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貿易與國家經濟發展的關系
當代國際服務貿易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世界經濟結構發生了歷史性 的變化。20 世紀 60 年代起步的新科技革命加速了這種歷史演變的進程,從 而導致世界貿易結構和人們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具體來說,當代國際服務 貿易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世界產業結構的重心向服務業偏移。 按照發展經濟學的經濟增長階段論的說法,隨著國家經濟能力的增長,
該國的產業結構將依次提升,逐步由農業經濟過渡到工業經濟,再由工業經 濟發展到服務經濟。本世紀 60 年代初,主要西方工業化國家都已完成了本國 的工業化進程,開始步入後工業化的發展階段,即國內經濟重心向服務業偏 移。新科技革命的介入為這種經濟結構的轉型提供了杠桿,從而加速了這一 進程。
根據統計,1960—1985 年間,西方主要國家的服務業就業人數占整個就 業人口的比重由 51.6%上升到 60.7%,其中美國從 57.2%上升到 65.8
%,歐共體國家從 43.4%上升到 56.8%,日本從 40.9%上升到 54.4%。
甚至在西方發達國家之後才發展起來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如亞洲「四 小龍」等,也都自本世紀 80 年代以來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產業結構,把國內加 工製造業等勞動和資本密集型的基礎產業轉移至發展中國家從事跨國經營, 利用這些國家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另外,從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來看,
1994 年服務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美國已高達 69%,法國為 67%,
英國為 62%,德國 59%,日本 56%。這些比例清楚表明,西方國家為適應
21 世紀的發展,已經大幅度地調整自己經濟的產業結構,由工業經濟轉變為 服務經濟,如美國僅金融業一項就占其國民總產值的 25%。
由各國經濟能力增長所帶動的產業升級使得世界產業結構發生大規模的
調整。在這一過程中所形成的新的世界經濟結構不平衡,導致了對國際服務 的更大規模的需求。與此相適應,全球服務性產業的貿易總額才有了高速增 長的潛力。另外,服務產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專業化,規模也趨於擴大。規模 的擴大和專業化程度的提高提升了服務業的生產率,從而刺激向國外輸出, 增加了國際市場的服務的供給。
(2)商品貿易和國際投資增長的帶動。 同國際貨物貿易直接關聯的傳統服務貿易會隨著世界商品貿易的增長和
自由化而在規模上擴大並在數量上增加,而國際投資的迅速擴大和形式多樣 化,同樣會使得廣義服務貿易項目的投資收益(股息、利息、利潤)流量加 大。
在戰後關貿總協定組織的貿易自由化原則的帶動下,世界各國通過雙邊 和多邊的國際協調和談判,逐步形成了有序運行的國際商貿體系,為各國的 商品貿易和投資提供了良好的國際市場環境,推動了貿易和投資的迅速增 長。
戰後半個多世紀以來,除了最初的幾年各國都處於戰後經濟恢復狀態之 外,自 50 年代起,國際商品貿易流量就開始不斷擴大。以世界貨物貿易出口
總值為例,1950 年總計為 611 億美元,1960 年為 1280 億美元,1970 年為 3120 億美元,1980 年為 19946.68 億美元,1990 年則達到 33949 億美元,40 年 時間增長了近 56 倍,遠遠超過了世界工業生產和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 在商品貿易高速增長的帶動下,同貨物進出口直接關聯的傳統服務貿易項目 如國際運輸服務(海運、陸運和空運)、國際貨物保險、國際結算服務等, 都相應地在規模上、數量上成倍地增長。
國際投資帶動國際服務貿易的迅速增長可以從 4 個方面說明:1)速度帶 動。國際直接投資自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快速增長,到 80 年代達到高潮,從
1983 年到 1990 年這類投資的增長速度是世界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的 4 倍,是 全球國際貿易增長速度的 3 倍。這種增長勢頭在 90 年代初因世界性經濟衰退 而有所減慢,但自 1993 年起又開始恢復。2)國際直接投資帶動國際間接投 資和國際貿易(貨物和服務)額的增長。因為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是跨 國公司,而世界貿易額的約 1/3 是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3)國際投資收益 作為要素服務項目,其迅速擴張本身就構成海外服務貿易流量的擴大。4)國 際直接投資的產業向服務業傾斜。1975 年到 1990 年間,西方國家在第一產 業和第二產業的國際投資比重都有所下降,而對服務業投資的比重卻從 31.4
%上升到 48.4%。由於服務的生產和消費是同時進行的,因此服務業的跨 國直接投資必然驅動國際服務貿易的進一步國際滲透。
(3)新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動。
新科技革命,特別是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的信息技術革命,有力地推動 了國際服務貿易的迅猛發展。首先,高新技術的發展廣泛應用到了服務產業, 使許多原先「不可貿易」的服務轉化成「可貿易」的服務,從而使國際服務 貿易的種類增加,范圍擴大,例如一些傳統的教育服務、健康服務一向被認 為是「不可貿易」的服務,現今可被儲存在磁碟或軟體中進行買賣。信息技 術和通訊的發展,促使銀行、保險、商品零售等得以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業務。 由於交通條件的改善,工業組織和勞動市場得以改組,為跨國界提供服務帶 來了機遇。新信息技術使得日益一體化的跨行業公司能夠分散其生產基地, 刺激服務的專業化生產,並從中享受規模經濟效益。其次,科學技術革命加 快了勞動力和科技人員的國際流動,因為每一次科技革命必然更進一步推動 生產的自動化、機械化,這就促進了專業科技人員和高級管理人才向其他國 家流動,為發展中國家所引進,推動國際服務貿易流量擴大。最後,隨著科 技的進步,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逐漸向電子、航天技術及生物工程等高科技 產業轉移,把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再轉移到我國 大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使這些國家和地區能夠利用本地區豐富 廉價的勞動力資源,賺取外匯服務收入,形成大規模的境內服務輸出。所以, 科技革命帶來了國際服務貿易變革性的發展。
(4)社會生活國際化的促進。 由於戰後持久的和平和經濟的發展,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
平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冷戰後意識形態的對立也有所緩和,加之交通、通訊 工具的便利,使得現代人的社會生活越來越國際化了。出國旅遊、接受教育 以及聘請專門人才,即使對於發展中國家的民眾來說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了。在過去的 40 年間,旅遊業成為國際上發展得最快的行業之一,許多發展 中國家也通過發展旅遊業而賺取大量的外匯收入。當然,社會生活國際化最 大的贏家還是西方國家。根據 1991 年美國的官方統計,當年美國的旅遊服務
收入居各服務項目(除海外投資收益)之首,為 487.57 億美元,向世界各 國學生提供教育服務的收入是 57.52 億美元。隨著各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同社會生活國際化相關的服務貿易將會有更長足的發展。
三、國際服務貿易與中國的服務業
國際服務貿易在國際經濟關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促使各國政府和學術 界加強對本國的服務業和產業結構升級的研究。在我國,服務業的較大發展 是自改革開放之後開始的,整個 80 年代以年平均 10。9%的速度增長,90 年代增長速度更趨加快。在發展速度大幅提升的同時,我國服務業的行業結 構也不斷更新和更趨多樣化,如咨詢業、房地產業、證券業、保險業、中介 服務業等新興行業迅速崛起,呈現一派繁榮景象。然而,與世界上發達國家 相比,或者與世界各國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國的服務業無論是在總體發展水 平上還是在所佔國際貿易比重上,都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需要我們認真 地加以研究。
1.我國服務業的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服務業得到較快的發展。80 年代,服務業每年以
10.9%的平均速度增長,超過同期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 8.9%的增長速度。
90 年代以來,特別是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談話和「中共中央、國務 院關於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頒布以來,我國的服務業有了更加快速的 增長,目前我國服務業的增加價值已超過國民生產總值比重的 30%左右,接 近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不過,從總體水平上看,我國服務業產值所佔 GNP 的比重仍是相當低的。當今世界上的高收入國家服務業產值占 GNP 的比重和 總就業人數的比重一般都在 65%以上,中等收入的國家也占 50%左右,而我 國僅接近於一般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
當然,目前我國服務業的統計無論是在范圍上,還是在指標體繫上,都
很不健全,存在著許多漏計的情況,有一部分企業內部服務不能計入統計, 因此統計數字可能低於實際情況。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服務業由於受長 期的計劃經濟體制的抑制,在生產和發育的各個方面都是相當不完善、相當 落後的,是一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應當重點發展的產業。
盡管我國服務業的發展起步較晚,但由於最近 10 多年來的加速發展,在
行業結構和所有制結構上呈現出了多樣性的產業群體。以交通運輸、郵電通 訊、金融保險等為主的傳統行業不斷擴大,其產值占服務業總增加值的 65% 左右,就業人數占服務業全部就業人數的 50%以上,從而構成我國服務業的 主體。另一方面,新興的服務行業如證券業、信息業、咨詢業、會計律師服 務業等,進入 90 年代以來也蓬勃興起。中國的兩家證券交易所,即上海證券 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都在 90 年代初設立,帶動起一大批同證券業發展相 關的服務企業。信息業、咨詢業隨著經濟規模和經濟活動的擴大以及科學技 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也開始步入迅速發展的階段,90 年代以來,全國專門的 咨詢和信息處理的服務機構已超過 4000 家,它們在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加強 產品競爭力,提高科研效率和創新能力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截止 1991 年,全民所有制單位中服務業的就業人員為 45.1%,城鎮集體所有制單位 中服務就業人數比重為 36%,而城鎮個體勞動者中從事服務業的人數竟占就 業人數的 82.1%。這說明,服務業的興起和發展,為各種所有製成分的經 濟活動開辟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不過,從總體上看,我國服務業的發展不僅總體水平較低,而且其行業
結構也屬於明顯的低發展階段結構,其基本特徵是,勞動密集型服務業企業 居主導地位,技術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企業所佔比重十分低,以至於人們習 慣於把服務業就業視作解決企業富餘人員的渠道,其實這是我國服務業行業 水平低給人們造成的誤解。盡管如此,我國服務業在某些部門也具有一定的 優勢,如在航運、衛星發射服務、工程建設服務等部門都有著相當的優勢和 發展潛力。勞動力便宜且訓練有素是我國拓展海外服務市場的最大優勢。如 何在國際服務貿易這一新興領域充分利用我國的現有優勢,是我國政府和學 術界應當認真研究的問題。1993 年我國商品出口已居世界第 11 位,但服務 的出口則只佔第 27 位,當年我國商品出口額佔世界總量的 2%左右,而服務 出口僅佔世界服務出口總額的 0.5%。這說明我國服務業的外向型發展是一 個相對落後的領域,應當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2.我國服務業發展落後的原因
我國服務業發展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的根本原因在於傳統計劃經濟體制 的抑制。服務業的高度發展歸根結底依賴於人類經濟活動的社會化、專業化 和市場體系的高度發達。而傳統體制恰恰在這些方面抑制了服務業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的服務業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實踐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這一 點。
改革之前,我國實行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微觀經濟主
體含義的企業和組織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生產單位和事業單 位,各單位之間相互封閉,不論規模大小,都自成系統。各經濟單位由於不 可能從社會方面得到服務提供,因此只好眼睛向內,自辦服務體系,形成「大 而全」或「小而全」的經濟單位格局,任何一項國家計劃的投資項目,都必 須把配套的服務設施投資考慮在內,使傳統的全民所有制企業和事業單位背 上了沉重的包袱。一方面由於各經濟單位得不到高質量的生產和社會服務而 影響了產品的進步,另一方面由於企業或事業單位自身背著一個「小社會」 而造成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增加了企業的開支和管理上的負擔,難以全力 發展生產,阻礙了生產效率的提高。
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另一重要特徵是消費的實物化傾向和福利化傾向。
在城市居民生活中,大量的職工生活消費和服務,不是採取市場經濟的購買 形式,而是採取產品經濟的福利形式分配給職工。在生活消費方面,最突出 的例子是住宅,它不是作為商品而是作為職工所享受的一種福利待遇。因此, 一方面住宅投資被打入企業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實際上成了職工的工資收 入,抑制了房地產業的生長,此外,城市改革起步以來,企業濫發實物的現 象也十分普遍,由於政府機構職工收入偏低所導致的折價供應經濟也在某種 程度上助長了實物消費的勢頭,抑制了正常的市場渠道的發展。
還有,居民生活服務消費中的隱蔽性補貼,如教育、醫療、養老等支出 都由國家包下來,在交通、郵電、保育、娛樂等方面,國家又給予廣泛的補 貼,這就大大壓縮了職工在非商品消費上面的開支。同時,大量醫療、養老 保險和部分教育服務在企業內部進行,實際上也誇大了第二產業的產值,縮 小了服務業的產值,使得服務價格低估。在過去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里,錯誤 地認為勞務活動不是商品,不創造價值。在價格管理中一直把勞務價格稱作 「非商品收費」。我國服務業中交通運輸價格、郵電資費、醫療收費以及飲
食、服務、修理等長期統一定價、統一管理,收費標准幾十年不變,價格脫 離生產成本,也不反映市場供求關系。改革以來雖然作了一定的調整,但主 要還是補償性的,許多重要的服務行業仍然無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求得發展。 除以上這些體制原因之外,我國傳統的農業化社會歷史條件以及新中國 成立後城市發展與農村建設相分離的二元化經濟發展策略,也是造成我國服 務業發展落後的重要原因。農村勞動力不能向城市流動,只能滿足於自給自 足的生活環境,像我國這樣一個 75%的人口在農村的經濟體系中,服務業的
平均發展水平低下是十分自然的。
3.我國加快發展服務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服務產業加快發展是生產力提高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在我國經濟發 展從國內轉向國際、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為彌補服務產業 過去發展的不足,改善國內的產業結構,推動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經濟,加速 發展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總體水平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這主要表現在:
(1)加快發展服務業,可以促進市場充分發育,提高服務的社會化、專 業化水平,增強社會保障能力,有利於勞動、工資、價格、企業經營機制和 流通體制等一系列改革順利實施,有利於經濟進一步國際化,更多地吸引外 資,有利於精簡機構,提高效率,逐步改變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辦社會的 狀況,為改革開放在更廣闊的領域向縱深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2)我國工業經濟效益差,農業市場化率低,流通不暢,財政收支困難,
嚴重地制約了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產生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 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結構的不合理主要表現在服務業不適應第一和第二 產業發展的需要。服務業投入少。見效快、社會效益好,加快發展服務業, 既可以調整三次產業的比例關系、優化國民經濟結構,又是緩解經濟生活中 深層次矛盾和促進經濟更快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
(3)我國每年都將有大批新成長的勞動力和從第一、第二產業轉移出來
的勞動力需要安置。服務業在吸納勞動力就業方面具有深厚的潛力:行業多、 門類廣、勞動密集、技術密集、知識密集的行業並存,能夠吸收大量的和不 同層次的各類人員,特別是可以容納大量的科技、專業人才。加快發展服務 業是緩解我國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的主要途徑。
(4)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收入的提高,人民群眾不僅在衣、食、住、行、
通訊、衛生和生活環境等物質生活的各個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 且在文化娛樂、廣播電視、圖書出版、體育保健、旅遊休閑等精神生活方面 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快發展服務業,才能適應人民群眾日益 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
(5)服務業的全球市場正在迅速發展,而且變得越來越復雜了。除了服 務與商品之間的傳統區別外,服務業之間的區別也越分越細,尤其在發達國 家和地區更是如此。計算機、信息、電報電傳和電子郵遞等業務同傳統電信 服務的界線變得日益模糊。服務業的這種向高新技術水平發展的趨勢,既給 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同時也形成了機遇。加入國際貿易組織是我 國既定的經濟國際化目標,在國際服務貿易總協定的原則下同他國實現平等 互利的服務貿易往來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我們願意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同 時也應享受協定所賦予的經貿權利。這顯然意味著對於我國服務業的發展戰
略的設想,應該放在國際產業競爭的總體環境下,進行思考。
4.我國服務業應積極參加國際服務貿易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為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利 用多邊貿易體制來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從世界各國經濟 發展的歷史經驗來看,經濟國際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步入經濟現代化的重要 標志,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實現經濟現代化發展的必經階段。由於服務貿易 成為國際經貿關系中最有發展潛力的新領域,服務業在世界經濟和貿易中發 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積極參與世界服務貿易對於促進我國經濟 的國際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般來說,服務性產業有兩個重要的特點:(1)市場需求有廣泛的世界 性,產業發展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換句話說, 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往往是合而為一的,像旅遊業、金融服務業、保險業、 咨詢服務業等服務產業的市場屬性本身就是國際化的;(2)服務性產業的國 際競爭比較優勢主要是技術、知識和管理,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生產成本, 這就是說,服務性產業是知識密集型的高新技術產業。這種知識密集型的產 業在目前經濟國際化的進程中受到的制約少,可以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同時接受。正是由於服務性產業的這兩個特殊的經濟屬性,世界上經濟發展 比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在把第一、第二產業不斷向外轉移的背景下,卻大力 提升自己的服務性產業的經濟比重和質量水平,以期在國際產業競爭中保持 競爭優勢。
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思想的影響,我國經濟理論界和實際經濟部門普遍
對服務業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偏差,不能認識到服務業的高度發展同經濟國 際化之間的關系,僅僅滿足於抓第一、第二產業的外向型經濟,而不能夠從 世界經濟結構和貿易結構演變的高度,透視我國服務業高質量、高水平的加 速發展,積極參與國際服務貿易競爭對於提高我國經濟總體發展水平的重要 戰略意義。
從總體上看,我國的服務業比較落後,但某些部門在國際上也佔有一定
的優勢,如在航運、衛星發射服務、工程建設和勞務輸出等部門就有相當的 優勢和發展潛力。改革開放以來的對外經貿實踐證明,有條件地開放我國的 市場,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吸收國外技術、資金和管理經驗的機會。服務業 的對外開放,參與國際競爭,必將對我國經濟和人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具 有深遠意義的影響。同時,要參與國際服務貿易競爭,享受各種貿易優惠和 保障,就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因此,應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選擇部分有 國際競爭力的服務業市場對外開放。自參加「烏拉圭回合」的《服務貿易總 協定》的談判以來,我國根據現行的政策法規,就航運、專業服務、銀行業、 廣告、旅遊、近海石油勘探等 6 個服務部門的逐步開放作出了承諾,目的是 引進外部競爭的壓力,促進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和競爭力的提高,以便最終確 定我國的服務業在全球服務貿易中的國際地位和份額。
2、世界主要的貿易集團及區域性經濟概況
它是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世界經濟是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與國家集團所組成的相互聯系、相互依賴、共同運動的經濟有機體。企業、跨國公司、國家、區域和國際經濟組織是當代世界經濟的主要行為主體。各國各地區經濟是世界經濟形成的基礎,但世界經濟不是各國各地區經濟的簡單總和。世界經濟通過世界市場、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投資、國際經濟協調等世界經濟活動聯結各國各地區經濟,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雖然國家仍然是世界經濟的主要行為主體,但行為主體的多樣化和多樣性的特點十分明顯。除國家外,跨國公司已成為重要的經濟行為主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歐洲聯盟、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世界和區域性組織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這些組織在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關貿總協定通過一系列多邊談判,在規范世界貿易競爭規則和加快貿易自由化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對推動世界貿易的增長起了顯著作用,是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關貿總協定的宗旨是:通過實施普遍的最惠國待遇,削減乃至取消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促進自由貿易。其基本原則:第一,最惠國待遇原則。第二,無歧視待遇原則。第三,關稅減讓原則。第四,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第五,透明度原則。第六,互惠即對等原則1995年1月1日正式運行的世界貿易組織,以建立沒有貿易壁壘的世界單一市場為自己的宗旨,將多邊貿易體制管理的領域和范疇大大拓寬,其作用已日益明顯1945年正式成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組織,其宗旨是促進國際貨幣合作和國際貿易的發展等。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形成及金融風波的不時出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作用日益突出世界銀行又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1945年12月正式成立。1946年起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銀行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佔主導的世界經濟中,這些組織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現在這些組織被發達國家所控制,因此在運作中較多地向發達國家的利益傾斜,有時甚至被少數國家用來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約束和限制。世界經濟格局,是指一定歷史時期內世界各國和國家集團在世界經濟領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種結構、態勢,其核心內容是大國或國家集團之間的經濟力量對比關系和支配世界經濟的權力分配狀況。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取決於各個國家或國家集團經濟的實力消長。戰後世界經濟格局演變的三個階段:戰後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二戰結束時,西方主要國家的經濟:實力發生重大變化。德國、義大利、日本這些戰敗國幾乎成了廢墟,戰勝國的英國、法國也是遍體鱗傷,唯獨美國在戰爭中實力大大膨脹起來。美國正是憑借這種經濟上的強大優勢,通過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和以貿易自由化(締結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為基本原則的貿易體制,並通過推行一系列「援助」計劃,加強對歐洲、日本經濟的控制,對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實行新殖民主義政策,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經濟、技術封鎖遏制,從而一步一步地奪取了世界經濟霸權。「援助」計劃如下:①馬歇爾計劃:向西歐國家提供130多億美元援助,使大量美國資本和商品打入了西歐市場,加強了對西歐國家政治和經濟的控制;②「第四點計劃」:1949年1月,美國總統杜魯門 在就職演說中提出對外政策的第四點是:「技術援助落後地區」,即「第四點計劃」。該計劃的實質是在給亞非拉地區不發達國家以技術援助和投資的幌子下,加強對外經濟擴張,控制不發達國家中的受援國。③提供「兩個安全網」:「軍事安全網」和「經濟安全網」: 美國通過多邊或雙邊的共同軍事安全條約體系,在向西歐和日本提供核保護傘的同時,還建立了「經濟安全網」,那就是承擔確保自由貿易制度、自由匯兌制度和廉價的石油供應制度的義務,向其他西方國家提供開放的市場。Ø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經濟向多極化發展①進入70年代,美國政府兩次正式宣布美元貶值,自此西方各主要國家的貨幣同美元的比價,由固定匯率制變為浮動匯率制,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它標志著戰後美國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的喪失。發展中國家石油鬥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打亂了國際貿易舊有的價格體在於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逐漸陷入了經濟增長緩慢而通貨膨脹、失業嚴重的困境。伴隨著美國經濟霸主地位的衰落,歐共體和日奉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兩大新的經濟中心,世界經濟中美國一國獨霸的局面開始向美國、歐共體、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過渡。1975年召開的第一次西方首腦會議是三足鼎立形成的標志蘇聯在20世紀60年代經濟實力也有很大的增強,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興起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重要影響,進一步加強了世界經濟多極化的發展趨勢。20世紀80年代以來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80年代隨著兩極格局的解體,經濟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以經濟科技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成為國際關系的焦點。美、日、歐三大經濟心的激烈競爭,直接推動著西歐北美、亞太經濟區域化的發展,形成三大區域組織相互依賴、相互斗爭的新格歐洲聯盟。相比較而言,目前最有成效,一體化程度最高的一個區域性集團歐盟是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一個區域性集團,現有15個成員國,其一體化程度仍在逐步提高。1991年12月,12個歐共體成員國首腦在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簽署了《歐洲聯盟條約》、又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1993年11月,條約生效,歐洲聯盟誕生。在2002年,歐共體佔全球貿易額的21%,外匯儲備的32%。2007年後可望增加到28個。歐洲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大大刺激了其他地區一體化的發展。
北美自由貿易區。1987年10月美國與加拿大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起在美、加兩國的基礎上吸收了墨西哥參加,形成了北美自由貿易區。北美自由貿易區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經濟集團。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根據澳大利亞的提議,首次亞太經濟合作部長會議於1989年11月在堪培拉舉行;1991年中國政府正式參加;1993年增加了亞太經合組織非正式首腦會晤,並正式採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的名稱;1994年進入制度化合作階段。宗旨是廣泛協調各成員國的經濟和貿易政策,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和技術交流。目標是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與其他兩個組織相比,亞太經合組織有許多特點。從發展階段來看,它仍然屬於一個政府間合作的經濟論壇;從組織原則看,它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組織方式,即在承認多樣化的前提下,實行互利、協商一致、自願、靈活的原則,多形式、多結構地推進本地區的經濟合作,目前該組織成員有21個。
3、國際貿易政策可分為幾大類?
國際貿易政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對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實行的政策。國際貿易政策一般可分為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
(1)自由貿易政策。自由貿易政策的主要內容是:國家對國際貿易活動採取不幹涉或少干涉的基本立場,取消對進出口貿易的限制和障礙,取消對本國進出口商的各種特權和優惠,關稅稅率逐步降低,納稅商品項目減少,稅法簡化,使商品自由進出,在國內外市場上自由競爭。
(2)保護貿易政策。保護貿易政策的主要內容是:國家對國際貿易活動採取干預和管制的基本立場,國家採取各種限制進口的措施,以保護本國的工業和市場免受外國商品的沖擊,並採取各種政策手段,對本國的出口商品給予津貼和優惠,鼓勵出口,以刺激本國工業的迅速發展。
4、中國對外貿易近五年的貿易結構和規模是什麼樣的
外貿運行機制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市場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財政、金融和產業政策等已經上升為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單一、封閉的外貿經營格局已經改變,經營主體多元化為外貿發展帶來了活力,成為中國外貿、特別是出口的主要推動因素之一。這些已經和正在構成中國未來對外貿易長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但另一方面,正如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的那樣,中國的對外貿易還存在發展不穩定、結構調整緩慢、缺乏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等許多問題和矛盾。這些以進出口貿易質量等外在形式表現出的不足,有著外貿調控和經營機制不夠完善等體制性原因,其根源在於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粗放型外貿增長方式的影響。
1.加快對外貿易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和國際通行規則的外貿調控體系。
2.按照統一政策和競爭條件的一致性原則,促進外貿經營主體的多元化發展,逐步實現外貿經營權制度向外貿登記制度的轉變。
3.發展具有競爭優勢的主導產業,提高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優化出口商品結構。
4.積極有效地利用國外資源,促進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開拓新的國際市場。
5.加快加工貿易向能夠有效提高加工深度和附加值含量的貿易方式轉化,促進上游工業發展和中西部地區開發。
6.深化進口體制改革,有序開放國內商品和服務貿易市場,建立規范化的市場運行機制。
5、與貨物貿易相比較,服務貿易的特徵?急啊!
當前國際服務貿易的基本特徵
2004-11-22 08:10
隨著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 , 國際服務產品市場日益完善 , 國際服務產品市場不斷呈現出新的特徵 , 對國際服務貿易中的國際分工格局、以及貿易參加國政府的經濟政策等產生重要影響。
一、發達國家是國際服務貿易的主體
20世紀60年代以來 , 世界經濟結構的重心開始轉向以服務業為主 , 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 也是增加國民收入和提高就業率的重要手段。服務業的發展必然推動國際服務貿易的增長。服務貿易總額在1970年為700多億美元 , 1980年為3800億美元 ,1990年為8660億美元 ,2002年則上升到154000億美元 , 年平均增長速度達6.4%, 超過了同期貨物貿易 5.9% 的增長速度。服務貿易日漸成為世界各國獲取外匯收入 , 改善本國國際收支狀況的重要手段 , 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國國際貿易的發展狀況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從表中可以看出 , 在國際服務市場上發達國家是國際服務貿易的主體 , 在國際服務貿易中佔有決定優勢。發達國家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具有如下特徵:
首先 , 國際服務貿易呈現以歐美為主的格局 , 美國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占最大比重。2002 年 , 全球十大服務貿易出口國(地區)依次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西班牙、荷蘭、比利時一盧森堡和中國香港;十大服務貿易進口國 ( 地區 ) 依次是: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義大利、法國、荷蘭、比利時一盧森堡、中國、加拿大。另外 , 區域性國際服務貿易發展迅速 , 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組織如《歐洲經濟共同體》、《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紛紛成立 , 並獲得快速發展。區域內市場的擴大使貿易趨勢增強 , 貿易規模擴大 , 國際服務貿易也得到迅速發展。
其次 , 國際服務貿易對象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以高新技術為核心 , 以技術進步為動力 , 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 , 國際服務貿易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呈整體上升趨勢 , 盡管參與國際服務貿易的成員發展狀況不平衡 , 但以發達國家為主體的貿易結構使服務產品的技術含量不斷提高 , 發達國家在新興服務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
最後 , 發達國家的服務貿易壁壘呈現逐步降低的趨勢。近年來 , 在多邊貿易體制的推動下 , 國際服務貿易壁壘有所降低。發達國家在服務貿易許多項目中都具有絕對或相對優勢 , 為了掃清存在於服務貿易的壁壘 , 便利其打開世界服務市場 , 它們率先削減了本國服務貿易壁壘 , 如在電信領域 , 美國已允許外國世界各地區服務貿易進出口額比重企業持有100%的股權 , 歐盟也開放了基本電話服務市場 , 並對僱用人員的本地化要求降低了標准。
發展中國家的國際服務貿易也得到發展。發展中國家雖然在資本、技術密集型服務行業較發達國家明顯滯後 , 但在資源、勞動密集型服務領域中 , 發展中國家則具有一定的優勢 , 因此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也得到迅速發展 , 服務出口佔世界服務出口總值的比重增加。到2002年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的比重約為9%, 而且各國發展不平衡。2002 年服務貿易出口額前30名的國家和地區中 , 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大陸、印度、泰國、土耳其、馬來西亞、墨西哥、波蘭 , 分別占國際服務貿易出口額的 2.4%、13%、1%、0.9%、0.9%、0.8%、0.6%;在進口貿易中 , 中國大陸、墨西哥、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巴西 , 分別占國際服務貿易進口額的2.9%、1.1%、1.1%、1%、1%、1%、0.9%。
在服務貿易商品結構方面 , 發展中國家在普通勞動力輸出、建築工程承包、部分旅遊服務業等領域佔有較大的優勢 , 如馬來西亞、泰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航空公司在世界優秀航空企業排名表上常常名列前茅;不少發展中國家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 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有了較大的增長;一些技術、經濟實力較強的發展中國家也開始發展技術層次較高的服務貿易 , 如印度、印度 尼西亞、菲律賓、墨西哥等國正著力推進通訊業、信息業的建設 , 泰國正努力將曼谷變為區域性金融中心等。然而 , 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 , 發展中國家的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規模仍較小 , 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服務業不發達 , 尤其是現代服務項目不具有競爭優勢。
二、國際分工基於各國的競爭優勢
通過對國際服務貿易國別結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 ,不同國家在國際服務產品市場上處於不同地位 , 同時也使不同國家在服務貿易利益分割中佔有不同的比例。這是各國發揮競爭優勢的必然結果。
國際服務貿易的分工基於各國的絕對優勢。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 , 國際服務貿易是從屬於貨物貿易的 , 在貨物貿易高速增長的帶動下 , 同貨物進出口直接關聯的傳統服務貿易項目 , 即生產性服務貿易得到發展 , 如國際運輸服務、國際貨物保險、國際結算服務等。服務貿易資源的不可替代性、不可移動性等特徵 , 構成一國服務貿易的基礎。
但絕對優勢並不是決定一國服務貿易的唯一因素 , 從服務貿易結構的變化可以看出 ,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 , 服務貿易的主要項目是勞工的輸出、運輸服務等 , 戰後隨著第三次產業革命的發生和完成 , 電訊、金融、運輸、旅遊以及各種信息產業、知識技術等的迅速發展 , 服務業加快向這些領域的擴展 , 新興服務貿易的比重不斷提高。
90年代以來國際運輸服務貿易比重明顯下降 , 從1990年的33.8%下降到2002年的30.6%, 同期國際旅遊服務比重下降幅度較小 , 自28.5%下降為22.3%, 其他服務貿易所佔比重則迅速上升 , 由 37.6% 上升到47%。這種明顯的上升主要是由於金融、保險、信息等產業的迅速崛起及其快速進入服務貿易領域造成的 ,是新興服務貿易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社會經濟生活越來越國際化 , 國際服務貿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種變化說明傳統的服務貿易優勢 , 即絕對優勢在當代國際服務貿易分工格局中的地位相對下降。如以自然歷史文化等資源為基礎的傳統服務行業 , 在當前國際服務貿易分工格局中的優勢相對降低。
可以說 , 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取決於各國的比較優勢。服務作為一種特殊商品 , 它同一般商品一樣 ,是在一定的生產要素結合下提供和生產出來的。可以把服務的基本要素分為三部分:資本、勞動力和知識技術 (即人力資本)。
不同的服務產品依賴於不同的生產要素。實物資本與運輸服務的優勢有直接的聯系 , 人力資本與保險、金融服務等優勢有密切的聯系 , 旅遊方面的優勢則在較大程度上取決於自然資源。由於不同服務使用的要素結合不同 , 又由於服務部門的多樣性 , 它的范圍從高技術行業如信息、數據處理到簡單的勞動力輸入與輸出 , 這就使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都可能在某些服務項目上擁有比較優勢。發達國家由於資本豐富 , 在國際投資、國際運輸服務、金融服務、專業服務等項目上擁有比較優勢;而發展中國家由於人口眾多 , 勞動力資源豐富 , 工資較低 , 在勞務輸出、建築工程承包等方面擁有比較優勢。其中各個國家的比較優勢不同 , 於是形成了今天的國際服務貿易格局。
這種格局的形成首先是由於各國經濟發展和技術水平的差異。發達國家已經進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階段 , 服務業在國內生產者值中占絕大部分比重 ,為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等發展程度的國家處於從工業經濟社會向服務經濟社會過渡的階段 ,但服務業也是國民經濟的主體;低收入國家則在第二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 , 逐漸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由於各國的技術條件、資本數量、生產規模不同 , 決定了服務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的差異 , 從而決定了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的地位。發達國家在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服務貿易領域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 而發展中國家除少數服務貿易產品外 ,在國際服務貿易市場上處於弱勢地位。另外 ,一國的基礎設施完備與否 ,如交通信息網是否通暢 ,也會對其服務行業競爭優勢和在國際服務分工中的地位產生重大影響。
影響服務貿易的要素除了前面提到的自然條件、歷史文化、技術水平外 , 還有資本規模、管理水平等。競爭能力形成於各種要素的組合能力 , 即如何形成產品價值增值的能力 , 並實現服務產品的價值。如在「自然人流動」貿易方式方面 , 有些發展中國家就充分利用了本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的特點 , 在「自然人流動」方面得到迅速發展。盡管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有利於建築、運輸等行業的勞務輸出 , 但由於勞動力整體素質低 , 使得勞動力資源豐富、成本低的優勢難以充分發揮。要素優勢未能轉化為競爭優勢 , 就影響了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
由於服務業的不可替代性 , 服務業的國際分工在很大程度上受一國政府對外經濟政策的影響。現代服務業的國際競爭是技術、知識、資本的競爭 , 服務業的競爭能力影響著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獲取利益的能力。由於服務貿易的發展空間和盈利空間都很大 , 所以在服務業具有較強壟斷競爭力或相對競爭力的國家和地區會通過各種貿易組織來推動貿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而服務業落後的國家經常是被動地參與國際服務貿易分工 , 它們開放本國服務市場的條件是以服務換產品 , 所以服務業國際分工的形成和發展比貨物貿易更依賴政府的推動和政府間的合作。
三、國際服務貿易政策具有二重性
由於國際服務貿易不同於貨物貿易的特殊性 , 政府的經濟政策及雙邊和多邊貿易協議對服務貿易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加之服務貿易還涉及到一國的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 所以服務貿易的自由化程度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 以國內立法、各種非關稅壁壘的形式出現的貿易保護主義將成為服務貿易政策的主流。與此同時 , 國際服務貿易競爭的直接結果 , 還表現為國際服務貿易的自由化進程。20世紀以來 , 服務貿易自由化趨勢首先表現為多邊性國際公約或協定的簽署。如 1978 年漢堡《聯合國1978年海上貨物運輸公約》以及倫敦《1978年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准國際公約》等;此外還有1982年內羅畢《國際電信公約》 ,1979 年日內瓦《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尼斯協定》等非運輸領域的公約。這些公約和協定為國際服務貿易的自由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二次世界戰以來 , 世界經濟貿易中區域一體化和貿易集團化的趨勢加強 , 一些區域集團協議相繼達成 , 如 1957 年《羅馬條約》、1973年《關於建立加勒比共同市場條約》、1975 年《關於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條約》、1983年《關於建立中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條約》以及 1992 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 , 這使得各區域在服務一體化方面產生突破性進展。1995年隨著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和《服務貿易總協定》的簽署 , 服務貿易的自由化程度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在服務貿易方面做出的承諾 , 為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自由化程度顯著提高。
在多邊貿易體制的推動下 , 服務貿易壁壘逐步降低 , 各貿易參加國為順應這一趨勢不斷調整國內經濟政策。一方面積極推動服務貿易的自由化 , 率先削減本國服務貿易壁壘。如在具有競爭優勢的電信領域 , 美國已允許100%的外國股權 , 歐盟也開放廠了基本電話服務市場 , 並對僱用人員的本地化要求降低了標准。一些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在某些服務行業也取得了相當優勢 , 如新加坡的航空運輸業、韓國的建築承包業、泰國的國際旅遊業等 , 它們有能力降低部分服務部門的壁壘 , 以引進一定數量的外國服務和服務提供者 , 為其新興服務業提供發展必要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但另一方面 , 國際服務貿易的保護程度實際上也在變相提高。各國從本國發展服務貿易的相當劣勢出發 , 通過國內立法或非關稅壁壘的形式 , 對服務貿易設置障礙 , 影響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
作者:劉東升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商務部 研究院 《國際經濟合作》 第7期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s/200411/20041100308071.html
由於不同服務使用的要素結合不同,又由於服務部門的多樣性,它的范圍從高技術行業如信息、數據處理到簡單的勞動力輸入與輸出,這就使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都可能在某些服務項目上擁有比較優勢。發達國家由於資本豐富,在國際投資、國際運輸服務、金融服務、專業服務等項目上擁有比較優勢;而發展中國家由於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工資較低,在勞務輸出、建築工程承包等方面擁有比較優勢。其中各個國家的比較優勢不同,於是形成了今天的國際服務貿易格局。
這種格局的形成首先是由於各國經濟發展和技術水平的差異。發達國家已經進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服務業在國內生產者值中占絕大部分比重,為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等發展程度的國家處於從工業經濟社會向服務經濟社會過渡的階段,但服務業也是國民經濟的主體;低收入國家則在第二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逐漸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由於各國的技術條件、資本數量、生產規模不同,決定了服務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的差異,從而決定了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的地位。發達國家在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服務貿易領域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而發展中國家除少數服務貿易產品外,在國際服務貿易市場上處於弱勢地位。另外,一國的基礎設施完備與否,如交通信息網是否通暢,也會對其服務行業競爭優勢和在國際服務分工中的地位產生重大影響。
影響服務貿易的要素除了前面提到的自然條件、歷史文化、技術水平外,還有資本規模、管理水平等。競爭能力形成於各種要素的組合能力,即如何形成產品價值增值的能力,並實現服務產品的價值。如在"自然人流動"貿易方式方面,有些發展中國家就充分利用了本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的特點,在"自然人流動"方面得到迅速發展。盡管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有利於建築、運輸等行業的勞務輸出,但由於勞動力整體素質低,使得勞動力資源豐富、成本低的優勢難以充分發揮。要素優勢未能轉化為競爭優勢,就影響了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
由於服務業的不可替代性,服務業的國際分工在很大程度上受一國政府對外經濟政策的影響。現代服務業的國際競爭是技術、知識、資本的競爭,服務業的競爭能力影響著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獲取利益的能力。由於服務貿易的發展空間和盈利空間都很大,所以在服務業具有較強壟斷競爭力或相對競爭力的國家和地區會通過各種貿易組織來推動貿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而服務業落後的國家經常是被動地參與國際服務貿易分工,它們開放本國服務市場的條件是以服務換產品,所以服務業國際分工的形成和發展比貨物貿易更依賴政府的推動和政府間的合作。
三、國際服務貿易政策具有二重性
由於國際服務貿易不同於貨物貿易的特殊性,政府的經濟政策及雙邊和多邊貿易協議對服務貿易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加之服務貿易還涉及到一國的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所以服務貿易的自由化程度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以國內立法、各種非關稅壁壘的形式出現的貿易保護主義將成為服務貿易政策的主流。與此同時,國際服務貿易競爭的直接結果,還表現為國際服務貿易的自由化進程。20世紀以來,服務貿易自由化趨勢首先表現為多邊性國際公約或協定的簽署。如1978年漢堡《聯合國1978年海上貨物運輸公約》以及倫敦《1978年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准國際公約》等;此外還有1982年內羅畢《國際電信公約》,1979年日內瓦《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尼斯協定》等非運輸領域的公約。這些公約和協定為國際服務貿易的自由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二次世界戰以來,世界經濟貿易中區域一體化和貿易集團化的趨勢加強,一些區域集團協議相繼達成,如1957年《羅馬條約》、1973年《關於建立加勒比共同市場條約》、1975年《關於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條約》、1983年《關於建立中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條約》以及1992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這使得各區域在服務一體化方面產生突破性進展。1995年隨著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和《服務貿易總協定》的簽署,服務貿易的自由化程度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在服務貿易方面做出的承諾,為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自由化程度顯著提高。
在多邊貿易體制的推動下,服務貿易壁壘逐步降低,各貿易參加國為順應這一趨勢不斷調整國內經濟政策。一方面積極推動服務貿易的自由化,率先削減本國服務貿易壁壘。如在具有競爭優勢的電信領域,美國已允許100%的外國股權,歐盟也開放廠了基本電話服務市場,並對僱用人員的本地化要求降低了標准。一些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在某些服務行業也取得了相當優勢,如新加坡的航空運輸業、韓國的建築承包業、泰國的國際旅遊業等,它們有能力降低部分服務部門的壁壘,以引進一定數量的外國服務和服務提供者,為其新興服務業提供發展必要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但另一方面,國際服務貿易的保護程度實際上也在變相提高。各國從本國發展服務貿易的相當劣勢出發,通過國內立法或非關稅壁壘的形式,對服務貿易設置障礙,影響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劉東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6、急!!戰後 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政策
美國的對外貿易
美國是當代最大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面積937萬平方公里,名列原蘇聯、加拿大和中國之後。人口1991年為25252萬,名列中國、印度和原蘇聯之後。國內生產總值1994年為53440億美元,居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首位。
美國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自然資源、投資資源和發達的科學技術。
高度發展的工業、農業和龐大的政府采購以及巨額的高消費,使美國具有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所不能比擬的廣闊的國內市場。
一、戰後美國對外貿易發展趨勢
(一)對外貿易地位起伏不定
1985年以前,美國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雖不斷下降,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家。1986年,美國的貿易降到世界第二位,在原聯邦德國之後。1989年,美國又超過原聯邦德國重新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1990年德國又超過美國再次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從1991年起,美國又重新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1995年,美國出口貿易額為5839億美元,佔世界出口總額的11.6%,繼續保持世界最大出口國地位。
(二)出口商品競爭能力日益削弱
美國出口商品主要是工業製成品,每年約占其出口總值的75%左右。1991年占其出口總額的75.9%,在60年代末,居世界首位。自1969年起,原聯邦德國的製成品出口超過了美國。日本的製成品出口增長也很快,1984年超過原聯邦德國。1985年美國工業製成品的出口額位於日本、原聯邦德國之後,名列世界第三。美國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品相繼退出世界市場。曾經在海外市場上居競爭優勢的高技術產品,如飛機、汽車、電訊器材、大規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等也面臨著日本和西歐產品的激烈競爭。從1970-1987年,美國在世界電話設備市場上所佔比重,從99%縮減到25%,彩色電視機所佔比重從90%下降到10%。計算機在世界市場上的佔有率從70年代初的90%下降到80年代末的50%左右。
自60年代以來,除農產品、軍火和技術貿易,美國其他民用工業品在國外市場競爭中處於守勢。
(三)進口商品結構發生很大變化
在1950年,美國初級產品進口占進口總額的70.2%,工業製成品進口占進口總額的28.5%。1991年,前者所佔比重下降為21.7%,後者則上升為75.2%。
各類商品在進口總額中的比重變化很大。機器及運輸設備的進口在1950年占第8位,到1967年已上升到占第1位,1991年占進口總額的41.2%。一些重要的製成品,如鋼鐵從1963年,汽車從1968年起,相繼由出超變為入超。外國小汽車進口佔美國市場的比重由1960年的4%,增加到1980年的26.4%;石油的進口,1970年占進口總額的3.62%,1980年進一步上升為25.82%,此後,不斷下降,1985年降為占進口總額的9.51%。
(四)服務貿易增長迅速
美國服務貿易發展很快,進入90年代以來,尤為突出。1990年美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為1025億美元,佔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15.7%,居世界第1位。1994年美國服務貿易出口額增至1782億美元,比1990年增長60%以上,佔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也增至16.5%,繼續保持世界首位。美國服務貿易進口額也增長很快,從1990年的780億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1250億美元,佔世界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比重,從1990年的11.7%升至1994年的12%,在世界服務貿易進口總額中的位次,從第2位升至第1位。美國服務貿易經常保持順差,1994年順差達532億美元,對彌補美國商品貿易逆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美國服務貿易內容廣泛,包括旅遊、運輸、保險、銀行、廣告、工程設計、知識產權、數據處理及信息傳遞等項目。美國服務產業比較發達,具有良好的基礎,並在高科技等新領域中佔有優勢。所以,美國服務貿易居世界領先地位。
由於美國在服務貿易方面佔有相對優勢,因此,在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中,美國竭力主張將服務貿易列為談判的新議題,把服務貿易納入關貿總協定自由貿易的規則框架內,藉此為美國服務業出口爭取更多機會。
(五)貿易方向上的不平衡發展
美國過去主要的貿易對象是西歐和北美。但自8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的貿易方向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海外市場的重心從西歐向亞太地區轉移。90年代初,美國同亞洲的貿易超過同歐洲的貿易。美國同加拿大、墨西哥的貿易增長迅速。
1988年1月2日,美國和加拿大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該協定規定,兩國從1989年起的10年裡,取消所有關稅壁壘與投資限制,建立美加自由貿易市場。自1994年1月北美自由貿易區建立以來,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之間的貿易迅速發展。美國與墨西哥的雙邊貿易額,從1993年的896億美元增至1996年的1460億美元,增長63%。
戰後初期,美國對西歐、日本和加拿大均有貿易順差。西歐是美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也是美國獲取貿易順差的重要地區,與此同時,西歐還是美國出售「剩餘」農產品換取外匯收入的重要市場。但進入60年代以後,美國對日本、原聯邦德國和加拿大等國的貿易已相繼變為逆差。1990年美國對日本和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地區)以及加拿大的貿易逆差下降,而對西歐則出現21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亞非拉發展中國家是美國工業製成品和農產品的銷售市場,又是戰略物資、原料和燃料的供應地。美國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通常約佔美國進出口總額的1/3。1993-1995年,美國對發展中國家出口已佔美國總出口的1/3。美國商務部1994年將10個發展中國家確定為今後美國出口的重點。它們是:中國、印度尼西亞、韓國、印度、土耳其、南非、波蘭、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70年代兩次石油調價後,發展中國家在美國進口貿易中的比重急劇上升。從1975年至1980年美國從發展中國家進口曾占其進口總額的40%以上,1989年降為35.9%。
美國與原蘇聯、東歐國家的貿易,在70年代初以前,貿易額一直是很小的。70年代初以後,美國與原蘇聯、東歐國家的貿易,特別是美蘇貿易有了顯著的增長。
(六)外貿逆差急劇擴大
在戰後1946-1970年這25年間,美國的對外貿易一直是順差。
1971年美國出現了自1893年以來的第一次貿易逆差。1974-1976年美國的貿易逆差為71億美元,1979-1981年增為387億美元,1984-1985年為1359億美元,1986年高達1698億美元,1987年高達1736億美元,自1988年起,美國的貿易逆差不斷下降, 1990年降為1010億美元,1991年進一步降至662億美元,這是1983年以來首次低於1000億美元。但1993年美國貿易逆差劇增37%而達1157.8億美元。1995年美國的貿易逆差更增至1869億美元。
二、對外貿易對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出口貿易為商品和勞務提供了市場
美國商品和勞務對國外市場的依賴加強,1960年商品和勞務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980年這一比重上升為10%,1994年該比重進一步上升為12.7%。
(二)進口貿易為國內工業提供了原料、燃料
美國的自然資源雖較豐富,但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的原料、燃料。國內消費量很大的食品飲料,如咖啡、可可、茶葉等全部依賴進口。天然橡膠、錳礦砂、鈮、雲母片等也全部依靠進口,製造導彈核武器所需的稀有金屬,主要從發展中國家進口。1982-1983年美國從國外進口的石油等燃料占消費的32%。1988年雖有下降,但能源凈進口仍占總消費的16%。
美國工業的一些零配件日益依靠進口。美國一些大汽車製造廠,如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生產汽車用的零部件已有20-30%從國外進口。國內消費的電子產品裝備中,一半以上的零部件是從海外輸入的。
(三)對外貿易是調整工業結構的重要途徑
美國政府有意識地通過對外貿易調整國內的部分工業結構。對一些費原料、費勞力、污染嚴重、技術簡單、利潤小的工業產品和半成品,如金屬軋鋼、紡織品、服裝、鞋類、日用電器等,都逐漸通過進口代替國內生產,或在國外設廠加工後,再將成品運回國內銷售。1994年美國進口鞋類數量為14.25億雙,價值111.41億美元。中國輸美鞋類居第1位。而國內的工業則盡可能向生產和出口高、精、尖的工業產品方面發展。
(四)通過擴大出口減少失業
1989年美國約有700萬人的工作與出口有關。依靠出口維持就業的比重,農業約佔10%,礦業約佔9%,製造業約佔6%。
(五)對外貿易是影響美國國際收支狀況的重要因素
據不完全統計,1946-1970年的25年間,美國靠對外貿易獲得966億美元巨額盈餘,對彌補國際收支逆差起了很大的作用。進入70年代,對外貿易經常出現逆差,使美國國際收支狀況更加惡化。
三、戰後美國對外貿易政策與措施
(一)貿易自由化
從二次大戰結束到70年代中期,美國外貿政策主要傾向是貿易自由化。
1947年美國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一起簽訂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美國同意平均降低關稅21%,但降低關稅的商品主要是美國壟斷企業及戰略儲備所需要的錳砂、鎳、鋁、雲母等工業原料,而對棉布等消費品減稅極少。
1962年10月4日,肯尼迪政府為了迅速擺脫1960-1961年經濟危機的影響,並企圖突破西歐共同市場的關稅壁壘,制定並簽署了《擴大貿易法》,以取代1934年的《貿易協定法》。該貿易法除了授權總統可削減關稅最多50%外,還規定總統可以削減關稅50%以上,直到100%。美國政府依據上述貿易法案同西歐共同市場及其他國家共50餘國於1964年5月開始舉行「肯尼迪回合」減稅談判,1967年6月30日勉強達成協議,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范圍內工業品關稅平均削減了35%,減稅分五期進行,至1972年1月1日全部完成。
在「肯尼迪回合」減稅談判實現以後,1974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了《1974年貿易法》。
《1974年貿易法》有以下特點:(1)新貿易法的重點在於授權總統就消除非關稅壁壘與各國進行談判。而原來的「擴大貿易法」的重點在於關稅減讓,基本上未涉及非關稅壁壘問題。這是由於在「肯尼迪回合」後,資本主義世界貿易戰的重點由關稅壁壘轉向非關稅壁壘。(2)美國為了進一步擴大農產品出口,新貿易法強調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消除不僅包括工業品,也包括農產品,而農產品貿易問題在以前的貿易法中卻未占重要地位。(3)新貿易法還規定了「進口補救」措施,即當進口商品的競爭發生「嚴重危害」時,總統有權採取提高關稅、設置進口限額等措施。(4)新貿易法授權總統在國際收支發生緊急情況或外匯市場上美元匯價過度下跌時,可採取有效期150天的進口限制措施,如進口附加稅和臨時性的進口限額。(5)這個新貿易法的矛頭還直接指向發展中國家,規定了對凡是參加石油輸出國組織和原料輸出國組織以及把美資企業的資金收歸國有的國家,一律不給予普遍優惠制的待遇。
通過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主持的七輪貿易談判,美國的關稅壁壘大大降低。在總協定成立之前的1946年,美國進口商品平均關稅水平為26.4%,到1987年東京回合的減稅完成之後,美國除石油以外的工業品關稅將減至4.3%。
(二)新貿易保護主義
新貿易保護主義從70年代中期起在美國出現。1983年以後的經濟復甦並未影響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加強。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表現是:
1.限制進口的主要措施從關稅壁壘轉向非關稅壁壘
據統計,美國進口商品受非關稅壁壘影響的進口額從1966年的93.79億美元增至1986年的1030.69億美元, 20年內增長了10倍。同期受到影響的進口額佔美國總進口額的比重則由36.4%增至45%,凈增8.6%。
2.擴大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的行動
在1984-1985年度,美國進行的反傾銷調查總共有61起。美國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占所有國家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的比重,分別從1983-1984年度的26%和45%提高到1984-1985年度的31%和78%。
3.加強財政、金融、外匯等鼓勵出口措施
在財政方面,通過對出口商品減免稅收和提供補貼以鼓勵出口;在金融方面,設立美國進出口銀行向出口廠商提供優惠的出口信貸;在外匯方面,干預外匯市場,降低美元匯價。
(三)加強外貿管理
在貿易自由化和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基礎上,出現了管理貿易制度。
1.以立法形式強調單邊協調管理,使外貿管理制度法律化
1984年10月30日,美國總統里根簽署了一項規定美國以後10年貿易政策的法律《1984年關稅與貿易法》。該法是適應美國加強對外貿管理的需要而制定的,其主要目的在於擴大出口,限制進口,改善美國大量貿易逆差的狀況。1988年8月23日美國總統里根簽署了保護貿易色彩十分濃厚的《1988年綜合貿易法》,該法又稱為「一攬子貿易法案」。該法確立了戰後美國貿易政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基本格調與戰略。 《1988年綜合貿易法》的實施則是以立法形式加強單邊行動的具體表現。根據該法案「超級301條款」,美國可以對其出口產品實行「不公平貿易」行為的進口國家,實施報復措施,這表明美國將以單方面的政策手段來解決貿易爭端或迫使對方開放市場。
2.從加強國際多邊合作轉為更多地使用雙邊協調管理的方式
隨著世界經濟貿易區域集團化的加強,國際多邊貿易體制的削弱,美國貿易政策的重心已由多邊向雙邊轉移,加強有針對性的雙邊貿易談判,以解決貿易爭端與沖突,同時尋求建立區域性貿易集團,以獲取更大的貿易與經濟利益。例如,美國以《1988年綜合貿易法》為依據,加強針對性的雙邊貿易談判,強調對等互惠條件,1989年生效的「美加自由貿易協定」,將在10年內逐步實現商品的自由流動,這會給美國帶來更多的出口機會。
3.突出對知識產權的管理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識產權貿易國,所以80年代以來,美國更加關心和加強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1988年綜合貿易法》針對外國對美國知識產權存在的保護問題而制定了「特殊301條款」,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將對知識產權沒有提供保護的國家認定為「重點國家」,並可自行根據該條款對上述國家的「不公正」貿易做法進行調查和採取報復措施。
7、以亞太地區為例,分析它成為世界經貿中心的政策環境及所面臨的挑戰
亞太地區成為世界經貿中心的政策環境及所面臨的挑戰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亞太地區的區域范圍
廣義為太平洋沿岸國家
狹義為太平洋亞洲及大洋洲。其面積佔世界總面積的20%,人口18億佔世界總人口的30%。政治 經濟體制上多種多樣,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經濟正在轉軌型國家,經濟落後國家。
二,亞洲成為世界貿易中的自然地理條件
1,地域范圍廣大 自然條件多種多樣
2,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3,具有豐富的海洋和陸地資源
4,重要的交通位置
三,亞太地區成為世界貿易中心的經濟基礎
其表現:
1,亞洲經濟增長迅速
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和東盟各國,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均在5%以上,中國達8%以上,亞洲四小龍5-7%。說明其實力。
2,世界經濟貿易中的地位不斷上升,1995年亞太15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已超過美國。約佔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25%,其中日本僅次於美國。據世界第二位,中國居第七位。金融實力大增,吸引外資大大增加,1995年東亞地區引進外資已佔全世界的13%。
3,科技實力長足增長
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宇航國和第五大原子技術國,日本的半導體,計算機存儲晶元,機器人等方面已超過美國。
4,產業和產品結構日趨高級化
四,亞太地區成為世界經濟貿易中心的政策環境
1,亞太各國都採取對外開放,鼓勵出口的外向型經濟政策
亞洲四小龍和東盟各國改變原來實行的進口替代戰略,轉變為出口導向戰略,鼓勵出口,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
開放市場,大力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
主要措施有:a,降低關稅 b,取消許可證和配額 c,廉價提供土地資源 d,加快交通,通訊,能源等基礎建設。
3,積極推進區域或次區域,密集和非密集區域合作,充分發揮亞太各國經濟互補性強這一優勢。
4,重視教育,大力培養本國人才和吸引外國人才
5,美國把經濟貿易發展的重點從大西洋沿岸轉向亞洲的太平洋
五,亞太地區成為世界經貿中心所面臨的挑戰
1, 亞太各國正處於經濟轉軌型和調整期,因此較脆弱。
2, 科技力量不足,產業發展相對滯後。
3, 面臨巨大的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巨大壓力。
4, 全球化和一體化對發展中國家既是一種機遇又是一種挑戰。
8、西歐,日本,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對外經濟政策
西歐日本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對外經濟政策?]
美國的對外經濟政策
為適應全球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柯林頓政府的對外經濟政策也發生相應的若干變化,主要表現如下:
1.強調經濟安全。對外戰略從軍事優先轉為以經濟為中心。
2.參與、策劃和推動多邊經濟合作組織,並繼續謀求在這些組織中的霸權地位。強調知識產權和服務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恰恰適應了美國對外經濟戰略轉變的需要。
3.組織區域性經濟集團,在世界經濟三元結構中加強以美國為核心的這一元的經濟實力,。
4.向其他區域性經濟集團滲透,擴大美國經濟影響力。
5.在雙邊經貿關系中,貿易自由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交替實行。
6.採取措施防止美元繼續下跌。
日本對外經濟政策的演變——從日美產業結構調整磋商到東亞共同體構想的提出
【內容提要】20世紀90年代,日本對外經濟政策經歷了兩個方面的模式轉變:第一,在貿易摩擦的應對和處理方面,擺脫了以往重視雙邊磋商和達成妥協的作法,轉向通過多邊框架以法律途徑解決爭端的軌道;第二,在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促進方面,從多邊主義轉向了區域主義和雙邊主義。本文主要探討導致這一模式轉變的原因、模式轉變過程中的促進勢力和抵制勢力以及抵制勢力被克服的政策形成過程、兩個模式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以及模式轉變的穩定性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分析和展望日本今後的對外經濟政策走向。
從總的來分析,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主要採取的是減稅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和降低利率的擴張性貨幣政策,通過降低銀行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存貸款利率、減輕企業稅負等措施,更加有力的擴大國內需求並刺激投資來實現經濟的增長。調高出口退稅率,也就是減稅,有利於擴大出口,根據四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就可以看出,出口擴大了,國民收入自然就增加了。存款准備金率的下降也是變相的創造了貨幣,增加了貨幣的供給,也就降低了利率,刺激投資,從而增加國民收入。總之,我國現在採取的各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