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化對環境有什麼不利影響嗎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全球化對生態環境(以下簡稱環境)的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相互交織、頗為復雜。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環境問題,另一方面全球化又為解決環境問題提供了新的視野。全球化在為中國提供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我國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為減少全球化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充分利用全球化對中國環境的積極作用,我國必須走「內外兼修」的路徑:對內,必須探索和實踐一種適合中國的有益於環境和人類的經濟發展模式;對外,要通過國際合作廣泛參與全球環境治理。
萊維特(Levitt)於1985年在《市場的全球化》一文中首次使用「全球化」一詞來概括1985年以前20年間國際經濟發生的巨大變化。從那以後,全球化成為人們概括資本、技術、資源、信息、勞動力等在全球范圍內流動、重組、配置而導致全球經濟和社會日益融合化、一體化現象最常用的詞彙。全球化是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有很多具體的表現形式,包括以資源、投資、勞動力、技術、貿易、消費的國際流動為特徵的經濟全球化,以知識交流、觀念互動、信息共享、技術流動為特徵的知識全球化,以國際協議和機構為平台開展的治理全球化,等等。不同表現形式的全球化對改進人類總體福利提供了很多機會,也產生了很多挑戰,在環境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一、全球化對環境的影響
全球化(尤其是全球化的不同表現形式)對環境的影響有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而且二者相互交織、頗為復雜。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環境問題,另一方面全球化又為解決環境問題提供了新的視野。
(一)全球化對環境的消極影響
1 擴大了環境危害的范圍。自由貿易拓展了人類攫取資源的范圍,擴大了生態環境破壞的范圍。如,木材的國際貿易對熱帶雨林的損害;瀕危動植物及其製品的非法國際貿易對生物物種生存的威脅;貿易范圍的擴大使異地物種侵入他鄉,導致當地物種及生物遺傳資源多樣性的喪失;國際貿易的發展還增加了大量有害物質、危險化學品的交易而引發跨國界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風險。
2 加劇了全球資源消耗,加深了全球范圍內環境和生態危害的程度。全球化促進了經濟增長,但這是以更快速度的消耗更多的資源和能源為代價的,對化石燃料、土地等不可再生資源的影響尤其突出。如,經濟全球化導致資源開采和產品運輸的大量增長,使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迅猛增加,大量佔用有限的農業用地和植被佔地;導致對化石燃料的消費大大增加。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水平之下,資源的大量消耗將不可避免地加劇環境破壞。
3 對發展中國家造成很多不利影響。全球化通過三種方式導致污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對發展中國家造成不利的環境影響。一是通過全球化的投資和生產,發達國家的重化工業等高污染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據聯合國環境署統計,美國39%的高污染產業已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日本60%以上的高污染產業也已轉移到東南亞和拉丁美洲。二是通過國際貿易使廢棄物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傢具備勞動力優勢,廢棄物處理費用較低,同時環境標准較低。廢棄物國際貿易既有合法交易,也有非法交易。合法的廢棄物轉移,如果處理技術水平不高、管理不嚴,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環境污染。而隨著廢棄物轉移數量和需求總量的逐年增加,非法廢棄物或有毒有害廢棄物的進口也屢禁不止,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三是在自由貿易的背景下,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資源消耗型產品。由於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通常過低及環境污染沒有真正計入企業成本,就相當於用其資源和環境作為代價去補貼國外消費者,而把大量污染留在國內。
(二)全球化對環境的積極影響
1 有助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及環境污染控制能力。知識和技術的全球化流動能促進一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由此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污染治理能力。首先,多數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針對出口市場,其對產品質量的較高要求促使企業應用更清潔、更高效的資源和能源新技術,能在投資國起到一定的環保示範作用。有些跨國企業大量開展研究開發和技術轉讓活動,其「溢出效應」對改善投資國的環境保護有很大貢獻。其次,通過貨物和技術的國際貿易,發展中國家可直接引進發達國家更清潔高效的生產和環保技術設備。這兩種方式一方面從源頭極大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推動環境污染末端治理,從而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治理水平。
2 能提升全球的環境保護意識。技術、觀念、文化和信息的全球流動,提高了國際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西方發達國家較早遇到了環境和生態問題,較早反思自己的教訓,在資源和環境管理方面已度過了學習曲線的緩慢進展階段,不斷形成並發展了一些核心的價值觀和科學理念。而一些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家也有自古傳承的優秀的自然與環境理念。知識和觀念的全球化傳播和相互學習,促進了全球環境意識的提高。同時,在全球環境組織網路的帶動下,在全球公民社會環境運動的促進下,全球環境保護意識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 為環境知識在全球范圍內的交流和溝通提供了條件。全球化使環境信息收集、處理和流動更加便捷,促進了環境資源信息共享,為決策者把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創造了前提條件。全球化生產和貿易刺激了創新技術的傳播和對舊技術的替代,促進了清潔生產技術和環境保護技術的傳播。開放的貿易和投資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採納更清潔更環保的生產方法的動力和渠道,促進人們使用新的環境管理工具和政策。
4 推動了環境問題的全球治理。第一,推動了各類環境保護組織大量涌現,促進了全球性的環境運動。第二,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國際環境合作的方式、深度和范圍都有很大發展,形成了政府、國際組織、非政府環境組織、跨國公司之間國際和區域全面環境合作網路,並建立了以全球峰會、多邊環境談判、國際公約協定、全球環境基金、全球環境監測和評估系統、環境管理標准(IS014000系列)和生態環保標志等為主要內容的國際環境保護制度體系。
二、全球化對我國環境的影響
在經濟方面,全球化為很多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提供了發展機遇。2007年,中國的貿易順差高達2600多億美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已超過20%。同時,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全球化在環保意識、環保技術和全球治王單等方面為中國的環境改善做出了積極貢獻。人們通過中外思想觀念交流,增強了環境保護意識,學習到了先進的環保理念和技術;外商投資、國際貿易等為中國帶來了先進的清潔生產、環境保護的技術和設備;全球化推動中國積極參與環境全球治理,使中國在提高本國環境保護能力的同時,更有能力為改善全球環境做出貢獻。另一方面,成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目前,中國就環境可持續性而言,2005年在146個國家中排名第133位;就環境績效而言,2008年在149個國家中排名第105名。廢棄物進口也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作為資源供給的一個重要來源,中國每年從美國、西歐各發達國家進口數千萬噸的廢棄物。其中廢舊塑料進口超過1000萬噸;全世界每年產生的約 5000萬噸以上的電器和電子廢品中有70%以上被運到中國。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對資源的需求,但卻帶來了環境污染。有關專家對廢棄物貿易的研究發現,許多進口廢物在中國經過再生處理後的產品往往又運回發達國家,沒有起到補充國內資源不足的作用,付出的環境代價只換來微薄的利潤。另外,重化工產品的大量出口加重了國內環境污染。以焦炭為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焦炭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2002~2006年的五年中,中國出口焦炭共計8586萬噸,在目前焦炭行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下,生產這些焦炭排放的二氧化硫至少達30萬噸以上。此外,還有大量其他污染物排放。以鋼鐵為例。鋼鐵是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排放產業。 2002~2006年,中國共出口鋼鐵1.6875億噸,按照中國目前鋼鐵產業平均技術水平,生產每噸鋼排放二氧化硫3.6公斤,共排放二氧化硫60多萬噸。再以成品油為例。成品油生產加工過程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是硫化物、烴類、氮氧化物、煙塵。2002~2006年中國共出口7783萬噸成品油。按照每噸成品油生產排放 0.9公斤二氧化硫的水平測算,排放二氧化硫至少為7萬噸。此外,還有大量有機物和廢水排放。以鋁為例。鋁的生產企業是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發達國家已很少再建電解鋁廠。2002~2007年中國共出口鋁產品1238萬噸。按照目前每噸鋁排放二氧化硫9公斤計算,共排放二氧化硫約11萬噸(以上出口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海關官方網站)。僅上述四種產品的出口在中國就排放了108萬多噸二氧化硫,佔中國年排放總量的近0.72%。還有數量巨大的廢水、煙塵粉塵等。
三、應對全球化對我國環境影響的對策
為減少全球化對中國環境的不利影響,並充分利用全球化對中國環境的積極作用,中國要走「內外兼修」的路徑:對內,必須探索和實踐一種適合中國的有益於環境和人類的經濟發展模式;對外,要通過國際合作廣泛參與全球環境治理。
(一)探索和實踐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在全球化浪潮中,我們必須及時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探索和實踐一種解決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經濟發展模式,即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十一五」規劃將發展循環經濟確定為重要任務,使之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從企業到工業園區、從縣市到省展開了大規模的試點,使循環經濟從理論走向了實踐。到2007年,通過循環經濟模式,中國鋼鐵行業約相當於鋼產量 40%、數以億噸計的固體廢棄物幾乎得到全面的回收再利用;數以億噸計的電廠粉煤灰被用作製造水泥;一些發電廠(如西柏坡火力電廠)、鋼鐵廠(如上海寶鋼)甚至整個工業開發區(如天津泰達)等通過廢水回收循環利用基本實現了污水零排放。中國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模式已初見雛形。如果這一模式取得成功,將在總體上縮短工業化道路,還將為發展中國家創造一種成功範例,幫助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矛盾。當然,中國的循環經濟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實現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不是無條件的,它要求相應的體制創新,即建立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法律和政策體系,促進產業組織結構和技術結構優化。
1 建立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法律和政策體系。發展循環經濟以減少污染排放,涉及企業外部性問題,在增加社會福利的同時會增加企業的成本。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關的法律和政策,通過法律和政策創新改變企業生產的邊界條件,使企業排放污染物具有較高的成本,而循環利用廢棄物、減少排放能降低企業成本。制定並認真執行污染物有償排放政策是根本途徑。需要注意的是,從污染免費排放到污染高價排放,在社會經濟系統內加入新的成本要素,必然會使經濟「總成本」提高,使得價格總水平上升。所以,必須動員全社會理解和承受這一後果,並通過社會保障政策來減輕低收入群體因環境成本的加大而帶來的生活壓力。
2 重新構建國民經濟的成本——價格體系。價格是生產和消費行為的指揮棒。各種經濟政策如果不通過成本——價格機制發生作用,就不會產生長期效果。成本——價格機制是在一定製度和政策框架內形成並運行的。因此,通過制度創新和政策調整,可重新構建有利於資源、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新的成本——價格體系。如,通過增加能源資源稅和消費稅的制度創新,提高循環利用資源和廢棄物的比較利益,使循環利用廢棄物成為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
3 促進產業組織結構和技術結構優化。產業組織結構代表著產業的規模經濟性,而技術結構決定了一個企業循環利用廢棄物的可能性。在一般情況下,產業的組織結構直接決定了行業的整體技術結構。在政策和技術標准上推進產業組織結構優化,實現產業發展的集聚和規模效應,加速企業技術創新,利用工業園區模式推進工業化,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要求。
(二)加強全球協作,共同參與環境治理。探索和實踐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有利於解決環境問題。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的環境問題還需要通過積極的國際合作和全球的環境治理來解決。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國際環境合作中的重要力量。中國要積極參與國際環境合作、國際環境機制建設和國際環境規則制定,彌補自身在資金、技術和人員等方面的不足,節約實現環境治理目標的時間和經濟成本。這樣既能保證本國的利益,也能更加積極和現實地履行國際環境規則。另外,中國還要爭取發達國家更多的支持與合作。作為「世界工廠」,中國事實上為發達國家承擔了部分污染。發達國家有責任和義務向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積極轉讓資源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的環境保護技術,而不是將之僅僅作為貿易的對象。
2、試論述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沿海外貿加工業發展的問題及轉型升級策略」。 高手來解。。。
這個問題相當復雜啊,不過我也感興趣,分析如下:
1.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以前歷年來作為世界大工廠的局面將不復存在,越來越高昂的物價,越來越嚴格的國家人力資源政策,越來越復雜的企業成本,這都將使外資對我國沿海外貿加工企業投資或建立穩定貿易往來的選擇望而卻步,相反,亞太地區很多周邊國冢急於發展經濟,給予更寬松的投資政策,也正是把這類行業吸引往他國的原因之一。
2.但有些行業在周邊國家難以發展,原因是東南亞國家的人民數千年的宗教背景和自然力量讓他們本來就很易滿足,很易生存,比較起勤勞的中國人民,他們不見得能承擔所以行業的世界工廠的角色,所以還是要考慮行業細分才能進一步討論發展策略,但從宏觀角度講,中國沿海作為世界工廠的格局絕不再存在,從東莞等地的蕭條可見一二。
3.如果要說轉型升級,應該參考中山的做法,但是這一步要早做准備,而不是在危機發生時來臨時抱佛腳。加工業的好處是自有工廠,對於設計、生產什麼產品,產品的質量控制可以進行最前端的控制,面對市場的變化,也可以很快的調整產品。所以在轉型上重要的是,獲得准確的市場發展趨勢的判斷、有足夠力量的新產品研發設計力量、有自己培養的一定知名度的品牌,這些將是轉型策略的重點關鍵。
3、3.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應該怎麼做
經濟全球化過程無疑會給中國各種現實的或潛在的諸多挑戰,但其
不可逆轉性又意味著像中國這樣的全球化後來者要改變其落後面貌,就必須融入
該潮流之中,充分利用其所提供的機遇,奮起直追地趕超發達國家,為此要制定
正確的戰略:增加綜合國力,維護國家經濟安全;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
與國際競爭;要積極支持和參與國際經濟組織和地區性經濟組織,加強區域經濟
合作;努力提高和增強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建立有效的金融風險防範機制。
經濟全球化過程無疑會給中國各種現實的或潛在的諸多挑戰,但其不可逆轉性又意味著像中國這樣的全球化後來者要改變其落後面貌,就必須融入該潮流之中,充分利用其所提供的機遇,奮起直追地趕超發達國家。恩格斯曾就落後國家在利用傳統來縮短自己向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過程時明確指出:只有「看到怎樣把現代工業的生產力作為社會財產來為整個社會服務的時候
----只有到那個時候,這些落後的國家才能走上這種縮短的發展過程的道路。」
中國在這方面有著慘痛的教訓。自近代中國人被西方國家強行納入全球化過程後
,曾經坐失了一次又一次改變自己在世界經濟體系中邊緣地位的機會。例如,第
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使日本和東亞四小龍實現了現代化,而當時的中國遠離甚至抵
抗了這個全球化過程,造成自身的封閉和僵化而無法從中獲益。1978年以後,中
國新的現代化領導人面對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緊緊抓住其為中國所提供的有利外
部環境和寶貴發展時機,結束了與世隔絕狀態,轉變了經濟發展模式,實行改革
開放政策,主動加入到了全球化過程中:在經濟上以優惠政策吸引外國投資,從
而比較順利地參與到國際分工格局之中;進行了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體
制的建設,積極與國際慣例接軌。改革開放使中國從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獲得了現
代化建設所需的資金、技術、信息以及市場。中國的發展經驗證明,「關起門來
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必須全面正確地認識和對
待經濟『全球化』的問題。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誰也回
避不了,都得參與進去。」因此,中國今天在面臨經濟全球化的嚴峻挑戰時,只
有勇往直前地應對,絕無後退可言。
----要增加綜合國力,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綜合國力的競爭更多地代替了政治
軍事
力量的較量。從
長遠看,一個國家只有加強自身發展,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提高國際競爭力,才
能保證國家的經濟安全。為此,中國要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現代化
建設的步伐,迅速增加中國的經濟實力;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即經濟與人口
、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後勁。為了服從國內提高綜合國
力的經濟發展戰略,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國際戰略的重點仍然是服務國
內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在國際上廣交朋友,在不失原則的前提下盡量避免
與他國的沖突;在加入全球化進程時要注意時序問題,即根據自身經濟的適應能
力來選擇加入到不同全球化領域的時間,以盡量減少風險和成本;在參與全球經
濟合作與競爭中,注意通過國內的制度安排或影響國際的制度安排來維護國家經
濟主權,在資源、基礎設施、支柱產業、重要的服務業以及信息技術產業方面國
家要掌握主動權,以保證國家的經濟安全。
----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對外開放只是手段,經濟發展才是目的。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不對
外開放如同不發展一樣,只有死路一條。事實證明,只有那些快速參與經濟全球
化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獲得了較穩定和快速的增長,反之亦然。可見,經濟
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也是有利的。即使是依附論的始作俑者普雷維什也指
出:發展中國家要謀求經濟發展,要像歷史上的美國和日本那樣由經濟體系的邊
緣變為中心,正確的做法「並不是努力割斷與中心的聯系,而是明智地利用這個
聯系」。[1]經濟全球化使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最大程度地擺脫了資源和市場的
束縛,為企業利用最有利的地點和資源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
。這就自然帶來了國際分工的發展、產業的轉移和生產要素的流動。中國應該在
不形成對外過分依賴的前提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利用國際市場
的有利資源,彌補本國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稀缺;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
和後發優勢來迅速實現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經濟結構的變革。
例如,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中國可以首先從大力發展此
產業入手來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在具備適當的積累後適時進行產業升
級,這會有助於經濟發展的成功。韓國的產業發展就走了從勞動密集型逐步到資
本和技術密集型的道路,結果不僅成功地實現了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而且在比
較短的時間內趕上了發達國家,在許多高技術領域的國際競爭中具備了一定優勢
。再如,中國要實現經濟現代化和提高國際競爭力,最終還得發展自己的高新技
術產業,但是中國的資本稀缺,科學技術還相對落後,因此,中國就需要在集中
有限的物力財力對部分重大科學技術項目進行重點攻關的同時,利用自己的後發
優勢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科學技術,在消化和吸收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超越。從
實踐來看,像日本和韓國這樣的現代化後起之秀,無一不重視引進和吸收國外先
進技術。根據統計,直到1990年日本的技術進口仍然大於出口;韓國20世紀
60-80年代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技術主要以引進為主,特別是80年代更是如此,「
據初步統計,1981-1987年韓國引進的技術共2598項,是過去25年總和的60%;專
利支付費約15億美元,為過去25年總數的77%」 。
----要積極支持和參與國際經濟組織和地區性經濟組織,加強區域經濟合作
。
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各個國家、地區和民族的相互依賴程度加深
,世界的整體發展和全球性問題的解決離不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參與
。因此,解決全球性問題的世界性經濟組織和行動越來越多,這也部分地反映了
廣大發展中國家要求改革現行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實現各國經濟協調發展、切實
解決南北差距拉大 [3]等問題的強烈願望。不過,今天的全球化過程不同於19世
紀的全球化過程,它不完全以西方為中心,而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特點,即全球
化過程與經濟區域化趨勢並行不悖。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組成了數
十個形式各異的區域性經濟集團。
中國在當今國際經濟環境大變換過程中,還基本上被排斥在世界經濟規則制
定權之外,這與其近年來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經貿發展速度和所擁有的巨大發
展潛力極不相稱。因此,中國要有原則地盡快加入各種世界性的和區域性的經濟
貿易組織,以促使國際的制度安排更有利於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盡量在即將成為
其中一員的世界貿易組織中有所作為,因為它仍然是規范與完善國際經貿行動的
最重要組織;要力爭在APEC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影響;要努力參與和培植地區性
經濟組織,特別是以台港澳為主體的華人經濟圈和東亞經濟合作組織,因為區域
經濟合作能夠減少或抵禦像亞洲金融危機這樣的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對中國
的政治和經濟安全以及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努力提高和增強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包括國家競爭力和企業競爭力。國家競爭力是由宏觀
經濟、科技水平、國際化程度、政府作用、人力資源等因素構成;企業競爭力是
由創新能力、公司治理結構、要素組合方式、相關產業的競爭能力等因素構成。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全球統一市場的形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國與國之間
的經濟競爭最終是企業間的技術創新能力的競爭,國家的競爭力取決於企業的競
爭力。因此,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是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關鍵。為此,
在不保護落後的前提下,注意保護民族幼稚工業和提高民族工業的自主發展能力
,對境內的外資企業盡量都要實行國民待遇原則,減少甚至取消對外商的優惠政
策和特殊待遇;同時,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態勢,中國企業必須努力提高
自己的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在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基礎上和在市場經濟規
律許可的前提下,積極組建我國的大型企業集團或者跨國公司,開展國際經營,
參與國際競爭,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建立有效的金融風險防範機制。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借債在很長時期內一直是利用外資的主要形式,
90年代以後外商直接投資逐漸成為利用外資的主要形式,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獲得
國際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到1996年中國的外債總額約為1288億美元,其中80%
以上是長期債務,總債務償還占商品和服務出口的百分比僅為8.7%。按照國際上
通行的債務安全指標,中國對外債務規模合理,有足夠的償債能力。但是,我們
要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因為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使資本自由流動加速,其
中絕大部分是進行投機性炒作的短期資本,常常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有鑒於此
,我們在進行現代化建設時,應當立足於內資與合理利用外資相結合,像日本和
四小龍進行現代化建設時一樣,固定資本投資主要靠內部積累,讓整個金融盡量
處於「高儲蓄率-高投資率-高經濟增長率-高儲蓄率」的良性態勢中;加強政府
在利用外債方面的統一管理,以利用中長期外債為主,保持適當的速度和規模,
防止形成債務災難和危機;利用外資應以外商的直接投資為主,並根據國民經濟
發展和國家經濟安全需要,引導外資的投資方向;在資本流動方面切忌不顧國情
過度開放,特別要注意謹慎開放資本帳戶,控制投機性過強的短期資本的大進大
出。
總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
的進步。中國只要能夠在參與全球化過程中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參與程度與自
己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承受能力、吸納能力相適應,保持自己獨立自主的發展
特色,充分利用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清醒地認識和防範它可能帶來的不利
因素與風險,不斷增強自己的國際競爭力,那麼經濟全球化不但不會危及自己的
經濟安全,反而有助於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促進現代化戰略目標的早日實現。
4、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政府的經濟職能有什麼根本變化
一、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迎接全球化的挑戰是全球性的課題
所謂經濟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信息的跨國界流動的規模與形式不斷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各國間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趨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近20年來,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經濟全球化進程逐漸加快,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可逆轉的潮流。隨著國際貿易壁壘不斷削減,國際商品貿易高速增長,1980~1995年平均增長率達到5.6%,服務貿易異軍突起,年均增長速度達到9.3%,均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國際投資日趨活躍,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生產經營活動,其累計輸出資本已達35000億美元,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體;金融國際化加速發展,國際金融市場交易量突飛猛進,各主要國際金融市場已經形成時間上相互接續、價格上相互聯動的交易網路;國際互聯網迅速擴張,國際間信息流動快速便捷,信息交流意義上的「地球村」正在形成。
5、高分求MBA作業報告,關於全球化的,可是是論文形式。採納加分!!!
分也太少了吧
字太多,只能放一部分
內容提要:
本文通過跨國公司推動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促進並控制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推動國際資本流動的發展,加速了生產國際化, 促進科技的開發利用日趨國際化這五部分,來論證其對世界經濟影響不斷擴大.提出對其正面影響的利用,對負面影響的控制.
關鍵詞:跨國公司 一體化 國際化 貧富差距 健康有序
跨國公司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經濟實體所組成,並從事生產、銷售和其他經營活動的國際性大型企業,作為一種以全球市場為經營目標的企業形態。從它形成到壯大的一百多年,跨國公司成功而迅速的發展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及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起了極大的影響。
二戰結束後,跨國公司得到快速的發展,據聯合國跨國公司中心統計,60年代後期,西方發達國家有跨國公司7276家,受其控制的國外子公司27300家;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跨國公司的數量已增到10000多家,由其控制的國外子公司和分支機構已達104000家。而到1996年,跨國公司則增於4.4萬家,受其控制的子公司則達28萬家,其在全世界的雇員也增長到7000多萬人。正如前所述,這些跨國公司控制了世界生產的40%,國際貿易的50~60%,國際技術貿易的60~70%,對外直接投資的90%。
一、推動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
跨國公司的大量產生促進了國際市場規則的統一,促進了國際市場的深化,從而推動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世界經濟一體化首先從區域經濟一體化開始,同時發生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以北美自由貿易區為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墨西哥為何能與發達國家美國、加拿大實施經濟一體化,主要原因便是美、加跨國公司對其多年擴張和滲透的結果。1955-1989年間,美國在墨西哥的直接投資總額從6.07億美元增加到70.79億美元,增長了10.7倍,分別占當年對拉美投資總額的9.2%和11.5%。事實上,美國一直是墨西哥最大的投資者,在墨西哥的外國直接投資中,美國資本佔60%以上,1980年在墨西哥的2349家國外跨國公司的子公司中,美國和加拿大分別占總數的79.7%和2.6%。美國和加拿大跨國公司多年來在北美一直屬優勢的投資比例,使得北美三國貿易自由化和生產一體化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之前已悄然出現,美加墨經濟的相互依存度已很高。這說明,跨國公司在區內的擴張已為其創造了實現經濟一體化的基礎條件。[1]【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通過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跨國公司之所以能夠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因為:1.跨國公司在一個區域內投資促進了區內國家比較優勢的提升。2.跨國公司的區內投資趨同了國際經濟游戲規則,進而趨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基本的規則。3.跨國公司的區內投資深化了區內市場。就如墨西哥一樣,許多發展中國家由於受到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擴張的影響,也逐步加入到這個統一體當中。於是便推動了世界經濟的一體化進程。
二、促進並控制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跨國公司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1.促進了國貿總額增長。據數據顯示目前跨國公司的總產值占資本主義世界總產值的1/3,跨國公司及其子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為2萬億美元,控制了國際貿易的50%以上。跨國公司的銷售額(剔除內部貿易額)相當於世界出口總額的70%。跨國公司本身的發展,銷售額的不斷增長,勢必促進國際貿易總額的增長。二戰後,國際貿易額的迅速發展是與跨國公司的發展同步的。
2.跨國公司對國際貿易商品結構產生影響。在製成品貿易方面,少數跨國公司控制著許多重要製成品貿易。80年代,22家跨國汽車公司占資本主義汽車生產的97%,其中美國的國外汽車產量占國內產量的59.2%。以法國通用電器公司為首的12家動力設備跨國公司控制著世界動力設備貿易;11家最大農機公司的銷售總額佔世界農機銷售總額的70%以上。高科技產品領域更是如此。10家跨國公司控制了世界半導體市場,美國公司在世界計算機市場上所佔的份額為75-80%。日本、美國、瑞典和德國跨國公司控制著世界機器人生產和銷售的73%,而日本一國即佔50%。
在初級產品貿易方面,1980年,7家石油跨國公司控制著北美和其他非社會主義國家原油生產和銷售的43%;6家跨國公司擁有世界鋁礬土生產的46%、氧化鋁生產的50%、鋁製品生產的44%;7家跨國公司擁有資本主義世界銅生產的23%。跨國公司在農產品世界貿易中所佔的份額從40-90%不等,15家棉花跨國公司控制著世界棉花貿易的85-99%;6家跨國公司控制著世界煙草貿易的85%以上。
3.跨國公司對國際貿易地區分布的影響。跨國公司海外投資的3/4集中於發達國家和地區,其設立的海外子公司有2/3位於此。跨國公司通過內部貿易和外部貿易(與其他外部公司進行的貿易)促進了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帶動了這些國家對外貿易的發展。80年代,發達國家貿易額占國際貿易總額的70--80%。
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吸收了跨國公司海外直接投資總額的1/4、海外子公司數的1/3。跨國公司在發展中國家生產的產品大多為附加價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和初級產品,因而使其在國際貿易中的份額較小,與其吸收海外投資的比重相當。
4.跨國公司促進了國際技術貿易的發展跨國公司是國際技術貿易中最活躍、最有影響的力量。它控制了資本主義世界工藝研製的80%、生產技術的90%,國際技術貿易的75%以上屬於與跨國公司有關的技術轉讓。
跨國公司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自己的地位,擴大自己的份額,需要不斷地進行科學技術研究,不斷地推出新產品。每家跨國公司都有自己專門的研究機構,每年投入大量的研究與開發費用,直接促進了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加速了產品的更新換代。
因此,戰後國際技術貿易的快速發展,使國際技術貿易額從1965年的30億美元上升到1975年的110億美元,再上升到1985年的500億美元,20年時間增長了16倍,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跨國公司技術與技術轉讓的發展。以技術貿易最大的順差國美國為例,在技術貿易的專利和專有技術使用費收入中,跨國公司佔80%以上。[2]【來源,根據《1992年世界投資報告》,《跨國公司與中國有關數據整理》】
三、推動國際資本流動的發展
跨國公司國際投資的類型有:資源導向型投資,出口導向型投資,研究開發型投資,克服風險型投資,發揮潛在優勢型投資等。跨國公司實力雄厚,所需資金龐大,且涉及眾多國家和多種貨幣,因而它的財務活動必然對國際資本移動產生重要影響。
這主要是由其資金的來源和運用產生的結果。1.資金來源活動。其中包括公司內部的資金融通,從公司外部融進資金的活動,包括從從母國吸收資金和從第三國獲得資金。2. 資金運用活動。其中包括直接投資與證券投資,長期放款,短期資金的經營——現金管理等。
目前,國有商業流動資本年平均周轉2.3次,而沃爾瑪、家樂福等跨國零售企業流動資本年均周轉次數可達20至30次。
目前國內零售企業綜合毛利率只有10%左右,而家樂福集團全球綜合毛利率高達22.9%,在華企業毛利率達19%。
此外,我國農村流通組織發育的滯後,也直接影響著農民的生產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據對一萬家農戶的調查顯示,42%的農戶自銷農產品,45%的農戶賣給個體商販,僅2.7%的農戶通過訂單進行銷售。由於連接生產與市場之間的農產品流通組織化程度低,農民銷售農產品的成本高、效率低。同時,由於流通力嚴重不足,一些農產品,特別是蔬菜、水果等產品因不能及時銷售或冷藏而腐爛,造成大量經濟損失。這不但說明了跨國大公司在資本流動方面的強勢,同時也表現出我國的不足。這不僅是我們物流方面的問題,或是農村組織滯後的問題。跨國公司的市場廣闊,以及其資金來源和流向面廣闊,也國內這些中小企業無法可比的。這也在告訴我們國際化才是我們的發展必然目標。
四、加速了生產國際化
二十一世紀初,跨國公司國際生產一體化迅速發展,這種生產體系是指跨國公司控制下的國際價值增值活動的區位安排。其特點是:跨國公司利用全球資源,實現研究與開發、生產製造、采購與銷售的全球優化配置。即價值鏈中不同環節的分布,以全球市場為操作平台,不再局限於一國的地理范圍。其目的是從各國生產要素(如勞動力、自然資源、資本)的成本和質量差異中獲得好處,以改變成本構成,降低總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功能,從而增強其競爭力。國際生產體系亦被稱之為「以世界為工廠」、「以各國為車間」的全球化經營模式,因此把跨國公司稱為全球公司似乎更能反映其國際生產體系的典型特徵。
在這一體系的快速發展下,全球現有約6.5萬家跨國公司和85萬家子公司。2001年子公司的銷售額達19萬億美元,是同年世界貿易出口額的2倍多。1996~2000年,世界直接投資(流入)年均以40%的速度增長,比1991~1995年的年均增速提高一倍。[1]【來源,《2002年世界投資報告》】
當前,經濟自由化加強,技術變革加快,競爭加劇,國公司國際生產一體化出現以下一些新特點:1.從全球生產價值鏈的角度合理配置資源。2.通過「外包」業務,提高企業的靈活性。 3.合同製造商在國際生產體系中的作用突顯。這些新特點無一不對生產國際化由推動作用。
五、促進科技的開發利用日趨國際化
在生產價值鏈的技術開發、產品製造、市場營銷三大環節中,跨國公司重在抓技術創新、技術標準的制定和推廣、新產品的開發和升級,於是技術不斷進步使當代國際生產體系派生出一種新的企業形式——新產業集群。
這種新產業集群,比如芬蘭以諾基亞為核心的電信設備產業集群、美國以英特爾和微軟等為核心的電腦產業集群、加拿大的林業產業集群等。產業集群集中在高科技產業,所以就互相的競爭加快研發速度,和更新速度,在同類產業中技術相互滲透,最終促進科技的開發和利用日趨國際化。
在其眾多不利影響中,我認為其造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擴大這一點十分嚴重。
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往往依靠自己的強大實力,輕易地獲取發展中國家的各種資源和廣大的市場,資本積累迅速膨脹。而發展中國家則被迫地廉價出賣資源和勞動力,導致更加貧窮。特別是有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跨國公司對發展中國家在投資、技術轉讓、資金信貸上附加很多苛刻條件,造成這些國家債務包袱沉重,這就進一步擴大了國家間的貧富差距。2004年,全球497名億萬富翁的財富達2.65萬億美元,其中超級富翁半數為美國人,佔243名,而前10名億萬富翁中美國佔9名。即使按購買力平價計算,2003年,世界三大富翁的財產也超過49個最不發達國家共6億人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15大富翁的財產超過撒哈拉南部非洲5.8億人口的GDP,而94名巨富的財富超過中國13多億人口的GDP。
面對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迅猛發展及其對國際貿易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必須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來規范跨國公司的行為和提高發展中國家的應對能力,以促進國際貿易的長期有效發展。
1、建立全球性的統一反壟斷法律機制,形成一個公平競爭的國際貿易秩序。
跨國公司利用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壟斷優勢,破壞公平、公正的國際貿易秩序。目前世界大多數市場經濟國家針對這種現象,都制定了反壟斷法,通過限制跨國公司的外部擴張,禁止跨國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禁止影響國內市場的國際卡特爾等手段防止跨國公司的限制競爭。但是由於跨國公司的競爭策略是全球化的,其壟斷行為是跨國進行的,所以,僅依靠單一國家的法律機制已無法對其加以約束或規范。對此,需要建立一個全球性的統一國際反壟斷法律機制。
2、東道國採取積極措施應對跨國公司帶來的問題
(1)加強國際環境立法和執法,確立嚴格責任。在跨國經營中出現的轉移生態環境污染,是很多國家和世界經濟組織關心的重大問題,這關繫到人類長久生存空間的安全保障。(2)提高本國企業學習,吸收能力,減少對大國跨國公司的依賴。向所在國家轉嫁經濟危機也是跨國公司帶來的消極影響之一,應當要有自己本土主導性的經濟發展產業和組織。發展本國經濟,就要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促進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從而為未來的自主創新打下堅實的人才和制度基礎,東道國企業要減少對跨國公司的依賴,要學會借雞生蛋,而不是一味地買蛋以供需求。(3)強化本國稅務機關的法律監督作用來應對跨國公司減少東道的國貿易收入。
3、完善和利用國際性貿易組織,以有效解決貿易摩擦。
跨國公司在國際貿易中出現的不正當競爭,造成了國際貿易磨擦不斷。對此,我們一方面要協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一起來完善國際性貿易組織,使這些組織具有更好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各發展中國家都要積極加入國際性的貿易組織,利用像WTO爭端解決機制這樣的機構,通過磋商、周旋和調整,成立專家組,上訴審議,裁決和建議的執行等程序,維護正當利益,遏制國際貿易磨擦的出現。
4、通過幫助和自助,盡快縮小各國間的貧富差距
對於跨國公司的畸形發展導致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要藉助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世界性組織,呼籲發達國家援助最不發達國家,債權國盡快減免最不發達國家的債務負擔,幫助最不發達國家確定國內經濟政策導向。同時,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也要大力發展教育和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進行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以提高生產力,增強國際競爭力。
跨國公司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摘要]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跨國公司在對解決中國國內的就業、引進先進的高新科學技術和管理模式方面,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它們對中國國內的營商環境、商業價值觀、道德觀,產生了很多不可忽視的、深刻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 跨國公司 直接投資 影響
一、跨國公司定義
只要在一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設有一個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並從事營利性生產經營活動,有共同的決策中心和共同戰略,並分享風險和責任的企業,即可稱為跨國公司。
二、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整體情況
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和加快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也是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主動參與和利用國際分工的重要舉措。在全球經濟復甦步伐、國際直接投資繼續回升的背景下,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保持平穩發展,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得到提高,外資對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得到進一步增強。2005年,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和英國的第三大FDI流入國,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發展中國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中,已有470家在華投資。世界500強在華投資主要集中在電子、計算機、汽車、日用產品等行業。隨著跨國公司對華投資的增加,中國在跨國公司全球戰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截至2005年底,主要來自日本、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地區總部共40餘家,大多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主要分布在電子、通訊、機械和電器等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行業。
三、跨國公司在我國經濟中的作用
1.有效地彌補了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以緩解和彌補長期制約我國經濟發展中的資金短缺現象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內容和既定方針。近20年來,外商直接投資的大規模流入,有效地彌補了我國國內建設資金的供給不足,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與穩定發展。這突出表現在我國歷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總體上呈現明顯地上升趨勢。在我國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外商直接投資已成為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資金來源。外商直接投資還是我國部分行業(如近海油氣開發等)的主要資金來源。外商直接投資不僅增加了我國實際性投資,彌補了國內建設資金缺口,而且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資金使用率,進而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2.促進科技進步和管理水平提高,並進而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向跨國公司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管理經驗,以加快我國經濟改革的步伐。跨國公司是國際競爭的優勝者,競爭優勢很多,主要表現在科學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和企業管理的科學化等知識資產方面的優勢。實踐證明,跨國公司帶來了大批先進實用的技術以及在質量管理、營銷戰略、財務管理、技術管理、勞動工資管理、生產管理和庫存管理等方面先進的管理方法,對我國直接投資有利於我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跨國公司還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利用本地人才,為我國企業造就一大批新型管理人才,促進人才素質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擴大就業機會,提高就業質量。跨國公司為我國提供了大量新的就業機會。我國已有超過1450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投產開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750多萬人,約佔全國非農業勞動人口的10%以上。另外,跨國公司的工作條件、工資待遇和福利都比較好,大量中國雇員在跨國公司就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就業質量,特別是跨國公司的職業培訓,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熟練技工和專門人才。
4.增加了政府稅收。為吸引外商來華直接投資,長期以來我國給予了跨國公司諸多稅率優惠待遇。隨著大量跨國公司來華投資,我國主要來源於跨國公司的涉外稅收逐年大幅度增長。外商投資企業上繳的稅收以成為我國政府稅收的重要來源之一。
四、跨國公司對華投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跨國公司對中國經濟發展發揮巨大作用,然而,我們必須看到外資和跨國公司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它也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很多不可忽視的、深刻的負面影響
1.外資壟斷,威脅中國經濟安全、國家安全。跨國公司具有資本雄厚、技術先進、管理高效以及發展戰略精妙等優勢,容易在東道國獲得巨大市場份額,擠壓東道國內資企業的生存空間,甚至壟斷東道國市場,控制東道國產業,威脅東道國產業和國家經濟安全。目前,在中國的感光膠卷、電梯、軟飲料、手機、電腦、網路設備、計算機處理器等行業,跨國公司均佔有絕對壟斷地位,許多行業的內資企業已接近全軍覆滅。跨國公司在許多行業的市場控制與品牌傾銷行為有日益加強的趨勢,損傷了國內民族工業的發展,阻礙了中國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而且掌握了太多的對中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的技術,影響到中國的產業和國家經濟安全。
2.轉移貿易,中國內地成出口加工基地。2005年,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對美國、中國香港地區、歐盟(15國)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出口佔全國三資企業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為24.59%、20.37%、17.74%、12.59%。來自上述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很大程度上將中國內地作為其供給美國和歐盟市場的加工基地和出口平台,將其對歐美的貿易順差轉移為中國大陸對歐美的貿易順差,擴大了中國與歐美的貿易摩擦。作為外商投資企業的加工裝配基地,在製造業整個價值鏈條中,中國主要佔據組裝的環節,獲利甚微。
3.轉移定價,加劇國家財政收入流失。相當一部分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將利潤轉移到母公司,出現「明虧實贏」的「假虧損」,逃避中國稅收。另外,一些外商投資企業鑽中國稅收減免政策之空,一旦過了稅收減免期,就關閉企業,到別的地方去投資,重新享受優惠,逃避稅收。
參考文獻:
[1]跨國公司海外直接投資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2]南方周末南方周末:2006年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白皮書
[3]張紀康:跨國公司與直接投資.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論述跨國公司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正負面影響
一、跨國公司定義
只要在一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設有一個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並從事營利性生產經營活動,有共同的決策中心和共同戰略,並分享風險和責任的企業,即可稱為跨國公司。
二、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整體情況
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和加快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也是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主動參與和利用國際分工的重要舉措。在全球經濟復甦步伐、國際直接投資繼續回升的背景下,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保持平穩發展,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得到提高,外資對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得到進一步增強。2005年,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和英國的第三大FDI流入國,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發展中國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中,已有470家在華投資。世界500強在華投資主要集中在電子、計算機、汽車、日用產品等行業。隨著跨國公司對華投資的增加,中國在跨國公司全球戰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截至2005年底,主要來自日本、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地區總部共40餘家,大多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主要分布在電子、通訊、機械和電器等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行業。
跨國公司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摘要]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跨國公司在對解決中國國內的就業、引進先進的高新科學技術和管理模式方面,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它們對中國國內的營商環境、商業價值觀、道德觀,產生了很多不可忽視的、深刻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 跨國公司 直接投資 影響
一、跨國公司定義
只要在一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設有一個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並從事營利性生產經營活動,有共同的決策中心和共同戰略,並分享風險和責任的企業,即可稱為跨國公司。
二、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整體情況
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和加快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也是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主動參與和利用國際分工的重要舉措。在全球經濟復甦步伐、國際直接投資繼續回升的背景下,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保持平穩發展,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得到提高,外資對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得到進一步增強。2005年,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和英國的第三大FDI流入國,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發展中國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中,已有470家在華投資。世界500強在華投資主要集中在電子、計算機、汽車、日用產品等行業。隨著跨國公司對華投資的增加,中國在跨國公司全球戰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截至2005年底,主要來自日本、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地區總部共40餘家,大多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主要分布在電子、通訊、機械和電器等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行業。
三、跨國公司在我國經濟中的作用
1.有效地彌補了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以緩解和彌補長期制約我國經濟發展中的資金短缺現象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內容和既定方針。近20年來,外商直接投資的大規模流入,有效地彌補了我國國內建設資金的供給不足,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與穩定發展。這突出表現在我國歷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總體上呈現明顯地上升趨勢。在我國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外商直接投資已成為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資金來源。外商直接投資還是我國部分行業(如近海油氣開發等)的主要資金來源。外商直接投資不僅增加了我國實際性投資,彌補了國內建設資金缺口,而且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資金使用率,進而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2.促進科技進步和管理水平提高,並進而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向跨國公司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管理經驗,以加快我國經濟改革的步伐。跨國公司是國際競爭的優勝者,競爭優勢很多,主要表現在科學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和企業管理的科學化等知識資產方面的優勢。實踐證明,跨國公司帶來了大批先進實用的技術以及在質量管理、營銷戰略、財務管理、技術管理、勞動工資管理、生產管理和庫存管理等方面先進的管理方法,對我國直接投資有利於我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跨國公司還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利用本地人才,為我國企業造就一大批新型管理人才,促進人才素質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擴大就業機會,提高就業質量。跨國公司為我國提供了大量新的就業機會。我國已有超過1450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投產開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750多萬人,約佔全國非農業勞動人口的10%以上。另外,跨國公司的工作條件、工資待遇和福利都比較好,大量中國雇員在跨國公司就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就業質量,特別是跨國公司的職業培訓,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熟練技工和專門人才。
6、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生活的影響
答案1:從社會方面看,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世界交往普遍化和生活方式一體化,也是影響我國社會*不穩定的方式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通過各種世界交往方式,同世界各國人民形成了越來越密切的經濟與社會聯系,無論是在廣度還是深度方面,都已經十分普遍地擴大了,我國社會公眾生活方式也呈現出不斷國際化與全球化的趨向。由於中國與各國之間存在一定的經濟與文化差距,人們在融入全球一體化的社會生活過程中,產生了這樣那樣的不適應性,造成各種各樣的矛盾和不穩定因素,從而有可能產生和加劇我國社會的不穩定狀況。
答案2:當前,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生活的影響,呈現出這樣一些特點。第一,在影響的方向上是國際國內雙向互動。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生活穩定產生直接的影響,我國經濟政治發展也對國際社會經濟政治的穩定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這種雙向互動過程,集中表現為「國內經濟政治國際化」和「國際經濟政治國內化」。第二,在影響的內容上是經濟、政治和文化交叉滲透、相互轉化和全面擴展的一體化發展態勢。經濟全球化直接地推動各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世界一體化,不僅是國家之間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一體化發展,而且是一個國家內部經濟、政治和文化之間的一體化發展。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國際政治經濟化」和「國際經濟政治化」。但在文化上仍然是文明的沖突與文化的整合並存,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還沒有出現一體化的可能性。第三,在影響的機制上是結構—功能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的影響,既有功能性影響,更有結構性影響,是一個結構功能關系的整體互動或者制度化發展過程。總的表現為以市場調節為基礎、政府控制為核心、文化整合為歸屬,使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社會穩定之間的關系逐步達到制度化的發展格局。第四,在影響的格局上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容並存。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生活穩定的影響,既有破壞安定團結的不利一面,也有促進政治穩定的有利一面。總起來看是有利因素大於不利因素,但是不利因素具有巨大的破壞性。第五,在影響的趨勢上是政治穩定與政治不穩定交替發展。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的影響,是一種客觀的、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現實存在。我們以新的姿態推進改革、擴大開放,保證持續穩定發展是回應經濟全球化帶來各種不穩定挑戰的必然選擇。這是一種「沖擊—回應」互動關系,其運動軌跡和結果總的說來就是一種「不穩定—穩定—不穩定」、不斷循環發展以至無窮的過程。
7、跨國企業進入東道國的方式有哪幾種
(1)出口,即跨國公司在本國生產產品,通過出口方式將產品輸送到東道國市場;
(2)技術授權,即跨國公司通過許可證方式將技術轉讓給東道國的一家公司,允許其生產和銷售本公司的產品,同時收取一定的技術轉讓費;
(3)對外直接投資,即跨國公司在東道國投資辦廠、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就地生產,就地銷售。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參與主體。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資迅速增長,對全球的經濟增長、技術進步以及各國市場結構的調整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有兩種進入模式:一種是新建投資,另一種是跨國並購。跨國公司的兩種進入模式對東道國的市場結構以及技術轉移等方面的影響有所不同,但已有的外商直接投資理論很少區分跨國公司的兩種典型進入模式.
8、外商直接投資企業有哪幾種形式?
隨著經濟全球化,越來越多的外商來中國投資,我們知道中國人投資的企業有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那外商直接投資有那些方式呢?深空網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
一、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目前在吸收外資中佔有相當比重的是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由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同中國的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共同投資舉辦的企業就是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也叫作股權式合營企業。合營各方出資折算成一定的出資比例,各個出資方共同投資、共同經營羨爛、按各自的出資比例共擔風險、共負盈虧。外國合營者的出資比例不低於25%。
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亦稱契約式合營企業。它是由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同中國的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共同投資或提供合作條件舉辦的企業。各方簽訂的合同中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這種方式裡面中方只提供土地、廠房、可利用的設備、設施,有的也提供一定量的資金。大部分或者全部資金由外國合作者提供。,
三、 外商獨資經營企業
外商獨資企業指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這種類型的外資企業至少符合下列一項條明高件,即採用國際先進技術和設備的;產品全部或者大部分出口的。其組織形式一般為有限責任公司。而且必須有利於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四、 合作開發
這是一種目前國際上在自然資源領域廣泛使用的一種經濟合作方式,是海上和陸上石油合作勘探開發的簡稱。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勘探、開發和生產階段。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高收益的特點。
五、 新的投資方式
另外為了擴大投資領域,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我們還在積極探索外資投資的新方式。比如以下幾種:
1、BOT:BOT是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經營的一種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機構之間達成協議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機構頒布特許,允許其在一定時期內籌集資金建設某一基礎設施並管理和經營該設施及其相應的產品與服務。
2、 投資性公司:指外國投資者在中國以獨資或與中國投資者合資的形式設立的從事直接投資的公司。公司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相關政策:《關於外商投資舉辦投資性公司的規定》(商務部令2004年第22號)
3、 外商投資股份公司:指全部資本由等額股份構成,股東以其所認購的股份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全部財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中外股東共同持有公司股份,外國激派尺股東購買並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注冊資本25%以上的企業法人。
9、中國哪些企業具有國際化戰略
一、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進程分析:雙向國際化的視角 企業國際化戰略,是指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積極參與世界分工體系,由國內經營向全球經營發展的過程中所做出的戰略選擇。從企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基本表現為在規模上是由小到大,在經營范中國哪些企業具有國際化戰略
10、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面臨怎樣的挑戰?為此中國採取了哪些具體對策?
(一)中國正在逐步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
過去20多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經濟從封閉走向開放,並逐步擴大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融入國際分工體系,成為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主動參與者。世界銀行認為中國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少數幾個最大的贏家之一。中國的國際貿易規模在過去22年裡擴大了約22倍,世界排名從開放之初的第32位上升到目前的第9位,年均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從80年代初的不
到20億美元,上升到現在的400億美元左右,從1993年以來一直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資東道國,如今累計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已達3500億美元。中國經濟的國際化程度大大提高。中國通過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吸收外國投資與擴大國際貿易,有力地促進了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創造了大量新的就業機會,推動了國內經濟體制改革,提高了國民經濟運行效率,增強了綜合國力,使中國在國際經濟與政治事務中能夠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之所以在經濟全球化中贏得主動,是因為中國政府從本國的比較優勢出發,制定了正確的對外開放戰略,並一以貫之地加以實施。總體而言,中國的比較優勢主要是其低廉的勞動力與土地,成體系的製造業基礎和潛在的巨大市場規模;比較劣勢則主要是一些重要技術開發能力弱、某些自然資源相對匱乏和經濟體制中存在的缺陷。中國並行地在汽車、石化等「制高點」領域實行:進口替代」戰略和在勞動密集型部門實行「出口導向」戰略。這兩種戰略的同時實施,使中國避免了其他單純實行「進口替代」戰略的發展中國家所出現的國際收支嚴重失衡惡果。為了克服體制上與國際規則不接軌的劣勢,中國在經濟特區、開發區等局部地區率先實行與國際接軌的體制和優惠政策,這種局部突破的策略有效地促進了吸引外資與國際貿易的擴大。
上述開放戰略雖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成本也相當高。例如,汽車、石化等「制高點」產業由於長期受到過度保護,其國際競爭力一直較低;出口導向部門具有「大進大出」的特點,與國內經濟聯系少,對國內經濟的帶動作用有限;國內市場的部門分割與地方保護現象普遍存在,大國經濟的優勢難以發揮;不同所有制企業之間在稅收、市場准入、投融資等諸多方面存在著普遍的差別待遇,嚴重影響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等等。
中國加入WTO以後,在新的國際環境下,以往實行的「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並行的戰略將有必要調整,逐步轉向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謀求競爭優勢的戰略。競爭優勢的基礎是比較優勢,這個問題已經有了較多的研究。人們通常強調的是中國勞動力供給充裕、價格相對較低的優勢,國家幅員遼闊,某些資源供給充足的優勢等。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值得重視的優勢。
一個優勢是大國市場的規模經濟。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且處在經濟和居民收入快速增長階段,人均收入正接近1000美元。隨著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中國已經和正在進入對具有顯著規模經濟效應的家電、汽車、電子通信等產品的需求迅速擴張期。這一市場條件有可能使某些相關產業形成世界上特有的規模經濟效應,其中既包括企業內部的規模經濟,也包括由於產業聚集而形成的外部規模經濟。由此而產生的低成本不僅會使國內消費者受惠,也有助於提高這些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另一個優勢是具備了重點發展加工組裝製造業的有利條件。一些年來,中國經歷了以輕紡工業、重化工業為重心的發展階段,目前正在進入一個以加工組裝製造業為特徵的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可以提供加工組裝製造業所需要的資本、勞動力(特別是技術人員和熟練勞動力),利用有較高水平且相對成熟的技術,生產出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逐步提升的產品。從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走勢看,一批有較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的加工組裝產業也會向中國轉移。近年來,頗具規模的計算機組裝加工基地在中國的珠江三角州地區快速形成,已經顯示了這一趨勢。一般認為,汽車產業是中國加入WTO後受沖擊較大的領域之一;但據我們的研究,在經過必要的調整後,在今後10年左右,中國極有可能成長起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
如果上述比較優勢能夠成功地轉化為競爭優勢,在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的新形勢下,中國完全有可能在國際分工格局中處於較為有利的地位。
(二)中國政府的職能轉變:已經取得的進展
中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有力地推動了國內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進程。為了避免國內經濟體制與國際通行的市場規則的不一致,中國在經濟特區等局部地區率先引入市場機制,實行符合國際慣例的經貿規則。特區不僅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而且是市場化改革的實驗田。中國政府將特區的成功經驗向更大范圍推廣,形成了開放與改革良性互動的局面。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政府職能的轉變方向和界定依據逐步得到明確。1993年《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轉變政府職能,改革政府機構,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迫切要求。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制定和執行宏觀調控政策,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同時,要培育市場體系、監督市場運行和維護平等競爭,調節社會分配和組織社會保障,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國有資產和監督國有資產經營,實現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政府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國民經濟,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這段論述概括了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在政府經濟職能上的認識進展,同時也指出了政府職能轉變的基本方向。按照這一基本方向,一些年來政府職能發生了多方面的積極變化。
——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宏觀調控體系框架初步建立。計劃、財稅、金融體制改革逐步深化,基本形成了計劃、金融、財政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調控機制。國家計劃突出了宏觀性、戰略性和政策性,大幅度消減了指令性計劃指標,強調計劃指標要少而精,總體上是預測性和指導性的。財稅體制正在由計劃經濟下的生產建設經營性財政向現代市場經濟下的公共財政轉變,以分稅制為核心的新財稅體制初步形成。金融體制擺脫了計劃經濟時期「財政的出納」的窠臼,正在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構建現代化的金融機構體系、金融市場體系和金融調控監管體系。政府通過綜合運用財政稅收政策、貨幣信貸政策等經濟手段以及法律手段調節經濟運行,有效地治理了先後出現的嚴重通貨膨脹和一定程度上的通貨緊縮趨勢,逐步積累了在經濟轉軌過程中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有益經驗。
——培育、規范、監管市場體系取得一定進展。中國政府在不斷發展商品市場的基礎上,逐步培育生產要素市場,努力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日益明顯。2000年,在社會商品零售額中,按市場價銷售的比重已高達95%,比1995年提高6個百分點。上海、深圳兩個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超過1000家,股票總市值48000多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7%,成交金額60800億元。外匯市場、勞動力市場和技術市場獲得長足發展。90年代以來,相繼頒布實施了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公司法、商業銀行法和證券法等法律法規;對風險較大的期貨市場和證券市場,通過健全上市規則、交易規則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強了風險防範和監管機制。政府在規范、監管市場主體、市場組織形式和市場交易行為等方面,正在走向制度化軌道。
——政府以往直接管理國有企業的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政企分開邁出較大步伐。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軍隊、武警部隊和政法機關經商辦企業的做法,已經改變。政府各部門解除了與所辦經濟實體和直屬企業的行政隸屬關系,不再直接管理企業。電信、電力、鐵路、民航等壟斷性行業的改革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在加強所有者監督職能方面,政府採取了向重點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派駐監事會,以及向資產經營機構和大企業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等措施,以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國家提出「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正在對國有經濟實行戰略性調整。多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發生了重要變化,國內生產總值中非公有制經濟所佔份額接近1/4。中國政府已經承諾,加入世貿組織後,政府不對國有企業施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以保證各類企業之間的平等競爭。
——在管理涉外經濟方面逐步向國際慣例靠攏。外貿、外匯管理體制改革逐步深化,通過降低關稅、減少配額、取消出口補貼,及實行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可兌換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等,初步形成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外貿、外匯運行機制。引進外資的地域和行業限制逐步放鬆,各級政府在健全有關法律法規、依法管理外商投資、簡化辦事程序、改善投資環境等方面作出積極努力。
——政府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職能有所加強。隨著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日益提高,入口、資源、環境和社會保障對現代化建設的壓力日益增大。適應這種形勢,中國政府制定和實施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並積極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目前,中國人口出生率已經降到一個較低水平。政府實行了嚴格的資源管理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取得一定成效。政府加強了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支持,將應用型科研機構推向市場。普及義務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和改革高等教育體製取得明顯進展。與新體制相適應的包括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等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政府自身改革取得一定進展。首先,確立了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基本方賂,提出建立廉潔、勤政、務實、高效政府的目標,並努力付諸實施。按照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政府依照國家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重視和加強了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和行政監察工作,建立並逐步完善公務員制度和廉政建設制度。其次,政府機構改革逐步深入。1998年以來,從國務院到地方政府,相繼開始了力度較大的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這次改革強調轉變政府職能,實行政企分開;按照精簡高效、權責一致的原則,較大幅度地調整和精簡機構和人員編制;重點加強綜合經濟部門和執法監管部門,精簡撤並專業經濟部門,適當調整社會管理部門。機構改革後,國務院組成部門從40個減少到29個,部門內設機構精簡了1/4。移交給企業、社會中介機構和地方的職能200多項,人員編制減少一半。機關工作作風和效率有了一定改進。各級地方政府也進行了相應精簡,職責許可權進一步明確。再次,政治民主化向前推進。更多地聽取專家、公眾意見和接受媒體監督,促進了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通過直接選舉區、縣人民代表和農村基層政權領導,以及推行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等,基層民主政治得到發展。公益組織和行業協會等非政府的自主治理機制也逐漸發育,在爭取公共利益、協調經濟社會矛盾以及補充、替代和監督政府職能等方面,開始發揮積極作用。
(三)政府職能轉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國各級政府的職能轉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同時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從總體上看,政府自身改革仍然落後於經濟體制轉軌的進程,政府職能轉變力度也小於機構改革的力度。政府職能轉變和自身改革在有些情況下是主動推進的結果,在另一些情況下則是迫於形勢壓力,缺乏遠見、深度和系統性,治標不治本。在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自主治理的關繫上,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尚待解決。
——政府對微觀經濟特別是國有企業的直接干預依然過多,有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尚未形成。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經濟轉軌時期又有某種擴展的行政審批制依然廣泛存在,特別是企業設立、領導人任免、投資、外貿等領域的行政審批亟待清理、削減。值得注意的是,在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中,某些政策的實施又產生了強化行政審批和個案處理的副作用。在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股票發行以及兼並收購等資產重組活動中,一些部門和地方政府往往出於部門利益、地方利益甚至長官意志,對企業進行不適當的行政干預。例如,強行要求效益好的企業在投資、擔保貸款、資產重組等方面照顧劣勢企業,甚至向企業攤派政府的行政性支出。國有經濟布局不合理、戰線過長的問題依然突出,對其進行戰略性調整的力度不夠,進展遲緩。對非公有經濟的限制依然過多,公乎競爭環境尚未形成。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混淆不清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如何構建新型的國有資產管理運營體系,已成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所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投融資管理體制改革滯後。在投融資領域,存在著政府以直接干預微觀投融資活動達到宏觀調控目標的傾向,其結果往往達不到宏觀調控的預期目的,同時又加強了政府對投融資活動的不正常的干預。不少部門和地方政府仍然過多地承擔著投融資主體的職能,花費大量精力爭資金、爭項目,投資決策依賴於行政機關的層層審批,不按科學嚴謹的、市場化的投資決策程序辦事,缺乏嚴格的投資風險責任機制,屢屢造成重大的投資失誤。
——規范、監管市場秩序的力度不夠。一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法律法規仍不健全。例如反壟斷法遲遲沒有出台,難以運用法律手段打破行政性壟斷;證券市場的退出機制至今沒有最終建立,難以保證上市公司質量。二是執法不嚴,管理鬆懈,紀律鬆弛,甚至有法不依,違法不究,致使已有的法律、規章和制度形同虛設。三是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分割不斷變換手法,阻礙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這些因素導致了市場秩序比較混亂,突出表現為假冒偽劣商品泛濫,偷稅、逃稅、騙稅、騙匯和走私活動猖獗,社會信用關系紊亂,逃廢債務現象相當普遍,建築領域弄虛作假、工程質量低劣的問題嚴重,等等。
——一些政府部門出現利益集團化和非公共機構化傾向,公共服務職能弱化,乃至體制性腐敗加劇。政府改革中專業經濟部門陸續撤銷以後,綜合經濟部門、執法監督部門和社會公共管理部門的公共服務職能需要加強。但是,目前一些政府部門在制定規劃、方案和法規時,或在處理部。門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時,往往受到本部門或所管轄的行業利益的局限,對國家利益、公眾利益考慮不夠,甚至作出違背這些利益和法定程序的行政決策。隨著市場化改革向壟斷性行業的逐步深入,相關領域的部門利益、行業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矛盾正在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現行行政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同一部門兼有決策、執行和監督職能的狀況,容易強化部門的既得利益,使某些行政主管部門比地方政府更加留戀行政審批權。由於對微觀經濟活動設置了過多的行政審批事項,使體制性腐敗難以得到有效遏制,在一些地方和部門甚至愈演愈烈。
——中央和地方的責權利關系尚未理順。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有:(1)國家財權財力在中央和地方間的分配關系尚不合理。一方面,中央財政可支配的財力明顯低於國外平均水平。不少地方挪用工資和養老金搞建設,把欠帳留給中央和省級政府,不利於中央政府實施有效的宏觀經濟調控,也不利於通過轉移支付手段幫助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國家稅收立法權過於集中於中央,稅權劃分缺乏穩定的法制基礎,難免導致地方政府變通國家稅法、越權減免稅和濫用收費權。(2)在分權過程中,一些應當下放給企業的權力沒有落實到企業。中央政府放給企業的一些自主權,往往被地方政府截留,不少地方政府遲遲不願向企業放權,在政企分開方面落後於中央政府。(3)行政性集權一分權一收權的框框還沒有根本突破,按市場經濟規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經濟職能、責任和權利的框架還不清晰。人們習慣於按計劃經濟下「先集權、再分權」的思路考慮問題,還沒有確立市場經濟下「分權優先、集權居後」的觀念。經濟體制改革的方案以及國家制定的優惠政策,大多按行政層次、行政區劃進行試點再逐步推廣,或者限制在一定行政區劃的范圍內實施。這樣往往增加行政層次,例如計劃單列市的設置就使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更加復雜。中央政府對不同地區實行差別性優惠政策,不利於加強區域經濟聯系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不適當的分權容易導致宏觀經濟失控、地區差距擴大和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反過來又可能成為重新集權的誘因。
——依法行政的統一性和透明度不高。首先是經濟體制改革進程與立法進程不協調,影響執法效果。目前中國在制定有關市場主體、市場行為和宏觀調控的法律法規方面已經取得長足進展,但是由於經濟體制轉軌和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執法效果往往不理想。例如,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實施經常遇到行政性壟斷的阻礙。其次是執法落後於立法。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甚至違法不究的行為缺乏有力的監督制約,人治大於法治的現象在許多地方時有發生,嚴重損害司法獨立和司法公正。再次是部門、地方政府的法規甚至內部文件與國家法律存在矛盾。在行政執法實踐中,出現內部文件的權威大於部門法規,部門法規的權威大於國家法律的現象。一些部門和地方政府在處理矛盾和問題時,往往先依據本地內部文件和法規,然後才考慮中央政府的法規、部門規章和國家法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法院在審理案件時,不是以國家法律法規而是以內部文件甚或長官意志作為判決依據。此類問題較多地表現在企業改制和涉外經濟糾紛等方面。
(四)加入WTO對中國政府提出的新挑戰
應當說,在經濟轉軌的復雜環境中,中國政府的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能夠取得已有的進展是很不容易的。國際社會對此也作出了積極評價。改革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時間內是難以避免的,只能通過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求得解決。中國加入WTO,對政府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戰,甚至在某些方面規定了政府改革進展的時間表,這就大大增強了加快政府改革的緊迫性。
加入WTO是中國政府和人民自主的、主動的選擇。之所以作出這種選擇,是基於對國際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解,對中國參與全球經濟競爭潛力的認識和信心。對現階段的中國來說,WTO和經濟全球化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一方面,加入WTO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例如,中國可以抓住當前國際產業轉移的時機,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來華投資,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可以更加深入地參與國際分工,發揮本國現實和潛在的比較優勢;可以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發揮後發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另一方面,加入WTO後中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由於市場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國內經濟勢必面臨國際市場的強大競爭壓力。中國傳統的優勢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會受到其他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強的挑戰。在吸引外資方面,我們面臨周邊國家強有力的競爭。中國在加入WTO談判中承諾了開放市場的義務,「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相結合的戰略將難以像過去那樣繼續實施。國際上有的研究報告指出,20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的經濟競爭力非但沒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加入WTO後能否有效提升自己的經濟競爭力,將對中國構成嚴峻考驗。加入WTO後,對中國現行經濟體制將會產生更為深刻的影響,其中最為直接和突出的是各級政府面臨的挑戰。
——對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提出新要求。加入WTO,實質上是按照統一的市場經濟規則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能否通過進一步開放市場和引人競爭來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關鍵在於國內市場機制能否充分發揮作用。中國經過20多年的市場化改革,初步確立了市場經濟的框架,但國企改革、建立國內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等方面還相對滯後。如果這些領域的改革不能加快並取得顯著成效,擴大開放市場就可能未得其利,先受其害。
——對合理把握市場開放進程,趨利避害,實現以開放促發展提出了較高要求。加入WTO後,中國政府要履行所承諾的開放市場時間表,所涉及的問題包括降低關稅、取消非關稅壁壘、放開貿易經營權、開放服務貿易市場、對外資實行國民待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這些變化大部分將在2005年以前實現,時間緊迫。市場開放將會引入競爭壓力,有利於提高國內的資源配置效率;但開放過快,也可能使國內產業受到過大沖擊,引發一些經濟和社會問題,對開放與改革進程產生不利影響。這就要求政府在擴大開放前加快國內改革,提高國內企業和市場對外部沖擊的適應能力,同時合理把握市場開放進程,採用得力措施化解開放市場可能引起的矛盾,使負面效應盡可能降低。
——對政府在開放條件下保持宏觀經濟穩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入WTO後,中國經濟更深地融入全球經濟之中,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分享全球分工之利,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受到來自國外的沖擊。從理論上講,一國政府難以同時兼顧獨立的貨幣政策、固定匯率和資本自由流動三個目標,政府只有具備較強的在開放條件下穩定本國宏觀經濟的能力,才可能為本國企業創造一個較平穩的市場環境。同時,面對種種具有很大不確定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要求政府在危機治理、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上表現出更強的能力。
——對政府管理機制提出了新要求。加入WTO後,要求政府機構更加精簡和人員更加精幹,決策更加科學,政策更具透明度,廉潔程度提高,效率進一步改進。只有如此,才能創造出有利於增強中國經濟競爭力的「軟環境」,使中國在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中居於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