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退稅政策最新規定
一、正面回答
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新個人所得稅退稅政策的詳細規定是個人所得稅退稅額度的計算方法,需要辦理年度匯算的情況。比如有專項費用沒有扣除的,或者綜合年度所的不夠6萬元的,按照6萬元交稅的,辦理個稅退稅的方法是安裝網上稅務局,按照網上提示申請退稅。
二、分析詳情
退稅是指在繳納稅款後,由於一些款項可以不用繳納稅款,導致個人所繳納稅稅款多了。後續再進行結算時,會將這些多繳納的稅款退回到納稅賬戶,用於下次納稅周期抵扣稅款。
三、退稅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1、由於工作疏忽,發生技術性差錯而造成多繳或誤繳稅款;
2、徵收過程中形成的匯算清繳退稅、結算退稅、減免退稅及調整政策和調整稅率退稅;
3、扣繳義務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代扣、代專收稅款屬義務,代扣、代收稅款已按期繳納入庫後,稅務機關按照規定應給付扣繳義務人的代扣、代收手續費;4、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況。
2、農民工個人所得稅如何退稅
法律分析:農民工如果年度匯算後,有應退稅款的人,可以向稅務部門的窗口或網路上申請退稅。農民工納稅人,只要在申報表的相應欄目上,依次勾選「申請退稅」,並提交給主管稅務部門以後,即可完成本人的申請匯算程序。在手機上退稅的步驟:1.打開手機個人所得稅 APP。2、點開首頁常用業務中的綜合所得年度匯算。3、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4、確認開始申報後,系統提示標准申報須知(使用已申報數據),點擊我已閱讀並知曉,開始年度匯算申報。5、對個人基礎信息、匯繳地、已繳稅額進行確認。6、確認後點擊最下面的下一步。7、點擊申請退稅即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三條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繳納稅款。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納稅人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繳納稅款;稅務機關通知限期繳納的,納稅人應當按照期限繳納稅款。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申報納稅。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申報納稅。納稅人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的,應當在注銷中國戶籍前辦理稅款清算。
第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或者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的,稅務機關審核後,按照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退稅。
3、農民工可以退稅嗎
法律分析:退稅也是指在2019年的年度中,個人收入不超過6萬,每月的收入不足5000的個人進行退稅,在外地打工的時候,收入每個月超過5000的,是會被進行扣稅的,那麼如果要是每個月不足5000,而且一年收入達不到60000的,那麼這個稅是可以進行退稅的,這里要說明的是,你要是超過6萬的,那麼有可能還是要進行追繳稅收的。如果農民在家裡都是以種地為生,沒有出現勞務報酬和工資,以及版權合作問題,那麼一般都是沒有個人所得稅的,除了部分農民屬於外出打工,或者在工廠工作等情況是有勞務的關系,否則就是沒有繳納個人所得稅,那麼就是沒有退稅而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4、退稅政策包括哪些
一、正面回答
可以享有退稅政策的包括:
1、因稅務機關的失誤而多征或者不應征而征的稅款,需要退還給納稅人;
2、在實行預繳或者預扣稅款的情況下,最後在匯算清繳時有多餘的部分需要退還給納稅人;
3、作為稅收優惠政策的退稅,比如為鼓勵企業出口而實行的增值稅出口退稅等。
二、分析
今年的留抵退稅新政具體來說包括兩大類。小微企業留抵退稅政策,即在2022年對所有行業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並按月退還增量留抵稅額。製造業等行業留抵退稅政策。對製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符合條件的企業,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並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三、關於退稅額的計算
關於存量留抵稅額和增量留抵稅額。允許退還的留抵稅額,是以留抵稅額的余額為基礎進行計算的,留抵稅額包括增量留抵稅額和存量留抵稅額。關於進項構成比例的規定。為簡化操作,減輕納稅人核算負擔,此次留抵退稅新政策不區分存量留抵退稅和增量留抵退稅,均設置統一的進項構成比例。同時,計算取數區間也與老政策相同,統一設置為2019年4月1日至申請退稅前。
5、農民工退稅的條件是什麼
法律分析: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才能獲得退稅
。綜合所得收入分成四種,一是工資薪金所得,二是勞務報酬所得,三是稿酬所得,四是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農民工朋友的收入主要是前兩者,也就是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第一個條件:繳納過個稅,沒繳當然不能退稅。如果到手工資不足5000元的話基本可以肯定沒有繳納過個稅,因為收入還沒達到個稅起征點;如果超過了5000元有可能繳納了個稅,可以詢問一下單位或者通過個人所得稅app查詢。第二個條件:預繳個稅與實際應繳個稅不同。個人所得稅繳納方式分成兩個階段,一是在每月預先繳納一部分個稅,二是第二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對上一年度全年收入進行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兩者計算出來的個稅數字有可能是不一樣的。如果預繳的多於應繳的,那麼就可以退稅;相反則要補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