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1953年中國對外貿易的特點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1953年中國對外貿易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23-04-06 21:39:27

1、1953年,中國的外貿戰進展如何?

1953年,外貿戰線來捷報頻傳:自6月,與法國達成了一項關於中法易貨貿易協定,規定向對方出口相當於1000萬英鎊的貨物;同芬蘭簽定了政府間貿易協定;7月,英國與中國進出口公司又簽定了雙方各進出口3000萬英鎊的貿易協議;繼1952年6月簽定第一次民間貿易協議後,中日雙方又於1953年10月簽定了第二次貿易協議,維持雙方進出口3000萬英鎊的總金額。11月,印尼以錫蘭為榜樣,也派經濟代表團訪華,並與中國對外貿易部簽定了第一個政府間貿易協定。

貿易部的開國第一仗,沖破經濟封鎖的斗爭取得了輝煌勝利。

2、中國對外貿易特徵是什麼求解答

這是立足於一個國家或地區去看待它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商品貿易活動。因此,提到對外貿易時要指明特定的國家。如中國的對外貿易等;某些島國如英國、日本等也稱對外貿易為海外貿易。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泛指世界各國(或地區)之間所進行的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活動。它既包含著有形商品(實物商品)交換,也包含著無形商品(芝務、技術)的交換,又可稱為世界貿易(World Trade)。
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其他國家或地區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從國際范圍來看,這種經濟活動就是國際貿易。
對外貿易是一個歷史范疇,它的性質和特徵受社會生產方式所制約。從歷史上看,對外貿易產生的基本條件,是社會第三次大分工即商業成為獨立部門和國家的形成,因此古代的對外貿易是奴隸社會的產物。在前資本主義時期,生產力發展緩慢,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商品生產很不發達,這就使當時的對外貿易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徵:
①由於國際分工尚未形成,一國的對外商品交換仍以國內社會分工為基礎,對外貿易與國內商業並無本質區別。
②投入對外貿易的產品在社會總產品中只佔很小比重,而且對外貿易活動具有明顯的地區局限性。
③商品結構中佔主要地位的是專供統治階級享用的消費品和奢侈品,奴隸本身也是對外貿易中的重要商品。
④有能力從事對外貿易的主要是大商業資本,它們組織武裝的船隊和陸上商隊,不僅為了自衛,而且也進行掠奪,因此古代的對外貿易經營往往與暴力相結合。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准備時期,對外貿易促進了西歐國家的原始積累,因此,對外貿易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前提之一。到了資本主義時期,產業革命建立起機器大工業,使生產社會化超越國界,形成了國際分工。這時對外貿易擺脫了地區局限性,獲得了高度發展,開始成為世界貿易。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對外貿易從海外獲得廉價的原料和糧食,使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要素變得便宜,同時又因有國外市場而得以擴大生產規模,這一切都導致利潤率的提高。發展對外貿易無疑是資本主義加強剝削的一個基本條件,但由於對外貿易的發展促進了資本的積累,提高了資本有機構成,結果又會使利潤率下降。
對外貿易是資本主義國家不可缺少的經濟活動。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因為生產力的進步使生產國際化的程度不斷提高,同時資本主義固有矛盾的深化,使得資本主義國家更加需要國外市場,更加依賴對外貿易。在帝國主義條件下,資本輸出有了重大意義,但這並不意味著對外貿易地位的降低,資本輸出反而促進了對外貿易的增長。壟斷組織不僅操縱了宗主國的對外貿易,也控制了殖民地附屬國的對外貿易,成為它們進行不等價交換、攫取壟斷高額利潤的重要手段。
社會主義社會仍需大力發展商品生產,這是對外貿易繼續存在的客觀條件。社會主義國家通過對外貿易,可以利用國際分工,節約社會勞動和實現產品在物質形態(使用價值)上的轉換,從而有助於國民經濟的綜合平衡和技術改造,有利於社會再生產協調地進行。發展對外貿易符合社會主義大生產的要求,也適應經濟生活國際化的歷史趨勢。
掌握對外貿易的自主權是發展中國家爭取經濟獨立的一項重要前提。發展中國家必須結合國際經濟秩序破舊立新的斗爭來發展對外貿易,才能對民族經濟的增長起積極的作用。
現代對外貿易活動主要包括交易條件的磋商以及合同的訂立和履行。貿易方式不同,磋商或確定交易條件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任何貿易方式,都必須訂立買賣合同。合同一旦訂立,便對當事人雙方均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因此,交易合同的磋商、訂立、履行是現代對外貿易活動的主要內容。
對外貿易政策基本上分為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兩大類,它反映著一國統治階級的利益。政策屬於上層建築,它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不論是自由貿易還是保護貿易,只要有利於進步生產關系的形成和鞏固,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它便具有進步性。因此,對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家對外貿易政策的階級實質和作用,必須進行具體的分析。

3、求改革開放之後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狀況及特點

發展狀況是既有機遇又有挑戰。
改革開放後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特點: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進出口貿易的平均增長速度不僅高於世界貿易的平均增長速度,而且高於國民經濟的平均增長速度;中國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比例不斷提高,位次不斷提前;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不斷改善,經濟開放度(外貿依存度)明顯提高;進出口貿易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進出口市場分布也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http://wenku.baidu.com/view/ff5f2c3283c4bb4cf7ecd1f6.html

4、中國近代對外貿易的特點

中國近代對外貿易特點主要還是以勞動密集型,初加工為主,現在也在逐步向精加工,智能化,高端化的路線轉移

5、我國對外貿易呈現哪些特點

我國對外貿貿易呈現出:市場多元化,產品種類齊全,中國製造物美價廉等特點

6、目前我國對外貿易呈現什麼特點?

商務部研究院外貿所所長梁明認為,目前我國對外貿易呈現四個鮮明特點:

一是增速較快。今年1-5月,以美元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18144.5億美元,同比增長16.8%。其中出口額為9570.6億美元,同比增長13.3%;進口額為8573.9億美元,同比增長21%。從歷年前5個月對外貿易的增速來看,今年我國外貿增速是7年以來的最高值。

二是結構優化。從貿易方式看,前5個月,我國一般貿易出口額為5424.3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出口總額的56.7%,較去年同期增加2.7個百分點;一般貿易進口額為5349.5億美元,占同期我國進口總額的61.2%,較去年同期增加1.1個百分點。從貿易商品看,前5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額為5632.7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出口總額的58.9%,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6個百分點;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額為1761.9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出口總額的18.4%,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9個百分點。

三是效益提升。前5個月部分重要設備和關鍵零部件、優質消費品進口較快增長,其中、集成電路、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分別增長35.8%、23.3%和25%;能源資源產品進口增長較快,保障了國內市場需求,緩解了經濟發展面臨的資源約束。原油、鐵礦砂、成品油、銅等大宗商品進口量保持快速增長,增速分別達到8%、0.7%、12.4%和16.7%。

四是更趨平衡。前5個月,我國進口額的增速普遍快於出口額的增速,貨物貿易順差額為1028.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9.1%,中國市場向世界進一步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