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談馬克思生態哲學理論及理論指導意義
談馬克思生態哲學理論及理論指導意義
馬克思主義生態哲學觀里與我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一致。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談馬克思生態哲學理論及理論指導意義,希望能幫到大家!
生態哲學是由生態觀、和諧觀以及自然辯證法結合而成的理論體系,主要體現了人的主體性、科學性、實踐性特點。馬克思生態哲學理論更加鮮明地體現了人主體性,人是實踐的第一主體。馬克思生態哲學理論是我們建立生態文明社會的理論基礎,也是社會和諧穩定、持續發展的理論指導。
馬克思和恩格斯雖然沒有明確提出生態哲學這一概念,但是他們的生態學哲學理念已經產生。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帶來的社會矛盾、階級矛盾急劇加深;工業發展使人們對土地瘋狂掠奪,對森林植被無限破壞,使馬克思和恩格斯預見到生態問題對人類產生的嚴重影響,預示生態哲學的發展。生態學是探討人、自然、社會三者之間的邏輯關系的學術。這些關系都是闡明人與自然之間如何相處的哲學關系,生態學必然會發展到生態哲學。生態哲學是從生態學發展而來,主要是研究生態問題的哲學理論。生態哲學從人與自然關系出發,著重研究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和諧統一,探討人、社會、技術、工具與自然之間的辯證關系。人與自然關系是否和諧統一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改變世界、認識世界是否成功的關鍵。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就要堅持正確的理論指導。馬克思生態哲學以人為主體,從人的角度出發以整個物質世界為研究對象,闡明了生態哲學是按照什麼樣的自然規律運行,揭示了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性。如今,社會發展迅速,生態破壞嚴重,馬克思生態哲學對社會發展具有理論指導作用。
一、馬克思生態哲學內容概述
1、人是第一主體
馬克思主義生態哲學觀里與我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一致。馬克思生態哲學觀中人來自於自然,創造出社會,最終人與自然、社會之間是和諧統一才會保持整個生態系統正常運行。人與自然、社會是整體與部分、系統與元素的關系,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就是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最高目標,也是實現人類自身的價值目標。馬克思與通過人的主體性很好地與我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吻合,被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接納。馬克思生態哲學「以人為本」,人是第一主體。從人主體利益出發來闡述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以人為本」是把人視為改造世界的主體,從人的角度來看自然界。人的利益最終實現,就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馬克思曾說:「舊唯物主義的立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足點是人類社會或社會化的人類」[1]。以人為主體,就是從人主體利益出發,來協調人、社會、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維護整體利益,不能因私而忘公,要保護生態環境,使自然界與社會都得到持續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物質大生產,物質慾望大於一切,對自然界無止境亮絕地掠奪,造成水土流失、草地退化、荒漠擴張,嚴重的自私自利行為給整個自然界帶來了巨大傷害。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把雙刃劍,它推動人類文明向前發展,但又攜帶著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挑戰自然界生態承載能力。於是,我們不能一味地堅持經濟飛速發展,要從人類社會長久發展出發,尋找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
2、科學性是馬克思主義生態哲學的主要特點
馬克思關於生態危機的描述為「對現存的一切進行無情的批判」,即使如此,馬克思也不是對科學、經濟和思維意識形態等社會存在的因素做簡單直列式評述,而是運用經得起考驗的理論來幫助人們實現對哲學的掌握,要遵循基本理論規律,按照特定的原則如:抽象到具體、個別到一般等原則進行實踐。馬克思運用這些原則本質地揭露資本主義利潤為上的社會經濟系統與生態環境系統之間的尖銳矛盾沖突,揭示生態破壞帶來的宏觀與微觀的後果。馬克思生態哲學理論是一門科學,具有濃厚的科學性。第一,馬克思生態哲學從自然科學理論出發,以自然生態規律為基礎,發展生態哲學。第二,馬克思生態哲學堅持物質第一性,從唯物主義思想出發,物質決定意識,人只要遵守自然運行規律就可以創造物質,按照自然規律開展實踐活動,就可以可持續地從自然界獲得物質生產資料。不然就會造野鍵凱成生態資源枯竭,受到自然界的惡性反饋。第三,馬克思生態哲學找到了引發生態環境問題的原因所在,也找到了改善生態的方法。馬克思頌喚以及恩格斯都認為,資本主義掠奪式的生產是造成生態破壞最主要的原因,舊生產方式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只會給社會發展帶來阻礙,尋找新生產發展方式迫在眉睫。只有找到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產方式,才能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如今,建立生態文明社會是解決生態問題的最佳途經。第四,馬克思生態哲學是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有機統一。生態哲學辯證法就是物質世界與主觀世界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也是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理論基礎。
3、實踐性的特徵
馬克思的「批判的和革命的」思想精神透露著實踐觀點,與實踐觀點存在嚴密的邏輯性。馬克思對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批判和對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直觀感性批判做了深刻的批判。馬克思認為世界存在的萬物都要通過實踐去了解掌握,物質生產實踐以及其他的社會關系實踐才能順利地開展。實踐主體性是為馬克思生態哲學理論基本特性。第一,馬克思從實踐與認識之間的關系出發來研究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舊生態哲學無視實踐,忽視人是實踐主體性,因而不能正確闡述人與自然界的關系。馬克思生態哲學把實踐當作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活動,人通過實踐來掌握世界運行的一般規律,總結經驗得出結論從而更好地指導實踐。第二,馬克思生態哲學認為實踐是解決生態問題的根本方法,人通過實踐作用於自然界,使自然界產生相應效應。實踐是人與自然界互相聯系的媒介。實踐是人作用於自然界的方式,實踐產生生態問題,人也要通過實踐來解決生態問題,維護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
總的來說,馬克思生態哲學就是以人為根本、以實踐為基礎、以促進人與自然界和諧發展為目的的哲學理論[2]。體現了辯證法與方法論的有機統一,體現了理論性與實踐性的有機統一。
二、馬克思生態哲學理論意義
1、馬克思生態哲學有助於我國人民發展理念的轉變
馬克思生態哲學特點很好地轉變了我國人民對生產、生活的發展理念,深刻改變了我國人民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舊思維。從傳統發展來看生態危機的產生都是人們思想認識上的錯誤造成的,傳統理念的轉變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我們要摒棄傳統中不良的思想,要將物質生產與環境和諧放在一個整體中考慮,放在一個有機系統中進行分析研究。樹立新的經濟發展理念,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達到不以損壞未來為代價的可持續發展。實踐需要理論指導,在正確理論指導下,實踐才會按照正確的方向發展。馬克思生態哲學就為我們指明了道路。第一,掌握馬克思生態哲學理論,堅持以馬克思生態哲學理論指導。熟悉馬克思生態哲學,就掌握了以人為主體思想理論,排除了以物為本的錯誤思想,建立了正確價值觀。第二,馬克思生態哲學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理論指導。馬克思生態哲學為人的實踐活動提供正確的理論指導。生態學是馬克思生態哲學科學基礎,從生態學出發把握馬克思生態哲學更好地指導我們建立生態文明社會。第三,堅持馬克思生態哲學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馬克思生態哲學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只要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就可以建立生態文明社會。人的實踐促進了自然發展,就是掌握了正確科學理論;相反阻礙了自然發展,就是被錯誤的理論所誤導。掌握馬克思生態哲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所以,馬克思生態哲學促進生態世界、主觀世界、客觀世界相互和諧統一的基礎,學習和研究馬克思生態哲學,有助於實現真、善、美的有機統一[3]。
2、馬克思生態哲學提供了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方法
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統一,批判人與自然界對立起來的觀點。他們指出環境創造並影響著人,人也通過實踐活動來反作用地改造環境,人在適合於人本性的條件下合理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必須以馬克思生態哲學為理論指導[4]。第一,馬克思生態哲學是實踐哲學理論發展的基礎。要掌握以人為本的科學理論,就要理解馬克思生態哲學理論。馬克思生態哲學主體思想就是以人為本,維護主體利益解決生態問題,促進整體利益的發展。掌握好馬克思生態哲學為更好地發展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打下基礎,促進社會主義社會可持續發展。馬克思生態哲學體現了人與自然界辯證統一的關系,它要求我們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掌握好全體利益,也為後代子孫利益考慮,維護生態文明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第二,馬克思生態哲學要求我們掌握自然基本規律,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生產實踐活動越多對自然界認識就越豐富,掌握自然規律的能力越大就更容易創造多樣性的生產活動。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要關注生態文明的建設。馬克思生態哲學是辯證的自然觀,需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通過正確的理論指導實踐,達到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和諧統一發展,完成生態文明社會的建設,促進社會可持續向前發展,馬克思生態哲學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3、生態哲學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理論指導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馬克思主義生態哲學為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基礎。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經濟處於嚴重落後狀態加上傳統的經濟發展思想,我國較長的一段時間採用了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忽略了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協同發展,為未來經濟的發展帶來極大的隱患,激起了人與自然之間的深刻矛盾。因此,我們要立足國情從我國的基本情況出發,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正確的生態理論引導下做到經濟效益最大化,處理好人與自然生態之間的關系。馬克思生態哲學理論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指明了前進方向,也提高了廣大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勇氣。以現在為代表的科學社會主義發展觀就是結合馬克思生態哲學,把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很好地融合起來,馬克思主義生態哲學是指導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最全面的生態理論。
當今,經濟得到了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快的發展,經濟全球化使人類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生態惡化問題,為了改善生態,人要掌握生態哲學理論,堅持正確理論指導,按照正確方法從事實踐,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馬克思生態哲學理論是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為解決生態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指導。
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變遷
任何一種科學理論在這激烈變化的時代,都不是凝固不變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做為它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理論形態,是怎樣追隨時代的漸流,傾聽時代的呼聲,跟上時代的步伐,改變自己的形式呢?這是當前學術界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試圖在自然科學、社會歷史和科學理論自身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內部結構及其方法論歷史變遷的分析,探討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形態的新特點、新形式。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內部結構的歷史演進
馬克思主義哲學自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誕生以來,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歷史震盪,其內部結構在劇烈地變化著。這里,我們試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兩個時期:經典馬克思主義時期(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一一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和當代馬克思主義時期(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後)的理論來源的對比分析中,發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內部結構的歷史演進這一客觀事實。
第一,自然科學的發展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內部結構的歷史變遷。在經典馬克思主義時期,其自然科學基礎是十九世紀中葉的「三大發現」一一細胞學、能量守衡和轉化定律與進化論。而在當代馬克思主義時期,其自然科學基礎則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產生的以「三論」一一資訊理論、控制論和系統論為代表的新興科學技術群。自然科學從「三大發現」到「三論」的發展,推動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內部結構的歷史演進。
1、從唯物辯證法和歷史觀的結合上看,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兩個不同歷史時期的自然科學基礎,「三論」不同於「三大發現」的一個重要特點就在於:「三大發現」還只是描述客觀世界本身的性質和聯系,「三論」則不僅僅是描述客觀世界的性質和聯系,而且也考慮到認識和實踐主體如何系統了解、控制、調節和改造客觀世界問題。如控制論不僅發現了唯物辯證法普遍聯系的新形式一一信息聯系,而且發現了生命系統、社會系統和技術系統這三種不同運動形式的共同規律。這就把生命系統、社會系統和技術系統聯系起來,在無機界和有機界的鴻溝上架起了科學的鵲橋。使唯物辯證法的普遍聯系原則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和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辯證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更加緊密地、科學地融為一體,提供了自然科學條件。而在經典馬克思主義時期,由於自然科學條件的限制,辯證唯物主義的一般原則主要在社會歷史領域得到直接地運用和推廣。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觀、辯證法、認識論和歷史觀之間的各個內部環節還未能達到完全有機地科學融合。
2、從物質觀上看,經典馬克思主義時期,列寧曾經給哲學的物質范疇下了一個全面的科學定漢,他說: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並且指出了「物質的唯一的『特性,_就是:它是客觀實在」〈同上』第266頁、'。但是,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對物質的結構、形態和屬性未能做出充分的論證和說明。而現代自然科學的新發現,使人們認識到自然界的物質除了具有材料、能量和倍息三個基本方面外,還具有無限多樣的形態、結構和屬性,進一步論證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觀。
3.從認識論上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首先,電子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向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論提出了一系列有待於解決的新問題。經典馬克思主義時期的認識論自始至終是以人的認識過稈為研究對象的,那麼,如何理解新一代電子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的[新技術對人的智能放大作用呢?馬克思主義哲學究竟應該如何吸取這些科技成果,使之成為馬克輯主義哲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呢?這些問題的提出,在認識論方面,對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內部結構的歷史變遷,無疑是具有積極影響的。其次,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的內容和方法。如,由於資訊理論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和解決人類對信息的認識和利用問題的,所以,推動了人們的認識從物質一能量,過渡到對物質一能量一-信息的認識。相對於經典馬克思主義時期,這都是實踐和認識上的一大飛躍;使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內部結構相對於經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部結構,在認識論方面,顯得更富有當代感,更具有科學性。
第二,社會歷史的變化、發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內部結構的歷史變遷。我們知道,十九世紀初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佔據了統治地位。自由資本主義是當時時代的中心。無產階級為了完成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歷史使命,迫切需要一種先進哲學的指導。經典馬克思主義哲學正是在這種社會歷史條件的基礎上產生的.。歷史發展到今天,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時代已成為歷史的廢墟;社會主義已成為時代的中心。『社會主義在當代世界,地跨亞、歐、美三大洲,成為強大的社會主義世界體系。與此同時,當代的資本主義,由於科學和管理革命的發展,改變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結構。因此,人們在看到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的同時,也要看到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這些社會歷史現象,對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研究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還要研究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在杜會實踐中提出的新情況、新問題等,從而在社會歷史觀方面,推動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內部結構,江社會歷史發展的現實基礎上,從經典馬克思主義時期向當代馬克思主義時期的轉變。
第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我發展、自我揚棄推動了哲學內部結構的歷史變遷,也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內部結構歷史變遷的理論基礎。這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做為開放型的科學理論體系,構成體系的概念、范疇是受歷史時代的限制的。它的內涵和外延也將隨著人們對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認識的深入發展,不斷地進行自我揚棄、l'j我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創立以來,科學技術和社會歷史的發展一方面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皙學基本原理的科學性和進步性;另一方面使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將哲學原理同現實活動密切聯系每來,從而對經典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一些概念、范疇的內涵、外延進行重新的考察和規定9與此同時,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還注重引進和補充一些新的哲學概念、范疇,諸如系統、結構、信息等,從而加速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內部結構的歷史變遷。二是理論與現實的沖突,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內部結構的自我調節。也就是說,在新的科學亊實和歷史亊實面前,經典馬克思主義時期的個別原理同現實生活發生了沖突。這種沖突促使人們去尋求說明方式,新的觀點和原理,對經典馬克思主義哲學內部結構的歷史發展,起到了自我的深化作用。三是批判地吸取當代哲學流派理論成果的合理因素,推動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注意吸取蘇聯和東歐等國家社會主義理論成果的同時而且注意批判地吸取西方和東方一些哲學流派的優秀成裝,推動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內部結構從經典馬克思主義時期向當代馬克思主義時期的轉變。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形態變遷的方法論「中介」
馬克思主義哲學內部結構歷史變遷的現實基礎和理論基礎,都是由於實踐領域的不斷拓展引起的。這種變遷使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較之經典馬克思主義時期,在內容上有了長足地發展和變化,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形態的新發展提供了現實可行性。而要最終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形態的新發展、新飛躍,還必須有哲學方法論的變遷做「中介」。也就是說,只有具備了當代最先進的科學方法論,才能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形態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歷來強調理論和方法的一致。在其哲學體系中,「方法是掌握某個理論認識及它的實踐變革對象的途徑」唯物主義辯[蘇]蘇沃洛夫著.中B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理論和方法總是統一的。在這個意義上,如果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形態歷史變遷的過程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即是:實踐結構變革一方法論的變革理論形態變遷。
研究以往的哲學形態,尤其是唯物主義哲學的理論形態,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在人類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中,任何一種特定的哲學方法論總是伴隨著特定的哲學理論形態而出現的。
在古代(十六世紀以前),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的限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仍處在渾然一體的狀態,各門科學尚未形成嚴格的理論體系。人們認識事物主要憑借感覺經驗對事物做直觀的觀察,直覺的猜測,加上形式邏輯的推理。在這種直覺的「觀察方法」的基礎上,唯物主義就衷、現為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理論形態。
在近代(十六一一十七世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開始分離,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這個時期的「自然科學主要是搜籠材料的科學,關於既成事物的科學」(<馬克思恩格所選集>卷四,各門學科之間缺乏一定的聯系。所以,人們認識世界的方法主要是採取分析方法。這種分析方法,就、是或將整體分解成部分,或把復雜的事物分解成簡單的要棄,或把歷史過程分解成片斷,或、把動態凝固為靜態來研究的一種思維方法。由於在這種研究中,常常忘記了事物的聯系,只見部分,不見整體,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從而形成了近代特有的機械唯物主義論形態。
在經典馬克思主義時代(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一一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由於細胞學、能量守恆和轉ft:定律及進化論的出現,自然科學逐漸發現為:「本質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學,關於過程、關於這些事物的發生和發展以及關於把這些自然過程結合為一個偉大整體的聯系的科學」。
關於既成事物的科學。」其實質就是一個矛盾辯證法法體系,它強調的哲學方法就是矛盾分析法,即分析一一綜合法。在這種方法論的棊礎;t,經典馬夷思羊義時.代的哲學唯物主義形態,顯然地就會相應表現出辯證的科學特色,產生了辯證唯物主支理論形態。
在當代(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後),科學領域出現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匯流,產生了一大批綜合性學科;同時,學科分化的趨勢也表現的異常突出。這些都艮映了當代自然科學高度分化和髙度綜合統一的總特徵。分化是由學科之間的綜合而來,分化又是進一步綜合的前提,而新的綜合又為新的分化、新的交叉科學的出現作準備。所以,自代自然科學圖景相對於經典馬克思主義時期,已不僅僅是一個連續的鏈條,而是一個縱橫交錯的立體網路結構。我們認為,在這種科學理論發展的基礎上,人們認識自然、社會和人類屆維的發展規律主要是採取兩種哲學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多層次方法,即是首先將研究的對象看成是一個多層次的整體,然後把整休分解成不同的層次,最後去研究不同層次、相鄰層次和特定層次之間的關系和特點,以達到對事物整體的認識。多層次方法的功能,對較高層次的研究是對較低層次研究的向導,對較低層次的研究是對較高層次研究的蕋礎。這種多層次方法的產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具體原因:一是對整個世界無限層次深入認識的結果。
而所有這些層次都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並處在不斷的生存和消亡的過程中。要正確地把握整個自然界無限多樣的物質層次及其各層次之間的關系,並把我們對整個自然界無限層次的認識引向深入,其方法論基礎就是多層次方法。二是新興學科蓬勃發展的結果。據統計,當代學科的總量已超過2600門,還在繼續發展中。各門學科之間縱橫關聯,存在著嚴密的層次關系?對當代科學體系如何進行分類,是國內外學者關切和注目的問題。近幾十年來,國外—些科學家試圖用各種模式來描述當代科學體系的結構和層次,諸如:「金字塔式」、「樹式」和「網式」等,用來比擬科學不斷膨脹的過程。國內有的學者,將現代科學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三大層次;有的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哲學和數學四大層次,等等。而這些模式和方案產生的方法論根據主要就是科學家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採取了多層次法。
第二種方法即是大分析一一大綜合法。我們之所以將這種方法稱之為「大分析一一X綜合法」,是由當代科學理論高度分化和高度綜合相統一的特點決定的。這種方法即是矛盾分析_『系統綜合法的辯證統一,也即是分析一一綜合法和綜合一一分析法的辯證統一。關於分析一一綜合法,我們在談到經典馬克思主義時期的哲學方法論時做了一定的分析,在這里就勿庸贅述T。但如果將人類的認識方法僅僅停留在分析一一綜合階段就不再發展了,那麼,人們對整個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發展規律,也就只能理解為一個由不同部分和不同階段的不同厲性有機組成在一起的發展鏈牽}而不能看成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著的,縱橫交叉的立體網路結構。而要實現這一應望,就必須把我們的認識從分析一一綜合法推展到綜合一一分析法,即系統綜合法。綜合一一分析法做為大分析一一大綜合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分析一一綜合階段所達到的對事物的整體性認識的基礎上,以綜合的整體做為自己研究的出發點,對整體系統的要素、層次、結構、功能、聯系方式、外部環境和預期目的等進行「立體式」考察的方法。由於這種方法在每一環節的分析中都要顧及系統整體,耍求分析和綜合同步的特點,從而把對象做為整體對待,在整體與部分相互依賴、相互結合、相互制約的動態關系中,揭示整體系統的特徵和運動規律。這種方法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領域的質的飛躍,使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一貫倡導的「分析和綜合的結合」的辯證法要素,在一個新的高度上達到了多層次、多功能的辯證統一。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做為一門科學的理論體系,其唯物主義理論形態,也必將體隨著當代新的哲學方法論的出現而改變自己的理論形態。
;2、當代環境危機的成因及表現
環境危機的主要特徵及其原因
論當前環境危機的主要特徵及其原因
眾所周知,環境危機的表現形式主要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所謂環境污染,是指因人為的活動,向環境排入了超過環境自凈能力的物質或能量,導致環境發生危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事實。它通常包括大氣污染、陸地水污染、海洋污染、噪音污染、固體廢物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化學品污染等。而所謂環境破壞,則是指人類不適當地開發利用環境,致使環境效能受到破壞或降低,從而危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事實。它通常包括土地資源的破壞、森林資源的破壞、草原資源的破壞、水資源的破壞、礦產資源的破壞、物種資源的破壞、自然景觀的破壞、風景名勝地和文化遺跡地的破壞等。
當今世界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以及人類現行生存方式與地球的生命支持能力相悖的日趨加劇,致使環境危機具有如下特徵:
(一)環境危機的全球化
一般來說,以往環境危機影響的范圍,危害的對象或產生的後果,主要集中於污染源附近或特定的生態環境里,呈現出局部性和區域性的特徵,對全球環境的影響不是太大。而當前環境危機則超越了國界,表現為全球化的特徵:比如,最為世人關注的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等,其影響范圍不但集中於人類居住的地球陸地表面和低層大氣空間,而且涉及到高空、海洋。又如,一個國家的大氣污染,特別是二氧化硫排放量過大,可能導致相鄰國家或地區受到酸雨的危害。再如,全球氣候變暖,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斷升高,幾乎對所有國家和地區,尤其是沿海國家和地區將造成毀滅性災害。
(二)環境危機的綜合化
我們知道,直到本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最關心的環境危機還是「三廢」污染及其對健康的危害。但是,當前環境危機已經遠遠超出了這一范疇而涉及到人類生存環境的各個方面,包括森林銳減、草原退化、沙漠擴展、土壤侵蝕、城市擁擠等諸多領域,從而呈現出綜合化的特徵。
(三)環境危機的高技術化
眾所周知,原子彈、導彈的試驗,核反應堆的使用及其事故,以及電磁輻射等對環境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比如,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的核污染事件,就造成31人當場死亡,273人受到放射性傷害,13萬居民緊急疏散。據烏克蘭估計,這場災難的強度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500倍。事故產生的放射性塵埃隨風飄散,使歐洲許多國家受害,估計受害人數不少於30萬人。跟蹤調查表明,此後十多年,又有5000多人因受核輻射患病死亡,其中60%是受害者因無法忍受核輻射的痛苦而自殺的。另外,還有3萬多人落下了終身的殘疾。可見,當前環境危機的高技術化特徵真可謂觸目驚心!
(四)環境危機的極限化
一些科學家認為,當前人類生存的環境已達到地球支持生命能力的極限。其表現為環境污染加劇,它既包括常見由於各種有害化學物質造成的對大氣、水體、土壤、植物的污染及其對人體造成的健康影響,也包括一些本身並非直接有毒,如CFC、二氧化碳等物質,但它們的存在會對全球氣候及環境造成諸如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等嚴重全球性環境危機;其還表現為可再生資源的破壞,它既包括生物類(森林、生物物種)和非生物性的資源(土地、水)破壞,也包括不可再生資源的過度使用,還包括各種化石燃料及礦物的耗損;其也表現為其他一些人類尚未發現的環境危機。有鑒於此,哥德蘭特教授特別強調:「目前人類經濟直接或間接使用的光合作用的初級凈產量已達40%。這已是一個危險的水平」; 在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全球土地退化面積中,目前人類農業用地中的土地退化面積(包括沙漠化、侵蝕和鹽漬化)已達到35%。事實上,當前的環境危機,都從不同層次,通過不同途徑,並互相促進著形成一股推進環境惡化的合力,把人類推向環境承載容量的邊沿,從而使當前環境危機呈現出極限化的特徵。
環境危機的主要原因
從上述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不難看出,人類毀壞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歷史同人類文明史本身一樣古老。雖然各個文明時期所產生的環境危機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它們都給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沉重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今天當全球性的環境危機再次將人類推到生死存亡關頭之時,只有對造成環境危機的原因進行深刻的反思,方能探尋到解決環境危機的出路。關於環境危機的主要原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據巴里•康門勒(Barry Commoner)教授的歸納,主要有這幾種見解:
作者: 亦紫冰靈 2007-1-10 21:33 回復此發言
--------------------------------------------------------------------------------
2 環境危機的主要特徵及其原因
1、「人口說」,認為環境危機是人口太多的緣故;
2、「富裕說」,認為富裕社會的廢棄物太多,還不如雖貧窮但與環境相和諧的窮人社會;
3、「需求說」,認為污染的原因不在工業界而在公眾過旺的物質需求;
4、「進取意識說」,認為問題的原因在於人類的內在進取意識,認為人類是地球上最殘忍的物種;
5、「教育說」,認為人類所受的教育使人日益變得非人,變成不懂得為什麼要愛自然;
6、「利潤說」,認為原因在於毀壞環境比保護環境更容易獲得利潤;
7、「宗教說」,認為原因在於基督教的自然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服務於人類的信條;
8、「技術說」,認為原因在於以盈利為唯一目的的、失去控制的技術發展;
9、「政客說」,認為由於制定和執行環境政策的政府機關被親工業界的政客所把持,使得那些機關癱瘓無力;
10、「社會制度說」,認為原因在於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
上述各說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夠全面、深刻,不能切中環境危機根源的要害。筆者認為,造成環境危機主要有如下這些原因:
(一)對生態基本規律的認識不足
大家知道,人類社會的發展,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地球的自然環境,人是自然環境的產物,同時又是自然環境的改造者。然而,人類在改造自然環境的進程中,只知道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奪,卻沒有認識到地球承載人類生存的能力,取決於它能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歸根到底,提供這兩者的是地球上尚未退化的天然系統。
人類發展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改變「自然生態系統」的過程,使之被改造成具有不同人工化程度的各系統組成的「人類生態系統」。這個系統的發展既有有利於人類的一面,但也存在著不利的一面,即過度耗竭自然資源和破壞自然生態系統,最終將導致人類的不可持續發展。
人類造成的環境退化有三個途徑:非生物資源的消耗(地球上不可更新資源是有限的,可耗竭的);向環境的排放(污染和廢物排放往往超出環境的自凈能力);生物量的損失(可更新資源的使用速度大於更新速度)。
環境因其「人工成份」增加而退化是難免的,問題是如果在總量上超過一個使退化進程加速而不可逆轉的閾值線,人類這一特殊生物群體便要毀壞孕育它的自然生態系統,並與它同歸於盡。
因此,可以說,是人類活動產生的總壓力超過了地球的環境承載能力的可能性,才造成了環境危機。關於這一點,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的《自然辯證法》一書中就曾尖銳地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為荒蕪不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積蓄和儲存水分的中心。阿爾卑斯山的義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細心地保護的松林,他們沒有預料到,這樣一來,他們把他們區域里的高山畜牧業的基礎給摧毀了;他們更沒有預料到,他們這樣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內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兇猛的洪水傾瀉到平原上。」
由此可見,正是人類對生態基本規律的認識不足,對生態資源肆無忌憚地無度揮霍,導致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從而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態性災難。因此,人類只有善待自然,按照生態基本規律辦事,運用使發展更少地依賴地球有限的資源,更多地與地球承載能力達到有機協調的方式來發展經濟,才有可能躲過大自然對人類新一輪更大范圍的懲罰。
(二)人口的壓力
如前所述,人類賴以生存的生物圈是一個最大的生態系統,它有著自己的負載閾限。而處在生物圈中食物鏈最高位的人口的迅速增長,使生物圈的負載能力已達到了極限,難以為持。據悉,世界人口在有公元紀元以來的第一個1000年裡,只有3億人。而在第二個1000年裡,就猛增至約60億人。在這第二個1000年裡,世界人口有過兩次大的增長。第一次發生在工業革命期間,從1750年到1900年的150年間,世界人口從原來的8億增至17億。這期間的人口增長主要發生在西方工業化國家。1950年以後,世界人口進入第二次高速增長期。從1950年到1981年,世界人口從25億猛增至50億。31年裡人口就猛增了1倍。在此期間,人口增長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率大大高於發達國家。更有甚者,在發展中國家,人口的增長與貧困的擴大是同步的。
作者: 亦紫冰靈 2007-1-10 21:33 回復此發言
--------------------------------------------------------------------------------
3 環境危機的主要特徵及其原因
根據世界人口學家估計,目前全球正以每年1億人的速度在增長,到2030年,人口將可能達到100億。地球資源在開發利用的速度上目前已顯得趕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而正是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長給生態環境,尤其對土地、水、物種等造成巨大的壓力,並造成了森林的銳減,土壤的退化,生態的惡化,資源的浪費,物種的減少等嚴重問題。因此,為了保護地球資源和生態環境,控制人口增長已成為人類迫在眉睫的共同任務。
(三)技術的濫用
如所周知,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給人類物質生活帶來空前繁榮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因為正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才使人類具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它使人類能大規模地采礦、辦工業,從而向自然界索取更多的物質和能量,並同時向環境排出日益增多的廢棄物。尤其是化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能合成許多自然界根本沒有的化學品,在排入環境後長期在食物鏈中循環,危害人體健康。
可見,由於人類濫用科學技術向大自然貪婪地索取和掠奪,最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但是,也應當看到,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有為害人類的一面,又有造福人類的另一面。人類只有正確使用科學技術,將其運用於環境保護方面,大力發展節能技術、生態農業技術、以及其他一系列技術,實行封閉的工業生態循環,採取清潔生產方式,實現廢物的無害化、資源化,把對環境的負荷減少到最低限度,才能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從而實現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
(四)傳統生存方式的缺陷
我們知道,人類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形成了從自然界索取衣、食、居住等方面的物質和能量的生存方式,使之能夠世世代代地生存繁衍下去。但是,人類在和環境進行了長期的抗爭和苦鬥,極大地發展了自己,增強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之後,又逐步形成了以高投入、高消耗為手段,以高速度、高發展為途徑,以高消費、高享受為目的的生存方式。這種生存方式的後果是對環境的高污染和高破壞,是以犧牲環境來求取發展的。在今天當環境危機成為威脅人類生存,制約經濟發展和影響社會穩定的直接因素,在震驚世界的公害事件頻發不斷,生態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的形勢下,人類才對這種傳統生存方式的缺陷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在1989年12月22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召開的環境與發展大會的決議(聯大第44/228號)中就一針見血地指出:「全球環境不斷惡化的主要原因是無法長久維持的生產和消費形態,特別是工業國家的生產和消費形態。」
的確,就總體而言,把人類推向如今這生死存亡境地的,不是其為生存而掙扎的必要性,而是一種多餘的貪婪和佔有欲的追求!而且,在許多方面這種追求仍然在繼續、在發展、在主宰世界。當前,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遵循著仍然以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為特徵的生存方式。高物質消費生活方式驅動著高資源消耗的生產,而高資源消耗的生產又導致了地球環境狀況的惡化。環境危機的出現無不與這種浪費型、破壞型的傳統生存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人類現在每一年燃燒的礦物燃料就要自然界用100萬年的時間才能形成。
對這種傳統的高消耗生產方式和高消費生活方式,有識之士稱其為「發展的失敗」。具體地說,即正是傳統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思維方式等幾乎所有方面組成了威脅生態環境的社會慣性力量。因此,僅僅從其中一個方面入手,或是以為更新的技術本身就會解決這樣的問題,或是寄希望於一套全新的發展戰略,肯定是要失敗的,問題遠比這更深刻。事實上,許多生物學家、生態學家、技術專家,當然還有各方面的社會科學家都明確認識到,如果不對人類迄今所處的生存方式,或者說對整個工業文明進行深刻反思,人類斷難改弦更張。
(五)自由經濟制度的弊端
大家知道,自由經濟制度要求整個社會關系商品化,要求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自由買賣、自由競爭、自由貿易、自由經營。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其保障和鼓勵,甚至放縱私人自由地無限制地從事各種創造財富的活動。然而,這些活動大多是以瘋狂掠奪自然資源和嚴重污染環境為代價來獲取其高額利潤的。在這個制度下,人人只圖急功近利,不顧長遠後果。而正是這種對利潤的貪婪導致了對大自然的嚴重破壞。
作者: 亦紫冰靈 2007-1-10 21:33 回復此發言
--------------------------------------------------------------------------------
4 環境危機的主要特徵及其原因
正如美國加雷特•哈丁(Garrett Hardin)博士於1968年發表的著名的「共有物的悲劇」(The Tragedy of Commons)中所指出的那樣:設想有一片草原為共有物,每一個牧人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在此草原上放著他們的牧群,這種自由使用共有物的情況延續了好幾個世紀,一直都沒有碰上什麼問題,終於有一天牧群的數量超過了草原的承載能力,這時共有物的悲劇就開始了,因為每個牧人都在追求最大的收益,草原則由於被超負荷放牧而承受能力逐漸降低,從而導致了草原徹底失去放牧能力,最終給全體牧人帶來災難。而自由市場經濟制度亦存在這種弊端,其無內在目標和固定方向,僅僅服從於供需力量的調節。在這種經濟體制下,某些人類的共有物(即共有資源),如空氣、水等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物質基礎,往往被少數人或集團用做換取個人或集團利益的犧牲品。
對此,美國著名學者巴里•康門勒(Barry Commoner)教授 曾指出:在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下,資金趨向於流向能在最短時間內產生最大收益的生產項目及其所屬的企業。在這種體制下,投資實際上由公司決定。而公司作出選擇的依據是收回投資和創造利潤的周期的長短。它們當然選擇周期短的。不幸的是,有利於環境的,同時從長遠看經濟效率更高的項目往往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資,而且資金和利潤的回收周期長,因此不可能在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下為投資者們所喜歡。因為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資金分配不可能自發地照顧環境質量所代表的社會效益。這就需要政府以「有形之手」加強對自由經濟活動的干預、控制和調節,以克服自由經濟「無形之手」所無法觸及的個人權利的濫用和資源浪費之流弊,防止共有物悲劇的發生。
(六)政府行為的失范
如上所述,鑒於自由經濟體制之流弊,亟需政府對之加以干預、控制和調節,以促使社會安全和公共福利的實現。這就使得如何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成為政府管理國家經濟的重要內容。因此,這里的政府行為,是指政府在組織和管理國家行政事務的過程中對環境可能產生影響的各種行為的總和。政府行為是政府制度或政府體制與政府官員之間交互作用的表現,因此政府行為的狀況和特徵主要取決於政府體制的合理與否和政府官員素質的高低這兩方面的因素。由於政府行為有時也並非是絕對無誤和有效的,而失范的政府行為往往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為此,這里的政府行為失范,是指因政府體制上的弊端和政府官員行為失誤對環境可能產生不良後果的總和。政府行為的失范主要表現在以下這幾方面:
1、失誤性的決策行為。由於受傳統生存方式的影響,各國政府幾乎都將追求經濟的高速增長作為己任,並制定相應的政策與法律,以刺激經濟的高速發展。比如,發達國家放縱人們的高消費和高物耗,而發展中國家則靠開發和出口自然資源來維持其國民收入。正是這種失誤性的決策行為導致了全球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
2、短期行為。一些政府官員為了追求自己任期內的所謂「政績」,往往不考慮長遠的收益,不擇手段地搞些急功近利的經濟行為,結果加劇了生態的破壞和環境的污染。
3、片面化行為。這主要是指,在經濟建設中,只是一味地追求國民生產總值(即GNP),而不顧環境利益的政府行為。
4、地域保護主義行為。這種行為把本地區、本國家的利益絕對化、最大化。比如,由於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一些工業發達國家以鄰為壑,轉嫁廢氣、液體或化學垃圾污染等等即是。
上述這些政府行為的失范危害甚大,它導致了資源的破壞、浪費、損害、流失,同時它對企業行為和公眾行為也產生了嚴重的誤導作用,而且它還極大地損害了子孫後代的利益。為此,有必要對政府的行為嚴加規范,使其切實承擔起保護和改善環境的義務和責任。
3、自然辯證法的意義有哪些?
意義:
1、它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發展的需要。當前,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技術化、經濟全球化時代,科學技術得到全面迅速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和廣泛應用,一方面擴大了人類改造自然的活動領域,提高了人類向自然作斗爭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不少未曾預料的消極後果,引起了諸如環境、生態、渣悔純資源、人口、糧食等一系列全球性問題。
這清楚表明,科學技術所帶來的人對自然界平衡的干預已超過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人和自然的關系出現嚴重對立。如果不協調人與自然地關系,必然帶來不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後果。所以,學習自然辯證法,對於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經濟乃至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尤為重要。
2、它是提高個人辯證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習、理解和掌握了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使我們在學習和工作實踐過程中能夠自覺接受辯證法的指導,加強辯證思維方法的訓練,克服思想上的極端化和工作中的片面性。
通過學習自然辯證法,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全面的觀點對待問題,學會用普遍聯系和永恆發展的原則理解問題,學會從事物的聯系和發展中觀察問題,從而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加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全面性,構建個人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所以,學習自然辯證法,也是增強個人素質和提高工作能力的最佳途徑。
作用:
學習和研究自然辯證法,有助於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提高對有關的哲學和社會思潮的辯別能力;有助於進一步掌握和運用唯物辯證法,解放思想,啟迪思維,促進自然研究工作。
(3)自然辯證法全球化擴展資料
在目前中國的學科體系中,自然辯證法專業的哲學名稱是科學技術哲學。1990年之前,「科學技術哲學」的名字是「自然辯證法」。自然辯證法界曾經走在80年代思想解放運動的前列,引領風氣和時尚。由於歷史傳承的原因,現在仍稱此名。
《自然辯證法》是前信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是恩格斯多年來對自然科學研究的總結。對19世紀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學成就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進行了概括,並批判了自然科學中的形而上學和唯心主義觀念。
在恩格斯去世後1896年發表了其中一篇論文《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1898年發表了其中另一篇論文《神靈世界中的自然科學》,直到1925年才在前蘇聯出版的德文和俄文譯本對照的《馬克思恩格斯文庫》中全文發表。
自然辯證法成為馬克思主義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觀和自然科學觀的反映,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觀、如咐認識論、方法論的統一,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組成部分。
4、科學社會體制化 麻煩解釋下
現代科學技術的存在和發展對政府和企業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科學技術與國家政府和企業以何種方式進行結合就形成了各個國家的科學技術體制。本文論述了現代科學技術的體制化社會本質。關鍵詞現代科學技術社會體制化科學技術作為企業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是與其他子系統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中存在和發展的。政府和企業對科學技術的存在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的存在和發展對國家和企業的發展同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現代,科學技術與國家政府和企業進行何種結合方式就形成了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體制,科學技術變成了國家的事業。l科學技術的社會體制化本質日本學者廣重徹認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體制化實際上是以國家為中心的科學技術、國家、企業的三位一體化。第一,現代科學技術已經變得規模巨大。沒有國家的支持,其生存就難以維持。第二,科學技術對國家在經濟、軍事、外交甚至社會理想的實現等方面的重要貢獻是國家支持科學技術發展的理由所在。第三,科學家的一部分進入國家政府充當行政官員指導國家的科技工作,為國家的科技事業出謀劃策,直接地為國家貢獻力量。而企業對科學技術的重視雖然由來已久,特別是二戰以後企業開始大規模地、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研究開發,積極地把科學技術內部化、資本化,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大量的資金支援。科學技術的社會體制化是一個不斷演化的歷史過程。本世紀70年代以後,新技術革命的成果使得國際貿易、跨國投資等超越國境的經濟活動更容易、更方便地進行。進入本世紀80年代,發達國家以及亞洲新興工業國家(肥醪)企業的海外投資變得空前活躍。世界各國的經濟相互依存進一步加深,與此同時各國政府的民族保護情緒也在高漲。世界市場的形成,特別是跨國企業的大量出現,企業和國家的關系也隨之發生了改變。企業和國家的關系不能只在一個國家的范圍內進行考慮,企業變成了一種橫斷國家的存在,國家間的關系自然要受到企業的這種性質的影響。在這樣條件下,科學技術的性質和功能更多地依賴於國家和企業。科學技術的社會體制化形態也發生了改變,日本學者廣重徹的科學技術、國家、企業三位一體化的科學技術社會體制化模型不再能說明這種情形。
日本學者澤田芳郎認為國家與企業圍繞現代科學技術發生了互相干涉。從世界市場觀點出發,海外研究開發、技術貿易等企業經營戰略的實施,和從綜合國力觀點出發,對產業技術力量的重視,有關科學技術的國際間制度調衫敬整等國家作用的發揮,使得作為思想的民族主義、世界主義和作為組織的國家、企業之間的關系變得錯綜復雜。對科學技術的體制化形態來說,產生了以企業為主的橫斷型和以國家為主的保護型兩種形態。也就是說受國家和企業互相干涉的影響,科學技術的體制化形態發生了分化,即國家體制化或企業體制化的特徵變得更明顯。其實無論國家化還是企業化的科學技術體制中,科學技術人員或者以政府公務員或者以企業職員的身份從事研究開發活動。這些組織的工作規范已經成為其必須遵守的准則,如國家的安全優先原則和企業的商業利益原則。相應於科學技術體制化形態的這種改變,日本學1999年第6期33者中山茂和吉岡齊分別對科學技術重新分類。中山茂以評或神慎價者為標准把科學技術分為純科學、產業化科學、體制化科學、公共科學四類吉岡齊以出資者為標准把科學技術分為軍事科學、戰略科學、公益科學、純科學、企業科學、愛好者科學和批判的科學等七類。在中山茂和吉岡齊的科學技術分類中,都把國家或政府系列的科學技術和企業的科學技術作了區分,這表明科學技術、國家、企業已不再是社會體制化上的三位一體。盡管還存在著其他各種體制形態的科學技術,但國家體制化和企業體制化的科學技術佔主導地位。國家體制化的科學技術表現為科學技術的國家行政化。首先是國家每年對科學技術的撥款預算其次是科技行政機構,包括科技政策制定、執行和評價機構,執行機構又包括科技信息機構、研究開發機構和組織管理瞎銀機構等。企業體制化的科學技術在企業內部也有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如企業研究所和研究開發部、研究開發型企業等。2高技術的引入高技術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也典型地反映了現代科學技術與國家、企業的關系。
如果說世界市場的形成加深和擴大了國家和企業之間的矛盾、國家的科學技術和企業的科學技術也開始顯示出較大的差別的話,那麼高技術的出現則使國家與企業的關系又變得越來越密切。高技術把國家和企業的關系密切、統一起來的原因在於高技術的軍事、民用的二重價值高技術的高投資、高風險高技術的深厚廣闊的現實和潛在的利益。高技術的高投資、高風險使得企業樂於與國家合作,與國家聯合開發高技術,以爭取國家技術、資金和政策的支持,降低和轉化風險。
其實世界市場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世界市場競爭的企業與其說是單純的作為經濟單位活動的企業,不如說是帶著某一國家、民族的特點和背景的企業。如果說在國內企業問競爭時政府是裁判員的話,在世界市場上企業競爭時,企業問沖突的解決往往求助於國家政權和在各國政府協調下成立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條約,國家變成了本國企業的後盾。3政府、企業之外的科學技術在制度化了的科學技術之中,還有另外一種比較主要的存在和活動形式,其實也是最早的科學體制化形式即學會和大學。隨著科學研究費用變得日益昂貴和科學技術對國家和企業變得日益重要,這種形式也越來越多地受到了國家和企業的影響。國家和企業、大學教授擔任政府或企業的顧問、進入政府變為官員、自己創辦企業等也密切了大學與政府、企業的聯系。
這種聯系也就會把政府和企業的特點帶進大學。
實際上,大學與政府、企業的關系因國家不同而異。英國把科學視為高尚學問的國家,大學與政府,特別是與企業的關系就不很密切美國把國家安全視為首義,與政府和軍工企業密切合作的大學與一般的工業企業的關系就平平淡淡日本的國立大學從創建之日起就以服務於國家利益為宗旨,政府的科研經費也主要提供給這些大學,大學教授對政府科技政策也有較強的影響力。現代學會與其主持的學術刊物是成果和同行評議的基地,也是科研成果極易被無償取用的場所。由於發表的研究成果有可能被其他國家或企業利用,日本研究人員通常在申請並獲得專利法保護之後在學會或學術刊物上公開其成果。美國政府則擴大了以專利法為中心的知識產權法適用范圍,如把關於未來汽車的設想、線性規劃方程解法和遺傳因子結構發現等都列為保護對象。4市場與科學技術在市場經濟國家,國家政策主要是維護市場的正常運行,在市場機制失敗的情況下,政府通過政策予以補救:當市場機制帶來的後果危及社會和生態利益時,政府會通過政策予以矯正和限制。科學技術活動有著科學上的不確定性和市場的外部性,無論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活動是否成功都無法用市場價值規律給與適當的衡量。事實上,在科學技術社會體制化以後,市場或企業的科學技術只是科學技術存在和發展的一種重要形式,另一種重要形式是國家或政府的科學技術。對於這樣兩種不同形式的科學技術,國家所使用的政策自然也不會完全相同。國家的科學技術是國家政策的直接執行者,或者說是國家科學技術計劃的實施者,衡量其成功與失敗是國家利益甚至是國家長遠利益,而非短期的市場利益。企業的科學技術在研究開發時面臨著科學上的不科技管理研究確定性和市場的外部性,企業的科學技術所面臨的問題是政府採取政策的基本依據。這些政策的內容是:以專利法為代表的法律保護企業科技活動成果以反壟斷法為代表的法律維護市場公平以政策金融、政策財政的資金手段引導、刺激企業的技術創新積極性直接介入非商業利益領域進行研究開發、為企業研究開發提供知識支持加強普通教育和專業教育,為企業提供高素質的作業人員和科技人才設置先進的實驗設備和信息中心為企業提供基礎研究設施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務積極開展外交,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國際市場環境和國際競爭條件制定相應的法規,限制企業的不利於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技術創新技術、產品標准規格的制定,激勵企業在研究開發上與國家的合作在許可的范圍內,積極推進國家科技成果向企業的擴散。5國家與科學技術通常認為y.鼬的(科學——沒有止境的前沿'(1945)是現代意義上第一篇討論科學技術政策重要文獻,這篇提交給當時美國總統的研究報告提出的「科學研究是國家財富」的觀點成了美國戰後科技政策的思維起點。
在隨後展開的冷戰格局中,科學技術對國家的意義是「確保相互摧毀」,國家對科學技術的意義是提供大量資金和建立研究開發及科技管理體制。冷戰期間科學技術是以「核」和「宇宙」為中心發展的巨大科學,科學技術政策的研究主要圍繞「核」和「宇宙」與國防和外交的關系進行。冷戰後期及冷戰結束後,國家與科學技術關系研究的視角也從政治轉移到了經濟。在當今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技術經濟競爭和合作變為國家關系的基調,美國的科學技術政策被組織在國家競爭力政策的框架中,日本的科學技術政策表現在科學技術立國的理念上,中國的科學技術政策集中於「科教興國」的戰略里。國家與科學技術的關系在軍事領域之外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也就是說,國家與科學技術的關系進入了空前的密切狀態。80年代初期美國國家政策的兩個重要概念是高邊疆(1982)和高技術(1983),如果說前者所指的是軍事安全意義上的國家戰略,後者的經濟技術含意則在冷戰之後變得越來越明確、越重大。目前,以高技術為主題的國家問的競爭觸發了國家與科學技術關系研究的又一輪高潮,而國家與科學技術關系研究的深入也為國家間的高技術競爭提供了理論基礎。科學技術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受到了高度重視,高技術競爭和國家與科學技術關系研究已經形成了互動共進效應。
美國學者0舸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以低廉工資和豐富資源為基礎的比較優勢貿易理論已經無法解釋現在的國際經濟技術競爭局面。第一,微電子、新材料、信息等適用范圍廣泛的技術的採用,使得上述的比較優勢不再具有以前那樣的意義第二,教育和交通、通訊等社會基礎設施在發達國家之間已經沒有很大的差別,基於這種差別之上的比較優勢也已不復存在第三,經濟全球化使得原材料、設備、服務等生產要素的移動容易進行,「大量的生產要素實際上是流向能夠使它們開花結果的地方」。因此。脅強調,和廉價勞動力、豐富資源相比高效率的技術創新系統更是決定國家競爭優勢的主要原因,也更能說明現在的世界競爭形勢。鼴幽抗萬的「迅速轉化」強調,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
國家之間的關系變得比以前密切和敏感得多,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問題如核管理、環境、能源等也需國家間的合作才能更好地解決,與其他模型相比,突出了合作的意義。乃的國家技術創新系統表達的是技術創新與國家制度的適應關系。
現在進行的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技術創新,其影響的廣泛性會引起國家制度的相應改變,如果沒有制度的積極響應,高技術的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弗里曼還提出了國家對技術的主動選擇能力,即技術是一個動態發展系統,它並不是改變經濟社會的唯一因素,國家不可能也不必要把目前所有的技術都納入技術創新的過程,國家選擇技術創新應該著眼於將來的國家發展目標。
呢玉文雄則認為日本、美國在一些領域競爭優勢的改變實際上是高技術範式轉型的一種表現,日本的文化、社會和技術創新機制和新的技術範式的符合,帶來了日本在微電子等領域的競爭優勢。呢玉文雄從企業形態、事業形態、研究開發、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技術普及、國際合作等七個方面論證了技術範式已經或正在發生改變,國家競爭力取決於對技1999年第6期科技管理研究35關於開展科技統計信息咨詢業務的思考周虹(廣東省科技情報研究所)提要本文分析了科技統計咨詢的兩大目標市場,指出統計咨詢市場廣闊,重點是政府決策咨詢和企業管理咨詢,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企業微觀決策和經營管理出謀劃策。進一步綜述了科技統計咨詢業務的若干層次內容及主要方法。關鍵詞科技統計信息咨詢科技決策l科技統計咨詢的目標市場分析統計方法正廣泛應用於社會、經濟、科技、環境以及管理等各個領域,統計學已成為國家一級學科。統計咨詢服務就是各類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按照用戶的咨詢項目,運用統計方法,搜集和提供統計信息或利用已掌握的統計信息資源,深入開展綜合分析和專題研究,為決策和管理提供各種可供選擇的咨詢建議與決策方案。由於統計咨詢服務具有數量性、全局性、綜合性的特點,無論宏觀決策、微觀管理、招商引資、人民生活,都廣泛需要統計咨詢。科技統計咨詢服務在科技咨詢產業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劃策。1995年1月國家統計局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頒發統計信息咨詢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是我國統計咨詢服務業走向有序的重要開端。
統計工作正朝著產業化、商品化、社會化、國際化方向發展。1.1為政府決策咨詢服務。科技統計咨詢服務是科技決策的信息支撐之一,是科技決策民主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最近,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頒布了關於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決定),明確指出:「改革科技行政管理體制,各級政府科技行政管理部門要轉變職能,由過去主要管理科技系統的科研工作轉變為管理全社會的科技進步,從科技系統內部的小循環進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循環」。這標志著科技管理、科技宏觀決策將越來越依賴有關的統計咨詢市場廣闊,重點是政府決策咨詢和企業科技咨詢工作的成效,科技統計工作、科技統計咨詢管理咨詢。
科技統計咨詢服務既可以為政府宏觀決策服務越來越具有更為廣闊的業務發展空間。
以省科委提供科學依據,又可為企業微觀決策和經營管理出謀高新技術產品統計為例,在統計分析中引入「數據倉術新範式的理解力和在此基礎上的行動力。
以上四個模型所強調的現代科學技術的特點,包括了各個國家政府或企業採取有力措施促進科學技術發展和協調科學技術子系統與社會大系統的關系的依據。因而科學技術政策實際上有三個方面的意義。一是促進科學技術發展,二是推動科學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應用,三是協調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以示參考
5、自然辯證法是什麼學科 [自然辯證法學科性質與知識框架]
《自頌悶念然辯證法概論》思考題
1. 自然辯證法的體系框架與學科性質。
體系框架(基本內容):
一 、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自然觀:是人們對自然界的總體看法.它是從整體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根本罩者觀點,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發展規律;人和自然界的關系;
二 、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技術認識論和方法論
是人們對科學技術所運用的認識和實踐方法的哲學概括,它是關於科學技術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規律性理論。
三、 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技術觀
科學技術觀:是人們對科學技術的總體看法.它是關於科學技術性質、作用及其發展規律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的總觀點;
四、各門自然科學中的哲學問題。
學科性質:
一、哲學的分支
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辯證唯物主義哲學體系中,自然辯證法與歷史唯物論相並列。(屬於哲學門類:科學技術哲學,一門關於理論思維(辯證思維)的學科)
二、中間層次
在科學與哲學認識的層次上,自然辯證法處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遍原理和科學技術的具體學科之間的位置上,是聯系二者的紐帶和橋梁,是具有中介學科特點的一個哲學學科。
三、交叉學科
自然辯證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它不僅反映了哲學與自然科學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學、技術科學、思維科學、社會科學的交叉.
四、綜合性和開放性
2. 古希臘自然觀、機械論自然觀、辯證唯物論自然觀的主要內容。 古希臘自然觀:
一、 古希臘樸素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的自然觀;
古代希臘唯物主義者以天才的直覺方式提出一種素樸辯證法的自然觀。其基本內容主要有 3個方面:①設想萬物的始基是某種東西。早期的唯物主義者大都認為這種始基是可以感知的具體東西,如水、氣和火等等。後來的唯物主義者認為萬物的本原是只能用把握的物質微粒,例如提出的「種子」和所謂的原子。②大都用物質本原固有的內部矛盾,諸如氣的稀散和凝聚、對立面的斗爭以及原子的集結和疏散等,說明自然事物不斷產生、發展和消滅的過程。但也有少數唯物主義者陷於外因論,例如,在說明水、氣、火、土4種元素的結合與離散時,就訴諸愛和恨兩種外在力量;在解釋數目無限、性質各異的種子組成各種自然事物時,阿那克野困薩戈拉將它歸因於外在的「」的推動。③認為自然界的運動是從本原產生出萬物、萬物又復歸於本原的合乎規律的過程,它既有從簡到繁的進化,也有從繁到簡的退化。
二、 亞里士多德的目的論自然觀
核心是目的論,利用「形相」和「質料」的原理,說明了所有的自然現象。「形相」是使事務運動的能動原理,「質料」是運動發生的材料。亞里士多德把形相看作是積極主動地,把質料看作是消極被動的,這就否認了物質自己的運動,最後導出了第一推哦動力。
機械論自然觀:
與笛卡兒的從絕對確定的公理出發,靠演繹和論證而構成的自然體系對立,牛頓的方法是依靠一個個事實的實證與歸納達到原理,這被視為機械自然觀的代表,其特點是:
1. 實質是只能問"怎麼樣",而不能問"為什麼"。
2. 2. 把數學作為開啟宇宙秘密的鑰匙。
3. "力"和"素"的概念超出了力學、光學和化學領域而被賦予一般方法論意義,任何東西都是力,都是素,成為普遍實用的特徵。
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對「自然」的理解發生了由目的論到機械論的轉變。自然不再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而是一架機器,它由物質粒子組成,按照確定的力學規律而運行,具有因果上的必然性卻無所謂理智與目的,甚至連人體也不過是一架機器。
辯證唯物論自然觀:
辯證唯物主義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中期的自然科學革命性變革中確立的。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包括三個大的方面:唯物論、方法論和辯證法。
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基本范疇和主要內容:
自然界是各種物體聯系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從星球到原子以至更小的粒子,都處於無窮的系列和層次之中;相互聯系的物體因相互作用導致運動,運動與物質不可分離;運動、時間、空間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運動在質上和量上都是不滅的;物質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它們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換;物質運動遵循著一定的規律;運動的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3. 自然的分化及人與自然關系的歷史演進。
人與自然的關系演進主要經歷四個階段:
史前采獵文明時期:崇拜自然——環境對人類制約作用較弱,人類改造環境作用微弱,人與環境是恐懼和依賴關系.
農業文明時期:改造自然——人對自然的依附性減弱,對抗性增強,地理環境趨於惡化,出現了局部的環境問題.
工業文明時期:征服自然——人類試圖成為自然界的主宰,以犧牲自然為代價,積累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人地關系呈現全面不協調,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出現了全球性的環境問題.
後工業文明時期: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口激增、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日益突出,所有這些環境問題直接威脅到整個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
人地協調與可持續發展,是要摒棄環境問題通過技術的進步就可以解決的思想
4. 綠色發展的理論基礎與主要內涵。
綠色發展與創新發展、協調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一道,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指導我國「十三五」時期發展甚至是更為長遠發展的科學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在狹義上,綠色發展,就是要發展環境友好型產業,降低能耗和物耗,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技術,使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相協調。從廣義上來看,綠色發展至少包括以下含義和要求。
均衡發展。人自身的生產是社會生產的基本形式,人口可持續性是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變數之一,因此,實現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
節約發展。資源是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基本來源,構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自然物質基礎,是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變數之一。堅持節約發展,就是要堅持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為此,我們要通過研發節約資源的科技、完善節約資源的政策等方式,來推動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
低碳發展。能源是生產和生活必需的燃料和動力的來源,是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變數之
一。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是導致全球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低碳發展是通過節能減排和節能降耗而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的科學發展的理念和方式,不僅是支持綠色發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基本要求。
清潔發展。環境是人類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的空間,是吸收生產和生活排泄物的場地。由於環境存在著生態閾值,其承載能力、涵容能力和自我凈化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一旦人類活動超過環境的生態閾值,必然導致環境污染。這樣,實現清潔發展就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循環發展。實現資源和廢棄物的循環利用,不僅可以有效降低環境污染,而且可以促進資源的再生利用。循環發展,就是要推動全社會樹立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科學理念,堅持減量化優先,從源頭上減少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能源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產生,大力推進再利用和資源化,促進資源永續利用,促進廢棄物再生利用。
安全發展。在科技革命迅速發展和全球化不斷擴展的情況下,人類社會已進入風險社會。這樣,就突出了安全發展的重要性。安全發展主要是指通過維護生態安全而實現科學發展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生態安全主要指的是要維護和保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多樣性和穩定性。
5. 創造性思維(直覺、靈感、想像等)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在20世紀80年代初,錢學森發文將邏輯性思維與直覺性思維、形象性思維、靈感性思維、頓悟性思維區分開,豐富了人們以往所認知的思維模式(邏輯性思維才是科學的思維),改變了人們的探索問題的方式「先棄後取」,即在一定的思維條件下暫不考慮邏輯因素,而是以直覺性思維等非理性思維對科學問題進行認知。愛因斯坦說:「物理學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規律一要通向這些規律,並沒有邏輯的通路,只有通過那種以對經驗共鳴的理解為依據的直覺,才能得到這些定律。」也就是說,科學發現的道路首先是直覺的而不是邏輯的,足見直覺性思維於科學探索的重要性。
然而,這種非邏輯的直覺性思維在科學探索中帶來的啟發和收獲並不是探索者憑空臆造、天馬行空就能得到的,直覺必思維有其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它不僅僅是表現在真理發現的一瞬間,而且表現在探索者在科學活動中的各階段(材料收集、實驗觀察、分析總結)。通俗而言,天下不會掉餡餅,在發現真諦的過程中往往需要探索者傾注大量的心血和長期的積累。具體來說,直覺性思維主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方法論價值。
第一,發現科學問題的快速性。由於直覺思維者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對事物進行迅速的判斷,而不經過復雜操作的邏輯過程,從而能夠迅速地發現科學,如愛因斯坦的「追光悖論」問題在上學途中突然發現的。第二,發現反常問題,從而取得科學上的重大發現。愛因斯坦提出的「追光悖論」問題就是一個反常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提出著名的相對論。第三,洞察問題的本質,發現容易忽視的科學問題。如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無意中看到天花板上的世界地圖提出了著名的「大陸飄移學說「。」大陸飄移學說」的提出,與魏格納通過直覺敏銳地洞察到問題是分不開的。第四,估量猜想,觸類旁通,發現科學問題。居里夫人對鐳元素的發現就是憑著科學直覺進行的預測與猜想,後經無數次的實驗而得到驗證的。
6. 科學問題的來源與科研選題的原則。
科學問題就是指一定時代的科學認知主體在當時的知識背景下提出的尚未認識和解決的問題,它包含一定的求解目標和應答域,但尚無確定的答案。
科學問題是一定歷史時代的產物,它建立在一定時代的科學實踐和科學認識水平之上,是對一定時代科學發展矛盾的反映。
科學問題的來源可歸納問為如下幾方面:
1從科學實踐與科學理論的矛盾中產生。
2從科學理論內部的矛盾中產生的問題
3從不同學派理論之間的矛盾中產生問題
4從社會需要和現有生產技術手段的局限的矛盾中產生問題。
科研選題應遵循以下原則
1.選題的需要性原則
首先要滿足社會的需要和科學自身發展的需要,這是課題選擇的首要基本原則。
2.選題的創造性原則
科學研究是一種探索性的活動。科學研究拒絕重復,創造性是科學研究中的靈魂,也是選題必須要遵循的原則。
3.選題的科學性原則
是指研究課題應當持之有故,選擇有理,即必須具有一定的科學理論和科學實施的依據。 科學研究無禁區,這只是說不要人為地去設置障礙、限定框框來阻礙科學研究探索,而絕不是說科學選題可以不顧唯物主義的基本精神和科學規律任意進行。在選題時不應違反科學性原則。
4.選題的可行性原則
可行性原則體現了科研工作的條件性。
可行性原則要求在選題時認真考慮科學研究的整體能力。
在主觀條件方面要分析科研隊伍的結構,各種人才的配置,研究者的素質、能力以及對課題的認識和研究的興趣等因素。
在客觀條件方面,要考慮科研經費、實驗設備、原材料供應、圖書情報資料以及對期限的要求等因素。
還要考慮科研的外部環境、國家政策、學術交流等條件。選題時要從實際出發,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才能使科研順利進行,才容易取得研究成果。
以上四項原則,是相互聯系又有區別的。科學性原則體現了科學研究的依據,創造性反映了科研的本質特徵,需要性原則規定著科研的方向,可行性原則是選題能否成功的關鍵。影響科研成功的制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要獲得成功,上述原則是必須要遵守的
7. 科學假說的作用。
科學研究的目的是要解決科學問題。為了解決一定的科學問題,人們根據已知的科學事實和科學原理,對所研究的問題及其相關的現象作出一種猜測性的陳述或假定性的說明。這種猜測性的陳述或假定性的說明,就是假說。
假說是科學思維的形式,通向真理的先導和橋梁。幾乎所有的科學理論,在其探索和完全確立的過程中,都要先經過假說階段,通過科學假說而達到真理。同時不同假說的「爭鳴」也有利於學術繁榮。
首先,假說使科學研究帶有自覺性。假說是對未知的自然現象及其規律性的一種科學的推測,研究者可以根據這種推測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觀測和實驗,避免盲目性和被動性,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理論思維的作用,因而又往往能夠作出驚人的科學發現。
其次,假說是建立和發展科學理論的橋梁。科學理論是對自然界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但是由於受各種條件的限制,人們不可能一下子達到對客觀規律的真理性認識,而往往要藉助於假說這種研究方法;運用已知的科學原理與事實去探索未知的客觀規律,不斷地積累實驗材料,不斷地增加假說中的科學性的內容,減少假定性的成分,逐步地從現象深入到本質,從個別上升到一般,從感性經驗達到理性認識,建立起正確反映客觀規律的科學理論。隨著實踐的發展,又會出現原先的理論所不能解釋的新現象,這就需要提出新的假說,建立新的理論。自然科學就是沿著假說—理論—新假說—新理論……的途徑,不斷地向前發展的。 第三,不同假說的「爭鳴」有利於學術繁榮。不同的假說是從不同的側面對客觀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探索,它們之間的爭論,有助於揭露矛盾、啟發思考、相互補充,有利於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
8. 科技進步與戰爭對抗模式的歷史轉變。
從戰爭形態而言,人類戰爭形態在經歷了徒手戰爭、冷兵器戰爭、熱兵器戰爭和機械化戰爭形態後正向信息戰形態轉變。這些戰爭形態的轉變又都是以武器裝備使用為標志劃分的,都明顯烙下了科技進步的印記。人類戰爭史上戰爭形態幾次大的變革證明,武器裝備的發展水平都是導致某種戰爭形態產生的重要因素,一種新的武器裝備出現並被應用於戰場上,戰爭形態就會隨之發生變化。
從技術角度看,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非線式、非接觸、非對稱」作戰正是技術與裝備發展導
致的必然結果。而隨著人類社會大踏步地進入信息社會,大量信息技術物化出各類繁多的由信息化彈葯和信息化作戰平台構成的信息化武器裝備,也必然使信息化戰爭形態表現出與以往戰爭形態完全不同的特點與規律。從近幾場帶有高技術特別是信息化戰爭特徵的局部戰爭來看,信息化武器裝備已經成為戰場的主力軍,在戰場上發揮著機械化兵器所不能替代的主導作用。
先進軍事技術作為傳統戰爭形態的否定性力量,總是強制地推動作戰方式的變革,引起戰爭形態的歷史性變化;
技術與裝備對於戰爭形態的改變是漸近式的,遵循從量變到質變的基本規律;
任何先進裝備都不會自發改變戰爭面貌,其深層動力還是源於對新技術的創新運用以及對技術優勢的自覺追求
9. 科技創新與軍事變革的關系。
●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現代戰爭已延伸至陸、海、空、天、電、網等空間與認知領域,形成互為條件、相互支撐的一體化戰場體系。
●武器裝備固然是軍事科技的主要標志,但絕不能將科技「窄化」為武器裝備。
●科技創新催生出新的作戰手段和新型軍事人才,也必將影響人與武器裝備的結合方式,即軍隊的編制與作戰編成。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基本動力,也是推動戰爭發展演進的「永動機」。每一次重大科技進步和創新都會引起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的深刻變革。在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產業革命與軍事革命三大革命強勢交匯的今天,我們必須重視科技創新在謀取軍事競爭優勢上的重大作用。
科技創新拓展了戰爭領域和空間
學技術的創新發展,賦予人類更強的認知和行動能力,開辟了新的活動領域和空間,也必然帶來新的利益訴求和隨之而來的矛盾沖突, 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現代戰爭已延伸至陸、海、空、天、電、網等空間與認知領域,形成互為條件、相互支撐的一體化戰場體系。 科技創新推進了戰爭形態的演變
武器裝備是軍事科技的物化形式,是科學技術戰鬥力屬性最直接最具標志性的體現,也是推動作戰方法、戰爭形態甚至整個軍事上層建築演進變革的物質基礎。
科技創新催生了新型軍事人才
歷史是人創造的,推動戰爭演進的根本因素必然是人;人是科學與技術的發現者與創造者,人為科技與科技化人是同一歷史過程。在軍事領域,人是戰爭主體,也是科學技術發揮戰鬥力作用的重要載體,從事戰爭的人必定是特定科技背景下塑造和熏陶的人而不是脫離科技條件的人。武器裝備固然是軍事科技的主要標志,但絕不能將科技「窄化」為武器裝備。 科技創新引發軍隊組織形態變革
科技創新催生出新的作戰手段和新型軍事人才,也必將影響人與武器裝備的結合方式,即軍隊的編制與作戰編成,引發組織體系的變革,使結構態的科技戰鬥力以一種新的面貌得以呈現。
10. 科學技術的雙刃劍效應。
所謂科學是指人類認識世界的基本實踐活動,及在實踐的基礎上歷史地形成和不斷發展著的
關於世界的各種物質運動形式和發展規律的理論知識體系。所謂技術是人類為了滿足一定的社會需要,在改造自然的實踐中創造和應用的勞動手段、工藝方法、知識經驗和技能的總和。從人類社會的發端開始,科學技術就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科學技術帶來的正面效應
當代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的內在要素直接影響生產力的其它要素,它的變化引發其它要素的變化,從而引起生產力整體的變化,推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當人的素質、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的科技含量普遍偏高時,生產力就會發生質的飛躍。
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我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產生了巨大的改變,在不知不覺中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科學技術在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十分迅速,這使得我們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比如說現代的科學技術使人們能夠更快地、更便捷地傳遞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勞動生產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人們不用一直工作從而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來享受生活,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由科學技術所創造的。 科學技術是不斷發展的。當人類有需要的時候,科學技術就會迅速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就是為了不斷的改善人類的生活。用恩格斯的話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2.科學技術帶來的負面效應
當今科學技術負效應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生態向度的困境,具體表現為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如人口問題,糧食問題,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二是社會向度的困境,具體表現為科學技術對社會的控制,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一些新的倫理問題,比如試管嬰兒,器官移植,網路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加劇「全球問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三是人文向度的困境。具體表現為人的本質異化的問題,人的功能退化問題,人的尊嚴問題和人的心理問題。
思考:
首先,從矛盾的角度來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決定,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存在於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所以說科學技術之所以會具有雙刃劍效應,這是由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決定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要經過一個長久的發展過程,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不例外,而且科學技術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同一種科學技術在一些環境下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換一種環境也許就會產生消極的作用,這是由科學技術本身的性質決定的。
11.人機大戰及其思考。
「大數據」的勝利
AlphaGo的勝利,一靠強大的計算機,尤其雲平台與超算的結合支持大數據的學習;二靠大數據,有收集到的和不間斷自對局產生的用於訓練機器性能的數據;三靠能夠指導機器學懂大數據的機器學習演算法。
不能證明機器智能超越人類
人的智能與人工智慧是整體呈現與單項突出的關系。人的智能承載感知、想像、分析、學習、記憶、推理、直覺、幻覺、靈感、頓悟、情感等多種多樣的特質,這其中可被模擬的難易程度、廣度和深度都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的智能是受意識支配的整體功能相互配合的整體呈現。而機器通常只能模擬人智能的某一二個方面,只能實現人智能的一部分。
正視人類智慧壁壘
人工智慧研究只有結合問題才能取得突破。類腦技術是實現人工智慧的重要途徑,我們應該清晰地認識到人工智慧的發展應是堅持應用驅動的導向,類腦應更加強調腦啟發技術, 而不應為『類』而『類』。」而且,腦科學與認知科學是人工智慧發展的源動力,應從戰略高度認識,人工智慧應朝著「擴充和延伸人的功能來完成人很難完成的任務」的方向發展。
12.創新文化與科技創新的關系。
文化是科學技術進步的母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聲。歷史經驗表明,文化影響著科技的生成、發展與傳播,影響著創新的進程和結果。文化的進步必然包容當時的科技發展和創新成果。文化與科技創新的互動是近代文明演進的主旋律。當代的科技創新在與文化、經濟和社會的互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和主動的角色。
先進生產力的出現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總要尋找它的落腳點,而且往往在最適宜的文化環境里實現突破。一個社會的文化氛圍不僅影響科技知識和成果的出現,更會影響到科學知識的傳播以及科技成果向現實的轉化。工業化的歷程告訴我們:越是創新活躍的地方,就越容易形成產業革命的廣闊舞台,越容易形成創新集群以及各類資源匯聚的經濟中心;一旦創新活力喪失,就面臨著在競爭中出局的危險。十八世紀以來,世界的科學中心和工業重心從英國轉到德國、再到美國,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實質上是創新能力強弱轉換的結果,其中無不包含著深厚的文化根由。
□一個社會越是希望科學技術健康發展,越是希望新的科技革命、產業革命走向成功,就越應該關注如何營造良好的、有利於創新的文化環境
□在當今原始性創新已成為科技持續創新能力的核心的年代,在知識產權已成為重要財富源泉的年代,在人才已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的年代,構建一個良好的、有利於創新的文化環境,這已成為一個民族決勝創新時代的必由之路
第一,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
第二,造就開放的科學環境。
第三,倡導追求真理、寬容失敗的科學思想。
第四,摒棄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浮躁習性。
6、自然辯證法的概念
辯證法
dialectics
與形而上學相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辯證法一詞源於古希臘語,意為談話的藝術。不同時期的哲學家對辯證法有不同的認識,古希臘哲學認為它是論證和分析命題中的矛盾、揭露談話的矛盾及克服矛盾的方法。德國哲學家G.黑格爾認為,辯證法研究對象本質的自身矛盾,不僅是一種思維方法,而且是一種宇宙觀。馬克思主義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的思想,認為辯證法是客觀世界本身固有的規律,思維中的辯證法是客觀規律在人的頭腦中的反映,辯證法是關於普遍聯系和發展的學說。
辯證法有三大規律,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從而使辯證法的規律變得更加清晰了。
如何認識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這是衡量一個人哲學思想水平的重要標志,它直接反映出一個人對辯證法的理解和認識深度。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辯證法規律揭示的全是極限本質之間的聯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產物。盡管辯證法的規律都是從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這些規律完全與客觀現實的本質運動相一致,因此它們都是具有極限真理的客觀規律。
作為極限真理,它的特點就是純粹的絕對性,沒有任何相對性在其中。當然,不要忘記這種純粹的絕對性也是有前提條件的,它的前提條件就是人的認識領域,或者說,在認識論中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屬於極限真理,它們是不會發生變化的理論觀點。
我們知道,在哲學上,本質內部也是分為兩個不同層次的。對本質的現象直接概括出來的觀點屬於知性層次,對現象的本質進行間接的反映得出的觀點屬於理性層次。知性層次和理性層次,這是上升到本質內部進行的劃分。知性層次的特點是直觀性,它與現象之間保持直接的聯系,具有同一性。在現實中知性層次解釋的辯證法很容易被人理解,因為它具有可以被人們感知到的現象作為實例加以說明。理性層次的特點是間接性,它與現象之間沒有直接性的聯系,二者之間具有對立性。因此,理性層次的辯證法往往不容易被人理解。因為它需要通過反思間接地認識到。
知性辯證法與理性辯證法相比,它的特點是直觀性和通俗性。理性辯證法的特點是間接性和深刻性。知性辯證法屬於初級本質的辯證法,理性辯證法屬於二級本質的辯證法。它們二者共同構成了辯證法內部的兩個環節。如果我們用哲學的語言將二者區分開來的話,那麼,知性辯證法把握的是不同質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理性辯證法把握的是同一質內部的對立統一關系。
不同質,分別體現在外部,如偶數與奇數分別是不同性質的整數,它們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同一質,則進入到內部,如奇數內部分為兩種:一種是不能再分解的奇數,我們稱它為素數,一種是能夠分解成若干個素數因子之積的奇數,我們稱它為積數,即數學上的奇合數。素數與積數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就是理性辯證法把握的同一質內部的矛盾。顯然,理性把握的矛盾從外表看起來,是不存在的,表現形式都是奇數,沒有本質的不同。但是,深入到奇數內部,人們發現,奇數內部也是存在矛盾的,這個矛盾就表現為奇數的存在形式不同,由此構成了素數和積數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以上就是知性辯證法和理性辯證法的本質區別之一。
知性辯證法和理性辯證法的另一個本質區別表現在論述問題的形式上,知性辯證法缺乏辯證邏輯,通常採用的分析方法是外在對比法和現象描述法,而理性辯證法則使用辯證邏輯,通常採用的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法,貫穿邏輯和歷史相統一這一原則。
從認識論的角度進行分析,知性辯證法和理性辯證法的本質區別還表現在認識深度上,對同一個矛盾,它們二者之間在認識深度上存在明顯的差別。如共產黨和國民黨之間的斗爭,從直觀上把握二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就是知性辯證法的觀點,此時人們得到的結論與現象完全一致,就是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的矛盾。從本質高度上把握這一矛盾,人們就會得到這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此時,人們的認識上升了一步,從直接性前進到間接性,從初級本質進到了二級本質的高度。當人們的認識進到二級本質高度之後,就形成了理性辯證法的觀點。由此可見,理性辯證法得出的觀點具有間接性,它不能直觀感覺到,必須通過反思上升到本質高度才能把握住。而知性辯證法把握的觀點與客觀存在直接聯系在一起,它是直觀反映出來的產物~
7、哲學在那些方面會影響科學技術的發現?
人類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科技的發展與人類的世界觀、精神世界息息相關。在古代,無論當時人們是否意識到,哲學始終是科技發展的推動力之一;在近現代,由於哲學家的層出不窮,由於哲學本身的變革和系統地發展,由於哲學和科學更加緊密的結合,推動了近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也推動了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在21世紀,哲學必然對科技的發展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
人類的現代文明建立在科技的高度發展和對自身的正確認識上,而如何理性和正確認識哲學在現代科技發展中的巨大作用,從哲學的層面研究現代科技的發展趨勢,從哲學的高度展望現代科技的發展,用哲學思想正確地指導科技的研究和實踐,不僅是哲學界應當意識和總結的,也是科技界應當意識和總結的重要問題。
1 哲學是科學技術的靈魂和統帥
哲學是人類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系統概括和總結,哲學是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哲學提供了關於整個客觀世界和人類主觀世界活動的「普遍規律」。科學是人類分別從各個學科上反映自然、社會和思維等不同領域、不同方面、不同層次、不同問題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技術則是人類通過掌握科學理論知識不斷應用、改進和完善各種機器、設備、工藝、工具,並從事和進行生產、生活、研究和科學探索的能力。沒有科學就沒有技術,但是沒有哲學就沒有任何科技。世界上沒有不反映哲學的科學技術。哲學思想滲透到科學和技術思維之中,一方面使現代科技變得更為活躍,另一方面使現代科技發展得更為全面滑螞升。
綜觀人類整個科學技術史,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進步,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革命,無不是受到哲學的啟迪和影響,無不是哲學和科技結合的產物。愛因斯坦就是一位具有極高哲學素養的科學巨人,他在哲學認識上「相信有一個離開知覺主體而獨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他的相對論遠比牛頓物理學先進,他提出的包括對空間、時間和引力賦予了完整的新概念等一系列科學理論,都閃耀著哲學的光芒。玻恩在1955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對於廣義相對論的提出,……是人類認識大自然的最偉大的成就,它把哲學的深奧、物理學的直觀和數學的技藝令人驚嘆地結合在一起。」
哲學推動科學技術不斷向前發展,使科學技術的河流更加寬廣,使科學技術的前沿更加尖端,使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火車頭作用更加突出。在人類科學技術史上,凡是科學技術在哲學上受到局限時,科學技術就停滯不前;凡是科學技術在哲學上進入自由王國時,科學技術就蓬勃發展。
2 哲學可以提高現代科技人員的綜合能力
縱觀世界和中國100餘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的歷程,出現了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哲學指導了他們科學創造的全過程。一些著名科學家,隨著他們科學研究的發展,越需要哲學的指導,哲學幫助他們開闊了視野,加強了研究的深度,攀登上科學的頂峰。「不管自然科學家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他們還是得受哲學的支配」(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社會科學家也不例外。哲學在這些科學大師的探索、研究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現代科學的研究中需要多學科共同參與,哲學可以物圓使他們增強綜合能力,眼光更為長遠,領域更為寬泛,合作更為緊密,成果更為信老顯著。
2.1 哲學可以提高現代科技人員的思維和判斷能力
哲學具有概念性,可以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抽象、概括、推理、判斷能力,通過哲學范疇的演繹和歸納,假設和實驗,分析和綜合,觀察和反思,科技工作者的思維水平會大大提高,思維變得更為活躍、更為理性、更為全面。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開創了人類航天科技工程在哲學上的現代宏觀思維和微觀思維的偉大典範,也是在龐大系統工程上精準計算和精準判斷的成功案例。該項工程的總體目標只有一句話:把載人太空梭成功地發射到月球並安全地返回地面。缺乏哲學上的高屋建瓴和縝密思維,就談不到科技的創新和發展。
2.2 哲學可以提高現代科技人員的研究和借鑒能力
哲學思維的邊界有多遠,科學研究的觸角就能有多遠。眾所周知,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正是運用了豐富的哲學智慧和哲學的思想方法,吸取了不同學派和科學家的營養,才促使他於1905年一舉得出了3項科學大發現,全面開創了現代物理學革命的新局面。科學在哲學意義上的相關性和統一性,就是科學上的拿來主義,將一切相關的思想方法手段和信息,集中統一到研究對象中,博採眾家之長,兼收並蓄。只要藉助哲學的啟迪和指導,科技人員研究和借鑒能力必然得到強化和提升。
2.3 哲學可以提高現代科技人員的實驗和鑒別能力
經過哲學思維熏陶的科技人員,其科學實驗和鑒別的能力一般可以得到明顯提升。科技人員對研究對象、材料等的實驗、檢驗、鑒別,就是哲學上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思維活動的體現。華人科學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曾任美國物理協會會長的吳健雄女士就是具有嚴密哲學頭腦的科學鑒別和實驗大師,凡經她檢驗、鑒別的科學研究成果,立即得到公認,還有人據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2.4 哲學可以提高現代科技人員的評估和預測能力
在哲學的思維能力訓練下人的大腦更為智慧,繼而增強了科學評估預測能力,這在他們的科研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已知世界與未知世界中積極的內容,進行准確地推導、評估和預測,可以提升把握科技發展的未來趨勢和未來成果的能力,這需要具有哲學知識的積累,訓練有素的擴散性和超前性思維,獨到的專業眼光。
3 哲學可以幫助辨別現代科技創新發展的方向
當今世界最熱門的研究領域涉及生物科學與基因技術領域,新能源、新材料科學與納米技術領域,信息科學與網路技術領域等,這種迅猛發展的現代科學發展態勢,依靠哲學的引導、開拓和延伸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科學研究是以科技工作者為主體所進行的一項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客觀規律的活動,涉及到自然觀、物質觀、科學觀、價值觀等種種問題。普朗克認為「研究人員的世界觀將永遠決定著他的工作方向。」
同時哲學和科技創新有密切的關系,科學只有在哲學思想的指導下,才能確立科技創新的正確方向。一般科技研究人員的共同體驗是,只要上升到哲學境界,科技研究就會得心應手。科技彷彿是大海上的航船,哲學猶如燈塔,它會引導科技的航船駛向遠方。
創新是發展的基石,哲學引導科學確立正確的創新方向,會取得更大的創新成果,更大的創新成果推動現代科技的加速度發展。展開理性的翅膀,運用創新方法,超越自我,達到科學的最高境界。
4 哲學揭示了現代科技全球性合作的重大意義
當今時代,地球村的概念在科技界和理論界已經深入人心。科學知識的積累和濃厚的人文氛圍,促進了全球性的合作,樹立起國際化和全球化的科技合作思維模式。對共同關注的課題進行科學探索和合作正在成為一種世界性的科學發展模式;時代賦予了多國科學家共同進行多學科的探索和合作的哲學涵義。
長期以來,以全球人口突破60億為標志的人口過剩危機,周期性和世界性的食荒和能源危機,生態環境的破壞和繼續惡化,艾滋病的蔓延,非典、禽流感等病毒的侵擾,地球臭氧層空洞逐漸擴大的潛在危機,水災、旱災、海嘯、地震等世界性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還有吸毒、暴力和恐怖組織的威脅等社會問題帶來的一系列危機和問題不斷困擾著人類。生存,還是毀滅?這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問題。近幾年,人類基因組的發現以及研究計劃在多個國家科技界的分工合作和取得的成果表明,全世界科學家對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加強科學探索和合作勢在必行。指導全球化的科技合作取得成功,也是新時代的重要哲學使命。科技發展促進經濟的發展,提高科技的核心競爭力,提高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是全球化的一個重要命題,包括科技活動、科技合作、科技體制、科技影響力是共同關注的熱點,要求現代科技以全新的哲學思維模式、全面的操作系統,共同面對和解決人類所有的重大問題。
21世紀,各個國家封閉進行科技研究的傳統模式還未打破,全球化的科技合作時代已經來臨。哲學在現代科技全球化飛躍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全球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現代科技發展空間的最大化,哲學的作用尤為重要。只有確立哲學是科學發展的最高境界,才能提升各國政府和科技界對科技合作全球化的認識,提高人們對現代科技人才資源全球化的認識,深化對整合全球科技資源和科技人才資源的認識,對全球化的科技合作方式和合作成果做出綜合的評估和預測,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科技合作全球化的進程,才能參與全球化科技合作成果的分配和共享。
綜上所述,哲學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助推器,哲學讓現代科技樹立正確的發展意識,推動現代科學技術研究樹立宏大和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哲學知識的學習、儲備和運用,是現代科學家和科技人員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哲學促進現代科技發展,哲學對現代科技發展的積極作用,一定會讓現代科技飛速前進,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卓越科學家、發明家和技術專家,一定會產生出新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創新成果,讓人類走向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