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個月多少工資才能退稅
「我老婆全職在家帶孩子,每月兼職收入3000元,這次退稅可以退個稅5280元」!看到這里,大家可能覺得我一定是喝多了在這胡言亂語,月收入3000元,還不及5000元的個稅「起征點」,根本不用納稅,又何來退稅一說呢?
且聽我細細道來:
3月1日起,一年一度的「個人所得稅的匯算清繳」又開始了,大家都想多退一些,但退稅的前提是「繳納過」。
大家都知道個稅的「起征點」是5000元,低於5000的收入是無需扣稅的,因此一個月3000的收入肯定不能退稅。
如果你這么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一,首先,「收入項目」不一,月收入3000元並非沒有繳納個稅:
月收入3000元真的沒有繳納過個稅嗎?並非如此。
參與年度匯算清繳的收入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如果3000元的收入全部是「工資薪金所得」,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上班族」,那麼用人單位是扣繳義務人,它會幫你在每月發放工資時代扣代繳個稅。但是因為工資薪金不足5000元,因此一分錢的個稅也無需繳納。
此種情況下,自然是無法退稅的。
然而,大家忽略了一個問題,3000元的收入可能並非是工資,或者並非全部是工資,那麼你就有兩個或者多個扣繳義務人。
舉個例子講,如果你在上班的同時專職自媒體,那麼自媒體平台也是你的扣繳義務人,自媒體的收入在800元/月以下的,無需扣繳個稅;收入在800元-4000元的,扣除800元後按20%計稅。
比如每月3000元的收入中,2000元是工資薪金,1000元是自媒體收入,那麼2000元的部分無需納稅,1000元的部分要納稅(1000元-800元)*20%=4元。
在年度匯算清繳的時候,整體收入不足5000元,無需納稅,那麼每月繳納的這4元(全年48元)就會退給你。
當然,倘若3000元的收入全部是「工資薪金所得」,那麼匯算清繳時就不存在退稅的情況了。
二,針對不同的收入類型,預扣預繳的稅率不同
雖然同屬「收入」,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沒有什麼差別,但是,針對不同的收入類型,預扣預繳的稅率是不同的。
「工資薪金所得」的預扣預繳稅率見下圖:
而自媒體的收入屬於「勞務報酬」的范圍,適用稅率見下圖:
同樣的道理,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稅率也不同於以上兩種,它們適用20%的預扣預繳稅率。比如你給某個報紙每月供稿一篇,每篇稿酬3000元,那麼報社每月扣除600元的個稅後,剩餘的2400元才會打給你。
總而言之,針對不同的收入類型,預扣預繳的稅率不盡相同,單純的月收入3000元的工資薪金,每月無需預扣預繳,但如果是勞務報酬、稿酬或特許權使用費這3項,那麼是要預扣個稅的。
三,什麼情況下,3000元/月的收入可以退稅?
1,比如你每月做自媒體的收入是3000元:
那麼每月納稅金額是(3000元-800元)*20%=440元,即全年預繳個稅5280元。
等到3月份開始匯算清繳時,因為年收入沒有達到6萬元,所以這5280元是可以全部退稅的。
2,比如你是專職作家,每月收入3000元稿酬:
每月3000元稿酬,稿酬預扣預繳的適用稅率是20%,那麼全年納稅3000元*20%*12個月=7200元。
同樣在匯算清繳的時候沒有達到6萬元/年的最低標准,7200元可以退稅。
3,比如某廠家使用了你的商標權,每月特許使用費3000元:
特許使用費所得的預扣預繳適用稅率與上文說到的稿酬是一樣的,同樣每年納稅7200元,匯算清繳時可以退稅。
還是那句話,只要3000元/月的收入不是或者不是全部是工資薪金所得,那麼匯算清繳時就有退稅的可能,而且退得還不少。我們對於「6萬元以下不納稅、不退稅」的認識是偏頗的。
2、退稅兩千多年收入大概有多少
法律分析:大概十五萬左右。應納稅所得額度收入-5000元(免徵額)-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工資稅納稅所得額×工資稅稅率專項附加扣除的項目有: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個人所得稅稅率標准: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法律依據:《稅收徵收管理辦法》 第五十一條 納稅人超過應納稅額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發現後應當立即退還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3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稅務機關及時查實後應當立即退還及從國庫中退庫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國庫管理的規定退還。
3、退稅2000的年收入是多少
法律分析:每月繳稅2000元,則工資為一萬五千四百元。我國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調整至5000元。計算方法是: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交稅的起收點為5000元,1,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2,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105元;3,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555元;4,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1005元;5,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2755元;6,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5505元;7,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的部分,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13505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4、收入多少會退稅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年收入不超過6萬可以退稅。
退稅方法:
年收入超過或者低於6萬的,都可以申請退稅,兩種情況:
第一步:下載「個人所得稅」APP;
第二步:注冊登錄:
點擊右下角個人中心登錄,填寫所要填的信息,仔細核對不要填錯。否則可能影響後續退稅;
第三步:點擊收入查詢,開始查詢年總收入:
兩種情況:一種是收入低於6萬元的,一種是收入高於6萬元的,退稅流程中會稍有不同。
第三步:點擊年度匯算,開始申請退稅:
低於6萬元的情形:
依次點擊辦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進行填報,直接點擊已閱讀並知曉即可。
在裡面正確選擇任職單位,然後就可以看到那個上年所繳納的稅額。然後提交退稅,選擇收錢的銀行卡,等待審批即可。
高於6萬元的情形:
我要點擊右上角,「切換標准申報」進行退稅流程;
如果除了工作之外,還與兼職,就可以在這里點擊新增,添加勞務報酬。
點擊下一步,看到應退的稅款額度,提交退稅,選擇收錢的銀行卡,等待審批即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5、工資超過多少可以退稅
法律分析:5000元。國家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四項收入作為居民綜合收入,按年度進行計稅。但是這些收入每一筆獲得時都要進行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一般來說就是按照每月5000元的標准,累計計算當年的免稅額度,超過5000元就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比如說1月份工資發放3000元。當月的免稅額度是5000元,超出2000元無需納稅。2月份發放工資7000元,免稅額度再增加5000元是1萬元,這樣1月份、2月份的工資是1萬元就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了。相應的專項附加扣除,也可以累積到工資薪金所得中。相應的工資、薪金所得一般不會出現多扣稅的情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