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怎麼留抵退稅
退稅減費政策操作指南
3354 2023年增值稅期末退稅政策
1.適用對象
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製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培野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下簡稱製造業等行業)、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和批發零售業。修理及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業,以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以下簡稱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含個體工商戶)。
二。政策內容
(一)自2023年4月起,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稅額。
(2)自2023年4月起,符合條件的微型企業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次性退還存量補貼;符合條件的小企業可從2023年5月的納稅申報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次性退還股票津貼。
(三)自2023年4月起,符合條件的製造業等行業企業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免稅額。
(4)符合條件的製造業等行業中型企業,可自2023年5月申報納稅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次性退還存量津貼;符合條件的製造業等行業大型企業,可從2023年6月申報納稅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次性退還存量補貼。
(五)自2023年7月起,符合條件的批發零售企業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免稅額。
(六)符合條件的批發零售企業,自2023年7月起,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次性退還存貨免稅額。
三個操作過程
(一)享受方式
納稅人申請退稅應提交《退(抵)稅申請表》。
(二)辦理渠道
可通過辦稅服務廳(場所)和電子稅務局辦理,具體地點和網站可從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網站「辦稅服務」欄目查詢。
(3)申報要求
1.納稅人應在納稅申報期內完成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後申請退稅。2023年4月至7月,停留抵退稅申請時間延長至每月最後一個工作日。
2.納稅人出口貨物和勞務以及發生跨境應稅行為屬於免稅、退稅范圍的,可以在同一申宴中困報期內申請免稅、退稅以及留抵退稅。
3.申請退(留)稅的納稅人,出口貨物和服務及跨境應稅活動申請退(免)稅的納稅人,應當按期申報退(免)稅。當期可申報免退稅的出口銷售額為零的,實行免退稅零申報。
4.納稅人申報免稅、退稅並申請退稅的,稅務機關應當先辦理免稅、退稅。免稅、退稅後,納稅人仍符合減稅、退稅條件的,再申請減稅、退稅。
5.退稅期間,因納稅申報、檢查、評估、調整等原因導致最終免稅額發生變化的,按照最新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最終免稅額確定允許退稅的最終免稅額。
6.納稅人在同一申報期內申請免抵退稅和申請留抵退稅的,或者在納稅人申請留抵退稅時存在未被稅務機關核定的免抵退稅金額的,在稅務機關核定免抵退稅金額後,通過扣除最近一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期末的免抵退稅金額,確定允許的增抵稅額。
經稅務機關核定的可抵扣應退稅額,是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可抵扣應退稅額」第15欄中,納稅人當期已核定但尚未申報的可抵扣應退稅額。
7.納稅人既有增值稅欠費又有期末抵稅額的,按照最新《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期末抵稅額扣除增值稅欠費後的余額確定允許的增量抵稅額。
8.納稅人在辦晌念理增值稅納稅申報和免抵退稅申報後,在稅務機關批准免抵退稅前,批准上期退稅的,以最近一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期末扣除稅務機關批准免抵退稅後的余額計算本期免抵退稅。經稅務機關核定的退稅額,是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上期退稅」第22欄中納稅人本期已核定但尚未申報的退稅額。
9.納稅人在收到稅務機關批准退稅的本期《稅務事項通知書》後,用稅務機關批準的抵扣進項稅額抵減最終抵扣稅額,並在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時,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第22欄填寫「上期抵扣稅額退稅」。
10.納稅人如需申請退還全部已退稅款,可通過電子稅務局或辦稅服務廳提交《繳回留抵退稅申請表》。納稅人已全部退還已退稅款後,在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時,納稅人在《增值稅及附加稅費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上期退稅」第22欄填寫負數,可繼續按規定抵扣進項稅額。
(四)相關規定
1.申請退稅時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
信用等級為A級或B級;申請退稅前36個月沒有騙取退稅、騙取出口退稅或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情況;申請退稅前36個月內沒有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以上;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退(退款)政策。
2.增量稅免稅額
遞增稅免稅額,區分
以下情形確定:
納稅人獲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前,增量留抵稅額為當期期末留抵稅額與2019年3月31日相比新增加的留抵稅額。
納稅人獲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後,增量留抵稅額為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3.存量留抵稅額
存量留抵稅額,區分以下情形確定:
納稅人獲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大於或等於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稅額的,存量留抵稅額為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小於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稅額的,存量留抵稅額為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納稅人獲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後,存量留抵稅額為零。
4.劃型標准
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按照《中小企業劃型標准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和《金融業企業劃型標准規定》(銀發〔2015〕309號)中的營業收入指標、資產總額指標確定。
資產總額指標按照納稅人上一會計年度年末值確定。營業收入指標按照納稅人上一會計年度增值稅銷售額確定;不滿一個會計年度的,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增值稅銷售額(年)=上一會計年度企業實際存續期間增值稅銷售額/企業實際存續月數×12
增值稅銷售額,包括納稅申報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適用增值稅差額征稅政策的,以差額後的銷售額確定。
對於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和銀發〔2015〕309號文件所列行業以外的納稅人,以及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文件所列行業但未採用營業收入指標或資產總額指標劃型確定的納稅人,微型企業標准為增值稅銷售額(年)100萬元以下(不含100萬元);小型企業標准為增值稅銷售額(年)2000萬元以下(不含2000萬元);中型企業標准為增值稅銷售額(年)1億元以下(不含1億元)。
除上述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外的其他企業,屬於大型企業。
按照2023年第14號公告第六條規定適用《中小企業劃型標准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和《金融業企業劃型標准規定》(銀發〔2015〕309號)時,納稅人的行業歸屬,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關於以主要經濟活動確定行業歸屬的原則,以上一會計年度從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對應業務增值稅銷售額佔全部增值稅銷售額比重最高的行業確定。
5.行業標准
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等行業企業,是指從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製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業務相應發生的增值稅銷售額佔全部增值稅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
上述銷售額比重根據納稅人申請退稅前連續12個月的銷售額計算確定;申請退稅前經營期不滿12個月但滿3個月的,按照實際經營期的銷售額計算確定。
6.允許退還的留抵稅額
允許退還的留抵稅額按照以下公式計算確定:
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增量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100%
允許退還的存量留抵稅額=存量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100%
進項構成比例,為2019年4月至申請退稅前一稅款所屬期已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含帶有「增值稅專用發票」字樣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解繳稅款完稅憑證註明的增值稅額占同期全部已抵扣進項稅額的比重。
在計算允許退還的留抵稅額的進項構成比例時,納稅人在2019年4月至申請退稅前一稅款所屬期內按規定轉出的進項稅額,無需從已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含帶有「增值稅專用發票」字樣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解繳稅款完稅憑證註明的增值稅額中扣減。
7.出口退稅與留抵退稅的銜接
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適用免抵退稅辦法的,應先辦理免抵退稅。免抵退稅辦理完畢後,仍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申請退還留抵稅額;適用免退稅辦法的,相關進項稅額不得用於退還留抵稅額。
8.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與留抵退稅的銜接
納稅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取得留抵退稅款的,不得再申請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納稅人可以在2023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將已取得的留抵退稅款全部繳回後,按規定申請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
納稅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的,可以在2023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將已退還的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稅款全部繳回後,按規定申請退還留抵稅額。
9.納稅信用評價
適用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的個體工商戶,可自《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有關征管事項的公告》(2023年第4號)發布之日起,自願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參照企業納稅信用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參加評價,並在以後的存續期內適用國家稅務總局納稅信用管理相關規定。對於已按照省稅務機關公布的納稅信用管理辦法參迦納稅信用評價的,也可選擇沿用原納稅信用級別,符合條件的可申請辦理留抵退稅。
10.其他規定
納稅人可以選擇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留抵退稅,也可以選擇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納稅人可以在規定期限內同時申請增量留抵退稅和存量留抵退稅。
同時符合小微企業和製造業等行業相關留抵退稅政策的納稅人,可任意選擇申請適用其中一項留抵退稅政策。
四相關文件
(一)《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2023年第14號)
(二)《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快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進度的公告》(2023年第17號)
(三)《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持續加快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進度的公告》(2023年第19號)
(四)《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擴大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行業范圍的公告》(2023年第21號)
(五)《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有關事項的公告》(2019年第20號)
(六)《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有關征管事項的公告》(2023年第4號)
(七)《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擴大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行業范圍有關征管事項的公告》(2023年第11號)
(八)《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延長2023年7月份增值稅留抵退稅申請時間的公告》(2023年第15號)
相關問答:退稅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需要滿足條件有:1、必須你年度內預扣預繳過個人所得稅。如果你沒有預扣預繳過個人所得稅,也就不存在退稅問題。退稅是因為通過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匯算清繳計算的應納稅額小於預扣預繳稅額 也就是說平時預扣預繳申報多繳了稅款。2、申報的數據必須真實。就是你在匯算清繳時要按規定將自己的信息補充完整。比如年度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以及其他扣除項目、免稅收入數據必須真實,不能為了退稅隨意填報。因為稅務機關通過後台計算機審核和人工審核發現疑點會核查清楚,發現問題也就不會審核同意退稅。3、必須在個人所得稅APP系統提出退稅申請。完成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後,如果有退稅應在系統提交退稅申請。4、以前年度不能有欠稅情況。如果以前年度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有欠稅 必須按規定補繳稅款和滯納金後,才可能提交退稅申請。
法律依據:《稅收徵收管理辦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納稅人超過應納稅額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發現後應當立即退還;納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3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稅務機關及時查實後應當立即退還;涉及從國庫中退庫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國庫管理的規定退還。因此,多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
2、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怎麼申請退稅?
電子稅務局已開通匯算清繳結算多繳退抵配廳稿稅功能,企業可以在電子稅務局一般退(抵)稅管理模塊中提交退稅申請,那麼,怎伏碼么申請退稅呢?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如何申請退稅?
1、登陸電子稅務局,進入首頁點擊「我要辦稅」,點擊「一般退(抵)稅管理」模塊;
2、點擊「匯算清繳結算多繳退抵稅」模塊,點擊「電子退稅申請」,若納稅人存在已開票尚未繳款的信息,需繳納稅款後才能提交退稅申請。
3、按實際情況依次選擇受理稅務事項、提退稅金類型、退抵稅費原因類型、申請退抵稅(費)方式等;填寫申請退抵稅(費)額、銀行名稱、賬戶名稱、銀行賬號。
注意:勾選是否為土地增值稅清算原因導致多繳企業所得稅的退稅。
4、上述內容選擇和填寫完畢後,系統會自動帶出退抵稅(費)明細,納稅人可根據表格中的稅費額、累計已退抵金額、稅費尚余可退抵金額,來填寫本次退抵稅費額一欄。
5、填寫經辦人、經辦人電話、退稅申請理由。若退稅名稱不一致,需填寫原因說明。
6、點擊保存並提交,可返回上一頁,在辦理中業務查看狀態,表單狀態為受理中即表示提交成功,納稅人也可登錄後培孝通過選擇電子稅務局「我要查詢」,進入「辦稅進度及結果信息查詢」,查詢辦理進度和結果。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間的截止時間
企業應該於2022年5月31日前進行2021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並結清應繳應退企業所得稅稅款。納稅人發生解散、破產、撤銷等終止生產經營情形,需進行企業所得稅清算的,應在清算前報告主管稅務機關,並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結算應繳應退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有其他情形依法終止納稅義務的,應當自停止生產、經營之日起6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企業所得稅款。
3、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退稅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在手機APP上自己就可以操作退稅項目,不過不是所有人都符合退稅的,有些人因為收入比較高還會進行多交稅的。一般退稅的截止時間是在6月30號,所以大家一定要規定的時間之內進行辦理。一、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怎麼退稅
1、首要條件就是年度你已經納過稅,且應納稅額旁耐源已經預收預繳的稅款金額。
畝啟 2、下個人所得稅APP,注冊賬號,登陸賬號。個人所得稅APP非常智能,注冊好之後,在個人中心完善個人信息,並添加銀行卡,這張銀行卡就是稅款將要退回的地方。
3、查詢年度的納稅明細。可以在首頁的「收入納稅明細查詢」一欄中查詢,裡面有年度和每個月的的收入金額和已申報稅額。
4、在辦稅界面-稅費申報-綜合所得匯算申報處進行申報。默認的是簡易申報,系統已經自動計算出退稅金額。如果需要調整申報數額,可以切換到「標准申報」進行辦理。確認提交後就可以申請退稅啦。
5、等待。在服務界面-申報信息查詢中,點擊申報查詢可以查看退稅的進度。
需要注意的是,為方便納稅人獲取退稅,納稅人年度綜合所得收入額不超過6萬元且已預繳個人所得稅的,稅務機關在網上稅務局(包括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提供便捷退稅功能,通過簡易申報表辦理年度匯算退稅。
二、怎麼計算需要退稅還是需要補稅?
計算公式如下:
年度匯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計算結果大於0,稅務局會給我們退稅,計算結果小於0,我們需要補稅給稅務局。
綜合所得收入額=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運態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的收入額。
個人不會操作的可以打電話給稅務局或者是問公司的財務。這個稅務局是讓個人進行操作的,也是讓個人知道自己具體每個月繳納多少的稅,防止企業偷稅漏稅。有退稅的直接在系統裡面提交資料就可以,最一定的時間之內會退稅的。
4、增值稅留抵退稅怎麼操作
一、增值稅留抵退稅怎麼操作
1、增值稅留抵退稅操作流程如下:
(1)登錄電子稅務局,點擊我要辦稅--一般退稅管理;
(2)點擊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
(3)進入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頁面,填寫相應信息,點擊下一步;
(4)查看系統回執單,等待稅務機關審批結果;
(5)進入辦稅進度及結果信息查詢;
(6)選擇涉稅文書查簽功能,查看相關文書。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十五條
納稅人出口貨物適用退(免)稅規定的,應當向海關辦理出口手續,憑出口報關單等有關憑證,在規定的出口退(免)稅申報期內按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該項出口貨物的退(免)稅。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出口貨物辦理退稅後發生退貨或者退關的,納稅人應當依法補繳已退的稅款。
二、三方協議增值稅抵扣可以嗎
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支付運輸費用,所支付款項的單位,必須與開具抵扣憑證的銷貨單位、提供勞務的單位一致,才能夠申報抵扣進項稅額,否則不予抵扣。在業務真實發生前提下的三方協議增值稅進項稅應當予以抵扣。當然,目前有稅務機關已承認三方協議的效力。所以建議納稅人簽訂三方協議時首先咨詢當地稅務機關,確定其是否承認三方協議的效力。在現行的實務操作中,眾多企業已選擇簽訂三方協議,實現債權債務的轉移。
5、個稅怎麼退稅
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退稅在一款名為個人所得稅APP上就可以完成。按照一般軟體的流程,先注冊認證,然後填寫好6項專項附加扣除費用,之後由財務會到稅收管理系統進行處理和申報,在主界面的綜合所得申報中就能看到正常薪資了,再以此重新申報計算和退稅。
一、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如何退稅?
1、在應用平台下得一個「個稅APP「」,注冊並進行認證,同時填寫六項扣除費用,這六項滑戚棚費用,可以直接抵減員工的個稅。
2、個人可在個稅APP端填寫好扣除費用之後,財務人員登錄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
3、進入系統之後,點擊扣除信息採集,把員工在個稅APP端上傳的個稅扣除信息,下到申報系統。
4、下好好員工的扣除信息之後,返回主界面,點擊綜合所得申報,頁面跳轉,點擊正常工資薪金所得。
5、點擊正常工資薪金所得之後,頁面會彈出個稅申報明細表,在本期收入處,填寫發放給員工的工資。
6、填寫好個稅申報明細表之後,點擊稅款計算,同時填寫申報密碼,點擊確認。
7、點擊確認之後,點擊申報表報送,頁面會彈出企業代扣代繳的個稅,如果員工未達到起征點,應補退稅處會顯示為零,點擊發送報表信則即可。
二、六項扣除都是什麼
專項附扣除總共有六個項目: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支出、住房租金支出、贍養老人支出。
(1)子女教育支出扣除
1.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費用支出,每個子女可扣除1000元/月。
2.扣除方式: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分別扣除50%;父母(或法定監護人)選擇其中一方全額扣除。
(2)繼續教育支出
1.納稅人國內接受繼續教育的,在教育期間可扣除400元/月,同一學歷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得超過48個月。
2.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支出、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可扣除3600元。
(3)大病醫療支出
在一個納稅年度中,納稅人通過醫療保險報銷後個人負擔費用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在80000元限額內可以據實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支出
1.本人、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貸款、住房公積金貸款為本人、配偶購買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可扣除1000元/月,扣除期限不得超過240個月,也就是20年。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
仔輪 2.扣除方式:納稅人未婚,本人扣除; 納稅人已婚,夫妻雙方可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或雙方各扣除50%。
(5)住房租金支出
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房子而發生的房租租金支出,可以扣除。
1.直轄市、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和國務院確定其他城市,可以扣除1500元/月;
2.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1100元/月;
3.市轄區戶籍人口不到100萬的城市,扣除800元/月。
(6)贍養老人
1.有贍養義務的子女贍養一位及以上60歲(含)父母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費用支出,可以扣除。
2.扣除標准:2000元/月
3.扣除方式:獨生子女,本人扣除;非獨生子女,經協商後可以均攤。
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退稅流程可自行操作,在個稅app軟體先填好自己的個人資料,然後到六項扣除費用里選擇該扣除的項目,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6方面的費用支出。然後由財務去稅務系統重新計算正常薪資和個稅。
6、個稅扣除怎麼退稅
法律主觀:1、 個人所得稅 申報退稅可以在個人所得稅APP中操作或者區當地稅務大廳辦理。 2、納稅人需配洞要匯總上年度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派賣費等四項所得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 專項附加扣除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後,適用綜合所得 個人所得稅稅率 並減去速算扣除數,計算本年度最終應納稅額。
法律客觀:《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塵賣逗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 依據稅法規定,2019年度匯算僅計算並結清本年度綜合所得的應退或應補稅款,不涉及以前或往後年度,也不涉及財產租賃等分類所得,以及納稅人按規定選擇不並入綜合所得計算納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等所得。
7、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怎麼申請退稅
個人申請退稅的方法如下:
1、必須退稅人自行申請出口退稅:孝殲申請人可在稅務局官方網站、個人所得稅有關app,又或是親自前去稅務大廳去申請辦理出口退稅業務流程;
2、委託工作人員協助申請辦理出口退稅:申請人可以向所屬單位承擔個人社保繳納的單位工作人員求助,申請辦理個人所得稅的退稅;
3、經營者也可以委託稅收技術專業的機構或個人協助申請辦理退稅。
個人所得稅申請退稅流程如下:
1、打開手機上的「個人所得稅」app,點擊進入「綜合所得年度匯算」;
2、有「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和「自行填寫」兩種填報方式,這里選擇自行填寫,等待幾秒,點擊「我已閱讀並知曉」;
3、然後就是確認信息了,系統會顯示個人基礎信息,匯繳地等,點擊下一步;
4、進入收入和稅前扣除頁面,填寫收入數據,包括了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以及特許權使用費等信息,點擊【下一步】。再填寫專項扣除信息,包括:基本養老保養、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應繳稅所得額代表了你有多少收入需要繳稅;
5、計算稅款,輸入已繳稅額,點擊「提交申報」。在彈出的窗口上勾選「我已閱讀並同意」,再點擊「確認提交」;
6、申報信息提交成功並保存,點擊【申請退稅】,提交成功後點擊完成。然後就是等待稅務機關審核,如果審核成功的話,申請的退稅就會打入到你綁定的銀行卡中了。
申請退稅需要滿足的條件:
1、上年度綜合所得全年收入額不足6萬,但平時預繳個人所得稅的;
2、上年度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扣除的;
3、因年中就業、退職或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導致前後稅收優惠政策不一致;
4、沒有任何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匯算清繳辦理各項稅前扣除;
5、年中間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於綜合所得適用稅巧鉛沖率的;
6、預繳稅款時,為享受或未足額享受稅收優惠的;
7、有激配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等情形。
綜上所述是小編對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怎麼申請退稅做出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8、增值稅留抵退稅怎麼操作
增值稅留抵退稅是一項稅收優惠政策,就是對現在還不能抵扣、留著將來才能抵扣的進項增值稅,予以提前全額退還。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登錄電子稅務局申請留抵退稅。具體的操作步驟請見下文。工具/原料
索尼 VAIO SX12
Win8 專業版電子稅務局 方法/步驟
登錄電子稅務局:
企業登錄電子稅務局,在我要辦稅模塊中選擇一般退抵稅管理。
選擇退抵稅費申請:
打開一般退抵稅管理頁面,選擇退抵稅費申請(增值稅制度性留抵退稅)。
填寫基本信息:
打開增值稅留抵退稅的申請頁面,首先填寫企業的基本信息,其中的申請退稅類型選擇留抵退稅。
填寫咐衡做經營情況:
正確填寫企業的營業收入額和資產總額,其他項目由系統自動帶出。
核實留抵退稅攔橘信息和進項構成比例相關:
系統自動帶出留抵退稅信息和進項構成比例相關,企業進行核實。
選擇自報情況:
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勾選納稅人自報情況,點擊下一步。
提交留抵退稅申請:
系統自動計算出本期申請退還的留抵稅額,企業核實無衡衡誤後點擊提交,等待稅務機關審核通過即可。
9、留抵退稅怎麼退
一、享受方式
納稅人申請留抵退稅,應提交《退(抵)稅申請表》。
二、辦理渠道
可通過辦稅服務廳(場所)、電子稅務局辦理,具體地點和網址可從四川省電子稅務局網站「納稅服務」欄目查詢。
三、申報要求
1.納稅人應在納稅申報運亂期內,完成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後申請留抵退稅。
2.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適用免抵退稅辦法的,可以在同一申報期內,既申報免抵退稅又申請辦理留抵退稅。
3.申請辦理留抵退稅的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跨境應稅行為適用免抵退稅辦法的,應當按期申報免抵退稅。當期可申報免抵退稅的出口銷售額為零的,應辦理免抵退稅零申報。
4.納稅人既申報免抵退稅又申請辦理留抵退稅的,稅務機關應先辦理免抵退稅。辦理免抵退稅後,納稅人仍符合留抵退稅條件的,再辦理留抵退稅。
5.納稅人在辦理留抵退稅期間,因納稅申報、稽查查補和評估調整等原因,造成期末留抵稅額發生變化的,按最近一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期末留抵稅額確定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
6.納稅人在同一申報期既申報免抵退稅又申請辦理留抵退稅的,或者在納稅人申請辦理留抵退稅時存在尚未經稅務機關核準的免抵退稅應退稅額的,應待稅務機關核准免抵退稅應退稅額後,按最近一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期末留抵稅額,扣減稅務機關核準的免抵退稅應退稅額後的余額確定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
稅務機關核準的免抵退稅應退稅額,是指稅務機關當期已核准,但納稅人尚未在《增值稅納稅虧悄譽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第15欄「免、抵、退應退稅額」中填報的免抵退稅應退稅額。
7.納稅人既有增值稅欠稅,又有期末留抵稅額的,按最近一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期末留抵稅額,抵減增值稅欠稅後的余額確定允許退還的銷段增量留抵稅額。
8.在納稅人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和免抵退稅申報後、稅務機關核准其免抵退稅應退稅額前,核准其前期留抵退稅的,以最近一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期末留抵稅額,扣減稅務機關核準的留抵退稅額後的余額,計算當期免抵退稅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稅務機關核準的留抵退稅額,是指稅務機關當期已核准,但納稅人尚未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第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填報的留抵退稅額。
9.納稅人應在收到稅務機關准予留抵退稅的《稅務事項通知書》當期,以稅務機關核準的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沖減期末留抵稅額,並在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時,相應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第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
10.納稅人按照規定,需要申請繳回已退還的全部留抵退稅款的,可通過電子稅務局或辦稅服務廳提交《繳回留抵退稅申請表》。納稅人在繳回已退還的全部留抵退稅款後,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時,將繳回的全部退稅款在《增值稅及附加稅費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第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填寫負數,並可繼續按規定抵扣進項稅額。
10、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怎麼操作
一、正面回答
增值稅留抵退稅操作流程:
1、登錄電子稅務局,進入我要辦稅頁面,選擇一般退抵稅管理。
2、選擇退抵稅費申請增值稅制度性留抵退稅。
3、正確填寫申請表,點擊下一步。
4、核實申請退稅的金額,無誤後點擊提交,等待稅務機關審核通過即可。
二、分析詳情
增值稅留抵退稅操作需要注意,完成申報後,系統會出現提示框,納稅人根據需求進行選擇。退稅申請系統提供檢測功能,符合條件才可以進行下一步。進入退稅申請模塊後,系統會提供預填服務,建議勾選系統提供預填數據。填寫退稅申請表重點需要注意的是退稅賬戶、退稅類型、申請退還項目、填寫退稅原因。此環節系統提供了檢測功能,當納稅人選擇錯誤後系統會出現提示。
三、留抵退稅是什麼意思?
留抵退稅就是把增值稅期末未抵扣完的稅額退還給納稅人。增值稅實行鏈條抵扣機制,以納稅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進項稅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額。其中,銷項稅額是指按照銷售額和適用稅率計算的增值稅額。進項稅額是指購進原材料等所負擔的增值稅額。當進項稅額大於銷項稅額時,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會形成留抵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