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跨境退稅 » 贍養父母退稅怎麼操作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贍養父母退稅怎麼操作

發布時間: 2023-05-30 05:37:04

1、個人所得稅退稅贍養老人申報方式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中贍養老人申報方式有以下兩種:

1、 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 :在單位按月發放工資預扣稅款時辦理扣除2、 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 :納稅人自行在年度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申報時辦理扣除。可以選擇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以內,向匯繳地主管稅務機關辦清繳申報。

①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的扣除標准: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應當與其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分攤的扣除額最高不得超過每月1000元。②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的分攤方式: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的分攤方式包括由贍養人均攤或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採取指定分攤或者約定分攤方式的,每一納稅人分攤的扣除額最高不得超過每月1000元,並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與約定分攤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攤為准。

③納稅人父母年齡均超過60周歲,在進行贍養老人扣除時,扣除標準是按照每個納稅人有兩位贍養老人測算的。只要父母其中一位達到60歲就可以享受扣除,不按照老人人數計算。④非獨生子女的兄弟姐妹都已去世,一個納稅年度內,如納稅人的其他兄弟姐妹均已去世,其可在第二年按照獨生子女贍養老人標准2000元/月扣除,如納稅人的兄弟姐妹在2019年1月1日以前均已去世,則選擇按「獨生子女」身份享受贍養老人扣除標准納稅人已按「非獨生子女」身份填報,可修改已申報信息,1月按非獨生子女身份扣除少享受的部分,可以在下月領工資時補扣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八條 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時,可以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有關信息,由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減除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同時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並由扣繳義務人減除專項附加扣除的,對同一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只能選擇從一處取得的所得中減除。居民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當在匯算清繳時向稅務機關提供有關信息,減除專項附加扣除。

2、贍養老人退稅申報方式

1、第一步,打棚橡開手機個判州人所得稅app,在首頁頁面點擊專項附加填報。
      2、第二步,然後找到贍養老人,點擊打開。
      3、第三步,然後填寫老人信息,點擊下一步。
   鏈沖旁   4、第四步,最後選擇申報方式,點擊提交即可。

3、個人所得稅有贍養老人要怎麼申報退稅

法律分析:按照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規定,如果用戶想要進行贍養老人的個稅抵扣,那麼需要滿足被贍養人年滿60周歲或以上,在滿足了年齡要求之後,不管用戶需要贍養的老人有幾位,最終的抵扣金額最高為每月抵扣2000元。被贍養人是指年滿60歲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不管你有幾個年滿60歲的被贍養人,都是一樣的標准(只要是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否則每月額度最高1000)。如果存在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中贍養老人項目未抵扣的情況,可以在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申報時新增抵扣,從而可以扣除,減少應納稅額。被贍養人屬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中贍養老人項目的信息之一,指的是年滿 60 歲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 60 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個稅返還即個稅手續費返還,個人所得稅退稅政策是指企業代扣代繳員工個稅時可以相應地從稅務機關按2%比例取得返還的手續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4、2022個稅贍養老人修改分攤方式後可以退2020年的稅么

不可以。
分攤方式應當簽訂書面協議。書面協議應當在當年以前簽訂。錄入分攤方式應當在次年匯算清繳之前。
所以,想退2020年的稅,應當在2021年6月底之前錄入分攤方式。

5、個人所得稅怎麼申報退稅贍養老人和小孩

法律分析:如果存在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中贍養老人項目未抵扣的情況,可以在年度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申報時新增抵扣,從而可以扣除,減少應納稅額。被贍養人屬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中贍養老人項目的信息之一,指的是年滿 60 歲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 60 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個稅返還即個稅手續費返還,個人所得稅退稅政策是指企業代扣代繳員工個稅時可以相應地從稅務機關按2%比例取得返還的手續費。

子女教育: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扣稅對象: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和學前教育的納稅人(釋:學前教育指年滿3歲至小學入學前的教育,全日制學歷教育包括:小學和初中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技工教育、大學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能扣多少: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要麼選擇父母分別扣50%,要麼選擇父母一方扣100%。

法律依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 第十六條 納稅人享受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應當填報納稅人是否為獨生子女、月扣除金額、被贍養人姓名及身份證件類型和號碼、與納稅人關系;有共同贍養人的,需填報分攤方式、共同贍養人姓名及身份證件類型和號碼等信息。

納稅人需要留存備查資料包括:約定或指定分攤的書面分攤協議等資料。

6、有贍養老人怎麼查看退稅

查看退稅的步驟如下:
1、打開個人所得稅APP,在個人所得稅首頁找到「綜合所得年度匯算」功能,點擊申報詳情進入;
2、找到已完成的選項,選中自己發起的退稅申報,就可以查看到更詳細的信息。3、進入到退稅記錄的頁面,在這里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退稅進度審核狀態。
贍養老人申請退稅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打開個人所得稅APP,進入專項附加填報;
第二步:接著選擇贍養老人;
第三步:然後填寫老人信息;
第四步:最後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提交申請退稅即可。

7、個人所得稅怎麼申報退稅贍養老人和小孩

法律主觀:

個人所得稅悉輪中贍養老人申報方式有以下兩種方式: 1、納稅人選擇申報方式為「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則直接向稅務機關提交信息,在年度自行申報時才能享受扣除,扣繳單位無法獲取到該種申報方式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2、納稅人選擇申報方式為「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則單位在使用扣繳端軟體時,在「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採集」模塊,選擇需要同步的專項項目,點擊【更新】,可以獲取選擇企業扣繳申報的員工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這種方式下,納稅人可以在預扣預繳期間享受扣除。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睜春信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森鉛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