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化,文明禮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關系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提出的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准則,它已被世界公認為具有普世價值的道德金律。從法的視角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還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法理內涵,即尊重個體的平等觀、符合人性的權利義務觀和重視內省的自律觀。在霸權主義仍然存在、地區沖突和局部戰爭時有發生、文明斷層線上發生的沖突愈演愈烈的國際格局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成為重構世界秩序的價值標准和規則淵源。[關鍵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平等;人性;自律;國際法。[作者簡介]周欣宇,法學博士,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法律思想史研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通常被視為道德金律①。1993年在芝加哥召開的「第二屆世界宗教議會」上,德國著名神學家孔漢思(HansKung)提出的全球倫理構想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四不可」②一道成為最基本的道德戒律,即通稱的道德金律。其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除了普世的道德屬性外,還有深刻而豐富的法律意義。本文將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做一番法律視角的審視,以剖析其法理內涵,並進一步闡述它在國際法上的重要價值。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本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始見於《論語》。孔子在回答仲弓和子貢的提問時兩次提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次,仲弓問什麼是「仁」,孔子答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另一次,子貢問孔子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孔子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不要把自己所不喜歡的東西強加給別人。用孔子的話說即「恕」道。恕道乃仁道,如《孟子》所謂「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後世儒者常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論語》中的另一句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結合起來考察,將前者歸納為「恕」,而將後者歸納為「忠」,__________並以曾子的話「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來說明孔子思想的精髓是「忠恕」,它是「仁」的具體表現。他們訓「忠」作「誠」,釋為天道、體、本源,釋「恕」為人道、用、末流。程子說「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忠恕一以貫之:忠者,天道也;恕者,人道也。忠者無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體,恕者用,大本達道也。」明朝著名理學家薛瑄曾指出《論語》「借忠以明一之體,借恕以明貫之用,故知盡己推己其施無窮,則知一貫之理無不盡也」。忠如水之源,恕如水之流也。時下流行觀點認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忠,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恕,忠是積極的仁,恕是消極的仁,是仁之一體兩面。這種觀點應承和發揚了宋明儒的思想,但卻囿於體用之爭,與孔子原意未必相符。那麼應如何理解孔子的忠恕之道(或者說恕道)的原意呢?或宋元之際的理學家戴侗的觀點將有助益,他在《六書故》中訓「忠」為「盡己致至」,並進一步解釋為「反身而誠,然後能忠。能忠矣,然後由己推而達之家國天下,其道一也」;他又訓「恕」為「推己及物」,認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施諸己而不願,勿施於人,恕之道也。」根據戴侗的觀點中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孔子是強調恕道精神的,作為其哲學思想核心的「仁」的出發點和落腳處都是「恕」,而非宋明儒和今日流行觀點所總結的「忠恕」。《論語》中雖有時也忠恕並舉,但其重點仍在恕。緊扣《論語》原意,可以發現「忠是在自我道德實踐中所應呈現出公正無私的心理狀態,恕是仁道的具體表現」③。既然恕是實踐中的仁,那麼將忠和恕分別解釋為積極的仁道和消極的仁道就站不住腳。這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聯系起來了,前者必然外延到後者的領域內,後者的內涵中也必然包含前者。通過構建忠恕之道,儒家建立了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核心的個人道德修養體系。該內在的信念體系滿足了人際交往的需要,經過個體親身體驗或類比體驗,產生了一系列的行為規則,這些行為規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邊際效益固定下來,從而形成相應的權利義務觀:個體制約著和受制於其他個體;尊重他人的利益,他人才能尊重我的利益;損害別人的利益,自己的利益也得不到保護。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法理內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道德金律是自我澄明的,其道德意義經過歷代儒家闡幽發微,已為人們所熟知。然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法理內涵卻沒有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其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具有明顯而深刻的法理內涵。(一)尊重個體的平等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是孔子「仁學」的具體體現。「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核心。那何謂「仁」呢?孔子在《論語》中多次提到「仁」,如「仁者,愛人」「泛愛眾而親仁」「苟志於仁,無惡矣」等。這些看似散亂的論說,卻貫穿了孔子的仁學主張: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愛護、互相支持、互相幫助,一言以蔽之,愛是人際關系的核心。孔子已經認識到個體的差異和不同。他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己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因此,墨家的「兼愛」不可能成為孔子愛的模式,其愛的基礎和出發點就只能是個體的平等,只有人格平等,仁道才能通過愛的途徑得以實現。人格平等、尊重其他個體的價值就成了孔子平等觀的精髓。儒家提出的「有教無類」「四海之內皆兄弟」都包含有原始而樸素的平等觀;儒家提倡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則從側面承認了人的人格尊嚴,而且人不容侵犯。孔子思想中所蘊含的人文情懷被伏爾泰等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拿來作為反對中世紀宗教專制的有力武器。這種尊重個體__的平等思想在今日的歐洲仍然十分盛行,它常常成為反對專制統治的最強吶喊。前蘇聯作家索爾仁尼琴說:「個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個人的命運體現在千百萬人中間,千百萬人的命運集中在個人身上。」該觀點為孔子的人文精神作了最好的注腳:尊重作為個體的他在就是尊重我們自己。孔子雖然主張平等、尊重個體,但卻與西方的個人主義不同。個人主義是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興起的代表當時新興階級的利益的一種思想,從歷史的角度看,它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個人主義明確以個人為中心,強調個人理性、個人意識和個人權利。個人主義的社會態度包括對個人情感、個人信仰、個人偏好、個人隱私、個人生活方式的充分尊重和理解,因此個人主義有積極的一面。但個人主義也有其消極的一面,那就是它反對權威,特別是國家對個人的支配。極端個人主義有墜入利己主義的危險,利己主義對他人、集體和國家都有很大的危害性。孔子的平等觀雖然強調尊重個體,但對個體的權利有制約,他認為個人權利的行使的限度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通過推己及人的行為方式在權利人的內心中形成一種堅強的法律信念,即個人不得強迫他人做任何違背普遍人性的行為,否則他人有不服從的權力。(二)符合人性的權利義務觀人生活在自己的慾望世界中。有些慾望是正當的,如求得溫飽、安全、榮譽等,法律對正當的慾望應該滿足或者為他們的實現創造條件。有些慾望則是非法甚至邪惡的,對它們法律可以通過事前的積極引導或事後的消極制裁來調整。不管是鼓勵、引導還是制裁,我們都必須尊重人的慾望,因為這是道德和法律的人性基礎。只有正確認識人的慾望,才能制定出符合人性的法律。孔子言及人性雖然只有「性相近」寥寥幾字,但已經觸及人性的共同屬性。在孔子的心目中,人性無所謂的善與不善之分,但卻有共性,那就是飢則求食、寒則求衣、苦則求樂等普遍性,因此他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是一個世俗主義者,與宗教禁慾主義和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不同,他承認人的正當慾望,在尊重人性的基礎上提倡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孔子主張富民,與冉有到衛國,冉有發現那裡人口稠密,問該怎麼,孔子回答說「富之」,要盡快使老百姓富裕起來,然後再教化。孔子認識到老百姓貧窮是導致庶民犯罪的主要原因,他說「貧而無怨難」「小人窮斯濫矣」。因此統治者應該寬惠使民、輕徭薄賦、省法輕刑,重視和維護生存權等基本人權,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在設定個人義務方面,孔子提出要符合人性需要,他為義務的設定劃了一個下限:即「我不欲人加諸我,吾亦欲勿加諸人」或「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人們所不喜歡或者要極力避免的東西,除了疾病、災禍、戰爭和死亡,就是被強制,其中包含不合理的法律義務。對於那些自己都不能履行的義務,就不應該設定或者強迫他人履行。如何才能知道那些義務是對方不能履行的呢?孔子認為「性相近」,因此以己度人無疑是認識他人的有效方法。以己推人,通過心理換位的內在體念,達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境界。有觀點認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種含有價值霸權的主張④。這種觀點是否成立呢?只有通過對中國式思維的解析才能尋求正確答案。與西方人長於邏輯推理不同,國人習慣形象思維。「形象思維」必須有具體東西作為起點,對感情等抽象物,國人是通過體己而感悟到的,因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不含有任何以自我為中心的因素,因而也就不存在價值霸權的問題,它只是一種「反求諸身」的方法論。「恕道」的基本精神要求處理人際關系時應該「寬厚」,即孔子所謂「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也就是說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其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是施加給執政者的義務。孔子在《論語》中處處強調統治者的帶頭作用,他對季康子說:「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他認為統治者的以身作則,是法令貫徹的關鍵。因此統治者應該行仁政,「尊五美」「屏四惡」。在統治者的引導下,全社會都行「仁道」。孔子認為能行恕道者多為聖賢,他們心胸豁達,能敏銳地體察到整個社會的情感,及時做出反映。孔穎達在《論語正義》中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疏釋最接近孔子的語境,他說:「己惡飢寒焉,則知天下之欲衣食也;己惡勞苦焉,則知天下之欲安佚也;己惡哀乏焉,則知天下之欲富足也。知此三者,聖王所以不降席而匡天下。」(三)重視內省的自律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核心內容的忠恕之道又被稱為「絜矩之道」。馮友蘭先生將「忠恕之道」「絜矩之道」和「仁道」並舉,在《中國哲學史》中他說:「後來的儒家,有些人把忠恕之道叫做絜矩之道,就是說這種道是以本人為尺度,來調節本人的行為。」這種自我調節的控制機制是一種重視內省的規范體系。朱熹在個人調節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社會調節機制,該機制以「我」出發點,形成了「我之上」「我」「我之下」三個層次,通過三個層次的均衡互動,從而把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的秩序規則建立起來,並有機結合,形成了一個嚴密的秩序體制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首先表現為一種指涉個人修養的道德觀念。孔子重視個人,特別是「有位之人」的道德修養,在《論語》中他多次言及君子、聖賢和「為政者」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如何將道德觀念轉化成內在的法律觀念呢?孔子仍然用了他善「推」的習慣方式。通過推己及人,孔子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德觀就衍化成為自律的法律觀,此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的道德義務就變成了法律義務,具有強制性,如《禮記·大學》所謂:「所惡乎上,毋以使下;所惡乎下,毋以事上;所惡乎前,毋以先後;所惡乎後,毋以從前;所惡乎右,毋以交於左;所惡乎左,毋以交於右。」這樣儒家就建立了獨特的法律觀:重視內省和自律。在西方法律舶來之前,該種類型的法律觀一直佔主流地位,它對個體的行為進行了有效的規制,形成了具有鮮明東方特色的法律制度。這些法律制度或直接來源於道德規范,或衍生於道德規范,總之,傳統中國法律與道德關系密切甚至混同是不爭的事實。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在內在信念形成的法律觀,重視自律,與西方法律重視他律的法律觀不同。自律和他律作為東西方法律觀的不同表達,本身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但自律的道德作用卻不容忽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畢竟是一種以__「自我」為中心構建的秩序規范,它會蛻變成維護私人利益的法律霸權嗎?回答是否定的。首先,從動機和效果上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動機必然善,其效果必不惡,所以它符合法律所追求公平正義的價值目標⑦。其次,從邏輯上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並不意味著「己所欲,施於人」,也不意味著「己所不欲」就禁止「人所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價值目標是「善」,它的表現形式為「真」,該命題為真。根據邏輯原理,原命題為真,那麼它的疑否命題也為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疑否命題應該是「施於人,己所欲」,就是說可以施加給他人的行為,必須是自己所願意做的行為,該行為不違背人性,通過換位思考的內心體驗,可能也是別人願意做的,因此該行為可以加諸他人。其他與「施於人,己所欲」不相同的命題必須通過邏輯的檢驗才能判斷其真假,如「己所欲,施於人」的動機和效果都未必善,明顯地有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他人的意思,因而該命題非真。最後,從儒家一貫的交際原則來看,孔子是反對憑空臆測、絕對肯定、固執己見、唯我獨尊的,即「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不主張將個人的好惡強加於人。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國際法價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調整人際關系出發,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其適用范圍已突破原有的界限,進入到復雜的國際關系領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已為當今世界不同文明所廣泛接受和認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處理國際關系中日益顯露其普世價值。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導出來的一些原則,如國家主權平等、相互善意、互利合作等,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基本准則。(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國際法上的普世性儒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思想的積極意義還在它從人際關系推及到「邦際關系」「國際關系」。它要求「協和萬邦」「親仁善鄰」「講信修睦」,最後達到天下「大同」的境界。在儒家的理想中,個人修養的最高境界是「平天下」,與此相適應,國際關系的最高境界是天下太平,國與國之間沒有沖突和戰爭。當今世界,霸權主義仍然存在,地區沖突和局部戰爭仍時有發生,文明斷層線上發生的文明沖突愈演愈烈,在紛繁復雜的國際格局中重構世界秩序就顯得尤為重要。重構世界秩序必須要有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規范體系。哈貝馬斯對處理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關系提出了「正義」和「團結」原則。哈貝馬斯認為「正義」指的是各民族都有保留本民族文化,按照本民族意願發展的權利;「團結」則要求對他民族的文化應有同情的理解和尊重,這是一種法律義務。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尊重和共同發展的途徑是民族間商談和文化間的交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方法論,「和而不同」是基本原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世界不同文化傳統的民族和國家所接受,構成全球倫理准則⑧,成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基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所以能成為普世性的國際法原則在於人類文化本身基本精神的相通性。世界各民族文化傳統中都能找到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相似的思想根源。佛教經典中說:「在我為不喜不悅者,在人亦如是,我何能以己之不喜不悅__加諸他人?」猶太教經典中也說:「你不要別人對你做的事,就不要對別人做。」人類同源,人性相似,那些體現人文精神的思想因其代表了人類對正義的訴求,必將得到全世界的普遍認同而成為普世性。(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體現的國際法基本原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普世倫理而為國際社會所認可和接受,它為國際交往和國際行為制定了一些基本原則。這些准則宛如法律,必然體現在國際法中,在國際關繫上應該加以貫徹和實施。1.國家主權平等原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前提條件就是承認個體的人的平等性,將其推及到國際關繫上就是國家主權平等。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也不論其政治、經濟、社會等情況有何不同,一律事有平等權利,承擔同等的責任。主權平等包括以下要素:國家之領土完整及政治獨立不受侵犯,世界各國法律地位平等,均享有充分主權,均有義務尊重其他國家之人格,均有權利自由選擇並發展其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制度,均有責任充分履行其國際義務,並與其他國家和平相處。2.相互善意原則。在犯罪心理學上,儒家是動機論主義者。他們根據人的主觀動機來判斷行為的罪與非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體現了儒家的一貫精神,即行為動機必須為善,效果可以不論。所以儒家把「親仁善鄰」作為處理邦際關系的基本准則,這是當時語境下的「國際法」。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類又進入一個全新的「春秋時代」,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再次體現出它的價值,那就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必須本著善意的原則。任何背離善意的行為,應當被全世界的人所鄙視和唾棄。新的時代還賦予各國一項新的善意義務,即一個國家應當善意履行《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各項義務,善意履行由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和規則產生的、其作為締約國參加的國際條約所承擔的各項義務。3.互利合作原則。第一部分已述及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時不能僅根據其字面意思,而要在儒家的微言大義中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應有之意。將其推廣到國際關繫上就要求各國在主權平等的前提下,堅持相互善意原則,取長補短,共同協作,互利共贏。(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傳統法文化與當代法治建設」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批准號:05XFX005)注釋:①少數學者如北京大學哲學宗教系的趙敦華教授將其作為道德銀律,參見趙敦華:「中國古代價值律的重構及其現代意義」(上),載《哲學研究》2002年第1期。②即不可殺人、不可盜竊、不可撒謊、不可姦淫。③顏炳罡:「儒學與人類文明相處之道」,載陳啟智編:《儒學與全球化》第199頁,齊魯出版社2004年版。④參見楊樹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歷史局限性」,載《雲南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學報》1996年第7期;徐春根:「『己所不欲』與『己之所欲』『施於人』是一種價值霸權:從《莊子》相對價值論觀點看」,載《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⑤吳長庚:「儒家絜矩之道的現代詮釋」,2001年台灣第六屆當代新儒學國際會議發言稿。⑥參閱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中華書局1981年版;陳顧遠:《中國文化與中華法系》,台灣三民書局1969年版;俞榮根:《儒家法思想通論》,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⑦廖建平:「道德金律的哲學闡析」,載《衡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0年第3期。⑧湯一介:「孔子思想與『全球倫理』問題」,載《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
2、提高國際化能力的重要性的名言
國際化准備度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興市場,因此,世界巨頭都雲集中國,公司創立之初,就在自己家門口碰到了全球最激烈的競爭,我們不得不在市場的夾縫中求生存」,「他們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才是世界先進。他們的營銷方法、職業修養、商業道德,都給了我們啟發。我們在競爭中學會了競爭的規則,在競爭中學會了如何贏得戰爭。」
「華為不可能迴避全球化,也不可能有尋求保護的狹隘的民族主義心態。因此,華為從一開始創建就呈全開放的心態。在與西方公司的競爭中,華為學會了競爭,學會了技術與管理進步。因為,只有破除了狹隘的民族自尊心才是國際化,只有破除了狹隘的華為自豪感才是職業化,只有破除了狹隘的品牌意識才能成熟化」。
「我們總不能等待沒有問題才去進攻,而是要在海外市場的搏擊中,熟悉市場,贏得市場,培養和造就幹部隊伍。我們現在還十分危險,完全不具備這種能力。若三至五年之內建立不起國際化的隊伍,那麼中國市場一旦飽和,我們將坐以待斃。」「華為的最低目標是活下去,當然逐步追趕上西方公司也是長遠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一定要穿一雙『美國鞋』!(集成產品開發IPD、集成供應鏈ISC、集成財經系統IFS等等)」
「我覺得我們中國的一批民營企業走到這個地步,應該考慮我們能否走出去,今天不考慮明天也得考慮,明天考慮不如今天考慮,這樣我們可以考慮得更加成熟一些。我認為不管成功不成功,我們應該走出這一步」—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國際化戰略
「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勇敢地開放自己,要積極與西方競爭,在競爭中學會管理。10多年來我們從來沒有提過我們是民族的工業,因為我們是全球化的。如果我們把門關起來,靠自己生存,一旦開放,我們將一觸即潰;同時我們努力用自己的產品支持全球化的實現。」
「國際化比的就是眼光、膽略和資源,國際市場說到底比拼的就是戰略。中國在商業領域出不了美國那樣的戰略家,這是一個基本事實,我們一定要頭腦冷靜,相當一個時期華為要堅持的仍然是跟隨戰略,在跟隨過程中,對待機會,對待比我們聰明的對手們犯錯。」「華為不要企圖改變世界游戲規則,但我們要參與制定規則的過程,要在規則制定的俱樂部里有華為的聲音,要成為其中的重要成員。」
「我們要選擇在這樣一個世紀交換的歷史時刻,主動地邁出我們融合到世界主流的一步。這無疑是義無反顧的一步,但是難道它不正承載著我們那要實現顧客夢想,成為世界一流設備供應商的使命和責任嗎?難道它不正是對於我們的企業、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乃至我們個人,都將被證明是十分正確和富有意義的一步嗎?」
「中國企業走進國際市場有若干種不同的方式,本土的資本與國外資源的結合,比如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這是一條道路;第二,就是國外資本與中國的資源相結合;第三,中國企業靠自身發展打到海外去,這里談的不僅僅是產品走向國際,而是企業從董事會到管理層都是國際化的董事會和管理層,公司的願景和文化都要站在國際化的大視角上,遵守國際規則,參與國際競爭。聯想收購IBMPCD的基礎是聯想有一個好的管理基礎,能夠與世界接軌,同時一些最根本的文化,雙方可以融通的,這些是保證整合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很重要的因素。」
國際化執行
1、 市場選擇
「農村包圍城市」—「當我們走出國門拓展國際市場時,放眼一望,所有看的到的良田沃土,早已被西方公司搶佔一空,只有在那些偏遠、戰亂、自然條件惡劣的地區,他們動作稍慢,投入稍少,我們才有一線機會。」
針對發達市場—「我們的員工太年輕,血氣方剛,除了打兔子,還喜歡拔獅子的鬍子。為什麼要去拔獅子的鬍子呢?我們應該學會與市場領先者合作和保持戰略均衡」
2、 海外拓展策略
「一定要遵守所在國的法律、聯合國的法律。中國法制不健全,或者執行太靈活,無規則,使中國一些企業沒有形成嚴格的管理。他們以為在國際市場上,也可以如魚得水,結果使自己陷入困難。」
「我們在全球開展業務的目的不僅僅是增加銷售獲得利潤,更要在當地進行投資,創造就業,繳納稅收,推動當地的科技進步,對各國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從而建立雙贏的商業生態環境。」
「我們經歷了十年的積累,以客戶化的解決方案為先導的產品體系有了較大的進步,有希望搏擊世界舞台,在這個舞台上檢驗自己」,「我們不盡快使這些產品全球覆蓋,其實就是投資的浪費,機會的喪失」,「我們在國外更應向競爭對手學習,把他們作為我們的老師」,「只要勇於自我批判,敢於向自己開炮,不掩蓋產品及管理上存在的問題,我們就有希望保持業界的先進地位,就有希望向世界提供服務。」
3、 海外排兵布陣和全球核心價值觀建立
「如果不首先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流程化組織和職業化的員工隊伍的話,就不可能在高端的產品和市場領域與競爭對手抗衡,更無法實施收購兼並策略,因為一群青紗帳里走出來的『農民』絕不可能去運營國際化的現代企業,也無從消化買回家來的『西式大餐』」。
「今後,我們各部門選拔幹部時,都將以適應國際化為標准,對那些不適應國際化的,要逐步下調職務。」「沒有幹部的國際接軌,沒有組織的國際接軌,所有國際接軌都是假的,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我們正處在危機中,還有一項例證。就是處在危機並不認識危機,前方浴血奮戰,後方歌舞昇平。機關不能以服務為宗旨,而是前方的阻力,使流程執行困難重重。當我們今天歡送將士奔赴前方時,我們要使後方全力為前方服務,不能實現這種服務的員工要下崗。」
核心價值觀—「我們總說華為文化外籍員工聽不懂,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聽不懂。以客戶為中心首先是外國公司推行按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解決方案就是要以客戶為中心,做好了才能拿到合同。以客戶為中心,外籍員工為什麼聽不懂?以奮斗者為本,換個說法,外籍員工就聽懂了。為什麼他會多拿錢呢?是因為他多幹活了。這就是我們的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外籍員工也知道多勞多得,多勞多得不就是以奮斗者為本嗎?」
「對本地員工的培養不要強制他們中國化。華為文化就像洋蔥頭,都是外來文化,這層是英國文化,那層是中國文化、美國文化。我覺得華為文化就是一種開放的、兼容並蓄的文化。因此對待本地員工,不要用中國的思維去要求他們,要以開放的心態去吸收他們的精華,充實我們的文化」
「我堅信中國企業是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的,而這個核心價值觀未必是中國傳統的模式,它一定要適合一個國際企業,是一個大家全都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所謂中國人來管理,我希望的是一把手,第一把手是企業的一個方向。所以任何事都是這樣的,總要有一個真正的核心,就是第一把手。中心思想主要是融合,而不是平衡,一開始讓國際員工覺得你是一家國際公司,到後來他自己會慢慢融進去,把雙方共同認可的價值觀建立起來,這才是好的。」
「無內不穩、無外不強」「海爾國際化戰略能否成功,主要是靠每一個海爾人的國際化,有了每一個人的國際化才能保證海爾集團的國際化。」
—海爾董事長張瑞敏
從國際化到全球化
「在這樣的時代,一個企業需要有全球性的戰略眼光才能發憤圖強;一個民族需要汲取全球性的精髓才能繁榮昌盛;一個公司需要建立全球性的商業生態系統才能生生不息;一個員工需要具備四海為家的胸懷和本領才能收獲出類拔萃的職業生涯。 」,「跨國這個概念不好說,但我們是支持全球化的,因為世界經濟走向全球化以後才能有效地提高資源利用率。」
「第一就是國際化的收入,國際化的利潤,有國際化的市場。第二,有國際化的人才,國際化的團隊。第三,有站在國際視野的戰略目標。我覺得能做到最後一條,就是當你把目標放在作為全球領先企業的時候,那就算是國際化的成功」。
「看一個企業是否全球化,不是看收購了多少資產,而是看它是否有全球化的品牌,是否有全球化運營的能力,是否在管理理念、組織架構、人力資源、企業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實現了全球化」。
—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
原創作者:蘭濤
【12月重磅】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戰略與營銷鐵軍鐵三角 華為管理真經私享會(17期)
向華為高管學驅動商業成功的管理之道 向華為學從本土到世界領先的必經之路
真案例、真主角、真實戰
2017年12月7~8日周四、周五.深圳
報名請咨詢: 18925290293, 0755-82947498學費: 8999元/人,特惠價5999元/人(同一企業3人以上,限前12名)。包括嘉賓授課、交流分享、會議場地、專業服務、培訓教材、茶歇等費用,限招29人!先報先得!
關注官方微信,可搜索「生命力教育培訓」,
或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查看公眾帳號」,
添加我們吧。
3、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名言名句
1、人類的希望像是一顆永恆的星,烏雲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別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個理想,一個夢,它是萬人的願望。——巴金《寒夜》
2、科學屬於全人類。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只有共同掌握了科學知識,才能凝成一股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推動社會前進。——茅以升《橋梁桁架的次應力》
3、人們都追求幸福。和平,只有她是這個地球上最接近幸福的捷徑,並且是誰都能得到手。——希爾泰《幸福記》
4、上天賦予的生命,就是要為人類的繁榮和平和幸福而奉獻。——松下幸之助《我的夢,日本的夢,21世紀的日本》
5、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紀》
(3)有關全球化的名人名言擴展資料:
人類命運共同體相關延伸:人類命運共同體其共同利益觀
「共同利益」的概念並非從來就有。歐洲君主制時期,國家利益就是君主個人或家族的利益。進入20世紀,國際社會的利益關系曾被描述為一種排他的零和關系,因此利益爭奪引發戰爭是無法避免的。
經濟全球化促使人們對傳統的國家利益觀進行反思。瞬間萬里、天涯咫尺的全球化傳導機制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了「地球村」,各國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國家成為一個共同利益鏈條上的一環。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全球利益鏈中斷。
一個國家的糧食安全出現問題,則飢民將大規模湧向別國,交通工具的進步為難民潮的流動提供了可能,而人道理念的進步又使拒難民於國門之外面臨很大道義壓力。互聯網把各國空前緊密地連在一起,在世界任何一點發動網路攻擊,看似無聲無息,但給對象國經濟社會帶來的損失卻有可能不亞於一場戰爭。
氣候變化帶來的冰川融化、降水失調、海平面上升等問題,不僅給小島國帶來滅頂之災,也將給世界數十個沿海發達城市造成極大危害。資源能源短缺涉及到人類文明能否延續,環境污染導致怪病多發並跨境流行。
面對越來越多的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任何國家要想自己發展,必須讓別人發展;要想自己安全,必須讓別人安全;要想自己活得好,必須讓別人活得好。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對共同利益也有了新的認識。既然人類已經處在「地球村」中,那麼各國公民同時也就是地球公民,全球的利益同時也就是自己的利益,一個國家採取有利於全球利益的舉措,也就同時服務了自身利益。
4、有關一帶一路的名言
1、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也為中國開放發展開辟了新天地。
2、中國古人說:「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共建「一帶一路」,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願望。
5、翻譯個關於全球化的句子
翻譯;Globalization is one of core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ntains various nations in the political, cultural, scientific, military, security, ideology, life style, values and so on many levels, interrelated fields, influence, restrict the concept of diversity. " Globalization" can generaliz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y, politics, law,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culture, ideology,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en aspects of globalization.
6、關於跨文化交際中全球化的一些諺語,中國外國都行,要英文的。
a green hand(新手),in the red(虧損),a blue moon(千載難逢的機會),white lie(善意的謊言),white night(不眠之夜),black sheep (害群之馬,敗家子)
紅糖——brown sugar,紅茶——black tea,紅豆——love pea,紅運——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