應資料列印。
(1)外貿公司的財務管理擴展資料外貿會計考試項目主要針對從事或將要從事於外貿企業會計工作的專業人員,在企業中他們負責企業進出口業務的核算、分析、預測和控制工作。該項目的申報人員在具備會計知識的基礎上,須具備外匯業務核算,出口商品收購的核算,出口貨物退(免)稅的核算。
進口業務會計,加工貿易會計,技術進出口的業務,樣品、展品、包裝物、物料用品和低值易耗品的核算,工業企業成本會計,進出口企業的會計報表等業務能力。
此類人員是企業外貿業務會計核算的具體承擔者和執行者,負有全面、真實、准確地提供會計信息,加強財務管理,促進業務經營,提高經濟效益的責任,是企業不可或缺的外貿業務管理專業人才。
2、外貿公司怎麼管理財務
給你一個參考答案吧,希望能幫到你。。
(一)外貿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辦法的形式可根據企業的規模、管理特點而定,既
可以以基本制度為本制定一個總的內核凳大部財務管理辦法,也可以按具體財務事項單獨制
定若干個單項的企業內粗前部財務管理辦法,特別是大型的外貿企業總公司,財務關系比
較復雜、管理職責分工較細,應參照上述單項制度制定單項的內部財務管理辦法。各
單項財務管理辦法既自成體系,又統一相聯,確保整個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辦法的完整
性、系統性。
(二)外貿企業制定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辦法,應根據自身經營特點,按照重要性
原則,對有些內容只作一般性規定,有些內容作詳細規定。企業可根據需要按本指導
意見的結構體系作適當分解和組合。在具體內容上,應盡量詳改豎細,把規定的重點落實
在具體的程序與應履行的手續上。
(三)外貿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辦法,應把國家賦予企業的各項理財自主權落到實
處。《商品流通企業財務制度》對一些重大的財務事項,只作了一些原則性的規定,有些事項允許企業進行具體選擇。外貿企業在制定內部財務管理辦法時,要特別注意
這些環節,既要嚴格遵循國家統一規定,又要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同時也要考
慮到企業的承受能力。
(四)外貿企業制定內部財務管理辦法時,應遵循一定程序。制定企業內部財務
管理辦法是實施企業科學管理的內在要求,不只是企業財會部門和財會人員的任務,應在企業法人代表的領導下,吸收經營管理各方面人員參加,必要時還可以向有關專
家咨詢,由財務部門具體操作共同完成。外貿企業制定內部財務管理辦法應遵循的一
般程序是:統一認識;起草草案;修改完善;由企業法人代表簽署發布執行並上報主
管財政機關備案
3、有沒有好的財務管理軟體,我們是做外貿進出口的?
秒賬挺好的,自動生成報表,性價比高,好用的
4、財政部、對外經濟貿易部、中國銀行關於境外貿易、金融、保險企業財務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加強境外貿易、金融、保險企業財務管理,正確處理國家與境外企業和我國職工以及國內投資單位的關系,有利於調動境外企業職工和國內投資單位的積極性,提高我國在境外投資的經濟效益,促進境外企業含局州的發展,特製定本暫行辦法。第二條 本暫行辦法適用於下列單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設立的具有法人地位的貿易、金融、保險(包括生產)獨資、合資和合作企業(以下簡稱「境外企業」):
一、經貿部及其所屬外貿公司;
二、國務院各工業主管部門所屬工貿公司;
三、中國銀行、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及其國內分支機構;
四、中國人民保險總公司及其國內分公司;
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市人民政府經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外貿公司和各工業主管部門所屬工貿公司。
上列單位簡稱「國內投資單位」。第三條 境外企業應遵照駐在國(或地區,下同)的法律規定開展經營活動、繳納稅款和進行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第四條 境外企業要積極開展生產談蔽經營活動和經濟貿易活動,努力完成國家賦予的各項任務,其財務活動要接受國內投資單位和主管部門及財政部門與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指導與管理,按期報送會計報表,及時向國家上繳外匯利潤。第二章 國家資金的管理第五條 境外企業根據國內投資單位的有關規定可以自主使用國家撥給的資金,但必須保證國家資金的安全,並努力使用國家財產增值。第六條 國內投資單位在境外開辦獨資或合資、合作企業都必須確定國家資產負責人並辦理必要的手續。獨資企業的國家資產負責人一般為企業主要負責人,合資、合作企業的國家資產負責人,一般為我方主要負責人。國家資產負責人變動,要確定繼任的國家資產負責人,並辦理國家資產交接手續。第七條 境外企業的國家資金包括:
1.國內投資單位撥給境外企業的全部資金(包括實物);
2.境外獨資企業的稅後利潤和合資、合作企業稅後利潤我方所有部分;
3.境外獨資企業通過租賃方式所獲資產,合資、合作企業通過租賃方式所獲資產中應歸我方部分;
4.境外獨資企業通過捐贈、贊助等方式形成的資產,合資、合作企業通過捐贈、贊助等方式形成的資產中應歸我方的部分;
5.其他應歸國家所有的資金。第八條 境外企業對國家資金的增減變化必須有詳細記載,未經國內投資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和同級財政部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核減國家資金。第九條 境外企業由於各種原因宣布撤銷、合並、出售或破產時,要及時清理財產和債權、債務,向國內投資單位報告經當地會計師機構審計的詳細財務情況及處理意見。獨資企業宣布撤銷、合並、出售或破產時,還需經國內投資單位批准。撤銷、出售或破產後應調回國內的資金必須及時調回,不得以任何名義或借口存入國外銀行。第十條 境外企業的再投資需經國內投資單位批准或按規定的審批許可權辦理。境外企業再投資情況應在年度會計報表中明確反映。境外獨資企業將國家資金用於駐在國投資,國家資產負責人不變;獨資企業將國家資金用於駐在國以外投資和合資、合作企業將國家資金用於駐在國和駐在國以外投資均需由國內投資單位明確新投資企業的國家資產負責人。第十一條 境外企業與國內投資單位的資金往來關系要嚴格分清以下界限:
一、國內投資單位對境外企業撥付的資本金與借款的界限;
二、境外企業向國內投資單位上繳的利潤與往來款項的界限。第三章 工資的核算與管理第十二條 境外企業臘鉛的生產經營成本(費用)和其他所得稅前列支項目,應當按照駐在國的法律規定進行核算,企業職工(包括中國職工)的工資、獎金應當按法律規定進入成本(費用)。凡應當列入生產經營成本(費用)和在所得稅前列支的,不得留在所得稅後利潤中開支。國內投資單位管理境外企業和為境外企業服務的「管理費用」,凡駐在國法律允許的也應進入生產經營成本。第十三條 境外企業實際發給中國職工的工資和獎金應按我國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十四條 境外企業進入生產經營成本(費用)的中國職工工資、獎勵和實際發給中國職工的工資、獎金要單獨記帳,單獨核算,年度實際發放數不得大於當年進入生產經營成本(費用)的數額,小於當年進入生產經營成本(費用)數額結余的部分,扣除按現行規定開支的集體福利等費用後,全部納入境外企業本年度盈虧總額。
5、怎樣加強外貿企業應收國外帳款的管理
近年來,我國外貿出口大量增加,與此同時應收賬款也在劇增,主要表現在賬齡較長和壞賬率偏高,這使外貿類企業風險不斷攀升。為了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應該積極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營銷策略,筆者為此獻策。
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我國出口企業海外應收賬款余額已經超過了1000億美元,許多企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而且不少企業應收賬款「名存實亡」,呆賬、壞賬有增無減。商務部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出口企業目前的海外應收賬款壞賬率在5%以上。如果按照5%的壞賬率,那麼2005年的壞賬損失至少是幾百億人民幣,為此,筆者擬從中國外貿企業應收賬款問題入手,研究其財務風險的防範措施。考慮到上市公司的資料易於獲取,且內部組織和日常運作較為規范,故本文所討論的外貿企業大部分都是外貿上市公司,是指以對外貿易為主營業務的貿易類上市企業。
一、外貿企業應收賬款的現狀
2005年進出口總額1422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2%。其中,出口7620億美元,增長28.4%;進口6601億美元,增長17.6%。出口大於進口1019億美元。在全國進出口總額中,外商投資企業的進出口額為831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4%。其中,出口額4442億美元,增長31.2%;進口額3875億美元,增長19.4%。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外貿形勢還是十分喜人的。雖然出口額大幅上升,但伴隨而來的是大量的逾期應收賬款,平均壞賬率為5%而且時間都比較長,有的企業壞賬率甚至高達30%以上,遠遠超過西方企業水平。據商務部調查:我國國內逾期應收賬款占應收賬款的比例高達60%以上,而西方國家不到10%,雙方懸殊的差距,令人觸目驚心(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中國企業應收賬款的壞賬率高達5%,賬齡也比較長,大量的應收賬款超過1年甚至4-5年,而美國企業的壞賬率僅為0.25%-0.5%,是中國的1/10,而且賬齡也比較短,一般不超過90天。與中國強大的出口量和外貿能力比較,國內貿易企業的海外應收賬款管理則捉襟見肘。
二、外貿企業的應收賬款分析
(一)應收賬款的主要危害分析
1.增加管理成本,產生了壞賬,降低了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使企業績效下降
管理成本是指應收賬款存在和持續期間與應收賬款管理系統運行有關的總費用,主要包括客戶資信情況調查費用、收集各種信息的費用以及逾期催款的費用等。企業應收賬款越多,管理成本就越大。壞賬是指由於債務人破產、解散以及其他各種原因而使應收賬款無法收回所造成的損失。據統計,我國企業近幾年來呆賬、壞賬金額所佔的比重,遠遠超過現行會計制度規定的壞賬准備金提取標准。壞賬的產生可能會使企業虛盈實虧,甚至面臨巨大的破產、倒閉的潛在風險。
另外,在進行賒銷時,企業已開出銷售發票,貨款卻不能同步回收,而銷售已告成立,勢必產生沒有現金流入的銷售業務。如果涉及跨年度銷售收入導致的應收賬款,則可產生企業流動資產墊付股東年度分紅和墊繳稅款,於是佔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從而影響企業資金的周轉,進而導致企業經營實際情況被掩蓋,影響企業生產計劃、銷售計劃等,無法實現既定的效益目標。
2.加速了企業的現金流出
賒銷雖然能使企業產生較多的利潤,但是並未真正使企業的現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業不得不運用有限的流動資金來墊付各種稅金和費用,加速了企業的現金流出。主要表現為三點,一是企業流轉稅的支出,應收賬款帶來銷售收入,並未實際收到現金,但流轉稅是以實現的銷售收入為計算依據的,且企業必須按時以現金交納稅款,故企業交納的流轉稅必然會隨著銷售收入而增加;二是所得稅的支出,應收賬款產生了利潤,但並未以現金實現,而交納所得稅必須按時以現金支付;三是現金利潤的分配,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另外,應收賬款的管理成本,應收賬款的回收成本都會加速企業的現金流出。
(二)外貿企業應收賬款風險分析
1.賬齡比較
美國歐文氏商業顧問(香港)有限公司(下稱「歐文氏」)的一項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亞洲企業應收賬款的呆壞賬水平已經超過兩萬億美元(2005年的數據),比過去兩年大幅增加了33%,占亞洲區域生產總值的1/3。根據歐文氏的研究,一般而言,發達國家的應收賬款賬齡不超過60天。例如德國為30-90天,英國為30-60天,美國為30-60天。但是,中國的情況大不相同。前幾年中國的應收賬款的賬齡多數是4-5年。而根據國外的法律,賬齡超過4年或者6年,就難以再進行追收。2004年以後賬齡顯著縮短,但還是在1年左右。
中國企業在大量使用信用證進行交易的情況下,平均呆壞賬水平超過了5%,並且許多呆壞賬已停留了2-5年;而美國在減少使用信用證的情況下,壞賬保持在0.25%-0.5%之間。」按照1%和5%兩種比例估計,中國2004年新增的出口貿易應收賬款的壞賬可能介於20-40億美元之間,也就是200多億人民幣。不過,歐文氏表示,5%的估計也是相當保守的。業內普遍估計累計的壞賬超過了千億美元。這對於賺取低廉出口利潤的中國企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2.平均壞賬率比較
與應收賬款周轉速度一樣,企業的壞賬水平也是反映其財務風險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企業出現大量壞賬,表明企業的經營成果無法實現,企業的營運資金得不到補充,其結果是不但企業的擴大再生產無法進行,連基本的簡單再生產都無法維持,如果壞賬持續增加,企業經營將陷於癱瘓,最終導致破產清算。因此,一段時間企業的壞賬持續增加,尤其是壞賬的增長率超過了銷售收入的增長率,那麼企業有可能面臨潛在的財務風險。
由於壞賬對企業的影響,與這個企業的實力(資產規模)以及贏利能力有很大關系,比如一筆200萬元的壞賬,很可能會讓一個資產只有300萬元的小企業關門,但對一家資產上億元的大企業根本算不了什麼。有鑒於此,同時為了驗證外貿上市公司是否和其他我國外貿企業一樣「海外應收賬款壞賬率在5%以上」,引入了應收賬款壞賬比例這個指標(=期末壞賬余額/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由於資料所限,筆者借鑒了國內一些研究學者的研究結果並收集到了2001年到2004年各外貿上市公司及內貿上市公司的數據,見表2。
從表2中可以看到,我國外貿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的壞賬問題十分嚴峻,一般在發達國家,企業間的逾期應收賬款發生額約占總貿易額的0.25%——0.5%,而我國外貿上市公司的壞賬比例平均值已經超過了10%,不但高於國外水平,也高於估計的整個外貿行業平均水平,其中最高的竟然達到29%。圖1是根據各年的應收賬款壞賬比例繪制的變動趨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外貿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壞賬比例自2001年到2004年整體上是呈上升趨勢。
(三)外貿應收賬款中的壞賬風險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外貿企業面臨壞賬的風險越來越大,我國外貿企業這幾年的壞賬也在不斷增加。外貿企業壞賬增加的原因各不相同,外貿企業普遍遭遇應收賬款壞賬難題。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基於擴大銷售,爭奪市場的競爭需要,企業迫不得已採用降低賒銷信用標準的方式來爭奪客戶,競爭的結果是應收賬款回收風險的增加。再加上內部管理控制機制不健全,信用風險管理不善,極容易導致企業壞賬風險增加。
一般來說,外貿企業面臨壞賬的風險主要是政治風險和商業風險。政治風險包括政局動盪、外匯管制、貿易管制等;商業風險包括買方破產、市場巨變導致買方拒收貨物以及進口商有意或無意拖欠賬款等。業內人士透露,甚至有美國和歐洲公司利用中國公司的弱點,專門選擇與中國企業做進口貿易,然後拖延付賬,甚至賴賬。更為惡劣的是,有人注冊上百個公司,每次都利用不同的公司進行詐騙。中國銀行西安分行課題組對應收賬款問題作了一個調研,對於壞賬的產生原因,21.2%的企業選擇「企業信用意識差」,19.1%的企業選擇」經營惡化」,14.8%選擇」合同不完備產生糾紛」,10.6%選擇「災害、政變等不可抗拒原因」,6.3%選擇」欺詐」。
三、對策與結論
為了提高對應收賬款的風險防範,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
(一)加強客戶信用管理
信用管理部門是從源頭上遏制應收賬款的增加和壞賬的形成,建立客戶資信管理制度和客戶授信制度的一個部門,有助於企業作出正確的決策,降低交易風險和交易成本。圖2是賒銷業務中的全程信用管理。在信用管理過程中,與國內外有關部門合作,收集有關客戶的資料,建立客戶信用檔案,進行信用預測,詳細了解客戶的經濟性質、隸屬關系、主營業務、經濟效益、償債能力、抵押能力、以往的信譽記錄等情況,制定信用條件,進行信用風險分析,給客戶劃分相應的信用風險等級,以書面形式存檔,並進行動態跟蹤;然後相應調整信用政策,區分信譽差別,結合市場佔有率、市場需求狀況及趨勢變化等,合理確定每一個客戶的賒銷額和賒銷期,確定每一筆業務的結算方式。
(二)投保出口信用保險
出口信用保險是國家為了推動外貿出口、保障出口企業收匯安全而制定的一項由國家財政提供保險准備金的非贏利的政策性保險業務。出口信用保險承保的對象是出口企業的應收賬款。2001年12月,國務院批准成立了中國惟一從事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國有獨資信保公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簡稱」中國信保」)。至2005年末,中國信保累計扶持出口超過210億美元,帶動銀行為企業融資500多億元,向數百家出口企業支付賠款2億多美元,中國信保還與多家銀行合作推出了信用保險項下的融資業務,大力發展境外應收賬款追收業務,追收渠道目前已遍及五大洲數十個國家。出口信用保險為外貿企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保護,促進了我國公司業務市場的橫向發展和縱向發展,拓寬了客戶的選擇面和出口交易量,並避免了公司所重視的商業信用風險,也避免了公司往往忽視的國家政治風險。
(三)選擇國際保理業務,避免或減少收匯風險
國際保理是一種集現代信息融資服務、賬務管理和信用保險於一體的國際貿易結算新方式。國際保理是指國際貿易中在以托收、賒銷等方式結算貨款的情況下,保理商向出口商提供的一項包括對買方資信調查、百分之百的風險擔保、催收應收賬款、財務管理以及融通資金等的綜合性財務服務。採用保理對出口商較為有利,它有助於識別和了解進口商的資信,增加交易機會,並可以保障貨款的安全收回和可提高收匯速度,加速資金的周轉。
(四)加強對我國外貿企業的管理和內部控制,尤其是企業負責人管理
我國外貿企業的很多問題與我國企業在管理上的漏洞有關。特別是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管理漏洞,他們可以濫用職權,內外勾結,損害國家,集體以及投資人等的利益。因此,加強對企業管理人員特別是高級管理人員的監督管理,是解決目前我國外貿企業存在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