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邵宇全球化40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邵宇全球化40

發布時間: 2023-05-28 01:44:58

1、技術的變革與擴散是如何推動經濟發展的?

技術創新具有不確定性,技術演進遵循自然科學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經濟增長,乃至人類社會最大的不確定性,則來自技術革新。

捕捉技術創新的規律極為困難,不過技術擴散的規律是可捕捉的。

美國著名的傳播理論家埃弗雷特·羅傑斯經過許多案例研究,在1962年出版了《創始的擴散》一書。羅傑斯總結出創新事物在一個社會系統中擴散的基本規律——創新擴散S曲線。

圖:創新擴散S曲線,來源:羅傑斯【1】

新的技術和產品,市場上的接受程度存有差異。每一產品領域都有先驅和早期採用者,在他們之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採用該創新產品,產品銷售達到高峰;當不採用該產品的消費者所剩無幾時,銷售額開始降低。

所以,羅傑斯根據創新的接受程度,將受眾分為創新者、早期採用者、早期大眾、晚期大眾和落後者五大類,他們分別對應的採用率為2.5%、13.5%、34%、34%、16%,呈現正態分布。

採用率可以用市場佔有率、市場飽和度來表示。比如,家庭電動汽車保有率表示電動汽車在家庭消費領域的創新擴散程度。

技術擴散比技術創新更加直接地反應在經濟周期上,更有利於我們預測經濟走向。比如,在第三個經濟周期時,內燃機車被早期大眾接受時,汽車工業進入飛速發展期,家庭汽車保有量快速提高。

過去三十年,中國家庭汽車保有量快速提升,如今千人保有量達170台。不過這一數據,只相當於美國1927年的水平,只有美國現在的五分之一左右(千人保有量為837台)。

若將創新接受程度(市場佔有率)累積起來,羅傑斯給我們展現了一條S型曲線,這就是創新擴散S曲線。

圖:創新擴散S曲線示例圖,來源:羅傑斯【1】

熊彼特認為,技術擴散與技術創新一樣是非均衡的,充滿不確定性。但是,羅傑斯從傳播學的角度捕捉到了技術擴散的S型規律。技術擴散比技術創新更直觀地反應技術對經濟的沖擊。技術擴散S曲線,決定了經濟增長呈現波浪式演進。

技術發明到產品創新,再到產品量產及大規模普及,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1982年,義大利經濟學家喬瓦尼·多西繼承了熊彼特的思想,提出了「技術範式-技術軌跡」理論,論述了經濟與技術之間的關系。

技術遵循自然規律,經濟遵循經濟規律,技術與經濟之間交集具體表現在技術成熟度與規模經濟的耦合上。能否形成規模經濟,是開發、引進、推廣技術的關鍵考量。

以汽車為例。電動車與汽油車幾乎是同時起步的,都誕生於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動車還要早一點。早在1863年,比利時人tienne Lenoir就發明了氫能源汽車,比賓士汽油車早25年。之後,電力技術向工業領域普及,但是電動汽車至今都沒有普及。主要原因就是電池技術成熟度不夠,未能引發規模經濟效應。

我們再來看看內燃機車。1860年,法國人勒努瓦模仿蒸汽機的結構,設計製造出第一台實用的煤氣機。這台煤氣機車的熱效率只有4%左右。

1883年,德國人戴姆勒創制了第一台立式汽油機。1888年,德國人卡爾·本茨造出第一台可以上路的汽油車。1897年,德國工程師狄塞爾研製了第一台壓縮點火式內燃機(柴油機)。這台柴油機將熱效率提升到26%,這就是著名的狄塞爾引擎。

狄塞爾引擎刺激了整個動力工業的神經。戴姆勒、邁巴赫、本茨都逐漸建立了汽油車製造廠。

但是,具備以上條件還是不夠,因為當時的內燃機車成本依然很高——汽車售價高、油費貴、維修成本高。(詳見《百年能源革命史 | 新能源汽車何去何從?》)

圖:1900年-2009年美國千人汽車保有量,來源:智本社

內燃機車大規模應用還依賴於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福特發明汽車製造流水線。

戴姆勒、邁巴赫也在1889年開始製造汽油車,但當時的售價高達2000-4000美元一台,銷量有限。1913年,福特汽車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條流水線,極大地提升了造車效率,造車成本大幅度下降。福特T型車最初售價為825美元一台,相當於當時美國普通工人兩年的收入。

老福特的口號是「製造人人都買得起的汽車」。到1927年停產時,福特T型車一共生產了1500萬輛,價格降低到260美元一台。當時,美國普通工人半年收入可買一輛汽車,汽車保有量已達到今天中國的水平。

二是大油田的發現,石油價格大幅度下跌,汽油車成本快速下跌,內燃機開始大規模推廣到工業領域。

三是歐美國家逐漸形成了公路網路,汽油車的續航能力優勢展現出來,汽車的使用價值得以提升,同時公路網路降低了維修成本。

所以,技術擴散往往是經濟系統協同的結果。當然,羅傑斯承認,並不是所有技術都百分之百被市場所接受,但這並不影響技術擴散的S型軌跡。美國汽車擴散勢頭曾受二戰中斷,但隨著經濟復興,汽車保有量快速上升,最終達到飽和,呈現S型曲線。

我們將人類歷史上重大的技術擴散S型曲線,與經濟增長的波浪線相結合。

圖:技術擴散與經濟增長,來源:智本社

每當基礎性創新大規模擴散時,全球經濟進入景氣周期。如1787年後,英國蒸汽機開始大規模應用到紡織工業領域,紡織業產能大幅度擴張,經濟迎來第一個景氣周期。

每當基礎性創新被廣泛接受,技術紅利消失,而新的基礎性創新又未被市場認可,這時經濟便進入衰退周期。如1837年開始,英國棉紡織市場飽和,產能嚴重過剩,爆發多次過剩性危機。

一旦經濟進入衰退和蕭條周期,企業便開始縮減產能,減少投資,關閉工廠,解僱工人,降低價格去庫存。同時,一些經營不善的企業可能破產。而另外一些企業則想辦法創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創造新的市場與需求。新的技術擴散曲線,促使經濟逐漸復甦,再次迎來景氣周期。

如此循環,一條條技術擴散曲線與經濟增長曲線高度契合。

在第四個經濟周期中,電視、飛機、石化、核能、高分子、航空運輸等技術擴散,推動二戰後世界經濟復興。20世紀,美國消費家電的家庭保有量圖譜,更加直觀地反映了家電技術的擴散軌跡。

圖:1940-2020年基礎性創新擴散圖,來源:Hirooka,智本社

圖:美國家電產品的使用,來源:邵宇【2】

全球化時代,技術擴散對他國經濟的影響非常大,甚至具有決定性意義。

從傳播學角度,羅傑斯認為,技術擴散的過程包括知曉、勸服、決策、證實四個環節。從信息特質角度,技術等知識具有外部性和可習得性。從經濟學的角度,技術擴散更多來自交換。

後發國家的技術學習與模仿,以及全球化的市場交易,加速了技術在全球范圍內擴散。

歷史上,每一次全球產業大轉移,都會誕生一批重要製造業及外貿出口國。美國、德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技術擴散的受益者。美國、德國屬於後發國家,從英國學習、模仿、引進先進的紡織技術及工廠管理。美國、德國日後成為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導者和創新者。

之後,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紡織、鐵路、電力、汽車、鋼鐵、石化等技術在全球范圍內擴散。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成為這次技術擴散的受益者。

二戰後,日德推倒重來。美國將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及技術向日本、德國轉移,促使日本、德國經濟快速復甦,日本製造、德國製造獲得發展先機。

圖:英國、美國、日本與中國的技術擴散圖,來源:Hirooka,智本社

到了六七十年代,日美貿易摩擦加劇,日本、德國國內產業飽和,逐漸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及技術向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亞洲四小龍」轉移。

到了八十年代之後,歐美國家、日本以及亞洲「四小龍」把勞動密集型以及高耗能產業,向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亞洲四小虎」以及中國轉移。

受益於全球化技術紅利,亞洲四小龍和四小虎八九十年代快速興起。不過,亞洲經濟的良好勢頭被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終結。

千禧年後,中國成為這一次產業大轉移及技術擴散的最大獲益者,成就了「中國製造」。

過去四十年,中國藉助全球化大潮在廣泛地吸收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產業革命的技術。

歐美的紡織、鋼鐵、機電、家電、汽車、電子、計算機等通用性技術、流水線,以及金融、銀行、股票、治療、企業、基礎科學等一系列知識及制度,通過產業梯度轉移的方式引入中國。全球化技術紅利是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的重要動力。

參考文獻

【1】創新的擴散,羅傑斯,電子工業出版社;

【2】創新的範式:康波、世界體系與大國興衰,邵宇,新財富;

2、寫學會共處為話題的作文

[小引]
誰都明白處世之難,誰都渴望處世圓滿,我們常常會因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不和諧而惆悵,而苦惱。
在心理學領域,社會心理學家把人際交往看成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相互知覺、相互影響的過程,溝通與相互作用,被看成是人際交往的猜祥兩個基本特徵。美國著名企業家、教育家和演講藝術家卡耐基認為,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具體的,因而個性各異,與這些獨特的個人交往必須傾注滿腔的熱忱和誠意,唯有自己表現出坦盪和真切的品性,對方才能相信自己,這是處世之道的基礎。
[導寫示例]
題目一
閱讀下面一則寓言,根據要求作文。
太陽和風在爭論誰更有威力,風說:「我來證明我比你行。你看到那兒那個穿大衣的老頭了嗎?我打賭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脫掉大衣。」
於是太陽躲到雲後,風就開始吹起來,愈吹愈大,大到成了一場颶風,但是風吹得愈急,老人把大衣裹得愈緊。
終於,風放棄了。然後太陽從雲後走出來,對老人露出了燦爛的微笑。不久,老人開始擦汗,然後脫掉大衣。太陽對風說:「你看,還是溫和與友善,比憤怒和暴力有威力。」
閱讀材料後,請以「友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感受和看法,也可以編寫故事。注意: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不少於800字。
[提示]
寫本題應注意以下幾點:1、准確領會話題的精神。話題材料以寓言的形式,通過風與太陽的對比,揭示了「溫和與友善,比憤怒和暴力有威力」的道理,寫作中最好也能體現出這樣一組對比,即不僅詮釋「友善」待人的重要性,還要拿它與「憤怒、暴力」等作比較。2、既可以從大處著眼,談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須友善相待;也可以從小處落筆,談善待身邊的人,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融洽;還可以換個切入點,寫人類應善待自然、保護環境。3、除了寫成一般的記敘文、議論文外,還可以採用穗野搏書信、日記、演講稿等應用文體,或發揮想像,編寫童話、寓言、小劇本等。
[例文]
友 善
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 吳芳
白色產房裡一聲清晰的嬰兒啼哭,宣告著一個新的生命登上了人生的列車,並將獨自駛向或光明或黯淡的前途。
上帝並沒有對誰過多的垂憐。每個人都赤裸裸地降生,不染一絲塵埃,用清脆響亮的哭泣來宣洩最原始也最深刻的寂寞。這寂寞,來自最初緊鎖的心靈——每個人的心靈都有一扇緊鎖的門。
還記得嗎,最初賦予我們關愛的親人和朋友,是用什麼悄悄打開我們心扉的呢?是無微不至的悉心照料,是無助時的一個眼神,是彷徨時的一句話語,抑或是哭泣時的一張紙巾……人的心其實是一個很奇怪的容器,有時能容下很多的仇恨,有時卻容不下一絲莫名的感動,非要讓淚湧出眼眶,順著臉頰無聲地滑過,來證明脆弱敏感的心弦已被撥動。而撥動這弦的,是關愛、體貼和友善!也許,友善實在稱不上是什麼偉大的感情,但是,即使是那些最鐵石心腸的人,那些用冷漠、仇恨、罪惡澆鑄的冰一樣的化身,都不得不屈服於友善的巨大威力之下,心脊陸甘情願地敞開塵封已久的心靈。於是,孤寂的人生路途開始出現迷人絢爛的色彩,心與心之間也架上了堅不可摧的橋梁,一切都是那麼不可思議卻又理所當然。
古人雲:「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所謂知己,聽來似乎是眾里尋上千百度也難以遇求的。其實不然,一切偉大友誼的開端,並不是信誓旦旦的豪言壯語,更不是污濁腐臭的物質利益,而是和善的態度,是溫和的話語,是發自內心的關愛。當我們的軀體游弋於紛紛擾擾的塵世,心也似久旱的河床即將乾涸時,友善便如同天降的甘霖,即使只有幾滴也能濺起無限的希望。那麼,這位好心的施恩者,便順理成章地成了旅途上的知心旅伴。知己,便是這樣「煉」成的。
上帝是這般的慈祥,因為,他給了我們每個人施恩的權利。當潘多拉打開罪惡之盒的瞬間,世間便有了各種各樣的罪惡。然而,正如有因必有果一樣,我們每個人都能化解這些罪惡。一顆誠摯的心,再加上幾個友善的舉動,也許你便能使地獄的惡魔升入天堂。就像有位得道的高僧,將唯一的衣服送給了入室盜竊的小偷,這一友善的行為,拯救了一個迷途知返的靈魂。「玫瑰送人,手有餘香」。當看到那被疊得整整齊齊的衣服完璧歸趙的剎那,老和尚欣慰地感嘆:自己終於送給了對方一輪明月。是啊,友善是真正的明月,照亮了在罪惡邊緣徘徊著的心,讓這因孤寂而萌生惡念的心,重又回歸到善的初始。
人生是一輛不斷駛向死亡的車。人生的意義在於沿途醉人的風景和知心的伴侶。而想擁有這一切,首先要擁有一顆懇切、友善的心。這是上帝賦予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之一,是我們獲得一切愛與幸福的鑰匙!
請你不論置身何地,都綻放那迷人的友善的笑容吧。也許,你真能就此獲得一切。
[簡評]
本文側重談論「友善」的力量——友善打開了緊閉的心扉,友善贏得了珍貴的友誼,友善拯救了墮落的靈魂,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友善是人間一朵美麗的奇葩,「是我們獲得一切愛與幸福的鑰匙」。作者對話題的內涵認識深刻,行文有條有理,語言表達富有詩意。
題目二:學會傾聽
傾聽是一種親和的態度,它的對象可以是自然,如鶯歌燕語、山風松濤等,也可以是人,如長者的教誨、朋友的訴說、他人的牢騷,等等。
請你以「學會傾聽」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
字。
[提示]
溝通的目的是理解,不僅需要被理解,而且還需理解對方。他人講話時,聆聽是一種禮貌和誠摯的表現。此外,客觀地替對方著想,聽聽對方的內心感受,對於了解他人是十分必要的。即使你不同意他人的意見,也要聽他把話說完。相反,忽略傾聽將會使溝通失敗。
寫本題可有如下幾種構思:一、由傾聽不同對象帶來的不同感受入手,寫一篇抒情文。參考擬題:傾聽讓我如此美麗。二、記敘一次傾聽朋友發牢騷的經歷,表明學會傾聽的重要性。參考擬題:那一次,我一言未發。三、以一個失明女孩的日記的形式,表現傾聽外界聲音對人的思想的影響。參考擬題:1、傾聽生命的足音2、傾聽自己的心跳。
[例文]
用心傾聽
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 邵宇潔
某份雜志曾做過一次調查:什麼人最受歡迎?答案是善於傾聽的人。這一回答或許並不全面,但從中可以看出人們都渴望被傾聽,渴望著與人分享心中的點點滴滴。傾聽不是沉默,它是傾訴的載體——訴者與聽者通過它進行交流。傾聽可以是一種享受,一種放鬆,也可以是一種分擔,一種關懷。它是人與人,心與心,靈魂與靈魂,感情與感情的交融和共鳴。
海倫·凱勒作為盲者,道出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心聲,而所有的失聰者,他們內心深處也一定會有「假如讓我傾聽三天」的呼喊。是啊,行走在一個徹底靜寂的世界,猶如流浪在荒漠中,是多麼孤獨和恐懼。當我們陶醉於莫扎特生機勃勃的《春》時,當我們傷感於《梁祝》凄涼優美的旋律時,當我們沉迷於動感的流行樂時,當我們散步於鳥語林陰時,甚至當我們在「寒蟬凄切」聲中與朋友告別時,你是否想到過傾聽也是一種幸福,想到過它對於失聰者而言,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
相對於生理上的失聰者,更多的人在心理上也「聽力不佳」,因為生命中的另一種聲符——心靈的傾訴,是我們難以用耳朵聽清的。有這樣一則真實的故事,一位女大學生向來以自己賣豆腐的啞巴父親為恥。但是,當她遭遇車禍被宣告「死亡」後,是父親仍執意要求醫生救治她;在她成為植物人的日子裡,是父親悉心地照顧她,以致在為她操勞半月後頭發就全白了。真是天也動容,地也深受感化,她終於奇跡般地蘇醒過來,並承擔起撫養父親和償還醫療費用的責任。盡管生活艱苦,但她卻深感幸福。原來當她處於昏迷之中時,父親以他強烈的愛發出了模糊的「呼喊」,召喚、引領著她重新回到世間。她終於明白了,原來從小到大父親就一直在用行動「絮叨」著他的愛,只是自己封閉的心沒有聽到罷了。
這無疑是一種生命的傾聽,傾聽的是誠摯的愛,是莫大的幸福。
另有一則報道,一位馳名中外的航空研究領域的院士,為了實現她的理想——創辦一所免費高校,數十年來一直節儉度日。學校開辦後,為了盡可能供更多的學生入學,她常常要補貼上自己的工資,甚至拒絕了子女要她到美國養老,享受天倫之樂的邀請。她的理想由何而來?僅僅是因為有位學生曾寫來一封血書——「您看到這封信時,我已經不在了,但我仍是您的學生,我仍然想說,我要讀書……」原來,這位學生是因家境貧困、無法完成學業而選擇了自殺的。接受采訪時,這位院士由衷地感慨:「面對這一強烈的呼喚,我知道自己別無選擇,雖然路是艱難、坎坷的,但我只能堅持著走下去。」這,確實是一種心靈的傾聽引發的心靈的共振。學生用生命向老師訴說自己的願望,而老師則用半世的時光來傾聽,來作答。面對這樣的事實,我不由感動得潸然淚下。
我想說,我們只是平常人,或許並不能聽到很深刻的音符,但只要用心傾聽,那麼生活中的每一個音符,生命中每一段旋律,都會讓你感動,引你深思,給你溫暖,催你奮進。
[簡評]
此文開門見山,指出傾聽是一種心與心、靈魂與靈魂的「交融和共鳴」,接下來談了兩層意思:一是傾聽音樂和自然界的聲音等是一種幸福;二是心靈的傾訴需要用心靈來傾聽。其中又以第二層意思為重點,主次分明。在這一層的論述中,作者為我們講述了兩個頗具
震撼作用的小故事,增強了文章說理的力度。此外,排比句和哲理句的運用,為全文增色不少。

3、邵宇:正確認識貨幣與通脹的關系


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專欄一:正確認識貨幣與通脹的關系
有觀點認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主要發達經濟體長期貨幣超發但並未出現通脹,說明貨幣和通脹之間的關系失靈,因此把央行通過資產購買擴張貨幣,作為既可以刺激經濟又不會帶來通脹的「靈丹妙葯」。對此,要合理看待2008年危機後和2020年疫情後兩種量化寬松政策的區別,正確認識貨幣和通脹之間的關系。
一種是以增加基礎貨幣為主的量化寬松政策,真正的貨幣增長有限。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的近十年,盡管主要發達經濟體長期處於低通脹的成因較多,包括供給端的全球化、技術進步,需求端的人口老齡化、債務透支、貧富分化等;但從貨幣視角看,2008年三季度末至2017年末,美、歐、日央行雖然實施量化寬松政策,大幅擴表增加基礎貨幣,但貨幣供應量(廣義貨幣)的年均增速僅分別為6.5%、2.8%和2.7%,與同期3.1%、1.8%和0.4%的名義GDP平均增速大體相當,這是發達經濟體沒有引發明顯通脹的根本原因。

應當看到,在現代銀行信用貨幣制度下,貨幣創造的直接主體是銀行而非央行,央行購買國債等量化寬松並不必然帶動貨幣增長。基礎貨幣不同於貨幣,基礎貨幣主要是滿足銀行體系准備金和支付清算的需要,而貨幣才是經濟主體使用流通的資金,是由銀行通過貸款等資產擴張創造的。從長期看,貨幣與通脹關系密切,而不是基礎貨幣。2008年危機後,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央行購買國債,增加了銀行體系的超額准備金,但由於央行只是主要購買了市場上的存量國債,並沒有明顯的財政赤字貨幣化,且銀行體系通過貸款創造貨幣的積極性也不高,使得這部分超額准備金淤積在銀行體系,貨幣並沒有顯著增加。從金融危機前的2008年8月末至2017年末,美、歐、日央行資產負債表分別累計擴張了375%、209%和375%,而同期貨幣供應量僅分別累計增長了80%、30%和27%,擴張幅度明顯落後。

另一種是疫情後央行和財政配合大量增加貨幣的量化寬松政策,推動2021年全球通脹明顯升溫。2020年疫情暴發以來,面對疫情沖擊、為支持經濟恢復,主要發達經濟體實施了極度寬松貨幣政策和大規模財政刺激的政策組合,由政府主導推動貨幣增長。從背後的機理看,央行購買國債增加超額准備金,財政新增發債推動銀行超額准備金轉為財政存款,財政向家庭、企業支出使得財政存款轉為經濟主體存款,這些行為相互交織配套,貨幣因此增加。2020年,美聯儲共購買了約52%的新增國債,由此支持財政支出形成的貨幣供應量佔美國新增M2的61%。

2020年末,美、歐、日貨幣供應量分別同比增長24.9%、12.3%和7.6%,而名義GDP增速分別為-2.3%、-5%和-4%,貨幣增長大幅偏離了名義GDP增速。從物價走勢看,美國通脹形勢最為嚴峻,其貨幣擴張相對名義GDP增速的偏離也最大。6月美CPI達到了創13年新高的5.4%,較上年末上升4個百分點,當月歐、日CPI分別較上年末上升了2.2個和1.4個百分點。還應當看到,政府主導增加廣義貨幣,也會帶來破壞 財經 紀律、損壞銀行體系市場化貨幣創造能力、經濟內虧褲生活力不足等諸多不利的後遺症。

總體而言,貨幣與通脹的關系沒有變化,貨幣大量超發必然導致通脹,穩住通脹的關鍵還是要管住貨幣。當前我國通脹壓力整體可控,這很大程度得益於我國貨幣供應量增速自去年5月起就領先其他大型經濟體逐步回歸正常,今年6月末我國M2增速為8.6%,與疫情前基本相當,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從宏觀上穩住了物價。下一步,貨幣政策要堅持穩字當頭,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 社會 融資規模增速同大友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堅持央行和財政兩個「錢袋子」定位,從根本上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

貨幣主義的失靈與幽靈

通脹是一個全球化現象,應慎言貨幣主義失靈。全球同步大放水的結果,只能是水漫金山。 要理解美聯儲的行為,需要聯系所處的時代背景,包括但不限於:政治-意識形態、主流經濟思想、宏觀經濟環境、金融風險,還需要考慮部門間的協同,尤其是和財政部和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CEA)。


美聯儲貨幣政策框架演滾空槐變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目標常被表述為「雙重任務」——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實際上,聯邦儲備法案一直在修訂。不同時期,貨幣政策的重心不同,而這又決定了貨幣政策規則的差異。 建立初期,美聯儲的主要任務是向貨幣市場提供流動性,同時防止投機性需求。其提供流動性的依據是「真實票據」,常用加息的方式應對股市泡沫。20世紀20年代,斯特朗擔任紐約聯儲主席,其主要任務是沖銷黃金流入和流出。這類似於中國央行在外匯儲備快速增長時期的操作。隨著一戰的爆發,「用非常低的利率來促進全面就業,已經成為一個政治目標」。

羅斯福新政、大蕭條和二戰都強化了這一任務。從1937年到1951年3月財政部與美聯儲就撤回支持國債價格政策達成協議之前,美聯儲實施的是支持長期國債價格的政策。2.5%是(25年期)長期國債目標利率上限。 1946年充分就業法案首次賦予美聯儲追求物價穩定、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和穩定匯率的目標。但其能夠獨立自主的追求這些目標,還要到1951年3月簽訂的《美聯儲-財政部協議》。美聯儲迎來「獨立日」,從控制長期利率和維持國債價格的「政治任務」中解脫出來。

1978年《漢弗萊-霍金斯法案》重新表述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目標:「聯邦儲備系統的董事會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應保持長期增長的貨幣和信貸總量,以有效促進最大充分就業,穩定的價格和溫和的長期利率等目標的實現」。所以,美聯儲的三大政策目標是:物價穩定、最大可能就業(早期的表述為「充分就業」)和 合意的長期利率

沃爾克就任美聯儲主席,將低通脹設為首要目標。格林斯潘繼承了沃爾克的衣缽。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鑒於量化寬松政策在初期的效果並不理想,2011年參議院本計劃將「尋求最低失業」廢除,但最終並未實施。所以,今日的美聯儲還是「三條腿走路」,只是通脹目標改成了「平均通脹目標」。

美聯儲貨幣政策規則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擴張-緊縮」交替,或相機抉擇的貨幣政策,通過總需求管理,以實現充分就業為主要目標。其理論基礎是凱恩斯主義,認為通脹是非貨幣現象,源於「真實沖擊」。操作上,以菲利普斯曲線的為指導。此類貨幣政策具有內在的通脹傾向,因為緊縮是一種「政治不正確」。根據菲利普斯曲線,降低通脹的唯一路徑,只有增加失業。所以,「擴張-緊縮」的貨幣政策是順周期的。 50-80年代,除馬丁任美聯儲主席期間曾短暫地將穩定物價作為首要任務,其餘時間均奉行的是「擴張-緊縮」交替的政策規則。此間,美聯儲不是「通脹鬥士」,而是通脹製造者。除了就業方面的考慮之外,政府製造通脹的另一意圖是增加稅收,因為,個人和企業所得稅等級都會隨著名義收入的提高而累進)。

弗里德曼說:「自古以來,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都是統治者試圖攫取資源……對統治者來說,通貨膨脹的誘惑總是難以抵擋,因其總是將稅收隱藏於無痛苦甚或是歡愉的景象背後。當然,更重要的是,這樣一種征稅無須特定的立法批准,也無須在國會進行陳述和說明」。1981年,經濟復興稅收法案才明確規定:33個月內將個人所得稅率降低25%;從1985年起,將個人所得稅檔與通脹掛鉤。此後,通脹與所得稅(佔GDP的比重)的聯動性下降。


第二類是基於(准)規則的貨幣政策,如調節聯邦基金利率,實現貨幣數量增速目標。它強調建立貨幣政策可信度,錨定通脹預期,穩定價格水平,降低通脹波動。其理論基礎是貨幣數量論和理性預期理論,對應的是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線。最經典的表述莫過於弗里德曼所強調的:通貨膨脹何時、何地都是一個貨幣現象。所以,基於規則的貨幣政策是「逆風而行」的,且強調先發制人,將可能超過目標值的通脹「扼殺在搖籃里」。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通脹率和波動性的下行,應歸功於弗里德曼的新貨幣主義(和盧卡斯的理性預期理論)。央行也因此贏得了「通脹鬥士」的稱號。


貨幣主義的失靈

在1965年發表的《貨幣與商業周期》(Friedman and Swartz,1965)一文中,彌爾頓·弗里德曼復興了古典貨幣數量論——「貨幣變動和貨幣收入、價格變動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1971年出版的《美國貨幣史(1867—1960)》對此進行了充分論證。概括而言,其基本主張是:短期內,貨幣是非中性的,貨幣存量變動會影響真實經濟變數,但長期內,貨幣是中性的,只會導致價格的同比例變化。鑒於此,他們主張,貨幣供給不應該在擴張與收縮中相機抉擇,而應該遵循一定的規則,如貨幣存量增速保持2%不變,只有這樣才能穩定通脹和通脹預期。 弗里德曼的論證是充分的。在其所論證的時間區間內,貨幣存量增速與名義工資增速、通貨膨脹率的變化高度一致。問題在於,經驗規律有其適用的時代背景。弗里德曼分析的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商品本位的世界。20世紀70、80年代以來,純信用貨幣制度和新的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的建立直接導致了貨幣主義的失靈。美元不只在美國流通,美國的需求不再只由美國生產來滿足。美國的廣義貨幣增速對名義工資增速和通貨膨脹率的變動不再具有解釋力。這一情形同樣適用於英國等西方國家


某種意義上,貨 幣主義的失靈正好反映其已經深入人心。 沃爾克和格林斯潘都是貨幣主義的追隨者。在1980年國家新聞俱樂部的演講上,沃爾克說:「我們的政策建立在一個簡單的前提上……一個被記述了幾百年的經驗,即通脹過程在根本上與貨幣、信貸的過度增長有關……讓貨幣、信貸保持一段時間的溫和、非通脹性地增長,絕對是解決……通脹問題的必要前提。」 關於貨幣主義的失靈,筆者做出兩點解釋:第一,廣義貨幣與通脹脫鉤的背後,是貨幣與銀行信用的脫鉤,只有後者才能形成真實需求,從而對物價形成拉動作用。而貨幣與銀行信用的脫鉤,又與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相關。銀行可轉讓支付命令賬戶(NOW)的誕生就是一個案例(黑澤爾,2017)。

第二,80年代以來,通膨「大緩和」是一個全球化現象。如此一來,用單一國家的貨幣存量去解釋一個全球現象,得出貨幣主義失靈的結論也不足為怪。如果將全球作為一個整體,考察全球廣義貨幣存量增速與通貨膨脹率的關系,會發現從90年代開始,兩者即使不是一比一的關系,從趨勢上看,也是基本一致的。這是否意味著,2008年以來的全球性的大放水,會導致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其邏輯如同日本的老齡化為何能夠與通縮並存。全球同步放水時,會導致水泄不通,只能水漫金山。當然,它也可能表現為資產價格的泡沫。

貨幣主義的幽靈


貨幣從來不是通脹的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大通脹極少在貨幣大放水缺席的情況下出現。 兩次石油危機期間,如果沒有此前美聯儲寬松的貨幣政策及其對其他國家的外溢產生的需求擴張效應,通脹壓力會更為溫和。在回顧美聯儲貨幣政策史時,黑澤爾(2017)認為,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美聯儲就埋下了第一次石油危機期間通貨膨脹的種子。第二次石油危機之前的1978年,威廉·米勒替換伯恩斯成為美聯儲主席,新一屆理事會都是卡特政府的支持者。他們認為,認為只要失業率大於5.5%,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就不會產生通脹。1977-1979年,美國M1同比增速達到二戰後的峰值。到1978年底,美國的通脹率已經上升到了9.6%。這是因為,在沃爾克抗擊通脹之前,美國經濟學界的共識都是,通貨膨脹是非貨幣現象。所以,凱恩斯主義將「滯脹」全歸因於成本推動和供給沖擊(「工資-物價螺旋」)是不嚴謹的。當然,貨幣擴張往往也只是財政赤字的副產品——財政赤字貨幣化。

作為貨幣的一種價格,通貨膨脹是多個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包括:全球化趨勢、人口結構與流動、勞動力市場彈性、儲蓄與投資之間的總量平衡與結構特徵,以及宏觀經濟政策和大宗商品價格與匯率波動等等。近三十年多來,建立在美元信用本位下的全球化是理解通貨膨脹率的背景。產業內中間品貿易的全球化、資本要素價格的下降、勞動力供給的增加和貨幣政策規則的變化都是解釋全球范圍內去通脹和菲利普斯曲線平坦化的重要原因。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三大轉變——全球化、人口結構、貨幣政策框架,以及政治-意識形態的左轉,為中長期內全球通脹的上升埋下了伏筆: 第一,80、90年代以來的深度全球化是全球性低通脹的大背景,價值鏈貿易降低了中間品投入成本,不同國家要素稟賦的互補性提升了效率,降低了勞動成本,但效率優先的全球化進程正在調整,國家安全和碳排放等效率以外的維度重要性凸顯,全球化或難再成為價格壓抑的增量。 第二,全球人口結構在2015年前後出現大轉折,勞動人口比例出現峰值並開始下行。「中國出口什麼,什麼就便宜」的時代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漸行漸遠。老齡化不僅從供給端產生勞動成本上升的壓力,從需求端也會相對增加消費(老齡人口只消費,不生產)。日本老齡化與低通脹並存的現象常被作為一個反例,以反駁老齡化產生通脹的假說。有大量經驗證據表明,人口老齡化會產生通脹壓力,但由於影響通脹的因素很多,如果其它因素對沖了人口因素,通脹就不會形成。日本的特殊性在於,其一,日本的老齡化發生在全球,尤其是亞洲勞動年齡人口持續增加的時期;其二,始於80年代的產業鏈外遷實際上「借用」了他國勞動力進行生產。但是,當下是全球人口結構的大反轉。


第三,後危機時代投放的海量貨幣覆水難收。量化寬松政策治標不治本,債務驅動的需求難以形成真實繁榮。 歷史 不會重演,但會押韻。2020年新冠疫情沖擊與2008年大危機的沖擊存在本質不同,政策應對的方式也有較大差異。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M1和M2增速都達到了二戰後的峰值。居民儲蓄和勞動份額陡增,這些都是點燃通脹的燃料。隨著美聯儲轉而盯住平均通脹目標,其對短期通脹的容忍度將有所提升。這些轉變和差異可能終止2008年之後的低通脹環境,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不會引發通脹的邏輯在將來可能被證偽。

第四,《提高工資法案2021》是拜登新政的重要內容,雖然不同行業和不同企業轉嫁成本的能力有差異,但 歷史 經驗顯示,最低工資與物價上漲有顯著的正相關性。本次修正案的兩大不同之處還在於:最低工資的覆蓋面更廣;全面提升至15美元每小時後,最低工資與中位數工資掛鉤,這使最低工資上漲得以持續,奠定了「工資-物價」螺旋的基礎。 以上所有這些因素的疊加無疑提升了通脹上行的壓力,但再通脹是否真的實現,還取決於它們與債務陷阱、貧富分化、新技術革命等因素的合力。債務與貧富分化是壓抑總需求和名義利率,進而導致近十年來全球經濟停滯的重要因素,短期內難以緩解;以人工智慧、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革命有可能緩解勞動力不足的壓力,還將提升勞動生產率。這兩個方面,分別從需求側和供給側,壓抑了物價或工資。 考慮到2020年的特殊情況,2021年的通脹或脈沖上行,而後逐漸回落。中長期來看,通脹中樞較金融危機之後或顯著提升。鑒於通脹持續性的下降,筆者傾向於認為,除大范圍戰爭等極端情況外,長時間出現5%以上通脹率的可能性仍然不高。通脹如果失控,將意味著:弗里德曼,大師歸來! 貨幣主義的幽靈正在地球上空盤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