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對外貿易 » 宋朝設了什麼來加強外貿管理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宋朝設了什麼來加強外貿管理

發布時間: 2023-05-03 14:14:25

1、宋朝時,積極發展對外貿易。政府在主要貿易港口設立的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是什麼

宋朝時,積極發展對外貿易。政府在主要貿易港口設立的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是市舶司。 市舶司是中國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設立的管理海上對外貿易的官府,相當於現在的海關。

2、宋朝時中國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國家,宋朝政府採取了那些措施來促進海外貿

由於西夏的興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商業的繁榮和經濟重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視並鼓勵海外貿易.大力發展海上絲綢之路.
到南宋時,從海路前來通商的國家有50多個,東南沿海出現了許多貿易港口,其中廣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貿港.官府在貿易港口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貿易事務,徵收商稅;市舶司所在的港口,還設有專供外國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於番貨交易的「番市」.

3、宋朝統治者為管理海外貿易,專門設置了什麼機構

宋朝統治者為管理海外貿易,專門設置了市舶司。
註:市舶司,這個機構不是宋朝發明的,最初的時候在唐玄宗時期就有了。
市舶司簡介:
市舶司是中國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設立的管理海上對外貿易的官府,相當於現在的海關。是中國古代管理對外貿易的機關。唐玄宗開元間(713~741)﹐廣州即設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擔任﹐是為市舶司前身。明清兩朝反復「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罷太倉黃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銷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舶司。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撤銷全部市舶司,設立江、浙、閩、粵四處海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南巡,在蘇州親眼目睹洋商船隻絡繹不絕,引起警覺,下旨除粵海關外,撤銷所有其他海關。是為「一口通商」。
負責對外(海上)貿易之事。唐時對外開放,外商來貨貿易,廣州等城市就成了重要通商口岸,國家在此設市舶司,或特派,或由所在節度使兼任。始於唐,盛於宋,至明末逐漸萎縮。清時設海關而廢市舶司。其職掌檢查進出船舶蕃貨、征榷、抽解、貿易諸事。

4、宋代政府為發展海外貿易採取了哪些措施

措施:
一.大力發展海上絲綢之路;
二.官府在貿易港口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貿易事務,徵收商稅;
三.市舶司所在的港口,還設有專供外國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於番貨交易的「番市」。

原因與發展:
由於西夏的興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商業的繁榮和經濟重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視並鼓勵海外貿易.大力發展海上絲綢之路.
到南宋時,從海路前來通商的國家有50多個,東南沿海出現了許多貿易港口,其中廣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貿港.官府在貿易港口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貿易事務,徵收商稅;市舶司所在的港口,還設有專供外國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於番貨交易的「番市」.
這條以中國泉州為起點,可通往日本、高麗、東南亞、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的海上絲綢之路,不僅使宋朝政府獲得了巨額的財政收入,也給通商各國的文明進程增添了活力.

5、為了管理海外貿易,宋朝建立了什麼機構

宋朝抄統治者為管理海外貿易,專門設置了市舶司。
市舶司是中國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設立的管理海上對外貿易的官府,相當於現在的海關。是中國古代管理對外貿易的機關。唐玄宗開元間(713~741)﹐廣州即設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擔任﹐是為市舶司前身。明清兩朝反復「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罷太倉黃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銷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舶司。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撤銷全部市舶司,設立江、浙、閩、粵四處海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南巡,在蘇州親眼目睹洋商船隻絡繹不絕,引起警覺,下旨除粵海關外,撤銷所有其他海關。是為「一口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