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對外貿易對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對外貿易對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

發布時間: 2023-03-25 14:13:25

1、對外貿易對美國經濟發展的作用

希望對你有用

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是其經濟政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柯林頓執政以後,提出了「國家出口戰略」,將貿易提到了戰略高度。本文對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進行了評述,並對美國商品的進、出口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提出了對美國對外貿易逆差的全面理解,指出美國巨額的貿易逆差有著內在的合理性,是美國深化國際分工的一種表現。

目前美國經濟可以用「一高雙低」來概括,即高經濟增長率、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與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歐洲和被債務問題困擾的日本相比,美國經濟「正享受著均衡增長和低通貨膨脹完美結合的快樂時光」。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有著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僅從對外貿易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角度出發進行分析。美國作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其對外貿易政策不僅對其本身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在世界經濟的運行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柯林頓執政以後,首次提出「國家出口戰略」,近幾年的實踐證明,對外貿易正對美國經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美國正把自己有形的和無形的產品推向全世界。

2、中美貿易戰對中美及全球經濟有哪些影響

中美貿易戰一旦出現,短期內會給中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市場穩定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有分析認為,如若中美之間當真爆發貿易戰,短期內可能會給中國造成需求側的巨大沖擊。而經濟增速放緩、失業增加等或許會迫使政策更加被動,也將增加人民幣更大的貶值壓力。而更悲觀的一種情況是,穩增長壓力加大使得政府不得不出台進一步寬松措施,錯失結構性改革良機。
其一,2016年,中國對美商品出口佔中國商品總出口的18%以及GDP的4.4%。對美商品出口不僅集中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如玩具、傢具、紡織的對美出口均占該行業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並且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升級,資本密集型產業如電子機械等對美出口也大幅增加,出口量趕超勞動密集型產業。
其二,中國對美國在技術進口以及融資上也有一定依賴。例如,中國進口的許多高科技產品,關鍵技術只有美國持有,一旦美國停止此類核心技術的對華出口,可能會對中國的產業供應鏈產生沖擊。例如,因特爾和AMD在個人電腦CPU使用中非常普及,中國手機絕大多數亦安裝GPS全球定位系統,一旦爆發貿易戰,中國在尋找此類技術的替代時需要一定時間。
其三,直接投資方面,過去十年美國對華的直接投資佔中國全部FDI的3.3%,十年內美資在華企業雇傭人數累計超過100萬,中國主要出口商品中在其他幾大出口國所佔的比重已相當之高,進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場佔有率的空間極其有限最後,估計難以找到美國市場的替代市場。
但也有觀點認為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影響相對有限。首先,貿易摩擦對經濟的長期影響要小於對金融市場的短期沖擊;其次,中美之間存在「大而不能倒」的相互依存性,此次貿易摩擦不會失控,兩國博弈將最終收斂於雙向妥協,新時代不會有「新冷戰」;第三,中國將堅持「以我為主」的應對策略,短期反制措施和長期實力補強均具有充裕的政策空間。第四,目前中國對美出口量佔中國向全球出口總量的19%,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出口約佔40%,中國是全球貿易中間產品出口商,這意味著即使美國單方面向中國加征關稅,中國可通過與其他國家增加貿易合作進行對沖。

3、對外貿易對一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何作用?

60年代以來,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對外貿易較高速的增長、特別是出口的高速增長會帶來以下幾個重要的動態利益:
(1)出口擴大意味進口能力的提高。進口中的資本貨物對經濟落後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一方面,資本貨物的進口使這個國家取得國際分工的利益,大大地節約了社會勞力。另一方面,資本貨物的進口,尤其是先進技術設備的進口可以提高國內的技術水平,經消化後,會大大地縮短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
(2)對外貿易的發展使國內的投資流向發生變化,資本會越來越集中在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在這些領域中進行專業化生產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
(3)規模經濟利益。一國國內市場相對來說總是狹小的,出口的擴大克服了國內市場的狹小性,生產規模可以不斷擴大,以達到最佳程度,使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單位成本不斷下降。這一方面可以提高利潤率,另一方面會增強國際競爭能力。
(4)出口擴大還會加強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系,促進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這一點對經濟運行機制不健全的國家尤其重要。出口的擴大,特別是加工程度較深的製成品出口的擴大,會增加對向出口部門提供投入物部門的需求。這些部門轉而向其他供給部門增加需求。如此反復下去,不但能帶動所有部門的發展,而且會大大地促進國內經濟的一體化。
(5)出口的不斷擴大會鼓勵外國資本的流入。這對普遍缺乏資本的落後國家日益重要。外資的流入不但能解決國內投資不足的難題,而且會促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知識的傳播。
(6)在世界市場上進行激烈的斗爭會使國內出口產業以及與之相關的產業改進質量、降低成本,從而促進國內產業的發展
總的來說,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史已經證明,商業的擴張往往推動著工業的進步,世界商業和世界市場是在16世紀開始資本的近代生活史的。在產業革命以前的時期如果沒有國內外貿易的發展,工業進步就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商業上的產業大革命是革命的歷史前驅。在戰後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工業化,是以發展對外貿易為突破口的,對外貿易的發展帶動了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高速發展。

4、怎樣分析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以及對外貿易影響經濟增長的方式,是各國制訂經濟發展戰略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及繁榮的對外貿易成為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焦點。本文在對近幾年我國對外貿易數據資料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增長與對外貿易的發展概況;並研究了兩者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
關鍵詞:對外貿易,經濟增長,運行態勢

我國經濟增長概況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624.1億元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182321億元,增長了49倍多,年均年增長9.4%。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從1%左右提高到近4%,在近30年時間里保持這種高增長,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奇跡。現在,我國的經濟規模已居世界第六位。迄今為止,只有韓國、新加坡和我國香港地區3個經濟體在20世紀連續40年保持年均7%以上增速的記錄。

我國對外貿易增長概況

在對外貿易方面,我國進出口總額由1978年的206億美元,增長到2004年的1.15萬億美元,年均增長16.7%。我國的外貿規模已由世界第32位攀升到2004年的第3位,利用外資也連續12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截至2004年底,我國實際利用外資累計5600多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累計370億美元。對外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累計308億美元。

繼2004年我國對外貿易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後,2005年更是達到14221.2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23.2%,相當於2001年的2.8倍。 2005年1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398.1億美元,創當月進出口總值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0%。2005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5948.1億美元,增長21%。 海關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與前6大貿易夥伴的雙邊貿易額均超過千億美元規模,與歐盟、美國的雙邊貿易分別突破2000億美元。自2002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已經連續4年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長,2005年繼續穩居全球第3位(見圖1)。

綜合我國經濟增長和對外貿易增長的情況可以看出,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運行軌跡的趨勢基本一致,即當經濟發生波動時,對外貿易也隨之發生波動。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往往伴隨著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而當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時,對外貿易的發展也往往不景氣。由此可見,二者呈現出較為密切的依存關系。

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變化趨勢

日本經濟學者小島清的觀點是,要揭示貿易對經濟增長所起的作用,把貿易量的擴大同國民經濟的增長加以對比更為合適。因此,本文從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變化趨勢上加以分析。

外貿依存度是反映一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包括外貿整體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與進口依存度三種。就世界范圍來看,在2000年當中,世界總貿易依存度為25.1%,發達國家為21.8%,發展中國家為35.6%。貨物貿易依存度:世界為20.5%,發達國家為17.4%,發展中國家為30.1%,中國為21.1%。服務貿易依存度:世界為4.6%,發達國家為4.3%,發展中國家為5.5%。

近年來,我國外貿依存度不斷擴大。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在30%以上,2000年達到歷史的最高峰44%。2002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進入了快速增長時期,當年我國外貿依存度達到51%,2003年進一步上升到60.2%,2004年上升到約70%,2005年上升到80%(見表1)。

表1說明,我國外貿依存度不僅大大高於同期發達國家的外貿依存度水平,也高於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水平。這一方面反映了當前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國經濟對外需的過度依賴,國民經濟的增長與對外貿易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正因為目前的我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深,為保證宏觀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出口貿易的問題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結論與對策建議

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具有很明顯的時期性。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條件下,進口是對經濟增長的漏損,進口的增加將減緩經濟的增長,加重進口國的失業,對經濟增長起負面作用,但經濟的增長將會拉動進口的增長;出口則是對經濟增長的一個純拉動,出口有利於增加國民收入,增加國內的就業。

在供給不足的情況下,總需求的變動不會引起國民收入的增加,而只會引起價格水平的大幅上升,加速通貨膨脹,此時的國民收入的提高取決於供給能力的改善,這時的進口會增大本國的供給而減少通貨膨脹的壓力。而進口產品又分為進口消費資料和進口生產資料,消費資料的進口會提高國內的暫時供給,減輕通貨膨脹的壓力,生產資料的進口能增加國內的長期供給能力,從而拉動國民經濟的增長。出口則會降低國內的供給能力,加速通貨膨脹,並不能增加國民收入,而出口初級產品和大量的原材料則會降低國內的生產能力,導致國民收入下降,這就是有名的「貿易貧困化」理論。但另一方面,出口能增加進口,從而增加國民收入。

對外貿易結構影響經濟增長的總量和質量。經濟發展要求對外貿易的根本任務在於促進經濟與產業結構升級、優化、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如果對外貿易的發展與這些目標之間形成良性循環,對外貿易才能實現其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我國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對外貿易結構失衡,效益低下。我國出口產品的結構不合理,大多是附加值低的產品,而且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尤其是紡織業,大大超過世界水平,而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產品所佔比重寥寥無幾。因此改善出口商品結構是當務之急,了解世界的需求並順應需求,是提高我國對外貿易質量,增強其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的重要途徑。

發展對外貿易的同時,不能忽略國內市場的開發和佔有。目前我國經濟的發展某種程度上主要依靠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經營理念、經濟管理經驗等來提高自己的生產水平和能力,通過對外貿易的不斷增長推動國家經濟發展。但一個國家的經濟若長期依靠「外力」,不加快由導入型經濟向內生自主型經濟轉變,將會給這個國家經濟發展帶來問題。因此,為了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增長,一方面既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國際比較優勢,走開放型的發展道路,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視發揮國內市場的作用,以國內市場來支撐對外貿易的發展。 隨著我國融入全球經濟進程加快,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融合日趨緊密,全方位的競爭將明顯突破地域的限制,我國只有兼顧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才能在國際交換中取得最大的利益。而我國的對外貿易才會以更高的速度發展,對經濟的貢獻作用會更加明顯。

5、美國的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1

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是其經濟政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柯林頓執政以後,提出了「國家出口戰略」,將貿易提到了戰略高度。本文對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進行了評述,並對美國商品的進、出口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提出了對美國對外貿易逆差的全面理解,指出美國巨額的貿易逆差有著內在的合理性,是美國深化國際分工的一種表現。

目前美國經濟可以用「一高雙低」來概括,即高經濟增長率、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與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歐洲和被債務問題困擾的日本相比,美國經濟「正享受著均衡增長和低通貨膨脹完美結合的快樂時光」。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有著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僅從對外貿易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角度出發進行分析。美國作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其對外貿易政策不僅對其本身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在世界經濟的運行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柯林頓執政以後,首次提出「國家出口戰略」,近幾年的實踐證明,對外貿易正對美國經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美國正把自己有形的和無形的產品推向全世界。

6、美國的貿易赤字為什麼會對經濟有促進作用

因為美國貿易赤字的消長與經濟增長率的高低成正比。

美國經常項目赤字擴大年份的經濟增長率往往較高,而經常項目赤字收窄年份的經濟增長率一般較低。具體說,自1980年以來,美國GDP增長最快的5個年份中,有4個也是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增長最快的年份。自1980年以來,在經常項目赤字縮小的年份,平均經濟增長率僅為1.9%;而在經常項目赤字溫和增長年份和迅速惡化的年份,這一數字分別為3.0%和4.4%。

人們一般認為,貿易赤字會對製造業和就業機會造成直接的損害,因為舶來品替代了國產貨,工作機會也就被轉移到國外。但美國過去25年來的統計數據與這一「常識」不符。在美國製造業負增長的6個年份中,有5個也是經常項目赤字走低的年份。相反,在經常項目赤字小幅攀升的年份和大幅擴大的年份,製造業產值平均增長率分別為4.1%和5.3%。

(6)對外貿易對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擴展資料

深入研究和認識美國貿易赤字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隨著貿易赤字持續攀升,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頻頻抬頭。美國國會有一幫人起勁地鼓動設置和提高貿易壁壘。有識之士指出,如果美國政界人士錯誤地認為靠保護主義能削減貿易赤字和刺激經濟增長,那麼他們最終只會損害美國的經濟增長,並引發後果嚴重的貿易戰,「他們製造的麻煩將遠遠超過解決的問題」。

7、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學說的由來

本世紀30年代經濟學家羅伯特遜(D.H.Robertson)提出了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Engine for Growth)的命題。①在50年代,諾克斯根據對19世紀英國與新移民地區的經濟發展原因的分析,進一步補充和發展了這一命題。他認為,19世紀國際貿易的發展是許多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因為各國按比較成本規律進行國際貿易,通過兩優取其更優、兩劣取其次劣的辦法進行專業化分工,使資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增加了產量。通過交換,各國都得到了多於自己生產的消費量。他認為這是對外貿易的直接利益。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對外貿易產生間接的動態利益,即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通過一系列的動態轉換過程,把經濟增長傳遞到國內各個經濟部門,從而帶動國民經濟的全面增長。他指出,19世紀的國際貿易「具有這樣的性質:中心國家經濟上的迅速成長,通過國際貿易而傳遞到外圍的新國家去。它是通過初級產品的迅速增加的需求而把增長傳遞到那些地方去的。19世紀的貿易不僅是簡單地把一定數量的資源加以最適當的配置的手段,它尤其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60年代以來,西方經濟學家進一步補充了這一學說。他們認為,對外貿易較高速的增長、特別是出口的高速增長會帶來以下幾個重要的動態利益:(1)出口擴大意味進口能力的提高。進口中的資本貨物對經濟落後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一方面,資本貨物的進口使這個國家取得國際分工的利益,大大地節約了社會勞力。另一方面,資本貨物的進口,尤其是先進技術設備的進口可以提高國內的技術水平,經消化後,會大大地縮短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2)對外貿易的發展使國內的投資流向發生變化,資本會越來越集中在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在這些領域中進行專業化生產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3)規模經濟利益。一國國內市場相對來說總是狹小的,出口的擴大克服了國內市場的狹小性,生產規模可以不斷擴大,以達到最佳程度,使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單位成本不斷下降。這一方面可以提高利潤率,另一方面會增強國際競爭能力。(4)出口擴大還會加強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系,促進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這一點對經濟運行機制不健全的國家尤其重要。出口的擴大,特別是加工程度較深的製成品出口的擴大,會增加對向出口部門提供投入物部門的需求。這些部門轉而向其他供給部門增加需求。如此反復下去,不但能帶動所有部門的發展,而且會大大地促進國內經濟的一體化。(5)出口的不斷擴大會鼓勵外國資本的流入。這對普遍缺乏資本的落後國家日益重要。外資的流入不但能解決國內投資不足的難題,而且會促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知識的傳播。(6)在世界市場上進行激烈的斗爭會使國內出口產業以及與之相關的產業改進質量、降低成本,從而促進國內產業的發展。①

但是,諾克斯認為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的學說,適用於19世紀,其主要論據是英國的經濟發展通過對外貿易帶動了新興國家如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等國家的經濟發展,成為他們的「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到了20世紀,由於各種條件的變化,這一學說不再適用。即在20世紀,中心國家(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並未通過初級產品需求的增加而把它們的經濟增長傳遞到世界其他國家去。諾克斯認為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有6個:(1)發達國家工業結構的變化,由輕工業結構轉向重工業結構(技術和化學工業),即從製成品中原料含量高的工業轉向原料含量低的工業;(2)在發達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中,勞務部門所佔的比重增加,因而對原料的需求落後於生產的增加;(3)對農產品需求的收入彈性低;(4)農業保護主義的蔓延;(5)工業原料的節約使用(如電解鍍錫,金屬回收和再加工);(6)合成原料和人造原料越來越多地代替天然原料。

60年代以後,隨著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通過出口導向型而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以後,這一學說再度流行。
對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學說的評價

(一)就對外貿易能帶動或激發經濟增長這點來說,它是正確的

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史已經證明,商業的擴張往往推動著工業的進步,世界商業和世界市場是在16世紀開始資本的近代生活史的。在產業革命以前的時期如果沒有國內外貿易的發展,工業進步就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商業上的產業大革命是革命的歷史前驅。在戰後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工業化,是以發展對外貿易為突破口的,對外貿易的發展帶動了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高速發展。但是,該學說不談生產對對外貿易的決定性作用,只強調對外貿易對生產和經濟發展的反作用,就此而言,這個學說有些片面性。

(二)這個學說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過分誇大了對外貿易的作用

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表明,它們的經濟發展除了生產關系改革這個重要條件以外,還有四個主要因素,即市場的擴大、資本的積累、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先進的管理。這些因素是互相影響的,只有綜合起來,經濟才能取得迅速的發展。

2.忽略了對經濟增長機制的分析

對外貿易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可以起到刺激和帶動作用,但只有在經濟和社會條件具備時才能充分發揮這種作用。對外貿易對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只是它的一個必需條件,而不是它的先決條件。在19世紀西歐國家對初級產品需求的增長之所以能帶動少數白人移民地區的經濟發展,是因為在這些地區存在政治和經濟發展的條件。而許多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盡管它們的對外貿易也增長了,但是並沒有導致經濟發展,原因就是它們在國內還不具備這些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條件。

3.掩飾了資本主義國際貿易中的生產關系

他們只抽象地談論對外貿易給一國帶來的經濟利益,而不談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帝國主義國家通過國際交換,剝削、掠奪殖民地和落後國家的歷史事實,抹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達國家藉助其經濟優勢在國際貿易中損害發展中國家利益的現實。

8、美國對外貿易的特點

1、進出口商品眾多

美國主要出口商品為:化工產品、機械、汽車、飛機、電子信息設備、武器、食品、葯品、飲料等。主要進口商品是:食品、服裝、電子器材、機械、鋼材、紡織品、石油、天然橡膠以及錫、鉻等金屬。

2、主要貿易對象為中國、日本等

2017年美國前五大貨物貿易夥伴為中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德國。美國前五大貨物出口市場為加拿大、墨西哥、中國、日本和英國。美國前五大貨物進口市場為中國、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和德國。

3、交易額數年增加

2017年,美國貨物貿易總額約為39143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6.8%;其中出口額15534億美元,同比增長約6.6%;進口額約23609億美元,增長6.9%;逆差8075億美元,增長約7.5%。

(8)對外貿易對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擴展資料:

美國對外投資和外國資本

據統計,2017年,美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約3423億美元,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約2754億美元。

美國對外援助

據美國國際開發署統計,2018財年美國對外援助預算總額約為273.4億美元,約佔2017年美GDP的0.15%,包括安全援助經費77.2億美元,醫療援助額68.6億美元,人道主義救災52.7億美元,經濟發展援助13.1億美元等項目。

主要投向南亞、中東北非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阿富汗是接受美經濟和軍事援助最多的國家,其次是巴基斯坦、以色列、伊拉克、印度等。美國國際開發署、國務院、農業部、國防部和千年挑戰公司(MCC)等是執行美雙邊對外援助的主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