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發展有怎樣的意義
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意義
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一種進步,雖然它對各國的影響各不相同,既有利也有弊,但從總體而言,利大於弊.
(1)經濟一體化把世界緊密聯結起來
經濟一體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不斷加強,各國經濟相互交織,相互結合,形成了全球經濟的有機整體,各國經濟依存性增強.在這個經濟有機整體中,不僅商品和生產要素在各國間更快地流動,而且各國經濟總體上的相互傳動和影響也增強了.一方面,發達國家通過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把商品、資金和技術帶到發展中國家,但也把危機和衰退轉嫁給這些國家;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波動也對發達國家產生影響.例如,東南亞金融危機不僅對發生危機的國家造成巨大損失,同時也波及和影響日本、韓國、美國等發達國家以及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
(2)使世界資源得以最有效的配置,提高了世界經濟效益
世界經濟全球化使商品、服務、資本、技術、人員等在世界范圍內可以更加自由地流動,各國可根據各自的比較優勢進行分工和貿易,這有助於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得以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使各國要素價格的均衡化,從而使各國乃至世界總體福利水平提高.
(3)有助於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市場的逐步形成
世界市場是指世界各國通過經濟合作和對外貿易關系建立起來的進行商品交換的場所和領域,它是商品交換關系突破民族、國家界限擴充到世界范圍的結果.但是,世界市場的發展絕不僅僅是技術、資金、商品等物的流通的某種程度的國際化進程,它同時還突出地表現為市場經濟原則的全球化進程.從某種意義上講,世界市場的發展過程就是在世界范圍內形成統一的、規范的市場經濟的過程.只有市場經濟充分發展了,一個真正意義的無所不包的世界市場體系才會最終形成.冷戰結束後,世界出現了經濟轉型和開放的大潮,許多相對封閉的市場逐步開放或進一步加大開放的力度,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市場經濟已經成為世界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使商品、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在世界范圍內流動,以實現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優化組合,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這本身就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因為「世界市場不僅是同存在於國內市場以外的一切外國市場相聯系的國內市場,而且同時也是作為本國市場的構成部分的一切外國市場的國內市場」.
(4)世界經濟全球化推動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
以往的產業結構調整主要是在一國內部進行,其代價比起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更高,且所需的時間更長.世界經濟全球化刺激了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使各國在更大的世界經濟規模上配置資源,開拓市場,促進技術間的轉讓,推動發達國家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並將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含量低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數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大縮短了美國、日本和歐洲新興工業經濟體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技術和產業傳遞過程,使世界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加快.
(5)使國際關系以協調為主
世界經濟全球化使各國之間的經濟利益錯綜復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賴性加強.經濟上的互惠互利推動國與國之間的接觸和對話,促使大家擱置分歧,增進了解,進行協商,努力協調各種矛盾,變不利條件為有利條件,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擴大合作.
(6)有利於減少腐敗現象
據世界銀行估計,全世界賄賂數額可達發展中國家外來直接投資和進口的5%,即每年近800億美元.眾所公認,腐敗行為對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影響惡劣.世界銀行1997年世界發展報告指出,在腐敗最猖獗的國家中,投資只佔GDP的12%,而在較廉潔的國家中,該比例超過21%.世界經濟論壇在一份有關1997年全球競爭報告中指出,公務員受賄和法律制度受到損害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最大的挑戰」.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市場經濟的普及可以減少管製成本,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腐敗現象.例如,通過降低貿易壁壘來減少腐敗的機會和腐敗可能獲得的尋租量,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而且,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增強也促進反腐敗的國際合作.
世界多級化的意義:政治上避免美國一家獨大,歐洲和亞洲的發言權增加,互相牽制 有利於世界政治格局的良性發展
經濟上 多級化 避免了過多依賴美圓的後遺症 世界經濟健康發展
2、經濟全球化的意義是?
1、經濟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圍內的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源、勞動力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2、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機遇和挑戰的機會。
3、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了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質服務的好機會隨。
4、經濟全球化將會促使世界大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5、經濟全球化將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
6、經濟全球化加速技術轉讓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
7、經濟全球化能夠促進國際間政治的協調。
8、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沖突。
3、經濟全球化的意義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要求,促進了各國經濟的較快發展。但同時,也使世界經濟的發展蘊藏著巨大的風險。從經濟全球化的積極作用來看:
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一國經濟運行的效率無論多高,總要受本國資源和市場的限制,只有全球資源和市場一體化,才能使一國經濟在目前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擺脫資源和市場的束縛。經濟全球化,可以實現以最有利的條件來進行生產,以最有利的市場來進行銷售,達到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提高經濟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費者的需要。
促進國際分工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和區域統一,使國際分工更加深化,各國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事能獲得最大限度的比較優勢的產品的生產,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規模效益。經濟全球化可以促進產業的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加速流動;可以彌補各國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不足,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迅速實現產業演進和制度創新,改進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積極開發新產品,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促進經濟結構合理優化
促進了經濟結構的合理優化和生產力的較大提高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實現了在全球化范圍內的科技研究和開發,並使現代科學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迅速傳播,現代科技創新是世界性的,任何國家的科學技術活動,都必須也只能以世界上現有的科技成果為前進的基礎。由於經濟全球化帶來科學技術的世界性流動,使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可以進口世界上自己需要的先進科學技術,藉助「後發優勢」,促進科技進步、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經濟發展。
促進經濟多極化發展
經濟全球化使國際經濟關系更加復雜,它使以往的國別關系、地區關系發展成為多極關系和全球關系,推動了處理這些關系的國際協調和合作機制的發展,並必然會導致一系列全球性經濟規則的產生,使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國家出讓或放棄部分主權,形成和遵守這些經濟規則。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制度變遷的過程,是一個既相互競爭,又相互融合滲透的過程。
促進發展模式創新
全球化促進生產、資源、人員、貿易、投資和金融等生產要素全球優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國公司已發展到在全球布設研發、生產、銷售鏈條的全球公司階段。經驗顯示,一國經濟開放度提高與其人均GDP增長之間成正比。無論一個國家的發展模式如何調整變化,不考慮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機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進的發展模式。
促進國際利益融合
利益融合既表現在經濟領域,又表現在其他領域;既表現在雙邊領域又表現在多邊領域。國家間經濟相互依賴逐步深化,俱榮俱損局面開始形成。全球經濟鏈條越擰越緊,一國經濟發展對全球經濟發展的依賴增強。除國家利益外,共同地區利益和全球利益明顯增多。利益融合有利於國家關系改善,國家間協調合作增多,出於不同利益而形成的不同「志願者聯盟」不斷出現。謀霸權、搞對抗,堅持集團政治和冷戰思維越來越不得人心。
促進安全內涵擴展
安全已從傳統安全領域擴展到非傳統安全領域。恐怖主義、經濟安全、環境惡化、氣候變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國犯罪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威脅增大,涉及到經濟、民生、社會和自然等廣泛領域。非傳統安全主要由人類發展的不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自然的不協調引起,其實質是發展問題。非傳統安全問題模糊了安全與發展的界限,增大了國際安全合作的緊迫性,挑戰著傳統安全的主導地位,緩和了國家間的軍事對抗關系。如恐怖主義和氣候變化不是任何單一國家能夠解決得了的,美國在反恐中不得不多方借重國際社會。又如,美俄在導彈防禦問題上矛盾尖銳,但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總的來說合作順利。
促進國家主權轉移
全球化促進了國際組織的發展。僅1990至1998年,國際組織就從26656個增至48350個,其中政府間國際組織25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成為全球性規則的制定者和監督實施者、全球性問題的管理者和全球性爭端的解決者。WTO在其《關於解決爭端的規則與程序的諒解》中,全面規定了WTO解決貿易爭端的政治方法、法律方法、裁決執行與監督以及救濟辦法等,並專門設立了爭端解決機構(DSB)。的確,國家仍然是國際社會的主要行為體,國家主權仍然是國家至高無上的權利,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國家主權在越來越多地向政府間國際組織轉移。比如,向聯合國、地區組織轉移政治、外交和軍事權利,向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全球公司轉移經濟權利,向各種各樣的其他非政府國際組織轉移社會權利。全球化還促使一國的國內規則盡可能與國際規則協調與一致。
推進國際體系轉型
現行國際體系的主要特徵是:由西方特別是美國主導、國家間名義上平等而事實上不平等、國際組織作用有限、霸權主義和「問題國家」得不到有效制約。現行國際體系在應對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問題方面日漸乏力,其調整、完善和轉型乃大勢所趨。今後幾十年內新的國際體系有可能基本形成,其主要特徵:一是世界格局多極化。由於新興大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振興,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生有利於多強不利於「一超」、有利於發展中國家不利於發達國家的變化,「一超」與多強、南方與北方兩個力量對比失衡問題有望最終解決。據國際權威機構預測,2020年世界排名前20位的經濟大國將重新洗牌,中國將躍居世界第二位,俄羅斯、印度、巴西將躍入前10名,另有部分發展中大國將躍居前20名。美、中、歐、日、俄、印度、巴西等新的各極之間利益融合與相互依存度提高,彼此發生尖銳對抗與全面戰爭的危險性降低。二是西方與非西方國家共同主導。將來隨著美國「一超」地位和西方力量優勢的逐步喪失,西方的主導地位將難以維系,多極、西方與非西方將共同主導新的國際體系,國際關系民主化將得到發展。三是國際組織作用增強。國際組織和國際規則將進一步充實、完善和強化,對大國和「問題國家」的約束將得到加強。四是國際治理多樣化。全球性問題增多將促進國際治理模式多樣化,如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大國共治與中小國家共治、全球性國際組織治理與地區性國際組織治理等相互結合和相互補充。五是和平漸進性。以往國際體系的變革都是通過戰爭實現的,這一次國際體系轉型可能在保持總體和平狀態下通過大國之間、南北方國家間的斗爭、協商、妥協以漸進式改良逐步完成。
推進人類文明進步
人類有可能在全球化、全球性問題、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礎上,形成人類新的共同價值觀念和新的人類文明,打破西方在人類文明中的主導地位,實現對西方文明的總體超越。
但是,經濟全球化是在不公平、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的條件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經濟全球化中佔有主導地位和絕對優勢的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資本主義的內在本質和規律性特徵會得到充分體現;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會更加突出,使國家之間的市場競爭和民族沖突會更加激烈和尖銳;少數大國一手操縱世界經濟事務,使平等互利原則和國際間的合作屢遭破壞;局部地區的民族摩擦、經濟危機以及政治經濟的震盪也極易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和擴展,增加了國際政治經濟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
經濟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這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
4、正確認識經濟全球化有何意義?
當今世界經濟的國際化主要表現為:第一,生產的國際化;第二,市場的國際化;第三,資金的國際化;第四,科技開發和應用的國際化;第五,信息傳播的國際化.
從根本上說,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生產社會化高度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
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和滲透性越來越強,相互影響越來越大,任何國家要想置身於這一潮流之外而求得較快發展是不可能的.誰也不能關起門來搞建設,不能迴避經濟全球化趨勢和激烈復雜的國際競爭.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既要敢於又要善於參與這種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國際合作與競爭,既要充分利用其中可以利用的各種有利條件和機遇來發展自己,又要清醒認識和及時防範其中可能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和風險.
5、全球化的發展對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有何意義
第一,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迅速發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發展和產業的興起是推動,人類文明持續進行和,世界不斷前進的不竭動力,回顧近代以來的歷史格局,每一次科技和產業革命都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特別是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社會生產力實現大解放,人們生活水平實現大提高,從根本上改變了歷史軌跡,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社會又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新活躍期,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許多重大顛覆性技術不斷地涌現,科技成果,不斷應用於食物上產業組織形式和產業鏈條,更具壟斷性,這些將重新塑造全球經濟結構,給世界帶來無限的發展潛力。
第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加快世界的變革,經濟是發展科技的第一要素,之大航海時代開啟以來,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要素,以及商品產業甚至信息等開始在世界內自由流動,大大的促進了商品的流通,貿易的繁榮,投資的便利,資本重組,技術發展人員流動形成了更多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使資源分配更合理,人類的生產力得到更高的發展和釋放,世界的,整體發展水平顯著提高,人類的互動十分頻繁,深入廣泛各個國家的聯系比以往更加的平凡緊密。
6、經濟全球化的意義?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要求,促進了各國經濟的較快發展。但同時,也使世界經濟的發展蘊藏著巨大的風險。從經濟全球化的積極作用來看:
1、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一國經濟運行的效率無論多高,總要受本國資源和市場的限制,只有全球資源和市場一體化,才能使一國經濟在目前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擺脫資源和市場的束縛。
經濟全球化,可以實現以最有利的條件來進行生產,以最有利的市場來進行銷售,達到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提高經濟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費者的需要。
2、促進國際分工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和區域統一,使國際分工更加深化,各國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事能獲得最大限度的比較優勢的產品的生產,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規模效益。
經濟全球化可以促進產業的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加速流動;可以彌補各國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不足,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迅速實現產業演進和制度創新,改進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積極開發新產品,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3、促進經濟結構合理優化
促進了經濟結構的合理優化和生產力的較大提高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實現了在全球化范圍內的科技研究和開發,並使現代科學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迅速傳播,現代科技創新是世界性的,任何國家的科學技術活動,都必須也只能以世界上現有的科技成果為前進的基礎。
由於經濟全球化帶來科學技術的世界性流動,使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可以進口世界上自己需要的先進科學技術,藉助「後發優勢」,促進科技進步、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經濟發展。
(6)全球坐標在經濟全球化中的意義擴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因素
一、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二、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三、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四、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五、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據說最早是由特·萊維於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
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貿易自由化隨著全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的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形成,從而加快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促進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組織的成員以統一的國際准則來規范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