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中國對外貿易地理格局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中國對外貿易地理格局

發布時間: 2023-05-08 12:24:30

1、中國自然地理格局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1.中國自然地理格局種類多,對發展多元化經濟非常有利
2.地勢西高東低,有利於西部自然資源的運送,西部的自然轎弊資源轉化為經濟,舒緩東部能源緊缺問題,有利東西部的發展
3.中國南北分化明顯,南部可發展海洋漁業,基塘農業,水閉衡族稻等農業,北部宜發展畜牧業,種植小麥等。南部有色金屬多,宜發展專屬煉金業,北部煤礦多,石油工業發達,南北交易資源,促進攔逗南北平衡發展。

2、地理:我國陸上邊境口岸對外貿易的基本情況

回答這個問題要先對我國與鄰國的貿易關系談起。中國最大的邊境貿易夥伴是俄羅斯,針對俄羅斯的口岸主要是黑河.滿洲里.遜克等。其他的像越南.蒙古都是零散的一些口岸沒有太集中的。以下是轉載的
二戰以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固有的政治、經濟格局被打破,世界新的政治格局雖尚未形成,但世界政治多元化與經濟一體化、集團化、區域化的步伐不斷加快,毗鄰國家的關系也已由過去的以地緣政治為主,轉變為以地緣經濟為主,並以地緣經濟促進地緣政治,形成了兩者互動的局面。
中國22800公里的內陸邊界線,自東北鴨綠江口至北部灣北侖河河口分別與朝鮮、俄羅斯、蒙古等15個國家接壤[3]。周邊國家實施對外開放政策, 有效地促進了我國沿邊境地區口岸體系的形成。繼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後,俄羅斯、蒙古、哈薩克、緬甸等周邊國家也相應實施對外開放政策。周邊國家對外開放程度、制定對外經貿政策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等外部條件對中國邊境口岸的設置均有一定影響。
1.2 中國內陸沿邊地區條件分析
進入90年代以後,中國沿邊開放與沿海開放相呼應,已形成「海陸同開,東西互濟,南北共興」的格局[3]。勿庸置疑,沿邊對外開放戰略的實施,從根本上促進了沿邊帶狀口岸體系的形成。
從城鎮體系形成的角度看,邊境地區口岸最初由主要從事邊民互市貿易的邊境隘口、渡口和集鎮逐漸向從事小額貿易、地方政府貿易,至國貿的有計劃的口岸體系方向發展,乃至向轉口貿易、過境貿易和國際貿易領域擴展,與鄰國合作共建跨國自由經濟區。

2 中國沿邊帶狀口岸體系現狀分析

2.1 邊境口岸的分布狀況
中國內陸九省區構成有機帶狀邊境口岸體系的整體,即地處邊境,有接壤鄰國,沿邊界線內部幾乎環抱我國整個東北、西北和西南帶狀邊境地區。在內陸邊界線上,有國家一類口岸數十個,包括公路口岸、鐵路口岸、內河航運口岸[5](見表1)。
表1 中國沿邊帶狀口岸體系——一類口岸 口岸
省區
公路口岸 鐵路口岸 水運口岸
遼寧省 丹東 丹東 丹東
東 吉林省 開山屯、南坪、三合、臨江、琿春、圈河 集安、圖們、琿春 大安港
北 黑龍江省 綏芬河、東寧、密山、虎林 綏芬河 黑河、遜克、同江、漠河、
區 饒河、撫遠、蘿北、嘉蔭、
內蒙古 滿洲里、甘其毛道 滿洲里 孫吳、呼瑪室韋、黑頭山
內蒙古 二連浩特、啊日哈沙特、珠恩嘎達布其 二連浩特
西 甘肅 馬鬃山
北 新疆 老爺廟、烏拉斯台、塔克什肯、紅山嘴 阿拉山口
區 口岸、阿黑土別克、吉木乃、巴克圖、
阿拉山口、霍爾果斯、木扎爾特口岸、
吐爾尕特、伊爾克什坦口岸、紅旗拉
甫口岸、都拉塔
西藏 普蘭、吉隆、日屋
西 雲南 瑞麗、畹町、河口、磨憨、金水河、天 河口 思茅、景洪
南 保、猴橋
區 廣西 友誼關、水口、東興 憑祥
此外,還設置若干個二類口岸,這些口岸的分布與邊界走向一致,因邊界走向不同,各省區口岸體系分布形態、格局各異,黑龍江省邊境口岸的分布成倒放的「V 」形「雁陣」式格局,即以撫遠為「雁頭」頂點,漠河、東寧口岸為「兩翼端點」的格局,新疆、雲南的口岸則近似於「C」形格局,西藏口岸呈「一」字形格局。
中國毗鄰有15個國家,因而形成許多不同國別的口岸,這些不同國別的口岸往往成對出現,相對應的口岸即有距離上的差別又有數量上的差別,其規模大小也是不一樣的。
(1)從中外對應口岸距離遠近來看,新疆、內蒙古、 西藏三省區的口岸與鄰國對應口岸相距數十至數百公里, 如中蒙邊界的老爺廟口岸距蒙方布爾嘎斯台口岸223公里,而憑祥口岸、黑河口岸與其相對應的口岸則距離最近,僅數百到2000米。
(2)因國別而異,形成不同數量的中外對應口岸,中俄、中蒙、中哈、 中朝口岸數量較多;中巴、中吉、中塔、中老口岸各一對;中尼、中印口岸有兩對;中越口岸數量居中。
(3)從規模上看,邊界線兩側對應口岸的合作規模也是不同的。 一些主要的口岸隨著開放力度的加大,不僅鐵路過境運輸不斷,而且均實現了公路過境運輸,還實現了國貿、邊貿、勞務、過客旅遊、轉口等多功能的綜合性的口岸業務。一些邊境口岸城鎮如滿洲里、黑河、綏芬河等被中央和地方給予許多優惠政策,被批為沿邊開放城市,並相應地設立了邊境經濟技術合作區。
從地貌類型條件來看,沿邊地區的口岸有處於高山隘口處如吐爾尕特口岸;有的處於山間盆地如瑞麗、塔克什肯;有的僅次於河谷平原如霍爾果斯口岸。
2.2 邊境口岸的特徵
對鄰國的強烈依賴性。雙邊互補互惠性,例如:西南中緬邊境的中國口岸,面對的是經濟落後發展中國家緬甸,出口商品大多是工業製成品,進口則主要是我國緊缺的原料初級產品,相比之下,我國是處在經濟的高位;與雲南中緬邊境口岸進出口商品的取向相反,我國東部沿海水運和航空口岸則主要面對發達國家和地區,進口商品主要是高價值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則主要是附加價值低的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商品,相比之下,我國處在經濟的低位。內陸邊境口岸比沿海水運口岸投資少、易開發、見效快。與鄰國邊境口岸的有嚴格的對應性,而海運口岸和航空口岸則沒有對應性。具有多種貿易功能,毗鄰國家通過邊境口岸進行邊境商品貿易、邊境服務貿易等國際邊境經濟合作活動,其內容之豐富,交換之廣泛,聯系之密切,參與人數之多是沿海口岸所不能相比的。進出口商品傳遞快,交通運費低廉。毗鄰國家邊境口岸,因彼此距離近,例如,黑河口岸碼頭距布拉戈維申斯克口岸僅2.5公里,使經過該口岸的進出口商品交貨迅速,傳遞快且運費較低 2.3 邊境口岸的職能
邊境口岸的職能多種多樣,主要有:對外貿易職能包括現匯貿易、易貨貿易、轉口貿易、過境貿易、技術貿易及服務貿易等職能[6];對外運輸職能即擔負進出口商品及過境人員的運輸任務;管理職能包括為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對出入境客、貨流及運輸工具行使管理。監督、檢查職能和對口岸自身機構如海關、商檢衛檢、動植檢的管理等;服務職能包括口岸各種基礎設施如倉貯、郵電、通訊、銀行、保險等為進出口貿易服務業務等。
2.4 邊境口岸與腹地的經濟聯系
邊境口岸的腹地是指與邊境口岸保持密切聯系的經濟輻射地。腹地與邊境口岸的關系實質上是區域與樞紐的關系,口岸的實際價值取決於它們與腹地的這種關系,而這種關系的疏密程度又與地理距離、運輸方式及其能力相關。一般說來,地處經濟重心地理或交運干線上的口岸功能最強,腹地系統經濟實力越強,口岸城鎮的發展潛力越大;腹地系統的中心城市越發達,其作用范圍越大,對口岸城鎮的帶動能力也越強;口岸城鎮距腹地系統中心城市的距離越近,越容易接收到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目前,中國沿邊地區邊境口岸在其腹地系統已形成一批具有相當經濟實力且距離較近的中心城市。例如,哈爾濱、長春、沈陽、呼和浩特、烏魯木齊、昆明、南寧等。這些腹地中心城市以及其他一些工業城市,有力地支持和帶動了邊境口岸的建設和發展。
從宏觀上看,對邊境口岸產生影響的腹地系統應由國內外兩大腹地區域系統構成。與中國邊境口岸相對應的境外口岸與境外腹地系統的構成,在理論應與我國腹地系統相對應,依層次包括鄰國邊境口岸城鎮所在地區級區域構成的核心腹地;由口岸城鎮所在省(州、邊區)構成的近域腹地;由大經濟區或大區(如俄羅斯遠東經濟區)以及全國范圍構成的遠域腹地系統等。
3 邊境口岸體系的形成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邊境口岸的設立,帶動了中國沿邊地區經濟和社會的超前發展,然而這種口岸超常規的發展,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特殊的政策環境,採取特定的貿易形式與方式等有利的國際地緣經濟環境下實現的。以中俄邊境口岸的吞吐能力為例,黑龍江省邊境口岸從1988年到1993年進出口總額增長了90倍,1993年達到21億美元,該指標使占該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例由1987年的2.4%增加到69%, 也使佔中國對(蘇)俄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由1987年的0.8%增加到27%,居中國各省邊貿之首[7]。產生這種形勢的特殊歷史環境條件是80年代中蘇剛剛恢復邊境貿易,口岸體系初步完善,蘇聯的解體與俄羅斯的獨立,因其產業結構不合理造成消費品嚴重短缺,鋼材、木材、水泥、化肥、機械設備等生產資料相對過剩。中俄雙方都存在外匯短缺、兩國都採取了特殊的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邊境地方貿易發展,以特定的易貨方式進行商品交換,中國以其商品優勢即以日用工業品、農副產品換取俄方生產資料,形成了高額差價而獲得令人滿意的比較利益。然而時過境遷,中俄邊境貿易獲得的高額差價的特定歷史條件已不復存在,俄方可供易貨的長線商品貨源急劇減少,加之其它條件與因素的變化使中俄邊境貿易1994年出現急劇滑坡,邊境口岸的發展受到限制[8]。這種狀況迫使我們思考制約中國邊境口岸體系發展完善的復雜區域經濟因素,既有境內區域經濟因素又有境外因素,同時還存在著中外雙方共同的制約因素。
3.1 制約邊境口岸發展的境外因素
(1)邊境貿易風險性的存在使邊境口岸的發展受限。獨聯體國家國內政局動盪、經濟狀況惡化使中國與獨聯體國家的邊境貿易存在著風險,這種風險主要集中表現在對改革措施、方法上的分歧。尤其是這些國家在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某些限制邊境貿易的政策或通貨膨脹,有可能將邊境貿易的利潤減少到所剩無幾,從而限制口岸的完善與發展。
(2)周邊的政治經濟環境對沿邊口岸的發展直接影響也很大。 如東北地區的沿邊口岸的發展受俄羅斯、朝鮮、蒙古國的影響。俄羅斯的政治形勢不夠穩定,而遠東又是俄經濟的後進地區,原有的邊境管理體制變化緩慢,因而,在邊境口岸的建設方面缺乏規范化。朝鮮的羅津——先鋒地區早已開辟為自由經濟貿易區,為對外開放已制定了近30部法律,但是,由於多年來經濟的嚴重衰退和朝鮮半島的形勢仍不明朗,影響了口岸經濟的發展。蒙古國東北地區基本未開發,因而口岸的經貿活動還很有限[9]。
3.2 制約邊境口岸發展的境內因素
盲目開放新口岸,80年代末與90年代初,受國內對外開放大環境的影響在邊境地區形成了沿邊開放熱潮,許多新口岸應運而生,各種商品競相出口或進口,從而使沿邊口岸數量猛增,僅東北地區就達到40多個口岸,分散了建設資金,且各口岸相互爭腹地爭貨源,嚴重影響了口岸的整體效益。此外,口岸發展中的短期行為等因素也成為制約條件。
3.3 雙方共同的制約因素
雙邊貿易政策的調整和提高關稅稅率等嚴重製約了口岸的發展,琿春口岸禁止進口整車與鋼鐵和禁止出口糧食等限制了口岸規模的擴大。另外一些毗鄰國家因受各自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生產要素稟賦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邊界線兩側產業結構的互補性,從而影響了口岸的規模和職能(見表2)。

表2 東北邊境毗鄰地區資源要素及產品優勢互補簡表 輸出方 中國東北 朝鮮 俄羅斯遠東 蒙古
吸納方
中國東北 B2B3B4 A2A3B2B3 B2
朝鮮 A1A2B2B4B5B6 A2A3B2B3 B2B5
俄羅斯遠東 A1A2B1B4B5B6 B1 B2B5
蒙古 A1A2A3B1B4B6 A2A3

資料來源:袁樹人,黃岩君,東北亞國際經濟合作與中國東北產業開發前景,東北師大學報,1995年。
表中符號為:A1資本,A2高技術,A3冶金、機械、化工產品等,B1勞動力,B2能源與礦物原料,B3建材與木材,B4以農畜產品為原料的輕工紡織工業產品,B5鮮活農畜產品,B6糧食。
從表2 中可以看出:賦存的資源要素以及以此為基礎形成的工農業產品在本區可大體分為兩類。其中,A類屬於資本和高技術資源要素及其工業製成品;B類包括勞動力和依託勞動力以及礦、林、草、土等自然資源要素而形成的初級產品。在東北邊境毗鄰的國家地區中,這兩大類的資源要素及其產品的賦存就總體而言,均相當豐富。各類資源要素的賦存及其比較優勢分布在各國各地區極不平衡,B類資源集中於朝鮮、蒙古,而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兩種資源均豐富,但俄遠東以A類資源占優勢、中國東北以輕工業及糧食資源占優勢。形成了東北邊境兩側資源賦存的互補性[4]。
在政治、經濟及區位條件優越的地區組建跨國邊境自由經貿區,把邊境地區經濟納入雙向循環之中。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在亞太地區,由於各個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不同,不可能在大的范圍內形成區域經濟一體化[6]。但在某些邊境地區, 可利用邊境兩側互補的生產要素組建次區域性或雙邊跨國邊境自由貿易區。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成長三角為多國邊境地區的經濟合作提供了一個發展模式。圖們江三角地區的合作正在積極的醞釀中。在西南地區由中、泰、老、緬四國的結合部構成的「金四角」跨國經濟貿易合作區也正在逐漸形成。
綜上所述,中國與鄰國的沿邊對外開放,為中國邊境口岸體系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而邊境口岸的形成、發展與不斷完善,推動了內陸邊境地區社會的發展與經濟的振興。通過邊境口岸體系的職能作用的發揮,更加密切了中國與鄰國的地緣經濟聯系,無疑會促進中國與鄰國邊境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3、近代杭州對外貿易發展概況及原因?

一 選題緣由和研究意義
二 研究現狀
(一)杭州的對外貿易研究
(二)對杭州貿易發展有影響的其他城市或行業的研究
三 主要資料說明
四 研究方法與特點
(一)研究方法
(二)特點
第一章 晚清民國時期杭州對外貿易興起的自然及社會歷史條件
一 自然及社會歷史條件
(一)自然地理條件
(二)社會歷史環境
(三)經濟基礎
二 近代市場的產生與發展
三 近代杭州的現代交通發展
(一)晚清民國時期的杭州水運
(二)晚清民國時期的杭州鐵路
(三)晚清民國時期的杭州公路
四 近代外貿商人(買辦)的產生
(一)近代買辦商人的產生和發展
(二)杭州買辦商人產生的特殊條件
五 國際國內局勢的變化和上海的輻射作用及社會環境影響
第二章 清末杭州開埠始末
一 日本與杭州開埠
二 中日有關開放口岸及通商條約的交涉過程
三 杭州日本租界劃定過程
四 杭海關的建立過程
第三章 清末杭州關進出口貿易分析(1895—1910)
一 清末杭州關進口貿易分析
(一)進口洋貨的商品結構及來源分析
(二)進口土貨商品構成及來源分析
二清末杭州關出口貿易分析
(一)出口商品結構及流向分析
(二)茶出口情形分析(包括所有的茶品種)
(三)絲綢商品出口情形分析
(四)紙扇出口情形分析
第四章 清末杭州關進出口貿易特點分析
一 杭州關貿易收支狀況
(一)杭州關進出口貿易總量的消長
(二)金銀進出口貿易差額
二 出口型外貿經濟的顯現
(一)出口貿易的絕對優勢
(二)影響杭州出口型貿易發展的幾點因素
三 轉口貿易與內地市場
第五章 民國時期杭州對外貿易情況分析
一 民國時期杭海關與對外貿易
二 民國杭州對外貿易特徵
三 進出口商品結構分析
(一)進口商品結構分析
(二)出口商品結構分析
四 進出口貿易另一途徑:陸路交通運輸貿易
第六章 晚清民國時期杭州對外貿易格局、腹地范圍與地緣化傾向
一 貿易格局
(一)進口貿易格局
(二)出口貿易格局
二 腹地范圍
(一)經濟區域的商業聯系
(二)商品、貨物運輸路線
三 杭州同業公會
(一)茶業同業組織
(二)杭州市絲織業、電織業同業公會
(三)杭州銀行業同業公會
(四)杭州市典業公會
第七章 晚清民國時期杭州對外貿易的影響
一 對商業的影響
二 對工業的影響
(一)傳統手工業轉型
(二)新興工業的發展
三 對農副業的影響
四 對近代金融業的影響
五 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
六 開拓國際市場,促進國貨外銷

4、中國從傳統經濟向近代經濟變遷的地理布局是如何形成的

中國從傳統經濟向近代經濟變遷的地理布局是如何形成的

近代經濟地理是歷史地理研究中非常薄弱的部分。今年,由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吳松弟主編、歷史系教授戴鞍鋼副主編,由吳松弟、戴鞍鋼、樊如森、楊偉兵等人組成的近代經濟地理團隊聯合二十餘位學者經八年撰寫的九卷本《中國近代經濟地理》已全部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這是一部系統反映中國近代經濟地理面貌的大型專業叢書。10月29日,九卷本《中國近代經濟地理》學術座談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10月29日,九卷本《中國近代經濟地理》學術座談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在過去相當長時間里,「近代、經濟、地理」,三者是分開的。以人文地理學叢書收錄的唯一歷史地理學專著、2001年鄒逸麟主編的《中國歷史人文地理》為例,在有關經濟地理的篇幅中,只有14頁談到近代。專門的近代經濟地理著作也一度闕如,少量冠以「近代經濟地理」的論文不過是一些近代經濟空間現象的簡論。
「經濟地理的研究,不能只有古代、現代而沒有近代。」吳松弟表示,九卷本《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的基本任務在於「描述中國在近代(1840-1949年)所發生的從傳統經濟向近代經濟變遷的空間過程及其形成的經濟地理布局」。
「我們的近代經濟地理力圖在時間、空間、人類經濟活動三個方面,架設一座橋梁。」吳松弟稱,近代經濟地理和常見的經濟地理學都關注人類的經濟活動及其空間屬性,但近代經濟地理還加入時間的屬性,即關注近代這一聯結古代和現代的特殊時期。如果沒有「近代」這一特定的時間屬性,它和常見的經濟地理學就沒有了區別。
由於近代中國的經濟變遷是在全球化現代化的大背景下國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具體研究過程中,九卷本《中國近代經濟地理》選擇以「港口(口岸)—腹地」為研究切入點,首先通過進出口貿易研究,探討中國各區域捲入世界市場的過程,及其帶動下的經濟變遷的空間進程與區域差異。
據悉,九卷本《中國近代經濟地理》共510萬字,分成9卷。第一卷《緒論和全國概況》從全國角度論述近代經濟地理格局的演變進程,後八卷又以江浙滬、華中、西南、華南、閩台、華北與蒙古高原、西北、東北等地為劃分,分別探討各區域近代經濟變遷的背景、空間過程和內容,以及各區域近代經濟地理面貌。


《中國近代經濟地理》劃分的八大區域
吳松弟解釋說:「大家會發現,八個區域的劃分和今天的政區及自然地理劃分都不一樣。它劃分的基本原則是體現市場經濟下的區域經濟聯系。比如華北和蒙古高原,把這兩者連在一起是因為蒙古高原沒有海岸線,它的貨物出口都要到天津,所以就把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連為一體了。還有西藏西南連成一體,不是說它們彼此之間有密切聯系,而是四川、雲南與西藏都有沿邊口岸。基於這樣的特點劃分,我們有了這八個區域的想法。」
目前,九卷本《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是唯一一套在對近代全國各產業部門進行簡略論述的基礎上,對全國進行系統分區研究,進而呈現全國近代經濟地理面貌的作品。
「我們的書有兩個特色。第一,各卷都嚴格遵循了吳松弟老師的理論思路,即以 『港口(口岸)—腹地』為主線;第二是盡可能地窮盡各種相關資料。」《中國近代經濟地理》副主編、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戴鞍鋼相信,九卷《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是一部「經得起時間考驗」、「能填補學術空白」的書。

九卷本《中國近代經濟地理》已全部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當天,來自近代史學、經濟學、地理學等領域的十四位一流專家學者也來到了座談會現場。華東師大終身教授、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直言研究上的「跨學科」難度很大。「史學、經濟學、地理學,這三家有共同的東西,但實際上講的都是不一樣的,包括分類、專業詞彙等,符合這個學科的規律或許就不符合那個學科的規律。但《中國近代經濟地理》勇敢地融合三方視角,講述中國這段時間的格局,真的不容易。」
上海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陸興龍表示《中國近代經濟地理》讀起來感覺親切,也感覺驚訝。「我們講經濟史,往往很少涉及經濟欠發達地區,但是《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有大篇幅關於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描述。此外,近代研究最難搞的就是資料。哪怕是權威統計,有些資料也會出現前後矛盾。所以《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確實不易。」
上海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熊月之評價《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總的來說,這部書體系完備、資料翔實、徵引規范,有大面積創新,是有很高學術含量的上乘之作,是近代經濟地理開創性的優秀作品。」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姜義華評價這部大著是一份大型的國情全面展現,比較台灣那套區域現代化研究,不僅空間更加完整,內容也更加全面。城市與鄉村,現代化與傳統,缺少了任何一個部分,都會使對國情的認識產生片面性。
同時,與會學者也就《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提出建議。陝西師范大學西北環境與經濟發展研究院教授侯甬堅認為這部書最大的學術貢獻在於於闡述論證中建立了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的新格局。這新格局可以簡單概括為「從東向西、由邊向內」。「但我感覺這個概括還應該做更細致的歸納。這個新格局和1949年以後國家層面上所說的沿海和內地的關系、改革開放後三大經濟地帶之間的關系,能不能有比較好的聯系和闡述?」
上海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沈祖煒也提出了幾點建議:「第一,現在看起來這部著作的經濟史味道偏重,地理的味道淡了一點,是不是可以更多地關注區域各個地理要素,比如氣候、土壤、江河山川等;第二,我們是分區域來論述的,那麼區域和區域之間的聯系怎樣?一個區域內部是不是也可以分成幾個小區域,這些小區域之間內部關聯如何?我覺得也可以有所加強;第三,這部書最精彩的理論基礎』港口(口岸)——腹地』還可以有所拓展;第四,希望本書大大增加自製地圖的篇幅。」

5、近代中國對外貿易發生的變化和原因?

都是自己寫的,可不是粘貼的,要採納哦。

中國貿易對外開放一直到鄭和七下西洋:此時及之前歷代王朝都以大國姿態接受周邊少數民族國家或政權的朝覲、納貢、貿易等。
——明朝末年由於倭寇東南沿海騷亂,明末開始閉關鎖國,一直到鴉片戰爭,這段期間對外貿易一律緊閉,但是中國依然是全世界最富有自給自足的國度,吸引無數外國商人偷渡、走私、買賣,賺取中國的白銀。
鴉片戰爭後被迫開放通商口岸,直到辛丑條約簽訂後,中國清政府全面對外開放,但是由於關稅沒有自主權,就是關稅實行對外國商人有利,對民族資產階級不利的關稅政策,使得白銀大量外流,中國人民愈發貧困落後,此外還要擔負大量的稅收,用於清政府對外戰爭賠款以及修建鐵路等供外國商人更好地建工廠、榨取中國白銀。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計劃經濟體制的全面實行,商品經濟基本在大陸消失,也就沒有對外貿易交流的基礎,中國大陸主要貿易對象是蘇聯和東歐,而且貿易總額主要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定製、加工、以及出口,貿易靈活性及供需性彈性很差。此外西歐及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流入幾乎為零。
改革開放後,恢復了商品經濟和大部分市場條件,允許外資企業進駐中國進行投資、生產、銷售、賺取中國大陸白銀,但同時也引進了先進的技術、經驗、高質量的商品供民族資產者學習、運用和實踐,此外關稅完全自主,由我國政府和人民決定關稅的導向。
加入世貿組織後,和世界市場經濟更加融入一體,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基本條件就是大幅度降低關稅門檻,所以我國也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加入到世界貿易市場大環境下,不再進行貿易保護,大幅降低關稅,歡迎世界上各個投資商。缺點就是容易受到世界市場變化的影響,使我國市場經濟不穩定,不過還好我國宏觀經濟調控——從計劃經濟體制繼承來的,對市場的控制能力較大,使經濟運行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

6、一帶一路戰略對我國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意義

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一帶一路」建設在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首先,「一帶一路」建設為我國積極擴大對外投資合作、在全球價值鏈重構中實現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力。一方面,在發達國家主導的既有全球價值鏈體系中,我國總體上仍處於科技含量與增加值較低的環節,真正成為全球性企業的本土跨國企業數量還比較少。但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已在基礎設施、電力、工程裝備、電信等行業積累了強大的產能、技術與經驗。當前,隨著歐美發達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發展中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全球價值鏈正在經歷重大調整。通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行國際產能合作,中國企業可更好利用全球資源,進一步培育核心競爭力,提升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其次,「一帶一路」建設為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更為協調的區域發展提供重大機遇。我國對外開放從沿海起步,由東向西漸次推進。這些年來,內陸和沿邊地區開放取得長足進展,但總體上還是對外開放的窪地。「一帶一路」建設不僅聯通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為中西部與沿邊地區的對外開放提供了聯通的物質條件與政策條件。比如,已常態化運行的中歐班列,聯通國內城市達32個,到達歐洲12個國家32個城市。位於我國中西部的重要節點城市或區域經濟中心,如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蘭州等均在這一聯通網路中。同時,與物理對外開放條件相匹配的對外開放政策也不斷出台。2017年新設立在中西部的五個自貿試驗區,與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一道將對促進中西部對外開放與區域經濟發展起到顯著作用,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將逐步從開放末梢走向開放前沿,開放型經濟發展空間廣闊。
第三,「一帶一路」建設為我國擴展同發展中國家的經貿聯系,形成更為多元化的全球夥伴關系,推動經濟全球化向更為普惠平衡、公正共贏的方向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現代經濟增長的根本在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很重要的來源是專業化分工,專業化分工則取決於市場規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正得益於抓住了全球化的歷史機遇,積極融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分工,使得自身經濟實力不斷得到錘煉與升級。這一過程中,發達國家一直是我國主要經貿夥伴。鞏固與發達國家的經貿合作,可以穩定我國開放型經濟的基本盤。同時,我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貿聯系也日益密切。未來,我國在鞏固發展與發達國家的經貿關系同時,還要積極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擴大同發展中國家的開放合作,擴大總體市場規模,實現各國優勢資源更為密切的整合。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指引下,將有利於我國與沿線國家實現共同發展與繁榮,推動經濟全球化向更為普惠平衡、公正共贏的方向發展。

7、中國地理環境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中國的地緣環境的基本情況如下:

一、大陸東緣,海陸中心。

中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北接西伯利亞,南與東南亞、大洋洲相望,在東方版世界地圖上,恰好位於世界的中心(西方版世界地圖上的中心是大西洋)。

這樣的海陸兼備又與歐洲運信、北美拉開距離相互鼎立的位置,使得中國便於與世界交往,又有條件成為世界的重要發展極。

二、緯度適中,適於發展。

在地球上,中緯度地區是最適合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地區,歷史上強大的國家也都誕生於中緯度地區,緯度過高或者過低,都不適於產生強大的國家。而我國大部分國土恰好都位於中緯度地區。

三、背山面海,有利有弊。

地理課本上介紹過,我國的地理形勢,西高東低,大致分為三級階梯。

這樣的地理環境,使得我國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神純、匯流入海,在東部廣闊的沖積平原孕育了燦爛的文明和發達的經濟。

北邊西伯利亞高原、蒙古高原,西邊青藏高原、西南雲貴高原圍成的較為封閉的地理環境,客觀上促進了形成統一的國家,阻擋了來自亞歐大陸西部、中部的外敵入侵。

東面和南面綿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港口,又適合開展對外貿易。

但同時,西部北部西南的高山高原,也阻礙了對外經貿交流和運輸通道的建設,在海上通道也必須要通過馬六甲海峽等有限的幾條通道。

四、鄰國眾多,責任重大。

四面鄰居眾多,這些鄰居們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各異,體制、制度、願景各有不同,在歷史上的相互交往中也發生過各種各樣的小插曲。

(7)中國對外貿易地理格局擴展資料:

從地理到地緣:中國走向海洋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地理和地緣在人類史上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地理是山川、河流、沙漠等,地緣是一定地理條件下的國家關系、政治秩序和人文格局,地緣是人類能量、行動和建功立業的力場。

當海洋作為一種地緣力量在16世紀突然爆發後,很短時間里它就席捲了世界政治舞台,人類從區域歷史走向了世界歷史。

世界因此成為一個星羅棋布的棋盤,政治家的每個行動,都要考慮棋盤上所有的棋格。

之後,西方地緣政治學開始萌發,1897年德國地理學家拉采爾提出了「國家有機體」「生存空間」,認為國家的興盛需要廣闊空間,只有海洋才能造就真正的世界強國。

1917年瑞典政治學家哲倫接受了拉采爾的思想,首創「地緣政治學」,提出強國才有生存空間,而強國的主要條件是內部凝聚力和外部交通。

美國馬漢的「海權論」指出要關注歐亞大陸,認為美國應該與英國、日本這樣的歐亞大陸邊緣強國共同合作對抗處於歐亞核心區域的強國。

中國自古將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當作王者之法,是治理國家的重要手段。旁瞎輪但幾乎一直面向陸地背向海洋,走的是一條「內部擴張」的道路。

近代中國既缺少西方自15世紀地理大發現以來航行世界的全球認知,又沒有產生地緣政治學的基礎性學科地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的整體積累,因此視野始終在地理層面徘徊而無法上升到地緣高度。

魏源是近代中國海洋觀念開風氣之先者,卻很少談到國家間的地理關系。而中國屈辱的近代史告訴我們,拘泥於自己的幾個棋格,終將被有全球視野的棋手吞沒。

今天我們應當以地緣戰略的視野來思考海洋問題,實現對海洋認知的新超越。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從地理到地緣:中國走向海洋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8、如何推動中國經濟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

據報道,日前舉辦的中央經濟工作則明會議上,相關負責人強調,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內涵十分豐富,體現了對新的開放階段基本特徵的深刻洞悉,標志著我們黨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報道稱,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全面開放新格局,要求我們在開放的范圍和層次上進一步拓展,更要在開放的思想觀念、結構布局、體制機制上進一步拓展,通過深層次改革,形成制度優勢。

形成新格局方面應堅持以「一帶一路」為重點,形成經貿地理新格局,繼續努力創新對外投資方式,形成以優化貿易結構、改善貿易平衡,促進貿易利益增長為目標的貿易增長新格局,推進貿易強國大鍵建設。

拓展新空間方面應推進區域合作,拓寬經貿合作廣度,強化規則建設,拓展經貿合作深度,參與全球治理,提升經貿合作高度,從而構建面向全球滾盯巧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路,形成以全球配置資源為目標的國際分工新格局。

希望中國經濟的全新格局可以早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