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人所得稅退稅窗口正式開啟!超過6萬不足12萬退稅嗎?退多少?
年收入超過6萬但不足12萬的,是否能退稅、能退多少?每個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一:
退稅的前提是已經按月預扣預繳了個稅,但是未享受或者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的,這類人才可以退稅。
具體來說,收入部分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4大類;
「稅收優惠」項目包括專項扣除(三險一金高清)、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繼續教育、房租支出、首套房貸利息支出、贍養老人支出)。
應退或應補稅額的計算公式是:
[(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繳稅額
二:
不能退稅或者退稅較少的情況:
不能退稅或者退稅較少的情況主要集中在巧卜工薪階層一族,或者綜合收入所得中的「工資薪金」收入占較大的比重。
為什麼這類人退稅較少或者不能退稅呢?原因就在於用人單位在發放薪資收入的時候,已經提前享受了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的優惠政策。
舉個例子講:
職員小張的月薪是8000元,如果不考慮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的優惠政策,那麼應納稅額是:8000元-5000元免徵額,乘以稅率戚寬前3%,再減去速算扣除數0,即應納稅金額是90元,即年納稅1080元。
但實際上小張作為受雇職員,已經在個稅APP上填寫了專項附加扣除的項目(比如子女教育每月1000元、贍養兩個父母每月2000元),實際免徵起點不是5000元,而是8000元。那麼單位每月在代扣代繳的時候,小張90元的個稅就不用交了。
類似小張這種受雇職員,每月都充分享受了稅收優惠的,那麼自然在年度匯算的時候就不能退或者只能少退一些(事實上,假設小張只有薪資收入而沒有稿酬、勞務報酬等收入的前提下,財務人員計算精準的情況下,小張是不補不繳的)。
說得再直白一點,已經在代扣代繳的時候按月享受了稅收優惠的,本身就沒有繳稅,或者繳稅較少,在年度匯算的時候自然無法重復享受稅收優惠,也就不能退或者少退。
二:
能退且退稅較多的情況:
與受雇的工薪階層相對應的,能退且退稅較多的情形是沒有按月享受或充分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的人群。
這類人群多以自由職業者為主,比如自媒體人、撰稿人、作家等,他們的綜合所得以勞務報酬或稿酬為主,而非是「工資薪資」;
這類人在按月納稅的時候,因為沒有受雇單位,所以不會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優惠政策,在年度匯算的時候才能享受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的優惠,也就退得多。
舉個例子講:
某自媒體專職從業者,每月收入超過800元的部分就需要按照20%的稅點代扣代繳,這個代扣代繳的過程並未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優惠政策,因此實際納稅額遠遠大於應繳個稅。
舉個例子講,某自媒體專職人員小孫,2021年的勞務報酬收入是159410.08元,已申報的稅額是25242.91元,這25242.91元的申報額是沒有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優惠的,盡管小孫在個稅APP上填報了贍養老人、首套房利息這兩個專項。
類似於小孫這類人群,年度匯算的時候就會把專項附加扣除優惠考慮進去,實際退稅金額就會比較多,應退稅金額達到了23910.1元。
綜合以上兩種情況我們不難看出:
對於年收入6-12萬的,能否退稅、能退多少的關鍵在於其每月代扣代繳稅款的時候是否已經充分享受了優惠政策:
1.倘若沒有充分享受或沒有享受,那麼退稅金額就會比較大,而且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繼續教育、房租支出、首套房貸利息支出、贍養老人支出占的越全,那麼退稅金額就會越多,而這類人以自由職業者為主;
2.相對應的,作為受雇於用人單位的工薪一族,每月已經享受了優惠政策,免稅部分已經每月免徵了,年度匯算的時候自然就不能退稅,或者退的很少。
三:6-12萬的收入,有沒有可能需要補稅呢?
一般情況下,對於不超過12萬的收入,是不需要補稅的,這是國家給予這部分「低收入人群」的一項福利,在「無需申報」的四種情形中就包括這一項:
1.年度匯算需補稅但綜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過12萬元的;
2.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
3.已預繳稅額與年度匯算應納稅額一致的;
4.符合年度匯算退稅條件但不申請退稅的。
但是,也並不意味著不超過12萬的全年收入就不需要補稅,假設未預扣預繳,那就需要補稅,比如某專職作家收到了一筆10萬元的稿酬,而付稿酬的一方未代扣代繳,那麼就需要補稅。
總而言之,對於全年收入在6萬元以上12萬元以下的,能否退稅、能退多少的關鍵在於預扣預繳的個稅是否享受了綜合所得稅收優惠,如果享受了,那麼就不能退或者退較少,反之亦然。當然,如果收入全年不超過12萬元,在已經預扣預繳了的前提是,是不用補稅的。
個人情況不同,能退不能退、能退多少也就因人而異,可以自己在個稅APP上匯算以下,能退多少就一目瞭然了。
2、個人所得稅超12萬可以退嗎?
超過12萬的話是可以去退稅的,沒有超過12萬的話同樣也可以退稅,只要是您自己的一個工資的話是超過6萬以上的話,那您這種的話後續退稅的話都可以退的。
一年之中只要納稅合計金額超過了稅法規定的金額即可申請退稅。我國法律規定的個人所得稅政策採取的是按月繳納,年度匯算清繳的政策,無論是敗虛否是兼職察橘燃收入還是本職收入,都應繳納個稅,一年之中只要納稅合計金額超過了稅法規定的金額即可申請退稅。
工資超過5千元以上要交個人所得稅。目前國家的最低個稅起征點是5000,通常情況下,個人月薪扣伍模除三險一金後,超過5000元的,就要交個人所得稅。根據法律規定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個人所得超過國務院規定數額的,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或者沒有扣繳義務人的,以及具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納稅申報。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個人所得稅超過12萬是否退稅,應當看年底預繳的個人所得稅是否大於應繳的稅費,否則是不存在退稅的。我國法律上規定的退稅條件有:
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
年度有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的;
因年中就業、退職或者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減除費用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企業(職業)年金以及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扣除不充分的;
沒有任職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年度匯算辦理各種稅前扣除的;
納稅人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年度中間適用的預扣率高於全年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3、多少能退稅
法律分析:退稅是沒有具體的規定要達到多少就可以退,即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1.在各大手機的應用商店搜索「個人所得稅」,或保存下方二維碼使用微信掃一掃進入個人所得稅app下載安裝頁面,並按照系統提示下載;2.進入app後,點擊主頁中的「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進行登錄注冊;3.選擇申報年度並閱讀申報須知後,選擇第一項,點擊「開始申報」;4.閱讀辦理須知後,點擊「我已閱讀並知曉」,5.確認個人基礎信息及匯繳地無誤後,點擊「下一步」;6.選擇一種計稅方式;(提示:可以先選一種,查看退稅/補稅金額,然後再選另一種對比一下哪種方式更好!)7、確認扣稅金額無誤後,點擊「下一步」;8、查看自己的繳稅退稅金額無誤後,點擊「下一步」;9.點擊「申請退稅」,並選擇銀行卡後,即可完成退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五十一條 納稅人超過應納稅額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發現後應當立即退還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三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稅務機關及時查實後應當立即退還及從國庫中退庫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國庫管理的規定退還。
第五十二條 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以延長到五年。對偷稅、抗稅、騙稅的,稅務機關追征其未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或者所騙取的稅款,不受前款規定期限的限制。
4、個人所得稅多少可以申請退稅
個人所得稅可以申請退稅的條件具體如下:
1、上年度綜合所得全年收入額不足6萬,但平時預繳個人所得稅的;
2、上年度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扣除的;
3、因年中就業、退職或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導致前後稅收優惠政策不一致;
4、沒有任何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消兄判費所得,需要通過匯算清繳辦理各項稅前扣;
5、年中間勞務報塵乎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於綜合所得適用稅率的;
6、預繳稅款時,為享受或未足額享受稅收優惠的;
7、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捐贈拿改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等情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5、個人所得稅超過6萬怎麼退稅?
個人所得稅超過6萬的話,如申請退稅,應當先下一個軟體,然後注冊登錄,綁定銀行卡,在軟體上申報收入,計算應納稅額,在退稅的頁面點擊,下面就等稅務機關審核。經過審核,符合退稅條件,稅務機關會將退回的余額轉入關聯的銀行卡中。一、個人所得稅超過6萬怎麼退稅?
首先大家需要在手機上下個人所得稅申報方面的軟體,進入個人中心後注冊登錄,登錄後綁定一張銀行卡。退稅會退到這張銀行卡里。如果年度收入高於6萬元的話,需要大家點擊界面右上角的「切換標准申報」,可以看到有有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和自行填寫兩種,為了方便的話,可以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如果除工資薪金外,還掙了外快話,就可以在這里點擊新增,添加勞務報酬,點擊下一步就可以看到我們應退的稅款額度了,點擊提交退稅,然後選擇銀行卡,等待審批就可以。
二、可以申請個稅退稅的情形消虛旅有哪些?
1、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拿凳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
2、有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扣除的。
3、因年中就業、退職或者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減除費用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等扣除不充分的。
4、沒有任職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年度匯算辦理各種稅前扣除的;納稅人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年度中間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於全年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的。
5、還有預繳稅款時,未享受或者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的,如殘疾人減征個人所得稅優譽灶惠等;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的等。
同時,少預繳了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匯算清繳時需要補稅。比如在兩個以上單位任職受雇並領取工資薪金,預繳稅款時重復扣除了基本減除費用;除工資薪金外,納稅人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各項綜合所得的收入加總後,導致適用綜合所得年稅率高於預扣預繳率等。
綜上所述,一般個人收入少於6月並繳納個稅的,可以要求退稅,而超過6萬有其它情況的,也能申請退稅。具體手續在網上或者通過手機軟體辦理,注冊綁定好銀行卡,根據網頁信息填寫真實收入,提供相關憑證,提交退稅申請,之後就等稅務部門審核。
6、已申報稅額多少可以退
法律分析:1、已申報的稅是已經繳納的錢,所以不能退;2、如果營業額達不到納稅的標准就可以申請退匯算清繳來退錢。首先,每個公司企業以及個人都要依法遵守納稅規則,不能偷稅漏稅,而已申報的稅額就是根據公司企業每月的營業收益所計算出來的,這是實事求是的數據,這是不可變更的,每個公民都要依法納稅,為國家的邊防盡一份力。其次,已申報稅悉旅額跟退錢是沒有任何關聯的,如果在本期的營業額達不到納稅的標準的話,在後期可以讓財務人員進行匯算清繳申報,然後開始退錢。已申報稅額不等於可以退稅的錢。已申報稅額是你單筆收入需要繳納的稅額,單筆收入范圍很廣包括:工資收入、年終獎金等,稿酬收入,版權收入等。這些收入達到繳稅標准都會繳納相應的稅額。也就是在個人所得稅app上看到的已申報稅額,具體查看方法是打開個人所得稅app,在首頁點擊收入納稅明細查詢中可以查詢相應的納稅記錄。
如果要退稅等滿足一定條件,一般在每天的3月到6月可進行個人所得稅年度申報,這個時候就會睜敏凳根據自己的收入來決定自己是否可以退稅或需要補繳稅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拿櫻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7、個人所得稅滿多少可以退稅
法律分析: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上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 年度匯算的退稅、補稅。為方便納稅人獲取退稅,納稅人上年度綜合所得收入額不超過6萬元且已預繳個人所得稅的,稅務機關在網上稅務局(包括手機個人所得稅軟體)提供便捷退稅功能,納稅人可以在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通過簡易申報表辦理年度匯算退稅。從2020年開始,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都是個人所得稅的匯算清繳期。在這個時期,如果有個人所得稅需要退稅的,可以申請辦理匯算清繳,然後國家就會把有關退稅的款項退到個人指定的銀行賬戶中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8、年收入多少可以退個人所得稅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年收入不超過6萬可以退稅。
退稅方法:
年收入超過或者低於6萬的,都可以申請退稅,兩種情況:
第一步:下載「個人所得稅」APP;
第二步:注冊登錄:
點擊右下角個桐團簡人中心登錄,填寫所要填的信息,仔細核對不要填錯。否則可能影響後續退稅;
第三步:點擊收入查詢,開始查詢年總收入:
兩種情況:一種是收入低於6萬元的,一種是收入高於6萬元的,退稅流程中會稍有不同。
第三步:點擊年度匯算,開始申請退稅:
低於6萬元的情形:
依次點擊辦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進行填報,直接點擊已閱讀並知曉即可。
在裡面正確選擇任職單位,然後就可以看到那個上年所繳納的稅額。然後提交退稅,選擇收錢的銀行卡,等待審批即可。
高於6萬元的情形:
我要點擊右上角,「切換標准申報」進行退稅流程;
如果除了工作之外,還與兼職,就可以在這里點擊新增,添加勞務報酬。
點擊下一步,看到應退的稅款額度,提交退稅,選擇收錢的銀行卡,等待審批即可。
法律局褲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或喚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9、年收入多少可以退個人所得稅
年收入多少可以退稅
年收入多少可以退稅,退稅從字面意思上來說就是退回稅款,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納稅人符合專項附加扣除享受條件的。以下分享年收入多少可以退稅。
年收入多少可以退稅12022年收入多少能退稅?
只要納稅人預繳稅額大於納稅年度應納稅額,就可以依法申請年度匯算退稅。
1、納稅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
2、納稅年度有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的;
3、因年中就業、退職或者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減除費用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企業(職業)年金以及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扣除不充分的;
4、沒有任職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年度匯算辦理各種稅前扣除的;
5、納稅人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年度中間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於全年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的;
6、預繳稅款時,未申報享受或者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的,如殘疾人減征個人所得稅優惠等;
7、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的.,等等。
2022年收入10萬能退攔派者稅多少?
2022年收入10萬能退稅多少每個人情況可能不一樣,以下為計算公式:
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羨晌扣除-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繳稅額
2022年收入不超過12萬是不是不用交稅?
年收入不超過12萬,超過6萬的部分是需要交稅的。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年收入多少可以退稅2一、 年薪多少可以申請個人所得稅退稅?
申請個人簡薯所得稅退稅與年薪沒有直接關系,對於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年度已預繳稅額。納稅人申請年度匯算退稅,應當提供其在中國境內開設的符合條件的銀行賬戶。
稅務機關按規定審核後,按照國庫管理有關規定,在本公告第九條確定的接受年度匯算申報的稅務機關所在地(即匯算清繳地)就地辦理稅款退庫。納稅人未提供本人有效銀行賬戶,或者提供的信息資料有誤的,稅務機關將通知納稅人更正,納稅人按要求更正後依法辦理退稅。
注意,如果在申報後需要補稅,那麼補稅金額低於400元的是可以不用交的,但是如果補稅金額高於400元,大家一定要及時補繳稅費,否則會給自己帶來不良影響。
二、個人辦理退稅的流程
1、在手機應用商店下「個人所得稅」APP,並安裝;
2、個人所得稅APP安裝成功後,打開「個人所得稅」APP,然後注冊個人賬號,注意注冊個人賬號是需要使用手機號、身份證,並按照提示完成人臉識別;
3、注冊成功後登錄到個人賬號,然後在個人所得稅APP首頁找到「個人中心」點擊進入,進入個人中心頁面後按提示操作綁定一張自己的銀行卡;
4、完成銀行卡綁定之後,返回首頁,然後在常用業務下方找到「綜合所得稅年度匯報」的選項點擊進入;
5、最後根據提示完成申報,申報成功後即可查詢到自己是否能夠退稅或是需要補交稅費。
對於個人在年度繳納的個稅超出規定的標準的,或者在進行專項附加扣除後發現需要退回個稅的,可以按照上述規定的程序申請退稅處理,具體情況下應當基於實際的個稅繳納情況來進行處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發生。
年收入多少可以退稅3一、正面回答
年收入不足六萬的可以申請退稅。但如果沒有繳納過個稅則是無法退稅的,具體條件如下:
1、年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
2、年度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扣除的;
3、因終就業、退職或者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導致前後稅收優惠政策不一樣;
4、沒有任職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通過年度匯算半個各種稅前扣除的;
5、年度中間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使用的預扣預繳率高於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的;
6、預繳稅款時,為享受或者未組合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的;
7、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等情形。
二、分析詳情
退稅從字面意思上來說就是退回稅款,並不是每一次納稅都恰好符合所需繳納的實際稅收,出現一些政策原因或者個人原因容易導致實際納稅和所需納稅不符,對於納稅不夠的部分,就需要進行補稅,對於多繳納的稅款,就可以申請退稅。
三、需要進行個稅年度匯算的情況有哪些
1、年度已預繳稅額大於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包括年度綜合所得收入額不超過6萬元但已預繳個人所得稅;年度中間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適用的預扣率高於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預繳稅款時,未申報扣除或未足額扣除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或捐贈,以及未申報享受或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等情形;
2、年度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包括取得兩處及以上綜合所得,合並後適用稅率提高導致已預繳稅額小於年度應納稅額等情形。
10、退稅標準是多少
個人所得稅退稅標準是因人而異的,需要根據納稅人的實際情況計算。申請退稅的常見情形主要有七項:
1、上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
2、上年度有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的;
3、因年中就業、退職或者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減除費用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企業(職業)年金以及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扣除不充分的;
4、沒有任職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年度匯算辦理各種稅前扣除的;
5、納稅人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年度中間適用的預扣率高於全年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的;
6、預繳稅款時,未申報享受或者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的,如殘疾人減征個人所得稅優惠等;
7、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的等。
個人所得稅退稅需要的標準是上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度不足6萬元,當時已經繳納過個人所得稅的,還有就是上個年度如果符合專項附加扣除,但是在進行個人所得稅繳納的時候,並沒有扣除這一方面的稅收
在兩個以上單位任職受雇並領取工資薪金,預繳稅款時重復扣除了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月),需要補交稅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零四條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三十條納稅人超過應納稅額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發現後應當立即退還;納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三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稅務機關查實後應當立即退還。
第五十一條納稅人超過應納稅額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發現後應當立即退還;納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三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稅務機關及時查實後應當立即退還;涉及從國庫中退庫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國庫管理的規定退還。
第五十二條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
第五十五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決定稅收的開征、停徵或者減稅、免稅、退稅、補稅的,除依照本法規定撤銷其擅自作出的決定外,補征應征未征稅款,退還不應徵收而徵收的稅款,並由上級機關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