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對外貿易理論看貿易戰爭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對外貿易理論看貿易戰爭

發布時間: 2023-04-07 10:11:51

1、什麼是貿易戰,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貿易戰

您好,貿易戰,指一些國家通過高築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限制別國商品進入本國市場,同時又通過傾銷和外匯貶值等措施爭奪國外市場,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報復和反報復,稱為貿易戰。如果貿易戰的武器僅限於相互提高關稅稅率,對此則稱為「關稅戰」。
隨著80年代日德兩國對外貿易順差的不斷擴大和美國、德國(當時的聯邦德國)、日本、英國、法國之間「廣場協議」的簽署,日元與馬克對美元大幅升值。匯率升值對促進兩國經濟結構調整、提升對外投資等確實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對兩國的確實帶來沖擊。面臨同樣的考驗,日本和德國不同的應對措施造就了兩國經濟不同的命運,二者的經驗和教訓對中國解決人民幣匯率問題,化解中美貿易爭端,並順利完成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二戰後,日本確立了「貿易立國」的發展戰略,大力推進本國出口發展。隨著1956年日本加入關貿總協定,日本對外貿易不斷發展,對外貿易順差額度不斷擴大。日本貿易順差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佔佔據了美國貿易逆差的主要部分,20世紀80年代美日貿易逆差佔美國逆差比重一度接近60%,這導致了日本與美國之間產生了大量的貿易摩擦。

2、什麼是貿易戰,可以通俗一點嗎?

貿易戰,指一些國家通過高築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限制別國商品進入本國市場,同時又通過傾銷和外匯貶值等措施爭奪國外市場,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報復和反報復,稱為貿易戰。如果貿易戰的武器僅限於相互提高關稅稅率,對此則稱為「關稅戰」。

中美貿易爭端,又稱中美貿易戰,也叫中美貿易摩擦,是中美經濟關系中的重要問題。貿易爭端主要發生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領域;二是中國沒有優勢的進口和技術知識領域。前者基本上是競爭性的,而後者是市場不完全起作用的,它們對兩國經濟福利和長期發展的影響是不同的。

(2)對外貿易理論看貿易戰爭擴展資料:

貿易摩擦影響如下:

1、公平貿易取代自由貿易。美國在戰後到20世紀70年代這段時間的主調是自由貿易。70年代以後因為巨額貿易赤字等問題開始轉向公平貿易政策,其基本觀點是認為美國市場開放度遠遠高於別國。而最終美國從中增強了自己的競爭力,而且常常藉此來以經濟手段來制裁其他國家,這就導致別的國家不服,從而貿易摩擦就產生了。

2、偏重雙重標准和單邊標准主義。這種雙重標准和單邊主義行動,很容易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行動,貿易摩擦就在所難免了。

3、利益集團對貿易政策有重要影響。各種利益集團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和利益積極影響美國立法和其他政策決策,對直接或間接關繫到其成員的公共關系決策施加影響。在美國的特有制度下,我們經常會看到,對於有利於美國的事情,美國政界睜隻眼閉隻眼,而對於不利於美國的事情,哪怕僅僅影響到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也立刻會有反對的意見。

4、國會管理貿易。美國的憲法規定,國會有管理同外國貿易的商務合同,並制定和徵收關稅的權利。美國的行政部門更具國際視野卻不能制定對外貿易政策,更注重本地區利益的議員卻可以制定對外貿易政策,因此貿易保護主義經常得到體現。

5、代言制度。在美國的民主制度下,議員和政府官員往往是某種利益的代言人。在選舉的制度下,個人影響力和知名度對於前途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美國的政界人士不是本人擁有巨額的財產就是能得到他人的資助。官員當選後,資助的要求就可以得到體現,因此就很容易因為某些官員的一些利益而導致貿易摩擦!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貿易戰

網路-中美貿易爭端

3、中國與美國貿易戰的本質是什麼?

美國貿易戰的實質是遏制中國

美國想從中國身上壓榨到更多的利益,想用關稅攪亂中國的發展信心。在中美經貿摩擦中,要看透美國行為的本質。美國人看似和我國在談經貿,但其很多要求早已超出經貿范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遏制中國,在於攪亂中國的發展。

對於遏制中國,美國是一以貫之的,只不過不同時期,遏制手段不同而已。以前是制裁、封鎖、轟炸使館等等,今天成了貿易戰。

美國之所以發起貿易戰,其聲稱的理由是美中貿易不平衡,是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但其實美國人都清楚,貿易戰也許會減少對華貿易逆差,但不可能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

(3)對外貿易理論看貿易戰爭擴展資料

貿易摩擦政治分析:

1、公平貿易取代自由貿易。美國在戰後到20世紀70年代這段時間的主調是自由貿易。70年代以後因為巨額貿易赤字等問題開始轉向公平貿易政策,其基本觀點是認為美國市場開放度遠遠高於別國。

2、偏重雙重標准和單邊標准主義。這種雙重標准和單邊主義行動,很容易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行動,貿易摩擦就在所難免了。

3、利益集團對貿易政策有重要影響。各種利益集團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和利益積極影響美國立法和其他政策決策,對直接或間接關繫到其成員的公共關系決策施加影響。在美國的特有制度下,我們經常會看到,對於有利於美國的事情,美國政界睜隻眼閉隻眼,而對於不利於美國的事情,會立刻有反對意見。

4、國會管理貿易。美國的憲法規定,國會有管理同外國貿易的商務合同,並制定和徵收關稅的權利。美國的行政部門更具國際視野卻不能制定對外貿易政策,更注重本地區利益的議員卻可以制定對外貿易政策,因此貿易保護主義經常得到體現。

5、代言制度。在美國的民主制度下,議員和政府官員往往是某種利益的代言人。在選舉的制度下,個人影響力和知名度對於前途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4、貿易會引起戰爭嗎?

國際貿易有可能會引發戰爭,但可能性不大,當貿易摩擦上升到政治層次後,當事國雙方政府會出面會晤,尋找解決辦法,畢竟只要雙方發生貿易往來,都會得到好處的,只是得到的好處大小多少的問題.

5、對外貿易政策理論依據

國際貿易理論是國際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開放條件下的微觀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務在各國之間的交換,研究國際商品交換的原因、結果,以及相關的政策。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范圍也包括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和技術知識的國際傳遞。生產要素和技術知識一方面作為某種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國際市場,另一方面作為要素投入對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起著重要作用。國際貿易理論還研究經濟增長、技術變動與貿易的相互影響,從動態上分析國際貿易變動的原因與結果。從經濟學說史上看,國際貿易理論可追溯到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的重商主義學說。斯密和李嘉圖的貿易理論中,勞動是唯一的生產要素,生產技術是給定的外生變數,生產規模報酬不變。斯密與李嘉圖的貿易理論是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部分,被稱為「古典貿易理論」。二十世紀初,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提出了「資源配置」或「資源稟賦」的貿易學說。在赫克歇爾和俄林的模型中,勞動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產的規模報酬仍然不變。他們的理論被稱為「新古典貿易理論」。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隨著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和結構變化,在赫克歇爾—俄林體系中徘徊多年的國際貿易理論又活躍起來,一部分經濟學家開始用新的方法來研究貿易的原因和結果,研究新的貿易結構與貿易政策,創立了一系列新的學說。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這些學說已逐漸成熟。其中一部分已被編入教科書,另外部分仍在繼續討論之中,仍是貿易的前沿論題,本文將簡要地介紹這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並闡述其對我國貿易政策的意義。一、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工業發達國家之間和相同產業之間的貿易為貿易原因提出新解釋的主要是從七十年代末發展起來的「規模經濟貿易學說」,主要的貢獻者是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Krugman)。這一理論以企業生產中的規模經濟和世界市場的不完全競爭為基礎解釋戰後增長迅速的工業國之間的和相同產業之間的貿易。規模經濟貿易理論[(1)a]的發展是建立在兩個與以往理論不同的假設上:(1)企業生產具有規模經濟;(2)國際市場的競爭是不完全的。具體講在「規模經濟」和「壟斷競爭」的條件下,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隨著產量增加而下降,企業面對的是市場需求曲線,市場需求量會隨著價格的下跌而增加。在參與國際貿易以前,企業所面向的只是國內的需求。由於國內市場需求有限,企業不能生產太多,從而使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不得不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如果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產品所面臨的市場就會擴大,國內需求加上國外需求,企業生產就可以增加。由於生產處於規模經濟階段,產量的增加反而使產品的平均成本降低,從而在國際市場上增加了競爭能力。由於工業產品的多樣性,任何一國都不可能囊括一行業的全部產品,從而使國際分工和貿易成為必然。但具體哪一國集中生產哪一種產品,則沒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自然(競爭)產生,也可以協議分工。但這種發達國家之間工業產品「雙向貿易」的基礎是規模經濟,而不是技術不同或資源配置不同所產生的比較優勢。二、國際貿易、技術外溢、與經濟增長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來,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主要是圍繞國際貿易與技術進步、經濟增長的關系來進行。在經濟學文獻中,雖然已有許多理論闡述了技術在貿易和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但是最新一系列的研究則把技術作為一種內生變數,不僅討論技術對貿易的影響,也分析國際貿易、經濟增長在技術進步中的作用。把技術變動、不完全競爭、規模經濟和經濟增長等結合起來研究,是國際貿易理論的最新發展和前沿課題。國際貿易理論的這一新發展的背景也與戰後國際貿易格局變化有關。在用規模經濟與不完全競爭的理論說明了當前「北北貿易」和同類產品之間貿易的原因之後,人們自然就會進一步探討。為什麼會有規模經濟?產業的規模經濟和國際分工是怎樣形成的?如果說技術的差異與發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那麼,技術又是怎樣產生、發展、傳遞的?技術的發展與國際貿易、經濟增長的關系又是如何?這些問題引起了國際經濟學家的極大興趣。學者們將國際貿易理論與增長理論結合起來,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近年來,在國際經濟學的研究中,關於國際貿易、技術變動與經濟增長的文章很多。從其理論淵源來說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沿著李嘉圖的模型,仍把技術作為一種外生變數,但從動態角度分析技術變動對貿易模式和各國福利水平的影響,另一部分則把技術作為一種內生變數,不僅研究技術怎樣影響貿易和增長,同時把技術發展作為科研、投資、貿易和經濟增長的一種結果,研究技術變動、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相互間的關系。1.技術作為外生變數的貿易與增長理論(1)技術差異所形成的貿易模式除了「規模經濟與不完全競爭」的貿易學說外,技術作為外生變數上的差異亦被用來說明發達工業國家之間和同類產品之間的貿易,馬庫森和斯文森(MakusenandSvenson,1985)在他們的研究中假設兩國的資源配置比例和需求偏好都是相同的。產品生產需用兩種以上的要素投入,但不具有規模經濟。但如果兩國在生產技術上有某種細微的差別,勞動生產率就會略有不同。在兩國的貿易中,各國都會出口其要素生產率相對高的產品。戴維斯(Davis)在他1994年的研究中也假設兩個國家兩種產業。其中第一種產業只生產一種產品,而第二種產業生產兩種不可完全替代的產品。假設其中一國在第二種產業的生產中與國外略有技術上的不同,在其中一種產品的生產技術上比別國略勝一籌。在自由貿易條件下,要素價格的相等會使該國生產和出口這種產品,而別國則會生產出口另一種產品。馬庫森、斯文森和戴維斯的研究說明,即使在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的市場上,技術上的差異亦可引起同行業產品之間(intra—instry)的貿易。(2)技術變動對貿易模式和福利的影響克魯格曼1986年研究了技術進步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福利的影響。在他的模型中,他假設有兩類國家:技術較先進的國家(發達國家)和技術相對落後的國家(發展中國家),產品亦分為兩類:技術密集型產品與非技術密集型產品。這些假設與赫克歇爾—俄林模型有些相似,它的發展在於:假如技術變動了(而不管為什麼會變動),會對各國的貿易模式和福利產生什麼影響?如果這種技術進步發生在發達國家,則結果是沒有壞處。第一,對發達國家來講,它技術更高了,產品更先進了,由於本來就在技術上領先,更新的技術的產生並不面臨什麼競爭,也不威脅別國,別國也威脅不了它,所以技術進步對它有好處。第二,對落後國家也沒壞處,因為技術差距拉大了,給後進國家更大的空間來發展和趕超。所以技術進步發生在先進國家對這兩類國家均有利。對先進國家唯一的不利之處是對一些本來就有技術優勢的產品,技術進步和生產出口能力的提高,有可能使這些產品的價格下降,貿易條件有可能變得不利。假如技術進步發生在後進國家呢?克魯格曼認為結果是縮小了兩類國家之間的差距,對原來先進國家是一種競爭,對他們不利。後進國家會因為自己有能力生產這類產品而減少進口,造成兩方面的結果:一是使該類產品價格的下降,對先進國不利,二是如果這種產品需要密集使用後進國本來就稀缺的資源,那麼對後進國來說也不利。2.技術作為內生變數的貿易與增長理論貿易理論的另外一方面發展是將技術視為內生變數來分析,研究技術變動的原因,也研究技術的進步作為生產和貿易的結果對貿易模式與社會福利的影響。技術變動有兩種源泉,一種是被動的,不是經過專門研究開發出來的,而是從看中、干中學會的,是通過經濟行為學來的,這叫「干中學」(learningbydoing)。這里所說的技術不光是生產技術,還包括管理知識。另外一種是主動的,是自己創造出來的。這種技術變動是一種革新(innovation)。技術革新一般是研究和發展(ResearchandDevelopment,簡稱R&D)的結果。(1)「技術外溢」(Spillovers)與「干中學」(Learing—by—Doing)所謂技術變動或技術進步並非都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發明。在許多情況下,所謂技術進步只是學到了別人已有的先進技術。這種學習過程有時並非是最初的目的,而是在從事生產或其他經濟行為時自然產生的副產品。作為先進技術的擁有者,有時也並非有意轉讓或傳播他們的技術,而是在貿易或其他經濟行為中自然地輸出了技術,被稱為技術「外溢」(Spillovers)。不管什麼技術,都有一個外溢的過程。「干中學」式的技術進步,大部分是從技術外溢中獲得的。技術外溢,又可分國際、國內、行業間和行業內幾種不同情況。a)國際技術外溢國際技術外溢指的是技術通過直接或間接(如通過貿易)的途徑傳播到了別的國家,從而使別國的生產者也逐漸掌握了這些技術。為了說明技術在國際間的外溢,我們假設有兩個國家:A國和B國,各國分別生產兩種產品,X和Y。在兩國沒有貿易時,各國的生產是由本國的生產技術和資源配置決定的,A國有生產X的比較優勢,B國則有生產Y的比較優勢。如果兩國發生貿易,根據「比較優勢」理論,A國會專門從事X的生產和出口,B國則專門生產和出口產品Y。這是貿易發生後的最初均衡。現在我們再進一步假設技術是無法壟斷的,可以通過商品貿易「外溢」到別國。貿易的結果,AB兩國的生產者都掌握了彼此的生產技術並有可能對本國的生產進行調整。這種國際范圍內的技術外溢會有各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情況是,A國本來有生產商品X的比較優勢,但B國生產X的技術更先進,有絕對優勢。A國引進了B國生產商品X的技術,提高了本來就有比較優勢的生產率。這種結果發揮了本國資源上的比較優勢,有利於A國的長期增長。另外,商品X本來就是B國相對短項,在兩國實行分工和貿易後便不再生產。A國多生產X可以使B國的進口價格下降,也有利於B國。這種技術的外溢使原來由「比較優勢」決定的貿易模式變成了由「絕對優勢」決定。技術外溢的結果,兩國都從中受益。但是如果B國生產商品Y的技術比A國先進,A國從B國中學到這種技術並用此來改進發展其本來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Y。對A國來說,這種技術引進的結果是一種進口替代型增長,但對B國來說則是一種威脅和競爭。如果A國生產Y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的資源,對A國的長期發展也不一定有利。貿易和技術外溢有可能將發展引入「錯誤」方向,使兩國的長期發展速度都受影響(參見Yanagawa,1993)。b)國內的技術外溢國內技術外溢指的是技術在本國范圍內的傳播。由於地理、語言、文化等原因,國內技術外溢比學習外國技術更快。八十年代後期,克魯格曼和盧卡斯(Lucas)分別討論了國內技術外溢的問題。在克魯格曼(1987)的模型中,他假設有兩個國家A和B,生產一系列產品。其中任何一國會在一些產品的生產技術中有最初的領先地位。盡管技術可以在國際間傳播,但本國內的技術外溢會更快。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較快的國內技術外溢過程,該國原先的領先的行業會有加速發展的可能,原有的比較優勢會增強,「國內技術外溢」也會使別國在他們原來就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更有領先地位,技術的國內傳播使各國的差異擴大。盧卡斯(1988)的模型與克魯格曼有些相似,只是他假設一系列國家,生產兩種產品:X和Y。各國的勞動力和勞動生產率相同,但對兩種產品的技術知識的最初掌握程度不同。一些國家生產X,另一些國家生產Y,形成最初的國際分工。由於技術在國內的外溢,生產X和生產Y的國家都會在各自的專業生產中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使各國對兩種產品技術知識掌握程度上的差距越來越大。在一般情況下,各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很難改變,除非產品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跟不上產品價格下降的速度,改變原先國際分工的地位,從一種產品的生產轉向另一種產品生產的,也只能是那些原來就在邊緣上的國家(marginalcountry)。克魯格曼和盧卡斯的分析說明:一個國家最初的比較優勢、產業選擇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可能與它本國的技術知識和資源配置有關,也可能是由於偶然的因素,但最初的產業結構一旦形成之後,國內生產技術的外溢使得一國在這些產業中的生產率比別國提高的更快,會使該國在這些產業中的領先地位更加鞏固。這在某種意義上解釋了為什麼一些國家擅長於一些行業,而另外一些國家擅長於另外一些行業,這與國內的技術外溢是有關系的。而且,一旦形成了某種生產格局,改變是不容易的,因為產業規模與國內的技術外溢會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只要成本增長的速度低於勞動生產率增長的速度,就會有利可圖而繼續存在。歷史在決定一國長期的生產和貿易模式中起了重要的作用。c)行業間與行業內的技術外溢技術外溢也可以發生在不同的行業之間(inter—instry)和同行業之內,許多行業雖然產品不同,但所用的資源有許多是相同的,如何提高要素生產率對各行業都是有促進作用的。另外,這里的「技術」概念,也不僅僅局限於具體的生產方式,也包括管理等方面的技術知識。因此,一個行業擁有的技術優勢也可能外溢到別的行業,使別的行業的生產率也有所提高,並對社會的長期發展產生影響。[(1)c]同一行業內也可能有不同的產業集團(instryclusters),各集團生產類似產品但生產技術不會完全相同。與國外類似的產業集團相比,生產上也會有不同的優勢。國際貿易以及由此產生的競爭和技術外溢會縮短各產業集團的技術差距。(2)發展研究(R&D)與技術創新(Innovation)技術變動的另一個來源是技術創新,它是一種投資、開發與研究的結果。新技術的開發主要表現在:a)提高要素生產率,用有限的資源生產出的產品,或保證產量的情況下,使用更少的資源;b)產品質量的提高和新產品的開發。技術創新或開發型技術進步可以在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中出現。隨著生產的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一個最終產品可以由一個企業變成許多個企業來生產。同一企業中也可分為許多部門,每個部門只生產產品的一個零部件。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使每個部門只集中於一個小范圍的大規模生產,而在這個具體的零部件生產中,企業有可能通過降低成本來獲得利潤。換句話說,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使利潤不再只是從最終產品中獲得,每個生產環節都獨立出來,都有獲得利潤的可能性。對利潤的追逐使生產的每個環節上都有改進技術的動力。開發型技術進步也常常是在對新產品的研製中獲得的。市場競爭迫使企業不斷開發新產品或提高產品質量,從而產生出新技術。與「干中學」不同,技術創新或開發型技術進步是需要大量投資和研究的,因此,只有在保證這些投資能夠獲利的條件下,企業才會去研製新技術。因此,一國能否獲得大幅度的開發型技術進步,需要兩個必要條件:(1)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因為沒有保護的話,企業開發新產品所冒的風險與其收益不對稱,也就沒動力去投資、研究。(2)要鼓勵對科研的投資。干中學雖然也能提高技術,但畢竟有局限性,畢竟只能縮短與先進技術的差距,一個國家要想技術上領先,就必須有開發型的技術進步,但開發型技術進步是需要有法律和投資來保證的。國際貿易與開發型技術變動有相互促進的關系,貿易對技術創新的影響,不僅通過國際市場的競爭迫使各國努力開發新技術新產品,也通過國際技術外溢給各國互相啟發的機會。新技術的開發不再只是個別國家的行為,而成為各國的共同努力。這里邊也有一個技術開發的規模經濟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貿易和技術的國際流動可以使開發研究形成「規模經濟」而降低各國的科研開發成本。一項新技術從一國開始後,另一國可以馬上引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不應重復同樣一個過程。當然,這樣做需要許多政治條件和技術條件,但從經濟學角度來講,這是一種資源配置的最優方式。另一方面,技術革新也會影響貿易模式。在技術作為外生變數和「干中學」的模型中,最初的貿易模式都是給定的,都假定各國在生產技術上有差距但沒有討論為什麼有差距。技術作為內生變數的模型則揭示了產生技術差距的根本原因。綜觀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盡管技術的國際國內外溢和干中學的過程有可能縮短各國技術上的差距,本國原有的資源和技術條件對於一國的長期發展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仍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對發展研究的投資和不斷開發新的技術,是改善一國的貿易地位和保證經濟長期增長的必要措施。三、國際貿易新理論對我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啟示過去十五年來,我們雖然在開放上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貿易政策上仍受許多傳統觀念的束縛。我們在出口方面作了許多努力,但是開放國內市場方面顧慮重重。在申請恢復關貿總協定地位的過程中,我們把擴大進口和開放市場看作是一種進關貿的代價,是為了獲得某種權利而不得不承擔的「義務」,其想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保護幼稚工業」的理論。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對某些產業的保護是必要的,可以理解的。問題是,怎樣選擇保護對象?採用什麼方式來保護?保護的前景與代價是什麼?我們必須充分估計為保護所付出的代價,並努力以最小的代價來實現我們發展先進或幼稚工業的目標。古典和新古典的貿易理論已經分析了保護給消費者和整個國家福利所帶來的損失。關於技術外溢和干中學的學說又為我們揭示了保護所失去的「外部效應」,尤其是對電腦等高科技產品進口的限制,損失的不只是消費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拖延了技術外溢和干中學的過程。電腦等科技知識產品與一般消費品不一樣,電腦的使用和普及包含著科學技術的普及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電腦迅速普及所能帶來的外部效應,是無法用貨幣來衡量的,況且電腦行業發展的關鍵不是硬體而是軟體,只有在普及的基礎上才能有足夠的人力資本和市場需求來促進軟體的開發。通過貿易壁壘的法來保護幼稚產業,其代價和結果都是必須考慮的。規模經濟的貿易學說還為我們的貿易政策提出了許多新思路,新的貿易理論揭示了當代國際市場的壟斷競爭和工業製成品貿易為主的特徵,工業產品的多樣性使得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有足夠的資源來生產、出口全部的工業產品。國際貿易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大,即使在同一行業內,也可能既進口又出口。現代的國際競爭並不局限於個別產品的得失,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去限制外國優質產品的進口,不一定非要通過保護來生產國外已佔優勢的產品。對外開放某些市場,並不等於國內的同類產業就不能發展了。別人生產了一些種類型號,我們可以集中資源生產別的或新的種類型號,並通過規模經濟降低成本向國外出口。怎樣使某些產業形成規模經濟?規模經濟的貿易學說提出了一個「戰略性貿易保護」的問題。由於國際市場上的不完全競爭和現代企業規模經濟的存在,如何擴大國際市場份額以擴大生產降低成本,成為企業能否在國際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因素。如果政府能夠正確地選擇某些有發展前途並能充分發揮本國資源優勢的產業,通過政策支持,幫助其達到一定生產規模的話,對本國利益和發展都會有利的。這種貿易保護著眼於一國長期的戰略發展,被稱為「戰略性貿易保護」。不少國家曾採用過戰略性貿易保護政策,如日本在戰後經濟發展過程中,也對許多產業有過保護。它將一個產業保護一段時期,然後就轉移。保護的目的只是希望在保護期內,讓產業自身產生出一種技術外溢和自行不斷壯大的能力,在短期內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競爭力。保護的時間是短暫的,保護的行業是不斷變動的。克魯格曼借用了吉文斯(Givens,1982)的說法,將其稱做「狹窄的、移動的保護帶」(theNarrowMovingBand)。無論是自由貿易的政策還是「戰略性貿易保護」政策,選擇的依據都是如何使本國的利益最大化。這種利益不僅要從靜態上估計,也要從動態上考慮。對什麼產業採取什麼政策,都要有盡可能精確的利弊分析。國際貿易的新理論並不告訴我們應不應該保護的問題,而是為了我們貿易政策的選擇提供了需要考慮的問題。簡單地利用貿易壁壘來保護幼稚工業是一種被動和陳舊的方式,代價是不小的。而從戰略發展的角度對某些產品(不一定是整個行業)實行保護也許會帶來長期的優勢和利益,但是這些產品不一定是幼稚產業,保護的手段也不一定是貿易壁壘,可以是代價較小的產業政策或消費政策,保護的時期應是短暫的,這種保護是一種積極的,有前途的保護。

6、貿易戰對中國影響大嗎?

貿易戰對中國的影響大,既能帶來好的影響,也能帶來壞的影響。
壞的影響如下:
1.貿易戰雙方的關稅政策,會導致中國對外出口減少,進口減少,且也會導致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導致物價上漲,上漲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會轉移到本國消費者身上,使居民的消費水平下降。
2.股市出現惡化的情況。
貿易戰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中國股市出現下跌的情況,使投資者投入股市的資金出現縮水的情況。
3.對出口企業的影響
貿易戰爭會使出口減少,導致出口企業發展困難,甚至出現破產的現象,出口工作人員的收入減少。
好的影響如下:
貿易戰爭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

【拓展資料】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的影響
1.可能帶來物價上漲風險。
美國上調關稅會造成中國出口企業的減產,除非家庭作坊和小企業,大量減產對大型規模化企業因機器滿負荷運轉所造成巨大能耗而難以為繼,面臨虧損或倒閉,這樣可能造成市場某些門類的商品緊缺,引起物價上漲。加之當外匯儲備減少,原油、糧食價格啟動,形成輸入型通脹,老百姓生活成本將會不同程度地增加。
2.可能帶來老百姓經濟縮水的風險。
貿易戰的發動對雙方經濟來說都是不利的,匯率的變化取決於該國的經濟狀況,也受市場對於未來的預期和貨幣政策的影響。如果貿易戰給中國出口帶來不利影響,由此產生的預期可能造成人民幣貶值,使老百姓的錢袋子在購買進口商品和服務時面臨直接縮水的風險。
3.從宏觀經濟來看。
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產品製造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中國已成長為典型的經濟大國,體量巨大,產業體系完備,具有超大規模國家抵禦風險的能力,並非一時風雨就能撼動的。
4.綜合各方面分析。
今日之中國已非往日之中國,我們有條件有能力應對這一嚴重挑戰。這不僅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還在於有學者分析到的獨特優勢:一是巨大的國內市場。在我國外貿依存度已大幅下降,消費持續擴張,內需型動力結構得到強化的情況下,貿易制裁對我國經濟的破壞性呈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