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全球化對我國農業影響有哪些
經濟全球化對每個國家的各個經濟領域或多或少是會有影響的,對於我國的農內業的影響應該可容以從這些方面考慮
1、糧食在整個世界范圍來說還是比較稀缺的,雖然我國在糧食出口上不是主要的出口國但是可以將我國某些剩餘糧食放到國際市場上以合理的價格出售
2、農產品中有許多都是國家戰略物資,經濟全球化的加深必然導致戰略物資的搶購,為了滿足市場以及保持戰略物資充足,很可能引起我國農業種植結果的改變
3、經濟全球化會帶來經濟的交流在農業經濟、管理領域的加深,可以促使我過學習適合我過的農業管理經驗
2、試論述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沿海外貿加工業發展的問題及轉型升級策略」。 高手來解。。。
這個問題相當復雜啊,不過我也感興趣,分析如下:
1.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以前歷年來作為世界大工廠的局面將不復存在,越來越高昂的物價,越來越嚴格的國家人力資源政策,越來越復雜的企業成本,這都將使外資對我國沿海外貿加工企業投資或建立穩定貿易往來的選擇望而卻步,相反,亞太地區很多周邊國冢急於發展經濟,給予更寬松的投資政策,也正是把這類行業吸引往他國的原因之一。
2.但有些行業在周邊國家難以發展,原因是東南亞國家的人民數千年的宗教背景和自然力量讓他們本來就很易滿足,很易生存,比較起勤勞的中國人民,他們不見得能承擔所以行業的世界工廠的角色,所以還是要考慮行業細分才能進一步討論發展策略,但從宏觀角度講,中國沿海作為世界工廠的格局絕不再存在,從東莞等地的蕭條可見一二。
3.如果要說轉型升級,應該參考中山的做法,但是這一步要早做准備,而不是在危機發生時來臨時抱佛腳。加工業的好處是自有工廠,對於設計、生產什麼產品,產品的質量控制可以進行最前端的控制,面對市場的變化,也可以很快的調整產品。所以在轉型上重要的是,獲得准確的市場發展趨勢的判斷、有足夠力量的新產品研發設計力量、有自己培養的一定知名度的品牌,這些將是轉型策略的重點關鍵。
3、中國製造業如何應對全球工業發展模式變革
35年的改革開放,使我國成長為世界製造業大國。而要完成向製造業強國的轉變,必然會經歷一場艱苦復雜的攻堅戰。就目前形勢看,推進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必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著力優化發展環境。
一、製造業轉型升級任重道遠
自18世紀中葉人類開啟工業文明以來,製造業成為創造物質財富的主要渠道,是現代國家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壓艙石。縱觀近現代世界歷史,大國的興起均始於製造業,當今世界強國都是製造業強國。工業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支柱,工業強則國家強。著眼未來,中國要進入世界經濟強國行列,首先要成為製造業強國。
近年來,我國工業實力持續增強,穩居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對全球製造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2012年,我國製造業全球佔比達19.8%,工業製成品出口佔全球製成品貿易的1/7。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國內其他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在擴大就業、增加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製造業已成為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和參與全球競爭的戰略基石。
但隨著全球經濟結構的深度調整,我國製造業發展中的矛盾日益凸顯,形勢不容樂觀。從國際看,國際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和製造業回歸戰略,力圖搶占高端市場並不斷擴大競爭優勢,新興經濟體依靠資源、勞動力等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加工製造業,與我國形成同質競爭,我國製造業面臨著前有阻擊後有追兵的雙重擠壓。從國內看,我國經濟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和結構調整陣痛的疊加期,國民經濟潛在增長率趨於下降,能源資源、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快速上升,生態環境約束趨緊,行業間利潤率嚴重失衡,製造業對社會投資的吸引力不斷下降。從產業看,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不合理,製造業缺乏核心競爭能力,尤其是企業治理結構不完善,國際化經營能力不強,「走出去」面臨較大風險。
這些問題的產生,既源於製造業自身的結構問題,也是體制機制頑瘴痼疾所致。從自身結構看,我國製造業在國際產業分工中主要處於加工製造的中低端環節,2012年加工貿易出口佔比達42.1%;產業集中度低,鋼鐵、船舶、水泥行業前10大企業產業集中度分別只有46%、50%和31%,只有汽車行業為86%;自主研發能力不強,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約為跨國公司平均水平的1/4,申請國際專利合約數量僅相當於美國的1/3,95%的高檔數控機床、85%的集成電路依賴進口;原材料型、高能耗型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粗鋼、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行業產能利用率均低於75%。從體制機制看,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干預過多,企業投資自主權落實不夠,未能充分激發企業的發展活力;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不完善,特別是資源性產品價格不順,影響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製造業結構調整;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和創新激勵機制不健全,缺乏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企業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不足;相關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非公有經濟發展面臨著許多不合理規定和隱性壁壘,中小企業發展的體制性問題未根本解決。
二、優化發展環境的關鍵是全面深化改革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關鍵是堅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我們要主動適應環境變化,緊緊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這一核心,進一步釋放改革開放的紅利,為製造業轉型升級創造新條件。
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釋放產業發展活力。依靠市場競爭優化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要遵循這一規律,依據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真正讓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起到決定性作用。完善價格形成機制,主要由市場決定生產要素和產品的價格,引導勞動力、土地、資金、資源等要素流動和工業生產活動,提高工業投入產出效益。完善市場供需機制,引導企業根據市場需求確定投資並形成合理產能,引導消費者不斷提升消費層次並形成有效市場需求,促進工業製成品供給與需求實現動態平衡。完善市場競爭機制,促進壟斷行業有序開放,鼓勵競爭性行業開展正當競爭,不斷增強企業發展活力,使行業平均利潤率趨於合理,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相統一。完善市場退出機制,打造「生的順利、退的順暢」的產業生態環境,打通企業市場化再生和退出通道,讓企業生生死死成為常態,發揮市場機制在淘汰落後產能、企業兼並重組、化解產能過剩中的作用,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健全行業管理體系。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因此,在深化改革中,既要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也要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既要簡政放權,也要切實把市場解決不了的問題,用政府這只手管起來。充分發揮戰略、規劃、政策的引導作用,強化節能節地節材節水的政策約束,嚴格實施環境、技術、安全等市場准入標准,有效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等問題,促進製造業可持續發展。完善行業服務體系,通過委託、招標、合同外包等購買服務方式,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加強各類第三方行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提升服務行業的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堅決取消和下放一批審批事項,同時加強特定行業和領域事中事後監管。創新行業管理方式,探索行業規范條件、負面清單、行業自律、企業社會責任等新型管理方式,推進製造業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
強化政策協調配合,增強產業發展合力。這些年來,我國製造業的高速發展,既得益於市場化改革和全球化進程,也離不開長期以來財稅、金融、投資、土地等政策支持,更離不開中央政府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必須發揮宏觀調控這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使產業政策與市場機制相互促進。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投資項目的審批,切實落實企業的投資自主權。建立有利於轉方式、調結構的財稅政策體系,發揮政府采購對自主創新的扶持作用,落實好高新技術企業稅收減免、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引導信貸資金向結構調整、節能減排、自主創新等重點領域和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傾斜,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擴大製造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和比例,更好地發揮金融對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支持作用。強化環保、土地、價格等政策與產業政策協調配合,盡可能減輕原材料、土地、勞動力等成本上升以及環保投入加大對我國製造業的沖擊。
加強依法行政,保障行業健康發展。按照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製造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完善制度體系,加強中小企業、國防科技工業、船舶工業、民用飛機產業等領域的立法工作,滿足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制度需求。規范行政行為,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許可權履行職責,推進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制度,加強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及時糾正違法或不當的行政行為。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對淘汰落後產能、節能減排、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等重點領域,依法及時公開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據、政策要求、工作過程和結果,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三、努力建設製造業強國
打造製造業強國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場艱苦的攻堅戰。要打贏這場硬仗,需要我們加快構建製造業轉型升級新機制,以創新驅動發展,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工業現代化邁進。
構建製造業創新發展新機制。創新能力不強是我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的核心問題,必須把製造業發展轉到更多依靠創新驅動上來。健全以市場為導向的產業創新體系,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促進製造技術、企業管理、商業模式等多元化創新。建立鼓勵企業、社會力量深度參與國家科研任務的新機制,發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引領作用,重點突破核心裝備、系統軟體、關鍵材料等一批重大技術,加快實施以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為內容的「工業強基工程」,不斷提升製造業創新發展能力。健全技術成果轉化機制,發展技術市場,加快形成製造企業、科研院所、金融資本共同構成的「多級火箭助推機制」,促進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良性互動。大力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形成激勵企業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的長效機制,促進製造業技術水平和產業層次不斷提升。加強知識產權應用和保護,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
構建製造業融合發展新機制。隨著技術創新和產業變革,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技術、產業、商業模式、社會需求等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成為新時期產業發展的新特徵、新趨勢。順應信息化發展的時代潮流,按照十八大關於促進「四化同步」發展的要求,著力建立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機制,實施兩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建立健全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引導企業增強兩化融合意識,深化信息技術集成應用,不斷提升製造業信息化水平。順應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趨勢,推動製造業產業鏈各環節的專業化、服務化,大力發展工業設計、現代物流、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建立產業與城鎮融合發展機制,加快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工業園區建設,提高工業集聚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益。繼續重視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發展,爭取吸納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加快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構建製造業綠色發展新機制。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已成為各國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的普遍選擇。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要促進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必須推動製造業走綠色發展新路。這是當前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要加快形成資源環境約束倒逼轉型升級的機制,樹立設計開發生態化、生產過程清潔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環境影響最小化理念,推進節能降耗、減排治污,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製造業。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更多運用經濟、法律、標准等手段,加強行政監督管理,不斷完善基於綠色發展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探索能源合同管理、節能資源協議、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標准等新模式,加快形成製造業綠色發展的長效機制,增強製造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大綠色低碳技術攻關,積極支持綠色低碳、節能環保設備和產品開發,通過試點示範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和再製造產業。
構建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新機制。非公有制經濟與中小企業互為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活力的重要載體,是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生力軍。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一方面要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壟斷行業改革,另一方面要堅持把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的制度和政策環境作為著力點,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保障中小企業發展的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實行統一的市場准入制度,消除限制民間投資的各種「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現象。完善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機制,支持中小企業兼並重組,鼓勵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鼓勵中小企業參股國有資本項目,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改善融資條件,完善風險投資機制,引導創新要素更多投向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建設一批中小企業創新平台,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加強信用擔保體系、公共服務示範平台等建設以及國際交流合作,鼓勵和引導社會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構建軍民融合發展新機制。實踐證明,在工業發展戰略上堅持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方針,可以有效整合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資源,實現一種資源投入產生兩種效益的「兼容型」、「雙贏式」發展。推動在國家層面建立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的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需求對接、資源共享機制,建立更加完備的政策、規劃、標准支撐體系,推動軍民融合在新時期的又好又快發展。不斷健全國防工業體系,完善國防科技協同創新機制,推動武器生產與民用產業融合發展,培育一批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加強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編制軍轉民、「民參軍」產業發展目錄,支持國防科技成果轉化,加速軍用和民用先進技術雙向轉移步伐。加強軍民融合政策引導和支持,充分利用先進軍用技術加快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品生產和維修領域,形成上下游緊密結合的融合發展新格局。
構建製造業開放發展新機制。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我國製造業必須以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姿態,融入全球產業分工,以開放促改革,倒逼製造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競爭的新優勢。放寬投資准入,在製造業領域探索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推動重點領域擴大對內對外開放,進一步放開一般製造業。圍繞製造業轉型升級目標和需求,調整優化製成品進出口結構,加大先進技術設備和緊缺原材料進口,積極吸收國際技術創新輻射和先進管理經驗,促進加工貿易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打造一批世界級的製造品牌,提高「中國製造」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抓住全球產業重新布局機遇,引導有實力的製造業企業有序走出去,開展綠地投資、並購投資、聯合投資等,在境外設立研發機構、生產製造基地和市場營銷網路,在有條件的國家和地區建立境外工業園和境外經貿合作區,開展資源和價值鏈整合,增強國際化經營能力。貫徹落實自由貿易園(港)區、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以及內陸地區等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戰略部署,探索製造業開放發展新思路,進一步拓展我國製造業發展空間。
4、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以及挑戰中國採取了哪些措施
1.積極參與全球和區域經濟合作,努力推動國際經濟秩序的改革與調整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都與當前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相關聯。經濟全球比已使世界各國在經濟上相互滲透、相互依託,聯系越來越緊密。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它的各種負面影響,改善國際經濟環境,發展中國家經濟就難於順利發展,甚至可能陷入危機,而發達國家也不可能獲得更廣闊的市場,保持經濟的良性增長。通過不斷地努力來建立一個在權利與義務平衡基礎上的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已成為推動全球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要推動全球經濟健康地發展,發達國家應以負責任的態度幫助發展中國家克服面臨的困難,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向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為一些最貧窮的國家減免債務,並扭轉對窮國援助下降的趨勢,而不能只是片面要求發展中國家進行改革。發展中國家在參與全球和區域經濟合作過程中,應在多邊協作領域就金融、貿易和債務問題不斷加強協調與合作。在涉及有關新的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則制定的談判中,要充分協調立場,共同提出一些反映發展中國家利益的主張,增強在與發達國家談判中的地位,以促使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逐步得到改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應當面對現實,調整立場,「求大同,存小異」,共同努力推進國際經濟環境的調整與改革。這樣做符合世界各國的長遠利益。 2.切實加強自身的發展與進步,不斷提升本國的綜合實力 通過參與全球化壯大自己,這是改變發展中國家處於弱勢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途徑。在科學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在世界范圍內正迅速進行。在新的國際分工格局中,發展中國家處於不利地位。如何抓住時機,充分利用不同發展階段自己具有的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提高競爭力,找到本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准確位置是發展中國家順利融人全球化潮流的關鍵。這里應解決好兩方面的問題。 第一,新的國際分工對傳統的發展模式提出了挑戰。現今,已不能僅僅從一些相對不變的有形因素,比如勞動力供應量、土地、其他自然資源狀況來衡量一國的優勢。而應從新的視角來認識一個國家的比較優勢。新的國際分工格局使得那些依靠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生產產品的發展中國家正面臨經濟落後和收入下降的處境,相反,那些成功地縮小了與發達國家在知識、技術方面差距的國家,則從技術進步中獲益,使本國經濟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因此,在新的國際分工條件下,加快技術進步,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已成為順利融人世界經濟的重要環節。但這同時也表明,欠發達國家,如何在以巨大努力加速實現本國工業化的同時,跟上世界科技發展的步伐,有效應對知識經濟的挑戰。面對這樣雙重的壓力,重新審視過去的發展戰略,進行必要的調整就顯得十分重要。對那些最不發達國家來說,顯然這是十分艱難而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短期內不可能解決。它們仍應從本國現有條件出發,加快國內經濟改革與調整,促進本國的市場發育和不斷完善市場機制。由於農業、采礦業仍是這些國家的主導經濟部門,因此,應重視農業和農村發展,繼續推動礦業生產,不斷提高經濟水平;在充分發揮本國資源優勢的同時,積極創造條件引進外國投資和先進技術,優化產業結構,逐步改變資源型出口的經濟結構;不斷擴大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同時加強與本地區及地區以外國家在生產、貿易、金融等領域的合作。在當今經濟區域化、一體化迅速發展的條件下,尤顯重要。
第二,知識經濟的到來意味著勞動者素質的差別對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重視人力資本投資,積極開發人力資源,是保證持續發展和減少貧困,也是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的基本手段。目前,全球化的進程雖然沒有促使整體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但高層次管理人員和高技能勞動力的流動大大增強。這一趨勢使發展中國家面臨嚴重的智力外流。這種「自由流動」使發達國家受益,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像非洲這樣的落後地區受損。自1990年以來,非洲每年流往發達國家的各類人才達2萬人。目前,一方面非洲國家急需的人才十分短缺,聘用了約10萬名外國專業技術人才在非洲工作,另一方面,有150多萬非洲人才在發達國家工作。為此,積極創造良好的環境,採取各種措施留住本國的技術人才,阻止人才繼續外流,也是發展中國家需要解決的另一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