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應補退稅額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應補退稅就是本期應納稅額與本期已預繳稅額之間的差,如果為正數就是應補稅額,如果為負數就是應退稅額。稅額指需上繳稅款的數額。按照稅法的規定,經過計算得出的應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數額。應納稅額是指企業按照稅法的規定,經過計算得出的應向稅務機關繳納的所得稅金額。對於有境外所得的企業而言,由於對其境外所得已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可以按規定從其應納稅額中抵免,因此這類企業實際向稅務機關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額可能不等於其應納稅額。補稅,即追稅,是指按照稅法規定,稅務機關發現納稅人漏繳或少繳稅款而令其補繳稅款的行為。退稅,就是在特定的原因或者條件下,稅務機關按照相應的程序,把繳納的稅款再退還給原納稅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零一條 納稅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並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並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2、個稅應補退稅什麼意思?
個稅應補退稅就是個人所得稅本期應繳納的稅額和本期已經繳納的稅額之差值。差值為正數,說明要補稅,即應補稅額;如果差值為負數,說明要退稅,即應退稅額。有滿足退稅規定的,居民可以在個稅軟體上申報,按操作進行退稅。一、個稅應補退稅什麼意思?
個稅應補(退)稅就是本期應納稅額與本期已預繳稅額之間的差,如果為正數就是應補稅額,如敬搜果為負數就是應退稅額。
根據《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規定如下:
依據稅法規定,2019年度終了後,居民個人(以下稱「納稅人」)需要匯總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以下稱亮猛歷「綜合所得」)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以下簡稱「捐贈」)後,適用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並減去速算扣除數,計算本年度最終應納稅額,再減去2019年度已預繳稅額,得出本年度應退或應補稅額,向稅務機關申報並辦理退稅或補稅。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匯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
依據稅法規定,2019年度匯算僅計算並結清本年度綜合所得的應退或應補稅款,不涉及以前或往後年度,也不涉及財產租賃等分類所得,以及納稅人按規定選擇不並入綜合所得計算納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等所得。
二、個人所得稅稅率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
3.比例稅率.
減稅向中低收入傾斜.新個稅法規定,歷經此次修法,個稅的部分稅率級距進一步優化調整,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知山距不變.
個稅應補退稅是應交稅和已交稅之間的差值。當這個差值為正數時,即居民稅費交少了,需要補交,當這個差值為負數時,即居民不需要交那麼多稅費卻已經交了,因此應當退稅給個人,退稅可以在手機上額個人所得稅APP上操作完成。
3、應補退稅額是什麼意思
一、應補退稅額是什麼意思
1、應補退稅額是本期應納稅額與本期已預繳稅額之間的差,如果為正數就是應補稅額,如果為負數就是應退稅額。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日常採取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採取基本平移現行規定的做法預扣預繳。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五十一條
納稅人超過應納稅額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發現後應當立即退還;納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三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稅務機關及時查實後應當立即退還;涉及從國庫中退庫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國庫管理的規定退還。
二、應納稅所得額准予扣除的項目有哪些
1、利息支出的扣除。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
2、計稅工資的扣除。計稅工資按照稅法規定,在計算納稅人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允許扣除的工資標准;
3、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的扣除,可以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
4、捐贈的扣除。納稅人的公益、救濟性捐贈,在應納稅所得額3%以內的,允許扣除。超過3%的部分則不得扣除。
4、個人所得稅中應補退稅額什麼意思?
個人所得稅中應補退稅額的意思是:①少交個人所得稅的個人需要向稅務機關補交個人所得稅。②多交個人所得稅的個人可以向稅務機關申請退多交的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進行納稅調整:
(一)個人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本人或者其關聯方應納稅額,且無正當理由;
(二)居民個人控制的,或者居民個人和居民企業共同控制的設立在實際稅負明顯偏低的國家(地區)的企業,無合理經營需要,對應當歸屬於居民個人的利潤不作分配或者減少分配;
(三)個人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而獲取不當稅收利益。
稅務機關依照前款規定作出納稅調整,需要補征稅款的,應當補征稅款,並依法加收利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四條規定:扣繳義世散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談櫻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或者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的,稅務機關審核後,按照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退稅。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搜侍氏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5、應補退稅額是什麼意思,應補退稅額怎麼算
一、應補退稅額是什麼意思,應補退稅額怎麼算應補(退)稅就是本期應納稅額與本期已預繳稅額之間的差,如果為正數就是應補稅額,如果為負數就是應退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的兩種計算方法:
1、直接計演算法: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金額-彌補虧損
2、間接計演算法: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3、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4、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棚毀他業務利潤
5、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期間費用-營業稅金
6、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
7、納稅調增項目
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得扣除;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得扣除;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的部分准予結轉以後納稅年度扣除。(必須實際發生)
二、應納稅額和應補退稅額有什麼區別
1、「應納稅額」大多數一般發生數在前,就是企業按照稅法規定期間計算得出的應向稅務機關繳納各稅額;
2、應補(退)稅就是本期應納稅額與本期已預繳稅額之間的差,如果為正數就是應補稅額,如果為負數就是應退稅額。同時,應交所得稅的會計分錄是這樣的:本月計提時,借:所得稅費用。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本月結轉時,借:本年利潤。貸:所得稅費用
下月繳納時,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貸:銀行存款。而對於實際應補退所得稅額是負數,說明預繳時交多了,匯算清繳應退稅,或者留待以後年度抵減。可以申請退稅;也可不申請退稅,下一年度繳稅時填寫個表《多繳稅款抵交應納稅款表》,抵減好了。後預繳時要注意,年初時就應計劃好,盡量不要超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七十六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公式中的減免稅額和抵免稅額,是指依攜廳照企業所得稅法和國務院的稅收優惠規定減征、免徵和抵免的應納稅額。
第七十七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三條所稱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是指企業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依照中國境外稅收法律以及相關規定應當繳納鏈隱備並已經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性質的稅款。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紹多多少少也應該知道,應補退稅額就是本期應納稅額與本期已預繳稅額之間的差額,計算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計算方式,另外一種則是間接計算方式。以上就是整理的有關應補退稅額是什麼意思,應補退稅額怎麼算的相關內容,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6、補退稅額是什麼意思
補(退)稅就是本期應納稅額與本期已預繳稅額之間的差,如果喚脊為正數就是應補稅額,如果為負數就是應退稅額.
個人所得稅中應補退稅額的意思是有少交個人所得稅的要向稅務機關補交,多交個人所得稅的可以向稅務機關申請退稅。可以申請退個人所得稅的情形是:
1、年度綜合所得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已預繳個人所得稅;
2、年度中間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於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
3、預繳稅款時,未扣除或未足額扣除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4、納稅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上年度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大病醫療支出;
5、預繳稅款時,未申報享受或者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的,如殘疾人減征個人所得稅優惠等;
6、企業(職業)年金以及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扣除不充分的;
7、納稅人在上物畝年度發生的符合條件的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的。
需要補交個人所得稅的情形有;
1、上年有收入但未預繳申報,需要在年終補稅。
2、除工資薪金外,納稅人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各項綜合所得的收入加總後,導致適用綜合所得年稅率高於預扣率等。
3、上年預繳申報時,超額享受扣除的。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和螞滲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