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退稅3300元,工資大概是多少
除了錯誤征稅、每月工資起伏過大等情況造成退稅無法判斷工資以外,在每月工資基本平穩的正常情況下,退稅3300元,說明全年收入不低於60,000+3,000÷3%=170,000元。
退稅是指因某種原因,稅務機關將已征稅款按規定程序,退給原納稅人。主要包括:(1)由於工作差錯而發生的多征。(2)政策性退稅。因稅收政策變動。(3)由於其他原因的退稅。退稅程序:納稅人向稅務機關提出退稅申請,稅務機關審批後,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辦理。
2、退個稅300多,年收入大概多少
個人所得稅300多,稅前工資應為10100元。
應納稅所得額等於月度收入減5000元(起征點)減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減專項附加扣除減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應納稅所得額等於10100減5000等於5100,應繳稅額等於5100乘以10%減210等於300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3、可以退3百多的稅證明全年工資是多少
退率是0.13,按著這個比例計算下來,如果是一個月可以退3百多的稅證明全年工資大概是28000,如果是一年退300百多的話證明全年工資大概是2400。
拓展退稅流程:
打開「個人所得稅」App,進入「綜合所得年度匯算」。
選擇填報方式
專家建議,由單位代扣個稅的工薪族建議選「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這樣不必再一一填寫各項涉稅信息;2019年換過工作、當年入職或自由職業者,則要選「自行填寫」方式,逐項填報各項收入和扣除。
以「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為例,界面列出納稅人的各項收入及費用、免稅收入和稅前扣除項目,逐項對照是否准確,如有遺漏,點擊相應項目可以進行修改或申訴。
專項附加扣除非常重要
納稅人有子女教育、繼續教育、贍養老人、房貸、租房、大病支出等6項支出的,可以在稅前收入中扣除(房租和房貸二選一)。如果此前忘記申報,年度匯算還可以補報,這是最後的減稅機會。
其中大病支出只能在年度匯算時申報,本人、配偶及子女在2019年發生的醫療費用支出,扣除基本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以上項目都確認後,點擊下一步就能看到匯算結果:應補稅額(包括0)、應退稅額。
應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顯示「享受免申報」,點擊確定即可;超過400元的,按提示填寫補稅方式。
看到「應退稅額」的納稅人,恭喜你,填寫接收賬戶,就能拿到一筆退稅。
4、退稅300代表年收入多少
退稅300代表年收入20000
社保和公積金是分兩部分的,一部分是個人繳納,一部分是公司繳納的。那麼,在年報中在應付職工薪酬的變動表中,就是兩個不同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