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民粹主義逆全球化全球治理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民粹主義逆全球化全球治理

發布時間: 2023-05-29 01:43:36

1、逆全球化是什麼意思

逆全球化是指與經濟全球化相背離、國際合作和相互依賴嫌瞎逐漸消減的全球性發展趨勢。

逆全球化一般發生在經濟停滯甚至倒退之時,因為經濟不景氣往往會激發出強烈的民粹主義情緒,使他們更傾向於對世界經濟、國際貿易設置種種新的限制和關卡,以優先維護自己的私利。

關於「逆全球化」的表現形式,學者的看法也不盡相同,甚至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認為,「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現是貿易保護主義增強、極端政治傾向加重、民族主義抬頭。有人認為「逆全球化」是指目前我國的外貿進口出口出現了負增長的現象。

逆全球化的表現

一是自由貿易理念邊緣化,貿易保護主義不斷芹辯空升級。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推進艱難,區域性貿易投資碎片化,貿易保護主義以新的表現形式向全球蔓延,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尤其受害。

二是全球經濟陷入持續的結構性低迷,下行風險和不確定性上升。美國和部分歐盟國家的移民、投資、監管和社會保障政策等去全球化趨勢明顯。

三是部分西方國家保守化內顧傾向加重,國家干預和管制極端化。本輪逆全球化動向具有強烈的政治力量主導灶州性。

2、標題導致全球安全治理危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標題導致全球安全治理危機的主要原因如下。
1、恐怖主義對國際社會的威脅依然嚴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引發世界局部動盪的主要根源。政治和社會動盪向地區擴散全球安全形勢明顯惡化傳統安全問題進一步上升全球戰略穩定頻遭沖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繼續肆虐大國安全關系不進反退。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總體趨穩向好但潛在熱點和不確定因素增多世界跨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的門檻,面臨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悉中喚素更多:大國地緣政治博弈和太空、海洋、網路、人工智慧睜凱等領域的軍備競賽將更加激烈,競爭、對抗仍然是大國安全關系的主旋培銀律。中東北非、拉美、歐洲一些國家的動亂和沖突難以停止,甚至有進一步蔓延的危險。世界熱點此伏彼起,各種因素使黑天鵝事件和灰犀牛事件發生概率增加。民粹主義和逆全球化浪潮具有長期性和擴散性等新特點,全球安全失序和無序狀態使安全治理更加艱難。大亂達到大治是國際安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應有之義。世界之亂更加突顯中國之治,我們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責無旁貸。

3、在全球治理上單邊主義對多邊主義的取代是逆全球化嗎

是的。
新民粹主義以單邊主義取代多邊主義,推行一系列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的措施。
新民粹主義把新自由主義的失敗歸因於族群、民族、國家甚至文明之間的對立,把金融資本的寄生性積累所導致的社會問題,說成是他國盜竊本國機會所致。
為此,特朗普政府從巴黎氣候協議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多邊或國際協議、國際機構中撤出,把「美國優先」正式寫入《美國國家安全戰略》。

4、世界大變局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一、是全球經濟艱難前行、新舊矛盾交織發酵。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達10年之久,無論按短周期還是長周期理論,全球經濟逐步走向復甦應是大概率事件。但根據目前主要經濟體的表現看,全球經濟正在面臨新一輪衰退的嚴重威脅。危機後各國均採取了不同程度的量化寬松政策,這些政策還沒有完成穩妥退出,就面對可能到來的新一輪衰退,各國在高額債務和財政赤字的約束下,再次採取大規模的宏觀刺激政策空間是受限的。

此外由於各國經濟脫實向虛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緩解,經濟增長的內生動能依然不足。隨著新舊矛盾的交織發酵,各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定位和調整是非常不清晰的,全球經濟面臨的衰退風險正在上升。

二、是「美國優先」政策挑戰全球、地緣政治矛盾復雜多變。

特朗普堅持的「美國優先」政策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嚴重沖擊。美國不斷對外發起貿易摩擦和加征關稅威脅,嚴重破壞全球經濟貿易發展的穩定性,不僅中美經貿關系出現嚴重倒退,美國同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也正在產生著錯綜復雜的變化。隨著全球經濟發展長期面臨下行壓力,國際競爭將更加激烈,國際經濟和地緣政治矛盾也必將進一步復雜化,全球政治經濟動盪和發生局部沖突的風險將是難以避免的。

三、是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挑戰、改革訴求難以協調。

隨著美國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上升,國際多邊貿易體制正在受到嚴重的威脅。雖然G20首腦峰會已對WTO改革提出了要求,但由於主要WTO成員針對改革提出的訴求和堅持的重點存在很大差異,短期內難以協調一致。估計改革將面臨艱難的溝通和協調,這就表明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多邊貿易體制在短期內難以繼續發揮作用,同時也意味著世界經濟貿易的不規范競爭將難以受到有效約束。

四、是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技術壁壘更趨嚴重。

科技進步和經濟技術合作是提升勞動生產率和推動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主要國家放棄掉冷戰思維,共同創造一個有利於加強經濟技術合作的新局面,世界經濟才有望重歸繁榮發展。但在大國競爭的緊張格局下,主要國家正在不斷地加強對技術的保護和封鎖,導致全球經濟技術合作全面受阻,嚴重影響了新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從而也導致全球經濟的增長動能缺失,不利於全球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五、是中美貿易沖突全球矚目、矛盾糾紛短期難以解決。

中美貿易沖突已持續一年多時間,由於美國不斷採取極限施壓的手段,三番五次出爾反爾,從而導致談判一波三折,波及面不斷擴大,沖突程度日益升級。中美貿易沖突實際上已超出對雙方各自經濟貿易的影響,可以說對全球經濟復甦和貿易穩定發展將產生嚴重影響,甚至對全球經濟貿易格局及全球價值鏈合作產生潛在影響。國際社會對中美談判高度關注,寄希望於雙方能通過談判解決,為全球經濟貿易的穩定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5、全球治理失敗的教訓,能使世界挺過「過渡時期」的嚴冬嗎

全球治理失敗的教訓,能使世界挺過「過渡時期」的嚴冬嗎?|社會科學報

不少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近年來興起了一輪逆全球化思潮,國際「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不確定性」開始成為世界一大主題詞。德國知名社會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社會研究所名譽所長沃爾夫岡·施特雷克(Wolfgang Streeck)於《新左翼評論》雜志2017年3/4月號刊文指出,當下處於一個現代資本主義新自由時代舊秩序正在瓦解、新秩序尚未誕生的不確定時期。諸如唐納德·特朗普和特雷莎·梅等新保護主義者所採取的各項政策不可能恢復國家經濟,無法挽救資本主義危機。左翼若想發揮作用,就必須汲取全球治理失敗的教訓,從而使全球挺過「過渡時期」的嚴冬。
過渡時期
原文:《挺過全球「過渡時期」的嚴冬》
曉舟 編譯
「過渡時期」充斥不可預測性
特朗普擊敗希拉里、英國脫歐以及奧朗德和倫齊的失敗等事件全都發生在2016年,它們標志著被新自由主義所改造的資本主義國家體系危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我已經提議採用安東尼奧·葛蘭西的「過渡時期」(interregnum)這一詞彙來描述這個新階段,意指一個舊秩序正在瓦解但新秩序尚未誕生且無法確定將會持續多久的時期。在2016年,因遭到民粹主義的攻擊而被摧毀的這種舊秩序是全球資本主義國家體系。為了不跟全球資本擴張失去聯系,該體系中的各國政府已經壓制了各自的國家民主制度,通過憑空想像出一種未來全球民主制度的方式,拖延擱置在各個資本主義市場推行民主和平等的干預措施的各種要求。如同人們對於一個過渡時期的預期一樣,尚待建立的新秩序將會怎樣並不確定。按照葛蘭西的說法,在新秩序形成之前,我們不得不接受「各種各樣病態的症狀將出現」的看法。

在葛蘭西意識中的過渡時期是一個極為不安全的時期,各種習慣了的因果鏈不再有效,而且各種意想不到的、危險和怪誕的異常事件隨時都可能發生。各種令人驚訝的事件鏈已取代了各種可預測的結構。新的不可預測性出現的原因之一是在發生了民粹主義革命之後,新自由資本主義各個政治階級被迫更加仔細地傾聽本國民眾的意見。各種國家民主制度現在重新成為明確表達不滿的渠道,此前,由於資本主義政治階級轉而支持推動全球化的各個機構,它們已經被冷落了幾十年。現在,面對著國際市場壓力,有計劃地拆除各種國家防衛線的時代已成為過去。特朗普的勝利意味著英國在歐盟模式上將不太可能舉行第二次公投。一個新構建的選民群體將不會再承認各種假定的經濟必需品,它也將不會默認邊界管制在技術上是不可能的這種說法。各個政黨將不得不重新弄明白響應性意味著什麼,否則,它們將不得不讓位於其他政黨。
經濟金融化難以管控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所發表的有關「一個國家」(One Nation)這種值得注意的言論顯示,「過渡時期」這一情況未躲過政治階級里至少一部分人的注意力,而投票贊成英國脫歐這一事實則提醒英國政界人士,他們的首要責任是服務於各自的選民。特雷莎·梅在2016年11月向英國工業聯合會發表演講,從人民希望建立一個更強大、更公平的國家這一角度來解釋全民公投的結果。特雷莎·梅的新保護主義計劃給社會民主黨左翼提出了尷尬的問題。如果特朗普設法兌現他所作出的各種產業和財政政策的承諾,那麼他也可能變成左翼的一個問題。
誠然,哪怕一項由特朗普和特雷莎·梅所設想的後全球主義者的、新保護主義的政策,也將無法完全保證穩定的經濟增長、更多和更好的高質量就業、公私債務的去杠桿化,或者對美元和歐元的信任。

目前,這場資本主義金融化危機無論在一國還是全球范圍內都難以管控。資本主義岌岌可危,命懸一線,只能倚重於一項「非常規」的貨幣政策。該項政策試圖通過各種負利率政策和冒險增加貨幣供應的方式來創造經濟增長。由於民眾反對他們自身生活方式的「全球化」,各種被「專家們」視為是對這種增長不可或缺的新自由主義結構改革,在其實際上也許能起作用的國家裡業已受挫。與此同時,因為工會組織和一些國家已失去了各自的權力,或者將權力拱手讓給了全球性市場,經濟不平等日益加劇。不管是藉助於民粹主義還是藉助於技術手段,具有經濟再分配能力的各種國家機構的徹底破壞,以及因此出現的將貨幣和中央銀行政策作為最後手段的經濟政策已使得資本主義變得難以管控。
就文化符號來看,各種國內沖突也是可預見的。
增加民粹主義者對土著居民的理解需要貶低移民嗎?左翼能夠成功地向那些近期剛從冷漠中醒悟過來的人致以一種可信的文化敬意嗎?彼此惡言相向已司空見慣,更不用說任何和解可能疏遠左翼在國際化新中產階級里已經資產階級化了的支持者這個事實了。而且,倘若遇到經濟挫折,那麼特朗普、特雷莎·梅和其他人可能被誘惑而通過對種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發起或多或少微妙運動的方式來轉移批評,其後果將是體面者及不體面者的各種叛亂。
避免再次犧牲「小人物」利益
在這個剛剛出現的由各種功能失調的機構和混亂的因果鏈組成的過渡時期,當各種「民粹主義者」侵襲國家機器時,他們將會成為不確定性的一個額外來源。
這個過渡時期的開端看起來猶如一個波拿巴時刻: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但沒有什麼會有結果,尤其各種預期的結果,因為在這場新自由主義革命里,社會已經重新回到了「一袋馬鈴薯」(出自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對19世紀中期法國小農本質的論述。法國的農民們「好像一袋馬鈴薯是由袋中的一個個馬鈴薯所集成的那樣」——譯注)這種情形。這些新的保護主義者雖然無法終結資本主義危機,但是他們將會使政治重新發揮作用,而且提醒後者要想到已成為全球化輸家的社會底層人口。

左翼也不知道當下難以管控的資本主義如何能夠過渡到一個秩序井然的、不那麼瀕危和不那麼危險的未來。但是,如果它希望在這方面再一次發揮作用,那麼它就必須汲取「全球治理」失敗和假冒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的各種教訓。這些教訓包括:在這個自封的「知識社會」里各種被遺棄者絕對不要聽從命運乃至聽從右翼的擺布;從長遠來看,哪怕採用新自由主義的強制手段,也不能推行以「小人物」利益作為代價的世界主義;民族國家只能對本國公民開放,而不是將他們拒之門外。將這一教訓應用於歐洲,那就意味著任何希望大大增加歐洲一體化程度的人將只會遭遇到沖突,而且歐洲一體化程度最終將不增反減。
如同過去一樣,新自由主義時代領導人的這種國際化同一主義(The cosmopolitan identitarianism)部分源於左翼普遍主義,通過與民眾的互動喚起了一種民族同一主義(national identitarianism),同時來自於上層的反民族再教育進一步在下層促成了一種反精英民族主義。任何把一個社會置於經濟或者道德壓力之下、以致使社會處於將解散邊緣的人都會招致該社會中傳統主義者的抵抗。今天的局面是因為那些認為自身被暴露於國際市場各種不確定性中(雖然有人曾承諾控制這些不確定性但從未兌現)的人更願意珍惜現有利益,而不是一味奢求無法得到的東西:盡管它也許是不完美的,但是他們將會選擇國家民主制度這個現實,而不會選擇一個民主的全球社會的幻想。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564期第7版,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6、怎樣理解世界面臨百年大變局

世界面臨百年大變局。
今日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代中國處於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歷史機遇期,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盪,構成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也形塑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新的偉大斗爭的時空背景。

一是科學技術之變。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推動了新一輪科技繭命和產業革命。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風起雲涌,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正在全方位改變人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這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也帶來了巨大考驗。

二是經濟全球化之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生產要素的跨國跨地區流動,促進了國際經濟文化的交流,推動了物質財富的 極大增長,帶來了世界經濟的活躍和繁榮。但近年來,以貿易保護主義和 民粹主義為旗號的逆全球化潮流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泛起,多邊主義和自由 貿易體制受到威脅,經濟全球化遭遇阻力。

三是國際政治格局之變。二戰以來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政治格局正悄然變化,隨著中國、印度、巴西等國家的快速發展,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政治中爭取到越來越多的話語權,成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新生力量。中國、美國、歐盟、俄羅斯關系深入調整,世界政治格局充滿不確定性。

四是全球治理秩序之變。百年以來,西方一些國家在國際規則制定中 占據主導地位,廣大發展中國家則處於邊緣地帶,話語權治理權缺失。隨著一大批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快速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已進入加速 變革期,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均衡。

五是文明多元激盪之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在經濟全球化深 入發展的時代條件下,文明的多彩多姿、多元並存,客觀上要求不同文明 交流互鑒。違背發展大勢的是,美國憑借經濟科技上的優勢地位,把自己 的文明凌駕於其他文明之上,操弄所謂「文明優越」「文明沖突」等話題, 為人類文明發展蒙上陰影。

7、如何理解全球化如何應對逆全球化

「逆全球化」趨勢出現的根本原因,是近年來世界經濟的持續低迷,全球部分地區經濟不平等現象加劇,資源分配不公,社會上的被遺棄感和不安全感增強,從而讓民心轉向打「民粹牌」的政治人物,將他們視為救命稻草。

一、公共政策失靈,導致經濟低迷態勢無法緩解。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打擊是巨大的,正是在其影響下,世界生產總值、貿易、投資均出現大幅度下滑。以美國和歐盟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由於市場開放程度更高,經濟的波動也更為劇烈。

二、資源分配不公導致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一)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態度較為消極。發達國家不僅在經濟上佔有絕對優勢,而且在國際經貿規則的制定中具有主導地位。

(二)發達國家內部各階層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利益分配難以均衡。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的精英階層在分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紅利時占據了更多優勢,而人數占絕大部分的中產階層和低收入階層出現收入下降的趨勢。

三、移民問題使得民眾的被遺棄感和不安全感增強。

移民問題是發達國家面臨的一大挑戰。以美國為例,移民對就業機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非技術工人群體。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大衰退中,美國實際GDP總值在當年第三季度開始下跌,在2010年就已開始出現再次增長。

與此相反,失業率一直到2016年5月才恢復到與2006—2007年度的4.6%相近的4.7%。脆弱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失業型復甦的出現,決定了美國選民與其他發達國家的選民相比,更難以容忍經濟的衰退。

(7)民粹主義逆全球化全球治理擴展資料:

「逆全球化」現象及長期不利後果:

一、英國公投脫歐是民粹主義的一次集體爆發。

歐洲大陸過去幾年的民粹主義源於大量難民的湧入導致從民眾到社區、從各個國家到整個歐洲層面的種種治理挑戰,歐洲各國政府在為難民問題付出巨大代價的同時,也在不遺餘力地尋找解決方案。

新移民和東道國某些社會群體之間的關系日趨緊張,底層的社會群體面臨著失去就業機會、收入不平等等諸多問題,金融危機的爆發使他們的處境更為困難。

二、貿易保護主義再次抬頭使自由貿易理念邊緣化。

(一)多邊貿易體制短期內實現實質性突破較難。進入21世紀,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參與到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進程當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進程不同,核心訴求不同,這就決定了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全體成員達成一致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二)隨著世界經濟低迷以及「逆全球化」趨勢的出現,自由貿易理念被更多的國家所拋棄,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升級的貿易保護主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實施的限制性貿易措施多達736個,同比增加50%,是自由貿易促進措施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