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跨境退稅 » 所得稅應退稅額怎麼算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所得稅應退稅額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3-05-05 05:41:54

1、個人所得稅退稅金額怎麼算出來的

一、正面回答:
1、年度匯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年度已預繳稅額。
2、計算結果大於0,稅務局會退稅,計算結果小於0,需要補稅給稅務局。
3、綜合所得收入額=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
擴展內容:
二、個人所得稅退稅需要滿足的條件如下:
1.上年度綜合所得全年收入額不足6萬,但平時預繳個人所得稅的。
2上年度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扣除的。
3.因年中就業、退職或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導致前後稅收優惠政策不一致。
4.沒有任何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匯算清繳辦理各項稅前扣除。
5.年中間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於綜合所得適用稅率的。
6.預繳稅款時,為享受或未足額享受稅收優惠的。
7.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等情形。
三、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一條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
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二條規定,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

2、退稅怎麼算的

法律分析:退稅額=再投資額÷(1-實際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 地方所得稅稅率)×實際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退稅比例。免徵額是3500元,應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納稅所得額=3500=80000-3500=76500,適用稅率是6級,為35%,速算扣除數是5505,所以月薪8萬個人所得稅交21270元。工資交稅的起收點為3500元,超過0-1500的部分按照3%交個稅,超過1500-4500的按照10%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工資為5000,需要繳納(5000-3500)×3%=45元如果工資為7000,需要繳納(7000-5000)×10%+(5000-3500)×3%=245。1,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2,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105元;3,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555元;4,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1005元;5,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2755元;6,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5505元;7,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的部分,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13505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3、個人所得稅退稅公式計算方法

法律分析:
增量留抵稅額,是指與2019年3月31日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稅額。
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納稅人,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一)自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起,連續六個月(按季納稅的,連續兩個季度)增量留抵稅額均大於零,且第六個月增量留抵稅額不低於50萬元;
(二)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
(三)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的;
(四)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的;
(五)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的。
計算方法:
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增量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60%
進項構成比例,為2019年4月至申請退稅前一稅款所屬期內已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含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解繳稅款完稅憑證註明的增值稅額占同期全部已抵扣進項稅額的比重。

法律依據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有關事項的公告》
自2019年4月1日起,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以下稱留抵退稅)制度。為方便納稅人辦理留抵退稅業務,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同時符合以下條件(以下稱符合留抵退稅條件)的納稅人,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一)自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起,連續六個月(按季納稅的,連續兩個季度)增量留抵稅額均大於零,且第六個月增量留抵稅額不低於50萬元;
(二)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
(三)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的;
(四)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的;
(五)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的。
增量留抵稅額,是指與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稅額。
二、納稅人當期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增量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60%
進項構成比例,為2019年4月至申請退稅前一稅款所屬期內已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含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解繳稅款完稅憑證註明的增值稅額占同期全部已抵扣進項稅額的比重。
三、納稅人申請辦理留抵退稅,應於符合留抵退稅條件的次月起,在增值稅納稅申報期(以下稱申報期)內,完成本期增值稅納稅申報後,通過電子稅務局或辦稅服務廳提交《退(抵)稅申請表》(見附件)。
四、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適用免抵退稅辦法的,可以在同一申報期內,既申報免抵退稅又申請辦理留抵退稅。
五、申請辦理留抵退稅的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跨境應稅行為適用免抵退稅辦法的,應當按期申報免抵退稅。當期可申報免抵退稅的出口銷售額為零的,應辦理免抵退稅零申報。
六、納稅人既申報免抵退稅又申請辦理留抵退稅的,稅務機關應先辦理免抵退稅。辦理免抵退稅後,納稅人仍符合留抵退稅條件的,再辦理留抵退稅。
七、稅務機關按照「窗口受理、內部流轉、限時辦結、窗口出件」的原則辦理留抵退稅。
稅務機關對納稅人是否符合留抵退稅條件、當期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等進行審核確認,並將審核結果告知納稅人。
八、納稅人符合留抵退稅條件且不存在本公告第十二條所列情形的,稅務機關應自受理留抵退稅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並向納稅人出具准予留抵退稅《稅務事項通知書》。
納稅人發生本公告第九條第二項所列情形的,上述10個工作日,自免抵退稅應退稅額核准之日起計算。
九、納稅人在辦理留抵退稅期間發生下列情形的,按照以下規定確定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
(一)因納稅申報、稽查查補和評估調整等原因,造成期末留抵稅額發生變化的,按最近一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期末留抵稅額確定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
(二)納稅人在同一申報期既申報免抵退稅又申請辦理留抵退稅的,或者在納稅人申請辦理留抵退稅時存在尚未經稅務機關核準的免抵退稅應退稅額的,應待稅務機關核准免抵退稅應退稅額後,按最近一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期末留抵稅額,扣減稅務機關核準的免抵退稅應退稅額後的余額確定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
稅務機關核準的免抵退稅應退稅額,是指稅務機關當期已核准,但納稅人尚未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第15欄「免、抵、退應退稅額」中填報的免抵退稅應退稅額。
(三)納稅人既有增值稅欠稅,又有期末留抵稅額的,按最近一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期末留抵稅額,抵減增值稅欠稅後的余額確定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
十、在納稅人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和免抵退稅申報後、稅務機關核准其免抵退稅應退稅額前,核准其前期留抵退稅的,以最近一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期末留抵稅額,扣減稅務機關核準的留抵退稅額後的余額,計算當期免抵退稅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
稅務機關核準的留抵退稅額,是指稅務機關當期已核准,但納稅人尚未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第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填報的留抵退稅額。
十一、納稅人不符合留抵退稅條件的,不予留抵退稅。稅務機關應自受理留抵退稅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並向納稅人出具不予留抵退稅的《稅務事項通知書》。
十二、稅務機關在辦理留抵退稅期間,發現符合留抵退稅條件的納稅人存在以下情形,暫停為其辦理留抵退稅:
(一)存在增值稅涉稅風險疑點的;
(二)被稅務稽查立案且未結案的;
(三)增值稅申報比對異常未處理的;
(四)取得增值稅異常扣稅憑證未處理的;
(五)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十三、本公告第十二條列舉的增值稅涉稅風險疑點等情形已排除,且相關事項處理完畢後,按以下規定辦理:
(一)納稅人仍符合留抵退稅條件的,稅務機關繼續為其辦理留抵退稅,並自增值稅涉稅風險疑點等情形排除且相關事項處理完畢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向納稅人出具准予留抵退稅的《稅務事項通知書》。
(二)納稅人不再符合留抵退稅條件的,不予留抵退稅。稅務機關應自增值稅涉稅風險疑點等情形排除且相關事項處理完畢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向納稅人出具不予留抵退稅的《稅務事項通知書》。
稅務機關對發現的增值稅涉稅風險疑點進行排查的具體處理時間,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確定。
十四、稅務機關對增值稅涉稅風險疑點進行排查時,發現納稅人涉嫌騙取出口退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增值稅重大稅收違法行為的,終止為其辦理留抵退稅,並自作出終止辦理留抵退稅決定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納稅人出具終止辦理留抵退稅的《稅務事項通知書》。
稅務機關對納稅人涉嫌增值稅重大稅收違法行為核查處理完畢後,納稅人仍符合留抵退稅條件的,可按照本公告的規定重新申請辦理留抵退稅。
十五、納稅人應在收到稅務機關准予留抵退稅的《稅務事項通知書》當期,以稅務機關核準的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沖減期末留抵稅額,並在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時,相應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第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
十六、納稅人以虛增進項、虛假申報或其他欺騙手段騙取留抵退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騙取的退稅款,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等有關規定處理。
十七、本公告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
 

4、個人所得稅退稅金額怎麼算出來的

個人所得稅的退稅金額怎麼算出來的

個人所得稅的退稅金額怎麼算出來的,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個人所得稅的退稅金額怎麼算出來的。

個人所得稅的退稅金額怎麼算出來的1

年度匯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年度已預繳稅額

計算結果大於0,稅務局會退稅,計算結果小於0,需要補稅給稅務局。

綜合所得收入額=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的收入額。


稅退稅的全稱是「個稅年度匯算」。

年度匯算是指一個居民個人在一個自然年內,把他的所有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收入做一次清算,在已預繳稅款的基礎上,「查遺補漏,匯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

個人所得稅額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

 2022年退稅辦理時間: 2022年3月1日-6月30日

個人所得稅的退稅金額怎麼算出來的2

個稅起征點將從2018年10月1日開始,由3500元調整為5000元,而且全國統一為5000元。所以,2022新個稅的起征點是5000元/月。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正確叫法是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准或者免徵額)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具體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五險一金-扣除標准

 2022個稅稅率表如何?

不超過3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超過3000元至12000的部分稅率為10%,超過12000元至25000的部分稅率為20%,超過25000元至35000的部分稅率為25%,超過35000元至55000的部分稅率為30%,超過55000元至80000的部分稅率為35%,超過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45%。


 個人所得稅適用稅率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昌滾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稅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後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個人所得稅的.退稅金額怎麼算出來的3

每個人應納的稅都是由個人的收入決定的,關於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國家有一套嚴格的法律規定,最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將個稅免徵額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也就是說你的工資如果達到了5000元,就需要向國家納稅了。

 一、 綜合所得適用稅率表

1. 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 居民每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的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1)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指旅-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小貼士】

(1)減除費唯迅凳用,即「個稅起征點」,統一按照5000元/月執行

(2)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

(3)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

(4)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包括個人繳付符合國家規定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以及國務院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項目。

 二、經營所得適用稅率表

1.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經營所得包括:個體工商戶、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個人生產經營所得


 三、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扣除預繳適用稅率表

該表與綜合所得稅率表相同

 四、勞務報酬預扣預繳稅率表

勞務報酬每次扣減20%費用後,按次預扣預繳,適用預扣預繳稅率表,年度並入工資薪金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匯算清繳,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匯算清繳後,所繳個人所得稅多退少補。

 五、非居民取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稅率表

1.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5000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非居民個人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 年終獎個人所得稅稅率表(與上表同)

年終獎不並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並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並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七、其他所得

除綜合所得、經營所得外,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

5、個人所得稅退稅額怎麼計算

個人所得稅應退稅額的計算方法是用自己當年的綜合所得減6萬元、減三險一金以及其他專項扣除費用,乘以適用稅率減速算扣除數,這樣計算出來的是本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然後再減去上年已經交的個人所得稅,計算出來有多餘的就是本人的應退稅額。
一、個人所得稅退稅額怎麼計算?
      上年度匯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昌悔局扣除-依法前圓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上年已預繳稅額
      上年度匯算僅計算並結清上年度綜合所得的應退或應補稅款,不涉及以前或往後年度,也不涉及財產租賃等分類所得,以及納稅人按規定選擇不並入綜合所得計算納稅耐讓的全年一次性獎金等所得。
二、個人所得稅退稅的辦理方式有哪些?
      納稅人可自主選擇下列辦理方式:
      (一)自行辦理年度匯算。
      (二)通過取得工資薪金或連續性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扣繳義務人代為辦理。納稅人向扣繳義務人提出代辦要求的,扣繳義務人應當代為辦理,或者培訓、輔導納稅人通過網上稅務局(包括手機個人所得稅APP)完成年度匯算申報和退(補)稅。由扣繳義務人代為辦理的,納稅人應在4月30日前與扣繳義務人進行書面確認,補充提供其上年度在本單位以外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相關扣除、享受稅收優惠等信息資料,並對所提交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負責。
      (三)委託涉稅專業服務機構或其他單位及個人(以下稱「受託人」)辦理,受託人需與納稅人簽訂授權書。
      扣繳義務人或受託人為納稅人辦理年度匯算後,應當及時將辦理情況告知納稅人。納稅人發現申報信息存在錯誤的,可以要求扣繳義務人或受託人辦理更正申報,也可自行辦理更正申報。
三、自己怎麼申請個人所得稅退稅?
      第一步:准備申報
      安裝個人所得稅軟體,打開軟體後,先進行注冊登錄,進入年度匯算:首頁【常用業務】—【綜合所得年度匯算】;
      1)進入申報界面後,填報方式有【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 和【自行填寫】兩種選擇。
      2)為了方便申報,推薦大家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稅務機關已按一定規則預填了部分申報數據,大家只需確認即可。
      3)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開始申報】後,系統提示【標准申報須知(使用已申報數據)】,點擊「我已閱讀並知曉」,開始年度匯算申報。
      第二步:確認信息
      需要對個人基礎信息、匯繳地、已繳稅額進行確認
      第三步:填報數據
      確認預填的收入和扣除信息無誤,可直接點擊【下一步】。
      第四步:計算稅款
      數據系統將自動計算您本年度綜合所得應補(退)稅額
      第五步:提交申報
      確認結果後,點擊【提交申報】即可。
      第六步:退(補)稅
      如存在多預繳稅款,可選擇【申請退稅】。
      有些納稅義務人可能自己都不太清楚上年度一共交了多少錢的個人所得稅,但是這些申報記錄在國家稅務機關都有備案,因此,只要納稅人在網上稅務局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應退稅額是系統自動核算出來的。

6、個稅退稅計算公式

年度匯算是指一個居民個人在一個自然年內,把他的所有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卜頃碰酬、特許權使用費等收入做一次清算,在已預繳稅款的基礎上「查遺補漏,匯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個稅退稅計算公式為:個人所得稅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繳稅額。新個稅法乎物實施之後,單位每月代扣的個稅只是預繳,有可能多繳,也有可能少繳,一年終了要算總賬,再多退少補。當計算結果大於0稅務局會退稅,計算結果小於0,需要補稅給稅務局。
  型談    上一年度終了後,居民個人(以下稱納稅人)需要匯總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以下稱納稅年度)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捐贈後,適用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並減去速算扣除數,計算年度匯算最終應納稅額,再減去納稅年度已預繳稅額,得出應退或應補稅額,向稅務機關電報並辦理退稅或補稅。個人所得稅額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
      滿足三個條件的人就能退個人所得稅:第一、納稅人的綜合收入不足6萬元,且平時繳納個人稅務。第二、納稅人的收入為勞務報酬稿酬所得,需要滿足每年的預扣,預繳高出全年所得適用稅率條件。第三、納稅人滿足附加扣除條件,預繳稅款沒有扣除。

7、個人所得稅退稅怎麼算,可以退回多少錢?

退稅計算公式為:2021年度匯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21年已預繳稅額。其中「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禪核態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的數值,2021年已預繳稅額均為零,且全年應交稅所得額在144000-300000元的,速算扣除數氏穗為16920,適用稅率為20%。將數值帶入公式即可得出,則退稅2000則年收入有154600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五條 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情形包括:(一)從兩處以上取得綜合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二)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中一項或者多項賀源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三)納稅年度內預繳稅額低於應納稅額;(四)納稅人申請退稅。納稅人申請退稅,應當提供其在中國境內開設的銀行賬戶,並在匯算清繳地就地辦理稅款退庫。匯算清繳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8、個人所得稅的退稅的金額怎麼計算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退稅公式計算方法: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繳稅額。個人所得稅退稅一般半個月左右到賬,退稅款最快三個工作日到賬,最慢三十個工作日到賬。如果超過三十個工作日,仍未收到退稅款或系統仍未提度示退稅失敗,建議趕緊與稅局聯系,詢問原因。可以申請個人所得稅退稅的條件有:1、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2、有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的。3、因年中就業、退職或者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減除費用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企業(職業)年金以及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扣除不充分的。4、沒有任職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年度匯算辦理各種稅前扣除的。5、納稅人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年度中間適用的預扣率高於全年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或者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的,稅務機關審核後,按照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退稅。

9、應補退稅額是什麼意思,應補退稅額怎麼算

一、應補退稅額是什麼意思,應補退稅額怎麼算
      應補(退)稅就是本期應納稅額與本期已預繳稅額之間的差,如果為正數就是應補稅額,如果為負數就是應退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的兩種計算方法:
      1、直接計演算法: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金額-彌補虧損
      2、間接計演算法: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3、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4、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棚毀他業務利潤
      5、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期間費用-營業稅金
      6、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
      7、納稅調增項目
      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得扣除;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得扣除;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的部分准予結轉以後納稅年度扣除。(必須實際發生)
二、應納稅額和應補退稅額有什麼區別
      1、「應納稅額」大多數一般發生數在前,就是企業按照稅法規定期間計算得出的應向稅務機關繳納各稅額;
      2、應補(退)稅就是本期應納稅額與本期已預繳稅額之間的差,如果為正數就是應補稅額,如果為負數就是應退稅額。同時,應交所得稅的會計分錄是這樣的:本月計提時,借:所得稅費用。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本月結轉時,借:本年利潤。貸:所得稅費用
      下月繳納時,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貸:銀行存款。而對於實際應補退所得稅額是負數,說明預繳時交多了,匯算清繳應退稅,或者留待以後年度抵減。可以申請退稅;也可不申請退稅,下一年度繳稅時填寫個表《多繳稅款抵交應納稅款表》,抵減好了。後預繳時要注意,年初時就應計劃好,盡量不要超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七十六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公式中的減免稅額和抵免稅額,是指依攜廳照企業所得稅法和國務院的稅收優惠規定減征、免徵和抵免的應納稅額。
      第七十七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三條所稱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是指企業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依照中國境外稅收法律以及相關規定應當繳納鏈隱備並已經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性質的稅款。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紹多多少少也應該知道,應補退稅額就是本期應納稅額與本期已預繳稅額之間的差額,計算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計算方式,另外一種則是間接計算方式。以上就是整理的有關應補退稅額是什麼意思,應補退稅額怎麼算的相關內容,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