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談談經濟全球化與中國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談談經濟全球化與中國

發布時間: 2023-06-16 07:51:36

1、經濟全球化對中國來說有何意義?

萬事萬物必然有其兩面性,所以確實是有弊端的。據善林金融專家分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加速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二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三加大了貧富差距;四金融市場風險加大等影響。

2、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有哪些?

機遇:
世界格局多極化為我們爭取一個較長時間的和平環境提供了可能,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我們更好的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為我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為我們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挑戰: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又有新的表現,恐怖主義的威脅依然存在,為我國的國家安全有所影響,經濟全球化也給我過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某些西方大國,控制國際經濟組織,動輒以經濟制裁相威脅,給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困難,我國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總體上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還處於劣勢等等。

經濟全球化是指在生產不斷發展,科技加速進步,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生產和資本的社會化、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超出一國和地區的范圍而相互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趨勢。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同時又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它可以在世界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使新的科技成果在全世界更快地傳播,讓世界各國人民都有可能享受生產發展的成果。

但也應看到,目前的經濟全球化是在舊的世界經濟秩序基礎上產生的,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這也加劇了"南北"之間的差距和矛盾。一個常見而簡明的全球化定義是:"全球化是指各種生產要素式資源在世界范圍內自由流動以實現生產要素或資源在世界范圍的最優配置。"可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們發現,發達國家將這種生產要素或資源確實在世界范圍內無拘無束地自由流動。"資本流遍世界,利潤流向西方。"這是人們有目共睹的現象。與發達國家的資本在全世界自由流動不同,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這種生產要素或資源卻不能在世界范圍內自由流動。

3、經濟全球化與中國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是隨著科技革命在廣度和深度上的發展,特別是信息革命的迅速發展和跨國公司在全球迅速擴大對外直接投資與全球市場體系的形成而形成的。
全球貿易往來增多、資金在國際間流動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正在推倒各國的經濟壁壘,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的整體。經濟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轉之勢,並對世界政治、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隨著中國加入WTO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全球化將對中國經濟產生越來越深遠的影響。
第一,經濟全球化使得中國經濟的對外依賴度大大提高,這一方面意味著中國企業進入世界市場的獲利機會增多,另一方面也使中國的國內市場成為各國企業紛紛搶占的制高點。
隨著中國經濟融入全球化進程的程度不斷加深,中國產品在國外市場的准入程度將提高,但同時國內市場的全方位、大幅度開放也是大勢所趨。中國在勞動力成本方面的比較優勢將使中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出口大幅增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在中國不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則由於本國企業的競爭力不強,很可能遭受外國同類進口產品的巨大沖擊,使經濟增長受阻,並引發嚴重的失業問題。
為了分享經濟全球化利益,又要避免其不利影響,中國在現階段應充分注意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並以此為基礎,逐步地積累財富,推動經濟增長,同時也應積極利用世界性資本、技術和產業大轉移的有利時機,通過開展貿易、利用外資等途徑,實現比較優勢的動態轉移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推動本國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整個經濟的發展。
第二,經濟全球化推動大型跨國公司在中國大舉實施兼並,這在提高中國企業經濟效率的同時,也將對中國國內產業造成較大的沖擊。

4、全球化與中國的關系?

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簡單的說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
我們先分析下經濟全球化對我國有利因素:
1、有利於引進外資。隨著改革開放的進步,我國已發展成為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2000年我國利用外資407億美元,2005年增長到603億美元,到2005年底累計利用外資6224億美元(張強莉等,2006),極大地解決了我國經濟發展中的資金瓶頸,實現了由對外借款到外商直接投資的轉換,有效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
2、有利於促進對外出口,平衡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對中國經濟的有力拉動作用。擴大對外貿易,以出口帶動進口,進口促進出口,進一步刺激國民經濟的增長。進出口結構的進一步調整,更加促進我國的外貿增長方式由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使我國的對外經濟貿易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3、有利於促進民生問題的解決,有利於解決我國勞動力過剩的問題,促進勞動力就業問題的合理解決,有利於促進社會穩定,為經濟發展創造和諧安定的政治環境,不但有利於解決了就業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我國的工業化和農村城鎮化發展進程。
4、有利於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強國際競爭力,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有利於提高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有利於中國在國際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5、有利於促進我國的金融市場改革和完善,縮短從二元經濟向現代化經濟轉型的時間,有利於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發揮市場經濟的平等性、競爭性、法律性和開放性;有利於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特性,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促進共同富裕的實現,同時促進國家發揮更強有力的宏觀調控作用,最終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制度的完善。
6、有利於中國更好的融入世界市場,互通有無,調劑餘缺,優化資源配置,有利於充分利用價值規律的作用,市場價值規律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的變化和相互作用,調節人、財、物在市場中的投放方向和數量比例,促進無形的手對我國經濟的調節,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
7、進一步節約勞動成本,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吸收引進當代先進科技成果,增強經濟實力;接受來自國際市場競爭壓力的挑戰,促進國內企業不斷更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的國際化水平。
8、有利於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外資和大型跨國公司的進入,有助於傳統產業結構改造和產業競爭,對我國現階段國有企業建立現代法人治理結構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通過技術合作,可以縮短與發達國家在經濟、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差距,增強我國經濟技術的競爭力和創造力。
再分析下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
1、 被進一步捲入世界市場後,不可避免的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受國際性經濟危機沖擊概率會變大,受到的損失也會隨之變大。進一步完善了市場經濟體制後,受整個市場的變動性影響也會增強,市場的盲目性、自發性、滯後性會給中國帶來很大的壓力。
2、由於外資投入大都集中在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好、回報利潤率高的地區和項目,將造成我國地區經濟的不平衡發展。因而也會造成貧富差距擴大以及區域經濟不能協調發展的問題,甚而至於會造成經濟波動,社會不穩定等一系列民生問題,可能會挫傷勞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不利於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穩定、可持續的發展。東西部差距過大,也不利於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不利於共同富裕的最高理想的實現,不利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
3、我國外貿出口主要是靠低價競爭和大量低附加值的資源型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特點,卻為之付出了犧牲生態環境和消耗寶貴礦產資源的沉重代價。出口產品類型的限制,讓我國外貿增長方式無法由粗放型轉化為集約型,因此,國內生產資料在不斷損失,生態環境也被破壞的極其嚴重的情況下,出口卻沒有為我國爭取到相應的回報,長此以往,不利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利於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立,不利於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也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4、外資壟斷性並購和跨國公司的技術、資金優勢,極大地沖擊了民族工業與農業,削弱了國內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在國際出口產業鏈上仍處於低端的水平,對於國際壟斷資本的侵入,民族企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而中國廉價的出口產品又容易受到國際上反壟斷的限制,因而不利於出口業的長久發展,更容易被某些別有用心的組織利用,產生的經濟糾紛也不利於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形象。

5、中國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從本質上來看,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內容就是國際經濟貿易的規模不斷擴大,其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國際貿易在各國經濟發展中所佔的比重不斷提高,同時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

2、帶來機遇。世界格局多極化為我們爭取一個較長時間的和平環境提供了可能,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我們更好的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為我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為我們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帶來挑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又有新的表現,恐怖主義的威脅依然存在,為我國的國家安全有所影響,經濟全球化也給我過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某些西方大國,控制國際經濟組織,動輒以經濟制裁相威脅。

(5)談談經濟全球化與中國擴展資料:

全球化的體現:

當代全球化主要體現在國際化、自由化、普遍化和星球化這四個方面。國際化主要是指跨越國界的,描述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差異。

自由化常常被經濟學家所使用,而普遍化則更多地為文化研究者使用,主要涉及特定的價值觀念:一個更加全球性的世界在於文化上趨於同質化。星球化則涉及消息的傳播與文化安全問題。

6、聯系中國實際論述全球化和中國的關系

以我曾經在省級工業經濟管理部門工作過的體會,我國在建國初期生產力不發達的時代,與全球化沒有多少交集或關系,自己國家的商品供不應求,除了一點土特產,沒有什麼可賣給全世界的,而自身窮困,創匯有限,也沒多少錢進口國外商品,因此那時基本不存在與全球化的關系問題。但在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製造業全面引進了先進的工業技術與設備以後,我們的生產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很快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商品製造國,在解決了我們國內的商品需求問題後,有大量的剩餘商品需要賣給全世界,由於我們的勞動力便宜,所以商品價格低,戰勝了全球大量的競爭者,使我們的商品進入了全球市場,總體經濟從實質上融入了全球化。我們掙來了大量外匯,就有能力大量進口全球商品,更加強了我們全球化的地位。如今我國穩定成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二大商品進口國,實現全球化的同時,也學會了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進一步鞏固了我們的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