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對外貿易 » 外貿急劇萎縮如何擴大內需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外貿急劇萎縮如何擴大內需

發布時間: 2023-05-14 01:19:51

1、拉動內需的關鍵是什麼?

(一)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方針,應該處理好四個重要關系。
一是處理好投資和消費的關系,把擴大投資需求與擴大消費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二是處理好內需和外需的關系,把擴大內需和擴大出口有機結合起來,既要提高國家經濟的安全性,又要增強對外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三是處理好投資規模與投資效益、政府投資與社會投資、公共投資與私人投資的關系。四是處理好消費結構與消費質量、公共消費與私人消費、政府消費與社會消費的顫裂弊關系。努力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消費能力,降低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國有部門的消費水平,嚴格控制國有部門的職務消費。
(二)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方針,要依靠體制和機制的有效保障以及實施手段的多樣化。
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建立健全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根本要求的投資體制,建立健全形式多樣的消費政策體系。加速轉變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粗放型的增長方式,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解決農民增收緩慢的問題。
(三)堅持擴大內需,要扭轉長期以來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和外貿來拉動的局面。
重點解決收入分配和貧富差別過分擴大的問題。適時推進與消費相關的稅制建設,促進慈善、公益事業的大力發展。加速構建覆蓋全體國民的養老、失業、醫療、教育、住房等社會保障體系,提高消費者的支出信心。擴大國內需求首先必須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切源做實減輕農民負擔,要進一步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要適當提高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基本工資;要積極擴大就業和再就業,要擴展消費領域,改善消費環境,鼓勵消費信貸,要調整各種抑制消費的政策。
(四)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
堅持擴大內需,近期仍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並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全面發揮財政政策效應。一是要調整財政投資政策的內容和方向,盡可能放大財政政策的即期擴張及中長期的維持與推動效應,為中長期需求奠定基礎。通過財政貼息、適當參股、財政擔保等多種途徑,間接鼓勵、吸納帶動社會資金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對關系國民經濟現茄族代化的加工工業,特別是技術裝備產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需要,予以更大的財政支持;同時,發行專項建設公債,一方面減輕國家財政的債務壓力,提高投資效果,另一方面可起到更大更好的政策擴張效應。二是積極採取措施,進一步加強財政政策直接啟動消費的力度。通過對國有資產存量的有效利用「變現」出一塊資金來支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三是積極推進費稅體制改革,加快建立政策間規范化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增加地方和社會投資的消費能力。
(五)清除體制障礙,促進社會投資增長。
擴大民間投資的規模,鼓勵民營經濟的發展,改變目前經濟增長過分依賴國家投資的局面。放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取消過去制定的不合時宜的各種限制性歧視政策,整頓規范稅費徵收的行為和秩序,通過產業政策和相應的財政政策引導民間投資的投資方向,推動整個經濟結構的進步。一是要進一步轉變觀念,對民營經濟實行與國有經濟同等的待遇,增強政策透明度。建立健全法規,保護民營企業制度。二是要按照加入WTO的要求,重新修訂個別產業的准入規則,並對已經和下一步准備向外資開放的領域,允許民營經濟進入或提前進入。三是擴大涉外企業融資渠道,鼓勵具備一定條件的民營企業在海外上市,建立和完善涉外企業融資擔保辦法,有效解決中小企業特別是非國有企業中的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難問題。四是加快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改審批制為登記備案制,對確有必要審批的應簡化手續。
(六)加強宣傳,改變居民消費觀念。
為了逐漸在我國城鄉居民中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消費觀,使人們逐漸過渡到敢於消費,需要從以下幾方面人手,更新居民消費觀念。第一,要繼續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的持續性,為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和更新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二,要積極推廣信用消費等現代消費方式,通過消費時間來引導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和更新。第三,要通過理論探討和宣傳,使人們正確認識消費觀念的更新和與之相關聯的傳統文化,排除人們由於認識偏差給人們消費觀念更新所帶來的束縛,消除保守的消費觀念,建立積極的消費觀念,鼓勵人們在收入范圍內適當增加消費開支,該購買的就購買,該更新的就更新。
(七)加快發展供給,健全經濟增長的微觀基礎。
新經濟的發展改變了許多傳統理論。隨著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網路技術的進步,它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產品使人們不斷產生新的需求,以前被經濟學診斷否定的「供給自創需求」定律又回來了。因此,如果說以前我們是在通過擴張型需求管理政策來緩解需求不足的矛盾,今後還要通過供給創新來創造新的需求,主要是提升企業的開發創新能力,通過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創造新的供給,並形成新的收入。
(八)抓住有利機會,積極吸引外資。
在擴大內需問題上,我們還應該通過發送投資環境等多項措施,鼓勵「引資」。在世界經濟形勢減緩的大背景下,我國經濟連續幾年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樣保持了較高的增速,使投資者看好中國的投資環境和發展機遇。因此,我們要利用世界經濟減緩和美國經濟結構調整時機,積極改善環境衛生,制定多種吸引外資政策,使那些原來存在疑慮的國際跨國公司也能來中國投資。

2、在供給大於需求的情況下,如何擴大內需?

受疫情影響,我國外貿出現了下滑情況,這是一個正常狀況。外貿情況不好,拉動內需就成了促進經濟發展的一項較為緊迫的出路。就如何拉動內需問題,我認為一定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考慮到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著眼長遠發展來給力,任何急功近利差則的做法都是難一成功的。

就整體經濟而言,我國尚處在發展之中,大眾生活水平基本上還在偏低位置。特別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較大,貧富程度更是有較大差異。就國人消費習慣來說,中國人總體比較節儉,注重置業置產,講究代戚孫代相傳。在這種情況下確定拉動內需的具體措施就不能盲目跟風一些西方國家的做法,著力點在三個方面下功夫。一點引導消費。二是促進整體生活保障水平的提高。三是要有利於整體協調發展。

所謂引導消費,就是在一些新消費項目上增加刺激性補貼,擴大消費范圍。如汽車,農村家電消費等。要在一些有利於推動整體生活水平提高的方面,增加國家補貼的力度,逐步改變國人的消費觀念。如在部分地區推進農村合村並地,發展現代農業時,可借機給予財政補助,使零散居住戶向小城鎮集中,逐步壓縮農村人口,擴大城鎮消費群體。

所謂促進整體生活保障水平的提高,就是要加大對生活困難群體的救助力度。就是要不斷鼓勵大眾創新創業,發展生產,提高全民的富裕水平。就是要對那些後期生活可能出現潔據的人群,採取有效手段,通過刺激性補貼鼓勵大眾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增加對未來生活保障的投資,鞏固和提高全體民眾的消費能力。如在城鎮居民,農村人口以及自由從業人員購買基本養老保險時明確補貼辦法等。

所謂有利於整體協調發展,就是要在基本建設方面補短板。就是要極力在促進一些產業由東部向西部轉移上給補貼高慶鏈,給政策,給服務。就是要從未來和長遠發展上考慮,對一些相關行業和項目,在資金,政策方面給傾斜,充分提高資金的效益,擴大政策的受益面。

3、中國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與方法

1、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努力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配合運用稅收,價格等經濟杠桿,全力解決有效內需不足的矛盾。

2、提薪。適當提高社會保障「三條線」的保障水平,提高工職人員工資。

3、降息,暫停徵收利息稅。(2008年10月9日起暫免徵收利息稅。)

4、調整消費政策,培育消費熱點,優化消費環境,更新消費觀念,千方百計的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開拓農村市場,刺激假日經濟,調整限制消費的稅費政策等。

5、促進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加強對人們經濟消費的引導。

6、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免除消費後顧之憂。

7、推行積極的就業,再就業政策。

8、完善分配製度,處理好效率與公平之間的關系,縮小貧富差距。

9、最根本的是要大力發展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3)外貿急劇萎縮如何擴大內需擴展資料

擴大內需的必要性:

1、世界經濟全球化程度加深,國際市場風險加劇,外貿出口難度加大;

2、由我國國情決定,我國地域遼闊,經濟發展不平衡,人民生活由溫飽向小康過渡,無論是市場容量還是未來發展,潛力都十分巨大;

3、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進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國內市場的需求進一步擴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擴大內需

4、為什麼要擴大內需?怎樣才能擴大內需?

1.世界經濟全球化程度加深,國際市場風險加劇,外貿出口難度加大;2.由我國國情決定,我國地域遼闊,經濟發展不平衡,人民生活由溫飽向小康過渡,無論是市場容量還是未來發展,潛力都十分巨大;3.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進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國內市場的需求進一步擴大。*所以,對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說,拉動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國內需求,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 1、提高勞動力工資
2、繼續實施家電、汽車等消費品的下鄉優惠政策
3、降低基準利率,如第一套房及購車的優惠的銀行利率
4、控制房地產價格的同時增加廉租房等優惠房子的建設比例
5、有規模的開展基礎建設投入,如提高醫療教育等在基礎建設中的比率

5、從社會再生產角度,談談我國該如何擴大內需?

勞動者生產的產品,其中1:一小部分成為勞動所圓李得,即工資:2:一大部分成為稅收:3:材料成本和各項費用。
社會需要再生產,那就必須有勞動者來購買社會上的商品,以增加產品流通,讓工廠有事干,勞動者能夠拿到工資,用於消費,即:再生產
我國如果需要擴大內需,從再生產的角度上,必須做到以下:
1,減稅、增加勞動者的工資
2.停止各種公路、橋梁收費,以減少貨物的成本
3.人民幣加快增值,以減少輸入性通脹
4.外貿由順差變為逆差。中國人不能再為外國人免費打工了。天天買回一堆外匯,天天貶值。
這樣,可能有一小部分公司,完全靠出口退橘兆遲稅生存,還有一些完全是靠壓低中國勞動者的工資,來做所謂的出口創匯。猜茄這些公司可能短時期日子不好過,但隨著時間的增長,問題會因為人民幣增值,進口物價下降,很快解決。
勞動者只有口袋有很多錢,才能購買大量商品,才能擴大內需

6、擴大內需政策有哪些方式?

內需包括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兩個方面。
內需就是國內的需求,包括國內消費需求和投資的需求。經濟增長有「三駕馬車」,即擴大國內投資,刺激國內消費和擴大外貿出口。擴大內需主要是通過擴大國內投資和國內消費來帶動國民經濟增長。
擴大內需,就是要通過發行國債等積極財政貨幣政策,啟動投資市場,通過信貸等經濟杠桿,啟動消費市場,以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內需強調的是消費層面的范圍,而拉動內需就是指的中運純者央採取的政策和手段旁薯。前者主要是強調范圍,後者主要強調程度。目前來看,我們國家的政策主要是針對刺激消費需求的,而消費需求的提高也會刺激投資需求。包括財褲配政和貨幣兩種政策工具的使用。具體行為包括降低利率,提高工資水平等,使得消費的意願和能力提高。另外,還有實行黃金周等,也可以看作有拉動需求的目的。世界經濟全球化程度加深,國際市場風險加劇,外貿出口難度加大。

7、全球經濟危機下中國對外貿易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論文關鍵詞:金融危機;深化改革;科學發展觀
論文提要:本文從中國目前所面臨的改革困局入手,提出深化改革的思路與方式。並提出用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來解決目前的經濟問題,從全局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既符合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時符合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精神。

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的這場目前還不曾見底的全球經濟衰退,給各國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這場金融災難,雖然說肇始於華爾街,又延伸至歐洲日本,並波及到新興世界,但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是「別人的危機」、「外部的危機」,而是一場全球金融體系的危機,正如中國古語所言,「覆巢之下難有完卵」。
從本質上說,這場危機的根源在於全球經濟嚴重失衡。以不受約束的美元主導體系為支撐,美國通過過度負債的模式維持投資和高消費,通過長時間擴張性貨幣政策支持資本市場,給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都帶來了長期的繁榮和穩定,也給格林斯潘戴上了一頂「聖人」的帽子;同時,通過美元發行、金融衍生品市場的膨脹發展,在全世界金融體系中吹起了巨大的泡沫。次貸和CDO等衍生工具只是泡沫破裂的導火索。在耗時一年有餘、華爾街五大投行傾覆、全球金融市場陷入危機、世界經濟廣受危害之後,人們才漸漸意識到,這一場泡沫破裂的後果竟然如此之嚴重。

一、中國經濟的困局

經歷了30年的改革開放以及多年的「入世」之後,中國經濟一方面深具對外依賴性,對外貿易依存度極高;另一方面也因自身粗放式的發展模式而傷痕累累,弊端叢生。在自身問題還未來得及解決之時,外部環境急劇惡化,使中國本來就存在的經濟困局迅速加深,使本來有可能主動進行的調整轉為難堪的被迫應對,使本來可以承受的經濟波動演變為難以承受的社會痛楚。
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在全球經濟失衡釀成的這場危機面前,經濟轉型已經成為走出困局的唯一機會和選擇,中國已經為這一步走得過於遲緩付出了代價,如果不主動轉型,未來的被動轉型只能更加痛苦,難以承受,再不可存有僥幸心理。
二、深化改革方解困局

1、需警惕上輪擴張性政策的負面影響。1998年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央政府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不僅有效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而且還推動了中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期。但那一次採取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的舉措,也使得投資率逐年上升。
為應對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中央又決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並確定今後兩年內4萬億元的投資安排。這次歷史上更大規模的建設和投資,如何避免以往的問題再度發生,是必須思考的重大戰略問題,也是能否妥善應對這場危機的關鍵。
2、改革滯後導致經濟增長方式始終無法轉變。改革開放以來最重要的經驗有三條:一是改革始終是圍繞著解決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展開的;二是始終堅持用經濟的辦法,用市場化的辦法來解決這些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三是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按經濟發展規律辦事。從這些基本經驗出發,應對此次危機,仍然要用市場化改革的辦法來化解矛盾。既要通過擴大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更要加快體制改革,必須把擴大投資與深化改革結合起來。如果我們利用這次危機,加快改革進程,理順幾大關系,我們就有可能成為此次經濟危機的受益者。否則,只會進一步加劇結構不平衡的矛盾,給未來的經濟發展埋下更大的隱患。
3、需要在價格形成機制、壟斷行業、政府管理體制以及收入分配體制上加快改革步伐。在加快體制改革上,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尤其要實實在在地推進:
(1)必須加快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盡管價格改革邁出了很大步伐,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仍有一些領域的價格改革滯後於市場發育的需要,典型的是能源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加快能源價格改革,首先,要下定決心,不能因利益集團的反對和一些短期因素的考慮(如CPI等)就停滯不前。只有理順了能源價格,才能真正步入資源節約型和環境保護型社會。稀缺是由自然資源的不可再生性決定的,但短缺是由價格形成機制不合理造成的。沒有能源價格的理順,「煤荒」、「電荒」、「油荒」將會反復上演。其次,能源價格改革要與能源領域的打破壟斷,要與政府監管能力建設結合起來。在壟斷條件下,簡單的價格放開,不僅不會帶來資源的優化配置,反而會犧牲社會整體福利。價格改革,政府監管也必須跟上;否則,會造成整個市場失序,達不到預期效果。
(2)放開准入、加快壟斷行業改革。壟斷行業改革,近些年實際處於停滯狀態。鐵路最突出,依然是政企不分。面對壟斷領域的改革滯後,必須按照市場化方向,打破壟斷,降低行業准入門檻,大力開放民間資本進入,形成競爭機制。這樣才能帶動私人投資,經濟的整體效率才會得到不斷改善。
(3)加快政府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改革。經過多年的改革,特別是經過五輪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政府職能已經有了很大轉變。但總體上講,政府對經濟活動的行政干預仍然較多,並掌控了過多的資源。首先,要改革靠行政管制來分配資源的方式,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其次,切實把精力轉向公共領域,真正履行好對市場的監管職能,尤其是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如食品、葯品的監管。再次,要加強政府對社會經濟的綜合協調,抓好中期發展規劃。最後,要加強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這次危機可能會使經濟增速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但是環境保護工作不能減緩,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不能以更嚴重地犧牲環境為代價。環保具有外部性,市場機制發揮作用有限,政府必須承擔起這個責任。
(4)加快收入分配製度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民生改善了,內部需求才能持續拉動。目前,消費拉動經濟的比例還不夠,要讓消費成為拉動經濟的主要力量。這就要求首先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別是普通城市居民和農民的收入水平。要加大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力度,真正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同時,要加快社會保障體制建設。建立全覆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是中央早已作出的重大決策,關鍵是要下決心盡快付諸實施。中國有13億多人口,居民保持著相當高的儲蓄率,因此居民消費還有很大的釋放空間。只有讓居民的收入實現增長,生活有所保障,才能真正把消費刺激起來。

三、解決社會問題與應對經濟危機

美國經濟學家伯恩斯坦的《同舟共濟——公平經濟共識》從一個全新的,但又深深根植於美國歷史和文化價值視角來審視美國經濟,並對美國經濟中的不公平現象,諸如醫療衛生私有化、貧富差距擴大、失業率不斷攀升等進行了批評。他認為,以人為中心和保證人人能夠分享發展成果的公平經濟應當是發展政策的核心。他問道:「我們當代經濟最需要的是什麼?」回答是:「最需要的是新思路,最需要的是那些理解經濟學人們公正的聲音,最需要的是經濟學家對於社會大眾的激情。」他引用了一個寓言來說明這個所謂的「激情」:
「我曾經聽人們講過一個發生在天堂和地獄中的故事:分別在天堂和地獄的人們,圍坐在盛滿美味大餐的餐桌旁,食物遠離他們,他們每人手握真正的、可以觸及那些食物的長長餐叉。在地獄,人人都挨餓,因為盡管每個人都可以用手中的餐叉去取到食物,但是餐叉長於他們的手臂,以至於使他們不能彎過手臂把食物送到嘴裡。在天堂,人們也面臨餐叉太長問題,但是大家吃得很好,怎麼回事?因為他們互相餵食。」
面對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從科學發展觀出發:第一,有效擴大內需必須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滿足人本身的多方面需要;第二,協調發展是社會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第三,可持續發展是體現國家和地區長遠發展的最終需求,這在當前尤為重要。
當前,面對全球經濟動盪,專家學者、政策制定者和企業家竭盡全力尋求良方。我們是不是可以用社會解決方案去應對一下挑戰?這里的社會解決方案就是,在平等和公正目標下,通過完善收入分配體制和機制來實現財富和產品的合理配置,使最廣大的消費群體共同參與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在發展中相互受益。在這里,我們確定經濟問題解決方案的社會內涵有兩個標准:或是目的的社會性;或是福利供給必須是個人之間的相互貢獻或者是義務參與。社會解決方案猶如中醫和中葯,雖然可能不會葯到病除,或許可以治根治本。

參考文獻:
[1]胡舒立.找准改革突破口.《財經》,2008.26.
[2]邵秉仁.深化改革方解中國之困.《財經》,2008.26.
[3]丁元竹.《用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應對經濟危機》.《讀書》,2009.1.
[4]《同舟共濟——公平經濟共識》,2006.
[5](美)格列高里曼昆.《宏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