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做外貿都有一段時間了,可是找不到客戶怎麼辦
獲取優質的客戶的主要渠道是展會。一般參加展會的客戶,一般自己的公司都有點規模的。
當然也不排除在B2B網站上獲取到大客戶,但是相對來說,展會獲取到大客戶的機率會大一些。
2、新人做外貿感覺很迷茫,找不到客戶怎麼辦?
多用輔助軟體,推薦你幾個
1,華誠創智:行業數據,海關數據搜索,客戶開發系統,客戶管理系統等,總得來說,用的挺方便的。
2, SKYPE :傳統外貿的人都用,打電話給老外只需要購買卡充值。
3,谷歌地圖主動式開發客戶 :全球小幣買家他們不去參展,很少上B2B平台,甚至網站都沒有,搜索引擎幾乎也找不到他們,但有一個地方已經有他們的信息,那就是"圖靈搜"他們被商家自行標注,被第三方公司標注,被衛星自動標注,被各個基於圖靈搜應用的程序自動標注。
4, GOOGLE DRIVE :用戶可以通過GOOGLE DRIVE進行創建、分享、協作各種類型的文件,包括視頻、照片、文檔、PDF等。
5.DROPBOX :如果你要分享大文件給自己的推廣團隊那麼就非DROPBOX不用,估計國內很多人也開始仿效了。
3、外貿企業如何尋找新客戶?
外貿企業的市場需求和客戶群體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尋找新客戶是外貿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我看來,外貿企業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來尋找新客戶。
第一,通過參加國際貿易展覽會等活動,擴展客戶群體。國際貿易展覽會是外貿企業開拓市場、尋找新客戶的重要途徑。通過參加國際貿易展覽會,企業可以展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了解市場需求和競爭情況,結識潛在的客戶和合作夥伴,擴展客戶群體。
第二,通過網路營銷和電子商務平台,拓展客戶群體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網路營銷和電子商務平台。通過建立自己的網站和社交媒體賬號,企業可以向全球客戶宣傳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吸引潛在客戶,擴展客戶群體。此外,企業還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台,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開拓新客戶。
第三,通過建立代理商和分銷渠道,開拓新客戶建立代理商和分銷渠道是外貿企業開拓市場、拓展客戶群體的重要手段。通過與當地代理商和分銷商合作,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當地市場需求和文化差異,提供更加貼近當地市場的產品和服務,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
第四,通過參加行業協會和商會活動,拓展客戶群體參加行業協會和商會活動是外貿企業了解行業動態、交流經驗、結識潛在客戶和合作夥伴的重要途徑。通過參加行業協會和商會活動,企業可以與同行業的企業和專業人士建立聯系,了解行業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尋找新客戶和合作夥伴。
總之,外貿企業尋找新客戶的途徑多種多樣。企業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和市場需求,選擇合適的方式和途徑,開拓市場、拓展客戶群體,不斷創新和調整市場策略,實現可持續發展。
4、為什麼開發外貿新客戶那麼難?
1.尋找新客戶渠道太少,效果最好的當然是各種專業性的展覽。但一年展覽只有那麼一兩次,國外的展覽不少,但是真正捨得投入的老闆並不多,況且,事實上也的確是一件比較冒險的事情,運氣好一點吧,遇上一兩個好的客戶,並有實力把他們給穩下來,那你就不用愁了,呵呵,坐著等單子吧,以後什麼票子阿,車子阿,房子阿都會有的,嘿嘿,美吧。繼續作美夢吧。當然,現在網路發達了,很多人試圖通過網路尋找客戶,這不是說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講,網路起的作用還是不能讓人恭維。A:真正有用的旬盤太少,天天去發布信息,一個月就收那麼幾條好的十來條旬盤,效率和成本實在是太差,我想如果光把希望寄託在網路上那還是不劃算的。B:網路客戶質量太差,好的客戶一般都有供應商在操作了,忙都忙不過來,哪有什麼心思像我們這些沒業務的閑人一樣天天上網找啊。況且,一般的客戶是不輕易換供應商的,尤其是不會輕易換成從網路上找來的供應商--不放心。網上客戶的一般情況是:正准備從商的個人,或者以前做別的產品,現在想做新的產品,或者偶爾需要新的產品一時找不到供應商的貿易公司之類。 當然,不同的產品不同的情況,也有不少通過網路能夠做得好的,主要是一些比較簡單的產品,或者說變化不大的產品 還有一些其他的渠道,像什麼朋友客戶介紹阿,通過商會上門拜訪啊~~~等等,前者一般是建立在已經有客戶在做的基礎上,後者則比較不太實際,而且如果出國的話,成本太高2.一般的客戶非常的不願意輕易的換供應商。 這點剛才已經提到了,真正的優質的大的客戶一般情況下都是已經作了很長時間的了,和以前的老供應商已經建立了比較穩固的關系,沒有幾個客戶會輕易的換自己的供應商的,一來,彼此熟悉磨合要一段不短的時間,二來,不願意冒質量風險,雙方都不熟悉,很容易出問題。第三嘛,已經和供應商多多少少有感情了,什麼話都好說。所以,一般客戶換供應商的情況無非是老的供應商質量太差,或者價錢太高,或者合作中感覺不是很愉快,這個情況下才會去考慮換供應商。 這就是為什麼在各種交易會上你會遇到很多很多潛在客戶,甚至很多客人會要求你打樣之類的,但是真正成交的卻不多的原因。3.外貿對個人綜合素質要求很高 首先就是外語,外語有優勢,能夠做到和老外溝通就和國人溝通一樣的外貿人員比一般的人優勢更明顯,更容易把握住機會。 其次,就是要求對產品和整個行業狀況比較熟悉,這兩個方面的知識都不是那麼簡單的,其中大有學問。對產品你要了解從原材料到工藝,包裝以整個程序。對行業情況那你了解的就更多了,價格市場行情。著名的領頭公司等實在太多了,還有就是要求外貿人員具有異常寬廣的知識面。國際化的思維,國際化的知識,甚至國際化的生活習慣,這些在和客戶交流的時候都用得著,哎,的確挺難的。綜上所述,開發新客戶是最難得,只要有了一兩個好客戶就好了,這裡面運氣成分也挺重要的,呵呵,大家努力吧,祝大家好運 另外致那些剛參加工作的新手們,不要太著急,慢慢等待機會吧,一年之內能夠找到好客戶已經不錯了。慢慢積累吧 建議先到有客戶的公司先干,了解這個行業,積累和老外打交道的經驗,甚至積累潛在客戶,等你出來了,說不定以前的客戶能給你介紹幾個。
5、外貿業務員為什麼會沒有客戶
很多人在找不到客戶的時候總是抱怨市場行情不好,或者說公司給的資源和平台不夠多,或者說自己運氣不好。事實上,除了怨天尤人之外,有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有沒有經常反省自己的心態及找客戶的方法對不對?
潛在客戶數量不多
優秀外貿業務員之所以能源源不斷地搞定訂單,原因就在於他們擁有足夠多的潛在客戶數量。而為什麼你的潛在客戶數量少呢?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1、不知道哪裡可以找潛在客戶;2、無法識別誰是潛在客戶;3、惰性強,不想開發。因為開發潛在客戶是一個費時費力的工作,因此一些外貿業務員不願意去開發潛在客戶,只滿足於和現有客戶打交道,這無疑是一種自殺的做法。
依賴心強
業績不佳的外貿業務員,總是對公司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如要求提高底薪、差旅費、加班費等,而且經常拿別家公司作比較。有這種傾向的人,是沒有資格成為一名優秀外貿業務員的。外貿業務員不能向任何人要求保障,必須完全靠自己。真正優秀的外貿業務員會經常問自己:「自己能夠為公司做些什麼」,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公司能給我們什麼。
對工作沒有歸屬感
優秀外貿業務員對自己的工作都感到非常的驕傲,他們把工作當作一項事業來奮斗。缺乏自信的外貿業務員,如何能取得良好業績?想要向客戶推薦出更多的產品,外貿業務員得讓客戶感受到你對產品和公司強烈的歸屬感。
抱怨多、借口多
很多業績不佳的外貿業務員,常常會犯一個錯誤,那就是抱怨和找借口,他們常常把失敗的原因歸結到客觀方面,如條件、對方、他人等,從未從主觀方面檢討過自己對失敗應承擔的責任。真正優秀的外貿業務員是不會抱怨、找借口的,因為自尊心不允許他們這樣做。
不遵守諾言
一些外貿業務員雖然能說善道,但業績卻不佳,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不遵守諾言」。昨天答應客戶的事,今天就忘記了。外貿業務員最重要的是講究信用,而獲得顧客信任的最有力武器便是遵守諾言。
半途而廢
業績不佳的外貿業務員,其毛病是容易氣餒。銷售是一場馬拉松賽跑,僅憑一時的沖動,是無法成功的。只有不放棄成功的信念,並堅持不懈地追求下去,才能達到目的。
不夠關心客戶
銷售成功的關鍵在於外貿業務員能否抓住客戶的心,如果不善於察言觀色的話,生意一定無法成交。外貿業務員既要了解客戶的微妙心理,也要懂得選擇恰當的時機採取行動。這就需要對客戶的情況了如指掌,那些不關心客戶的外貿業務員,是無法把握和創造機會的。
業務員沒有客戶,總的來說,還是工作不夠用心,不夠努力~
6、做外貿業務員,怎樣才能找得到客戶?
外貿業務員常常圍繞「開發客戶」做各種努力,思考去哪裡尋找新的客戶信息呢?有沒有這方面的工具和渠道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尋找客戶信息的方法,也許能幫助你。
1、參加展會
對於大型的展會,高額入場費的展會剛開始來說不現實,可以選擇一些費用較低的,或者免費的展會去參加,會得到一部分客源。
2、購買展會采購商名錄
也可以嘗試購買展會采購商名錄。一個行業一本價格大概100-200左右,展會外面攤販就有得買。裡面有采購商的郵箱,公司,聯系方式和常采購產品的品項,可以深入研究合適的客戶。
3、大數據平台
貿管家以「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為核心,為用戶提供全球買家信息,包括采購部聯系郵箱,海關數據,企業規模及經營現狀等,及時掌握世界市場采購需求,為國內中小製造企業與國外買家撮合交易。
4、B2B平台合作
有付費平台和免費平台,一般付費平台的詢盤較多,但是也是存在很多垃圾詢盤。這個要根據自己的資金打算選擇合適的平台。其中免費平台偶爾也會有客戶訂單,同時也可以宣傳推廣你的產品。
5、官網做推廣
構建自己的官網是很重要的,對於客戶而言,有企業郵箱和企業官網的業務員更能取得客戶信任。網站推廣的好,還可以引來客戶的詢盤,現在一些詢盤也是從官網上面來的。
6、社交平台
社交平台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大家都很清楚吧,就像是國內的微信,大家都慢慢習慣在社交平台上談生意了。在國外也是,一些采購和繼承者們年輕化了,對於社交平台的運用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