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性復合性危機應由大國合作解決什麼時候提出的
親你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4日訊 (記者 仇莉娜 田 原) 6月24日,紀念《聯合國憲章》簽署75周年線上專題論壇以視頻方式舉行。1945年6月25日,聯合國制憲會議全體大會一致通過《聯合國憲章》。75年來,聯合國成為多邊主義的奠基石。近年來,單邊主義、氣候變化、民粹主義、貿易摩擦、新冠病毒等一系列問題給全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些挑戰讓國際社會日益認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與會專家表示,在《聯合國憲章》簽旦物禪署75周年之際,人類應該深刻反思,全球性危機需要以全球化方式去解決,單邊主義不可持續,多邊主義仍是前進的唯一道路。
全球化智庫理事長、國務院參事王輝耀表示,75年來,聯合國一直都是維護多邊主義的重要基石,致力於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問題。如今,面對新的挑戰,人類要從歷史中學習應對危機的經驗,重新認識和思考多邊主義模塵的發展契機。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沙祖康認為,多邊主義是前進的唯一道路。多邊機構應進一步加強發揮其作用,以適應世界的快速變化。單邊主義情緒是少數政客推動的結果,不能代表絕大多數聯合國成員的意見。各國應同舟共濟地面對氣候變化、空氣污染和疾病傳播等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是所有國家共同的責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
法國前總理讓·皮誒爾·拉法蘭表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人類在政治、經濟等多方面取得的成績都基於對話和協商。聯合國駐華協調員羅世禮也表示,冷戰後的國際交流促進了工業化,全球化創造了巨大的利益。但同時,在收獲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如果不能確保全球化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人類將承擔不平等加劇和環境退化的後果。
經合組織幕僚長兼G20協調人加布列拉·拉莫斯表示,21世紀以來世界面臨著大量且復雜的挑戰和不穩定性,各國必須通力合作,共同解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單邊主義造成了極深的負面影響。螞培當前,世界尤為需要人與人、社區、國與國間的信任,扭轉局勢,而多邊合作是唯一的解決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挑戰呼喚多邊主義。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幹事易小准表示,這是一次全球危機,而非某個國家的危機。目前,已經有許多成員從多邊貿易體制中受益,許多成員也能在電子商務、投資、小型企業發展等問題上達成一致。文明對話研究所董事會主席弗拉基米爾·亞庫寧表示,期待新的國際合作模式可以讓聯合國在應對如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危機中發揮更大作用。他認為,只有攜手應對共同挑戰,才能開辟人類美好未來。
2、兩次世界大戰是在工業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發生的,戰爭如何體現這一時代特徵?
1939年9月到1945年9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全球范圍的戰爭。局部戰爭從1931年就已連接不斷: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侵略、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德國干涉西班牙內戰……在法西斯勢力已在世界各地對和平構成威脅之時,英、法、美等大國卻出於各自私利,或縱容侵略者,推行犧牲小國的綏靖政策,炮製出慕尼黑陰謀;或奉行中立政策,長期隔岸觀火:蘇聯對西方國家心存疑懼,雖然提出集體安全的構想,但最終由於英法等國誠意不足而致流產,此後更與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制止侵略成為泡影,一場新世界大戰便不可避免了。戰爭初期,法西斯軸心國氣勢洶洶:波蘭、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甚至法國相繼投降;德國又大舉進攻英國和蘇聯,日本則偷襲珍珠港,把戰火燒到太平洋。反法西斯國家在反對法西斯的國家中逐漸團結,於1942年正式形成反法西斯同盟,經浴血奮戰,扼制住了軸心國的進攻勢頭,並轉入反攻:中途島海戰、阿拉曼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等一系列具有轉折意義的大戰之後,形勢向著有利於反法西斯同盟的方向扭轉。西西里登陸促成了義大利投降,諾曼底登陸使德國法西斯兩面受困,1945年5月8日,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的徹底失敗而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深遠,它所奠定的雅爾塔體系規定了新的國際關系格局,它所建立的聯合國至今還在運作.U3sFU
1、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 (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埋下戰爭的禍根。二戰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產物,也是列強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並沒有解決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反而隱含著戰勝國之間、戰勝國和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是「建在火山口上的和平」。 (2)1929至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戰爭的溫床。1929至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 (3)法西斯在國際上出現,並發動了戰爭。面對經濟危機引起的嚴重政治危機,德、日建立法西斯專政,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在資本主義世界分化組合的過程中,法西斯侵略同盟形成。 (4)綏靖政策是戰爭的催化劑。英法美長期推行綏靖政策,慕尼黑陰謀達到了頂峰,造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鬆懈與渙散,縱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 (5)反法西斯同盟沒有及時建立,有利於法西斯擴大戰爭。蘇聯在構築集體安全的努力失敗後,為自保而與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6)局部戰爭發生並逐漸升級,最終演變成世界大戰。 2、關於「綏靖政策」。 「綏靖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以英法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所採取的姑息、退讓、妥協、縱容政策。其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犧牲別國的利益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一是將禍水東引,犧牲蘇聯以求西歐無戰事。 「綏靖政策」的實質是:以犧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國家利益為代價,滿足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要求,盡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頭相向社會主義蘇聯,緩和帝國主義國之間的矛盾。「綏靖政策」的主要執行者是英法,美國的中立,實質也是綏靖。英法推行綏靖政策,有著復雜的歷史淵源和時代背景。 「綏靖政策」的最大影響是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綏靖政策的主要執行者英法在二戰初期即遭到德國法西斯的攻擊,法國甚至因此而導致亡國,這是其長期推行綏靖政策的直接結果。h
©=== 鳳棲衍林,一飛沖天 === -- 海南中學學習者論壇 Q2
3、法國敗亡的原因。 法國作為一個大國,在二戰初期迅速敗亡,簡言之原因有五:A、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侵入法國;B、法國消極防禦:C、法國政府長期推行綏靖政策,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食其果;D、義大利趁火打劫;E、賣國賊投降。 4、日本為什麼要發動太平洋戰爭。 大體說來有以下四點原因:(1)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這種地理環境及經濟發展的客觀制約,使一些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認為只有通過戰勝和征服別國,才能使日本發展、強大。 (2)這是日美爭奪以中國為重點的亞太地區的必然結果。早在19世紀末,日本和美國就開始了在亞太地區爭奪霸權的斗爭。1940年,日本正式拋出所謂「大東亞共榮圈」計劃,全力建立亞洲、太平洋地區的霸權,嚴重損害了美英在這一地區的既得利益。 (3)戰爭經濟的需要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經濟根源。日本的國力經不起長期的戰爭消耗,隨著戰爭的不斷擴大,日本帝國主義把越來越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在中國戰場上,而「南進」發動太平洋戰爭則可以獲取大量石油、錫、橡膠等戰略物資。英美等國對日本的貿易禁運,對戰略物資嚴重依賴進口的日本打擊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對美最後一戰」的決心。 (4)德國在歐洲戰場上的勝利及攻勢,客觀上助長了日本的侵略氣焰,成為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外部動因。*
3、辯題:全球化帶來的文化交流多於文化殖民 還是全球化帶來的文化殖民多餘文化交流? 正反方都要,
正方:
在全球化這一個趨勢中,世界形成了地球村這一個整體,各種資訊與社會活動在地球村快速及廣泛的流傳。全球化使全球聯系不斷增強,人類逐漸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在政治上,我們成立了聯合國,推行了國際法,在經濟上,經濟一體化帶來了跨國企業的崛起及國際商務的流通,並將文化產業這一門新興行業,納入了世界經濟的版圖。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演化進步。在世界史中,我們發現文化交流是一種不強迫,並給予多元選擇的文化接觸,而文化殖民則是具有強迫意味,並減少選項的文化碰撞。
全球化帶來的文化交流多於文化殖民,理由有二。
第一,全球化所帶來的國際秩序,更有利於的文化交流。
在全球化的時代,文化輸出的方式不再是一個國家可以決定的,正如社會學家羅蘭羅伯森所說,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也有了新的世界秩序。聯合國於1945年簽訂的聯合國憲章,反對國際關繫上使用威脅和武力,而國際原則宣言也規定各民族都有追求文化發展的自主權。當全世界都必須遵循著國際間的法律時,強迫他人接受自己文化的文化殖民也失去了根據地。沒有國際法前,日本可以以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名義侵佔南洋,強迫當地只有單一日本文化的存在。但現在,日本要輸出自身的文化時,只可以選擇用日劇、漫畫等溫和的方式,而不是利用槍支大炮來強迫別人。這種由強迫到尊重的轉變,就是從文化殖民轉向文化交流的體現。或許國際法的約束力還不夠強,以致印尼排華事件依舊發生,但各國已經對霸道的文化殖民感到異常反感,並對印尼聲聲譴責,這難道不說明了全球化帶來越來越多的文化交流嗎?
第二,全球化拉近文化輸出的鴻溝,減少選擇強迫,增加文化交流。
各位,在全球化剛開始的時候,西方強國對文化產業的意識相對較高,也擁有更好的技術去進行文化輸出。大量湧入的西方文化讓我們不禁擔憂,會不會被西方文化強勢洗腦。因為鋪天蓋地的西方文化讓我們無從選擇,只能被迫的接受單向湧入的西方文化。但其實,這只是一個迷思。因為在全球化時代,無邊界的網際網路為各國提供了一個公平的平台,提高了各國對文化產業輸出的能力。這使到各國文化輸出之間的鴻溝漸漸拉近。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道,亞太地區和歐美地區的文化市場佔有率的差距在8年內就拉近了25%。當文化市場越來越百花齊放,我們也不再被強迫選擇,屆時,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將會越來越燦爛。
反方:
(一)文化殖民主義並非全球化的文化陷阱
首先,從全球文化發展的客觀趨向上來看,全球化的文化內涵是共性與個性、統一性與多樣性、普遍性與特殊性、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幾百年來,西方文化沒有也不可能完全「 吞並」東方文化,使之湮沒無聞,以至「 全盤西化」。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發展的主流趨勢,是民族性和世界性在最高層次上的互動和融合,即在民族性中反映出世界性的走向,在世界性中體現出民族性的特點。從現狀來看,雖然多元文化的現象從來就存在,但它的突出和被提出本身卻是全球化趨勢發展的必然結果。全球文化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似乎很難兩全,但實際上,如果沒有全球化,全球范圍內有關多元化的提出和討論也是不大可能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的相互作用,其結果並不是趨同化,而是在新的統一的基礎上又產生出新的不同。其次,從民族文化發展的主觀訴求上來看,盡管以美國為首的強勢文化在當今全球化的進程中成為一種主流趨勢,但同時不容忽視的是作為回應,一種有意識的、以保護民族文化獨特性為目的的多元文化發展趨勢正在世界范圍內興起,並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對強勢文化擴張、滲透態勢的抵抗。如在1993年舉行的烏拉圭回合貿易談判中,法國會同加拿大等國提出了「 文化例外」的主張,認為文化產品有其特殊性,不能與其他商品等同起來,任意自由流通。而且法國和歐共體其他國家一道拒絕美國關於歐洲取消對美國影視產品的「 配額限制」和「 自由貿易」的要求。1994年4月,歐洲委員會發表「 綠皮書」,決定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大力發展歐洲影視產品。〔5〕P117-118當然,發展中國家在這個方面也不可能無動於衷,他們也在大力發展本國文化,以抵制和排斥外來文化的入侵。例如,馬來西亞為了強調其民族的統一性,堅持以馬來語為國語,這種本來無書寫文字的口頭語便得到了新生。印度大力發展自己的軟體產業和電影產業,以同外來文化對抗,並力圖擴大自己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印度目前擁有700多家軟體公司,25萬軟體工程師,140萬編程人員,其產品遠銷75個國家。印度還大力發展電影產業,擁有稱之為可與好萊塢媲美的「 孟萊塢」。〔6〕P119-120因此,文化殖民主義並非全球化的文化陷阱。在全球化時代,只要生活本身還存著民族的特徵和民族的獨特歷史進程,文化的民族「 所有制」就不可能被輕易地廢除。
(二)全球化有利於推行文化殖民主義一個顯在的事實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在全球化 進程中居於主導地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前者把自己在經濟、政治、軍事方面的強勢擴展到文化方面,這就形成了全球化中的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差異。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憑借其超強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優勢,充分利用全球化在文化領域促成統一的一面,高舉「 世界主義」、「 普遍主義」的大旗,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推銷其文化產品和文化價值觀念,妄想在「 普遍性」口號下取消文化多樣性的價值,力圖同化其他國家的文化,使弱勢民族及其文化整合到一個由強勢國家和民族及其文化所控制的同質的世界文化之中,使全球文化朝著單質化的趨向發展。從這個角度看,當前中心國家與周邊國家在文化上的支配與被支配的世界經濟與政治不平等關系,文化殖民主義的凸顯,與全球化進程有很大的相關性。西方強勢國家和民族在推進全球化的進程時有意識地推行文化殖民主義,把西方文化作為具有普世價值 的文化動力內化於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之中,這就使全球化 進程在一定程度上被異化為西方文化的擴張進程。因此, 全球化在某種程度上有利於西方文化殖民主義的推行,這是我們絕對不能忽視的客觀現實。
4、《兩種全球化》一書的作者是誰
是埃斯特萬.巴倫蒂
5、什麼是經濟全球化?請舉生活例子,具體解答。
經濟全球化就是指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包括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領域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滲透,以前那些由於民族、國家、地域等因素所造成的阻礙日益減少,世界經濟越來越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生產全球化。舉例而言,美國波音公司生產的波音客機,所需的450萬個零部件,來自6個國家的1500家大企業和1.5萬家中小企業。波音公司所完成的不過是科技的設計、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和產品的最終組裝而已。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有40%的產品是由跨國公司生產的。
2貿易全球化。世界市場的形成使各國市場逐漸融為一體,並極大地促進了全球貿易的發展。國際貿易的范圍不斷擴展,世界市場容量越來越大,各國對世界市場的依賴程度也日益增大。
3金融全球化。各國金融命脈更加緊密地與國際市場聯系在一起。迅速擴展的跨國銀行,遍布全球的電腦網路,使全世界巨額資本和龐大的金融衍生品在全球范圍內流動。
3投資全球化。國際投資中資本流動規模持續擴大。1995年發達國家對外投資總額達到了2.66萬億美元,是1945年的130多倍。資本流向從單向發展為雙向,過去只有發達國家輸出資本,現在發展中國家也對外輸出資本,包括向發達國家輸出。
4區域性經濟合作日益加強。區域經濟組織遍及全世界,如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等。許多區域集團內部,都實現了商品、資本、人員和勞務的自由流通,使得區域內能夠合理配置資源,優化資源組合,實現規模經濟,提高經濟效益。
6、世界現代史的開端至1945年的歷史可分為幾個階段?標志性重大事件是什麼?並談談你對這些事件的看法
世界現代史的開端我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的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回之後到答1933年是和平時期。1933年到1939年是法西斯擴張期。1939年到1945年為二戰期。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社會主義國家成立。這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隨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在結束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世界各國都處於和平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幾個主要的帝國主義國家仍舊進行勢力擴張,但是總體上,政局是穩定的。
1929年的經濟危機使法西斯勢力開始抬頭,德國日本義大利紛紛成立了自己的法西斯政權。世界局勢開始不穩定:德國侵佔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日本侵略中國;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主要的西方大國如英法卻沒有採取相應的措施,致使局勢惡化。
1939年德國侵略波蘭,到1945年為二戰期。這段時間是全世界人民為反抗侵略的正義斗爭。
望採納~~
7、如何理解全球化浪潮給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一.跨世紀中國的可貴有利機遇
1.美蘇兩極雅爾塔體制解體後、世界加快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在世界和平主潮中可望繼續保持國際和平環境所提供的機遇
在這個當今世界和平大潮中, 盡管局部戰爭增多, 但是新的世界大戰的現實可能性總的說來不是越來越大了, 而是相對縮小了。中國有可能贏得更長的世界和平的國際環境, 來建設社會主義的四個現代化大業。在新的格局形成中, 一個超級大國為所欲為的時代已經結束, 多極共存中新興力量發展機遇增多, 有可能突破舊格局的傳統框架開創新的局面, 問題在於能否及時捕捉機遇。鄧小平1990年3月在談到國際形勢時說:「我們可以利用的矛盾存在著, 對我們有利的條件存在著,機遇存在著,問題是要善於利用。」國際形勢在利弊相較的總體上說是利多弊少的。
2.新科學技術革命引起的新產業革命同步發展的機遇
當代世界的新技術革命在世紀之交已進入新的突破時期, 以信息高速公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為先導將會引起了一場新的產業革命, 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結構和社會生活方式的新的革命性的變化。在這場大變革中固然現代化強國、科技大國佔有基礎和實力等多方面的優勢。但是和前兩次科技革命時引起的變化一樣, 後起之秀往往會異軍突起的。面對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異,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國際經濟交往與合作更加密切, 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大的總形勢, 發達國家和包括我國在內的有一定基礎的發展中國家在這場新的大變革中, 在一定程度上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這就給處於起飛時期中的中國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開發生產力的難得機遇。
3. 經濟和科技競爭為主要形式的提供的機遇
和1945-1990年代時的美蘇兩極冷戰格局以激烈的政治、軍事較量不同, 走向21世紀的冷戰後多極化格局, 轉向了以軍事、政治斗爭為後盾而以經濟和科技競爭為主要內容的基本形式。國際經濟競爭日趨激烈, 意識形態的較量雖然一直存在, 但是它實際上並在許多情況下是以退居後台的形式表現的, 並不總是將意識形態因素或什麼「反共主義」作為處理國際的和國家關系的固定不變的原則基礎的。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和平共處、求同存異, 各國有選擇發展制度、發展模式的自由、不幹涉它國內政等原則已越來越為國際反對霸權和強權政治的國家和友好國家所肯首。盡管西方國家不喜歡我們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我們也不喜歡西方國家堅持資本主義道路並把他們那一套制度和價值觀強加在中國和世界人民頭上。然而這並不是說, 我們警惕西方國家的「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意味著要把意識形態因素誇大到其他因素之上, 以至忽略了導致蘇東解體和新中國在一個相當長時期里發展不快的關鍵性原因。實際上對於不同會制度國家來說都不容以意識形態作為處理國家關系劃線的准則, 都在實際上以利於國家利益的和平與發展為准則。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力的發展和速度、社會的和諧與保持穩定情況實際上是至關重要的。在跨世紀的90年代, 世界經濟在起伏中保持增長勢頭, 而站在發展浪尖上的是亞太地區, 這對處於亞太地區中心地位之一我國來說, 顯然是一個有利的發展機遇。
4.西方國家周期性危機陰影的斷續困擾、前蘇東國家解體後尚未擺脫困境和某些發展中國家政局動盪危機客觀上提供了中國的發展機遇
鄧小平在1983年說:「要抓住西歐國家經濟困難的時機」1985年又說:「我們要抓住時機, 現在是改革的最好時機。」1991年說:「現在世界發生大轉折, 就是個機遇。......機會難得阿!」1992年他又說:「抓住時機,發展自己, 關鍵是發展經濟」「要抓住時機, 現在就是好機會。」別國的困難或動盪自然會影響自身的發展及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當然, 這樣的機遇並不總是常在的。我們不能把自己的發展建立在別國的困境和大發展緩慢的基礎下, 而主要靠自身的政策調整和改革。在當代世界的改革潮中, 我國正是在世紀末改革潮中後來居上, 從這個意義上說, 我國在改革開放政策調整上有較充分的迴旋餘地。
5.振興民族和文化新精神提供的新機遇
在當代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化和多樣化並存的時代, 有一個在新的條件下再創民族文化新精神並在全球發揮影響的問題。中華民族創造過燦爛的古代文明, 有過舉世公認的輝煌。自15世紀中葉以來中國開始落後了。正如鄧小平同志說:「如果從明朝中葉算起, 到鴉片戰爭,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如果從康熙算起, 也有近二百年。長期閉關自守, 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後,愚昧無知。」我們知道15世紀前後正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 這個一個由中世紀轉向近代世界的時代,在這個關鍵時期的反差是中華民族迄今仍深受它的影響, 整整500多年的被動和挨打局面是我們永遠難忘的。在走向21世紀的今天,人類社會似乎正面臨著一場文化崛起的新浪潮。它的影響要比文藝復興時期要廣泛和深遠得多, 但是人們對這場已悄然到來的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大革命的認識還相當滯後。這對於一個走在全世界全方位開放前列的中華文化無疑帶來了一個極其難得的機遇。它既要在新的條件下充分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 又可以充分地借鑒近現代西方和世界其它國家的優秀文化, 從而創造新文化,推動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一個團結振興的新興中華民族,在民族矛盾激化的當代世界具有競爭力;一個改革開放的中華文化,更具有競爭力。相形之下, 基督文化在總體上已經走過了它的高峰期, 而伊斯蘭文化在一些方面與現代化的協調和創造生機的活力方面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二. 跨世紀中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盡管中國發展的機遇難得, 但是面臨的挑戰和潛在危機同樣是不能掉以輕心的。這里涉及社會生產力能否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的勢頭、能否建立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和人口增長,政治經濟社會改革協調的良性循環機制、能否真正實現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同時,共同富裕,縮小貧富差距的目標、能否保持和發展健康富有活力的民族精神、以及開創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國際環境等問題。客觀地說,在這些方面同樣面臨這十分嚴峻的挑戰。
1.實現2000年的「小康」目標是一個需要全力以赴的艱巨任務
我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多次提出到本世紀末達到人均800美元的「小康」目標。這是按GNP10年翻一番的速度來計算的。 據1995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994年全年GDP總值是43,80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1.8%〖10〗按當時1美元等於8.45人民幣的美元比價匯率和全國人口12億計算為人均GDP3,650元,合432美元。而按1995年10月的通常1美元等於8.31人民幣的美元比價匯率計算為439美元。從1995年1月1日到1999年12月31日結束後的2000年只有5年。以1995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同樣是11.8%來預測, 則到1995年底為48,968萬億人民幣。這樣「原定到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任務將於1995年提前完成。」
按此測算, 1980年時的國民生產總值13,686億人民幣左右。1979年時我國大陸總人口為97,542萬。據此當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1,411元人民幣。<<建議>>提出:要在「2000年, 在我國人口將比1980年增長3億左右的情況下,實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 這一目標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因為,按「九五」計劃年增8%的速度計算, 則到2000年時國民生產總值預計達74,483億元人民幣, 按到1999年底我國人口預計12.75億計算則人均5,841人民幣, 超過比1980年翻兩番的5,644元。而如果「九五」年增速在9%--11%之間, 則超過更多。
然而, 形勢還是不容樂觀的, 第一, 控制人口增長是個嚴重的任務, 原定2000年人口控制在12億, 現在到1995年初就被突破, 如果2000年全國大陸人口到13億形勢就相當嚴峻。
第二, 這是按人民幣計算的, 但如果按美元計算,則人均800美元的目標則就相當困難了。如到進入2000年時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比價為8:1計算, 則應為人均6400元人民幣, 則12.75億人口共81600億人民幣。按「九五」年增11.8%的速度計算, 到2000年時為76,505億人民幣, 實際人均750美元, 而如果到2000年時為12億人口則人均為797美元了。而人民幣和美元匯率如何直接影響到人均人民幣和人均美元的計算。第三, 還有一個相當嚴峻的通貨膨脹問題, 即必需把通貨膨脹率控制在一位數之內, 因為連年的兩位數通貨膨脹率使11.8%的GNP增長率大打了折扣。當然, 到2000年時香港已經回歸我國, 按全國人均計算會有所提高但是原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目標並未計算香港在內。
2. 實現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是一項新的攻尖任務
中共中央14屆5中全會<<建議>>提出今後15年「為下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的宏偉目標。這是一項世代人夢寐以求的偉大事業。現代化的內含在不同歷史時期標準是不同的, 有近代時期的現代化, 本世紀五六十年代時期的現代化, 90年代的現代化水平, 也有根據預測下世紀中葉時的現代化水平。根據世界銀行歷年提供的全世界低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三類GNP和GDP來分析, 至少達到上中等國家發展水平時才夠格稱基本實現了現代化, 而在現代化國家中又有上中等國家、發達國家和最發達國家之區別。這裡面的幅度和彈性是相當大的。中共中央<<建議>>:「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奮斗目標是: 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為實現這一目標在保持年均增長率7.2%的情況下就可達到。這時如設定2,000年是GNP為8萬億人民幣, 人民幣與美元比價為8:1不變, 則到2010年時為16萬億人民幣合2萬億美元。這個數字比1992年的德國GDP的數字
17,893億美元要多. 比日本當時的36,701億美元要少。但是按預測2010年時人口控制在14億, 則人均GNP只有1,429美元。(未把香港的GNP計算進去), 而1992年時在中等收入國家中的上中等收入國家和下中等收入國家是按1992年人均GNP2,695美元劃分的, 上中等收入國家的人均GNP是4.020美元, 全世界人均GNP是4,280美元。
我們不妨以達到1992年時上中等收入國家的人均GNP是4.020美元為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如果人民幣和美元匯率比價不變, GNP年均增長率保持7.2%不變, 人口在10年間增長1億不變, 則2020年時為GNP 4萬億美元, 人均2,667美元; 2030年時為GNP 8萬億美元, 人均5,000美元。2040年時為GNP 16萬億美元,人均9,412美元。這超過了1992年時高收入國家人均GNP在8,356美元的標准。如果把香港、澳門的GNP計算在內, 如果在下世紀上半期內實現和台灣的統一, 無疑是大大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
但是, 第一人口的增長控制每年增長在1%內, 2040年前穩定在不超過17億人口是十分艱巨的任務。第二, 連續60年保持年增長率為7.2%以上的增長速度,這在世界歷史上, 包括美國和日本的經濟發展史上是沒有先例的。美國最快發展階段的1869-1901年GNP在30年間翻了兩番, 即15年翻一番。第三, 保持人民幣和美元的穩定比價,使人民幣成為國際上的硬幣同樣是十分艱難的。第四, 通貨膨脹率務必控制在兩位數以下, 否則GNP和人均GNP的實際增長率在相當程度上被抵消了。最後還有一個國際激烈競爭因素, 世界在發展, 中國的經濟發展不是以包括發達國家的停滯發展為條件的,世界銀行幾乎每年都提高了劃分上中等國家人均GNP的標准。1983年上中等國家人均GNP標准為2,050美元,1992年為4,020美元,幾乎翻了一番。因此要到達21世紀中葉時的中等發達國家水準, 當付出更加艱巨的努力才行。
上面說的只是GNP和GDP數字, 還有一些指標是同樣需要重視的。如:能源使用石油當量人均用量1992年中國600千克, 美國7,662千克, 全世界平均為1,447千克, 我國為世界平均數的41.5%; 1970年每個醫生負擔的人口中國為1,500人, 美國為630人; 高等教育占年齡組的百分比1991年中國為2, 美國為76;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1970年為18,1992年為27, 在22年中增加9個百分點,據此速度城市人口超過50%將在21世紀的40 年代, 而美國1920年城市人口即佔全國的51%, 1970年為74%1992年為76%。
現代化最發達國家當推美國, 把中國的GNP和美國作一比較。1992年我國的GNP是5462.34億美元, 而美國是59,355美元, 中國是美國的9.2%。按美國GNP年增長率為2%計算則36年翻一番。這樣2028年時美國的GNP為118,510億美元, 2030年時為123,298億美元, 這時,中國的GNP為美國的65%。2040年時美國的GNP為150299億美元, 中國為美國的106.45%, 超過了美國。但是如果美國的GNP年增長率為3%, 則24年翻一番, 2016年GBP為118,510億美元, 2040年為237,020億美元, 那時中國為美國的67.5%。2050年時, 美國的GNP為318,535億美元, 那時中國的GNP為32億美元, 略超過美國。不過美國人口只為中國的五分之一, 所以按人均GNP來說只是美國的20%左右。盡管如此, 再經過半個世紀的持續奮斗拼搏, 到2140-2150年間,在NGP方面超過美國, 這是中華民族世代英靈夢寐以求重振中華的宏偉大業!
8、世界體系最終形成的時間
對於"世界體系"碼清的定義不太明確,不過這個概念通常指代的是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全球交互和影響。如果將其概括為全球化的一個階段,那麼可以認為全球森模消體系最終形成的時間是相對較近的,大約可以追溯到20世紀後半葉至21世紀初,這個時期也被稱作「後工業時代」、「信息時代」、「全球化時代」等。具體的時間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1.國際組織的建立與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聯合國在1945年成立。此外,歐洲聯盟(EU)、北約(NATO)、世界貿易組織(WTO)等組織的出現也促進了各國之間的緊密聯系和合作。2.全球貿易和投資的加速發展:從1970年代開始,隨著跨國公司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崛起,全球貿易和投資快速增長。1980年代和1990年代是全球貿易和投資活動的高峰期,這段時期有時被稱為「全球化的黃金時期」。3.信息技術的革新: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對全球化產生了重大影響。互聯網為全球范圍此知內的個人、企業、機構和政府提供了高效、廉價、快速的信息傳播方式,並促進了全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綜上所述,全球化的形成涉及到國際組織的發展、全球化經濟的加速以及信息技術的革新等多個方面,而其最終形成的時間可以追溯到20世紀後半葉至21世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