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跨境退稅 » 為什麼退稅叫征七返三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為什麼退稅叫征七返三

發布時間: 2023-04-12 14:46:19

1、返還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返還售價是什麼意思? 就是你買東西,不滿意,還給你這東清衡顫西的價格

問題二:銷售返還 什麼意思 首先你公司的產品質量應該有保證.比如有衛生部門的生產許可證等.一句就是要手續、資質齊全。再次就是要找你想要合作的商家進行協商,並簽定供貨合同等。一切手續辦理齊全,不就不到渠成嗎?在以後界要按同要求進行供貨就行了。

問題三:返款是什麼意思 返款是泛指,返款這一說法有好多種:
變相降價。例如:買我1000元的貨,我返你80元,但很少用「返款」的字眼。
退錢?其實退錢不會說「返款」!沒有那家機構說:已經XX款項返款給你的XX賬戶!這一說話是錯誤的。
返款是指商業返款,分為全額返款和差額返款兩種。是一種合法的財務走賬行為!醫葯行業用到廣泛,其他行業未涉及到,本人不知!
那醫葯行業來說,代理商幫商業公司墊付貨款給生產廠家,之後商業公司銷售一段時間將應付的貨款打給攔彎生產廠家,這樣一來就是 1筆貨,兩筆錢!但是代理商不可能白搭錢!生產廠家扣除底價貨款後,將多餘的返給代理商,這是代理商的利潤!這里要注意的是:代理商的貨款是由批發價貨款+高開稅金組成,商業公司貨款是代理商給商業公司扣點以後的價錢!中間的差額即是代理商的利潤。這一現象是有發改委的政策和市場現象促成的。

問題四:返貨是什麼意思 大部門出現在供應商和代理商之間的詞語,銷售業績達到一定的程度,供應矗將獎勵制度中的返款變通成返貨,相互之車促進銷售答敗的一種手段!

問題五:返還售價5% 是什麼意思 按照售價的5%返還給你,但是應該有前提,必須銷售了一定量,其實就是進價打個9.5折

問題六:淘寶返還商城積分是什麼意思 返還的積分可以在商城再次消費時候兌換成現金付款,好像是100分是1塊錢。再買東西時候只要是商城的商家就可以,付款最下邊有個骸否使用積分,點使用,就可以折價進去了。

問題七:我們常說的地稅返還是什麼意思 稅收返還是 ***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採取先征後返(退)、即征即退等辦法向企業返還的稅款,屬於以稅收優惠形式給予的一種 *** 補助。

問題八:稅收返還是什麼意思啊? 收稅後,有優惠政策的。可以返還退稅。
滿意請採納

問題九:一萬塊錢百分之120返還是什麼意思 就是你出去10000,返回來12000,這就叫百分之120返還

2、增值稅返還優惠政策

增值稅返還優惠政策 :
1、外貿企業出口貨物(委託加工修理修配貨物除外)增值稅退(免)稅的計稅依據,為購進出口貨物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的金額或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註明的完稅價格。
2、外貿企業出口委託加工修理修配貨物增穗裂值稅退(免)稅的計稅依據,為加工修理修配費用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的金額。外貿企業應將加工修理修配使用的原材料(進料加工海關保稅進口料件除外)作價銷售給受託加工修理修配的生產企業,受託加工修理修配的生產企業應將原材料成本並入加工修理修配費用開具發票。進料加工仍採用委託加工。
增值稅主要退稅類型
根據初步統計,當前常見的增值稅退稅有以下幾種:
1、出口企業退稅:指對出口貨物退還已經徵收的增值稅。
2、軟體企業退稅: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體產品,2010年數笑前對實際稅負超過3%的增值稅部分即征即退,返還的稅款專項用於企業的研究開發軟體產品和擴大再生產。
3、福利企業退稅:按企業實際安置殘疾人員的人數定額退還增值稅,每位殘疾人員每年可退還增值稅的限額為3。5萬元。
4、模具,數控機床,鑄鍛件退稅:模具生產企業生產銷售的模具產品可按實際繳納稅額返還70%,返還的稅款專項用於模具產品的研究開發。數控機床企業生產銷售的數控機床產品可按實際繳納增值稅額退還50%,退還的稅款專項用於企業的技術改造、數控機床產品的研究開發等方面。專業鑄鍛企業生產銷售的鑄鍛件,可按實際繳納增值稅額返還35%,返還的稅款專項用於企業的技術改造和鑄鍛件產品的研究開發。
5、宣傳文化事業退稅:對符合《關於繼續實行宣傳文化增值稅和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147號)條件的刊物,業務或新華書店實行增值稅退稅,退還的增值稅稅款應專項用於技術研發、設備更新、網點建設和信息系統建設等方面。
6、再生資源退稅:以工業廢氣為原料生產的高純度二氧化碳,以垃圾為燃料生產的電力或熱力,以煤炭開采中伴生的舍棄物油母頁岩為原料生產的頁岩油,以廢舊瀝青混凝土為原料生產的再生瀝青混凝土,採用旋窯法工藝生產並且摻兌廢渣比例不低於30%的水泥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對以退役軍用發射葯為原料生產的塗料硝化棉粉,對燃煤發電廠及各類企業產生的煙氣、高硫天然氣進行脫硫生產的副產品,以廢棄酒糟和釀酒底鍋水為原料生產的蒸汽、活性炭、白碳黑、乳酸、乳酸鈣、沼氣,以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頁岩為燃料生產的電力和熱力,利用風力生產的電力,部分新型牆體材料產品實行即征即退50%的增值稅政策;對納稅人銷售的以三剩物、次小薪材、農作物秸稈、蔗渣等4類農林剩餘物為原料自產的綜合利用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辦法。
7、核電退稅:核力發電企業生產銷售電力產品,自核電機組正式商業投產次月起15個年度內,統一實行增值稅先征後退政策,增值稅退稅款應專項用於還本付息,不徵收企業所得稅。
8、物回企業退稅:對物回企業2009年銷售再生資源實現的增值稅,按70%的比例退回給納稅人;對其2010年銷售再生資源實現的增值稅,按50%的比例退回給納稅人。
增值稅退稅情況說明怎麼寫
1、申請人名稱:填寫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姓名。
2、申請人身份:選擇「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
3、聯系人名稱:填寫聯系人姓名。
4、聯系人電話:填寫聯系人固定電話號碼或手機號碼。
5、納稅人名稱:填寫稅務登記證所載納稅人的全稱。
6、納稅人識別號:填寫稅務機關統一核發的稅猜畢閉務登記證號碼。
7、原完稅情況。
8、申請退稅金額:填寫申請退(抵)稅的金額,應小於等於原完稅情況實繳金額合計。
9、退稅政策依據:填寫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依據。
10、受理情況:填寫核對接收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資料的情況。
11、核實情況。
12、退還方式:退還方式可以單選或多選。對於有欠稅的納稅人,一般情況應選擇「抵扣欠稅」。對於選擇「抵扣欠稅」的情況,稅務機關可以取消該選擇,將全部申請退稅的金額,以「退庫」方式辦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十五條 下列項目免徵增值稅:
(一)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
(二)避孕葯品和用具;
(三)古舊圖書;
(四)直接用於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
(五)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和設備;
(六)由殘疾人的組織直接進口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
(七)銷售的自己使用過的物品。
除前款規定外,增值稅的免稅、減稅項目由國務院規定。任何地區、部門均不得規定免稅、減稅項目。

3、2022退稅政策解讀

一、關於留抵退稅新政的主要內容
      今年的留抵退稅新政有三大特點:一是聚焦「小微企業和重點支持行業」;二是「增量留抵和存量留抵」並退;三是「制度性、一次性和階段性」安排並舉。具體來說,新政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小微企業留抵退稅政策,即在2022年對所有行業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並按月退還增量留抵稅額;二是製造業等行業留抵退稅政策,對「製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六個行業符合條件的企業,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並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這里著重說明和強調五個問題:
      第一,將先進製造業按月退還增量留抵稅額的政策范圍擴大到所有小微企業和六個重點行業,並作為一項長期性政策。第二,對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製造業等行業企業在2019年4月1日前形成的存量留抵稅額予以退還。這項存量留抵退稅政策是一次性政策。這里的「一次性」,是指納稅人在獲得存量留抵退稅後,將不再有存量留抵稅額。第三,2019年開始實施的普遍性留抵退稅政策,設置了「連續六個月增量留抵稅額稿豎大於零,且第六個月不低於50萬元」的退稅門檻,此次對小微企業階段性取消這一退稅門檻,14號公告第一條中規定,執行期限為2022年12月31日前。第四,小微企業和製造業等行業留抵退稅政策的適用主體不僅指企業,還包括按照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個體工商戶。第五,從政策分類及條件看,小微企業留抵退稅政策和製造業等行業留抵退稅政策的適用主體可能存在重疊,也就是說,某個納稅人,比如製造業小微企業,既可以適用小微企業留抵退稅政策,也可以適用製造業等行業留抵退稅政策,納稅人可以自主選擇適用,其政策實施的效果是一樣的。
二、關於留抵退稅新政適用主體的確定
      一是關於製造業等六個行業的確定。對於適用製造業等六個行業留抵退稅政策納稅人的確定,延續了此前先進製造業留抵退稅政策「從主」適用原則,按照納稅人的主營業務來判斷納稅人是否滿足行業相關條運橋件,而非以納稅人登記的行業確定。也就是說,只要納稅人從事製造業等六個行業業務相應發生的增值稅銷售額合計佔全部增值稅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即符合製造業等六個行業的主體條件。這里需要著重說明三個問題:
      第一,關於銷售額比重的計算區間。銷售額比重根據納稅人申請退稅前連續12個月的銷售額計算確定。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計算銷售額佔比時,計算公式的分子為六個行業項下增值稅銷售額的合計數。第二,關於行業登記信息。對於納稅人六類收入佔比超過50%,但納稅人登記的行業信息不屬於這六個行業的,特別是六個行業中某類收入為該納稅人各類收入的最高值時,建議納稅人及時按規定辦理行業登記信息變更。第三,關於先進製造業留抵退稅政策停止執行。在先進製造業增量留抵退稅政策擴大到製造業等六個行業,並對存量留抵稅額實施退稅後,製造業等六個行業留抵退稅政策已經完全覆蓋了此前的先進製造業增量留抵退稅政策。因此,新政實施後,先進製造業增量留抵退稅政策同時停止執行。
   旁敬猛   二是關於企業規模的劃型標准。目前,相關部門對外公布的劃型標准主要有兩個:一是由人民銀行等5部門發布的《金融業企業劃型標准規定》,按照「資產總額」這1項指標對金融業企業進行劃型;二是工信部等4部委發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准規定》,採用「營業收入」「資產總額」和「從業人員」三個指標中的一個或兩個指標組合,分別對16類行業進行劃型。此外,還有「教育」「衛生」等6類行業未納入該劃型標准。
      為切實保障留抵退稅政策落地落實,堅持規范統一和全覆蓋的原則,留抵退稅政策中採用了上述兩個標准中的「營業收入」和「資產總額」兩個指標來確定企業規模。同時,對這兩個標准中未設置「營業收入」或「資產總額」指標的行業,以及未納入兩個標准劃型的行業,明確劃型標准如下:微型企業標准為增值稅銷售額(年)100萬元以下(不含100萬元);小型企業標准為增值稅銷售額(年)2000萬元以下(不含2000萬元);中型企業標准為增值稅銷售額(年)1億元以下(不含1億元)。
      這里著重強調三個問題:第一,資產總額指標按照納稅人上一會計年度年末值確定。第二,營業收入指標按照納稅人上一會計年度增值稅銷售額確定。增值稅銷售額,包括納稅申報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適用增值稅差額征稅政策的,以差額後的銷售額確定。第三,《中小企業劃型標准規定》在劃型指標的運用上,有的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指標,有的只需要滿足其中一個指標即可,納稅人應根據其所處不同國民經濟行業適用相應的劃型指標。
三、關於留抵退稅基本條件
      2022年留抵退稅新政延續了先進製造業增量留抵退稅政策的基本退稅條件,即需要同時滿足以下四項條件:(1)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2)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騙取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3)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4)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
      這里需要說明三個問題:第一,這四項條件對小微企業留抵退稅政策和製造業等行業留抵退稅政策同樣適用;第二,這四項條件對增量留抵退稅和存量留抵退稅同樣適用;第三,新政出台後,《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2019年第39號)規定的普遍性留抵退稅政策,即老政策繼續實施,相較於新政策,老政策除需同時符合這四項條件外,仍需要滿足「連續六個月增量留抵稅額大於零,且第六個月不低於50萬元」的退稅門檻要求。
四、關於留抵退稅額的計算
      一是關於存量留抵稅額和增量留抵稅額。允許退還的留抵稅額,是以留抵稅額的余額為基礎進行計算的,留抵稅額包括增量留抵稅額和存量留抵稅額。
      存量留抵稅額,是指留抵退稅制度實施前納稅人形成的留抵稅額。在確定存量留抵稅額時,以納稅人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稅額為標准值。如果納稅人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大於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稅額,以2019年3月底數為存量留抵稅額。如果納稅人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小於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稅額,以納稅人當期的期末留抵稅額為存量留抵稅額。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後,存量留抵稅額為零。
      增量留抵稅額,是指留抵退稅制度實施後,即2019年4月1日以後納稅人新增加的留抵稅額。如前所述,如果納稅人當期的期末留抵稅額大於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稅額,則增加部分即為增量留抵稅額。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納稅人獲得存量留抵退稅後,不再需要與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稅額進行比較,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即為增量留抵稅額。
      二是關於進項構成比例的規定。為簡化操作,減輕納稅人核算負擔,此次留抵退稅新政策不區分存量留抵退稅和增量留抵退稅,均設置統一的進項構成比例。同時,計算取數區間也與老政策相同,統一設置為2019年4月1日至申請退稅前。
      需要說明的是,納入進項構成比例計算的扣稅憑證中,增加了帶有「增值稅專用發票」字樣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和納入進項抵扣憑證范圍的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作為進項構成比例計算公式的分子,且這一調整也同樣適用於繼續實施的老政策。
      三是關於可退還的留抵稅額。以納稅人當期的增量留抵稅額或者存量留抵稅額,乘以進項構成比例,即計算出納稅人當期可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或者存量留抵稅額。
五、關於退稅申請時間
      今年的留抵退稅新政策,區分增量和存量,聚焦關鍵時間節點,實行梯次分步退稅。具體時間安排是:
      (一)關於增量留抵退稅。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製造業等行業企業,均可以自2022年4月納稅申報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按月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二)關於存量留抵退稅。微型企業、小型企業、中型企業和大型企業,分別可以自2022年4月、5月、7月和10月納稅申報期起申請退還存量留抵稅額。
      這里需要強調說明以下幾個事項:第一,納稅人在申請留抵退稅前,應先完成當期的增值稅納稅申報。第二,留抵退稅申請時間的一般規定是,納稅人應在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申請留抵退稅;同時,考慮到今年留抵退稅涉及眾多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為更好地服務納稅人,2022年4-6月申請留抵退稅的時間已從納稅申報期內延長至每月的最後一個工作日。自2022年7月開始,申請留抵退稅的時間恢復為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第三,延長4-6月留抵退稅申請時間的規定,不僅適用於此次出台的新政策,同時也適用於繼續實施的老政策。第四,存量留抵退稅和增量留抵退稅申請時間存在一定差異,為避免給納稅人造成不必要負擔,如果符合規定的退稅申請時間,納稅人可以同時申請存量留抵退稅和增量留抵退稅。比如,微型企業在2022年4月既可以申請存量留抵退稅,也可以申請增量留抵退稅,因此,微型企業在4月份完成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後,只需要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一次退稅申請,即可同時申請存量留抵退稅和增量留抵退稅。第五,上述時間為申請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的起始時間,納稅人在當期未申請的,以後納稅申報期也可以按規定申請。比如,微型企業可以自2022年4月納稅申報期起申請存量留抵退稅,如果4月份未申請,5月及以後也可以提出退稅申請。
六、與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銜接
      按照現行規定,納稅人不能同時適用留抵退稅政策和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也就是說,享受過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的,不得申請留抵退稅;已獲得留抵退稅的,也不得再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此次留抵退稅力度加大後,可能有此前選擇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的納稅人,希望重新選擇留抵退稅;同時也有納稅人在申請留抵退稅時未考慮全面,也希望給予重新選擇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的機會。針對上述納稅人關切,14號公告明確規定,納稅人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將已取得的留抵退稅款全部繳回後,按規定申請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納稅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的,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將已退還的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稅款全部繳回後,按規定申請退還留抵稅額。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第一,納稅人需在2022年10月31日前完成全部已退稅款的繳回。第二,納稅人必須在將需繳回的留抵退稅款全部解繳入庫以後,才能轉入進項稅額繼續抵扣;未全部繳回入庫的,不得轉入繼續抵扣。
七、關於留抵退稅征管規定
      2019年建立留抵退稅制度時,稅務總局配套制發了《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20號,以下簡稱20號公告),對留抵退稅申請、受理、審核、退庫等全環節流程相關征管事項進行了明確規定。此次出台的留抵退稅政策,並未對現行退稅辦理流程作實質性調整。分環節看,具體規定如下:
      一是關於納稅人申請留抵退稅環節。納稅人申請留抵退稅時,只需要提交一張《退(抵)稅申請表》,這張申請表可以通過辦稅服務廳當面提交,也可以通過電子稅務局網上提交。結合新政策內容,《退(抵)稅申請表》的填報內容做了相應調整,增加了部分欄次,調整了部分欄次表述,同時,為便利納稅人申請退稅,各地電子稅務局已實現《退(抵)稅申請表》中大部分數據的預填功能,納稅人也可以結合實際經營情況對預填內容進行修改,最後進行確認,即可提交退稅申請。
      二是關於核准留抵退稅環節。稅務機關受理納稅人的留抵退稅申請後,將按規定進行退稅審核,並根據不同情況出具審核結果。第一種情形是,納稅人符合全部退稅條件,且未發現任何風險疑點及未處理事項,准予留抵退稅。第二種情形是,納稅人不符合留抵退稅的一項或多項條件的,不予留抵退稅。第三種情形是,雖然納稅人符合留抵退稅條件,但存在風險疑點或相關未處理事項的,將暫停辦理留抵退稅,並對相關風險疑點進行排查,對未處理事項進行處理。處理完畢後,再按規定繼續辦理留抵退稅。
      三是關於開具稅收收入退還書環節。當稅務機關作出准予退稅的決定後,將相應開具稅收收入退還書,並發送給同級國庫部門。
      四是關於稅款退庫環節。國庫部門收到稅務機關發送的稅收收入退還書後,按規定進行退庫審核,審核通過後,將退稅款退付到納稅人指定的賬戶上。

4、留抵退稅政策

【法律分析】:留抵退稅,其學名叫」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優惠」,就是對現在還不能抵扣、留著將來才能抵扣的」進項」增值稅,予以提前全額退還。2019年3月21日晚間,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其中提到,自2019年4月1日起,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

【法律依據】:《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 第八條 自2019年4月1日起,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

(一)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納稅人,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1.自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起,連續六個月(按季納稅的,連續兩個季度)增量留抵稅額均大於零,且第六個月增量留抵稅額不低於50萬元;

2.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

3.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的;

4.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的;

5.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的。

(二)本公告所稱增量留抵稅額,是指與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稅額。

(三)納稅人當期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增量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60%

進項構成比例,為2019年4月至申請退稅前一稅款所屬期內已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含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解繳稅款完稅憑證註明的增值稅額占同期全部已抵扣進項稅額的比重。

(四)納稅人應在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留抵稅額。

(五)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適用免抵退稅辦法的,辦理免抵退稅後,仍符合本公告規定條件的,可以申請退還留抵稅額;適用免退稅辦法的,相關進項稅額不得用於退還留抵稅額。

(六)納稅人取得退還的留抵稅額後,應相應調減當期留抵稅額。按照本條規定再次滿足退稅條件的,可以繼續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留抵稅額,但本條第(一)項第1點規定的連續期間,不得重復計算。

(七)以虛增進項、虛假申報或其他欺騙手段,騙取留抵退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騙取的退稅款,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等有關規定處理。

(八)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中央、地方分擔機制另行通知。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5、個人所得稅返還政策

最近退稅很火,但是很多人並不會操作,很多文章也沒說清楚。

公子教身邊的同事怎麼操作,有人退稅500,有人退稅5000。



我一朋友也跟著操作了一波,
結果發現要補稅4000,
嚇得他直接丟手機跑路。
怎麼,現在都流行騙進來殺嗎?

後面公子教他一個操作,反而還拿回了2000多。
公子這個流程,連稅務局都得直呼內行。



在這里,把退稅流程分享給大家.
這篇文章,分為四部分:


1、為什麼會退稅?
2、退稅流程怎麼走?
3、教你一招,從補稅邊退稅!
4、常見問題解答。

所謂退稅,
退的是我們的個人所得稅,
國家從1980年開征個稅以來,至今已改革6次了,
每次改革都是為了讓個稅制度更加體現出它設立的初衷——調節個人收入差距,體現社會公平。


在去年,個稅的起征點從3500上調到5000,讓一大批人不再需要用交個稅。
同時還設立了6項個稅專項扣除,


交稅之前,如果有這6項支出,可以申報減少交稅額。


同時,國家還實行了新規「月度預繳,年度清算」,也就是說,

每個月國家會按照我們的收入先扣稅,一年結束以後,清算你全年的收入,

如果發現你達不到扣稅的標准,或者平時你沒申報這6個專項扣除,

就可能多收了你的稅,最後得退給你。


這項措施,本質上還是照顧我們窮人,
畢竟我們背負房貸租金,或者養孩子養老人這些的話,壓力很大,
如果可以減免,
稅率就會跌下幾個級別,
少交很多稅。


既然能退稅,
話不多說,我們先操作一波,
看看國庫能夠給我們撥下多少款項。

我提前替大家操作了一遍,
現在直接把教程放給大家:


說明:
直接在應用商店裡面下載「個人所得稅」APP即可。


說明:

必須注冊才能使用,不注冊的話可能回提示功能未開通。

可以用人臉識別注冊,以後打開很方便,不然每次都要輸入手機號和密碼,很麻煩。



說明:
先匯算一下,APP已經幫我們提前填好數據了,看下符不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


說明:
一般稅務局能夠直接通過資料庫帶出我們身份信息、單位信息和繳稅數據。
如果19年辭職過,存在幾家公司任職的情況,隨便選一家就行。
如果對稅務局帶出來的數據無異議,點擊提交申報就可以。
如果有異議,可以切換到標准申報修改。


說明:
如果我們選擇標准申報,勾選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就行,自行填寫的話太復雜,不懂稅法很容易填錯。


說明:
填完基本信息之後,點下一步到個人年綜合所得與稅前扣除頁,如有不對,可以點進去調整。
你會發現,自己實際年收入和這里的不一樣,有些收入沒出現,那是因為個稅只徵收工資、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這四項,其他的收入不用上報,一般人就只有工資薪金這一項。
而可以扣除的項很多,我們需要注意的是6項專項附加扣除,這是一般人最常見的,如果有數據沒帶出來的,可以點進去新增扣除。


說明:
填完信息,點下一步,然後提交退稅,
這個時候需要綁定用來退稅的銀行卡,填寫銀行卡信息後提交並選中這種卡確定。
最後操作就完成了,只需要等著就好了。
快的一兩天到賬,慢的一周左右。

說明:
如果提交完成後感覺算得不對,還可以在查詢裡面找到自己提交的記錄並撤銷重來。


基本上按照這個教程走下來,
我們能退稅的就能退到稅,
該補稅的補多少也會顯示。


這個操作流程,
建議大家收藏,
因為以後每年的3月至6月,
都需要自己申請退補稅了。

大家不要多想,
國家的錢不可能白拿,
我那朋友之所以能夠操作回來6000多,
主要是要和國家好好「算算帳」。


實際上也就是我們以後一定要學會的一個技能——學會申報稅前扣除。


如果要補稅,
我們先別慌,試著填一下專項附加扣除填報:


裡面會有6項我們日常生活常見的支出,
這些支出是可以在稅前扣除的。


納尼,稅前扣除聽不懂?
那我們稍微涉及一點點數學知識,作如下解釋:


上圖是我們納稅所得額的數學計算過程,
我把我們大多數人最經常遇到的情況高亮顯示了,
當我們走標准申報計算出年綜合所得算出來以後,
如果要補稅,
我們一定要記得來看一下可以減少扣稅的項。


可以減少扣稅的項裡面最常見的是
減除費用
專項扣除
專項附加扣除
這三項。


減除費用就是起征點5000*12=6萬。


專項扣除是我們常說的「五險一金「中,需要我們自身承擔一部分費用的」三險一金「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


專項附加扣除是國家為了減輕我們負擔,
在去年新增的6項:
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房貸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


子女教育項,每個子女每個月可以扣1000,從小學到博士研究生都可以扣,
要麼全部扣在父母一個人頭上,或者兩個人攤,但一年內扣法不能變化。


繼續教育項,提升學歷時,每個月可以扣400元,一個學歷等級最多扣48個月,
如果考取專業證書,不管你前期報班報考花了多少錢,只能在拿到證的當年扣掉3600元。


大病醫療項,必須是走醫保報銷後,醫保用葯范圍內自負部分超過15000元的可以扣,最多扣80000元。
這筆錢可以扣在自己頭上,也可以扣在配偶頭上,子女發生的可以扣在父母一方的頭上。


房貸利息項,購買首套住房的貸款利息,每個月可以扣1000,最多扣20年。
每個人只能有一套房的資格可以扣,不能扣第二套房。


住房租金項,必須是工作的城市沒有房子但是租房的人才可以扣,
如果是在直轄市、省城或者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城市,每個月可以扣1500,
其他小城市,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每個月可以扣1100元,
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每個月可以扣800元。
提前結束租房合同的,按照實際租房時間計算。


贍養老人項,獨生子女每個月可以扣2000,
非獨生子女,大家去分攤2000元的扣除額度,
分攤方式可以是老人指定分攤比例,也可以大家書面約定分攤比例,還可以平均分攤,
指定分攤由於書面約定分攤。


這6項可能是常人最容易減少扣稅的6項,
如果有,一定要填上,
填完以後,一般能少交不少稅,
甚至能實現退稅!

帶大家過完一遍操作流程和「補改退」技巧,
接下來我們集中解答一下大家常見的問題。


1.為什麼有的人要退,有的人要補?

一頓操作之後,
有的人可以退,有的人得補,
不管結果如何,
可能很多人都會疑惑,為什麼我要補稅?
什麼樣的人要補稅?什麼樣的人才可以退稅?


需要補繳的人,
主要存在兩種情形:


第一是收入渠道不止一個。
比如有的人在兩家公司領取工資,每家公司都是8000。
在月度預繳時,每家公司都要先扣掉5000的起征點,剩下的3000,兩家公司分開看,都只用交3%的稅,3000*3%=90元,兩家一共交180元。
但在年度匯算時,我們發現他一個月收入16000,減去起征的6萬(5千*12),還超出了132000,應該徵收10%的稅,132000*10%-2520=10680,所以年底匯算的時候他就應該補稅10680-180=10500。

很多人不是在兩家公司獲取收入,
而是一家公司通過兩張甚至4張銀行卡獲取收入,
這種方法如果國家查到的話也是需要補稅的。


第二是有副業的人群。
有的人除了領工資,還接了其他的私活兒,
因此會獲得一些勞務報酬、稿酬或者特許權使用費等。
這些收入平時單獨計稅,小筆小筆的稅率低,收得少,
等到年度匯算的時候,加總起來發現年收入很高,適用更高的個人所得稅率,
於是平時征少了,最後也得補回去。


而可以退稅的人,
也存在這么幾種情況:


第一是年度匯算時總收入不超過6萬的。
比如花花第一個月收入8000,其他月份收入4000,
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應該繳稅(8000-5000)*3%=90元。
但是年度匯算時發現花花一年總收入才52000(4000*11+8000),
不到6萬(5000*12)的起征點,無需納稅。
於是可以退稅90元。


第二是有可以稅前扣除的開支,但是平時沒申報扣除。
比如花花每月收入8000,每月預繳的時候需要交稅3000*3%*12=1080。
但是年度匯算的時候,發現花花有小孩在上學,可以享受每個月2000額度的子女教育專項扣除。
於是扣除掉2000後,花花應該交稅1000*3%*12=360。
所以花花可以退稅1080-360=720元。


第三是一年中就業中斷導致扣除數不充分的。
比如花花去年在某公司上了8個月的班,每月工資1萬,
但查出精神分裂,辭職回家養病去了。
月度預繳的時候,前八個月按10%交稅:(10000-5000)*10%*12-2520=3480。
後面沒上班了,於是年度匯算時花花的收入只有80000,
扣除60000剩下的只用按照3%交稅:20000*3%=600。
於是,花花可以申請退稅3480-600=2880元。


第四是一些自由職業的人群。
比如花花沒有任職於哪家公司,只是在家接插畫私活兒取得收入。
因此也沒有公司給她交「三險一金」,但她自己以自由職業的身份交了職工養老金和職工醫保。
她自己交的養老金和醫保是可以在稅前扣除的,
但由於沒有公司給她交「三險一金」,
在月度預繳時,就只能按照她的月收入扣稅,沒有扣除她交的養老金和醫保。
最後年度匯算時,需要把她交的養老金和醫保扣除,
於是月度預繳的稅就比年度匯算時多,
因此產生退稅。


第五是有些人勞務報酬、稿酬太高,月度預繳稅率過高。
有的人收入的主要構成部分是勞務報酬,
屬於那種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那種,一筆勞務報酬十幾二十萬,
一年中也就發生一兩筆。


比如花花去年有一筆勞務報酬是15萬,
按照勞務報酬稅率,
月度預繳時她交的稅是:15萬*80%*40%-7000=41000。


但是年度匯算發現她全年就只有這筆收入,
適用綜合個人所得稅10%,只需要交15萬*10%-2520=6480。
於是可以退稅41000-6480=34520元。


第六是本來享受個稅優惠,但是在月度預扣時沒有申報享受的。
比如殘疾人享有稅收優惠,但是平時沒有申報享受,
於是可以享受退稅。


第七是有些人平時有為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可以稅前扣除,
但平時預扣預繳時沒有申報的。


上面這么多種情況之所以存在,
主要還是國家實行的這個新的征管辦法「月度預繳,年度匯算」,
月度匯算時採用的標准和年度匯算時採用的標准不一樣,
才導致需要補退稅。


有人不禁要問了,
既然這么麻煩,國家幹嘛還要弄這一套呢?
這不都是為了我們窮人考慮嘛,
大家會發現,
能夠退稅的情況,
不是收入低,就是開銷大,負擔重的。
需要補稅的,
不是兩處任職,處處拿錢,就是收入渠道多元的。


如果只按照月度預扣的方式去收,
那很多來錢廣,來錢多的人也成了漏網之魚。
因此最後再來個年度匯算,
一年收入多少看得清清楚楚,
該補交的交,
該退稅的退,
使整個社會更加公平合理。

2.退稅是0啥意思?


從上一個問題的答案就可以看出來,
如果月度預繳和年度匯算不一樣,就會補稅或者退稅,
但兩個值一樣,那肯定就是退稅為0。


比如那些月月固定領單份工資的人,
月入8000,沒有其他收入,沒有什麼扣除。
平時交的稅和匯算的稅一樣,
退稅就是0。


3.發現需要補稅,可不可以不補?


有的人打開APP一直點點點,
最後發現自己要補繳一大筆稅,
馬上就退出了,
以為這樣就不用補稅了。

但這樣是不對滴,
退稅是權力,可以放棄,
但補稅是義務,你逃不掉的。



但凡如果要補稅的,一定要補(400塊以下,依據政策,可以不補)。
且一定要在6月30日前補齊。
否則不僅要交滯納金。(每日萬分之五);
還會上徵信,影響到貸款買房買車。
金額較大的,算刑事犯罪。



怎麼說呢?
納稅光榮啊!



4.什麼人不需要報稅?



那有人問,是不是我不下這個APP,
就不用管了?
錢我也不要了,只要別讓我補稅就行!


事實上,有的人可以不管,
但有的人非管不可,如果你不下載APP進行年度匯算,
你欠的稅一直在稅務局那裡壓著,他們有的是辦法找到你。
那麼,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不管,什麼情況下我們必須進行年度匯算呢?


可以不進行年度匯算的情況有:

1)納稅人不到12萬的,不論需要補繳的稅收是多少,都不需要進行年度匯算。
所以,只要你年收入不足12萬,打開APP發現要退稅,你可以直接退出不管。

2)納稅人需要補稅的金額不超過400元,不管年收入是多少都不用補繳。
所以,如果你點完以後發現要補的稅不超過400塊,你也可以直接退出不管。

3)如果你有退稅,你可以放棄不進行匯算,你的權力你可以放棄。

4)如果你的退稅是0,你也不用管,不需要補稅也不需要退稅,和你無關。


從上面可以不進行匯算的情況
你也可以看出,
只有你年收入超過12萬且需要補稅的金額超過400元以上時,
你才需要進行年度匯算。

最後,公子再多說幾句:


一是建議都下個APP來看一下,
萬一退稅還能有個「意外之財」,
萬一補稅(補400塊以下,年收入低於12萬的可以不補),必須要6月底前補齊。
否則有滯納金(日萬分之五利滾利),上徵信,偷稅漏稅話還可能成刑事犯罪。


二是操作的時候,看下自己的收入有沒有不對的地方,
有可能有些企業盜用你的信息走賬,
他們拿錢你交稅,沒天理。
如果碰到,APP內舉報和報警就對了。


三是有些地方疫情原因,比如湖北、北京這些,還不支持個稅申報,
建議再等等。


四是目前的個稅申報只統計工資薪金、稿酬、勞務報酬和特許權使用費,
其他的比如房租、股票收入、分紅等不算,別傻乎乎往裡填,要交稅的!


五是年終獎高的同學,選擇單獨計稅,不要選全部並入綜合所得計稅,單獨計稅會少交一點,。
如果在工資薪金那欄上沒有年終獎這項,說明公司已經給你選了「全部並入綜合所得計稅」了,
那就只能在其他專項扣除上下功夫了。


好了,
攻略已經帶大家走完了,
大家快去看看國庫給你撥了多少款吧。

大家還有不懂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信,碼字不易,如果大家覺得有用,可以點個贊,算是給我的鼓勵。


關注肆大財子。買對保險,省一半的錢!

6、2021年留抵退稅政策

退稅減費政策操作指南

3354 2023年增值稅期末退稅政策

一個

適用對象

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製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下簡稱製造業等行業)、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和批發零售業。修理及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冊神拍工作業,以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以下簡稱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含個體工商戶)。

政策內容

(一)自2023年4月起,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稅額。

(2)自2023年4月起,符合條件的微型企業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次性退還存量補貼;符合條件的小企業可從2023年5月的納稅申報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次性退還股票津貼。

(三)自2023年4月起,符合條件的製造業等行業企業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免稅額。

(4)符合條件的製造業等行業中型企業,可自2023年5月申報納稅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次性退還存量津貼;符合條件的製造業等行業大型企業,可從2023年6月申報納稅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次性退還存量補貼。

(五)自2023年7月起,符合條件的批發零售企業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免稅額。

(六)符合條件的批發零售企業,自2023年7月起,可向主管稅務機瞎手關申請一次性退還存貨免稅額。

操作過程

(一)享受方式

納稅人申請退稅應提交《退(抵)稅申請表》。

(二)辦理渠道

可通過辦稅服務廳(場所)和電子稅務局辦理,具體地點和網站可從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網站「辦稅服務」欄目查詢。

(3)申報要求

1.納稅人應在納稅申報期內完成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後申請退稅。2023年4月至7月,停留抵退稅申請時間延長至每月最後一個工作日。

2.納稅人出口貨物和勞務以及發生跨境應稅行為屬於免稅、退稅范圍的,可以在同一申報期內申請免稅、退稅以及留抵退稅。

3.申請退(留)稅的納稅人,出口貨物和服務及跨境應稅活動申請退(免)稅的納稅人,應當按期申報退(免)稅。當期可申報免退稅的出口銷售額為零的,實行免退稅零申報。

4.納稅人申報免稅、退稅並申請退稅的,稅務機關應當先辦理免稅、退稅。免稅、退稅後,納稅人仍符合減稅、退稅條件的,再申請減稅、退稅。

5.退稅期間,因納稅申報、檢查、評估、調整等原因導致最終免稅額發生變化的,按照最新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最終免稅額確定允許退稅的最終免稅額。

6.納稅人在同一申報期內申請免抵退稅和申請留抵退稅的,或者在納稅人申請留抵退稅時存在未被稅務機關核定的免抵退稅金額的,在稅務機關核定免抵退稅金額後,通過扣除最近一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期末的免抵退稅金額,確定允許的增抵稅額。

經稅務機關核定的可抵扣應退稅額,是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可抵扣應退稅額」第15欄中,納稅人當期已核定但尚未申報的可抵扣應退稅額。

7.納稅人既有增值稅欠費又有期末抵稅額的,按照最新《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期末抵稅額扣除增值稅欠費後的余額確定允許的增量抵稅額。

8.納稅人在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和免抵退稅申報後,在稅務機關批准免抵退稅前,批准上期退稅的,以最近一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期末扣除稅務機關批准免抵退稅後的余額計算本期免抵退稅州羨。經稅務機關核定的退稅額,是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上期退稅」第22欄中納稅人本期已核定但尚未申報的退稅額。

9.納稅人在收到稅務機關批准退稅的本期《稅務事項通知書》後,用稅務機關批準的抵扣進項稅額抵減最終抵扣稅額,並在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時,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第22欄填寫「上期抵扣稅額退稅」。

10.納稅人如需申請退還全部已退稅款,可通過電子稅務局或辦稅服務廳提交《繳回留抵退稅申請表》。納稅人已全部退還已退稅款後,在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時,納稅人在《增值稅及附加稅費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上期退稅」第22欄填寫負數,可繼續按規定抵扣進項稅額。

(四)相關規定

1.申請退稅時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

信用等級為A級或B級;申請退稅前36個月沒有騙取退稅、騙取出口退稅或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情況;申請退稅前36個月內沒有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以上;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退(退款)政策。

2.提高

量留抵稅額

增量留抵稅額,區分以下情形確定:

納稅人獲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前,增量留抵稅額為當期期末留抵稅額與2019年3月31日相比新增加的留抵稅額。

納稅人獲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後,增量留抵稅額為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3.存量留抵稅額

存量留抵稅額,區分以下情形確定:

納稅人獲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大於或等於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稅額的,存量留抵稅額為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小於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稅額的,存量留抵稅額為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納稅人獲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後,存量留抵稅額為零。

4.劃型標准

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按照《中小企業劃型標准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和《金融業企業劃型標准規定》(銀發〔2015〕309號)中的營業收入指標、資產總額指標確定。

資產總額指標按照納稅人上一會計年度年末值確定。營業收入指標按照納稅人上一會計年度增值稅銷售額確定;不滿一個會計年度的,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增值稅銷售額(年)=上一會計年度企業實際存續期間增值稅銷售額/企業實際存續月數×12

增值稅銷售額,包括納稅申報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適用增值稅差額征稅政策的,以差額後的銷售額確定。

對於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和銀發〔2015〕309號文件所列行業以外的納稅人,以及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文件所列行業但未採用營業收入指標或資產總額指標劃型確定的納稅人,微型企業標准為增值稅銷售額(年)100萬元以下(不含100萬元);小型企業標准為增值稅銷售額(年)2000萬元以下(不含2000萬元);中型企業標准為增值稅銷售額(年)1億元以下(不含1億元)。

除上述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外的其他企業,屬於大型企業。

按照2023年第14號公告第六條規定適用《中小企業劃型標准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和《金融業企業劃型標准規定》(銀發〔2015〕309號)時,納稅人的行業歸屬,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關於以主要經濟活動確定行業歸屬的原則,以上一會計年度從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對應業務增值稅銷售額佔全部增值稅銷售額比重最高的行業確定。

5.行業標准

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等行業企業,是指從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製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業務相應發生的增值稅銷售額佔全部增值稅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

上述銷售額比重根據納稅人申請退稅前連續12個月的銷售額計算確定;申請退稅前經營期不滿12個月但滿3個月的,按照實際經營期的銷售額計算確定。

6.允許退還的留抵稅額

允許退還的留抵稅額按照以下公式計算確定:

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增量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100%

允許退還的存量留抵稅額=存量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100%

進項構成比例,為2019年4月至申請退稅前一稅款所屬期已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含帶有「增值稅專用發票」字樣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解繳稅款完稅憑證註明的增值稅額占同期全部已抵扣進項稅額的比重。

在計算允許退還的留抵稅額的進項構成比例時,納稅人在2019年4月至申請退稅前一稅款所屬期內按規定轉出的進項稅額,無需從已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含帶有「增值稅專用發票」字樣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解繳稅款完稅憑證註明的增值稅額中扣減。

7.出口退稅與留抵退稅的銜接

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適用免抵退稅辦法的,應先辦理免抵退稅。免抵退稅辦理完畢後,仍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申請退還留抵稅額;適用免退稅辦法的,相關進項稅額不得用於退還留抵稅額。

8.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與留抵退稅的銜接

納稅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取得留抵退稅款的,不得再申請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納稅人可以在2023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將已取得的留抵退稅款全部繳回後,按規定申請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

納稅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的,可以在2023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將已退還的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稅款全部繳回後,按規定申請退還留抵稅額。

9.納稅信用評價

適用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的個體工商戶,可自《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有關征管事項的公告》(2023年第4號)發布之日起,自願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參照企業納稅信用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參加評價,並在以後的存續期內適用國家稅務總局納稅信用管理相關規定。對於已按照省稅務機關公布的納稅信用管理辦法參迦納稅信用評價的,也可選擇沿用原納稅信用級別,符合條件的可申請辦理留抵退稅。

10.其他規定

納稅人可以選擇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留抵退稅,也可以選擇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納稅人可以在規定期限內同時申請增量留抵退稅和存量留抵退稅。

同時符合小微企業和製造業等行業相關留抵退稅政策的納稅人,可任意選擇申請適用其中一項留抵退稅政策。

相關文件

(一)《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2023年第14號)

(二)《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快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進度的公告》(2023年第17號)

(三)《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持續加快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進度的公告》(2023年第19號)

(四)《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擴大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行業范圍的公告》(2023年第21號)

(五)《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有關事項的公告》(2019年第20號)

(六)《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有關征管事項的公告》(2023年第4號)

(七)《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擴大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行業范圍有關征管事項的公告》(2023年第11號)

(八)《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延長2023年7月份增值稅留抵退稅申請時間的公告》(2023年第15號)

相關問答:退稅怎麼申請 一、退稅怎麼申請1、退稅申請方法如下:(1)企業進行有關證件的送驗及登記表的領取;(2)退稅登記的申報和受理,按規定填寫,加蓋公章報送稅務機關;(3)稅務機關填發出口退稅登記證,企業進行出口退稅登記的變更或注銷。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十五條納稅人出口貨物適用退(免)稅規定的,應當向海關辦理出口手續,憑出口報關單等有關憑證,在規定的出口退(免)稅申報期內按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該項出口貨物的退(免)稅;境內單位和個人跨境銷售服務和無形資產適用退(免)稅規定的,應當按期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退(免)稅。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制定。出口貨物辦理退稅後發生退貨或者退關的,納稅人應當依法補繳已退的稅款。二、出口退稅申報流程操作是什麼1、有關證件的送驗及登記表的領取;2、企業在取得有關部門批準的工商登記證明後,於30日內辦理退稅登記;3、退稅登記的申報和受理;5、填發出口退稅登記證。

7、企業留抵退稅政策

2022年增值稅留抵退稅新政解讀

      大家好!歡迎來到稅務講堂。我是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勞務稅司副司長劉運毛。為支持小微企業和製造業等行業發展,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2022年3月21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發布《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4號,以下簡稱「14號公告」),明確了小微企業和製造業等行業留抵退稅政策。同時,稅務總局相應配套制發了《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力度有關征管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4號,以下簡稱「4號公告」),對相關征管問題進行明確。為方便廣大納稅人更好地理解和享受政策,在這里我就有關2022年留抵退稅新政的重點內容以及納稅人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一、關於留抵退稅新政的主要內容
      今年的留抵退稅新政有三大特點:一是聚焦「小微企業和重點支持行業」;二是「增量留抵和存量留抵」並退;三是「制度性、一次性和階段性」安排並舉。具體來說,新政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小微企業留抵退稅政策,即兄清散在2022年對所有行業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並按月退還增量留抵稅額;二是製造業等行業留抵退稅政策,對「製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六個行業符合條件的企業,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並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這里著重說明和強調五個問題:
      第一,將先進製造業按月退還增量留抵稅額的政策范圍擴大到所有小微企業和六個重點行業,並作為一項長期性政策。第二,對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製造業等行業企業在2019年4月1日前形成的存量留抵稅額予以退還。這項存量留抵退稅政策是一次性政策。這里的「一次性」,是指納稅人在獲得存量留抵退稅後,將不再有存量留抵稅額。第三,2019年開始實施的普遍性留抵退稅政策,設置了「連續六個月增量留抵稅額大於零,且第六個月不低於50萬元」的退稅門檻,此次對小微企業階段性取消這一退稅門檻,14號公告第一條中規定,執行期限為2022年12月31日前。第四,小微企業和製造業等行業留抵退稅政策的適用主體不僅指企業,還包括按照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個體工商戶。第五,從政策分類及條件看,小微企業羨氏留抵退稅政策和製造業等行業留抵退稅政策的適用主體可能存在重疊,也就是說,某個納稅人,比如製造業小微企業,既可以適用小微企業留抵退稅政策,也可以適用製造業等行業留抵退稅政策,納稅人可以自主選擇適用,其政策實施的效果是一樣的。
二、關於留抵退稅新政適用主體的確定
      一是關於製造業等六個行業的確定。對於適用製造業等六個行業留抵退稅政策納稅人的確定,延續了此前先進製造業留抵退稅政策「從主」適用原則,按照納稅人的主營業務來判斷納稅人是否滿足行業相關條件,而非以納稅人登記的行業確定。也就是說,只要納稅人從事製造業等六個行業業務相應發生的增值稅銷售額合計佔全部增值稅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即符合製造業等六個行業的主體條件。這里需要著重說明三個問題:
      第一,關於銷售額比重正弊的計算區間。銷售額比重根據納稅人申請退稅前連續12個月的銷售額計算確定。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計算銷售額佔比時,計算公式的分子為六個行業項下增值稅銷售額的合計數。第二,關於行業登記信息。對於納稅人六類收入佔比超過50%,但納稅人登記的行業信息不屬於這六個行業的,特別是六個行業中某類收入為該納稅人各類收入的最高值時,建議納稅人及時按規定辦理行業登記信息變更。第三,關於先進製造業留抵退稅政策停止執行。在先進製造業增量留抵退稅政策擴大到製造業等六個行業,並對存量留抵稅額實施退稅後,製造業等六個行業留抵退稅政策已經完全覆蓋了此前的先進製造業增量留抵退稅政策。因此,新政實施後,先進製造業增量留抵退稅政策同時停止執行。
      二是關於企業規模的劃型標准。目前,相關部門對外公布的劃型標准主要有兩個:一是由人民銀行等5部門發布的《金融業企業劃型標准規定》,按照「資產總額」這1項指標對金融業企業進行劃型;二是工信部等4部委發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准規定》,採用「營業收入」「資產總額」和「從業人員」三個指標中的一個或兩個指標組合,分別對16類行業進行劃型。此外,還有「教育」「衛生」等6類行業未納入該劃型標准。
      為切實保障留抵退稅政策落地落實,堅持規范統一和全覆蓋的原則,留抵退稅政策中採用了上述兩個標准中的「營業收入」和「資產總額」兩個指標來確定企業規模。同時,對這兩個標准中未設置「營業收入」或「資產總額」指標的行業,以及未納入兩個標准劃型的行業,明確劃型標准如下:微型企業標准為增值稅銷售額(年)100萬元以下(不含100萬元);小型企業標准為增值稅銷售額(年)2000萬元以下(不含2000萬元);中型企業標准為增值稅銷售額(年)1億元以下(不含1億元)。
      這里著重強調三個問題:第一,資產總額指標按照納稅人上一會計年度年末值確定。第二,營業收入指標按照納稅人上一會計年度增值稅銷售額確定。增值稅銷售額,包括納稅申報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適用增值稅差額征稅政策的,以差額後的銷售額確定。第三,《中小企業劃型標准規定》在劃型指標的運用上,有的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指標,有的只需要滿足其中一個指標即可,納稅人應根據其所處不同國民經濟行業適用相應的劃型指標。
三、關於留抵退稅基本條件
      2022年留抵退稅新政延續了先進製造業增量留抵退稅政策的基本退稅條件,即需要同時滿足以下四項條件:(1)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2)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騙取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3)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4)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
      這里需要說明三個問題:第一,這四項條件對小微企業留抵退稅政策和製造業等行業留抵退稅政策同樣適用;第二,這四項條件對增量留抵退稅和存量留抵退稅同樣適用;第三,新政出台後,《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2019年第39號)規定的普遍性留抵退稅政策,即老政策繼續實施,相較於新政策,老政策除需同時符合這四項條件外,仍需要滿足「連續六個月增量留抵稅額大於零,且第六個月不低於50萬元」的退稅門檻要求。
四、關於留抵退稅額的計算
      一是關於存量留抵稅額和增量留抵稅額。允許退還的留抵稅額,是以留抵稅額的余額為基礎進行計算的,留抵稅額包括增量留抵稅額和存量留抵稅額。
      存量留抵稅額,是指留抵退稅制度實施前納稅人形成的留抵稅額。在確定存量留抵稅額時,以納稅人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稅額為標准值。如果納稅人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大於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稅額,以2019年3月底數為存量留抵稅額。如果納稅人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小於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稅額,以納稅人當期的期末留抵稅額為存量留抵稅額。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後,存量留抵稅額為零。
      增量留抵稅額,是指留抵退稅制度實施後,即2019年4月1日以後納稅人新增加的留抵稅額。如前所述,如果納稅人當期的期末留抵稅額大於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稅額,則增加部分即為增量留抵稅額。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納稅人獲得存量留抵退稅後,不再需要與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稅額進行比較,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即為增量留抵稅額。
      二是關於進項構成比例的規定。為簡化操作,減輕納稅人核算負擔,此次留抵退稅新政策不區分存量留抵退稅和增量留抵退稅,均設置統一的進項構成比例。同時,計算取數區間也與老政策相同,統一設置為2019年4月1日至申請退稅前。
      需要說明的是,納入進項構成比例計算的扣稅憑證中,增加了帶有「增值稅專用發票」字樣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和納入進項抵扣憑證范圍的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作為進項構成比例計算公式的分子,且這一調整也同樣適用於繼續實施的老政策。
      三是關於可退還的留抵稅額。以納稅人當期的增量留抵稅額或者存量留抵稅額,乘以進項構成比例,即計算出納稅人當期可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或者存量留抵稅額。
五、關於退稅申請時間
      今年的留抵退稅新政策,區分增量和存量,聚焦關鍵時間節點,實行梯次分步退稅。具體時間安排是:
      (一)關於增量留抵退稅。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製造業等行業企業,均可以自2022年4月納稅申報期起向主管稅務機關按月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二)關於存量留抵退稅。微型企業、小型企業、中型企業和大型企業,分別可以自2022年4月、5月、7月和10月納稅申報期起申請退還存量留抵稅額。
      這里需要強調說明以下幾個事項:第一,納稅人在申請留抵退稅前,應先完成當期的增值稅納稅申報。第二,留抵退稅申請時間的一般規定是,納稅人應在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申請留抵退稅;同時,考慮到今年留抵退稅涉及眾多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為更好地服務納稅人,2022年4-6月申請留抵退稅的時間已從納稅申報期內延長至每月的最後一個工作日。自2022年7月開始,申請留抵退稅的時間恢復為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第三,延長4-6月留抵退稅申請時間的規定,不僅適用於此次出台的新政策,同時也適用於繼續實施的老政策。第四,存量留抵退稅和增量留抵退稅申請時間存在一定差異,為避免給納稅人造成不必要負擔,如果符合規定的退稅申請時間,納稅人可以同時申請存量留抵退稅和增量留抵退稅。比如,微型企業在2022年4月既可以申請存量留抵退稅,也可以申請增量留抵退稅,因此,微型企業在4月份完成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後,只需要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一次退稅申請,即可同時申請存量留抵退稅和增量留抵退稅。第五,上述時間為申請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的起始時間,納稅人在當期未申請的,以後納稅申報期也可以按規定申請。比如,微型企業可以自2022年4月納稅申報期起申請存量留抵退稅,如果4月份未申請,5月及以後也可以提出退稅申請。
六、與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銜接
      按照現行規定,納稅人不能同時適用留抵退稅政策和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也就是說,享受過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的,不得申請留抵退稅;已獲得留抵退稅的,也不得再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此次留抵退稅力度加大後,可能有此前選擇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的納稅人,希望重新選擇留抵退稅;同時也有納稅人在申請留抵退稅時未考慮全面,也希望給予重新選擇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的機會。針對上述納稅人關切,14號公告明確規定,納稅人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將已取得的留抵退稅款全部繳回後,按規定申請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納稅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的,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將已退還的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稅款全部繳回後,按規定申請退還留抵稅額。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第一,納稅人需在2022年10月31日前完成全部已退稅款的繳回。第二,納稅人必須在將需繳回的留抵退稅款全部解繳入庫以後,才能轉入進項稅額繼續抵扣;未全部繳回入庫的,不得轉入繼續抵扣。
七、關於留抵退稅征管規定
      2019年建立留抵退稅制度時,稅務總局配套制發了《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20號,以下簡稱20號公告),對留抵退稅申請、受理、審核、退庫等全環節流程相關征管事項進行了明確規定。此次出台的留抵退稅政策,並未對現行退稅辦理流程作實質性調整。分環節看,具體規定如下:
      一是關於納稅人申請留抵退稅環節。納稅人申請留抵退稅時,只需要提交一張《退(抵)稅申請表》,這張申請表可以通過辦稅服務廳當面提交,也可以通過電子稅務局網上提交。結合新政策內容,《退(抵)稅申請表》的填報內容做了相應調整,增加了部分欄次,調整了部分欄次表述,同時,為便利納稅人申請退稅,各地電子稅務局已實現《退(抵)稅申請表》中大部分數據的預填功能,納稅人也可以結合實際經營情況對預填內容進行修改,最後進行確認,即可提交退稅申請。
      二是關於核准留抵退稅環節。稅務機關受理納稅人的留抵退稅申請後,將按規定進行退稅審核,並根據不同情況出具審核結果。第一種情形是,納稅人符合全部退稅條件,且未發現任何風險疑點及未處理事項,准予留抵退稅。第二種情形是,納稅人不符合留抵退稅的一項或多項條件的,不予留抵退稅。第三種情形是,雖然納稅人符合留抵退稅條件,但存在風險疑點或相關未處理事項的,將暫停辦理留抵退稅,並對相關風險疑點進行排查,對未處理事項進行處理。處理完畢後,再按規定繼續辦理留抵退稅。
      三是關於開具稅收收入退還書環節。當稅務機關作出准予退稅的決定後,將相應開具稅收收入退還書,並發送給同級國庫部門。
      四是關於稅款退庫環節。國庫部門收到稅務機關發送的稅收收入退還書後,按規定進行退庫審核,審核通過後,將退稅款退付到納稅人指定的賬戶上。

8、一般納稅人返稅一年返多少

法律分析:個稅返還即個稅手續費返還,簡稱為返稅,是指企業代扣代繳員工個稅時可以相應地從稅務機關按2%比例取得返還的手續費。對於免徵個人所得稅的手續費也應僅指辦理代扣代繳手續的相關人員按規定所取得的扣繳手續費,而如果公司將此款項作為獎金或者集體福利性質獎勵給非相關人員則應並入員工當期工資薪金計征個人所得稅。納稅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取得留抵退稅款的,不得再申請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納稅人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將已取得的留抵退稅款全部繳回後,即可在繳回後的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按規定申請適用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9、2022個人所得稅退稅政策

2022個人所得稅新規定是裂衫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確定返手知為每月5000元。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
根據規定,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居民: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胡吵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褲源侍得稅稅率計算如下:
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4、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5、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6、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
7、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
8、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漏消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薯盯;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