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對外貿易 » 珠三角外貿進出口哪裡的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珠三角外貿進出口哪裡的

發布時間: 2023-06-14 16:04:32

1、珠三角物流發展

珠江三角洲地區包括廣東省內的廣州、深圳、珠海等14個市縣,土地面積4.15萬平方公里,約占我國總面積的4%,人口2451.36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9%,2008年珠三角地區生產總值29745.58億元,佔全國GDP的9.89%。珠三角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及獨特的經濟發展模式為物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商機。隨著CEPA的簽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的建立,珠三角的物流產業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珠三角物流發展的優勢分析
1.珠三角經濟發展快速外向,物流企業初具規模
  珠三角是當今全球最大的出口加工區,是世界製造業基地和跨國采購中心,也是中國最大的加工出口及三資企業基地。2007年,珠三角地區進出口總額為6517億美元,佔全國總量的30%,進出口中轉物流需求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珠三角進出口貿易范圍已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外貿進口和出口總額佔全國的1/3以上。珠三角傳統的運輸、倉儲企業依託原有設施、業務基礎和經營網路正向現代物流企業轉變,部分大型生產企業集團組建了專門的物流部門,一批有區域性品牌、集約化和規模化經營的物流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業迅速興起。珠三角的現代物流企業除提供傳統的物流活動外還承擔裝卸、配送、外包裝服務、信息處理、物流咨詢及物流設備生產等項目,物流服務體系逐步擴大。
2.完善的綜合運輸網路和明顯的區位優勢
  珠三角是全國高速公路覆蓋最為密集的地區,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9792公里,公路密度為71.45公里/百平方公里。鐵路方面,珠三角有廣深鐵路、京九鐵路廣東段、廣梅汕鐵路以及平南鐵路、平鹽鐵路等,區內鐵路運營里程514公里,其中干線里程466公里。珠三角方圓200公里之內集中了香港、澳門、深圳、珠海、廣州五大國際機場。珠三角有著良好的水運條件,具有天然的良港和密集的國際航線,眾多的優良港址形成了以廣州、深圳為樞紐,其他中小港口相配合的珠江口大型綜合港口群。珠三角已經基本形成了本地區布局合理、相互銜接、四通八達的海陸空全方位發展的立體化、國際化的交通格局。
3.珠三角產業特徵獨特
  獨特的「世界工廠」地位使珠三角形成了巨大的產業流,其中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石油化工、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建材、造紙、醫葯、汽車等九大支柱產業的主導作用不斷增強,電子信息、電氣機械及專用設備、石油化工三大新興支柱產業保持強勁發展態勢,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建築材料三大傳統支柱產業穩步發展,造紙、醫葯、汽車三大潛力產業發展迅猛,結構趨於優化。而在地理布局上主要表現為以珠三角東岸的東莞,深圳、惠州的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為主的全國最大的電子通信製造業基地,以珠三角西岸的珠海、中山為中心形成的以家庭耐用品、五金製品為主的產業帶,以中部的廣州、佛山、肇慶為中心形成的傳統的電氣機械、鋼鐵、紡織、建材產業帶。
4.有利的物流發展政策扶持
  近幾年,中央及珠三角地區各政府對物流的發展相當重視,著手研究和制定地區物流發展規劃和有關促進政策。國家將重點支持珠三角區域加強口岸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管理,優化港口、公路和鐵路物流交通網路,加強電力、能源、礦產原材料等方面的統籌協調。對珠三角而言,早在2002年廣東省發布了《廣東省現代物流業「十五」計劃》,此外,廣州、深圳等城市也指定了各自的政策文件,如《深圳物流「十五」計劃及2015遠景規劃》、《關於加快深圳現代物流業的若干意見》等。這為珠三角發展現代物流創造了有利的氛圍、寬松的環境,成為指導和推動現代物流業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5.物流網路分工明確,各地區互補性強
  珠三角各城市間經濟聯系使其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經濟圈,其產業也共同成為珠三角產業鏈的一部分,各城市以自身產業為支柱,分工協作不斷強化,形成合作發展的物流體系。廣州製造業發達,石油化工、汽車和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三大支柱行業完成總值比較高,發達的製造業為廣州物流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將建設成為綜合性的國際物流中心;深圳外向型經濟明顯,擁有優良的海港和空港以及良好的集疏運條件,正日益成為跨國集團的采購中心;佛山以紡織、陶瓷、電器等行業為骨乾的主導產業群物流需求量大,將建設成為珠三角區域性的商貿物流中心;中山則利用醫葯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醫葯物流。
二、珠三角物流發展的劣勢分析
  盡管珠三角物流發展的條件得天獨厚,起步也較早,然而目前其發展水平仍落後於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專業化,網路化、標准化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
1。物流基礎平台建設比較落後,標准化程度比較低
  目前,珠三角物流集散基礎設施與裝備發展水平較低,特別是港口集疏運條件、配套設施以及公共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珠三角物流企業不管在硬體還是軟體上,標准化程度都不高。首先,技術裝備水平較低,物流標准化程度低,不同運輸方式的裝備和物流器具之間的標准不一致,缺乏貨物運輸過程中基本的設備的統一規范,嚴重影響了貨物在運輸、倉儲、搬運過程中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影響物流配送系統的協調運作、運輸工具的裝載率、裝卸設備的載荷率以及倉儲設施的空間利用率,從而影響物流效率的提高。其次,物流信息標准混亂,目前許多部門和單位都在建自己的商品信息資料庫,但資料庫的欄位、類型和長度不一致,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信息技術不能實現自動無縫銜接與處理。
2.物流企業服務水平偏低,存在供需矛盾
  雖然珠三角地區高度重視物流業的發展,也出現一些專業化的物流企業,但與歐美以及香港地區物流發展還有較大差距。該地區能夠提供優質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數量相當少。目前,珠三角傳統的物流企業大多由以前倉儲、運輸等企業轉變過來的,往往只能提供階段性和功能性的服務如運輸、倉儲,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務、庫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殖服務方面有所欠缺,導致該地區物流企業單一、層次低的物流服務相對過剩,而一體化高層次、高水平的物流服務供給不足,供需矛盾制約著雙方的發展。
3.物流法律制度尚未完善,政策體制不健全
  發展現代物流業所需的產業政策和產業規劃尚未出台,物流市場的進入與退出、競爭規則基本上無統一法律法規可循,對社會性的物流服務缺乏有效的外部約束,致使不正當競爭難以避免。由於缺乏對物流企業的正確認識和合理界定,專業物流組織策劃企業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認等等,限制了物流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珠三角物流相關管理部門條塊分割,缺乏統一的協調制度,物流市場運行缺乏規范行業規則。首先表現在市場准入方面缺乏標准,很多原來運輸和倉儲公司隨便就換上物流招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物流行業的總體發展水平;其次,在物流服務方面也缺少規范,例如運輸服務,小型配貨點和個體、公司擾亂市場,低價競爭影響了規范的物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4.現代物流人才匱乏,物流培訓與認證不規范

  中國物流業普遍缺乏通曉現代物流運作和管理的復合型專業人才,特別是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的珠三角地區,物流專業人才仍是鳳毛麟角。普通員工素質不高,服務意識不足,缺少市場開拓的主動意識,成為制約物流業發展的瓶頸。廣東省物流專業人才缺口高達60萬人以上。廣東省比較多的院校所開設的物流專業一般還停留在傳統意義上的物流管理;物流專業師生比例高達1:50,遠遠低於教育部要求的1:18,物流專業的師資條件差,嚴重阻礙物流科研和人才教育的發展。此外,還存在著物流培訓和認證市場不規范、培訓機構良莠不齊、操作不規范、培訓認證質量不高等問題。
三、珠三角地區物流業發展的策略研究
1.整合區域物流,分層次進行發展
  未來的競爭是區域經濟的競爭,珠三角的物流業也應作為一個整體來參與競爭,而實現物流一體化是提升珠三角區域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根據經濟發展理論以及物流園區形成理論,物流網路的節點是具有強烈層次性的,所以珠三角要發展物流,必須確定物流發展的層次。根據歷史數據的分析和近年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珠三角地區的交通研究,珠三角地區物流園區宏觀布局可分為三大層次類別:香港作為國際性貿易、金融、航運中心的地位短期內不可動搖,具有國際物流樞紐城市的條件,其物流市場供需條件、地區發展實力、交通條件和區位政策條件等優勢明顯,所以處於宏觀布局的最高層次;廣州、深圳是除香港外珠三角地區實力最強的城市,優勢主要表現在對外貿易、外商投資企業數和交通條件上,通過與香港的一體化建設,這兩個城市具備成為全國性物流園區樞紐型城市的條件,處於整體布局的第二層;而珠三角其他城市則處於整體布局的第三層,結合各城市的實際狀況及空間分布,因其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可以作為物流集散型城市,承擔周邊地區城市物流的集散功能。
2.整合港口資源,發揮珠三角港口群優勢
  隨著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趨勢,必須充分認識到區域港口的群體功能。港口的服務功能向儲運、配送等擴展,成為物流綜合服務鏈的重要環節,集裝箱運輸成為競爭的核心,技術、信息、服務成為發展核心的因素。目前珠三角地區(含港澳)港口超過60個,各港口的功能定位在規劃建設之初雖沒有相互重疊,但是由於各港口相距很近,隨著新碼頭的建設投用、影響的不斷擴大以及業務量的增加,各港口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需要在珠三角范圍內加快整合力度,科學規劃各地港口的建設。參照粵港港口協調建設、優勢互補的基本原則以
及深港一體化格局的逐步形成,珠三角將建立以香港為主、深圳為輔的遠東航運中心。廣州港位於珠三角集裝箱生成量最密集的地帶,箱源充足,應充分發揮其支線喂給及內貿運輸的作用,同時,應與汕頭、珠海共同開辟以遠東及東南亞地區為主的近洋航線,中山、江門南海等港口逐步發展為珠三角地區的喂給港。
3.整合珠三角航空物流資源
  目前在珠三角地區有香港、廣州、澳門、深圳、珠海等五大機場,如不加強各機場之間的合作必會導致相互之間的惡性競爭。任何一個機場都不能獨占這個市場,各機場必須進行密切配合,取長補短,發揮各自優勢,分工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發展,獲得共贏。
  香港機場由於是亞太地區極為重要的貨物樞紐,擁有豐富的物流及貨運管理經驗,繁多的物流支持服務及龐大的本地轉運市場,應繼續大力發展國際航線和國際運輸。由於受機場土地局限,其在倉儲、物流、場地等硬體設施不能擴展,航空貨運能力日漸飽和,所以,應通過合資或者合作的方式與深圳、珠海等機場共同開拓珠三角地區的國際航線或者經香港機場中轉運輸。同時,將部分航線轉移到深圳或者珠海機場,把深圳、珠海機場等規劃為航空物流基地,提供以貨物航空運輸、倉儲、多式聯運、清關到配送、商品檢驗和簡單加工等增值服務的「一站式」服務模式。另外,藉助香港機場臨海的優勢積極策劃香港機場水上快速通道,改變目前珠三角航空貨物只依靠陸路運輸的單一模式,實現航空貨物的海空轉運。廣州機場則應逐步擴大其樞紐地位,積極開拓更為廣闊的國內航線,充分吸收珠三角腹地的貨源,形成輻射華南、帶動整個珠三角的航空運輸中心。

2、中印對外貿易

中印確定重啟邊境貿易古道的具體時段

新華網拉薩6月19日電(記者馮雷 李建敏)中國和印度將於7月6日重新開放連接西藏和印度錫金段的乃堆拉山口邊貿通道,恢復兩國中斷40多年的邊境貿易。

中印兩國官員18日在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舉行會談,會後簽署的會談紀要公布了重啟乃堆拉山口邊境貿易的時間。

根據會談紀要,此次重新開放的乃堆拉山口還屬臨時邊貿市場,即位於乃堆拉山口16公里左右山路上的洞青崗臨時邊貿市場,開放時間為每年6月1日到9月30日之間的周一至周四,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6點。

「兩國邊境貿易的發展將成為改變邊境地區經濟封閉狀態、發展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並帶動交通、建築、服務等產業的發展,為兩國實現連接南亞貿易大通道的構想創造條件。」西藏自治區主管商務工作的副主席郝鵬說。

「通過雙方邊境貿易合作,將實現以貿易帶動兩國政治外交關系的穩定和發展,改善雙邊的貿易環境、疏通貿易渠道。這是中印兩國政治外交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印兩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兩國邊境地區人民的需要。」他說。

參加會談的印度代表團團長、印度商工部輔秘克里斯緹·費爾南德斯表示:「乃堆拉山口貿易通道和邊貿市場的恢復是一件偉大的歷史事件,它揭開了印中經貿關系的新篇章。它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擴大雙邊貿易,而且有助於兩個偉大國家之間建立更加良好的雙邊關系。」

乃堆拉山口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亞東縣與印度錫金段的交界處,海拔4545米,距拉薩460公里,距印度沿海城市加爾各答約550公里,曾是中印之間主要的陸路貿易通道。

20世紀初,這里的年交易額最高時達到上億銀元,占當時中印邊境貿易總額的80%以上。但自1962年中印邊境沖突後,兩國相繼撤銷了原邊貿市場的海關等機構,乃堆拉山口由軍隊把守,邊貿通道被鐵絲網隔離。重新開放乃堆拉山口,將會對構建中國通向印度及南亞陸路大通道,擴大中印邊境貿易,造福兩國人民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亞東口岸雖未正式恢復開放,但邊民互市貿易近年趨於活躍。亞東縣政府部門統計數字顯示,每年到亞東經商的邊民達5000多人次,民間互市貿易額達360多萬元。2004年,中印兩國簽署了經由乃堆拉山口進行邊境貿易的備忘錄;2005年,中國國務院正式批准了西藏在亞東縣建設邊貿市場的總體方案,亞東口岸恢復開放的事宜進入組織實施階段。

郝鵬說,亞東邊貿市場的開放,將大大促進中印貿易發展。從印度進口鐵礦石、農畜產品可通過這個便捷的陸路通道,中國的羊絨、家電、中葯材也有望通過這個口岸進入印度市場。

「去年西藏進出口總額才兩億美元,中印亞東邊貿開通後,即使中印貿易額的10%通過這個山口,西藏的外貿額也會增加十幾億美元,這對西藏的帶動太大了。」他說。

目前中印貿易大部分通過海運,而西藏的外貿絕大部分經由天津港,兩地相距數千公里。「由於青藏鐵路即將於7月1日通車運行,因而一旦走乃堆拉山口,拉薩經亞東至加爾各答等印度港口的距離就可縮短至約1200公里,這將有利於促進從中國西藏和內地通往南亞陸路大通道的形成。」郝鵬說。

中國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中印貿易額去年達187.3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7.5%,預計今年將會突破200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印度第二大貿易夥伴。

3、廣州做外貿的大都集中在什麼地方啊

天河越秀荔灣外貿公司很多,白雲,番禺外貿工廠很多,另外還有很多專業的市場,像著名的三元里那邊的箱包,皮具,越秀有很多專業的市場,外貿客戶非常多。

4、珠江三角洲有哪些港口

(一)廣州港
廣州港是2008 年度我國沿海發展最快的港口之一。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人民幣升值與我國對 外貿易政策產業調整等因素影響,令全國港口外貿集裝箱遭遇寒潮,廣州港外貿集裝箱運輸卻一枝 獨秀。2008 年廣州港最大的亮點是從支線港向干線集裝箱港轉變,現代高效港口築巢引鳳,加速國 際物流產業轉移。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0 萬標准箱,闖入世界十大集裝箱港口行列,名列世界第七 位。2008 年5 月5 日,廣州港集團榮獲國家五一勞動獎狀,是廣州地區唯一榮獲該殊榮的企業。 1.廣州港口進入世界前十大集裝箱港 2008 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達到3.47 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100 萬箱,同比增長18.8%, 成為內地繼上海、深圳港之後第三個突破千萬箱的集裝箱大港,並進入世界十大集裝箱港口行列。 2008 年一季度,廣州港集裝箱的外貿增長達54%。 廣州港自1978 年開始集裝箱運輸,是當時全國首批從事集裝箱運輸業務的三大港口之一。當時 的集裝箱運輸主要依託雜貨班輪,全國1978 年集裝箱吞吐量僅1.8 萬標准箱,而廣州港佔0.3 萬標 准箱。廣州港集裝箱吞吐量由起步到100 萬標准用了21 年時間,由100 萬標准箱到200 萬標准箱用 了3 年時間,由200 萬標箱到400 萬標箱用了3 年時間,由400 萬標箱到1000 萬標箱也僅用了3 年 時間,每3 年實現跨越式增長,發展速度令人矚目。特別是南沙港區開港僅3 年多的時間,集裝箱 年吞吐量已突破600 萬標准箱,其發展速度僅次於上海洋山港區,洋山港區開港三年,年吞吐量已 達到822 萬標准箱。

(二)深圳港
1.深圳港吞吐量創造該港最好記錄 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外貿轉口為主的深圳港經受了嚴峻考驗。2008 年,深圳港貨物吞吐 量21115.42 萬噸,同比增長6.01%,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16199.86 萬噸,同比增長6.06%;集裝箱 吞吐量2141.62 萬標箱,增長1.50%,增幅比上年下降12.76個百分點。 各港區發展不平衡,三大港區只有招商局蛇口港區的箱量有少量增長,原因是該港區積極拓展 亞洲市場及美歐航線分布相對平均,而鹽田國際和赤灣港航股份下降的原因是美歐航線份額較大,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也大。 據統計, 招商局蛇口港區、 赤灣港航股份、 鹽田國際碼頭分別完成569.15 萬、 591.26 萬、968.35 萬標准箱,同比增長13.15%、-1.51%、-3.32%;大鏟灣現代港口於12 月投入運 營,完成8.59 萬標准箱。 內貿集裝箱業務穩定增長,全年完成內貿集裝箱吞吐量96.9 萬標准箱,同比增長6.18%,其中 招商港務完成92 萬標准箱,鹽田國際完成4.9 萬標准箱。進口重箱和國際中轉箱量增幅較大。全港 完成重箱1382.51 萬標准箱,其中進口重箱346.12 萬標准箱,增長12.99%,出口重箱1036.38 萬標 准箱;完成空箱759.12 萬標准箱,空箱比重為35.45%。國際中轉箱量約為391.25 萬標准箱,占港 口集裝箱總吞吐量的18.27%,比2007年提高了5.22 個百分點。

2. 《深圳港總體規劃》通過市政府審議 2008 年10 月9 日,深圳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深圳港總體規劃》 。新規劃的深圳 港岸線長66.9 公里,是目前港口岸線的兩倍。新規劃對港口功能及布局進行重新定位,將形成「兩 翼」「六區」「三主」的總體格局。 、 、 「兩翼」指東、西部港口群; 「六區」指東部的鹽田、龍崗港區, 西部的南山、大鏟灣、大小鏟島和寶安港區; 「三主」是指以集裝箱運輸為重點,體現深圳港核心競 爭力的鹽田、南山和大鏟灣三大主體港區。 3.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獲國務院批准 2008 年10 月18 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保稅港區規劃面積為3.71 平方公里,該保稅港區的設立將對深圳港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對加快於香港共同構 築現代化國際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推動深港兩地產業合作,實現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 要的戰略意義。 4.深圳港口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2008 年12 月,大鏟灣集裝箱碼頭(一期)3 號泊位竣工投入試運行。深圳海關與深圳大鏟灣 碼頭(一期)簽署了《共同促進大鏟灣港區發展合作備忘錄》 ,深圳海關將在大鏟灣港區開放口岸清 關、陸路轉關等監管業務,這標志著大鏟灣碼頭正式面向世界全面開展業務。大鏟灣海關籌備組進 入碼頭辦公, 並已經開展空箱、 重箱、 出口、 進口中轉等所有集裝箱業務。 大鏟灣港區在未來的35 年 內將建設成為深圳西部重要的港區,成為深圳又一個世界級的集裝箱碼頭集散地。

(三)汕頭港
2008 年,汕頭市本地生產總值達992 億元,增長9%;外貿進出口總額達468.4 億美元,增長 17.5%。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760 萬噸,其中外貿吞吐量332 萬噸,集裝箱吞吐量72 萬噸。汕頭的 優勢在港口,高標准建設汕頭港,打造現代化東南沿海億噸大港的根本目標之一。 汕頭港是中國25 個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也是重點建設的5 港口群中的主要港口之一,歷來是粵 東、閩西南和贛東南的海上門戶。按照汕頭港建設規劃,汕頭港岸線長達330 公里,港口及港口預 留岸線長58.8 公里,共建設9 個港區。其中包括:老港區、珠池港區、廣澳國港區、堤內港區、海 門港區、田心港區、南澳港區、榕江港區等。全港計劃10 年左右的發展吞吐能力達到3.5 億噸,集 裝箱1800 萬標准箱。 圍繞汕頭市「以港興市」構建現代化億噸大港發展戰略,廣澳兩個5 萬噸級碼頭泊位和5 萬噸 級航道工程建設,已在2008 年底完成;正在動工建設廣澳港區5 萬噸級石化碼頭和兩個10 萬噸級 集裝箱泊位,力爭在2009 年底建成投產;三是抓緊完成30 萬噸級原油碼頭以及西防波堤工程的前 期工作,爭取其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在加快建設上述工程中,同時帶動其它港口項目建設, 包括完成30 萬噸級原油碼頭的前期工作;推進華能海門電廠15 萬噸級煤碼頭建設;豐盛海門電廠7 萬噸級煤碼頭和馬山港區煤碼頭二期工程建設等。 汕頭港將在2011 年之前建成廣澳港區1 個5 萬噸級石化碼頭、2 個5 萬噸級集裝箱碼頭、海門 電廠15 萬噸級煤碼頭等重要項目,貨物吞吐能力達到5000 萬噸,集裝箱年吞吐能力達到140 萬標 箱以上;2016 年之前建成廣澳港區30 萬噸級原油碼頭、10 萬噸級LNG 碼頭、粵東煤炭中轉基地等 重大項目,年吞吐能力達到1 億噸左右、集裝箱年吞吐能力達到140 萬標箱以上。廣澳港區遠期規 劃通過能力可達到2.5 億噸貨物和1600萬標箱。港口設施的不斷完善將強化汕頭港區域性航運中心 的地位,帶動石化、能源、臨港工業等的迅速發展。

(四)珠海港
2008 年,珠海市本地生產總值達992 億元,增長9%;外貿進出口總額達468.4 億美元,增長 17.5%,出口、進口增幅均位居珠三角第二;實際利用外資金額11.4 億美元,同比增長11.0%。港口 完成貨物吞吐量4008.4 萬噸,其中外貿吞吐量1290.5 萬噸,集裝箱吞吐量65.4 萬噸。2008 年11 月,珠海高欄港5 萬噸級集裝箱碼頭試運行,打開了珠海集裝箱運輸通向世界之門。 珠海作為珠江三角洲的一個港口城市,港口是至關重要的優勢資源,現有高欄、九洲、斗門等8 個港區,建成泊位96 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0 個,遠期靠泊能力可達到30 萬噸級。近幾年來, 受香港、深圳、廣州乃至湛江等珠三角港口群的「夾擊」 ,珠海港口發展一直相對滯後,定位不明。 對此,珠海市在2008 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以港立市」 ,是珠海經濟特區建立28 年以來首次把 發展港口經濟提到了「立市」的高度。珠海市政府明確提出了要加快港口建設與港區發展的目標: 經過3 至5 年的發展,港口吞吐量達到1 億噸以上,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00 萬~500 萬標准箱,高 欄港經濟區工業總產值達到1000 億~1500 億元;經過8 至10 年的努力,建成全國沿海主樞紐港。 港口將走差異化經營道路,大力發展干散貨碼頭,力爭3 至5 年內發展成為華南主要的干散貨集散 中心。

(五)惠州港
2008 年底開工建設的惠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是該港首個大型專業集裝箱碼頭,預計2010 年 建成投入使用。惠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項目位於惠州港荃灣港區,建設規模為兩個5 萬噸級和1 個 3000 噸級集裝箱泊位(水工結構按10 萬噸級設計) ,岸線總長度800 米,佔地面積約60 萬平方米, 設計年吞吐能力為120 萬標准箱,項目總投資約20 億元。建成後,不僅能徹底改變惠州港沒有專業 化、現代化集裝箱泊位的現狀,而且將成為珠江三角洲東部集裝箱港群的重要延伸和有力補充,使 得惠州港具備較強的集裝箱運輸能力,對增強惠州港競爭力,提升惠州港戰略地位,以及推動惠州 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惠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的建設只是一個開始,下一步還計劃引進國 際能源巨頭、航運巨頭、碼頭運營巨頭共同投資建設惠州港,用5 至10 年時間,把惠州港打造成年 吞吐量超億噸、產值超百億元的集貨運、物流、能源於一體的「大航母」 。 圍繞這億噸大港的目標,惠州港近期正在啟動一系列建設工程,除了集裝箱碼頭外,中海油廣 東惠州港南海石化煉油碼頭工程項目啟動,其中主要碼頭包括1 個30 萬噸級原油接卸泊位,以及建 設4 個5000 噸級成品油泊位。該項目總投資達10.63 億元,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滿足珠江三角洲地 區石化企業生產需要, 適應原油運輸船舶大型化要求。 同時, 惠州港煤碼頭工程也計劃2009 年開工, 該項目確定選址惠州港荃灣港區純洲島西側,建設規模為3 個7 萬噸級的煤碼頭泊位,岸線長度900 米。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建設兩個7 萬噸級泊位,總投資概算28 億元,設計年卸煤量為 1450 萬噸。該項目是面向全社會公用的大型專業煤炭碼頭,立足惠州打造輻射粵東及湘贛等省的煤 炭集散、存儲、配送基地,為惠州及周邊地區的發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供應。

(六)虎門港
2008 年,東莞虎門港開始投產,東莞到香港的駁船已開始運行,碼頭還將開拓近洋航線,將來 會開通美國、印度、地中海、非洲、東南亞的航線。2007 年東莞集裝箱生成量達730 萬標准箱,貨 物進出口一直以來都是經過深圳、香港等周邊港口,如果轉經虎門港進出口,還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碼頭正通過駁船服務讓企業體驗碼頭的通關環境。一個集裝箱,是通過香港的港口還是虎門港完成 進出口,中間的物流成本差價大約是1500 元。而企業如果是在沙田或虎門,節省的成本將達到2000 元。 東莞是對台貿易的主要發生地, 台資企業總數約佔全省1/3, 約占祖國大陸的1/10。 截止到08 年, 每年對台貿易集裝箱約100 萬標箱。東莞已被列為海峽兩岸直航碼頭之一,將來這些箱量極有可能 會從東莞直接上船。 在珠三角新一輪的發展中,東莞新增定位珠三角新興物流城市,虎門港將以綜合功能、一體化、 現代化、體制創新和差異化等五大特色與周邊港口形成差異化發展,創建現代綜合物流示範基地。 虎門港將做到集裝箱、散雜貨、石油化工、汽車滾裝、煤炭等港口齊全,發展全球采購、轉口貿易、 國際配送、電子商務、服務外包、金融保險、口岸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成為東莞現代物流業的重要 載體。全面引進供應鏈管理理念,依託東莞發達的經濟,做好東莞製造業服務配套,加強同各鎮街、 企業的合作互補,實現產業鏈的融合和一體化發展,使虎門港成為東莞產業供應鏈的一個重要節點 和配置樞紐。同時,將用發達信息的技術和RFID 等先進科技,構建高效的物流管理網路。虎門港現 代綜合物流示範基地的基本目標是: 到2010 年, 建成6 個深水集裝箱泊位, 實現集裝箱吞吐量約150 萬標准箱;麻涌作業區深水碼頭全面建成運作,屆時煤炭、糧食等散雜貨吞吐量突破3000 萬噸;石 化產品吞吐量達到1900 萬噸,實現港口道路交通網路完善、管網配套齊全、中心區商貿功能凸顯。 虎門港投產後對深圳港的影響在近期不會明顯,但經過一段時間後,特別是碼頭有PSA 國際港 務集團的背景,部分東莞貨源的流向將會逐步調整,對深圳港的影響也會逐步顯現。

(七)潮州港
潮州市近年來重點推行的港口興市戰略將有重大進展。 2009 年初即將動工的進港大道和亞太通 用碼頭是潮州港建設的兩大重點項目,也是基礎性項目。進港大道全長13 公里多,按一級公路雙向 六車道設計,投資估算為4.9 億元,亞太通用碼頭項目一期規劃建設5 萬噸級和3 萬噸級兩個泊位, 水工基礎按10 萬噸級和5 萬噸級設計施工,預計投資在8 億元左右。進港大道和亞太通用碼頭的建 設對於擴大潮州港吞吐量、提高潮州港對外影響力、推進潮州全市經濟發展有著重大意義。潮州要 將港口的優勢充分發揮,擬在深圳南山(潮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基礎上,整合增加潮州港經濟開 發區等其他兩工業園區,設立深圳(潮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形成「一園三區」格局,致力於將其 建設成為粵東地區規模大、效益好、帶動強、輻射廣的省級示範性產業轉移工業園。潮州港各方面 的條件在海峽西岸經濟帶均屬一流,其避風條件好,南面有南澳島為屏障,東有東山島,港區年 均作業時間可達到335 天以上。同時水深條件也很出色,建設大噸位碼頭,港池開挖、航道疏灘工 程量小。此外海岸線穩定,遠離大江大河,沿岸的地理都屬花崗岩結構,長年海水清澈。目前潮州 港尚處於開發的前期階段, 仍擁有縱深5 至10 公里以上約100 多平方公里的處女地, 土地資源豐富, 可提供充足的用地用以承接產業轉移。

5、廣州做外貿的大都集中在什麼地方啊?

一、說這問題前首先要講一下廣州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地位
廣州
地處中國南部、瀕臨南海、珠江三角洲北緣,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二、由於廣州有了有利的地理位置和環境

在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
由於廣東具有重要經濟地位,所以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和「試驗田」。
作為廣東的省會城市,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
廣州
在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
在諸多領域為全國探路、領全國之先。
三、嚴格來說,廣州不是外貿貨生產廠的集中地,而是售賣地

就因為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整個廣東,而作為珠三角地帶又佔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從而引來了很多外資企業在珠三角地區紮根,所以廣東地區特別多外資企業。
廣東的外貿廠多數集中在珠三角一帶,如:
東莞:虎門、長安、厚街、道教、茶山、石龍、石蠍、黃崗......
廣州
開發區東、西區、
花都
、佛山、惠州、中山、江門......
四、由於廣州的地環境獨特、所以造成了廣州在多個外貿的集散地
廣州
除了佔了改革開放的優勢外,
廣州
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歷屆【廣交會】的參展地。
由最早在海珠廣場【海印繽紛廣場 】到流花路【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原中蘇友好大廈)】到現在的【琶洲廣交會】都是很出名的。
再加上
廣州
的水、陸、空運都,很發達,所以在廣東各地生產的外單貨都集中在
廣州
發往國內外各地。
從而在
廣州
就形成了一系列各類形形式式的外貿貨賣場了。
五、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廣州都有些什麼外貿或A貨賣場

1、服裝批發
相信這個是大家最關心的,說到真正的外單貨還不是在廣州,卻是在東莞的虎門,因為很多的服裝廠都在虎門。

(1)虎門黃河服裝城
地址: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虎門大道

(2)廣州服裝批發市場
說到類市場在
廣州
簡直就是多如牛毛,在這里不能一一介紹了,所以上一條我曾經做過的攻略給大家參考。

2、鞋類批發市場

(1)東莞厚街鎮的【寮廈】

其實最大最集中的外貿批發市場還是在厚街鎮的【寮廈】,這里有數之不盡的鞋類批發市場。其貨源基本是厚街的外貿廠和惠州生產的貨,
廣州
白雲區細廠的貨基本木有。
(2)廣州鞋類批發市場也有很多個,而最集中的就是

A、站西路【步雲天地環球國際商貿中心】一帶的鞋類、鞋材批發市場
地址:廣州站西路26號

但這里的外單貨較少,貨源基本是
廣州
白雲的材廠,所以我個人買鞋的話,基本都是到厚街或在網上買厚街貨的。

B、廣州大都市鞋城
地址:
廣州
市解放南路88號

C、新華南鞋城
地址:
廣州
市海珠區
廣州
大道1629號

D、廣大外貿鞋業商貿城
地址:石井凰崗路口與107國道交匯處

E、還有很多鞋城,我就不一一寫出來了
3、皮具批發市場

(1)最多的外貿皮具,其實都是集中在東莞的厚街和虎門

(2) 廣州花都獅嶺(國際)皮革皮具城
地址:
花都
區獅嶺鎮嶺南工業區合和路71-74號

(3)三元里——梓元崗皮具批發市場群
而這里除了賣自家開發的皮具外,還有製作非常多的A貨,所以我是不會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