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跨境退稅 » 加工費的退稅率怎麼算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加工費的退稅率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3-05-26 15:48:19

1、鋁材出口的退稅率怎麼計算?

噸單價:20000/1.13=17699.12
增值稅銷項稅額:17699.12*13*=2300.88
出口退稅額=2300.88
具體退稅率還要看具體的材料名稱來定退稅率。供參考

2、請問外貿企業進料加工復出口貨物有哪些退稅規定

1、進口料件採取作加工方式。在進料加工貿易方式下,外貿企業將減稅或免稅進口的原材料、零部件轉售給其他企業加工生產出口貨物時,應按銷售給生產加工企業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金額,填具《進料加工貿易申報表》(外貿企業用),報經主管退稅機關批准同意,主管征稅機關對銷售料件應交的增值稅不計征入庫,而由主管退稅機關在出口企業辦理出口退稅時在當期應退稅額中扣回。
計算公式為:應退稅額=出口貨物的應退稅額-銷售進口料件的應抵扣稅額
銷售進口料件的應抵扣稅額=銷售進口料件金額*復出口貨物退稅率(征稅率)-海關已對進口料件實征的增值稅稅額
2、進口料件採取委託加工方式。外貿企業採取委託加工方式委託生產企業加工並收回出口貨物,支付的加工費,憑受託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加工費金額,依復出口貨物適用的退稅率計算應退稅額。計算公式為:應退稅額=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加工費*復出口貨物退稅率

3、出口退稅以及盈利怎麼算?

<

4、外貿企業出口退稅及生產型企業出口退稅區別

生產企業是先「免」後「抵」,出口時不需要先交稅,拿退稅額去抵消應交稅額。

外貿企業是先「交」後「退」,支付貨款給工廠時其實支付部分包含了增值稅, 國家按退稅率和發票面額把退稅退還到外貿企業。

(4)加工費的退稅率怎麼算擴展資料: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

1、 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增值稅稅額的依據及計算方法。

(1)對出口貨物單獨設立庫存帳和銷售帳記載的,應依據購進出口貨物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明的進項金額;對庫存和銷售均採用加權平均價核算的,可按適用不同退稅率的貨物分別確定:退稅依據=出口貨物數量*加權平均進價。

應退稅額=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退稅率或徵收率(從一般納稅人購進出口貨物為退稅率,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出口貨物為徵收率)

(2)對出口企業委託生產企業加工收回後報關出口的,退稅依據為購買加工貨物的原材料、支付加工貨物的工繳費等專用發票所列明的進項金額。

原輔材料應退稅額=購進原輔材料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原輔材料的退稅率

加工費應退稅額=加工費發票所列金額×出口貨物的退稅率

合計應退稅額=原輔材料應退稅額+加工費應退稅額

2、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消費稅的依據及計算方法。

凡屬於從價定率計征的貨物應依外貿企業從工廠購進時徵收消費稅的價格為依據;凡屬於從量定額計征的貨物應依據購進和報關出口的數量為依據。

應退消費稅稅款=出口貨物的工廠銷售額(出口數量)×稅率(單位稅額)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

1、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增值稅「免、抵、退」稅額的計稅依據及計算方法

根據國稅發[2002]11號規定,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應根據出口貨物離岸價、出口貨物退稅率計算。出口貨物離岸價(FOB)以出口發票上的離岸價為准(委託代理出口的,出口發票可以是委託方開具的或受託方開具的),若以其他價格條件成交的,應扣除按會計制度規定允許沖減出口銷售收入的運費、保險費、傭金等。若申報數與實際支付數有差額的,在下次申報退稅時調整(或年終清算時一並調整)。若出口發票不能如實反映離岸價,企業應按實際離岸價申報「免、抵、退」稅,稅務機關有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等有關規定予以核定。

當期應納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免抵退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稅購進原材料包括國內購進免稅原材料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價格為組成計稅價格。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貨物到岸價格+海關實征關稅+海關實征消費稅

當期應退稅額和當期免抵稅額的計算

1、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時,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2、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時,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0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的「期末留抵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新發生出口業務的生產企業自發生首筆出口業務之日起12個月內的出口業務,不計算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等於當期免抵退稅額;未抵頂完的進項稅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扣,從第13個月開始按免抵退稅計算公式計算當期應退稅額。

3、消費稅的計稅依據

生產企業自營或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消費稅的應稅貨物,屬從價定率計征的按增值稅的計稅價格為依據;屬於從量定額計征的按出口數量為依據,予以免徵消費稅。

另外,來料加工復出口貨物的外銷收入屬於免稅收入,不計算退稅額。

參考資料:出口退稅_百科

5、先征後退進項稅轉出如何計算

1.外貿企業以及實行外貿企業財務制度的工貿企業收購貨物出口,其出口銷售環節的增值稅免徵;其收購貨物的成本部分,因外貿企業在支付收購貨款的同時也支付了生產經營該類商品的企業已納的增值稅稅款,因此,在貨物出口後按收購成本與退稅率計算退稅退還給外貿企業,征、退稅之差計入企業成本。
外貿企業出口貨物增值稅的計算應依據購進出口貨物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所註明的進項稅額和退稅率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應退稅額=外貿收購不含增值稅購進金額×退稅率
2.外貿企業收購小規模納稅人出口貨物增值稅的退稅規定
(1)凡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持普通發票特准退稅的抽紗、工藝品等12類出口貨物,同樣實行銷售出口貨物的收入免稅,並退還出口貨物進項稅額的辦法。其計算公式為:
應退稅額=[普通發票所列(含增值稅)銷售金額]/(1+徵收率)×6%或5%
(2)凡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出口貨物,按以下公式計算退稅:
應退稅額=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的金額×6%或5%
3.外貿企業委託生產企業加工出口貨物的退稅規定
外貿企業委託生產企業加工收回後報關出口的貨物,按購進國內原輔材料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進項稅額,依原輔材料的退稅率計算原輔材料應退稅額。支付的加工費,憑受託方開具貨物的退稅率,計算加工費的應退稅額。

6、出口退稅是按照什麼金額退的

法律分析:(1)對出口貨物單獨設立庫存帳和銷售帳記載的,應依據購進出口貨物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明的進項金額;對庫存和銷售均採用加權平均價核算的,可按適用不同退稅率的貨物分別確定:退稅依據=出口貨物數量×加權平均進價。應退稅雀指額=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退稅率或徵收率(從一般納稅人購進出口貨物為退稅率,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出口貨物為徵收率)。(2)對出口企業委託生產企業加工收回後報關出口的,退稅依據為購買加工貨物的原材料、支付加工貨物的工繳費等專用發票所列明的進項金額。原輔材料應退稅額=購進原輔材料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原輔材料的退稅率。加工費應退稅額=加工費發票所列金額×出口貨物的退稅率。合計應退稅額=原輔材料應退稅額+加工費應退稅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頃做配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胡睜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7、算出口退稅具體怎麼算的啊?

算出口退稅應用出口貨物的離岸價乘以出口退稅率再減去不得抵扣稅額,加上上期留抵額,再減去本期進項稅額。舉例如下
出口退稅涉稅帳務處理
1.不予免徵和抵扣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出口銷售額FOB*征退稅-不予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應退稅額:
借: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應退稅額)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應退稅額)
3.免抵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免抵額)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免抵額)
4.收到退稅款
借:銀行存款
貨: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典型例題:
例1:某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對自產貨物經營出口銷售及國內銷售。該企業2005年1月份購進所需原材料等貨物,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85萬元,內銷產品取得銷售額300萬元,出口貨物離岸價摺合人民幣2400萬元。假設上期留抵稅款5萬元,增值稅稅率17%,退稅率 15%,假設不設計信息問題。則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1)外購原輔材料、備件、能耗等,分錄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50000
貨:銀行存款 5850000
(2)產品外銷時,分錄為:
借:應收外匯賬款 24000000
貨:主營業務收入 24000000
(3)內銷產品,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3510000
貨:主營業務收入 3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0000
(4)月末,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予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人民幣外匯牌價×(征稅率-退稅率)=2400 ×(17%-15%)=48(萬元)
借:產品銷售成本 480000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80000
(5)計算應納稅額
本月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上期留抵稅款-當期不予抵扣或退稅的金額)=51-(85+5-48)=9(萬元)
結轉後,月末「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賬戶貸方余額為90000元。
(6)實際繳納時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90000
貨:銀行存款 90000
(7)計算應免抵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2400×15%=360(萬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3600000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3600000
例2:引用例1的資料,如果本期外購貨物的進項稅額為140萬元,其他資料不變,則(1)-(6)分錄同上。其餘賬務處理如下:
(8)計算應納稅額或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本月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上期留抵稅款-當期不予抵扣或退稅的金額)=300×17%-[140+5-2400×(17%-15%)]=51-97=-46(萬元)
由於應納稅額小於零,說明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46萬元。
(9)計算應退稅額和應免抵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2400×15%=360(萬元)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46萬元≤當期免抵退稅額360萬元時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46(萬元)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360-46=314(萬元)
借:應收出口退稅 46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3140000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3600000
(10)收到退稅款時,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460000
貨:應收出口退稅 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