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對外貿易 » 新常態下外貿如何發展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新常態下外貿如何發展

發布時間: 2023-05-02 23:47:38

1、我國在新形勢下如何實施外貿創新?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關知識

當前世界經濟仍處於復甦的十字路口,歐債危機、局部動盪、通貨膨脹、物價高企等,對於全球經濟來說不確定性因素仍在增加,無論是對於我們穩定外需還是擴大內需,都要受到不同程序的影響。而我國周邊的南海、釣魚島,以及亞太經合組織又面臨著TPP的挑戰。西方國家繼續要求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實施雙反,碳關稅成為新的貿易壁壘,資源的約束性增強與資源稀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PM2.5監測要求以加工貿易為主的製造業提高技術水平,減少排放和溫室效應。實際上,我國對外貿易面臨著技術創新、標准壁壘與國際市場需求萎縮等各種挑戰,所有這些都在考驗我國對外貿易。受外需不振的拖累,一方面影響外貿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擴大再生產,另一方面則加大了開拓國際市場需求的壓力。最近幾年實施的家電和汽車摩托車下鄉及以舊換新,對擴大內需產生積極作用,而這一政策已經出現政策邊際衰減效應,受油價影響和房地產業的宏觀調控,汽車工業、房地產市場需求也在減少,一些地方政府備受財政壓力,又會在一定程序上影響到投資需求的增長。如何建設貿易強國?從目前商務發展的現狀來看,內外貿體制好象統一了,但機制並沒有完全融合,商務部8年之內經歷4次內部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內設業務機構從最初的「3+1」到現在的「6+1」,而現實上內外貿企業的互動還遠沒有達到理想的結果,尤其是對於內貿企業還不知道如何從事對外貿易,而外貿企業又不善於開展國內市場。因此,我認為,首先要科學建立現代貿易經濟理論體系,著力於研究從頂層解決好制度設計,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研究和制定建設貿易強國的目標、任務和發展思路,並在實踐中總結完善,從梳理我國貿易發展的軌跡,尋找貿易發展方向,從內外貿易整體推進上建設貿易強國。

(一)計劃經濟體制內外貿易分離,貿易只是國民經濟平衡中的物資平衡。解放後到改革開放以前,由於我國面臨著短缺經濟,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在當時特殊的國際環境下閉關鎖國,國內外貿易是作為財政平衡、信貸平衡、物資平衡和綜合平衡等四大平衡中物資平衡而存在,兩者形成兩個各自獨立的行業,在典型的封閉條件下運行,商貿流通是為了發展生產保障供給,負責商品流轉,對外貿易的主要目的是調劑國內商品餘缺,負責進口替代,與國際市場基本上處於隔離狀態。顯示我國是一個經濟貧弱、貿易不興的弱國。

(二)經濟體制轉軌促進了商品市場的繁榮與貿易經濟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改革開放後,我國漸次改革內外貿管理體制,放開商品市場,恢復集市貿易,逐步取消票證供給制度,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建立開放、競爭有序的商品流通新秩序。從實行較高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與嚴格的外匯管制,到引進外資,改革匯率機制,發展「三來一補」工業,設立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直到全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實現了從國家貿易到企業貿易的轉變。

(三)市場經濟體制下內外貿體制統一,更需要機制融合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我國的貿易管理體制順應了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基本統一起來了,而真正要發揮作用更需要機制融合,使內外貿企業在全球市場配置資源,參與全球分工與協作。加入WTO以後,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成功對接,我國積極履行入世承諾,大量外資商業企業湧入,國內企業積極走出去投資,擴大對外貿易,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承接國際產業轉移,使我國成為世界製造中心,促進了我國加速崛起與繁榮發展。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影響波及全球,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我國通過實施積極的擴大內需政策,有效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影響,迅速恢復對外貿易的發展態勢,刺激國內消費需求的有效增長。2011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3919億元,增長17.1%;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6421億美元,增長22.5%,貿易順差1551億美元,比上年減少264億美元[
數據來源:2012國家統計公報],其中出口約佔世界貿易總額1/10。以2009年消費為例,美國4.13、中國1.94、日本1.31、德國0.56、英國0.51萬億美元。由此可見,我國消費和進出口均居世界前列,既是消費大國也是進出口大國,如果內外貿能夠有效地聯動發展,在國際國內市場上共同發力,將會產業放大效應,形成新的促進經濟增長的合力,這將是十分有意義的事。

(四)建設貿易強國須從理論上突破,著眼於內外貿易整體一體化進行創新。入世之後,我國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之間的人為藩籬被拆除,兩個市場之間有機對接。但由於我國長期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國內商品流通與國際貿易歷來被人為的分割開來,形成了兩個互不相乾的理論體系和發展機制。由於生產的統一性,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聯動發展,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左右手」。因此,傳統的商品流通理論與國際貿易理論及政策,顯然不能適應當今時代發展的要求。建設貿易強國就需要著眼國際化的思路,從理論創新上引導我國商貿易經濟實踐的發展,必須綜合考慮國內需求與對外貿易的特點,系統開展理論研究,為就需要對商貿流通與對外貿易這雙「左右手」,從整體上進行合理分工,形成新的貿易理論體系,推動各類自貿區建設,指導各類企業在全球建設中國式的商品市場,帶動對外出口與投資增長,在全球市場整合供應鏈,開展物流配送,真正使內外貿融合起來,實行一體化發展。

三、探索創新現代貿易經濟理論體系與架構

傳統的貿易理論是將內外貿分割開來研究,這是基於計劃經濟我國市場與國際市場分治的現狀。然而,當今時代的貿易環境畢竟不同,這就需要突破現有的貿易理論體系。在我看來,現代貿易經濟應該涵蓋內貿與外貿,包括理論體系、政策體系、物流體系、規劃體系、科研體系等。

(一)關於貿易理論體系。建立世貿框架之下的現代貿易理論,將物質消費與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與服務消費,進出口與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與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引進與輸出新技術、新工藝結合起來研究與考察。從市場主體的培育與平台建設,全球分銷與供應鏈管理,自貿區建設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多邊貿易合作,綜合研究貿易發展趨勢與貿易企業建設。從優化貿易結構,轉變貿易發展方式,提高貿易經濟運行質量,加強貿易認證,培育貿易品牌,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等領域,實現貿易的規模化、網路化、信息化、品牌化。

(二)關於政策支持體系。在培育市場主體上,鼓勵內外貿企業共同開拓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引導內貿企業開展國際認證,支持他們「走出去」投資發展,探索開展國際貿易,促進內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鼓勵外貿企業運用和引進國際先進經驗,參加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實施,積極探索商品流通。政府要積極促進社會消費尤其是政府公共消費,以此引導民間消費,支持內外貿企業參與國際會展和國家間經濟合作區、自貿區建設,建立統一的信用擔保等機制,使之促進內外貿融合發展。

(三)關於物流配送體系。扶持內外貿企業共享物流配送體系,在全球市場配置資源,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要有全球視野與眼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企業的采購渠道與配送范圍。在廣交會、京交會的基礎上,探索將南京的中國公司零售商采購大會轉變成零售商大會,形成三大交易會錯位並行發展的格局,以利於各類企業在世界范圍內開展貿易,建立起面向世界的物流配送體系。

(四)關於貿易規劃體系。發揮規劃的引導作用,從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出發,著眼於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國力,著力推動貿易實踐的發展,研究制定面向內外貿發展的規劃體系,將規劃的中長期發展目標、各時期的發展任務、工作重點與培育市場主體放一個規劃格局中,進行通盤規劃,統一協調,防止各行其是、顧此失彼,這樣國家可以更好的就匯率、利率、稅率、物價與調控等進行綜合考慮和出台措施。

(五)關於科學研究體系。貿易學術研究由於沿襲了傳統的理念研究模式,這實際上不利於統攬全局,從整體上研究和把握擴大外需與擴大內需的規律性。在外貿研究上,習慣於與西方經濟學結合得緊密,在商品流通研究上,習慣於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結合得緊密,形成「兩張皮」現象。因此從總體上看,我國貿易經濟理論研究相對滯後於實踐的發展。對於千變萬化的市場經濟,實踐之所以需要快速反應,是因為市場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著,它不因為理論上的不成熟而改變市場行為。同時各大院校的學科建設基本上也是將內貿與外貿學科進行分設。對於一個統一的大市場,就必要從內外貿結合上進行研究才具有實際意義。

2、如何更好的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一、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促進

1、一方面要「引進來」,如針對目前大型商業性跨國公司急於進入中國市場的情況,以開放市場為條件,加強與國際著名跨國公司的聯絡,了解他們的需求動態,及時邀請負責采購的買家來華,組織相關企業做好准備貿易促進體系,從而實現內貿帶動外貿發展,促進產品出口。

2、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如組織企業參與境外的各類國際專業展會和境內的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對於「結伴參展」的中小企業給予適當的鼓勵;組織專業貿易小組到重點開拓的國家和地區進行市場考察和產品推廣;結合國內 國際貿易 形勢,適時組織企業代表團出訪,搞好雙邊或多邊的經貿關系

3、加大貿易環境和出口產品的宣傳力度。在每年的對外宣傳計劃中列入對外貿易宣傳內容,加強外經貿發展的總體性宣傳,整體推介我國的科技水平和製造業能力。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出口和尋找經濟技術合作夥伴。

4、明確貿易促進機構的職能定位和分工。構建新型貿易促進體系的關鍵在於理順各類貿易促進機構的運行機制。根據不同主體賦予不同的職能和權責,真正形成相互溝通、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研究發現,發達國家一般只在中央政府層面設立貿易管理的政府部門,在地方政府層面,一般只有貿易促進機構貿易促進體系,而無管理機構。  

5、創新貿易促進方式和手段

創新貿易促進方式的著力點要通過提供完備的公共信息服務,創造直接的交流機會,加大對國際市場的宣傳力度。建立完備的公共信息服務體系,提供國際市場信息。

對重點行業、地區設立專家小組,協助企業對相關國外市場進行調研,為企業出謀劃策;組織聯合國等大型國際組織來華采購,舉辦有針對性的采購說明會和網上專欄,讓更多的企業了解采購程序和招標信息。

(2)新常態下外貿如何發展擴展資料:

我國對外貿易的特點

1、貿易管制政策是一國對外政策的體現。

2、貿易管制會因時因勢而變化。

3、對外貿易管制以實現國家對內對外政策目標為基本出發點。

4、對外貿易管制是國家管制。

5、對外貿易管制是政府的一種強制性行政管理行為。

6、對外貿易管制所涉及的法律制度屬於強制性法律范疇。

3、21年外貿行業的狀態如何?前景怎樣?

首先是國內的外貿行業會由於2021年疫情逐漸趨於平穩,從而推動全球經濟的復甦,使得中國對外出口的貿易佔比逐漸降低而後恢復正常狀態;其次是國內外貿行業中屬於日常生活用品類目的外貿企業在對外出口量上會穩步提升;再者是國內外貿行業中屬於個人防護用品類目的外貿企業在對外出口量上會急劇下滑。另外是國內的外貿企業應該在2021年將市場的重心盡量放在亞洲市場,因為亞洲市場的消費情況比較穩定。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分析21年中國內的外貿行業的發展大方向態勢,以及具體的發展對標前景。

一、國內的外貿企業的出口量會逐步下降而後恢復正常

首先對於國內的外貿企業而言,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在2021年初又再次在全球范圍內爆發,使得全球各國各地區的政府部門對於疫情的防控都作出了進一步地升級,為了防止新冠疫情的進一步蔓延。也正是因為新冠疫情在2021年初出現了變異病株,使得全球范圍內的人群相繼感染。這也間接性地影響到了全球經濟的發展復甦,並且由於海外的疫情相較於國內的疫情會更加嚴重。所以中國在很多輕工業、重工業、高科技產業方面的生產暫時替代了國外的眾多國家,從而使得中國的外貿企業在對外出口量方面會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國外企業應有的出口量。然而目前全球范圍內的新冠疫情正逐漸消散,國外的工業體系會逐步恢復生產製造對外出口,所以國內的外貿企業在對外出口量方面會逐步下降。

二、國內外貿企業中主要經營日常生活用品類目的在對外出口量上會逐步提升

其次是對於國內外貿企業中主要經營日常生活用品類目的外貿企業在2021年初到9月份期間會由於新冠疫情的反彈以及蔓延而抑制了對外的出口量,但是在9月份過後由於全球新冠疫情的逐步恢復,疫情的陰霾逐步消除,使得全球的經濟逐步復甦。全球范圍內各國家地區對於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量也會逐步提高,主要的原因就是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各國家地區的就業崗位會重新安排上崗,各國家地區的人民群眾的收入也會得到穩定的保障,從而提高了對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量。但是由於日常生活用品是全球范圍內群眾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國內的外貿企業在出口相應的日常生活用品類目商品時增長的速度往往是比較緩慢的,畢竟日常生活用品本身的使用人口基數大;並且消費情況相對穩定。

三、國內外貿企業中主要經營個人防護用品類目的在對外出口量上會急劇下滑

再者是對於國內外貿企業中主要經營個人防護用品類目的外貿企業在2021年初到9月份期間會由於新冠疫情反彈的原因以及疫情再次肆虐的因素導致對應商品的對外出口量出現大幅度增長。雖然這種增長非常迅速,但是持續的時間相對短暫,畢竟全球范圍內的各國地區政府都會採取相應的防疫措施來應對突然反彈再度肆虐的新冠疫情。隨著全球疫情的逐步恢復消除,全球的經濟會逐步復甦,在9月過後就會出現國外的各個工業體系逐步恢復往日的生產秩序,其中也包括了個人防護用品類目的生產製造,從而使得國內的外貿企業在對外出口個人防護用品商品的出口量會出現急劇下滑。另外一方面也來自於全球范圍內對於個人防護用品的需求量逐漸銳減的原因。

四、國內的外貿企業出口重心應該盡量放在亞洲地區,因為亞洲地區的消費情況相對穩定

另外是對於國內的外貿企業在2021年期間對外出口的貿易重心應該盡量放在亞洲地區,畢竟2021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在2021年初由於新冠病毒變異病株的出現導致了疫情的再度反彈蔓延肆虐,因此全球的經濟也備受打擊。雖然目前全球的經濟體系正在逐步復甦,但是經濟的復甦還是需要一段的過渡時期的,畢竟工業生產製造所衍生創造出來的經濟效益不是一時可以積累到足夠的富裕程度。這在無形中影響到海外眾多國家地區對於高價值商品的消費能力,由其是對於北美洲、歐洲地區的國家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國內的外貿企業應該盡量選擇低價、實用、普遍的商品出口到亞洲地區,畢竟亞洲地區對於這類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費情況都相對穩定。當然也可以適當出口高價值商品到發達國家地區。

注意事項:外貿行業的發展前景總體是美好的,但是也會因為政治原因、地區經濟問題、疫情緣故等因素而導致外貿行業需要在這些特殊時期面臨著諸多的出口發展問題。所以國內的外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去分析具體的對外貿易格局,以此來針對性地調整對外貿易出口商品的結構比例,適時優化升級對外貿易出口的體系,以此來更好地擁抱對外貿易市場的動態變化,達到逆光而行,搶佔先機的目的。

4、國際貿易發展趨勢如何?

以貿易全球化為首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可以歸納為六個方面:1、國際貿易步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愈加明顯;2、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保持不變,中國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的新生力量;3、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新的挑戰,全球范圍的區域經濟合作勢頭高漲;4、國際貿易結構走向高級化,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發展方興未艾;5、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明顯,跨國公司對全球貿易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6、貿易自由化和保護主義的斗爭愈演愈烈,各種貿易壁壘花樣迭出。

以貿易全球化為首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深入分析和把握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對於我們科學決策,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國際貿易步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愈加明顯

伴隨世界經濟較快增長和經濟全球化的縱深發展,當前國際貿易增長明顯加速,已經進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2004年,全球貨物貿易名義增長21%,創下25年來的歷史新高。在世界經濟強勁增長、國際市場對能源原材料商品需求旺盛以及美元貶值因素的影響下,全球貨物和服務貿易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全球貿易的高速增長既是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國際分工深化的共同結果,同時它又促進了世界生產。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的增長率連續超過世界生產的增長率,導致世界各國的外貿依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保持不變,中國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的新生力量

美、歐、日三大經濟體既是世界經濟的主要力量,在國際貿易中也居於主導地位。目前,發達國家已經占據世界貨物出口70%以上的份額和服務貿易90%以上的份額,更為重要的是,發達國家通過開展區域貿易合作和控制多邊貿易體制來主宰國際貿易秩序,並在國際交換中獲得了大部分貿易利益。

中國是近年來國際貿易增長中顯眼的「亮點」,表現為中國不僅在全球貿易總量中的份額和排名不斷攀升,而且對全球貿易增量的貢獻也更為顯著。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達到11548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德國的第三大貿易國,佔全球貨物貿易總額和增量的比重分別達6.4%和20%。

(三)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新的挑戰,全球范圍的區域經濟合作勢頭高漲

2004年8月1日,世貿組織147個成員就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框架達成了協議,但協議的內容較為原則和籠統,各成員在農業、非農市場准入等問題上仍存在很大分歧。2005年是多哈回合談判的關鍵一年,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將在12月香港部長會議上就主要議題的實質內容進行談判。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各種區域貿易協定紛繁多樣、成員交叉重疊,一些貿易協定已超出傳統的降低貿易和投資壁壘的范圍,這對多邊貿易體系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同時,以區域貿易安排為主要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加速發展,並呈現出不少新的趨勢:一是區域貿易安排迅猛發展。二是主要貿易大國都在追求區域貿易安排的主導權。三是區域貿易安排成員間的貿易比重進一步上升。2004年,區域內貿易總量占國際貿易總量的比重已超過50%。四是國家之間的競爭正在向區域經濟集團之間的競爭轉變。區域貿易安排已經成為各國爭取市場資源、擴大發展空間、提升國際地位的戰略手段。

(四)國際貿易結構走向高級化,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發展方興未艾

國際貿易結構的高級化與產業結構的升級互為依託,其變化趨勢有以下兩個突出特點:一是伴隨著各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全球服務貿易發展迅猛。近20多年來,國際服務貿易規模已經從1980年的3600億美元擴大到目前的2.1萬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的19%。在行業結構上,服務貿易日益向金融、保險、電信、信息、咨詢等新興服務業傾斜,傳統的運輸業、旅遊業所佔份額持續下降;在地區分布上,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所佔份額繼續擴大,東亞地區的增長尤其顯著。二是高技術產品在製成品貿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訊技術產品出口增長最快。同時,由於跨國公司紛紛把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近年來發展中國家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佔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

(五)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明顯,跨國公司對全球貿易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生產要素特別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更加自由地流動,跨國公司通過在全球范圍內建立生產和營銷網路,推動了貿易投資日益一體化,並對國際經濟貿易格局產生了深刻影響。一是跨國公司已成為全球范圍內資源配置的核心力量。目前世界上的跨國公司已達6.2萬家,它們不僅掌握著全球13的生產和70%的技術轉讓,更掌握著全球23的國際貿易和90%的外國直接投資。二是國際貿易競爭從以比較優勢為主,轉變為以跨國公司數量和在國際范圍內整合資源的能力為主。這就意味著,一個國傢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就越可以在國際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別國的資源。三是國際貿易格局由產業間貿易轉向產業內貿易、公司內貿易為主。主要表現為,中間產品、零部件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增加。四是跨國公司產業轉移不斷加快,加工貿易在整個國際貿易中的比重持續提高,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增長點。

(六)貿易自由化和保護主義的斗爭愈演愈烈,各種貿易壁壘花樣迭出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世界各國經濟交往愈加頻繁,貿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但是隨著國際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摩擦產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當前,各國經濟景氣的不均衡性、區域貿易集團的排它性、貿易分配利益的兩極化等都是造成貿易保護主義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

當前世界已進入貿易爭端的高發期,並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基於戰略利益考慮而引發的貿易摩擦增多。二是貿易保護的手段不斷翻新。各種技術壁壘成為貿易保護的新式武器,知識產權糾紛成為國際貿易爭端的重要方面。三是摩擦從單純的貿易問題轉向更為綜合的領域。社會保障問題、匯率制度問題等已成為摩擦的新領域,資源摩擦與貿易摩擦交互作用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四是中國已成為國際貿易保護的最大受害國。從1995年開始,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

我國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對策思考

(一)處理好、發展好大國經貿關系,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空間。美、歐、日、東盟、俄既是全球的貿易大國(集團),也是我國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2004年,我國與歐盟、美國、日本和東盟的貿易額均超過1000億美元,分別達到1773億美元、1696億美元、1679億美元和1059億美元,占據我國外貿總額的半壁江山。目前中俄貿易規模雖然相對較小,但雙方在油氣和礦產資源、高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深入推進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貿關系向更高層次和更廣領域發展,事關我國對外經濟工作的大局。

(二)積極發展區域經濟合作和多邊經貿關系,推動建立有利我經濟發展的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具有重大的經濟政治意義。我們要認真落實中國—東盟自貿區貨物貿易協議。繼續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在經貿合作方面取得新進展。一個更具開放性的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符合包括中國在內的世貿組織各成員方的長遠利益。我們要積極推動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在多邊經貿體制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做好世貿組織首次對華貿易政策審議的應對及與世貿組織申請加入方談判的工作。積極參與聯合國等多邊國際組織的活動,進一步發揮我在聯合國貿發會議、開發計劃署等機構中的作用。

(三)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著重推進高技術產品和服務出口。我國以數量增加為主的增長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必須加快外貿從數量增長為主向以質取勝轉變。要繼續落實和完善出口退稅等各項政策,在確保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下大力氣轉變出口增長方式。狠抓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結構調整;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抓好高新技術產品、軟體和醫葯出口基地建設,重點支持汽車及零配件、船舶、鐵路設備、通訊產品、生物醫葯等產品出口,加快形成高新技術產品帶動機電產品出口,機電產品出口帶動外貿出口的格局;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商品出口;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著重引進高端加工增值環節。同時,組織協調好國內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關鍵技術和重大設備的進口。

(四)提高貿易摩擦和「入世」後過渡期的應對工作水平,營造有利於發展的外部環境。積極妥善應對貿易摩擦,維護國內產業安全和企業利益。完善貿易摩擦應對機制,做好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貿易壁壘應對工作。繼續爭取更多國家承認我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針對全球紡織品貿易取消配額後的新形勢,認真做好紡織品一體化應對。及時發布紡織品出口和紡織業投資信息,引導企業有序出口,防止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鼓勵行業自律。推動紡織業開拓國際市場從出口為主向出口與「走出去」相結合轉變,減少貿易摩擦。注重研究用好世貿組織規則,主動做好入世後過渡期應對工作。依法運用各種貿易救濟措施,保護國內產業。密切跟蹤貿易救濟措施實施後對國內上下游產業的不同影響,指導企業及時調整結構、增強競爭力。研究借鑒其他世貿組織成員相關法律和案例,科學規范案件調查與裁決程序。

5、1、當前疫情解封背景下,外貿公司如何開拓國際市場?

當前疫情解封背景下,外貿公司如何開拓國際市場方法如下。
1、掌握外匯匯率波動趨勢。
2、掌握外貿企業的機遇與挑戰。
3、探索外貿企業外匯風險的應對。
4、掌握國際市場營銷策略。
5、了解疫情期海外市場變化。
6、掌握海外客戶分類。
7、掌握涉外溝通技巧。

6、現在的外貿形勢究竟如何?

隨著疫情的影響,中國控制疫情很好,所以外貿訂單非常多。生意很好。但是因為美國經濟靠大量印美元來支持,所以對外貿企業的利潤是很大的壓力。利潤減少

望採納,謝謝

7、外貿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對外貿易規模逐年遞增

從國內進出口總額來看,2015-2020年中國進出口總額整體呈現先下降後上升的變化趨勢,從2017年開始進出口總額回升,到2020年國內進出口總值達到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



從進出口貨運量來看,2015-2020年中國進出口總額波動增長,2019年的進出口貨運量達到45.8億噸,同比增長2.8%,到2020年國內進出口貨運量達到49.1億噸,同比增長7.3%。



對外貿易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在全球經濟整體回暖、疫情快速反彈的背景下,我國供應鏈優先恢復的優勢將繼續體現,一方面經濟持續恢復,對內需起到有效支撐;另一方面全球需求向我國傾斜的情況預計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整體來看,預計2021年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速有望進一步回升。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8、2023年外貿出口業務如何實現新突破?

這兩年以來,外貿出口業務發生了巨大變化,哪慶高些做到了的,可以在2023年繼續引領市場或者拓寬市場

以下是幾個可能能夠實現新突破的建議:

打造自主品牌。由於國際環境變化,企業在未來的外貿出口業務中需更多地依靠自主品牌,因此應注重品牌策劃和推廣,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

拓展新興市場。隨著全球貿易版圖的改變,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企業應謹拿積極拓展這些市場,尤其是東南亞、非洲和拉美等地的機遇更多。

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外貿出口業務對大量數據的處理有著較高的要求,人工智慧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機會和優勢,幫助企業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

加強產業鏈合作。企業應認真選擇優質的供應商和客戶合作,以優化產業鏈成本和提高效率。

積極應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祥差搭未來的國際貿易發展離不開可持續發展規范的引導。企業應注重環保,持續提升產品質量和安全性,以適應市場需求。

總之,全球經濟和貿易形勢在變化,外貿出口業務也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和機遇。作為企業,應該不斷學習和適應變化,整合資源,開拓市場並尋求突破新辦法。

9、外貿行業的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是什麼?

外貿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

1、對外貿易行業貨物貿易發展狀況:貨物貿易增長強勁,增速顯著加快;進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出口基本同步增長,進口增幅不一;對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出現新的增長;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

2、中國對外貿易行業貿易過程中面臨的嚴峻形勢:對外貿易外貿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勞動密集型的出口商品占出口貿易的比重較大;全球經濟不景氣,經濟危機的負面影響;出口貿易高度依賴發達國家。

3、外貿業務員發展方向。在外貿行業前景發展盛行的情況下,需要貿易網站員,而做外貿業務的人需要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平和的心態和毅力,擁有專業技能。

4、高級外貿跟單發展方向。找到客戶後,從新產品的打樣-審單-合同評審-貨物跟單,還包括後期的和貨代聯系,做出口單據和進口單據,定期催款和後期的服務工作。

5、高級單證發展方向。這個職位至少要求要懂得FOB,CIF這兩種貿易條件下的操作,空運,海運,電放等運輸方式的操作,T/T,L/C的操作,懂得辦C/O,FORM-A的辦理,以及報檢,同時還要會做一般貿易和進料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