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外貿易的含義是什麼?形式有哪些?由哪兩部分構成?
1
2、簡述國際貿易政策的構成
國際貿易政策主要指國際商品貿易政策。它包括一個國家影響其商品進出口規模、構成和方向等各方面的具體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大致可分為進口的關稅措施、非關稅壁壘,以及鼓勵出口和限制出口的政策措施。
3、什麼是國際貿易政策,它的基本形式又是什麼?對外貿易政策又包含哪些內容?
對外貿易政策
在理論上,自由貿易理論一直佔有主導地位。但在實踐中,自由貿易政策只在很短一段時間,在少數國家內實行。大多數國家在長時期內普遍採用的是保護貿易政策。
本章重點掌握的內容:
一、對外貿易政策的實質
一國的對外貿易政策,是一國政策為實現一定的政策目標在一定時期內對本國進出口貿易所實行的政策,它是為國家最高利益服務的,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集中反映。它包括:對外貿易總政策、國別對外貿易政策、進出口商品政策。
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政策是這個國家的經濟政策和對外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隨著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國際政治、經濟關系的發展而改變,同時它也反映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同水平,反映各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力量和地位,另外它也受一國內部不同利益集團的影響。
一國的對外貿易政策有兩種基本類型: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
二、自由貿易政策
自由貿易政策,就是國家對對外貿易不加干預和限制,讓商品自由進口和出口。
自由貿易這一思想首先是由英國的工業資產階級提出來的,當時英國的工業資產階級和貴族地主階級圍繞《穀物法》的問題半爭了幾十年,1846年,《穀物法》廢除,自由貿易政策取得了勝利。
斯密,特別是李嘉圖的國際分工、國際貿易理論自由貿易政策提供了理論前提。
三、保護貿易政策
保護貿易政策,就是國家採取種種措施來限制商品的進口或管制商品的出口,干預對外貿易,保護本國市場和本國生產。
保護貿易政策最早實施是在18世紀末的美國和19世紀上半葉的德國。它的理論基礎是由李斯特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中提出來的,他認為,斯密和李嘉圖理論的根本缺點在於宣揚世界主義而忽視各國經濟發展的民族特點,由於各國經濟發展所處的歷史階段不同,應當制定適合本國經濟特點的理論和政策。他主張為保護國民生產力而實施保護貿易政策,但李斯特主張的保護貿易,並不是無條件的保護,而是對某些需要保護的幼稚工業才給予保護。
四、侵略性保護貿易政策
在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帝國主義國家實行的是侵略性的保護貿易政策,它同壟斷前資本主義時期的保護貿易政策的區別是:它不是保護國內幼稚工業,而是保護高度發達的壟斷工業,以增強其在國內外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它不是消極地防禦外國商品的侵入本國市場,而是採取種種獎出限入措施,加緊對外擴張,以佔領國外市場,它不是保護一般的資產階級,而是保護大壟斷資產階級。可見,帝國主義的侵略性保護貿易政策具有極大的侵略性和擴張性。
侵略性保護貿易政策是以凱恩斯主義的保護貿易學說作為它的理論基礎的。
五、貿易自由化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程度放寬了進口限制,在它們的對外貿易政策中出現了貿易自由化傾向。所謂貿易自由化,是指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范圍內採取的逐步降低關稅和放鬆其他進口限制的政策。
六、新貿易保護主義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從70年代中期開始廣泛採取並不斷強化種種非關稅壁壘措施,作為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手段,以限制別國商品的進口。
七、管理貿易
70年代末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貿易政策開始向管理貿易轉變。管理貿易一般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從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關系看,它指的是通過國際協定、政府間協議、民間協商等方式,來控制價格,協調關系,以緩和各國間的貿易磨擦,實際上也就是各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另一方面,個別國家的政府通過國內立法,或用雙邊、多邊協調管理的辦法來管理本國的對外貿易。
4、對外貿易政策的構成
一項完整的貿易政策應包括:政策主體、政策客體、政策目標、政策內容和政策手段。
從對外貿易政策的內部構成看應包括三個層次:
1、對外貿易總政策,其中包括進口總政策和出口總政策
這是根據本國國民經濟的總體情況,本國在世界舞台上所處的經濟和政治地位,本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和本國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以及本國的資源、產業結構等情況,制定的在一個較長時期內實行的對外貿易基本政策。
2、對外貿易國別(或地區)政策
這是根據對外貿易總政策及世界經濟政治形勢,本國與不同國別(或地區)的經濟政治關系,分別制定的適應特定國家(或地區)的對外貿易政策。
3、對外貿易具體政策,又稱進出口商品政策
這是在對外貿易總政策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產業的發展需要,不同商品在國內外的需求和供應情況以及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分別制定的適用於不同產業或不同類別商品的對外貿易政策。
對外貿易政策的制定,一般反映本國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在資本主義國家,占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內部,一般存在著若干不同的利益集團。在一定時期,某一集團在政治上占上風,則該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就反映這個集團的利益和意志,主要為這個集團服務。因此,在資本主義國家的不同利益集團之間常在此問題上發生爭吵。
一個國家對外貿易政策的制定,一般是由該國的立法機構進行。在資本主義國家是由其議會直接通過貿易法案,或由議會授權總統或政府制訂 、頒布有關的法令或規章,如進出口商品關稅的提高或降低、進出口商品的限額、是否實行許可證制、商品檢驗規章以及與外國簽訂貿易協定等。
對外貿易政策在制定以前,立法機構一般要征詢各大企業集團的意見。大企業主也必然通過各種方式,包括通過其組織──企業主協會或商會向立法機構提出建議,施加影響。
在對外貿易政策的執行和貫徹方面,國家一般設立一系列專門機構,按照對外貿易政策的規定對進出口商品進行管理。如在政府中設立外貿部或商業部作為對外貿易的行政管理機構;在對外開放的口岸地點設立海關作為進出口商品的通道,對商品進行監督查驗、徵收關稅、查禁走私;設立進出口銀行,從金融上支持商品的進出口,發放出口信貸、辦理國際支付結算;設立商品檢驗局和衛生檢疫機構,從進出口商品的質量、衛生和技術標准等方面進行把關。
5、對外貿易政策
法律分析:
對外貿易政策是指一國政府根據本國的政治經濟利益和發展目標而制定的在一定時期內的進出口貿易活動的准則。它集中體現為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對進出口貿易所實行的法律、規章、條例及措施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第四條 國家實行統一的對外貿易制度,鼓勵發展對外貿易,維護公平、自由的對外貿易秩序。
6、對外貿易政策主要包括哪幾個部分
一項完整的貿易政策應包括:政策主體、政策客體、政策目標、政策內容和政策手段。
從對外貿易政策的內部構成看應包括三個層次:
1、對外貿易總政策,其中包括進口總政策和出口總政策
這是根據本國國民經濟的總體情況,本國在世界舞台上所處的經濟和政治地位,本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和本國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以及本國的資源、產業結構等情況,制定的在一個較長時期內實行的對外貿易基本政策。
2、對外貿易國別(或地區)政策
這是根據對外貿易總政策及世界經濟政治形勢,本國與不同國別(或地區)的經濟政治關系,分別制定的適應特定國家(或地區)的對外貿易政策。
3、對外貿易具體政策,又稱進出口商品政策
這是在對外貿易總政策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產業的發展需要,不同商品在國內外的需求和供應情況以及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分別制定的適用於不同產業或不同類別商品的對外貿易政策。
對外貿易政策的制定,一般反映本國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在資本主義國家,占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內部,一般存在著若干不同的利益集團。在一定時期,某一集團在政治上占上風,則該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就反映這個集團的利益和意志,主要為這個集團服務。因此,在資本主義國家的不同利益集團之間常在此問題上發生爭吵。
一個國家對外貿易政策的制定,一般是由該國的立法機構進行。在資本主義國家是由其議會直接通過貿易法案,或由議會授權總統或政府制訂 、頒布有關的法令或規章,如進出口商品關稅的提高或降低、進出口商品的限額、是否實行許可證制、商品檢驗規章以及與外國簽訂貿易協定等。
對外貿易政策在制定以前,立法機構一般要征詢各大企業集團的意見。大企業主也必然通過各種方式,包括通過其組織──企業主協會或商會向立法機構提出建議,施加影響。
在對外貿易政策的執行和貫徹方面,國家一般設立一系列專門機構,按照對外貿易政策的規定對進出口商品進行管理。如在政府中設立外貿部或商業部作為對外貿易的行政管理機構;在對外開放的口岸地點設立海關作為進出口商品的通道,對商品進行監督查驗、徵收關稅、查禁走私;設立進出口銀行,從金融上支持商品的進出口,發放出口信貸、辦理國際支付結算;設立商品檢驗局和衛生檢疫機構,從進出口商品的質量、衛生和技術標准等方面進行把關。
7、什麼是對外貿易政策
對外貿易政策是對各國在一定時期對進出口貿易進行管理的原則、方針和實施手段的總稱。
對外貿易政策范慧世疇包含以前哪肢下幾方面的基本因素:1.政策主題;緩腔2.政策客體或政策對象;3.政策目標;4.政策內容;5.政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