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河南對外貿易進程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河南對外貿易進程

發布時間: 2023-05-23 11:01:16

1、河南是我國華夏文明發祥地,為何現在卻不是經濟中心?

華夏文明五千年,歷史上稱河南為“中原”,在中國文化之中,中原文化是源頭之一,這反映了華夏文明之中,中原文化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之所以現在不是經濟中心,而是有著多個原因:比如說河南的地理位置更適合種植糧食,成為糧食大省;還有就是當今沿海一帶的經濟發展比中原的經濟發展更為繁茂。 

 河南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可以追溯到距今七八千年之前的河南,從出土的眾多遺址中看出,達到數百件的瓷器以及磨光石器,出土的農業工具也是很多,例如石斧,石磨盤,石鐮,這些都是用於農業生產的開荒以及耕種。當時的古代是以農業為主,由此看出當時河南所處的重要地位。據民間傳說,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是誕生於中原地帶,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的新鄭市。

如今的河南已經不是經濟中心,其實在當今看來,中原處於內陸之中的中心,近幾年來的經濟發展也一直在持續的增長,已經是很不容易了。相比於如今沿海一帶的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來說,沿海一帶的城市具有更為明顯的海外市場優勢,以及交通方面的優勢,還有國家政策上的扶持等。如今河南的定位變是糧食大省,河南處於中原地帶,溫度適宜,水源充足,發展糧食產業是最為適宜的。而且國家對於中原地帶,提出的政策便是扶農政策,而不是像給沿海一帶的“扶商”政策。

隨著時代的發展,歷史的重心在不斷的發生,改變了以前的農業為主,看重小農經濟。現如今,隨著各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國門的打開世界上世界上的商品交換,物流來往也很是頻繁,沿海一帶擁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海口貿易倉形式巨大。沿海一帶城市也逐漸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的代表。

2、河南對外經濟貿易口碑怎麼樣

河南對外經濟貿易口碑非常不錯。

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Henan Institule of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位於河南省開封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現任黨委書記程相仁、院長石國華。

截至2022年10月,學校設有9個院部,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跨境)、商務外語、會計(涉外)等優勢專業。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創建於1965年,是河南省商務廳直屬的公辦學校。2020年5月河南對外經濟貿游段易職業學院通過教育部備案。

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主要面向行業和地方培養神畢譽適應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該校專科層次全日制普通在校生規模暫定為5000人;首批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數配易、電子商務、商務英語、會計、計算機網路技術5個專業,專業設置按國家和河南省有關規定辦理。

學校有正式在編教職工146人,其中正高級講師1人,副高級講師28人,講師47人,助理講師28人。所有專職教師均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或碩士研究生學歷,學校教學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

3、——河南在中國和世界排名領先的方方面面??

河南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啟示

河南與江西同處中部地區,共同面臨著加快發展、實現崛起的歷史重任。分析河南的經濟發展特徵,學習河南發展經濟的成功經驗,對於加快江西經濟發展、實現在中部地區崛起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省情與優勢
河南處在東經110°21′~116°39′,北緯31°23′~36°22′之間,東西長約580公里,南北跨約550公里,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稱河南。因古為「豫州」,簡稱「豫」,又因古時豫州位於九州中心,因此又有「中州」、「中原」之稱。全省土地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在全國居第17位,但人均水平不及全國的1/4。河南以佔全國1.7%的土地,養育著佔全國7.5%的人口。河南的比較優勢是:

1、地理區位:優越。河南地處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正處於中國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位置適中。從政區位置來看,河南處於居中的位置。以河南為中心,北至黑龍江畔,南到珠江流域,西到天山腳下,東抵東海之濱,大都跨越兩至三個省區。若以省會鄭州為中心,北距京津唐,南下武漢三鎮,西入關中平原,東至滬、寧、杭等經濟發達地區,直線距離大都在600—800公里之內。從交通地位來看,河南一向是全國人民南來北往、西去東來的必經之地,也是各族人民頻繁活動和密切交往的場所。東西聯系的通道是黃河谷地,可以上溯關中,直達大西北和西亞地區,著名的絲綢之路向東延伸正是經過黃河谷地,現代重要的交通動脈第二條歐亞大陸橋(隴海線、蘭新線)也是經過這個通道。南北之間的通道也是在山地與平原交界的地帶開辟的,如古代著名的南襄通道,現代的京廣線、京深高速公路等。加之京九、焦枝、隴海、新菏等鐵路干線在境內縱橫交織,如此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條件,讓河南具有承東啟西、通南達北的重要作用。

2、自然資源:豐富。①礦產資源。河南地層較齊全,地質構造復雜,找礦條件優越,是我國重要的礦產資源省份之一。在河南境內已發現102種礦產,已探明儲量有78種。儲量居全國前8位的礦產達55種,鉬、藍晶石、珍珠岩、天然鹼、鑄型用砂等5種礦產儲量居全國第一位;煤炭、石油、天然氣、鋁、金、銀和水泥灰岩、耐火粘土、大理石等儲量豐富。②旅遊資源。古(古文化)、河(黃河)、拳(少林武術、太極拳)、根(尋根覓祖)、花(洛陽牡丹)是河南的旅遊特色。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國第二位,館藏文物逾百萬件,約佔全國的1/8。洛陽、開封、安陽被譽為中國七大古都之一。省內自然保護區23處,重點風景名勝區25處,雞公山、嵩山、龍門、王屋山和雲台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洛陽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③動、植物資源。境內陸棲脊椎動物400多種,為全國種數的1/5。高等植物有197科,3600多種。葯用植物種類繁多,包括木本、草本和菌類約800多種,分布遍及全省,如溫縣、沁陽、武涉的「生地、山葯、牛夕、菊花」四大懷葯,以及密縣的金銀花在國內享有獨特的信譽。

3、基礎設施:完善。①河南是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之一。中國兩大鐵路干線京廣和隴海鐵路、兩大高速公路干線京珠和連霍公路都交匯於此,目前已形成以鐵路、公路為骨幹,民航、水路運輸為輔助的交通體系。鐵路方面,目前已形成「三縱四橫」的鐵路網,鄭州北站是亞洲最大的編組站,鄭州東站是全國最大的零擔中轉站,鄭州站是全國最大的客運站之一。截至2004年底,全省地方鐵路營運里程已達1439公里,居全國首位。公路方面,目前已形成十字型高速公路骨架。截至2004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達1758公里,居全國第9位。航空方面,目前已建成鄭州、洛陽、南陽三個民用機場,開辟32條國內航線和不定期國際旅遊包機,通航國內56個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區,每周航班560個,年吞吐量150萬人次。②河南是全國重要的通信樞紐之一。截至2004年底,全省固定電話用戶達到1625萬戶,居全國第5位;移動交換機用戶1390.7萬戶,居全國第11位;互聯網用戶達到273.3萬戶,居全國第10位。通訊長途傳輸已經實現自動化,長途線路實現數字化,城鄉電話交換機全部實現程式控制化和傳輸數據化,網路技術也基本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業務種類基本能夠滿足現階段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二、發展成效
2004年,河南生產總值(GDP)達到8815億元,居全國第5位;比重佔全國的6.5%,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增長速度為13.7%,是1997年以來最高增速,高出全國水平4.2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為9470元,突破1000美元的重要關口,經濟發展躍上一個新的戰略起點。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7.6:50.5:31.9調整為18.7:51.2:30.1,全部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43.5%,表明傳統的農業大省正向現代的工業大省加速邁進。經濟發展的突出特點是:

1、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農業產業化成效顯著。
河南是農業大省,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2004年糧食產量達到4260萬噸,佔全國的9.1%,居全國首位;新增糧食產量691萬噸,佔全國的17.8%,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突出貢獻。與此同時,河南以建設全國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加工基地和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農村經濟得到全面發展。一是糧食生產初步形成優質化、區域化、規模化的格局。2004年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超過2300萬畝,佔小麥播種總面積的32%;南陽、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5個市的糧食產量佔到全省的56%。二是棉花、油料、煙葉、蔬菜、葯材、花卉等經濟作物面積擴大。2004年全省棉花產量67萬噸,佔全國的10.5%;油料產量409萬噸,佔全國的13.4%;煙葉產量26萬噸,佔全國的12.1%;均穩居全國前三甲。三是畜牧養殖業發展尤為迅速,牧業產值、增加值等7項指標居全國首位。2004年全省生豬出欄5189萬頭,牛出欄672萬頭,羊出欄3952萬只;肉類總產量643萬噸,佔全國的8.9%。

近年來,河南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戰略,著力對40家小麥加工龍頭企業和一批畜產品加工骨幹企業進行重點扶持,不僅促進了農副產品的深加工,延長了產業鏈,提高了附加值,還培育出蓮花味精、金象麥業、南陽天冠、漯河雙匯、華英肉鴨、鄭州花花牛、思念、三全等一批龍頭加工企業,帶動一大批農戶脫貧致富。目前全省小麥加工轉化能力超過1800萬噸,肉類精深加工能力超過230多萬噸,均居全國前列。漯河雙匯集團產品種類達600多種,市場佔有率達到50%,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肉製品加工基地;華英集團肉鴨加工系列產品達200多種,已成為亞洲最大的肉鴨加工企業;鄭州花花牛日加工鮮奶能力超過500噸,也躋身全國乳品加工企業10強。據有關部門調查,目前河南生產的火腿腸、味精、速凍食品、方便麵等30多類優勢產品,市場佔有份額分別達70%、44%、46%和25%。

2、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
河南是一個工業大省,全部工業增加值達3862億元,佔GDP比重為43.5%。河南以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依託,建立起以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煤炭、電力為主體,門類齊全,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2004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333億元,實現銷售收入7065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77億元;5家企業銷售收入超100億元,12家企業利潤總額超5億元;原煤、發電量、水泥、原油、鋼的產量分別居全國第4位、第5位、第6位、第9位和第9位。與此同時,河南從增強經濟增長動力入手,著力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工業經濟呈現速度快、效益好、結構不斷優化的良好局面。一是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優化投資結構。天冠集團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安玻信益公司年產600萬套大屏幕彩色玻殼生產線、河南輪胎年產200萬套全鋼子午胎、三門峽湖濱集團年產10萬噸濃縮果汁、一拖年產4000台工程機械等項目建成投產,有力支撐河南工業的快速增長。二是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永煤、安玻、許繼、平煤、新飛、一拖、中原大化等一批大型國有企業,通過國有股減持、引進戰略投資者等多種形式,實現產權多元化,這些企業(集團)成為河南工業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

近年來,河南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堅持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堅持有選擇地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通過深化改革和結構調整,培育出一批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和企業集團。目前安陽彩色顯像管玻殼有限公司產量居全國第一位、世界第三位,彩色玻殼的銷量佔全國的70%,中國第一拖拉機工程機械公司是中國最大農機製造企業,大型拖拉機的銷量佔全國的40%,平頂山神馬簾子布集團是中國最大簾子布生產企業,簾子布的銷量佔全國的35%,周口蓮花味精公司產量居亞洲第一位,長城鋁業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氧化鋁生產企業之一。在2004年中國名牌產品名單中,河南的「安彩」玻殼、「雙匯」火腿腸、「蓮花」味精、「新飛」冰箱和冰櫃、「金星」啤酒、「宇通」客車、「少林」客車、「正星」加油機等13個品牌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

3、城市化建設步伐加快,生產力布局趨於合理。
一是實施區域性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加快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的建設。河南省委七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作出實施區域性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加快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發展的決定。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是以鄭州為中心,包括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在內的城市密集區,9個城市的土地面積占河南的35%,人口占河南的40%,經濟總量占河南的56%。在加快構建城市間快速交通體系的基礎上,河南全力抓好鄭汴洛城市工業走廊建設,大力發展電力工業、信息產品製造業、汽車及裝備製造業、食品、化學和新型建材工業等優勢產業,使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在發展各自產業優勢的過程中形成整體競爭優勢,努力成為河南對外開放、東引西進的主要平台和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區域性商貿金融中心和科教文化中心,中西部綜合競爭力較強的開放型經濟區。2004年,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實現工業增加值1452.42億元,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2.4%,比上年增長24.6%,拉動全省工業增長15.2個百分點。其中,鄭州市增長23.7%,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為16.0%;洛陽市增長31.8%,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為13.7%;焦作市增長33.5%,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為10.1%。二是充分發揮自身基礎和資源優勢,加快特色城市經濟帶的建設。豫北地區的安陽、鶴壁、濮陽三市充分發揮油氣、煤炭資源比較豐富的優勢,已逐步建成河南重要的鋼鐵、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豫西地區的三門峽市充分發揮礦產、林果等資源豐富的優勢,已逐步建成河南重要的煤化工、黃金生產加工、鋁工業和林果業生產加工基地。豫西南地區的南陽市充分發揮自身基礎,已逐步建成中葯生產、紡織基地和以非金屬礦產開發利用、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產業帶。黃淮地區的駐馬店、商丘、周口和信陽市充分發揮農產品資源豐富的優勢,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重點,大力發展食品、紡織、制葯等產業,逐步建成綠色農產品加工出口基地和生豬、肉牛、肉羊、油料生產加工基地。

4、東引西進取得突破,對外開放水平全面提升。
河南積極應對加入世貿組織新形勢,認真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一是大力實施「東引西進」戰略,豫粵、豫滬經貿合作逐步深入,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等國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不斷加強。面向西部地區,成功舉辦河南產品蘭州展銷會、烏魯木齊貿易洽談會、廣西投資洽談會等一系列經貿展銷活動,擴大河南產品西部市場的佔有率。一些優勢企業開始在西部地區實施企業並購或設點辦廠。二是大力實施鼓勵出口的政策,外貿出口高速增長。2004年全省外貿出口總額41.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1%。出口商品結構更趨優化,2004年初級產品出口佔10.5%,所佔比重比上年下降2.4個百分點;工業製成品出口佔89.2%,所佔比重比上年提升2.1個百分點,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正在成為新的出口增長點。出口商品市場向多元化發展,對美國、香港、歐盟、韓國、日本和東盟等6個傳統國家(地區)出口僅增長39.2%,而新興出口商品市場增勢強勁,對新加坡出口增長144.4%,對加拿大出口增長98.2%,對荷蘭出口增長80.8%,對墨西哥出口增長51.1%。三是大力實施全方位、多渠道的招商政策,利用外資的規模和質量顯著提高。2004年全省新批准外商投資企業478個,比上年增長48.0%;合同外資金額20.5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2.9%;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8.7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6.7%。日立、東芝、菲利浦、普爾斯馬特、里昂水務、德國MAN(曼公司)等24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相繼落戶中原。四是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迅猛增長。2004年全省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業務新簽合同額5.0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5.5%;完成營業額2.7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1%。一批企業也已經開始採用戰略協作、貼牌生產等手段,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50多家河南企業走出國門,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或投資辦廠。

三、幾點啟示
在對河南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分析過程中,可以看出,河南加快經濟發展的許多做法可供我省借鑒,至少有以下幾點啟示:

1、以發展昌九工業走廊為重點,打造區域經濟競爭中的增長極。近年,河南提出建設中原城市群(以鄭州中心,以洛陽為次中心,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等9城市為結點。面積5.9萬平方公里,人口3800萬,GDP佔全省約56%。)、實施中原崛起戰略,這對打造河南區域經濟增長極,增強承接東部乃至國際產業轉移的競爭力,提高在中部崛起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經產生積極的影響和作用。1992年我省開始實施的「昌九工業走廊」戰略,在充分發揮南昌的綜合優勢和九江的臨江優勢基礎上,對內有利於形成大十字產業布局,對外通過參與沿江開發,能更好地融入長三角和全球化。當前,應以建設昌九工業走廊為重點,加快對接長珠閩、融入全球化進程,力促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

2、以農業產業化為抓手,提高農業增長效益和後勁。產業化是河南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的關鍵。在三全、思念、雙匯等食品企業的起步階段,河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為其發展提供了條件,如今,這些成長壯大的食品加工企業,已經是河南農業增長和結構調整的主導力量。江西作為農業產值和農業人口比重較大的省份,目前缺乏河南這樣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食品加工企業,要樹立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業和農民的觀念,精心挑選具有國際、國內比較優勢和對省內輻射帶動力較強的農業產業化項目,重點予以支持。

3、以發展製造業為主線,形成特色鮮明的城市產業支撐體系。
河南各城市的產業特色鮮明,互補性強。鄭州是南北東西大通道的交會點,綜合優勢較好;洛陽是我國製造業基地;開封是歷史名城;許昌有電力設備、煙草、金剛石等優勢產業;漯河的食品、紡織、造紙有名;平頂山以煤炭、機械、電力支柱產業見長;新鄉的紡織、電子、電器;焦作的化工、能源工業和汽車零部件;濟源的電力和鋁工業,等等,構成了河南比較完整和比較發達產業體系。

南昌要提升製造業的地位;九江要積極發展要重化工業;新余、萍鄉、鷹潭,要把現有的黑色和有色冶金基地做大、做強;上饒、贛州、撫州要利用區位優勢,積極承接製造業轉移;宜春、吉安要因地制宜,利用各種有利因素發展加工製造業;景德鎮要在陶瓷產業化上重振雄風,並加快汽車、航空、壓縮機等製造業發展。需從三方面加強:一是加快對國有經濟的改組改造步伐,實現快速做強做大的目標。在一些重要領域要變被動改革為主動改革,加快改革進程,要推進市場化的選人用人機制,實施更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增強企業發展活力。二是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積極承接東部產業梯度轉移。三是從國家利益出發,爭取國家有更多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布局江西。

4、以建設技術創新體系為動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雙匯用先進技術塑造「放心肉」形象,贏得民心,贏得市場,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40億元;安彩集團憑技術領先,玻殼生產規模世界第一,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46%,並有三分之一的產品出口,去年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8億元。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基礎和保障。我省應重點支持建立以企業技術中心為主要形式的技術創新體系,以產學研聯合為紐帶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的中介體系。要集中精力,爭取在光電子、中成葯、數顯產業等方面獲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業的核心技術,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和產品,增強六大支柱產業的競爭力,並發展起一批先導產業。

4、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當前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環境是很有利的。世界經濟貿易開始持續溫和復甦,發達國家的經濟貿易低速增長,而發展中國家經濟貿易增速較快,遠遠快於發達國家。從國內經濟形勢來看,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加快增長,外商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經濟結構的升級不斷加快,我國的綜合經濟實力不斷上升,特別是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會,為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增加了動力。在這種形勢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呈現了一些新的特點。

一、 當前外貿發展的新特點

(一)中國對外貿易持續快速增長,成為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的一大亮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對外經濟貿易的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產生了積極的效應。2002年中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出口首次突破3000億美元,在世界貿易大國中排名上升至第5位,中國作為世界貿易大國的地位進一步鞏固。2003年1-7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為4507.3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7.9%,其中出口達到2284.0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4%,進口2223.2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3%,特別是單月出口增長速度和規模都遠遠大於2002年。

(二)2002年至2003年1-7月受關稅下調和世界市場燃料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我國進口持續大幅增加,但對經濟沖擊不僅小於預期,而且對推動經濟發展起了較大的作用。從總體來看,入世促進了我國加工貿易的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結構的升級。改革開放以來加工貿易一直是我國吸引外資、發展經濟、提升經濟結構、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一種主要方式。

2002年加工貿易進口1799.3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0.1%,占我國對外貿易的比重已達到50%。佔全部進口增量的54.6%。2003年1-7月加工貿易進口854.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2%。占進口增量的23%。加工貿易設備進口114.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9%。先進技術和短缺原材料占進口比重進一步上升。由於入世後我國完善和調整了吸引外資的政策,利用外資的結構進一步優化;我國進口管理制度和公平貿易體系進一步完善並發揮了積極作用,進口增長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有所加大。

(三)我國進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製成品進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推動了我國經濟向工業化社會的轉變,我國工業製成品出口的貿易比較優勢也越來越明顯。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向工業化社會轉變,我國工業製成品出口大幅增長,占出口的比重不斷增加,成為帶動出口增長主要因素。從出口結構來看,2002年我國製成品出口2970.8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占出口的比重為91%。2003年頭7個月製成品出口209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從進口結構來看,2002年我國製成品進口2459.3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占進口的比重為83%。2003年頭7個月製成品進口1823.9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從貿易平衡來看,2002年製成品進出口貿易出現順差511.5億美元,初級產品進出口呈現逆差207.9億美元,說明我國的製成品出口已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初級產品則主要是受我國加工貿易進口用料較大的影響。

(四)我國進出口貿易方式向多樣化發展。加工貿易出口1995年成為第一大貿易方式以來到目前為止仍然是第一大貿易方式,一直保持較高速度增長,2002年加工貿易出口1799.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占出口的比重達到55%,進口1222.2億美元,增長30%,占進口的比重47%,加工貿易順差577億美元。2003年1-7月加工貿易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1.5%,加工貿易迄今仍是我國貿易順差和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但一般貿易方式和其他貿易方式進出口增長速度加快。一般貿易一直是我國的重要貿易方式。2002年一般貿易出口136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7%,占出口的比重42%,進口129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8%,占進口比重為49%,過去一般貿易一直逆差,現在轉為順差,達到71億美元。2003年1-7月一般貿易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長35.2%,進口增長53.2%,由於進口增長快於出口,貿易逆差達121.9億美元。其它貿易方式雖然還處於很大比較劣勢,但發展也很快,如2002年出口94.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8.9%,進口438.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3%,貿易逆差為344.4億美元。2003年1-7月其他貿易方式出口又有大幅增長。其中邊境小額貿易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長92%,租賃貿易出口增長147%。

(五)我國的出口市場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由於我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充分利用世貿規則,在世界貿易組織中積極發揮作用並積極的推進區域和世界經濟一體化,我國的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取得了明顯的成果。2002年我國的十大貿易夥伴依次是日本、美國、香港地區、台灣省、韓國、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俄羅斯和英國,同2001年相比略有變化,台灣由第五位上升至第四位,馬來西亞由第十位上升至第六位。馬來西亞正逐漸成為我國的重要貿易夥伴。我國對亞洲、歐洲、北美和大洋洲的出口增長較快,我國對非洲和拉美的出口規模仍然較小,增速不穩定。

亞洲國家和地區一直是我國的主要貿易夥伴。2002年我國對亞洲出口1703.1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20.86%,占我國出口的比重為52%。2003年頭7個月我國對亞洲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8%。我國對北美國家出口增長速度較快。2002年我國對北美出口742.7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9%,占我國出口的比重為22%。2003年頭7個月對北美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長33%。

2002年我國對歐洲出口592.2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3%。占我國出口的比重為18%。2003年頭7個對歐洲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長50%。

2002年我國對拉美出口94.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占我國出口的比重為3%。2003年頭7個月我國對拉美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長22%。同年,我國對非洲出口69.6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占我國出口的比重為2%。2003年頭7個月我國對非洲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長49%。2002年我國對大洋洲出口52.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0%,占我國出口的比重為1.6%。2003年頭7個月我國對大洋洲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長37%。

(六)雖然外資企業仍然是外貿出口的主力軍,但隨著民營經濟逐漸發展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力量,他們在對外貿易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近幾年我國吸引外資形勢很好,對我國的外貿出口的增長和出口產品結構的優化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外商投資企業一直是我國出口增長和優化出口產品結構的主要力量,2002年外商投資企業出口1699.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6%,占我國外貿出口的比重為52.2%。2003年頭7個月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長40%。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經營權的逐步放開,恃別是今年我國提前實現對世貿的承諾,實行了對外貿易經營權的登記制,集體和私營企業發展外貿的潛力被逐漸釋放出來。2002年集體企業出口188.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2.6%,2003年頭7個月出口增幅為31%。2002年私營企業出口137.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9.5%,2003年美7個月出口增幅為161%。集體和私營企業出口合計占出口總額的比重上升為10%。國有企業在出口中發揮的作用逐漸下降。2002年國有企業出口1228.6億美元,增速最低,僅為8.5%,占出口總額的比重下降至37.7%。2003年頭7個月出口增幅為14%,仍然是增速最低的部門。

(七)出口加工區正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新的增長點。為了推進出口結構的優化,國家加強了對出口加工區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促進了出口加工區的健康發展。2002年中國出口加工區進出口總值為47.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3倍。其中出口21.9億美元,增長5.1倍;進口25.5億美元,增長3.7倍。2003年頭7個月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長457%。加工區出口的產品90%為機電產品,其中又以計算機及其零件為主要出口產品,2002年計算機設備出口7.4億美元,增長11倍,計算機零件出口10.2億美元,增長33倍。

(八)中西部地區對外貿易的發展速度加快。由於近幾年國家實施的西部大開發的政策,給予西部地區各種優惠發展政策,中西部地區吸引外資的規模有了很大的發展,對外貿易有了大幅增長。出口產品結構改善,抗風險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雖然今年受到了非典疫情的影響,但中西部地區出口仍然有了很大的增長。河南、湖北、廣西、西藏、甘肅、新疆、江西、吉林等省市自治區對外貿易出口在2002年大幅增長之後,2003年頭7個月,出口又出現大幅增長,河南出口增幅為41.5%,新疆出口增幅為67%,廣西出口增幅為48%,西藏出口增幅為66%,湖北出口增幅為33%。江西出口增幅為44%,山西出口增幅為40%,吉林出口增幅為33%。

二、當前外貿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根據對世貿組織的承諾和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對經濟的管理體制進行了進一步改革,中國的對外貿易管理體制基本同國際接軌。目前中國經濟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發展階段,新舊體制的交替使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進入了一個轉折性時期。由於管理體制還不完善,目前中國外貿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已形成重大的障礙

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以環保標准、質量標准、技術標准、衛生標准等多種形式的非關稅壁壘對進口實行限制,並濫用反傾銷手段保護國內市場。國際上針對我國出口商品的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越來越多,嚴正影響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二)我國國有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普遍偏低

近年來。我國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許多企業特別是國有外貿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國有外貿企業布局過於分散,效益低下,缺乏核心競爭力。債務負擔嚴重,資產負債狀況惡化。國有外貿企業的出口增速不斷下降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這一點。

(三)我國出口市場上勞動密集型產品低價競銷的現象嚴重,外貿經營秩序亟待改善
隨著外貿經營權的逐漸放開,更多的企業走向國際市場。但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盲目競爭,低價競銷,不講信譽的現象。出口低價競銷的主體是受生產源頭「多、低、散、亂」嚴重影響的行業和企業。我國出口低價競銷現象在那些市場體系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軌國家表現尤為嚴重。

(四)外貿發展的質量有待提高,出口的增長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

2002年出口大幅增長,但從具體商品來看,出口數量大幅增長的同時,出口價格持續走低。這種情況在傳統勞動密集型的產品上尤為突出。出口增長仍然是低成本、低價格的數量增長為主的格局。

(五)我國對外貿發展的鼓勵性政策和體制仍有待進一步理順

我國鼓勵外貿發展的政策要同國際接軌、並且保持穩定是外貿持續快速發展的條件。目前有些補貼政策仍未符合國際規范,一些政策雖然符合國際規范,但不能穩定落實,如出口退稅機制仍不完善,跟不上外貿發展的需要。

(六)電子商務市場亟待規范管理

近年來,許多境外商人利用國內一些人急於發家致富的心理,鑽了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管理不規范的空子,通過境外的國際商務公司,利用網路在國內發展非法傳銷。很多人自己上當受騙,購買了許多進口的高價商品,還要去欺騙親朋好友,結果導致很多人的私人財產流失,國家的關稅和增值稅流失,國家和個人的經濟利益都受到很大的損失。

三、對策建議

為了促進我國對外貿易健康和順利的發展,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國有企業應加快進行重組和改革

國有外貿企業是在特定環境和背景下產生的,對滿足市場需求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國有企業作為一種計劃經濟的產物要適應市場經濟,就要加以完善和改革,國有企業要實現投資多元化,股權多元化,進行多種形式的重組和改革。

(二)我國鼓勵外貿發展的補貼政策進一步完善,同國際規范接軌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嚴格禁止對出口進行補貼。所以今後我國作為鼓勵出口的補貼政策必須改變為用匯率、利率和稅率等經濟杠桿來調節。今後我國政府的補貼應向初級生產要素、基礎理論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的投入。人才和高新技術的豐缺是企業在國際市場提高競爭力的重要保證,但企業缺乏資金又承擔不了對高新技術投資所帶來的風險,所以政府以各種形式對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科研投資開發進行補貼對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很有必要。

(三)國家應重視對外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努力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增加進口原料和高新技術,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促進國民經濟發展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一個經濟體在不損害別人的前提下得到發展是最完美。如果雙邊貿易的過度不平衡,給另一方造成過大的壓力,就會造成貿易摩擦。解決雙邊不平衡的問題是當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要不斷深入開拓有發展潛力的市場,尤其是加大對我國有貿易順差國家的出口。根據國內市場需求和我國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加大原料和高新技術的進口,從要素豐缺角度來看,我國是資源和高新技術短缺的國家,增加進口資源和高新技術。有利於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升級,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

(四)應大力發展我國的競爭優勢行業產品的出口,把我國的比較優勢產品轉化為競爭優勢產品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觀念也在不斷變化,人們對商品的需求也在變化。我國傳統的出口產品已不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努力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增加花色品種,滿足不同市場,不同層次的需求,不斷開發新產品,滿足消費需求的變化,這是我國企業所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要實現從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的轉變,我國企業應努力從國外引進高新技術,彌補自身的不足,把高新技術同我國的傳統產業相結合,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要重視科技開發,加大對科研的投入,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生產效率,不斷提高我國產品在國際上的非價格競爭能力。

(五)加強對出口產品價格的指導和協調,對出口市場進行規范化管理

建立和增強出口市場中介組織的作用,加強商會的指導、管理和協調功能。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許多國家在出口市場上,不僅有法律加以規范,還有中介組織的協調和管理,出口企業必須接受協調,以防止低價競爭,自相殘殺。為了加強對市場的管理,我國政府或商會應在出口市場建立中介組織,對市場價格進行監督、指導和協調,對低價競爭的企業進行處罰,以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和正常的經營秩序。

(六)對電子商務市場進行規范化和法制化管理

國際電子商務使傳統的關稅制度受到挑戰,對各國的關稅制度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我國政府應盡快出台電子商務管理法及相關的規章制度和政策。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通過國際間協調進行有效的管理。國家電子商務宏觀管理機構應對政府各有關部門間如海關、商務部、國家商檢局、稅收、工商管理部門等進行全方位的協調,聯合對電子商務市場進行有效的管理,狠狠打擊利用網路進行非法傳銷的行為。

5、河南自貿區為什麼把鄭州作為中心城市

河南自貿區(河南片區)是指在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內的特定地域范圍內實施自由貿易政策和措施,加快改革開放和對外開放步伐的行動計劃。鄭州是河南自貿區的中心城市,其主要原因如下:

1.地理位置優越: 鄭州位於華中地區,地理位置相當優越,與全國各地都有很好的聯系。它也是河南省大告的省會,經濟和科技發展十分活躍。

2.物流交通優勢:鄭州是河南省交通和物流中心,京廣、洛新、隴海等多條鐵路、高速公路和航線縱橫交錯,快速連接全國各地坦漏,形成了方便快捷的物流通道。

3.產業基礎雄厚:鄭州是中部地區的通用航空、高端裝備、現代農業、互聯網、新一代 IT 等產業的中心,擁有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和科技創新依託。

4.政策支持優越:作為河南自貿區的中心城讓仿爛市,鄭州將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優惠措施,能夠更好地引導和支持跨境貿易、產業轉移、金融服務等方面的發展。

6、河南省數字貿易和其他省的對比

還有一定的差距。《報告》顯示:跨境電商是我省數字衡卜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助燃野模劑。河南省數字經濟規模接近1.6萬億元,居全國第十位,2022年跨頌攔緩境電商交易總額達2018.3億元。

7、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排名多少?在河南排第幾位?怎麼樣好不好?

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學校的主管部門是河南省。很多高考生在報考前比較關心: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排名多少位?在河南省內排第幾名?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在專科院校中實力怎麼樣好不好?本文將為大家奉上答案。
一、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怎麼樣?好不好?
教育部陸續李模推出了高職雙高計劃、優質專科高職、國家示範高職、國家骨幹高職名單,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並未出現在其中任何一個名單之中。
所以我們可以判斷: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暫瞎汪未進入教育部重點支持發展的專科名單行列。從這個磨擾仔角度來看,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是一所在專科中綜合實力較為一般的學校。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自考/成考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8、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怎麼樣

還不錯。
根據中蠢網路資料顯示,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突出涉外特色,致力於外經、外頃培陵語、外貿等優勢學科建設,打造國際商務品牌,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跨境)、商務雀戚外語、會計(涉外)等優勢專業,所以還不錯。
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9、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分數線

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分數線如下:

1、2021年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掘李滑業學院在河南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209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456476;

2、2021年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在河南文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200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304110。

3、2020年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在河南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180分,對應的錄判臘取位次為460554;

4、2020年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在河南文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180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347337。

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簡介

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積極擾改推進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學院突出涉外特色,致力於外經、外語、外貿等優勢學科建設,打造國際商務品牌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跨境)、商務外語、會計(涉外)等優勢專業。

學院專注於高技能、高素質國際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是我省乃至全國外經貿行業技術技能人才主要培養基地、商務大數據中心、涉外企業咨詢服務中心、跨境電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