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某國對外貿易結構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某國對外貿易結構

發布時間: 2023-04-25 07:50:19

1、貿易結構是什麼

廣義的貿易結構(Composition of Trade)主要是指一定時期內貿易中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構成情況,一般稱為貿易結構。

狹義的貿易結構主要是指一定時期內貨物貿易中各種商品的構成情況。一般稱為商品貿易結構。

1、對外貿易結構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在其貿易額中所佔的比重。

2、國際貿易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貨物貿易額和服務貿易額在國際貿易總額中所佔的比重

3、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進出口貿易中各種商品的構成,即某大類或某種商品進出口貿易與整個進出口貿易額之比,以份額表示。

(1)某國對外貿易結構擴展資料:

建堂在日前舉辦的「2019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世界500強企業CBD高峰論壇」上說,2018年,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20.7%,遠遠高於服務貿易整體增速,占服務貿易進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

同時,旅行、運輸和建築這三大傳統服務貿易部門進出口總額佔比較上年下降2.2個百分點。

結構優化的同時,我國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擴大。馬建堂說,2018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超過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5%,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二。

馬建堂認為,我國服務貿易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仍與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具體表現為服務貿易存在較大逆差,傳統產業佔比偏高、層次較低,規模需進一步擴大。

他說,在服務業的對外開放中,中國將更加重視為服務業開放提供製度保障、新技術革命成果的運用、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

2、關於世界經濟概論的問題

1.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和問題
在當前世界經濟平穩增長的背後,是世界經濟結構需要進行深入和全方位的調整,從而有利於世界經濟、貿易長期均衡和可持續發展。經濟結構調整將相應地影響就業結構和數量的變化,對消費和經濟增長形成不利影響。然而從長期看,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將為經濟增長、福利水平和居民消費提高提供持久的動力和保證。發達國家仍將是引領世界經濟發展方向的主導力量。
當前,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和問題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各國貨幣政策不一
由於近兩年全球經濟增長加快,需求迅速增長、通脹有所抬頭,因此寬松貨幣政策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全球利率水平趨於上升。2004年6月30日,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調高25個基點至1.25%,意味著從2001年開始的寬松貨幣政策正式宣告結束和美國經濟進入了穩定持續增長時期。根據歷史經驗,美聯儲收緊銀根的過程往往需要持續兩年多的時間。目前,聯邦基金利率已經連續提高13次,從1%提高到4.25%,仍將有所上升。
兩年多來,歐元區2%的基準利率經歷了比美國利率高出一倍到僅為美國利率一半的轉變。歐洲央行一向以控制通貨膨脹為己任,並確定2%為可接受的通脹率的上限。但事實上,受各種因素的掣肘,歐洲央行的動作總是滯後於外界期望,歐元利率也經歷了從下降趨勢到可能上升的變化。受到油價屢創歷史新高導致企業成本增加以及消費者支出減少的影響,歐元區2005年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慢,同時歐元區9月消費物價同比上漲達到2.6%,是2002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給本不景氣的歐元區經濟增加了加息壓力,使歐洲央行處於兩難的境地。12月1日,歐洲中央銀行將歐元區的主導利率提高0.25個百分點。但並不意味著歐元升息周期的開始。
近期,韓國、智利、加拿大和泰國等國採取了加息步驟。當前全球通脹壓力上升,經濟增長周期不同,將會進一步擴大各國利差,給匯率和國際資本市場帶來新的變數。
二、全球貿易失衡加大,保護主義蔓延
這一趨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以美國為代表的部分發達國家貿易逆差和經常賬戶赤字迅速擴大。美國自1992年開始再次出現貿易逆差以來,逆差從1992年的501億美元大幅增長至2004年的6681億美元,佔GDP的比重也從0.8%上漲到了5.7%。二是發達國家不斷增長的國內需求和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使雙方的貿易結構失衡,發達國家抱怨發展中國家的出口侵佔了其國內市場,造成了失業上升。
作為貿易保護主義者,布希將美國國內經濟問題直接與對外貿易掛鉤。布希政府將持續的高失業問題歸咎於其他國家對美國的出口增長,接連不斷地以傾銷名義對其他國家強行設置貿易壁壘,保護國內鋼鐵、紡織等行業,在農業方面採用慣用的貿易補貼手段保護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在採取實際上的弱勢美元的同時,不斷要求中國等亞洲發展中國家貨幣升值,以解決貿易逆差問題。
然而,貿易逆差的根源首先還在於美國國內經濟結構問題。美國經常賬戶赤字長期居高不下已成為威脅美國和世界經濟的一大風險,當前全球貿易發展失衡加大的局面不可能長期保持下去。如果外部資金不再支持美國日益擴大的過度支出,美元不僅將可能遭受大幅貶值,美國經濟也會面對消費、投資萎縮的雙重打擊,不利於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
三、發達國家財政赤字依然龐大
由於採取減稅和擴大政府支出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近幾年,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都面對財政赤字升高的問題。2004 財政年度美國的財政赤字創下了 4130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歐盟國家的財政狀況同樣也不樂觀,其中5個主要國家的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已經超過歐盟規定的3%上限,法國和德國的財政赤字比例已連續 3 年突破這一標准。《穩定與增長公約》的修改使得歐盟國家財政赤字增加的空間加大,但是不利於各國協調經濟政策,促進經濟增長。日本的財政赤字問題更是由來已久,預計2005年日本財政赤字佔GDP比例仍將達到6.5%。
持續的財政赤字將會增加消費者的未來負擔、減少儲蓄、提高長期利率上升預期,並可能削弱社會投資動力,不利於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
四、通貨膨脹壓力顯現
2005年以來,CPI的上升比此前的預計更高,因此IMF的秋季預測中,分別將2005年和2006年發達國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調為2.2%和2.0%,比春季預測提高0.2和0.1個百分點,其中美國CPI分別上調為3.1%和2.8%,比春季預測各提高0.4個百分點,歐元區CPI分別為2.1%和1.8%, 也比春季預測提高0.2和0.1個百分點。 2005年和2006年,轉軌經濟和發展中經濟CPI將分別上升5.9%和5.7%,比春季預測分別上調0.4和1.1個百分點。
通脹壓力加大的另一個證明是原材料價格和生產成本上升較大。以美國生產者價格(PPI)的變化為例,從2004年4月以來,持續明顯高於CPI的上升水平,2005年9月份的同比PPI達到6.7%,比同期CPI高2個百分點。造成生產領域價格持續高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油價居高不下和原材料等非能源初級產品價格的上升。由於市場競爭,特別是國際競爭激烈,生產企業所受到的價格壓力沒有明顯向下傳導,使通貨膨脹受到了遏制。但是如果能源等價格持續保持在高位,價格提高的壓力將會超出企業的承受能力,通貨膨脹將會從生產領域轉向消費領域。
目前通貨膨脹依然較低和對世界經濟影響不大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各國從中國等國家進口了大量價格便宜的商品,抵消了油價上升輸入的通脹壓力。同時,更加靈活和一體化的國際金融體系推遲了高油價帶來的影響,世界製造業的轉移和直接投資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大量流入支持了它們的出口產業快速發展,石油出口國和中國等貿易順差國對美國等的資金迴流又支持這些國家的需求增長。因此,以往經濟增長加快產生的支出和消費信貸的快速增長使中央銀行提高利率以壓制通貨膨脹的影響被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廉價貨物的因素抵消或延遲了。現在還沒有明顯的跡象顯示會出現全球性通脹。
因此,在當前世界經濟平穩增長的背後,是世界經濟結構需要進行深入和全方位的調整,從而有利於世界經濟、貿易長期均衡和可持續發展。經濟結構調整將相應地影響就業結構和數量的變化,對消費和經濟增長形成不利影響。然而從長期看,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將為經濟增長、福利水平和居民消費提高提供持久的動力和保證。發達國家仍將是引領世界經濟發展方向的主導力量。
2.
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古典、新古典、新貿易理論以及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四大階段。 古典和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以完全競爭市場等假設為前提,強調貿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釋了產業間貿易。 二戰後,以全球貿易的新態勢為契機,新貿易理論應運而生,從不完全競爭、規模經濟、技術進步等角度解釋了新的貿易現象。 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則以專業化分工來解釋貿易,力圖將傳統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統一在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框架之內。
[編輯本段]古典國際貿易理論
古典的國際貿易理論產生於18世紀中葉,是在批判重商主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包括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和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古典貿易理論從勞動生產率的角度說明了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結構和利益分配。
重商主義
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出現了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的國際貿易觀點,也稱貿易差額論(晚期重商主義),其核心是追求貿易順差,代表人物有英國的托馬斯·孟(Thomas Mun)。 重商主義認為,財富的唯一形式即金銀,金銀的多少是衡量一國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而獲得金銀的主要渠道就是國際貿易。通過獎出限入求得順差,使金銀流入,國家就會富裕。
重農學派
17世紀下半期,在法國出現了反對重商主義,主張經濟自由和重視農業的思想,形成了重農學派(physiocratic school),其創始人是弗朗斯瓦·魁奈(F.Quesnay)。 重農學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張自由經濟,包括自由貿易,他們認為「自然秩序」(包括自由貿易)是保證市場均衡和物價穩定的重要機制。
絕對優勢理論
18世紀末,重商主義的貿易觀點受到古典經濟學派的挑戰,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生產分工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國際貿易的絕對優勢理論。 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原因的研究》(國富論)中,斯密指出國際貿易的基礎,在於各國商品之間存在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而這種差異來源於自然稟賦和後天的生產條件。 亞當·斯密認為在國際分工中,每個國家應該專門生產自己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並用其中一部分交換其具有絕對劣勢的產品,這樣就會使各國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更好地促進分工和交換,使每個國家都獲得最大利益。
比較優勢理論
鑒於絕對優勢理論的局限性,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繼承和發展了斯密的理論。 李嘉圖認為國際貿易分工的基礎不限於絕對成本差異,即使一國在所有產品的生產中勞動生產率都處於全面優勢或全面劣勢的地位,只要有利或不利的程度有所不同,該國就可以通過生產勞動生產率差異較小的產品參加國際貿易,從而獲得比較利益。 比較優勢理論遵循「兩優取其重,兩劣取其輕」的原則,認為國家間技術水平的相對差異產生了比較成本的差異,構成國際貿易的原因,並決定著國際貿易的模式。
保護貿易理論
1841年,德國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中提出基於國家主義的貿易保護政策理論,指出保護制度要與國家工業的發展程度相適應,又稱幼稚產業保護論。 與重商主義不同的是,他從保護生產力的高度把貿易和國家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形成以國家主義為基調的貿易保護理論,在實施貿易保護政策方面也更加客觀實際。
相互需求理論
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只論證了建立在各國專業化生產前提下的互利貿易基礎和利益所在,沒有說明總的貿易利益如何在貿易雙方進行分配。 約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政治經濟學原理》中,從相互需求角度出發,確定了國際間商品交換的價格問題,以解釋兩國間貿易利益是如何分配的。 相互需求理論實質上是指由供求關系決定商品價值的理論,是對比較優勢理論的完善和補充。 該理論用兩國商品交換比例的上下限解釋雙方獲利的范圍; 用貿易條件說明在利益的分配中雙方各占的比例; 用相互需求強度來解釋貿易條件的變動。
[編輯本段]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
19世紀末20世紀初,新古典經濟學逐漸形成,在新古典經濟學框架下對國際貿易進行分析的新古典貿易理論也隨之產生。
要素稟賦理論
1919年,瑞典經濟學家埃利·赫克歇爾(Eil F Heckscher)提出了要素稟賦論的基本觀點,指出產生比較優勢差異必備的兩個條件。 1930年代,這一論點被他的學生伯爾蒂爾·俄林(Beltil G Ohlin)所充實論證,其代表作《地區間貿易和國際貿易》進一步發展了生產要素稟賦理論,因而這一理論又稱為H-O理論。 與古典貿易模型的單要素投入不同,H-O模型以比較優勢為貿易基礎並有所發展,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產要素框架下分析產品的生產成本,用總體均衡的方法探討國際貿易與要素變動的相互影響。 其核心內容為:在兩國技術水平相等的前提下,產生比較成本的差異有兩個原因:一是兩國間的要素充裕度不同;二是商品生產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各國應該集中生產並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國充裕要素的產品,以換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這樣的貿易模式使參與國的福利都得到改善。 20世紀40年代,保羅·薩繆爾森(Palua A Samuelson)用數學方式演繹了H-O模型,指出國際貿易對各國收入差距的影響,將必然使不同國家間生產要素相對價格和絕對價格均等化,這也稱為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或H-O-S定理(赫克謝爾—俄林—薩繆爾森模型)。 這一定理潛在地認為,在沒有要素跨國流動的條件下,僅通過商品的自由貿易也能實現世界范圍內生產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和這一理論相關的還有另外兩個基本定理。 國際貿易對本國生產要素收益的長期影響,由斯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歸納為:出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國充裕要素)的報酬提高;進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國稀缺要素)的報酬降低;不論這些要素在哪個行業中使用。 羅勃津斯基定理認為,在兩種商品世界中,如果相對價格固定不變,一種生產要素增長會減少另一種商品產量。表明要素稟賦的變化決定著資源配置的變化。 這些定理均對H-O理論進行了重要拓展。
里昂惕夫悖論
按照H-O理論,美國是一個資本豐裕而勞動力相對稀缺的國家,其對外貿易結構應該是出口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 20世紀50年代初,美籍蘇聯經濟學家裡昂惕夫(Leontief)根據H-O理論,用美國1947年200個行業的統計數據對其進出口貿易結構進行驗證時,結果卻得出了與H-O理論完全相反的結論,這一難題稱為里昂惕夫悖論。 里昂惕夫悖論雖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觀點,但它對原有國際分工和貿易理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引發了對國際貿易主流思想的反思,推動了二戰後新的國際貿易理論的誕生。
[編輯本段]新貿易理論
二戰後,國際貿易的產品結構和地理結構出現了一系列新變化。 同類產品之間以及發達工業國之間的貿易量大大增加,產業領先地位不斷轉移,跨國公司內部化和對外直接投資興起,這與傳統比較優勢理論認為的貿易只會發生在勞動生產率或資源稟賦不同的國家間的經典理論是相悖的。 古典與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都假定產品市場是完全競爭的,這與當代國際貿易的現實也不相吻合,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新貿易理論應運而生。
新生產要素理論
新生產要素理論賦予了生產要素除了土地、勞動和資本以外更豐富的內涵,認為它還包括自然資源、技術、人力資本、研究與開發、信息、管理等新型生產要素,從新要素的角度說明國際貿易的基礎和貿易格局的變化。 1、自然資源理論 1959年,美國學者凡涅克(J. Vanek)提出了以自然資源的稀缺解釋里昂惕夫悖論的觀點,認為美國進口自然資源的開發或提煉是耗費大量資本的,會使進口替代產品中的資本密集度上升。扣除資源的影響,美國資本密集型產品的進口就會小於其出口。 2、人力資本理論 人力資本理論以基辛(D. B. Keesing)、凱南(P. B. Kenen)、舒爾茨(T. W. Schultz)為代表,對H-O理論作了進一步擴展,將人力資本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引入。 通過對勞動力進行投資,提高其素質和技能,進而提升勞動生產率。 人力資本充裕的國家在貿易結構和流向上,往往趨於出口人力資本或人力技能要素密集的產品。 3、研究與開發學說 格魯伯(W. Gruber)、維農(R. Vernon)認為研究與開發也是一種生產要素,一個國家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和該種產品中的研究與開發要素密集度之間存在著很高的正相關關系。 各國研究與開發能力的大小,可以改變它在國際分工中的比較優勢,進而改變國際貿易格局。 4、信息要素 信息雖然是一種無形資源,但它能夠創造價值。現代信息技術對生產的影響越來越強,對信息的利用狀況會影響一個國家的比較優勢,從而改變一國的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地位。
偏好相似理論
1961年林德(S. B. Linder)在《論貿易和轉變》一書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論,第一次從需求方面尋找貿易的原因。 他認為,要素稟賦學說只適用於解釋初級產品貿易,工業品雙向貿易的發生是由相互重疊的需求決定的。 偏好相似理論的基本觀點有: 產品出口的可能性決定於它的國內需求; 兩國的貿易流向、流量取決於兩國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需求結構越相似則貿易量越大; 平均收入水平是影響需求結構的最主要因素。
動態貿易理論
動態貿易理論主要從動態角度分析國際貿易產生與發展的原因。 1、技術差距理論 技術差距理論又稱創新與模仿理論,M·V·波斯納(Michael V. Posner)和胡弗鮑爾(G. G. Hufbauer)將技術作為一個獨立的生產要素,側重從技術進步、創新、傳播的角度分析國際分工的基礎,擴展了資源稟賦論中要素的范圍。 技術差距指一國以技術創新和控制技術外流而形成的一種動態貿易格局,會對各國要素稟賦的比率產生影響,從而影響貿易格局的變動。 2、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雷蒙德·弗農(Raymond Vernon)將市場營銷學中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與技術進步結合起來闡述國際貿易的形成和發展。1966年他在《產品周期中的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一文中指出,美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與產品生命周期有密切關系。 這一產品生產的國家轉移理論,假設國家間信息傳遞受到一定的限制、生產函數可變以及各國的消費結構不同,指出產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對生產要素的需要是不同的,而不同國傢具有的生產要素富饒程度決定了該國的產品生產階段和出口狀況。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將比較優勢論與資源稟賦論動態化,很好地解釋了戰後一些國家從某些產品的出口國變為進口國的現象。 3、「技術外溢」與「干中學」學說 這種觀點將技術作為內生變數,羅默提出的「干中學」式的技術進步,大部分是從技術外溢中獲得的,即從貿易或其他經濟行為中自然輸入了技術。 經克魯格曼(Krugman)論證,若引進國將外溢國的技術用於比較優勢產業,則對兩國均有利;反之對兩國均不利。 假設國內技術外溢的速度高於國際技術外溢,國家原先的領先產業有加速發展的可能,原有的比較優勢會增強。技術的傳播使各國的差異不斷擴大,強調了技術變動對國際貿易的動態影響。 4、動態比較優勢理論 林毅夫等提出,一個國家的產業和技術結構從根本上取決於國內要素稟賦,其升級是產業結構升級的基礎。 資本存量的變化對一國要素稟賦的影響最大。 資本存量的增加來自於積累,積累取決於儲蓄傾向和經濟剩餘的規模。 制度性決定的儲蓄傾向是固定的,因而影響資本存量的關鍵是經濟剩餘的規模。 如果一國的產業和技術結構能夠充分利用其資源稟賦的優勢,則其生產成本就較低,競爭能力就較強,進而創造更多的經濟剩餘,積累量也就越大。 因此,通過發揮比較優勢能夠較快地實現資源結構的升級,從而加快產業結構升級。
產業內貿易理論
產業內貿易理論又稱差異化產品理論,以不完全競爭市場和規模經濟為前提,從動態角度出發考慮需求情況,更符合實際。由於產業內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80年代以來許多經濟學家陸續建立模型對這一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探討。 1、新張伯倫模型 在產業內貿易理論的發展過程中,克魯格曼(Krugman)的模型具有開創性作用,他將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提出的將差異產品和內部規模經濟考慮在內的壟斷競爭模型推廣到開放條件下,創立了「新張伯倫模型」。 模型證明了當市場結構從完全競爭變為不完全競爭,達到規模報酬遞增階段的時候,即使兩國間沒有技術和要素稟賦差異,產品水平差異性和規模經濟也可推動國際貿易,增加兩國的福利。 2、蘭卡斯特模型 這一基於簡單的水平差異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模型,以產品特性和消費者偏好的唯一占優選擇性為基礎解釋兩國貿易。 蘭卡斯特(Lancaster)認為,在具有相同特點的經濟體之間,如果不存在貿易壁壘和運輸成本,在規模收益最大化和消費偏好差異的影響下,兩個經濟體間仍能進行產業內分工和貿易。 3、新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新赫克歇爾—俄林模型基於垂直產品差異,弗爾維(Falvey)等人通過對H-O模型假設前提的調整,將產品差異與勞動和資本等要素的不同組合之間建立一種聯系,但仍用要素稟賦來預測貿易,因而又稱為「新要素比例學說」。 這一理論認為,資本相對充裕的國家出口同種產品中資本密集的高質量品種,勞動力相對充裕的國家則出口勞動密集的低質量品種,由此形成的產業內貿易實質上還是垂直分工的結果,在對傳統貿易理論的最小偏離下,同時解釋了產業間和產業內的貿易模式。 4、布蘭德—克魯格曼模型 為解釋標准化產品產業內貿易現象,布蘭德(Brander)和克魯格曼構造了一個「相互傾銷模型」(差別壟斷模型)。 模型指出各國開展貿易的原因只在於壟斷或寡頭壟斷企業的市場銷售戰略,國際貿易的結構既不受要素稟賦、產品成本差別的限制,也不受生產者和消費者對差異產品追求的限制。 此模型表明,貿易是擴大競爭的一種方式,不完全競爭的企業可以通過貿易向別國的國內市場傾銷以擴大銷售,即使存在運輸成本,也會存在雙向貿易,並由兩國間需求彈性的預期差異決定貿易量。 這就為兩國相互傾銷的行為提供了解釋途徑。 5、垂直差異產業內貿易模型 與新H-O模型所不同的是,垂直差異產業內貿易模型以寡頭壟斷市場假定為前提。弗爾維研究認為,一個產業包括依質量高低排列的一個「產品鏈」,即垂直差異性產品。 弗爾維(Falvey)和凱克斯基(H. Kierzkowski)建立的F-K模型表明,在完全的垂直型產業內貿易與完全沒有這類貿易之間有許多過渡類型,垂直型產業內貿易的程度與特性依賴於要素稟賦、技術和收入分配情況對不同國家的相對影響。 費萊姆(Flamand)和赫爾普曼(Helpman)建立的費—赫模型提出了另一種觀點。假設有兩國均生產某種產品,生產效率不同,勞動是唯一的生產要素。國際分工以產品差異性的形式體現,一國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具有比較優勢,另一國相反,決定產品質量的是勞動投入,這里指「人力資本」。如果兩國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不吻合,就可能發生產業內貿易。
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Michel E. Porter)提出的這一理論,從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這一微觀角度解釋國際貿易,彌補了比較優勢理論在有關問題論述中的不足。 波特認為,一國的競爭優勢就是企業與行業的競爭優勢,一國興衰的根本原因在於它能否在國際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 而競爭優勢的形成有賴於主導產業具有優勢,關鍵在於能否提高勞動生產率,其源泉就是國家是否具有適宜的創新機制和充分的創新能力。 波特提出的「國家競爭優勢四基本因素、兩輔助因素模型」中,生產要素、需求狀況、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政府、機遇都是國家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 波特根據以上各大要素建立了鑽石模型,說明了各個因素間如何相互促進或阻礙一個國家競爭優勢的形成。 從發展階段來看,一個國家優勢產業的發展可分為四個不同階段,即生產要素推動階段、投資推動階段、創新推動階段,財富推動階段。 該理論對當今世界的經濟和貿易格局進行了理論上的歸納總結。
[編輯本段]新興古典貿易理論
新興古典經濟學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興的經濟學流派.新興古典貿易理論依託新興古典經濟學的新框架,將貿易的起因歸結為分工帶來的專業化經濟與交易費用兩難沖突相互作用的結果,從而對貿易的原因給出了新的解釋思路,使貿易理論的核心重新回到分工引起的規模報酬遞增,是一種內生動態優勢模型,是貿易理論和貿易政策統一的模型,是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統一的模型,能夠整合各種貿易理論,是貿易理論的新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楊小凱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用超邊際分析法將古典經濟學中關於分工和專業化的經濟思想形式化,將消費者和生產者合二為一,發展成新興古典貿易理論。 該理論使研究對象由給定經濟組織結構下的最優資源配置問題,轉向技術與經濟組織的互動關系及其演進過程,力圖將外生的比較利益因素引入到基於規模報酬遞增的新興古典經濟學的貿易理論模型中,把傳統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統一在新興古典貿易理論框架之內。 此理論的內生分工和專業化新興古典貿易模型(Sachs, Yang and Zhang,1999)表明,隨著交易效率從一個很低的水平增加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均衡的國際和國內分工水平從兩國都完全自給自足增加到兩國均完全分工,在轉型階段,兩種類型的二元結構可能出現。 經濟發展、貿易和市場結構變化等現象都是勞動分工演進過程的不同側面,貿易在交易效率的改進過程中產生並從國內貿易發展到國際貿易,兩者之間有一個內在一致的核心。
[編輯本段]當代國際貿易的變化
產業內貿易和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迅速增長。 所謂產業內貿易(intra-instiry trade)是與傳統國際貿易理論解釋的產業間貿易(inter-instry trade)相對的一個概念,指的是同一產業內的產品之間的貿易,也就是說一個國家既進口又出口同一類產品。 這些現象的出現對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提出了挑戰。佔世界貿易額相當大比重的一部分貿易並不是因為比較成本的差異或者資源稟賦的差異而發生的。為了解釋這些國際貿易的新現象,以克魯格曼、雷蒙德·弗農等為代表的大批經濟學家提出了各種新的學說。這些學說與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我們把這些學說稱為新國際貿易理論。

3、目前我國 對外貿易依存度處於何種水平

前不久,一位教師講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問題的習題講評課,該教師先通過多媒體出示「我國和世界上創新型國家的情況比較」表,從「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貢獻率、對外貿易依存度、研發投入佔GDP總量」 等幾個角度把「目前我國」、「世界上創新型國家」、「2020年中國」進行了多角度的量化比較,在組織學生分析圖表揭示的經濟現象後,教師進而引導學生歸納指出: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很高,研發投入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而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升高,勢必造成經濟運行的高風險、也會影響我國擴大內需方針的實現。筆者聽後,覺得有些提法過於片面和絕對化,應該具體辯證地加以分析。以下就較高的外貿依存度問題談點粗淺認識:

一、外貿依存度升高具有必然性

外貿依存度是指一國對外貿易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它不僅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同時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開放程度。自從加入WTO之後,我國的對外貿易出現了強勁的增長,外貿依存度也隨之急劇攀升。1980年只有12.5%,到1990年已經超過30%,2000年達到44%,2002年為48.8%,2003年為60%,到2004年的70%,2005年由於人民幣的小幅升值,外貿依存度略有降低,約為63.9%。根據WTO和IMF的數據測算,1960年全球外貿依存度為25.4%,1990年升至38.7%,2003年已接近45%。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且遠高於美國、日本等經濟大國。那麼導致我國外貿依存度升高的原因何在呢?

1、 國際背景

首先,世界經濟回升為我國外貿增長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近年來,世界經濟在復甦中發展,貿易量也逐漸回升。據世界銀行統計預測,2001-2003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分別為2.3%、3.0%、3.1%,世界貿易止跌回升,由2001年的下降0.5%轉為2002年上漲3.0%和2003年增長4.6%,一些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和外貿也明顯回升,極大地拓展了我國進出口特別是出口的空間。

其次,.美元一定程度的貶值改善了我國的貿易條件

面對居高不下的財政赤字及經濟復甦乏力的情況,美國放棄強勢美元政策,導致美元貶值。自2002年2月以來,美元對世界主要貨幣已經貶值26%以上,其中2003年對歐元和日元分別貶值20%和10%。這就使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優勢更加明顯,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國的出口。

2、國內原因

要看到制約外貿依存度基本因素的變化。外貿依存度的變化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出口增長率、GDP 增長狀況和匯率的變動。

首先,對外貿易結構中加工貿易比重大、增長快。對外貿易總額作為外貿依存度計算的分子,其增長速度是影響外貿依存度變動的重要因素。作為國際直接投資的主體形式,加工貿易的快速崛起對提高外貿依存度具有巨大影響。20世紀80年代初,加工貿易還是一片空白。而到了2004年,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接近5500億美元,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方式。2005年,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6905.1億美元,增長25.6%,在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上升到48.6%。近年來,外商投資企業已佔加工貿易的四分之三左右,成為我國加工貿易的主體。這種「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貿易方式使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快速上升,當GDP 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速上,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越高,外貿依存度則越高。2000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平均增長速度高達26.7%,比同期GDP平均增長速度高出16個百分點,這是造成我國外貿依存度急劇上升的主要原因。

其次,GDP的增長狀況和結構。國內生產總值作為外貿依存度計算的分母,其增長率也直接影響外貿依存度的變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告別了封閉型模式,走上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道路,中國抓住三次國際產業轉移的重大機遇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進一步提高了我國的GDP總量。但從GDP的構成看,一般情況下,一國GDP構成中第三產業所佔的比重越高,外貿依存度就越低。目前,美國第三產業在GDP構成中的比重已經超過75%,而我國僅為33%左右。這也是我國外貿依存度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我國的GDP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這也是造成我國外貿依存度偏高的原因之一。

再次,匯率的變動直接影響外貿依存度的水平。從我國經濟運行看,人民幣匯率與對外貿易依存度存在著相關性。人民幣匯率對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影響通過對外貿易發展戰略和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實施來體現。總體上看,人民幣低估是我國外貿依存度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 外貿依存度升高存在不實成分

目前我國外貿依存度是否真正達到了危險的程度?我覺得正確看待這一問題,以下因素值得關註:

第一,看對外貿易結構

我國對外貿易結構中加工貿易比重較大。2005年加工貿易占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上為48.6%,幾乎是半壁江山。由於對外加工只收取少量的工繳費,沒有過多的附加增值,國內采購、配套率亦較低,即中國從其他國家進口大量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進行組裝之後再出口到國外。這一進一出匯總後再除以當年的GDP,使得外貿依存度明顯地有虛增的成分。

第二,看國際分工模式

在國際分工模式方面,美、日等發達國家是全球對外投資的主要力量,他們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投資主要採用垂直分工模式,把當地工廠作為生產基地,投資方提供設計、關鍵原料、設備等,發展中國家提供勞動力和其他生產條件進行生產,產品有相當一部分出口到投資國或其他國家。相反,在發達國家間的相互投資中,主要以水平分工為主,把東道國主要作為銷售基地、地區總部、研發基地。即使作為生產基地,也以本地銷售為主。這種分工模式下即便是同一個生產活動,從東道國角度計算和從投資國角度計算出來的外貿依存度存在明顯差異。

第三,看國內產業結構

國內產業結構以製造業為主,第三產業比重較低,是我國外貿依存度高的一個重要原因。與此相反,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是導致發達國家外貿依存度偏低的重要原因。在發達國家產業構成中,服務業佔主要份額,由於服務產品的流動性較差,發達國家在全球貿易總額中的比例一直很低。盡管美國、日本均為貿易大國,但由於國內經濟總量巨大,國際商品貿易佔GDP的比值自然偏低,所以這些國家的外貿依存度仍然不高。

第四,看外商投資狀況。

我國外貿依存度高也是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依賴過大這一經濟結構的必然反映。據商務部統計,2004年全國出口額最大的200家企業中,外資企業佔77%;進出口額最大的500家企業中,外資企業佔62%。從外貿依存度這一比率的分子來講,我國巨額外貿的一大部分實際上是在華外商投資企業所創造的,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額大於其他企業的出口額,所以,外商投資企業「大進大出,兩頭在外」這一經營行為,也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我國的外貿依存度。

因此,在對外開放政策造成外貿依存度必然提高的背後,還有許多因素影響和誇大了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那種認為我國外貿依存度已經非常高,甚至達到了危險的程度的觀點是不符合實際的。

三、 外貿依存度升高風險未必會隨之升高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可低估

談到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和風險,這里需要回答並解決以下兩個方面問題:

第一,經濟開放度越高,是否風險就越高,開放經濟還是封閉經濟的風險更高

對於封閉經濟的風險,我們有切身的體驗:清朝的閉關自守,使我們這個幾千年保持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國淪落到落後挨打的境地;冷戰時國際格局導致的被迫封閉,使我國僅3年自然災害就導致餓殍遍野。但在經濟開放的今天,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系統論研究表明,開放的系統比封閉的系統更具活力。開放的經濟可以使我們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比在一國之內或個別區域內配置資源具有更大的迴旋餘地,資源配置的效率更高,經濟運行的穩定性更好。目前我國在很多種商品的世界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外貿依存度的進一步提高,意味著我國在世界市場份額進一步增加,任何別國針對中國採取行動的成本都將提高,可能導致兩敗俱傷。從這個意義上講,外貿依存度提高並不必然帶來風險的提高。相反,對一個貿易大國而言,甚至有可能降低一些人為的風險。

這里需要明確的是,開放經濟有著與封閉經濟不同的風險源。對於開放經濟而言,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可能傳遞到國內,導致國內的通貨膨脹;國際熱錢的大規模進出,會對貨幣當局的貨幣供給產生重大影響,管理失當,可能引發金融危機;對外部戰略資源依賴程度高,國際市場上的風吹草動可能影響到國內經濟的正常運轉。這是封閉經濟沒有而開放經濟所特有的。世界經濟近幾十年發展表明,經濟或金融危機發生頻率最高的國家,並非經濟開放度最高的國家,而是開放進程過快、風險防範機制不健全的國家。這說明經濟開放度高本身並不意味著風險更高,而風險防範機制能不能及時跟上開放步伐才是能否帶來風險的原因所在。

反思我國,目前防範風險的機制大多是針對封閉經濟設計的,對於開放經濟的風險,我們的認識還不全面,還缺乏防範開放經濟風險的知識與經驗,所以,當務之急應該是深入研究開放經濟的風險形成機制,盡快建立和完善適應開放型經濟的風險防範機制。

第二,外貿依存度偏高,會對中國的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外貿依存度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其提高和變化一方面意味著我國能更加主動地參與國際經濟,從而提高了我國的經濟地位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持續增長的外貿依存度會給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表現在:

首先,對外貿易摩擦加劇。由於我國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出口遭遇國外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明顯增多。在「十五」期間,我國每年被反傾銷立案的數目平均超過50起,屢屢受到美國、歐盟、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反傾銷調查。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除此之外,反補貼、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等問題也已經成為了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對付我國產品的方式。所以,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不可避免地使我國進入了國際經濟摩擦的時代。

其次,影響國家經濟安全。能源、礦產資源、某些關鍵設備和零部件進口依存度高容易使本國的經濟命脈受制於人。一旦國際經濟出現較大波動, 必然使國內經濟出現一些困難。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為35%左右,據專家估算,到2020年,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0%,我國石油供應的一大半將依賴國際供應。如何有效地降低中國重要戰略資源的對外依存度,是我們需要認真關注並予以解決的重要難題。另外,目前我國進口商品以工業製成品為主,其中資本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占據主導地位,這反映出我國國內產業對國際高新技術和資本品的高度依賴,反映了我國國內產業科研開發的相對滯後。隨著重要戰略物資、關鍵產品和技術的進口數量不斷增長,進口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大。

再次,影響國內產業發展。我國的高外貿依存度主要表現為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上的比較優勢。因此,紡織服裝、鞋類、玩具等產品一直是我國大宗出口商品,但是這些行業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而且這種低附加值行業的不斷擴容不利於我國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增加了實現提高外貿競爭優勢目標的難度。

此外,惡化貿易條件。我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 進口的主要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一般來說, 前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高, 後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低。我國是一個大國,一旦大量進口,會引起國際市場價格的上漲,這不僅會加劇我國對海外能源等產品的依賴, 而且還會惡化貿易條件降低我國的經濟福利。

三、外貿依存度升高不會影響我國經濟擴大內需的方針

中國積極參與全球化,意味著未來外貿依存度還有升高的可能。對此,有必要調整國內需求與國際需求的權重,把經濟發展的立足點放在擴大國內需求上。

如何看待依靠內需與擴大出口的關系。作為一個大國,中國依靠擴大內需來發展,無疑是正確的。但目前一些人存在著模糊認識,即一提到依靠內需,似乎就要降低出口增長。實際上依靠內需並不意味著要減少出口,二者不是相互矛盾的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按照全球分工的要求配置資源,比局限於一國之內配置資源的效率更高,即使對大國而言也是如此。針對勞動力豐富而其他資源相對短缺的基本國情,要求我國有必要通過大量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換取資源密集、技術密集產品的進口,以確保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0多年來我國對外貿易產品結構的演化,已經體現了這一基本國情的要求。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專門為國際市場生產的大量勞動密集型產品,為我國擴大內需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一是為國內產業升級提供了外匯;二是為進口國內短缺的資源、能源提供了支付能力;三是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為擴大內需提供了購買力。因此,不能一遇到國際貿易磨擦或開放的風險,就對擴大出口的戰略產生動搖,很多為國際市場生產的產品在國內是找不到有效需求的。擴大內需不是要放棄國際市場,而是要與擴大出口相互促進。

4、國際貿易政策的構成包括

從對外貿易政策的內部構成看應包括三個層次:
1、對外貿易總政策,其中包括進口總政策和出口總政策
這是根據本國國民經濟的總體情況,本國在世界舞台上所處的經濟和政治地位,本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和本國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以及本國的資源、產業結構等情況,制定的在一個較長時期內實行的對外貿易基本政策。
2、對外貿易國別(或地區)政策
這是根據對外貿易總政策及世界經濟政治形勢,本國與不同國別(或地區)的經濟政治關系,分別制定的適應特定國家(或地區)的對外貿易政策。
3、對外貿易具體政策,又稱進出口商品政策
這是在對外貿易總政策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產業的發展需要,不同商品在國內外的需求和供應情況以及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分別制定的適用於不同產業或不同類別商品的對外貿易政策。
對外貿易政策的制定,一般反映本國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在資本主義國家,占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內部,一般存在著若干不同的利益集團。在一定時期,某一集團在政治上占上風,則該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就反映這個集團的利益和意志,主要為這個集團服務。因此,在資本主義國家的不同利益集團之間常在此問題上發生爭吵。
一個國家對外貿易政策的制定,一般是由該國的立法機構進行。在資本主義國家是由其議會直接通過貿易法案,或由議會授權總統或政府制訂、頒布有關的法令或規章,如進出口商品關稅的提高或降低、進出口商品的限額、是否實行許可證制、商品檢驗規章以及與外國簽訂貿易協定等。
對外貿易政策在制定以前,立法機構一般要征詢各大企業集團的意見。大企業主也必然通過各種方式,包括通過其組織──企業主協會或商會向立法機構提出建議,施加影響。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平等互利的原則,促進和發展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關系,締結或者參加關稅同盟協定、自由貿易區協定等區域經濟貿易協定,參加區域經濟組織。

5、國際貿易與對外貿易二者是什麼關系?

一、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

國際貿易亦稱「世界貿易」,泛指國際間的商品和勞務(或貨物、知識和服務)的交換。它由各國(地區)的對外貿易構成,是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國際貿易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已發生,並隨生產的發展而逐漸擴大。到資本主義社會,其規模空前擴大,具有世界性。

二、對外貿易(Foreign Trade)

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或「進出口貿易」,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這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開始產生和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更加迅速。其性質和作用由不同的社會制度所決定。
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地理方向

(一)對外貿易地理方向

對外貿易地理方向又稱對外貿易地區分布或國別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各個國家或區域集團在一國對外貿易中所佔有的地位,通常以它們在該國進出口總額或進口總額、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來表示。對外貿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國出口商品的去向和進口商品的來源,從而反映一國與其他國家或區域集團之間經濟貿易聯系的程度。一國的對外貿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經濟互補性、國際分工的形式與貿易政策的影響。

(二)國際貿易地理方向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亦稱「國際貿易地區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國或各個區域集團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地位。計算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額在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也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總額在國際貿易總額(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

由於對外貿易是一國與別國之間發生的商品交換,因此,把對外貿易按商品分類和按國家分類結合起來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結合起來,可以查明一國出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去向和進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來源,具有重要意義。

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商品結構

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進出口貿易中各種商品的構成,即某大類或某種商品進出口貿易與整個進出口貿易額之比,以份額表示。國際貿易商品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各大類商品或某種商品在整個國際貿易中的構成,即各大類商品或某種商品貿易額與整個世界出口貿易額相比,以比重表示。為便於分析比較,世界各國和聯合國均以聯合國《國際貿易商品標准分類》(SITC)公布的國際貿易和對外貿易商品結構進行分析比較。

一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可以反映出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狀況、科技發展水平等。

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可以反映出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狀況和科技發展水平。

知識產權貿易

根據關貿總協定烏拉土回合達成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知識產權包括如下內容:版權、專利、商標、地理標志、工業設計、集成電路、外觀設計(分布圖)等,是一種受專門法律保護的重要的無形財產。
服務貿易

根據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達成的「服務貿易總協定」,服務貿易是指:「從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境內提供服務;在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員境內以商業存在提供服務;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員境內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務。」服務部門包括如下內容:商業服務,通信服務,建築及有關工程服務,銷售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與旅遊有關的服務娛樂、文化與體育服務,運輸服務。

貿易差額

貿易差額(Balance of Trade)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之間的差額。當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相等時,稱為「貿易平衡」。當出口總值大於進口總值時,出現貿易盈餘,稱「貿易順差」或「出超」。當進口總值大於出口總值時,出現貿易赤字,稱「貿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貿易順差以正數表示,貿易逆差以負數表示。

一國的進出口貿易收支是其國際收支中經常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一個國家國際收支的重要因素。

6、對外經濟貿易發展基礎的指標有哪些?

國際貿易得到發展是依據什麼指標的.寫回答
3在近幾十年發展中國家貿易持續強勁增長的基礎上,國際社會努力幫助發展中國家更加有效地參與國際貿易。然而,最近發生的全球危機卻對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沖擊。2009年世界貿易量下降了13%。而2008年9月到2009年3月期間商品價格的暴跌加劇了這種低迷狀況。受影響最嚴重的是轉型經濟體國家和西亞國家,這些國家的貿易下滑,國內生產總值分別下降近13%和9%。對於大部分出口創收嚴重依賴幾種商品的最不發達國家而言,危機的影響尤為明顯。商品價格的暴跌使其出口價值嚴重縮水。盡管如此,2009年,其出口數量仍有所增長,尤其是主要出口產品,出口量擴大了6%;但價值卻降低了9%(表3)。價格大幅下跌的商品依次為礦產、金屬和木材。最不發達國家雖然出口增多,但價值卻有所下降。隨著商品價格的回落,2009年下半年開始出現恢復。但是,根據一些估計,2010年在一些發展中區域,按美元價值計算,貿易價值比危機前水平仍要低約20%。根據聯合國《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的基準,預計2010年世界貿易增長率超過7%,而2011年的增長率約為6%。要知道,這幾年是恢復期,預期並不理想,因為低於2004-2007年世界貿易年平均增長率接近8%的水平。發展中國家出口商對發達經濟體貿易自由化減弱的擔心加劇了全球衰退引發的問題。在全球危機爆發的前幾個月中,由於一些國家開始採取保護主義措施來應對危機,20國集團(G-20)承諾抵制這種做法,並要求主要國際貿易機構監督國家在這方面的活動。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中旬,20國集團成員國尋求實施新的貿易限制的做法與2008年9月以後相比已經不太明顯,這些限制的總體情況受到限制。引發衰退的金融危機還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因為很難籌措貿易融資。盡管2009年下半年全球貿易籌資市場有所松動,但各區域受益的程度不同。新興市場在這方面表現突出,但低收入國家,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低收入國家,它們在貿易融資上仍面臨各種嚴重製約。2009年4月倫敦峰會上20國集團制定的一攬子支持短期貿易融資方案幫助緩解了這種狀況。但是,一攬子方案的其餘資源應繼續重點關注長期行動計劃,應確保滿足最急需國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