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東諸城的具體資料
諸城市地處魯東南,總面積2183平方公里,轄10處鄉鎮、處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07萬人口,1987年撤縣建市,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沿海對外開放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市和鄉村城市化試點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首批省級文明城市。
諸城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諸城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於城北的舜王街道諸馮村而得名。漢代置縣,宋代為密州州治所在地,蘇東坡在此任太守兩年,寫下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等千古絕句。諸城名人輩出,古有春秋七十二賢士之一、孔子的學生公冶長,《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宋代宮廷畫家張擇端,北宋金石學家趙明誠,清代宰相劉墉,《四庫全書》總閱竇光鼐等名士重臣;近有中國共產黨的「一大」代錶王盡美,一代詩翁臧克家,文學巨匠王統照、陶鈍、王願堅名垂青史。諸城還是全國罕見的恐龍化石寶庫,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鴨嘴恐龍化石就出土並陳列於諸城,因此,諸城又稱「龍城」。
諸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北依世界風箏都濰坊,東臨濱海名城青島,南靠新興港口城市日照,是山東半島重要的交通樞紐。膠新鐵路和濟青高速公路南線貫穿諸城,市內6條干線公路四通八達,乘車1小時可達青島、日照兩大港口和青島、濰坊兩大機場。
諸城自然資源豐富。全市耕地面積160萬畝;水資源總量6億立方米;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20餘種,總儲量1.3億噸以上,其中沸石岩、明礬石、金紅石儲量豐富,且為山東所獨有,極具開采價值。
諸城是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興城市。改革開放以來,先後創造了商品經濟大合唱、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產業化、中小企業改制、為民服務聯動、農村社區化服務與建設等聞名全國的「諸城經驗」,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00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超過294億元,同比增長18%;財政總收入預計超過2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3億元,分別增長36.1%和34.7%。綜合經濟實力在2008年度全國百強縣(市)中列第42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縣域經濟發展先進單位」,屬山東省經濟綜合實力30強。
工業發展迅速。成功培育起了汽車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紡織服裝三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利稅分別佔全市工業總量的85%以上。同時,著力培植了精細化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造紙包裝、木器傢具、建築建材等新興產業,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培強做大了福田、外貿、得利斯、新郎、桑莎、龍光、義和等一批骨幹企業,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602家,規模以上企業預計完成增加值151億元,利稅過千萬元的企業達到75家。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5件、中國名牌13件、國家免檢產品13件,省著名商標29件、省名牌產品41件,省級優質服務品牌2件。知名品牌從層次到數量均居全省縣級市最前列。
農業基礎雄厚。是全國農業產業化的發源地,全國糧食、主料煙、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現已發展起肉雞、生豬、黃煙、糧油、蔬菜、棉花、淡水養殖、桑蠶、食用菌、萬壽菊等十二大主導產業。2007年預計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90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87元,分別增長22.6%和12%。
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目前已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日本住友、伊藤忠、仁木,韓國尚真、興亞,美國泰森、沃爾瑪,馬來西亞金獅,以及北汽福田、中國紡織品進出口總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在諸城建立了獨資或合資合作企業。2007年引進招商引資項目270個,到位資金54億元,其中實際利用境外資金6300萬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6.8億美元,增長15%,其中出口5.8億美元,增長16%。
服務業發展領域不斷拓寬。先後建起了龍城市場、密州商城、九龍商貿城、龍海水產城等一大批骨幹市場和商業網點,其中龍海水產城規模居全國同行業第一。2007年,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億元,同比增長15.7%。加快發展現代旅遊業,拉起了以恐龍文化為主調、名人文化為主線、以「六山七水八園」(馬耳山、障日山、大山、常山、竹山、盧山、濰河、涓河、扶淇河、蘆河、牆夼水庫、三里庄水庫、青墩水庫、萬畝板栗園、萬畝桃園、萬畝梨園、萬畝茶園、萬興植物園、大源園林、密州園林、松島鹿園)為主體的現代旅遊城市框架。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以「四城聯創」為切入點,不斷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城市品位明顯提升。科學制定並深入實施了中心城地區空間發展規劃,拉起了「一中心、四個副中心」城市發展框架,規劃建設了近百棟高層樓宇;對濰河城區段進行了綜合治理,改造成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完成了城區主要道路以及206國道城區段、央贛路、薛館路、平日路拓寬改造和城市四個出入口綜合改造,完成管網配套356公里;高水平實施了城市美化、綠化、亮化工程,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諸城發展環境優越。為適應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規劃建設了省級經濟開發區和城東項目區,市財政累計投資18億多元,實現了「八通一平」(「八通」即通水、通路、通電、通暖氣、通天然氣、通有線電視、通排污管道、通通訊光纜,「一平」為土地平整)。為進一步提高政府服務水平,成立了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機關行政效能監察中心和經濟軟環境投訴中心,設立了諸城海關辦事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極大地改善了投資環境,促進了全市經濟發展。
歷史淵源 諸城春秋時為魯之諸邑。
魯庄公二十九年(前665)冬,魯國在石屋山(今廟山)東北、濰河之南城諸,取名諸邑(故址在今枳溝鎮喬庄)。
戰國時,市境分屬齊、魯。魯頃公二十四年(前249),楚滅魯,魯地入楚,然境內除齊長城以南少數地區歸楚外,余大部地區先已屬齊。
秦行郡縣制,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琅琊郡,市境屬琅琊郡(郡治琅琊)。
諸城置縣始於西漢初年。漢高祖六年(前201),封郭蒙為東武侯。呂後七年(前181),置東武縣,因境內有東武山故名。同時,境內並置諸縣、平昌縣、橫縣、昌縣、石泉縣。元封五年(前106),琅琊郡移治東武,境內各縣皆屬琅琊郡,轄於徐州刺史部。
新莽天鳳元年(公元14年),改琅琊郡為填夷,東武為祥善,諸縣為諸並,平昌為養信,橫縣為令邱。淮陽王更始元年(23)九月,王莽被殺,郡縣恢復舊名。
東漢建初五年(80),改琅琊郡為國,移治開陽(今臨沂縣北)。東武縣、諸縣屬琅琊國,平昌縣屬北海國。撤橫縣、昌縣、石泉縣。
三國曹魏,復改琅琊國為郡,新置城陽郡(治東武)、平昌郡(治昌安),東武縣屬城陽郡,諸縣屬琅琊郡,平昌縣屬平昌郡。平昌郡旋廢,平昌縣改屬城陽郡。
西晉泰始中(269-271),東武、諸、平昌三縣俱屬城陽郡(郡治遷莒)。太康十年(289),東武縣、諸縣改屬東莞郡(郡治東莞),轄於徐州。元康十年(300),廢城陽郡,平昌縣改屬青州高密國。
劉宋,分東武縣、平昌縣屬平昌郡,轄於青州,諸縣屬東莞郡,轄於徐州。
北魏景明元年(500),置東武郡,治姑幕(今安丘石埠子村)。永安二年(529),分青州而置膠州,治東武,領東武、高密二郡,東武、平昌二縣屬高密郡(郡治高密)。同年,分東武縣南境置扶淇縣,屬東武郡。
北齊,廢東武郡,移高密郡治於東武。撤銷諸縣、平昌縣、扶淇縣,並入東武縣。
隋開皇三年(583),廢高密郡。開皇五年(585),改膠州為密州,治東武。開皇十八年(598),改東武縣為諸城縣,取縣西南三十里漢故諸縣城為名,縣屬密州,仍為密州治。大業三年(607),改密州為高密郡,諸城屬之,並為郡治。
唐武德五年(622),改高密郡為密州;天寶元年(742),改密州為高密郡;乾元五年(758),復為密州。縣因變隨屬,互為治所。
五代天佑四年(907),縣屬後梁。龍德元年(921),改密州為膠源。龍德三年(923),後梁亡,縣屬後唐,復改膠源為密州。清泰三年(936),後唐亡,縣屬後晉。開運三年(946),後晉亡,縣屬後漢。乾佑四年(951),後漢亡,縣屬後周。顯德七年(960),後周亡。五代十國歷經53年,至此終止,諸城縣始歸於宋。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以密州為防禦州。開寶五年(972)春二月升密州為安化軍節度,秋八月降為防禦。開寶六年(973),復為節度,隸京東東路。諸城皆屬之並為治。
金,諸城縣屬山東東路密州治。密州仍為安化軍。
元,諸城縣仍為密州治,轄於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總管府。
明洪武二年(1369),省密州,即密州治為諸城縣治,隸屬青州府。
清襲明制,諸城縣仍屬青州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諸城獨立。民國二年(1913),廢府設道,諸城屬膠東道。民國29年(1940),裁膠東道,設萊濰道,諸城改屬萊濰道,暫由沂州道管轄。至民國30年(1941)3月,始歸萊濰道管轄。民國34年(1945),諸城屬山東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區。
1938年2月4日,日寇侵略諸城,市境淪為敵占區。
1943年7月下旬,諸城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屬濱海專區濱北行署。此後,境內相繼建立諸莒邊縣、諸膠邊縣、濰東縣等抗日民主政權,均隸屬於濱北行署。
1945年9月9日,諸城縣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屬濱海行政公署濱北專區。1946年7月,改屬膠東行署濱北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諸城縣先屬膠州專區,1956年3月,改屬昌濰專區,1970年屬昌濰地區,1981年7月屬濰坊地區,1983年10月屬濰坊市。
1987年7月1日,撤銷諸城縣,建立諸城市。諸城市為縣級市,直屬山東省,濰坊市代管。
自然景觀 障日山,位於山東膠東半島,隸屬於山東省諸城市。是青島、濰坊、日照三地級市中心接壤之地,相距均在百公里內,距離黃海岸48公里。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東赴青島、南下日照、北去濰坊、西走臨沂,交通十分便利,當日均可從容往返。障日山景區,總面積1.3萬余畝,與青島市著名的嶗山遙相呼應,並以姐東妹西之稱而毗鄰。是道教、佛教鼎盛薈萃之地,孕育了障日山獨特、濃郁的宗教文化內涵。障日山自然景觀則以「峰險、石奇、洞幽、霧幻、名勝」五絕被世人所稱道。由於地殼運動,塑造了肖人肖物、形象逼真的360個奇景,孕育了100多處大型走廊式裂隙岩崖、岩洞、遊人為之叫絕;由此衍生的各類美妙、動人的傳說引人入勝;更有金龜探海、天柱山嶽、九鯉溪瀑、福遙列島、茶園翠湖、石門鎖鑰、東坡古井、神鞭裂岩等八大景區和「太平天國」所留下的紅崖古戰場;據載:障日山香火最鼎盛時期是明未清初,共建有五寺、二十八庵、一百二十八茅庵,當時僧尼、道士達二千多人,真是「山當曲處皆藏寺,路欲窮時又遇僧」。現名勝古跡大多存在,每逢「清明」和節假日,到山下祭祀掃墓遊玩的人絡繹不絕。
常山,位於諸城市城南10公里處,原名「卧虎山」。過去人們在此山祈山祈雨常常靈驗,幫更名為「常山」。
雩泉亭,坐落於常山之北的一條山澗中,澗中有一古泉,泉水很旺,「汪洋折旋如車輪,清涼滑甘,冬夏如一。余流溢去,達於山下.......」是扶淇河的一條支流。
雩泉亭歷經滄桑,今已無存,但雩泉尚在,今被姑子庵村群眾用作水井。井底呈方形,鑿痕宛在,即為原雩泉。
滄灣,又名滄浪灣,位於市中心。滄灣其來歷已不可考,但很早就成為群眾之游樂場所。隨著舊城改造和新型建築的不斷興起,先後在灣北建起了禮堂,灣西蓋起了文化館、圖書館,灣東北修建了電影院,滄灣就自然而然地處在了縣城文化娛樂的中心地帶。1983年7月滄灣得以重修建,東西長63米,南北寬68米,灣邊為石砌,四周置欄桿,水邊壘假山,中央建「漾月亭」,有九曲橋通往北岸。亭下瓷蛙噴霧,水中紅鯉嬉戲,水面芙蕖爭妍,岸邊柳翠欲滴。每逢朝陽初露,霞光萬道,流金溢彩,別有情趣。月夜遊觀,周圍萬盞燈火倒映水中,猶如繁星綴天,更加引人入勝,實為城內一游覽勝地。更為有趣的是,「金蟾在水不暄噪」。
盧山,原名故山,位於縣城東南13公里,海拔382.9米。山勢陡峭,怪石嶙峋。山前有盧山洞,洞口上方刻有宋宣和三年趙周賓題寫的「盧山洞」三個大字。洞中有許多宋人刻詞,中央置有盧敖像。洞西南有「聖燈岩」,山巔有「飲酒台」,山後有磨菇石等古跡。山之陽還有興國寺、盧山寺等寺院,寺內石塔林立於群山環抱之中,景色秀麗,環境幽雅,為諸城重要名勝。
盧山洞,又名休糧洞,傳說即盧敖藏匿之所。石洞南向,洞高約2米,似一間房屋大小。摩崖刻有題名,洞中頂部刻有「陳行之攜稚子知自、知晦、知×、知素、知恪、知恭到此洞。」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九月初六日」。東壁刻有「趙周賓、高在用、趙守中同游,宣和三年(公元1113年)」。洞外上端刻有 「守中、周賓、大用同游」。洞口上橫題「盧山洞」三個大字。縣志記載為邑人張侗所題。
飲酒台,台位於盧山西峰之巔,台呈方形,台北即為10餘米的峭壁,台中部有一大裂縫,但尚完好。傳說為盧敖飲酒處。
聖燈岩,在飲酒台西南盧山半坳中,一排拔地而起的怪石,高約20餘米,遠望似燈台排列,故名「聖燈岩」。尚完好。
盧山不公景色秀麗,古跡聞名,而且最引人神往的是它的「山市」。
清同治甲子(1864)春,四川丹陵人彭促尹來諸城登戶山,寫下《游東武盧山記》,其中雲:
晨起,效東坡禱海神。巳刻,登山。山極峭,屐幾損。至巔,忽見東南有青黑氣屏擋如障,俄,五嶂結為浮屠,有僧來往。又頃刻,傑閣摩天,飛檐廠楔,氣象直欲吞日,緊與浮屠對。其下,沃野中開,阡陌橫袤,垂柳夾道,茅屋土垣隱露人家半面。......未幾,景物消散,目前唯煙霧掠耳也。僕夫為余言:「此山市也。本地官民數年不見,公似有緣焉。」
九仙山,在諸城市南八十七里。《山東通志》:「漢明帝時,有九老日飲酒萬壽峰下。一日,同化去。人稱仙人。」故名。蘇軾有詩贊曰:「九仙今已壓京東。」自註:「九仙在東武,奇秀不減雁盪者也。」明代文學家張世則《九仙石閣賦》雲:「三齊頌靈景,九仙稱名山。」請代文學家、史學家李澄中《九仙山賦》亦雲:「齊魯名山,實甲九仙,蓋《易》所謂地中山也。」勘考此山,主峰海拔697米,比馬耳山稍矮,總面積27平方公里,群峰競峭,高入雲表,奇石突兀,各具形態,確令人流連忘返。熙寧九年九月,密州太守蘇軾再次游覽九仙山,在流杯亭之西的懸崖峭壁上題刻了「第一山」三個遒勁大字,跋題:「熙寧九年九月蘇軾」。且在其下的一巨石上刻有「白鶴樓」三字,跋題:「宋熙寧九年蘇軾書於石東」。今題刻猶存,豎排陰刻,「第一山」每字3米見方,「白鶴樓」三字0.5米見方,赫然醒目,令人驚嘆不已。
馬耳山,佔地約4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06米,為魯東南最高的一座山。主峰二巨石並舉,遠望狀如馬耳,故名。山勢為東西走向,由片麻岩、花崗岩構成。五老峰、松朵峰、鴿崖峰等奇峰高峙競秀,山間嵐氣靄靄,泉水淙淙。山坡林木覆蓋,荊榛遍生。山石嶙峋,山勢陡峭,但有曲徑通幽。這兒有仙人洞、龍王泉、隱龍寺、石龍寺、齊長城和橋上庄等勝跡。據唐代文學蕭穎士《馬耳山記》記載,仙人洞為東晉人葛洪曾隱居煉丹之地。隱龍寺、石龍寺為北魏正光時所建,至清末仍完好,今已廢圯,公存遺址。山脊處有橫亘綿延的齊長城。據酈道元《水經注》記載:「山上有長城,西接岱山,東連琅琊巨海,千里余里,蓋田氏所造也。」《竹書紀年》記載:「齊長城」為周顯王十八年(公元前351年)築建,至今已有2349年的歷史。今有些地段,殘址凸出地面1米左右,寬10米左右,基礎多以塊石壘砌。其上以沙土夯築。每遇溝壑以巨石填築。曲折蜿蜒,高低綿亘,十分壯觀。「齊長城」經歷的諸城段,西自郝戈庄的馬耳山,東延至皇華鎮的龍灣頭,再延至石門鄉的馬山後,桃園鄉的台家溝南嶺,然後入膠南市境,全長30多公里。打開乾隆《諸城縣志·總圖》可見,馬耳山與喜鵲嶺之間為「黃草關」。這是「齊長城」一道險峻的關隘。
馬耳山自古有名。唐開元年間,官秘書正字、史館待制的「蕭夫子」——蕭穎士,「慕名託疾」不遠萬里,來諸城馬耳山游覽,寫下了《游馬耳山》著名長詩。詩雲:
茲山表東服,
遠近瞻其名。
合冥盡溟漲,
渾渾連太清。
我來疑初伏,
幽路無炎精。
流水出溪盡,
覆蘿搖風輕。
高深度氣候,
俯仰暮天晴。
入谷煙雨澗,
登崖雲口明。
乾坤正含養,
種植總滋榮。
白龍山會,山在縣東北四十里(今百尺河鎮駐地北2公里處——筆者注),其巔有古塔。東西麓有黑,白二龍池。
此志《疆域考》還載:百尺河之北為白龍山,每歲二月朔日、十月望日,百貸畢集,即地列肆,五日而罷。土人雲「山會」也。......相州春、秋亦有山會,與枳溝、勝水相若,皆不及白龍之盛。四鄉集場,蓋幾倍於前矣。據當地老人言,此塔為磚石結構的五層六角高塔,通高近20米,峙立於白龍山之巔,歷時930年余年,到1959年被毀。塔周圍建有許多廟宇,北有「老母殿」,南有羅漢廟,東有自來佛廟、西有如來佛廟,形成了一個以高塔為中心的建築群。廟宇建築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十分壯觀。每年農歷二月一日、四月八日、六月八日和十月十五日,這兒舉辦「山會」,情景正如乾隆縣志所載的「百貨畢集,即地列肆,五日而罷」相同。尤令人注目的是二月一日和十月十五日的山會,專門是葯材交易。此時,來自全國的商賈雲集,市面上有來自四川的貝母、黃連,東北的鹿茸、人參,隴洮的枸杞、甘草,兩粵的木香、硃砂,滇貴的三七,穿山甲,西藏的紅花,靈石,齊魯的阿膠、海狗......至於羚角、牛黃、狗寶等名貴葯材,也真委其市,蔚為大觀。於是,在此設葯房者有之,設購銷店者有之,設邸棧者有之,凡數百家。因此,「白龍山會」成為名播海內的葯材集散地。
今天,白龍山的古塔、山寺和廟宇已盪然無存,「山會」亦隨之銷聲匿跡。但當地的鎮辦工業卻悄然崛起,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社團紛紛來此合資興辦企業,其三維管件、美陽太陽能熱水器和保安器材等產品又蜚聲海內外。
「龍池」小景,諸城東北25公里處有一「龍池子」材(今屬百尺河鎮)。材東北角有一個小池塘,面積約400平方米,水極清澈,水中游魚歷歷可數。其側有一小泉,泉眼碗口大小,常年涌水。水入池塘,池滿復入北邊的水潭,潭深數米。1954年,當地人民政府對其進行整修,以石圍徹,並立一石碑,上刻「龍池」二字。池邊綠草如茵,樹木環繞,水天相映,景色如畫。
都吉台原名「斗雞台」,為春秋時魯國季氏與後氏的斗雞之處。《史記·魯周公世家》載: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魯大夫季平子(季孫意如)與魯大夫後昭伯(後惡)以雞角高下,季氏敗北,羞怒辱後氏。後氏聯合臧氏去魯昭公處告訐,昭公偏袒後氏,遂討伐季氏。季氏聯合叔孫,孟孫,三家共伐魯昭公。昭公敗而失國出亡,後氏亦為孟孫所殺。
碑文,吾邑石橋鎮北舊有三官神祠,面荊山環荊水,福庇一方......
[編輯本段]文物古跡
古 跡 類
超然台:坐落在原北城牆偏西處,今台下巷北端與北關路交匯處。台高10米左右,北面緊靠城牆,檯面略成梯形,前沿東西長約28米,南北寬25米。台上分前後兩院,前院中間有3間廳堂,明柱出廈,門懸橫匾"慕賢亭";後院有東西兩廡,各3間,較前矮小,內置刻石。後堂3間,內有蘇軾泥塑坐像,一手捧書,一手扶膝,神態文雅莊重,風度超然脫俗。
齊國長城:齊威王六年(公元前351年),齊國為防楚國入侵,在國境南部邊陲群山之巔築造,後稱"齊國長城"。齊長城蜿蜒於市境南部群山之巔,西南自馬耳山入境,沿馬耳山、石人山、七泉山、茁山、拔地盤、黑溜頂、摘星樓、馬山、磊石山至台家溝南嶺入膠南縣境,經郝戈庄、皇華等6個鄉鎮,境內全長60餘里。遠看如帶,近看似嶺,頗為壯觀。齊長城古跡,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價值,1979年被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樹立標志予以保護。
文 物 類
鷹首提梁壺:1970年出土於臧家莊大型戰國古墓。高56厘米,腰圍90厘米,重10公斤。通體瓦紋,嘴似鷹首,口上唇可自由張合,並有提梁用雙環連於壺蓋之上,造型奇特,製作精湛,是全國罕見的藝術珍品,多次參加國外、北京和省文物展覽,經省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蛋殼黑陶杯:1976年出土於呈子遺址,共12件,4種造型。此為2式高柄杯,高12.5厘米,口徑10.8厘米,底徑4.7厘米。杯口作大淺盤狀,杯底部外鼓作圜底狀,下部外撇,杯底垂入中間粗柄內。柄上作鼓形,上作束腰狀,外觀無明顯分界,矮圈足,腹部飾細弦紋,柄上部飾條形紋,二楔形鏤孔,造型靈巧,精美異常。
漢代編鍾:1970年出土於臧家莊大型戰國墓,一組,共9件。最大的通高37.8厘米,最小的16.5厘米。鍾方形紐,口呈月牙形,通體布滿乳丁及繁縟的紋飾,下部均有銘文。
宣德青花碗:1975年建房時發現,高11厘米,口徑30厘米。大口、園腹、圈底,周身飾纏枝牡丹,碗下部及圈足飾花紋圖案,碗口沿外側橫書"大明宣德年制"6個正楷字。造型厚重古樸,青花釉潤濃重,是青花瓷器中之代表,亦是明代青花瓷之珍品,經省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諸城龍文化特色突出,恐龍化石蘊藏豐富,長16.6米、高9.1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化石就出土並陳列於諸城恐龍博物館,被譽為中國北方的「恐龍之鄉」,有「南自貢、北諸城」之說。
[編輯本段]地方特產
諸城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土壤質地較好,氣候條件適宜,生物資源豐富。經過長期的人工選擇與自然選擇,形成了大量的土特名產而享譽國內外。經粗略調查,有50多個品種(產品),可分煙、油、林果、畜禽、瓜菜、水產、食品等11大類。
諸城悠久的歷史,造就了燦爛的文化,養育了世代眾多彪炳史冊的名人。其中,有滿腹韜略的政治家,有展一代雄風的軍事家,有成就卓著的文學藝術家,更有為遠大理想報效祖國的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他們猶如璀璨的群星,不僅在諸城,而且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有閃爍著奪目的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