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2020前五月蘇州外貿進出口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2020前五月蘇州外貿進出口

發布時間: 2023-04-02 21:28:28

1、2020年1-5月全國省市出口進出口數據完整榜單,浙江順差第一

<

2、中國為何要設立出口加工區?

中國二十一日宣布設立首批出口加工區試點,大連、天津、北京天竺、煙台、威海、江蘇崑山、蘇州、上海松江、杭州、廈門杏林、深圳、廣州、武漢、成都、吉林琿春等十五個出口加工區已獲國務院批准建立。
此舉主要是為了改革加工貿易的監管模式,遏制屢禁不絕的加工貿易走私現象。
加工貿易是中國改革開放利用外資的產物,過去二十年間,中國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七十倍。加工貿易占據著中國外貿的半壁江山,今年前五月,中國加工貿易進出口八百五十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三成,佔全國進出口總額的四擾睜成九。
在加工貿易迅猛發展的同時,加工貿易衍生的走私現象也愈演愈烈,利用「假單證、假簽名、假印章」走私,偽報瞞報,飛料走私,出口騙稅等行為層出不窮。去年中國海關共查獲加工貿易走私大要案四百四十七起,案值近二十九億元人民幣。今年前五月又查獲加工貿易渠道走私大要案一百三十七起,案值八點四億元,約佔全國海關查獲走私大要案總數和案值的一半。
加工貿易走私猖獗,乃因中國對加工貿易進口料件實行免稅,走私有利可圖,更與中國特色的加工貿易「遍地開花」、「漫山放羊」有關。西方國家加工貿易在外貿中所佔比重很小,而東亞「四小龍」對加工貿易實行在出口加工區集中管理。
近年來中國緩昌歲政府著力加強對加工貿易的管理,出台了加工貿易進口料件保證金「台帳制」,但對遏制加工貿易走私收效不彰。中國開展聲勢浩大的打擊走私行動以來,也籌劃著對加工貿易的監管方式進行改革,對加工貿易商品和企業實行分類管理。
政策未出台之前,外商反應強烈,特別是在東南沿海投資的港台地區的商人更是議論紛紛,以為中國已經不歡迎加工貿易。中國政府意識到,加工貿易在中國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中居功至偉,而且符合中國參與全球經濟分工合作的大迅含趨勢,因而一再表態加工貿易總的政策並未改變,對任何可能影響加工貿易正常發展的新措施的出台,總是小心謹慎。
在國務院批準的現有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設立出口加工區,對加工貿易進行「圈養式」封閉管理,也是中國政府深思熟慮後作出的改革加工貿易管理模式的重要決定。這一與國際慣例接軌的舉動既有利於提高守法企業的通關效率,為他們提供更加寬松的管理,又有利於改變分散經營、監管困難的現狀,相信會促進中國加工貿易的健康發展。

3、前五個月我國進出口的總值同比增長8.3%,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海關總署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前5個月的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3%。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國內物流的逐步恢復,中國外貿競爭力增強的表現。

首先,物流的逐步恢復是我國進出口貨物數據提升的一個主要原因。眾所周知,我國上海因新冠疫情的反復,造成不少外貿企業因物流遲遲無法准時交付。而且國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來保證重要港口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加快了貨物的轉運效率,減少了貨物在港口的積壓。

其次,說明我國外貿在國際競爭力的實力很強。據專業人士分析:相比增速,我國的外貿訂單和產業外遷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一些企業考慮到將部分製造業的環節轉移到國外;二是部分企業重新調整產業布局;三是由於國內疫情導致生產正常受阻,訂單暫時向已經復工復產的國家轉移。這些因素也會影響到我國進出口總值的數據的統計。但我國作為擁有完整體系的生產大國。部分產業的外遷和訂單的流出不會從根本上動搖我國的經濟命脈,中國在全球產業供應鏈格局的地位依然巋然不動。

我國為保訂單,拓展市場,國家的相關部門已經在採取行動了。對國外的用戶來說,要繼續辦好廣交會,還有服貿會,投洽會。同時還要提高線上效率,使得外貿企業人員不出境,商品可以運到國外參展,線上和境外客戶洽談,來獲得更多的訂單。在國內,要繼續培育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區,用好外貿型升級基地這些平台和載體,引導產業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部地區進行轉移。總之,不管怎樣,前5個月的我國進出口的總值在整個市場經濟萎靡的情況卡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但畢竟我國是一個擁有完整生產體系的第二大經濟體,相信暫時的困難是可以克服的。

4、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報告優秀

今年上半年以來,面對嚴峻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保增長、保民生,促發展、促進步」的各項政策措施,切實增加有效投入,積極擴大消費需求,全力穩定工業生產和外貿出口,推動全市經濟逆勢上揚,經濟運行止跌企穩、逐步回升,發展態勢好於預期。

一、經濟運行的基本面

1.「保增長」政策措施初見成效

主要經濟指標逆勢增長。上半年,全市實現財政總收入63.68億元,同比增長19.8%;一般預算收入27.62億元,同比增長15.8%,增幅位於蘇州五縣市之首,高於蘇州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其中6月單月實現一般預算收入4.98億元,同比增長52.2%。完成工業總產值700.54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539.56億元,同比增長2.0%。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1.4億元,同比增長12.7%,增幅高於蘇州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預計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左右,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左右。

工業經濟在緊環境中逐月回升。單月規上工業產值穩步走高,1-6月分別實現單月產值54.69、73.66、96.14、102.22、106.73和113.26億元,二月份起環比增幅分別為

34.7%、30.5%、6.3%、4.4%和6.1%,至4月份開始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6月份再創歷史新高。部分主要行業保持較高增速帶動工業經濟回升,十大主要行業中,紡織、石油製品、化工醫葯、塑料製品、化纖加彈行業規上企業產值同比分別增長31.5%、25.8%、24.0%、17.4%和12.4%。綜合效益指數回升較快,2-5月分別為145.2%、165.35%、180.42%和187.46%,5月份較去年同期提高了10.9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長較快,上半年實現產值84.04億元,同比增長8.9%,占規模以上比重達15.6%,較去年同期提高了0.5個百分點。民營工業增勢明顯,上半年實現產值224.11億元,同比增長17.5%,高於規上增幅15.5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降幅逐月收窄,

2月份以來累計工業用電降幅分別為12.4%、10.3%、9.4%、森灶8.8%和7.6%。

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服務外包增勢強勁。全市共有各類服務外包企業85家,其中3家通過cmmi3級認證,1家通過iso7001信息安全管理認證;上半年完成服務外包合同額5859.16萬美元,同比增長101.0%,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2799.56萬美元,同比增長55.99%。現代物流穩步發展。太倉物流園區建成12.3萬平方米倉庫和3.7萬平方米商務監管大樓,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作,耐克物流中心啟動建設,新增物流企業28家。港口運輸保持增長。上半年新辟內貿航線1條;實現貨物吞吐量2196.17萬噸,同比增長25.5%;完成集裝箱運量68.18萬標箱,同比增長3%。休閑旅遊加快發展。城廂鎮電站村獲批「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金倉湖一期建成投運,鄭和公園推介運作,恩鈿月季公園等一批農業休閑項目亮點凸現,成功舉辦系列大型活動。金融運行態勢平穩,6月底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分別為641.5億元和506.9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42.3%和31.9%;中長期貸款增長明顯,上半年新增98.3億元,佔新增貸款總量的80.2%,其中基本建設貸款新增74.1億元;短期貸款新增3.94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快於上年。上半年,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為12.7%,增幅高於蘇州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也高於去年同期5.3個百分點。服務業投資快速增長,完成60.45億元,同比增長31.2%,其宏嫌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9.09億元,同比增長25.3%,房地產投資15.91億元,同比增長46.5%。個私投資趨於活躍,完成投資50.22億元蔽春手,同比增長51.7%,占投資總量的38.2%,較上年同期提高了9.8個百分點。工業投資略有增長,部分行業快速擴張。2月份以來逐步扭轉回落態勢,上半年同比增長1.1%,食品飲料、紡織服裝、橡塑製品和裝備製造行業投資分別增長543.4%、148.3%、99.4%和55.1%。重點項目建設大力推進。上半年,我市6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7.56億元,占年度計劃的43.4%,開工建設46個,開工率76.6%。蘇州市18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8.15億元,占年度計劃的59.0%,超序時進度9個百分點,其中萬方碼頭和耐克物流中心項目投資大、進展快,分別完成投資3.7億元和3.09億元。省重點項目太倉港區三期工程進展順利,完成投資11.13億元,完成投資計劃的87%。項目推進力度加大,四次舉辦開工開業儀式,其中開工奠基項目60個,總投資近100億元。

消費品市場持續繁榮。1-5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08億元,同比增長17.7%,其中市以下同比增長17.2%。餐飲服務快速發展。婁東賓館、陸渡賓館被評為「中華餐飲名店」,「江海河三鮮美食節」活動成功舉辦;1-5月份,全市餐飲業實現營業收入6.87億元,同比增長25.9%。車輛保有量持續增長,1-5月新增各類車輛4111輛,同比增長13.3%。房地產市場止跌回升。上半年,全市累計銷售商品房61.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2.4%,其中住宅47.4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3.2%;商品房均價4486.5元/平方米,同比增長9.4%,其中住宅均價4416.7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1.6%。上半年個人消費貸款比年初增8.8億元,其中中長期消費貸款比年初增7.5億元,增長19.5%,其中,二季度個人消費貸款占上半年增量的66.6%。

就業形勢基本穩定。至6月底,我市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3%,僅高於去年年底0.1個百分點,低於蘇州同期。上半年,全市市鎮兩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舉辦現場招聘會189期,招聘單位3764家次,較上年同期增加了11.2%,累計安置就業8742人,3月始新增就業漸趨正常;賓館餐飲、商貿零售、物業管理、紡織服裝業和電子裝配業等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工業企業用工需求增長明顯。

2.開放型經濟攻堅克難

利用外資難中求進。1-5月,全市新批外資項目44個,完成注冊外資5.73億美元,同比增長6.6%,實際利用外資3.50億美元,同比增長2.1%。超千萬美元項目占據主導,21個項目新增注冊4.34億美元,同比增長3.4%,佔全市總量的75.7%,其中超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3個,新增注冊1.45億美元。項目平均規模擴幅較大,達1301.7萬美元,同比增長23.6%。1-5月太倉港經濟開發區新批外資項目23個,新增注冊3.18億美元,佔全市總量的55.5%,實際利用外資2.69億美元,佔全市總量的76.8%。

對外貿易低位徘徊。1-5月完成進出口總額19.8億美元,同比下降36%,其中出口10.10億美元,同比下降34%。一般貿易出口降幅小於加工貿易,實現出口額5.17億美元,同比下降17%,低於加工貿易降幅28個百分點。內資企業影響小於外資企業,實現進出口總額3.85億美元,同比下降12.7%,低於外資企業降幅27.3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影響較大,進出口額下降44.0%,紡織原料及紡織製品進出口額下降9%。

3.區域合作積極推進

接軌上海又增亮點。年初,我市與上海世博局簽署《中國20xx年上海世博會太倉遊客中心合作框架協議》,成為長三角(全國)首個世博遊客中心;市政府簽約首期世博門票團購;婁東賓館餐飲成功簽約進駐世博園區。和嘉定區簽訂區域合作行動計劃框架協議。產業和項目接軌情況良好,引進上海項目69個,新增投資22.59億元,新增注冊9.94億元,佔全部內資項目的30.1%。

內資引進態勢良好。上半年,全市共引進內資項目349個,新增投資總額81.37億元,新增注冊資金32.97億元,同比增長12.2%,完成年度計劃的78.5%,新增注冊資金位居蘇州五縣市之首。二三產項目佔比各半,119個工業項目注冊資金16.56億元,佔全市總量的50.2%,228個服務業項目注冊資金16.24億元,佔全市總量的49.3%。產業招商力度加大,引進鋼材交易相關企業88家,其中鋼材批發企業74家,注冊資金3.67億元,佔全市服務業的22.6%。

4.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科技載體建設日趨完善,國家級軟體產業基地太倉軟體園16棟軟體樓和配套公寓樓竣工啟用,安軟等十家企業入駐;省級科技孵化器科技創業園新園即將開園,68家企業入駐運作;省高新技術企業服務中心江蘇(太倉)loft工業設計園開園營運;科技服務中心建設加快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順利開展,首批通過3家,另有8家已公示。與上海交大、華東理工、中科院上海分院3家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共建國家技術轉移聯盟太倉工作站。1-5月,專利申請量達1161件,同比提高58.2%,專利授權量達540件。

節能減排大力推進。第一人民醫院遷建工程等六個項目被確認為蘇州市建築節能示範項目,占蘇州全市19個示範工程的近三分之一。積極做好節能技改項目的對上爭取工作,上報國家級節能技改項目4個,省級項目9個,已獲批7個。加強節能宣傳工作,14個部門聯合舉辦了節能宣傳周活動。認真開展重點行業的限期治理工作,共驗收提標改造項目30個,關停並轉項目9個。組織實施排污權有償交易試點工作,已完成cod年排放量10噸以上的40家企業網上申購、核定和公示工作,總計申購5052.84噸,申購金額達1027.18萬元。

現代農業創新發展。以工業園區思路建設的現代農業園區上半年投入2.85億元,已入駐項目22個。恩鈿月季公園正式開園,玫瑰庄園、蝴蝶蘭花玻璃溫室、生態餐廳、明珠觀賞魚休閑垂釣中心、百果園等一批農業生態旅遊項目穩步推進。陸渡──瀏河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區創新運作,現已形成多畝設施蔬菜生產核心區,蔬菜儲存加工配送中心正式啟用,組建蔬菜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四位一體的運作模式,有效帶動農戶增收。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升,上半年13家省市級龍頭企業可實現利稅、利潤分別為4969萬元、387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7.5%和37.6%,帶動農戶約6萬戶,同比增長20%,人均收益5100元,同比增長15.9%。農村改革不斷深化,上半年新增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44個,累計已達459個。

二、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上半年,我市經濟止滑回升,逆勢上揚,但經濟運行中的問題和矛盾仍比較突出,主要是一些經濟指標的增速明顯回落,企業經營效益下滑,開放型經濟遭遇更多挑戰,經濟向好的基礎還不夠穩固。

1.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今年一季度,我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3%,而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的gdp增幅分別為16.8%、18.3%、14.5%和14.6%。從工業產值完成情況看,今年的1、2月份呈現負增長,累計同比分別下降20.3%和11.4%;3月份開始同比出現增長,但增長速度十分緩慢,規模以上工業增速仍低於全部工業增速。工業用電量還未止跌回升。

2.企業效益明顯回落。受全球金融危機蔓延、外部需求減弱、企業成本上升、產品價格回落等因素影響,前五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銷售、利潤的同比增幅分別為-5.5%和-0.9%,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達31.8%,較上年同期上升4.7個百分點,虧損額較上年同期增長30.2%。

3.外貿形勢依然嚴峻。多年來,開放型經濟一直是我市保持較快增長的重要支撐,但今年1-5月進出口總額和出口額雙雙較大幅度全面下降。前五月單月出口額環比增幅分別為-8.6%、-40.7%、44.5%、-0.5%和-6.2%,環比僅3月份呈現增長。

4.內需拉動的可持續性尚不穩固。今年以來,我市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幅雖高於蘇州大市的平均增幅,但從投資結構分析,工業投資增幅低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11.6個百分點,且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僅7.44億元,同比下降15.8%;服務業投資雖有31.2%的高增長,但其中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分別佔64.7%和26.3%,生產性服務業投資明顯不足。從新增就業人數來看,雖呈逐月上升趨勢,但安置就業人數只佔去年同期的50%左右。就業不足,企業利潤的下滑等因素,必然導致可支配收入的下降,從而影響最終消費。

經濟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是外需減弱直接對外向型經濟造成較大影響。,我市的外貿出口依存度達到50.3%,而且加工貿易比重較高。下半年以來,先是加工貿易進口同比跌幅明顯高於出口跌幅、進口總額中進口設備和進口原材料大幅減少,直接導致了全市外貿的下行走勢;其後外貿出口訂單的銳減,使工業生產因此而明顯下行。外向型經濟是一把「雙刃劍」,我市製造業的發展直接得益於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政策引導,但外部市場、國際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也在增加,在全球化市場風險日益增強的情況下,本土經濟的抗風險能力也面臨嚴峻考驗。二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快。從我市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看,經濟轉型升級的任務十分繁重,幾年來經濟的高速增長一定程度上掩蓋了諸如新型工業化推進不快、產業競爭力不強、自主創新能力明顯不足、高新技術產值佔比徘徊不前等矛盾,在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出現較大波動的情況下,這些矛盾和問題便凸顯出來。三是發展後勁不足,大項目儲備不足,優勢產業優勢企業的培育不夠。四是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尚有缺憾,機關行政服務效率、企業經營環境營造等方面都有明顯不足。

三、形勢預判及下階段工作重點建議

目前預期,今年經濟運行將走出前低後高的「保增長」路線圖。從國際環境看,全球製造業下滑速度已開始放緩,經濟信心有所恢復。從國內情況看,內需增長良好,投資和消費均快速增長,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已連續4個月出現回升,中國經濟在下半年率先見底回升的`預期明顯增強。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拉動下,我市經濟回暖跡象也正在增多,企業對當前環境的適應能力、抗壓能力也正在不斷增強,預計全年先低後高是基本走勢。工業經濟在支柱產業的帶動下將較快回升。從企業類型來看,內資企業好於外資企業,內需企業好於外貿企業。從具體行業來看,紡織服裝等產業由於剛性需求以及國家出口退稅政策刺激將領先增長;化工產業隨著國際市場價格回升而持續反彈;醫葯等行業受國家擴大內需政策、以及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等的推動,仍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電力能源行業將隨經濟回暖而保持平穩增長;金屬製品及加工、通用設備製造、電子設備製造等行業受金融風暴沖擊影響較大,短期內恢復增長的難度較大。受工業生產及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價格不穩定影響,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短期發展面臨較大困難。外貿出口面臨的總體環境較為嚴峻,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尤其是歐美等傳統主要出口市場持續低迷,預計今年出口增幅將明顯回落。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將更加突出。我市近些年來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資與出口兩駕馬車的拉動,隨著出口對gdp的拉動作用趨弱,投資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投資不僅會在今年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度會進一步提高,並且投資的領域和范圍、投資的質量與規模也將成為決定今後區域經濟發展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方向標。保持消費穩定增長則更大程度上依賴於國家實施積極擴大消費需求政策。我們要抓住當前的良好機遇,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1.繼續下大力氣保增長、促發展。一是加大拓展外需力度。進一步落實國務院關於完善出口信用保險政策、完善出口稅收政策、大力解決外貿企業融資難問題、進一步減輕外貿企業負擔、完善加工貿易政策、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走出去」以帶動出口等穩定外需的6項政策措施。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通過加大財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外貿企業轉變外貿發展方式,調整出口結構,重點促進優勢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自主知識產權商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努力保持我市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創新對外貿易預警機制,搭建政府部門、中介組織、出口企業三者之間的信息網路橋梁,提高企業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能力,扭轉出口下滑過快態勢。二是著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爭取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金融機構當年新吸收的存款絕大部分用於當地發放貸款,其中絕大部分投向中小企業。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的增資組建工作,做大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平台;加大財政投入,建立多種模式的信用擔保體系;擴大融資擔保覆蓋面,提升擔保規模;完善擔保風險防控措施,研究財政反擔保措施。進一步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積極扶持小額貸款公司發展。三是加強經濟運行監測。進一步加強經濟運行分析制度與工作平台建設。堅持經濟運行監測例會制度,完善部門溝通、協作、協調制度,實現跨部門信息快速交流、情況互通;健全與重點企業信息交流制度,加快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速度;建立與行業協會的信息交流制度,加強行業經濟運行監測預測工作;探索建立全市聯網的經濟運行監測分析系統平台。進一步加強經濟運行信息資料庫建設,夯實經濟運行監測預測基礎。進一步加強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突出問題以及熱點問題的專題調研,提高經濟運行監測預測水平。四是進一步提高行政服務效率。深化「四診式」服務。進一步清理與壓縮審批事項,梳理與簡化審批程序,完善「一個窗口對外」的服務機制,扎實推進「兩集中、兩到位」工作,優化與提升服務水平。全面整合全市公共企事業單位便民服務的資源,建立「一個窗口、一個網站、一個號碼」的便民服務機制。繼續放大「一表制」便民服務系統的優勢,實現更大更廣范圍的資源共享。五是全面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大就業援助力度,切實幫助城鄉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解決就業難題,積極解決大學生就業困難,著力促進大學生就業。

2.進一步增強內需動力。一是著力推進項目建設。加大爭資爭項力度,緊密跟蹤國債、地方政府債券、中央預算內和部委專項資金安排方向爭資爭項;緊緊抓住國家、省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台的重要機遇,對投資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促進重大產業完善布局。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抓好項目開發,策劃大項目,力爭有項目進入省以上「十二五」規劃;加強項目前期工作配合,積極協調解決項目的土地供應、信貸投放、環境准入、項目核准等關鍵性問題。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嚴格落實重點項目建設責任制,對今年確定的重點項目和政府實事工程,要加強跟蹤促建,確保年度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優化重點項目建設環境,建立重點建設責任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及時通報情況,調度有關事宜。加強重點建設協調服務,建立部門聯動快速反應機制。二是繼續擴大消費。大力發展旅遊業,落實鼓勵旅遊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對旅遊招商項目給予優惠與獎勵,實施旅遊發展以獎代投政策,完善推進旅遊區域協作的政策措施,搞活旅遊人氣,擴大旅遊份額。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落實降低住房交易稅率、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降低二手房交易稅收負擔、調整建設項目規費收取標准、合理調控房價等政策,穩定和培育住房消費增長點。刺激汽車消費,拓展電子信息、通信產品、教育培訓、家政服務、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閑旅遊等消費。推動特色商業街建設,扶持「老字型大小」的創新發展。支持發展餐飲、住宿業,進一步降低餐飲、住宿業經營成本,採取分步實施辦法,逐步實行規模型餐飲、住宿業與工業用電同價政策。加快城鄉市場建設,推進農貿市場改造升級,積極支持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菜市場標准化改造。擴大農村商業服務網點覆蓋面,提高統一配送能力和綜合服務功能。

3.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一是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及實施品牌戰略。加大技改獎勵,對大額技改投入,按新增設備投資額的一定比例實行一次性獎勵;推行技改項目貸款貼息,對設備投資額達到一定規模的技改項目,按照一定比例給予貸款貼息。推動實施名牌戰略,加大政策激勵力度,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使資源配置政策向名牌企業傾斜,鼓勵更多的企業爭創品牌。引導我市企業進一步增強品牌意識,把培育品牌、經營品牌、推介品牌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緊密聯系起來,大力發展一批技術含量高、競爭力強、市場佔有率大的知名產品,爭創著名商標、馳名商標和國家、省級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二是推動民營企業改革。加大宣傳的力度,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內部產權制度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為民營企業的產權制度創新提供資金支持。完善產權交易市場,加速產權流動;完善經理人市場,規范經理人行為;完善資本市場,鼓勵和積極推動符合上市條件的民營企業上市融資。

4.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明確招商引資主攻方向。利用世界經濟大調整機遇,加大對歐美企業和台資企業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的招商力度;借國家規劃產業振興之機,加大對「中」字頭企業的招商力度;抓住世博經濟以及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復興」之機,加大對上海、珠三角、浙江等重點地區的招商力度。整合招商資源,充分發揮我市區位優勢,打響「中國製造業十佳投資城市和亞洲製造業示範基地」、「中國石化和化學工業最具投資價值園區」、「中德企業合作基地」、「省國際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等品牌。創新招商機制,強化產業鏈招商,加強服務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招商。圍繞啟動盤活低效利用土地、閑置廠房和停滯項目資源,開展存量招商;圍繞挖掘現有項目的增資擴股潛力,開展零地招商。積極探索股權並購和境外上市等方式,擴大利用外資規模。精心策劃包裝一批開發潛力大、發展空間大、市場前景好、支撐作用強、投資回報高的重大產業項目,吸引戰略投資者。完善項目信息處理、重大項目論證、項目跟蹤推進等機制,提高引進項目質量和洽談成功率。加強與重點客戶、重大項目以及有長期合作的客商之間的聯系和溝通,使客商在時機成熟後把我方作為投資首選地。優化投資環境。進一步加大創業載體的投入力度和推進強度,搭建優質平台。積極應對形勢變化,適時、適當調整招商政策,切實強化各項優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優化服務,促進以商招商,以企引企。

5、2022 年前 5 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 8.3%,增長的原因是什麼?

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3%,增長的主要原因簡單來說是對中國出口的需求增加及內部供給也吃緊的雙向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出口的需求國家在面對疫情時有大范圍的躺平共存的心態,使得內部生產力不足,價格上漲,此時對價格更有優勢的國內商品需求就上升了;

當前歐美高通脹,出口產品價格上漲帶動出口金額提升,這使得我們國內對進口業務需求的下降;海外通脹是推動5月進口規模上漲的最主要因素;

另外,近期穩外貿政策持續加碼取得效果。

面對目前的良好出口市場,它是海外通脹給國內出口增速帶來較大機會,受此影響預計未來幾個月國內出口還將保持增長,進而期望國內的出口商們可以考慮適度增加商品價格,少些內卷,讓大家都多些利潤,以備讓公司內部福利更加好一些,現在的情況是業務再增加,可各個商家都在說利潤低,很難生存,有怎麼給員工漲工資的問題;另外,也要認識到出口高基數、海外復工、國際形勢等抑制國內外貿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對於未來出口增長不宜過於樂觀,保持良性經營才是首選;還有,5月進口增長主要為價格因素導致,未來在關注海外通脹變動的同時,也要關注國內生產和需求的恢復情況

面對外部需求,願意且能夠供給才能實現出口業務的大幅增加,我們都知道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因為我們的製造業供應鏈非常豐富。可能就是太多了,使得內部競爭也大。我自己目前就在一家做出口的公司任職,當我們供應鏈部門的同事可以每天都找到幾十家新供應商做詢價,然後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廠家合作,我們為什麼要那麼高頻的去更新供應商呢,主要原因是公司的業績在增長,可成本太高,想要更加多一些的利潤唄,因為電商平台的同類商品價格也存在內卷現象,你漲價了,別人就會更加傾向於買其他家產品,這樣你的業績又會受到影響。因此,會更多的選擇優化生產端的成本問題。這個內卷現在在工廠之間也是存在的,這就使得相比較而言,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太低,中國經濟有流水,可利潤少。

面對這個問題,看很多都再說失業率上升這個事情,崗位的需求其實是足夠,可情況就是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待業者說沒有工作可上。這或許就是因為企業利潤低,給出的工資低,待遇差,沒人願意去。人民沒錢,哪來的內需?因此,要想走出內卷,是我們未來必須要做好的事情,外貿商品需要漲價,勞動者需要漲工資。

6、現在的成都和廣州,兩者的經濟差距大嗎?

成都,是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城市, 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總面積143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8萬人,2019年GDP為17012.65億元,排名全國第七。

蘇州,是江蘇省地級市, 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總面積8657.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72.17萬人,2020年GDP為19235.8億元,排名全國第六。

首先,我們來分析2010-2019年成都和蘇州的GDP對比情況。2010年成都GDP為蘇州的60.15%,2015年提升到74.47%,2019年提升到88.44%,可以說,近十年來,成都的GDP增速遙遙領先於蘇州,10年時間成都GDP占蘇州比例提升了28.29%。按照這個趨勢,成都將在2022年超過蘇州的GDP。

然而,今年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今年第一季度,成都GDP為 3845.5億元,蘇州 GDP為3743.93億元,成都領先蘇州101.57億元,成都GDP近年來首次在一個季度超過蘇州;而在2019年第一季度,蘇州GDP為 4152.12億,成都 GDP為3550.11億元,蘇州仍然領先成都602.01億元。

還有一個數字值得我們關注,今年前5個月成都外貿進出口總值2673.6億元,同比增長25.8%;而反觀蘇州,蘇州今年前4個月外貿進出口總值903.3億美元,同比下降9.5%。眾所周知,蘇州是一個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城市,因此,外貿進出口額下降,對蘇州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而成都雖然地處內陸,但外貿進出口總值已經逐漸追上沿海發達城市,成都1-5月的外貿進出口總值領先杭州、南京等沿海發達城市。

我們預計,2020年,成都GDP很可能將超過蘇州,提前2年實現GDP超過蘇州的目標。

不管今年是否能夠超越,成都將在最近幾年超過蘇州已經成為定局,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成都和蘇州的定位不同,成都是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是西部大開發的龍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核心城市,擁有8000多萬人口和40多萬平方公裡面積的人口經濟大省四川作為發展腹地。而蘇州臨近上海,沒有相應的人口和經濟發展的縱深,而且作為江蘇省非省會城市,在經濟宏觀戰略規劃上不佔優勢。

2、近年來,成都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明顯大於蘇州。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建設如火如荼,將於2021年通航,空港新城的建設力度非常大,可以參照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對上海虹橋商務區建設的影響;天府新區建設進入大規模開發建設階段;成都地鐵建設速度位於全國領先水平,2020年底地鐵通車里程突破500公里,排名進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之後,排名全國第四,另外成都地鐵176.65里程第四期的建設已經拉開序幕;另外以成都為中心的高鐵、鐵路建設也在大力推進。而蘇州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力度比成都差距很大。眾所周知,基礎設施建設對GDP影響非常大,成都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占據絕對優勢。

3、外貿方面,成都與蘇州的差距不斷縮小。成都的貿易夥伴與蘇州不同,成都主要是 「 一帶一路 」 沿線國家、東盟和歐盟為主,而蘇州的貿易主要對象是發達國家和地區,如韓國、美國、日本、歐盟等。因此,今年成都外貿受到影響遠遠小於蘇州。今年1-5月成都外貿大幅度增長與蘇州1-4月外貿下降是這一現象的自然反應。

總之,今年成都GDP超過蘇州希望很大。成都GDP超越的下一個目標是重慶或者廣州,但是目前差距很大,還需要倍加努力,才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7、中國哪些城市的進出口貿易比較發達?

由於疫情的影響,現在進出口貿易可能不比以前了。中國進出口貿易發達的城市一般都在沿海地區,這是由地理位置決定的,但也有一些內陸城市的貿易做的不錯。

2021年上半年中國主要城市外貿進出口回額排名,第十名是山東青島(上半年進出口總額是3975.2億元,同比增速39.6%),第九名是天津(上半年進出口總額是4015.2億元,同比增速15.4%),第八名廈門(上半年進出口總額是4081.5億元,同比增速32.2%),第七名廣州(上半年進出口總額是5323.1億元,同比增速25.8%),第六名寧波(上半年進出口總額是5638.9億元,同比增速30.7%),第五名東莞(上半年進出口總額是6809.1億元,同比增速21%),第四名是蘇州(上半年進出口總額是11616.3億元,同比增速24.5%),第三名是北京(上半年進出口總額是14241億元,同比增速26%),第二名是深圳(上半年進出口總額是15928.3億元,同比增速19.3%),第一名是上海(上半年進出口總額是18827.9億元,同比增速19%)。


我們來講講第一名上海為什麼能成為第一名,上海崛起得益於外貿的崛起,上海的出口位置優越,通往內地的交通樞紐,通往海外的航運中心,是國家物流交通樞紐。上海的貿易夥伴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20多個國家擴展至今天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海口岸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貿易港口之一,其進出口位居世界城市之首。上海還成功舉辦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10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加。

深圳的跨境電商非常發達,深圳已經是跨境電商的代名詞了。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在全球貿易不利的影響下依然做到了4197億元,深圳的跨境電商之所以這么厲害,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深圳供應鏈相對來說比較完整,跨境電商賣家很多,都是從事3C產品、化妝品、箱包起家,都能找到很完整的產品供應鏈資源;二、深圳緊鄰香港,物流迅速,造就了很多深圳外貿出口的繁華;三、深圳政府的政策各種扶持,比如說海外的商標、境外的參展等,多種補貼政策,行業是雙向利好。

北京是全國首創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出口退稅業務辦理進出口單證,由2018年218個壓減到目前的41個。北京自貿試驗區在2020年正式成立,實施范圍有119.68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這也對北京的進出口貿易起到了一個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