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通史讀書筆記範文
《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阿諾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後的世界》兩冊,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
在閱讀《全球通史》的過程中,無法對具體歷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因此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當這些感悟印證到了現實和自我所了解的中國歷史,便有了下方的幾點讀後感。
一、在人類社會邁入近代以前,人類的各種群族在各大洲自顧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種有明滲緩慶顯地域特色的禮貌、文化也就這樣逐漸發展起來並構成了一種超自然的力量,這種力量又繼續推動著人類歷史的發展。
世界歷史進入近代以後,人類的好奇心衍變為強烈的野心,並逐漸對自我的生存空間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於是人們再也不像動物一樣隨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我的那一片土地上,人類在名為「國際交流」的幌子下開始了永無止境的爭斗,這在當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續。
放眼望去,世界歷史越來越是「實用主義」哲學或是「唯物論」的天下了。近代以來的一次次戰爭,一戰二戰,在炮火的轟鳴下人類在一次次地進行著力量的轉換。時至今日,這種力量的轉換還在繼續,此刻咱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提到「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之類的話語,於是世界各國大多都在拚命發展經濟,希冀能建設成一個強大的過渡,在所謂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這種「競爭」越來越構成一種怪圈,國際競爭的號角吹響到各個地區,咱們看到此刻的中國,發展經濟是頭等大事,GDP指標壓倒一切,經濟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這種「競爭」說白了就是「物質第一」、「一切向錢看」,咱們在人類歷史的任何時期都不會看到這樣的場景。
咱們在比較1500年以前的歷史個性是遠古歷史和1500年以後的歷史不難發現:創造了一向到這天咱們都引以自豪的燦爛文化的遠古時期所發生的戰爭遠遠比近代以來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隨著人們物叢握質生活的改善和豐富,人們的慾望也越來越強,戰爭也越來越多,這不能不讓咱們反思自我的行為是不是偏離了人類歷史正常的發展軌道,反思咱們當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夠經受得住歷史的考驗。「物質資料的生產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咱們對這一理論的明白是否有點誇大了呢?
二、哪蔽《全球通史》對中國的說始於商朝,把商朝當作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朝來展開中國歷史,這和咱們一般所認為的「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不一樣的。目前史學界尤其是外國歷史學家對咱們所稱的「五千年禮貌」還有很多持懷疑態度,以至於咱們國家的「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出現。這是一個頗為搞笑的現象,在外國人的壓力下咱們屈從地去挖掘咱們的祖先的墳墓並以此來證明自我的年代久遠,難道「歷史悠久」便能加足咱們以後在國際交往中說話的底氣?難道美國會正因一個國家的歷史長短來作為它外交政策的依據?咱們對本身歷史的研究不就應建立在別人的要求下,每一個民族都有自我值得自豪的歷史。時刻能說明什麼呢?只能說明過去。民族、國家乃至於咱們個人的發展,力量的高下,都不是以時刻來衡量的。美國只有兩三百年歷史,但還不是生機勃勃,照樣生活得很好?
斯塔夫里阿諾斯意味深長地引用了伏爾泰的話作為題記開始講述1500年以後的中國:「咱們不必被中國人的成就迷住心竅,以至竟承認其帝國的體制真乃世界有史以來是最好的。」咱們承認,咱們不是最好的,但又有誰能說證明自我的民族自我的國家在人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是最好的呢?
三、《全球通史》在最後說「人類還從未看到在他們面前如此燦爛奪目的前景,但人類也同樣從未見識過潛伏在這種景象後面的蘑菇雲。」斯塔夫里阿諾斯以及此刻眾多的歷史學家都認識到了科技在人類歷史上的重要性。期望中孕育著危險,完美中承載著毀滅,也許真的有那麼一天,人類會發展到窮凶極惡的最高境界,將那些所謂智慧結晶的恐怖武器搬出來施加在對方身上,或者說某些國家、某些民族試圖創造出更具有科學含量的威懾力量,在試驗或是檢驗、嘗試的過程中,科學突然和人類開了一個玩笑,發揮了它的威力,在人類看到結果的過程中也結果了自我。這一天會不會遙遠呢?
馬克思主義說,事物總是有著「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的,那麼人類呢?咱們在不斷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挖掘自我的墳墓嗎?咱們會最終殊途同歸地走向末日嗎?對於咱們每一個個體的人來說,性命的過程遠遠比結果來得重要,因此即使咱們走向毀滅的必由之路也用不著驚恐。咱們對於歷史的研究和認識,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幫忙咱們認清此刻,以及完美地憧憬未來,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此刻的一切。
2
其實在初高中的歷史習題上已經多次接觸過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了,那時候看見過很多能夠引起我共鳴的話。我很欣賞斯塔夫里阿諾斯的有些觀點,獨特新穎而又犀利准確。於是利用這個暑假在家裡大致閱讀了一下這整本書,但是有些失落的是,是在網路上閱讀的。我一直覺得,這種厚重的著作應該是捧一本書在手細細閱讀的,這樣才能靜下心來感受書頁之間凝聚的思想,而不該是對著冰冷冷的螢幕和各類透著的浮華和虛假的廣告。
「世界史不僅僅是世界各地區史的總和,若將其分割再分割,就會改變其性質,正如水一旦分解成它的化學成份,便不再成其為水,而成了氫和氧。」這是斯塔夫里阿諾斯所著的《全球通史》引言中引用傑弗里?巴勒克拉夫的一句話。這也揭示了這部被譽為「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經典之作」的作品的本質,作者採用全新的史學觀點和方法,將整個世界看做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的統一體,從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國家或某一地區的角度來考察世界各地區人類文明的產生和發展,把視野放在對人類歷史事件和他們之間的相互關聯、相互影響上,反映了局部和整體的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作品分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後的世界》兩部分,從時間上來講述人類的歷史,而不是像以前的一些世界歷史著作一樣從各個地區講述然後整合,那樣的歷史是分裂的,不能讓人觀其全貌。該書從人類的初步階段--食物的採集者--開始一直論述到二戰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與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相比,人類的歷史顯得如此短暫,但有顯得如此豐富,從公元前一萬年左右人類步入新石器時代至今的一萬兩千年中,人類以其特有的「智慧」成為了地球的主宰;在新石器時代以前的幾百萬年裡,我們的祖先--原始的人類--為了生存與惡劣的大自然進行斗爭,那時的人類只有原始的慾望,而自從人類步入文明社會以後,人類為生存的斗爭轉為人類內部之間,人類作為地球的主導者的歷史遂而拉開了序幕。
主導人類歷史的根本是人的「慾望」,而文明的出現助長了這種慾望,慾望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同時也是人類悲劇的根源;慾望導致了戰爭與征服,這個過程中同時也創造著人類文明,慾望是人的本質特徵,關於慾望的褒貶我們很難判定。人類歷史是一部戰爭史,至今我們無法否認這一點;人類都有和平和幸福的慾望,不幸的是歷史向我們展示的是另一幅畫境--戰爭和痛苦,這或許是人類自身的宿命,一方面滿懷希望、一方面希望又不斷破滅繼而陷入痛苦;然而,就是這種希望和痛苦的交織鑄造了燦爛的的人類文明和不朽的思想光輝,事實就是如此,我們為之驕傲的人類文明是從痛苦和不幸中壓榨出來的。
人類從歷史中一路走來,我們無法預知人類的最終命運,但站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至少可以回瞬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展望我們自己的未來。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評價《全球通史》時曾說過:「《全球通史》給了我強烈的現實感:它是可以用來救治我們現在所面臨的由於陶醉於技術進步而產生的深深的精神危機的一種思想武器;它有助於人們理解未來――包含各種可能性和選擇的未來。」
好的歷史著作除了能向人們展示各種歷史事件和人類的歷史文明,更應該讓人們能夠穿透歷史,看向未來,而《全球通史》無疑是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
3
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傳世著作《全球通史》,自從出版近半個世紀以來給全球史學界帶來巨大的震撼,它從系統的全球史觀出發,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縱覽今日之世界,人們的時空觀念發生著急劇的變化,「全球村」逐漸成為現實,整個世界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聯絡在一起了。在西方從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學家希羅多德起,編纂世界史的努力就一直沒有中斷過。從歷史學家的這一世代賡繼的探索過程中,我們可以獲知,世界史是在不斷消除各民族閉關自守狀態中邁步的,不管在他的最初間段步履是何等蹣跚,但隨著人類文明的歷史腳步不斷的加快,全球史應運而生。這一學術文化過程生動地證明了,人類向著更廣闊.更燦爛的一統世界前進的步伐是永遠也不會停息的。
從我國古代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具有世界眼光,技術當時中華民族所知的那個世界的歷史。學界認為,希羅多德約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個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學家,所著《歷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正如史學家狄奧尼修斯所說:「希羅多德把歷史提高到更高和更值得尊重的階段,他決定寫關於不是一個國家,不是一個民族的事情,但是他在自己的敘述中把許許多多的.各種各樣的故事,歐羅巴和亞細亞的多結合到一起。」這種目光遠大.胸襟開闊.通貫古今等特點,對西方以後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人類社會的巨大變動之中,人們從羅馬征服世界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人類歷史的統一性,反映這種人類歷史統一性的世界史便應運而生!波里比阿的《通史》傳播了「世界主義」的思想。中世紀西方的史學發展長期處於『停滯』狀態中,神學思想的籠罩,中世紀史家的理論,打破了以前以世界作為背景的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為中心的世界史的格局,開始構築貫徹人類始終的世界史,構築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羅在上帝目的的規劃之中的世界通史。
但丁1265-1321年作為「文藝復興」時代的第一位詩人,架設了一座通往近代人的世界文化的橋梁。在但丁眼中,世界歷史是一個整體,它由各個國家和民族所組成;世界歷史是人類智力潛力不斷開掘發展和人類文化不斷提高的過程;世界歷史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文化繁榮昌盛和人們過著自由的幸福生活的永久和平的社會。「文藝復興」時期的一批人文主義史家,重新提出古希臘時期的「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口號,致力於記載和探索人類本身的活動,從而揭開了西方資產階級史學發展的序幕。鮑杜安的《世界史的結構》,讓.波丹的《易於理解歷史的方法》,凱勒爾的《古代.中世紀和新時期世界通史》,福雷斯蒂的《世界編年史》……這些著作都表現了文藝復新時期西方史學逐步擺脫上帝神學思想的干擾,而以哲學的燭光來直視人類本身,即從人類社會本身的發展情況來說明世界歷史的發展規律。
「啟蒙時期」蓬勃展開的理性主義史學標志著近代資產階級史學的確立。伏爾泰1694-1778年在批判博緒埃的《世界通史》的過程中,探討了人類歷史發展的統一性等世界史的理論,親自編撰深入具體的世界史著作,對同時代和以後世界史理論研究和編撰產生深遠影響。學術界一致認為伏爾泰的《論世界各國的風俗和精神》是近代意義上的第一部真正的世界史著作。該書拋棄了在《聖經》基礎上構建的.以文明為中心的傳統的世界史體系,建立起以人類文明為中心的新的世界史體系;開創性的運用比較方法,從全球的巨集觀角度來縱橫考察人類文明史;擴大了歷史研究的范圍,綜合研究作為整體的人類歷史的各個方面,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統一性。
伏爾泰的影響是深遠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代國際史學界提出的研究「總體史」或「全球史」的口號,實際上是啟蒙時代編史傳統的復興。近代年鑒學派大師布羅代爾的《地中海於腓力浦二世時期的地中海世界》. 《十五至十八世紀物質文明.經濟與資本主義》以及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等在國際史學界具有廣泛影響的新的世界史體系著作都是對以伏爾泰為代表的世界史模式的一種回響。
十九世紀上半葉,西歐的急速進步沖昏了西方人的頭腦,他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大肆宣揚西歐諸民族地域人種的優越,把西歐一隅的進步視為整個世界歷史的發展過程。形成了一種典型的西歐中心論。在當代,運用全球觀點來撰寫世界史已成為當代西方多數歷史學家的一項重要課題。自1945年以來,世界已經進入全球一體化的階段,英國當代歷史學家巴勒克拉夫最先提出運用全球觀點來研究和撰寫世界通史。他撰寫的《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合乎生活的全球歷史觀!
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正是從嚴峻的社會現實和虛假的社會現象之間的深刻矛盾及其所造成的災難中。開始從歷史中尋求原因,由此樹立其思考和改變現實的歷史研究信念:研究不是為了把歷史當作一種文化裝飾品,而是把它用作了解和改變社會的一種工具。從他的《全球通史》中可以看到當前的全球社會充滿著無數矛盾,各種問題嚴重困擾著全球所有的社會,無論是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還是社會主義國家。第三世界,都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世界史研究愈顯重要了。當代社會這種變革的根源是歷史上長久存在的技術變革和社會變革所產生的時間滯差,它造成了幾千年以來世界歷史上眾多的苦難和暴行以及當前人類的困境;在世界歷史上任何地方所取得的任何創造性成就都是人類共同的知識財富,而互相了解這些財富有助於推動各個社會的進步;人類因面臨共同的問題和前景而需要開展有效的全球合作。要認識社會變革的根源,取得各社會互相了解,開展全球合作,必須建立一種全球歷史觀!
自1945年以來,第三世界作為內部存在很大差別的國家型別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斯塔夫里阿諾斯把第三世界作為一個整體,把它作為一個整體,把它作為全球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來加以考察,以求更全面的認識第三世界整體史和全球史。當前我們所關注的應該是怎麼樣的世界史正如殖民地革命.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冷戰」引起的世界變化一樣,當今世界的諸如生態失橫.資源枯竭.全球的核毀滅威脅,使更進一步思考整個人類命運的全球史成為必需。這種全球史的探討是對人類進化越來越由自己決定的今天人類所面臨的共同問題與前景的思考和分析。
《全球通史》展現了世界史的新視野。它改變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寫的西方中心論的傳統取向,確立了運用全球觀念.包含全球內容的世界史新取向;確立了把世界史作為一個有機體的整體性或全球性研究方法。它改變了歷史研究泥古不化的狀況,體現了世界史的當代性和全球性。當代社會之中新科技革命的深入發展引起全球各個領域.各個社會的深刻變革,所以要求歷史學家在世界史中研究這種變革,因為至今世界歷史在很大程度上是連續不斷的科學技術革命的歷史,以及由此引起的社會制度.思維方式和人際關系方面變革的歷史。《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鑒今,目的是要人們認識到科學技術革命和社會革命之間存在的嚴重的時間滯差及其將要造的災難,從而為實現人類美好的前景服務。從某種意義上說,《全球通史》是一部「醒世箴言」是一部當今世界的「資治通鑒」。
《全球通史》揭示了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有機聯絡體現了世界史豐富而重要的認識價值;提出了許多對當代人有啟示的.須作思考的問題,並通過歷史來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答案,賦予歷史以新意,富於智慧,體現了思想的力量。貫穿於書中作者對歷史富於見解的思考:
1:人類社會群體可接近性和相互影響的作用。綜觀人類歷史,人類文化的進步取決於社會群體是否有機會吸取鄰近的其他的社會群體的經驗。只有那些最易接近.最有機會與其他民族相互影響的民族,才最有可能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並處於領先地位!隨著全球史時代的到來,結果將是全球范圍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融,並產生如生物學領域中雜交優勢法則的那種發展。
2:人類歷史遺產的繼承。對歷史的考察,揭示作為歷史和文化遺產的人類創造活動的靈活性和潛能,盡量客觀地評價人類歷史的遺產,使人們更加了解今天的人類社會,更有助於把握未來。諸如古希臘時期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體的理論和實踐.藝術.文學和哲學思想……構成了希臘流給人類的光輝遺產。自從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每個歷史階段中最有影響的社會都是力圖縮小上下層之間鴻溝的社會--都是倡導提高群眾參與水平的社會。這種參與人數總量上的猛增構成了開拓性社會的現代性,這在性質上賦予這些社會以優越的社會內聚力和推動力,使得這些社會勝過同時期的其他社會,在它們的時代打上這些社會的印記。
3: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在取得巨大的成就同時也付出高昂的代價,其原因在於人類運用技術的方式。目前,人類對技術的濫用,已造成了廣島.博帕爾.切爾諾貝利等災難,而更急迫.更潛在的災難則是毀滅性核戰爭所造成的人類滅絕。當前我們的任務應當是促成技術的使用,給大多數人都帶來好處,從而增加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生活的安全感和舒適感。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如何充分運用技術來控制大自然的種種災害,如何發展技術來滋養我們生存的地球。
當今社會,全球史教育,尤其是其中所表現的人類發展的整體觀念和全球方略,對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培養作為地球村一員的當代人的前沿意識和全球眼光是相當重要的!當代大學生值得花功夫學習並且必須掌握的不只是外語.電腦.金融和外貿等課目而已,加強全球史觀的教育在當今時代尤顯重要了,《全球通史》作為一部「精品教材」,更有助於我們了解歷史,把握未來!
4
《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阿諾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後的世界》兩冊,作者採用全新的史學觀點和方法,將整個世界看做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的統一體,從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國家或某一地區的角度來考察世界各地區人類文明的產生和發展。本書對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與一般的趣味性史書,它是用一種定論性的話語將人類歷史幾千年來的有關文明與發展、朝代的更迭、社會的變遷等等問題做了一個總結性的闡釋。因自身閱讀能力有限,我只能從中擷取部分感興趣的內容走馬觀花。下面就談一下我在讀後的感受。
一、兩性間的不平等兩性間的不平等是源於新型農業太繁重,女人終於不堪負重,所以只能在家照顧孩子做家務嗎?我的認識是這種不平等雖然在新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逐漸顯現的,但不是因為太繁重,而是因為生活得需要所產生的越來越多的工具提高了勞動力,在同樣的時間里,照料同一塊地不需要男女都下地幹活就可以生產出滿足所有人需要的糧食。這樣一來就有空閑的勞動力回到家裡。那麼為什麼是女人回家而不是男人回家呢?那不過是因為女人的生理能力決定的,因為孩子總是女人生的,過去因為食物採集,無法多生孩子,現在口糧夠了,女人可以多生幾個,保證種族繁衍。於是女人理所當然地留守家中,只是後來的發展卻不是一開始可以預料的。雖然操持家務,照顧孩子同樣辛苦,但是沒有產出,就沒有發言權,於是,漫長的幾千年,女性淪為第二性。這一幕甚至現在仍在上演:無論開始是怎麼受千萬寵愛所以做全職太太的,過個5年8載,便成為多餘的人。當然,帶著豐厚嫁妝嫁到夫家的不在此例。還是那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讀後感《《全球通史》讀後感》。
二、文化的力量在人類社會邁入近代以前,人類的各種群族在各大洲自顧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種有明顯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這樣逐漸發展起來並形成了一種超自然的力量,這種力量又繼續推動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世界歷史進入近代以後,人類的好奇心衍變為強烈的野心,並逐漸對自己的生存空間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於是人們再也不像以前一樣隨遇而安平靜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以各類「交流」為幌子,開始了永無止境的爭斗。放眼望去,創造了一直到今天我們都引以自豪的燦爛文化的遠古時期所發生的戰爭遠遠比近代以來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和豐富,人們的慾望也越來越強,戰爭也越來越多,這不能不讓我們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偏離了人類歷史正常的發展軌道,反思我們當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夠經受得住歷史的考驗。時至今日,這種力量的轉換還在繼續,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提到「競爭」、「發展」之類的話語,於是世界各國大多都在拚命發展經濟,希冀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度,在所謂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然而這種「競爭」越來越形成一種怪圈,說白了就是「物質第一」、「一切向錢看」,這是我們在人類歷史的任何時期都不會找到的場景。
三、日益劇增的危機感《全球通史》在最後說「人類還從未看到在他們面前如此燦爛奪目的前景,但人類也同樣從未見識過潛伏在這種景象後面的蘑菇雲。」 作者以及現在眾多的歷史學家都認識到了科技在人類歷史上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著危險,美好中承載著毀滅,也許真的有那麼一天,人類會發展到窮凶極惡的最高境界,將那些所謂智慧結晶的恐怖武器搬出來施加在對方身上,或者說某些國家、某些民族試圖創造出更具有科學含量的威懾力量,例如現在的朝美兩國,不停地研發新式的武器,日益劇增的矛盾,可是他們卻沒想到如果在試驗或是檢驗、嘗試的過程中,科學突然和人類開了一個玩笑,發揮了它的威力,那麼我們在看到結果的過程中也結果了自己。想一想,這一天會不會遙遠呢? 馬克思主義說,事物總是有著「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的,那麼人類呢?我們在不斷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挖掘自己的墳墓嗎?我們會最終殊途同歸地走向末日嗎?對於我們每一個個體的人來說,生命的過程遠遠比結果來得重要,所以即使我們走向毀滅的必由之路也用不著驚恐。我們必須認清現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來,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現在的一切!
5
本書作者L.S斯塔夫里阿諾斯是美國加州大學的歷史學教授,享譽世界的歷史學家,曾獲得過古根海姆獎、福特傑出教師獎和洛克菲勒基金獎等一系列學術榮譽。雖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譽世界,但實際上他著述頗豐,還有大量其他作品為學術界稱道。其實他的作品還遠不止這一部,他的作品還包括《1453年以來的巴爾干各國》、《奧斯曼帝國:它是歐洲的病人嗎?》、《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歷史程序》和《源自我們過去的生命線:新世界史》等。可惜的是,這位享譽世界的歷史學家於2004年3月23日在美國加拉荷尼亞去世,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第七版《全球通史》也成了最後的版本。
《全球通史》是一部「經典中的經典「這本書問世30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不斷再版,不僅為英語國家讀者所喜歡,而且還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成為在全世界擁有最多讀者的通史類作品。
這部書包含了人類的起源、文明的嬗變,有帝國的更迭、宗教的擴散;有對歐亞大陸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運的巨集觀思考,也有對著名歷史事件的詳細介紹;有對人性善惡本質的哲學分析,對文明是「詛咒」還是「福音」的辨證評價,也有對世界愈加兩極分化的人道關懷對人類歷史上諸多災難的淵源――社會變革總是滯後於技術改革――的憂慮與警示。
這本書之所以可以享譽世界,還在於它是「全球史觀」的代表作,是迄今為止全球史觀最有影響力的作品。其實在西方,早在啟蒙時代就有人試圖以全球視野來闡釋歷史。
正如作者本人所說,我們自己這一代人是西方主導的歷史觀中成長的,我們也生活在一個西方主導的世界裡。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是西方享有政治、經濟和文化霸權的時代。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這後的殖民地革命很快就結束了這種霸權,世界地圖上歐洲殖民帝國的消失就證明了這一點。地圖上許多地方的名字和顏色都發生了劇烈變動,從而顯示出20世紀中葉涌現出來的這個新世界。
我們漸漸不情願地認識到,在今天這個世界上,傳統的西方導向的歷史觀是落後於時代潮流並有誤導性的。為了理解變化了的情況,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全球視角。盡管伴隨著種種精神求索的陣痛,世界卻已經完成了其從舊到新的轉變。
新世界需要新史學。20世紀60年代的後殖民世界使一種新的全球歷史成為必需,作為讀者,作為一個中國人,在看到這部《世界通史》時受到了一種震撼,這是一部真正打破了國家界限的作品,它站在全人類的角度審視整個世界從古至今的每一幅過往的畫面。是呀,人類總是要向前看的,不能總在打破一種桎梏而進入另一種桎梏,而是要超越這些桎梏,上升到一個新的更高的起點之上。感謝作者,也許一部書的價值不在於他在學術上取得如何大的成就而是在於他也許會影響某個讀者的生活態度,進而可能影響讀者的一生。
向已故的一位歷史學巨匠,本書作者L.S斯塔夫里阿諾斯教授致敬!
2、馬哲的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第一章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創立的標志是1848年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理論特徵: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中國共產黨十六大黨章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的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揭示了整個世界包括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世界是物質的,物質世界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物質世界運動、變化和發展是有規律的,人們能夠認識規律、利用規律來改造世界和獲得自由。
哲學最早產生於古希臘,「愛智慧」的意思。
從古至今的一切哲學都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即世界觀的理論形態,是關於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研究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最一般本質和規律的學問,是含有階級性的最抽象的社會意識形態。
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問。
世界觀是方法論的基礎,方法論是世界觀的體現和運用。
哲學和其他科學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抽象和具體的關系。
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發展史上的基本派別。
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認為自然界、物質、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識、思維是第二性的;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世界萬事萬物的本原;物質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而意識則是物質長期發展的產物和在人腦中的反映,或者說物質決定意識。
唯物主義哲學發展的歷史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散基)、現代辯證唯物主義。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一種原初的自發的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本源是某一種或某幾種原初物質,如水、火、氣等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正確觀點,但具有直觀性、猜測性的缺陷。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存在明顯的時代局限性和缺陷,一、機械性,認為「人是機器」;二、形而上學性,即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認識和解釋世界和事物;三、不徹底性,沒有科學的實踐觀,不理解實踐活動。
現代辯證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高度統一,是真正科學的、完備的、徹底的、實踐的唯物主義哲學。
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認為精神、意識、思維是第一性的,而自然界、物質、存在是第二性的;意識決定物質,意識不依賴物質。
唯心主義的主要形式: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
兩種對立的發展觀:辯證法、形而上學。
辯證法: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來看待世界,認為世界上的事物和現象,是普遍聯系和發展變化的,其發展變化的原因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
形而上學:用孤立、靜止的觀點看待世界,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孤立存在的靜止不變的,否認發展變化的原因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發展史的偉大變革:1、發現和創立了唯物史觀,從經濟發展的關系中揭示政治及其歷史,結束了唯心主義哲學在社會歷史領域獨具的統治地位。2、以實踐為基礎的徹底的唯物主義哲學,克服了舊唯物主義消極的被動的形而上學缺跡掘如陷。3、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革命性相統一的哲學,是為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對象:自然、社會、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理論內容上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形成了完備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體系。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馬克思的兩大發現:1、唯物主義歷史觀;2、人類歷史姿啟的發展規律。
馬克思發現和創立唯物史觀的偉大意義:1、使唯物主義哲學發展成完備的哲學,宣告唯心主義的破產;2、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3、使社會科學的研究有了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指導。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特徵:實踐性、革命性和科學性的統一。
理論的基礎是實踐。
哲學社會科學,主要是幫助人們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解決理論認識和科學思維,解決對社會發展,社會管理規律的認識和運用的科學。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人們正確認識社會現象、提高道德素養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偉大的認識工具」;2、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人們把握自我、規范人生、提高道德素養具有導向與激勵的作用;3、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人們提高理論思維能力、工作能力和精神境界具有啟迪作用。
19世紀上半葉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達爾文進化論)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奠定了自然科學基礎。
現代四方哲學的兩大思潮: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
科學主義思潮:拒斥形而上學(指傳統本體論哲學),否定哲學的世界觀功能,推崇經驗和自然科學。
人本主義思潮:肯定哲學的世界觀功能,批判科學技術,反對理性,宣揚非理性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現代西方哲學總體上說是資產階級的哲學理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正確運用於中國的具體實踐,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在中國的繼承、豐富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包括其哲學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章世界的物質性和人的實踐活動
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的重要意義:1、堅持了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批判了唯心主義的物質觀和二元論的物質觀;2、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和可知論,批判了先驗論和不可知論;3、堅持了物質與物質形態、哲學的物質范疇與具體科學的物質概念的共性和個性的辯證法,克服以往唯物主義的物質觀用個別、個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學的缺陷。4、堅持了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反對了歷史唯心主義觀點。
物質的存在形式:運動和時間、空間。
物質是運動的,運動的物質只能在空間和時間之內才能運動。
運動:物質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屬性(根本屬性),包括宇宙間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從單純的位置變動到復雜的思維活動。
靜止:運動的特殊狀態。
運動和靜止的關系:對立統一關系、絕對和相對的關系、整體和局部的關系、相互滲透的關系。1、運動是普遍的、永恆的、無條件的,因而是絕對的,靜止是局部的,暫時的,有條件的因而是相對的;2、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是不顯著的變化,是運動過程中的某種穩定的狀態;3、動中有靜,靜中有動;4、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時空: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
時間:物質運動過程的持續性,即一唯性或不可逆性。
空間:運動著的物質的廣延性,即三維性。
實踐是人能動地改造物質世界的對象性活動。
實踐是人的生命活動所特有的性質和特殊的運動形式。
實踐的基本形式:生產實踐、改造社會關系的實踐、科學實驗。
實踐活動實質上是一個 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相統一的能動創造的動態過程。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與屬性,人腦是意識產生的物質條件和生理基礎。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1、世界是多樣的;2、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世界是多樣的,又是統一的,統一於物質,物質就是客觀存在。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哲學依據: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徹底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根本要求;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
第三章世界的聯系、發展及其規律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辨證法的三種基本歷史形態:樸素辯證法、唯心主義辯證法、唯物辯證法。
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的關系:思維和存在或意識和物質的關系。
唯物辯證法:關於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
聯系:一切事物和現象之間以及構成事物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互相依賴。
事物的聯系: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條件性、系統性。
系統: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構成的具有穩定結構和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唯物辯證法揭示:1、一切事物的普遍聯系;2、普遍聯系必然導致運動、變化和發展。
發展的實質: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新舊事物區別的根本標志:是否同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相符合。
過程:物質運動在時間上的持續性和空間的廣延性,是事物以及事物矛盾存在和發展的形式。
規律:即客觀規律(法則)是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中的本質的聯系和必然的趨勢。
科學定律:(定律)人們通過概念、判斷、推理的思維形式來表達的對客觀規律的正確認識,即對客觀規律的科學概念和表述。
現象:事物的外部聯系、表面特徵、外在表現。
本質: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系,這是由事物內部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決定的。
必然和偶然:揭示和反映事物變化發展的確定趨勢和不確定趨勢之間的關系的一對哲學范疇。
原因: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
結果:由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現象。
因果關系:事物或現象之間這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
因果關系不僅是先後相繼的一種聯系,而且彼此之間還有一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
可能性和現實性是反映事物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相互關系的一對范疇。
可能性和現實性辯證關系原理的重要意義:1、可能性和現實性的對立,使人的主觀能動性具有發揮的必要;2、可能性和現實性的統一,使人的主觀能動性具有充分發揮的餘地;3、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需要一定的條件,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實現好的可能性。
事物存在的質: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一種內在規定性。
事物存在的量:事物所固有的可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
事物存在的度:事物保持其質的量的限度,是質和量的統一,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
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狀態和形式。
量變:事物量的變化,即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動,變現為微小的不顯著的變化,體現事物的連續性。
質變:事物性質的變化,由一種質態向另外一種質態的轉變,表現為根本性的,顯著的突變,這是對原有度的突破與超越,是事物連續和漸進的中斷。
事物發展過程的肯定因素(方面)和否定因素(方面)。
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否定之否定規律:事物變化發展的方向和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環往復的前進過程。
對立統一規律: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1、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特別揭示了變化發展的內在動力;2、對立統一規律是貫徹於其他規律和范疇的中心線索;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認識方法;4、對立統一規律體現了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
內因: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內部原因,即事物自身的矛盾。
外因:事物的外部原因,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外部聯系和外部矛盾。
矛盾發展的不平衡性原理:事物存在的矛盾以及矛盾發展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分。
矛盾發展的不平衡性原理的意義: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觀點和方法,堅持兩點論,反對一點論;堅持重點論,反對均衡論。(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是貫徹和體現了這一觀點)
第四章認識的本質和過程(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認識的發生是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馬克思主義哲學著重從勞動實踐出發考察認識的發生,認為勞動在認識的發生中其決定作用。
認識的本質:主題在實踐基礎上或通過實踐對客體的能動的、創造的反映。
實踐是人的生存方式,實踐是人與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實踐的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認識論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
實踐決定認識: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3、實踐是檢驗人是真理性的唯一標准;4、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人類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在實踐中產生的認識必須回到實踐中指導實踐,服務於實踐,實現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認識反作用於實踐:1、由實踐的本性決定的,實踐是能動的,受意識支配的,這決定實踐不能離開認識的指導。2、由認識的特性決定的,認識的活動及其成果具有相對獨立性,它一經形成,便能反作用於實踐。
感性認識:人們在實踐基礎上通過感覺器官所獲得的認識,有直接性,具體性的特點,有感覺、知覺、表象三種形式,是認識的初級階段。
理性認識:在人們感性認識基礎上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有間接性、抽象性的特點,有概念、判斷、推理三種主要形式,另有理論、假說等,是認識的高級階段,理性認識從現象上看超脫了對象,但從實質內容上看則更深刻,更完整地反映了對象。
感性認識解決的是現象問題,理性認識解決的是本質問題。
認識運動是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的不斷反復的過程,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要經過多次反復,以達到預期的結果為標志,才算完成。
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真理: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是符合客觀規律和規律的認識。
真理的屬性:1、真理的絕對性;2、真理的相對性。
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關系:對立統一的關系。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b2a280100bioy.html) - 讀書筆記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_溫暖的燕窩_新浪博客
真理發展的規律:真理是由相對不斷走向絕對的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轉化的一個環節。
實踐標准: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
一個科學合理的價值評價既要符合對客體狀況的正確認識,又要符合對主體需要的正確認識。
實現價值選擇的根本途徑:社會實踐。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哲學理論基礎,黨的思想路線則是認識論的具體運用,是黨的政治路線的思想基礎。
辯證思維(主觀辯證法):客觀辯證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表述的思維過程和發展的辯證法,是基本的,科學的思維和認識方法,是人們正確認識的中介。
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歸納與演繹、分析和綜合、抽象和具體、邏輯和歷史的統一。
第五章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基本結構
人類社會的歷史是整個物質世界變化發展過程的組成部分和特殊形式,歷史觀或社會歷史觀,是人們對人類社會的起源、本質和發展規律等基本問題的觀點,是人們對於社會歷史觀的根本觀點。
歷史觀的基本問題: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這是思維和存在這一全部哲學的基本問題在歷史觀中的貫徹和表現。
馬克思的兩大偉大發現: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奠定了理論基礎。
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社會存在):包括以生產方式(生產活動)為主的、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這些基本要素的綜合。
一個國家、地區乃至人類在制定計劃時,要有計劃、合理地利用資源,按照自然規律與人的需要的和和諧統一去改造自然,確定人和自然的恰當關系,還應考慮到人口數量、勞動資源以及實行的狀況,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生產方式:勞動實踐或生產實踐的具體化,指人類使用什麼樣的工具,在什麼樣的社會關系下從事物質生產活動,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
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對立統一。
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社會的實踐本質:1、實踐是社會關系產生的根源;2、實踐構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3、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動力。
社會的發展主要是人的社會結構的變遷和社會關系的發展,這種發展是在實踐的推動下發生的,特別是生產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而生產力就是「人們的實踐能力的結果」。
社會有機體的基本結構: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觀念結構。
社會經濟結構:指同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
生產力: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實際能力,是人與自然之間實現物質變換的能力,是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矛盾的客觀物質力量。
生產力屬於人與自然的關系。
生產力的發展三個歷史形態:手工生產、大機器生產、自動化生產。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生產關系是指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系,屬於人與人的關系。
生產關系的本質:物質利益的關系。
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是人們根本利益的關系;決定分配、交換、消費的關系;是劃分階級的基礎;是區分經濟形態性質的標准。
上層建築:政治上層建築(政治法律制度)、思想上層建築(社會意識形態)。
國家的本質: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工具。
國家政權在政治結構中處於核心地位,政治結構是整個社會系統中起控製作用的部分,而國家政權則是控制中心。
社會意識:總結了人的一切意識要素和觀念形態以及人類的全部精神現象及過程。
意識形態:反映經濟基礎並為經濟基礎服務的社會意識形式。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於社會存在。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原理。
文化結構:以意識形態為主要內容的觀念體系的結構,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系統化的社會觀念以及聯結方式。
意識形態的本質是根源於社會存在。
在階級對抗的社會里,統治階級的思想和被統治階級的思想是根本對立的。
文明的兩種基本形態:物質形態和精神形態。
文化:廣義文化和狹義文化。
廣義文化: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
狹義文化:語言、文學、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在內的精神財富。
建設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堅實基礎;構建和諧社會,又可以為建設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條件。
第六章社會發展規律和歷史創造者
社會規律:人的實踐活動的規律,人類實踐活動過程中的本質必然的聯系,即社會發展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人的思想、動機、目的是由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其實現的程度,取決了是否體現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人的有意識的自覺活動只能加速或延緩歷史過程,不能改變歷史發展的總趨勢,但可順應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3、認識媒介文化讀書筆記
《認識媒介文化》對當代社會理論試圖探討媒介在文化生產和文化再生產中的地位的種種方法做了批評性的審視,
闡述了一般社會理論與一系列有關媒介和高罩信息的傳播理論之間的關系,
並重新評價了意識形態、結構和行動者以及媒介等戚宴鬧等在道德准則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中的作用。
眾所周知,日益全球化的大眾傳播已經改變了人們日常生活經驗的內容。
然而,媒介文化到底有何意蘊?和其他研究領域相比,
傳播領域祥辯的重要性有多大?大眾媒介的研究與社會實踐的其他各個方面有何關系?
不同的傳播媒介已怎樣改變了時間的和空間的關系?
媒介文化是否再生產了占統治地位的各種社會關系.
4、求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近現代以前的歷史部分非常好,但近現代部分似乎不是特別的好。當然,可能的原因是對近現代部分個人也有一定的了解。對於不太新奇的東西就難以有特別好的評價。
我們也許不能將自私,或者任何一種品性,當作人的本性。人之所以成為現在的這個樣子,是由他所在的社會所塑造的;社會支持和弘揚什麼樣的價值觀,受社會影響的人們也就具有了什麼樣的價值觀。人類學家阿什利·蒙塔古說:「毋庸置疑,我們生來就具有基因所賦予的做出各種行為的潛能,但這些潛能變成實際能力的方式則要取決於我們所受的訓練,即取決於學習。。。。。。我們真正繼承的是塑造和完善自身的能力,我們不是被動的接受塑造,而是自己命運的主宰。」喬姆斯基對於語言的看法跟這個論斷有類似的精神。在原始的石器時代,不管是舊石器時代的食物採集者還是新石器時代的食物生產者,他們的社會群體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平等--幾乎是完全的決定的結果公平。所有人盡自己的所能勞動,所得的食物平均分配。在他們那裡,沒有自私、階級、不平等這些觀念。這種絕對平等並不有利於經濟的發展。或者應該說,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甚至是,必要的)條件就是不平等--因為平等不能帶來任何革新的動力。
原始人將自己視作社群的一個分子,這個社群是由已經死去的、現在存活的和將來存活的所有人以及周圍的環境所組成的。這個社群永遠更替,但不會有任何實質的變化。所有的規則就是現在所見的樣子。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儒家文化的崇古帶了些原始文化的氣息。
古代文明的代表: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蘇美爾人、尼羅河流域的埃及人、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人和夏商時期的中國人,大約的年代在公元前3500-前1000年。另外屬於希臘愛琴文明的米諾斯文明和邁錫尼文明等並不屬於這四個古代文明的一支,但相對不處於中心的位置。但除了中國以外,所有這些古代文明都被後期北方游牧民族所滅。現在的埃及人跟金字塔時候的埃及人並沒有多大關系;現在印度的雅利安人跟古印度人也沒有什麼關系;現在中東穆斯林跟蘇美爾人關系也不大;而只有中國人,與三四千年前的古中國人有直接的血緣關聯。
中東是古代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古印度人和古中國人其實沒有太多值得稱道的地方。但進入古典文明時期,即從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500年左右,希臘-羅馬文明,印度文明和儒教中國文明都各有自己的稱道點。毀滅古代希臘愛琴文明的印歐人建立了雅典和斯巴達等城邦,特別是雅典,發展了傳承至現在的理性文明。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希羅多德、修希底德;阿基米德、歐幾里德、希波克拉底。。。只要看看這個名單,就該能夠意識到希臘文明的影響了。羅馬主要的底子是希臘化的,並沒有特別創新的文明;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是東正教國家,但也是深受希臘化影響的。從500到1500年間的中世紀時期,出現了伊斯蘭教文明,大約是從7世紀開始興起,建立了阿拉伯伊斯蘭帝國。印度有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中國則是秦漢一直到明清。中國的社會情況比較特別,從秦統一一直到1912前取消帝制,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
近現代西方文明的勃發,倒是因為西歐從500-1500的中世紀時期一直處於不穩定、多元化的落後當中,沒有像中國和伊斯蘭教文明的保守。所以有時候會考慮,物質資源的豐富,未必是促進一個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因素。不穩定的環境產生變革,變革的創新可能會有異常強大的力量。人類社會的組織形式在決定人類文明的創造性上起得作用巨大。而唯有創造性才是人類文明得以發展的源泉。
看現代的中國。固然是發展了,但這個發展的來源是借用了西方文明中的經濟部分,與中國本身的文明可能並不多麼協調。現在的發展,可以理解為一個舊的約束發展的經濟制度被破除後的自然反彈,而且這個反彈也正好有合適的國際環境;但在這個初始反彈的力量用盡之後,持久發展的動力還在於創新,但這一點上看不出中國有比西方更優勝的地方。以後的發展前景如何,還是個說不清的事情。
關於公平。在古代文明,所有人絕對平均是所謂公平。在古典文明,各自按階級各安其職是公平。在近代西方文明,公民(不包括非公民)個人有平等的機會是公平。在現代西方文明,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機會是公平。在社會主義文明,社會按勞分配,但傾向弱勢二次分配是公平。在共產主義文明,所有人絕對平均(按需獲取)是公平。
歷史需要觀點。不是零碎的知識的集合,而是歷史觀的競爭。以前在初高中所學到的歷史,算不上什麼歷史。當然是有一些歷史觀的滲透,但那時候的理解力顯然不足以讓這些歷史觀成為知識體系的一部分;另外這些歷史觀也並沒有經過自己的深入思考。所以實際學到的也就是些零散的歷史事件,不構成為知識體系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習歷史,或其他社會科學,要解決的幾個問題首先是:1. 對於主觀的人類涉及在內的學問,存在不存在普遍的規律?2. 如果存在規律,那麼是那種性質的規律?是簡單的幾個因素就可以決定結果的還是復雜的交互影響,是確定性的影響的還是存在各種可能性的?3. 我們對這些規律能夠認識到怎樣的程度?我的認識是,有復雜的、非確定性的可以認識到相當程度的規律--但要聲稱唯一正確,是很難的。
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和政治革命。工業的可能稱作變革更合適,因為在歷史上並沒有那麼劇烈。一開始是孤立的、缺少科學支持的。但在後來的科學革命以後,完整的科學理論的創建就成了工業革命最重要的基礎。政治革命與此前的人本主義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經濟發展有相當關系。
5、《格魯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讀書筆記
目錄
導讀:格魯夫教你高產出管理 李仁芳
因特爾雖是DRAM(動態隨機存儲內存,現在常見的內存)半導體領先開發的鼻祖,但後來不敵日本的東芝、虧芹NEC等後起之秀的攻擊,格魯夫宣布因特爾退出DRAM業務競爭。
產業研究者劃分兩次產業競爭:
第一次:以電視機為母艦的消費性電子產業聯合艦隊大對決,美國以RCA無線電公司為首的聯合艦隊全軍覆沒,迄今北美無任何消費性電子大品牌倖存。
第二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日太平洋工業大戰,日本大勝。
20世紀80年代經過太平洋工業大決戰後,英特爾此後在產品技術的研發創新上不遺餘力,以多系列多層次的創新投入推出一個有一個「X86CPU」核心系列產品,配合綿密強韌的產品創新開發能力以絕不留情的強悍的多系列產品攻擊,用「產品海」戰術淹沒整個戰場,佔領每一個市場空隙,瓦解敵人的戰斗意志,使敵人幾乎沒有喘氣的空間。
德魯克:「管理可以學習,但很難教導。」
「理中有事,事中有理,即事言理,理必在事」。
序言: 從20世紀80年代的巨變談起
這本書集結格魯夫在管理工作上20年的心血結晶。
全球化浪潮
全球化就是「商業無國界」。資本及工作可以在世界各地到處轉移,而你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生意。
改變企業經理的工作方式:電子郵件、數字化(財務、信息傳達與處理)
順應新環境
英特爾是從非常小型的企業開始成長為擴過大企業的,因而這之中的管理技巧可被各界廣泛運用,
企業都已別無選擇的捲入了全球化及信息革命的洪流。公司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調整自己的腳步,一是坐以待斃。
所有經理人都該想辦法讓自己適應新環境。 新環境的規則是:
第一,事情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第二,事情總有人能做——如果你不幹,我們就另請高明。
今天的經理人不管身在何方,都必須將自己武裝起來,以應付層出不窮的企業兼並,或是突然面世的新科技。需要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並預測未知的未來。
認識你的組織
本書涵蓋三個基本的概念 :產出導向管理、團隊意識、團隊的力量
產出導向管理:無論員工身在哪個部門,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產出」。在英特爾有些人製造晶元、有些人准備催收賬單、有些人設計軟體或廣告文案。格魯夫在英特爾將這個「產出」的概念謹記在心,使整個公司管理更上軌道的。這個概念和評估及管冊氏理各種投資的財務觀念很接近。
團隊意識:不論政府還是公私企業,大部分的人類活動都是靠團隊才能成事。格魯夫從這個概念出發得出了他認為最重要的一點:「一個經理人的產出,便是他所管理或影響所及的部屬工作的成效總合。經理人如何促進部屬的工作效率?格魯夫提出了「管理杠桿率」這個概念,它是用來衡量各種管理活動對提高團隊產能的指標。高杠桿率的管理活動才能帶來高產銷姿畢能。
團隊的力量:團隊中的每一個體都各盡所能,這個團隊才會有最高的產能。
格魯夫認為企業應該能想訓練運動元一樣,隨時激勵員工力求最佳表現。
企業必須認清「無法預測未來」這個事實,但不等於「我們應該就此放棄計劃」。首先應該像消防隊訓練消防員一樣的訓練員工。因為消防隊永遠不知道下一場火災放生在何時何地,所以他們平時就保持警戒,隨時整裝待發。其次,公司應該減少管理層級以加強應變能力。(一對一的例行會議,便於彼此交流信息)
經營你的職業生涯
無論你從事哪一行,你都不只是別人的員工——你還是自己職業生涯的員工。
20世紀60年代、70年代、甚至80年代,經理人成功的秘訣就是:看準一家好公司,進去之後好好乾,而公司也會有回饋,但現在不同了。現在全球懷化、信息技術發展、人才倍增,競爭更加激烈。
格魯夫認為在宣召制勝絕招之前要想想以下3個問題:
你在公司里是真有貢獻還是只是個傳話筒?你如何增加附加價值——這唯有靠你不斷的設法增加你的產能。理論上,一天24小時你都該竭盡全力追求進步,提高產能。(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公司產能是經理人個別產能的總合)
你的工作是不是無關緊要?或者你老是要等你的上司或被人來解釋你該做什麼?你是不是組織中的重要人物?或者你只是在一旁優哉游哉?
你是不是總在追求新知識或是嘗試新科技?(只是看看書可不算。)或者你是在一旁看戲等人來重整你的企業?(這叫「坐以待斃」)
樂觀主義者,相信每個有能力做發財夢並讓美夢城戰。
第一篇:早餐店的生產線
1.「生產」包含什麼?
限制步驟
你必須按預定的時間,可接受的品質以及可能的最低成本,依據顧客的需求製造及運送產品。
餐廳服務省的責任是准備一份包括煮了3分鍾的雞蛋、奶油麵包以及咖啡的早餐。當將早餐送上顧客的餐桌時,每樣東西都應該是剛出爐而熱騰騰的。
早餐店應大概在顧客進門5-10分鍾送出早餐,並以具競爭性的生產成本,才能獲取應有的利潤。
首先,找出決定整個生產流程的「限制步驟」。limiting step
早餐組合中哪一項准備起來最耗時?咖啡已經煮好在壺里,烤麵包只要一分鍾,煮蛋需時最長。我們將需時最長的煮蛋為限制步驟。
接著,我們要反推流程:用最後完成的時間向前推算,先弄清楚煮蛋、煮咖啡及烤麵包分別需要的時間,以便他們同事完成。
計算將三項產品擺在餐盤里所需的時間,然後計算從烤麵包機中拿出麵包、從壺中倒出咖啡以及從鍋中撈出雞蛋的時間。這些所需時間的綜合再加上拿蛋、煮蛋的時間便是整個流程需要的時間。這在生產管理上成為 總產出時間(total throughput time)
擬定流程計劃
圍繞關鍵步驟,在考慮其他各項的產出時間、交錯安排進生產流程里。
以需時最長(或最困難、最敏感、最昂貴)的項目為建立生產流程的基礎,再以此考慮其他項目。
以煮蛋所需時間為基準,必須在這段時間放好麵包及烤好麵包;最後,以烤麵包的時間為基準來決定何時倒咖啡。
在生產管理的術語中,這些步驟叫「互相補償」 soffset。
舉例:英特爾招聘。
生產的步驟 :製造、組裝、測試
復雜化
將遇到的問題環節的步驟當成限制步驟,重新設計流程。
找出最佳策略
凡是能以最低成本達到理想的運送速度及品質的,便是最佳方案。
測試與驗貨
及早發現、及早解決
遵循「及早發現、及早解決」的原則,在生產流程中價值最低的階段修正問題。
2.從早餐店的庫存談起
我們不僅要辛勤工作,還要懂得如何工作。
設定指標
設定指標設定針對不同作業目標的評估指標。
知道一天的銷售預測。
原材料存貨
設備的狀況如何
人力資源情況
指標配對
指標能將你的注意力引導到需要監督的事情上。 指標配對可以能讓歐文們通過權衡找到最佳的方案。
通過指標配對的方法來避免反應過度,在反應的同時了解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指標配對的兩個原則:
①有總比沒有好:指標是評估產出的,而不是過程或其他;
②一個好的指標應該是用來衡量具體可計算的事情的(如圖)
好的指標配對,可以
①清楚的列明了目標;
②為評價管理活動提供了相當的客觀性;
③讓不同的組織中從事相同管理工作的人有相互比較的依據。
黑箱子
1.先行指標(Ieading indicator):通過了解未來的概況來引導你注意黑箱中該注意的事情。
先行指標在早餐店可能是機器故障記錄,也可能是客戶滿意度這些我們日常用來監控流程的項目。
2.線性指標(linerarity indicator)。(個人理解:計劃指標和實際推進指標的對比)
線性指標具有「早期發現,早期解決」的功效。
3.趨勢指標(Tread indicator)以時間(這個月的業績和過去數月的相比)或其他設定的標准為基礎,衡量諸如早餐做幾份或海報做了幾張等產出。
根據設定的標准來衡量,也能刺激你去思考為何產出這樣的結果,而不會光讓標准告訴你結果會是什麼?
4.重復印證表(Stagger chart)預測未來幾個月的產出。
每個月更新資料並重新預測,也因此每個月都能以實際銷售業績和上個月的預測,甚至前幾個月對本月的預測對比。這樣不用花太多力氣就能看出預測的准確性以及與實際產出間的差異。
控制產出
對未來做預測,然後調整管理工作,是一個提高產能的重要方法。
設定標准,預測每個員工的工作量,這絕對有助於提升並維持產能。
品質保證
如果想以最低成本得到可接受的品質,你必須在產品尚未消耗太多成本之間便淘汰瑕疵品。(在加大投資之前做篩選)
在最低價值的檢查點驗貨。
檢驗不但需要花費成本,而且會因為對整個製造流程產生干擾而增加了整個製造流程的成本。在檢驗和增進品質之間找到平衡點的兩個辦法:
①「海關與監視器」
「海關」是指我們先設下重重關卡,產品唯有在通過檢驗之後才能進到下一關。如果產品無法通過測試,便會被打回前一關重做或是廢棄。
在「監視器」部分,我們將在原材料匯總取樣,如果他是瑕疵品,我們會標上幾號,並計算瑕疵率。這批原材料不會在流程中的各個關卡被截住。
「監視器」的執行成本比「海關」低。廣設關卡可以提升產品品質,但是該設多少很難有定論。格魯夫的經驗法則是:你應該先考慮監視器的方式,除非過去的經驗顯示你每次放過一個瑕疵最後都釀成了大災難。
②隨機檢驗
產能在釋義
黑箱理論:
所謂「黑箱」,就是指那些既不能打開,又不能從外部直接觀察其內部狀態的系統,比如人們的大腦只能通過信息的輸入輸出來確定其結構和參數。
黑箱方法:
我們只能在不直接影響原有客體黑箱內部結構、 要素和機制的前提下通過觀察黑 箱中「輸入」、「輸出」的變數,得出關於黑箱內部情況的推理,尋找、發現其內部 規律,實現對黑箱的控制。這種研究方法叫做黑箱方法。
產能=黑箱中不同部門的產出/此項產出所需的人力
格魯夫認為提高產能的兩個方法:①加速生產;②改變工作的本質。PS.麥肯錫MECE法則解決更實際
杠桿率
一個活動如果有比較高的杠桿率,即表示同樣的投入之下,這項活動會比杠桿率低者有更高的產出。
高杠桿率,便是將工作簡單化(要將工作簡化,得先質疑每一個步驟存在的理由),格魯夫通過將工作簡化,提高杠桿率的三步法:
①首先,必須制定一套生產流程表。這個表必須詳盡
②其次,算一算總共有多少步驟(接下來才能找出比較的依據);
③再次, 便是設定你刪減的目標。(以格魯夫的經驗,將工作簡化的第一回合通常可以將工作步驟減少30%-50%)
在實際工作中,通常很難分出何者是「活動」,何者是「產出」,關鍵是著眼產出才能提高產能。
第二篇:打好團隊戰
3.管理杠桿率
經理人的產出=他直接管轄部門的產出+他間接影響所及部門的產出
分內事與結果
「活動」是我們日常真正在做的事,看起來有些繁瑣;
「產出」則是我們的成就,與活動相比,當然就顯得重要得多。
你的日常工作到是什麼?
緊盯「產出」
經理人必須有同事處理數件事情的能耐,此外,還得知道何時轉移注意力,將精力放在當時最能促進整個組織產出的活動上。
你需要知道什麼?(收集信息)
獲取信息的途徑:
①口頭信息;
②雜志、媒體上的深度報道;
③不時在公司中走動走動。
決策
決策的形式:
①「未雨綢繆型」:將公司資源依據未來將要進行的事情做適當的分配;
②「亡羊補牢型」:應對對公司中可能正在產生或是已經產生的某種問題
☆☆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根植在信息的獲取上。
當你部屬的表率
價值觀和行事規范很難簡單地說出來或是寫在之上,最好的方法就是「做」,這要做得「讓人看到」!
經理人的工作大部分是在分配人力、金錢或是資產等資源。如何運用時間是一個人是能成為領導人或模範的最重要的一點。
什麼是高杠桿率?
經理人的產出=組織產出的綜合=杠桿率A * 管理活動A+杠桿率B * 管理活動B ……
經理人增加單位時間產出的三種方法:
加快每一項活動進行的速度;
提高每一項活動的杠桿率;
調整管理活動的組合,摒除低杠桿率的活動,代之以高杠桿率的活動。
達成高杠桿率 大概三種情況:
1.經理人可以同時影響很多人時;
2.經理人一個簡單的動作或是一段簡短的話,可以對別人產生長遠的影響時;
3.經理人所提供的技術、知識或信息,會對一群人的工作造成影響時。
動作簡單影響大
比如業績評定是一個只要花幾個小時做好功課的工作,便會對相關人員產生極大的影響力。
「愁雲慘霧」和「舉棋不定」這兩種經理人都會有很高的負杠桿率。
管理的藝術便在於如何在那麼多看來都很重要的活動中,挑出一兩甚至三個最重要的,然後全心全意地去做。
監督原則
你若交代部屬寫一篇報告,應該在他草稿打好便哪來看,不要等他花了大把時間吧報告弄得漂漂亮亮之後,才發現其中有錯誤。
應該不定時對部屬進行抽查。
提高管理活動的速度
時間管理技巧:
找出限制步驟。
類似的工作集中在一起做。
安排好你的日程表。
建立指標。
存貨法(不緊急/不重要)。
標准化。
干擾與突發狀況
規律化 regularity生產/營銷工作都應該盡量避免走走停停或是被緊急情況干擾的情形。
4.管理的必經之路:開會
管理大師德魯克曾說:如果一個經理人將超過25%的時間用在開會上,這個組織大概有問題。
安迪·格魯夫:會議室從事管理工作並經的媒介。你絕對無法避免開會,但你可以讓會議更有效率。
會議主要分兩種:過程導向會議、任務導向會議
過程導向會議: 例行性會議,在因特爾過程導向會議分為三類:一對一會議、部門會議、以及運營總結會議;
一個公司的管理層應該明確年度、季度、月度會議制度及時間規劃,對標業務總結及未來計劃;
部門會議:經理人在會議中最主要的角色是協調者,負責控制會議的進度和化解紛爭。
運營總結會議:會議召集人、總結負責人、提案人、以及其他參與會議者。
任務導向會議: 為了解決某些特定的問題。決策會議不容有人」隔山觀虎鬥「,這種旁觀者只會阻礙決策進行。
5.不揮舞權杖的決策
決策是由離問題最近,而且最了解問題的人來指定。
備註:一個公司面臨的問題應該一線人員最有發言權,部門負責人進行縱向和橫向分析對比有決策建議。最終根據一線人員及部門負責人的決策建議公司管理層進行決策。
理想的決策模式
階段一:自由討論;
階段二:清楚的決策
階段三:權利支持
制定決策: 一定要確定你已在討論中收集到足夠相關信息,而非只是泛泛之言。
職業經理人在決策前應該對以下6個問題瞭然於胸:
決策的內容
決策的時限
決策人
在指定決策前應先向誰咨詢
誰對此決策一言九鼎,或是能全盤否定
誰應該在決策指定後被告知
6.規劃是為了明天
規劃流程:步驟一:預測外界環境需求→步驟二:現狀分析→步驟三:縮小差距(解決問題,關鍵是怎麼做的問題)
第三篇:推動組織的巧手
7.當早餐店開始繁衍(當企業做大之後)
集權還是分權?: 各地區域經理對當地消費人群的了解,遠勝於這群坐在公司總部辦公司里的 人。
8.混血型組織
兩個極端的組織類型
任務導向或功能導向。事實上,大部分組織是在這兩種極端之間。
任務導向型組織形態:中央完全下放權力,每一個事業單位負責完成任務。每一家分店全權掌控分店的營運,包括店址、店面裝修、采購、銷售及人事管理等等,而僅在每月月底向總公司提出財務報告。
功能導向型組織形態:根據不同職能進行集權。總公司采購負責所有分店的采購事宜、人事部門負責所有部門及分公司的招聘/解僱/績效評估……
斯隆總結他在通用汽車數十年的經驗時說:」好的經營管理,是集權和地方分權間的這種產品。「
安迪·格魯夫:好的經營管理,是在應對市場與發揮組織最大力量間求最佳的組合。
折中而行
英特爾混血型組織:在應變能力及管理杠桿之間取得平衡
9.雙重報告
新廠的警衛人員應該向誰報告?
新廠警衛既向總廠警衛處主任報告又向分廠廠長報告。前者指示工作內容,而後者逐日做績效考查。
10.每個人都聽命的三個「長官」 (自由市場因素、契約義務、文化價值觀)
第四篇:謀事在人
11.激勵部屬參加比賽
團隊不斷前進的主要動力:將辦公室化為競技場能培養部屬的運動家精神:求勝但不怕輸,並隨時向自己的極限挑戰。
12.工作成熟度
13.再難也得做:績效評估
14.招人與留人
15.報酬的誘惑
16.別等火燒眉毛才培訓
期末考:最後的叮嚀
6、《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讀書筆記(一)
關於該書
該書出版於1996年,1997年被譯為中文。2010年中文修訂版後,2020年10月第44次印刷。
書末附有潘中岐的「《文明的沖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導讀」和李慎之的「數量優勢下的恐懼——評亨廷頓第三篇關於文明沖突論的文章」。
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一個多文明的世界(第一章:世界政治的新時代;第二章:歷史上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第三章:普世文明?現代化與西方化)
第二部分:變動中的各文明力量對比(第四章:西方的衰落:力量、文化和本土化;第五章:經濟、人口和挑戰者文明)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第六章:全球政治的文化重構;第七章:核心國家、同心圓和文明秩序)
第四部分:文明的沖突(第八章: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間的問題;第九章:多文明的全球政治;第十章:從過渡戰爭到斷層線戰爭;第十一章:斷層線戰爭的動力)
第五部分:文明的未來(第十二章:西方、各種文明和全球文明)
第一部分一個多文明的世界
一、引論:文化認同
冷戰結束後的幾年中,人們的認同和那些認同的標志開始發生急劇的變化。全球政治開始沿著文化線被重構。
邁克爾·迪布丁的小說《死亡環礁湖》:如果沒有真正的敵人,也就沒有真正的朋友。除非我們憎恨非我族類,否則,我們就不可能愛我族類。
二、一個多極和多文明的世界
在冷戰後的世界中,全球政治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多極的和多文明的。在人類生存的大部分時期,文明之間的交往時間段的或根本不存在的。
大約在公元1500年以後的400年裡,全球政治呈現出兩個方面。西方的民族國家——英、法、西班牙、德等在西方文明中構成了一個多極的國際體系,並且彼此相互影響、競爭和開戰。同時,西方民族也擴張、征服、殖民,或者決定性影響所有其他文明。
冷戰之後,全球政治成為兩極化,世界被分裂成三個部分:一個是由美國領導的最富裕的和民主的社會集團;一個是與蘇聯聯合和受它領導的略貧窮的集團。兩個集團展開競爭。第三個是由貧窮的、缺少政治穩定性的、新近獨立的、宣稱不結盟的國家。被稱為第三世界。
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共產主義世界的崩潰,冷戰的國際體系成為歷史。在冷戰後的世界中,人民之間最重要的區別不是意識形態的、政治的或經濟的,而是文化的區別。人民和民族正試圖回答人類可能面對的最基本的問題:我們是誰?
我們只有在了解了我們不是誰,並常常只有在了解我們反對誰時,才了解我們是誰。
這時對國家的分類不再是冷戰時的三個集團,而是世界上的七八個主要文明。在這個新世界裡,區域政治是種族的政治,全球政治是文明的政治。文明的沖突取代了超級大國的競爭。
西方是而且在未來的若干年裡仍將是最強大的文明。然而,它的權力相對於其他文明正在下降。
冷戰後的世界政治的一個主軸是西方的力量和文化與非西方的力量和文化的相互作用。
權力正在從長期以來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轉移。全球政治已變成多極的和多文明的。
我們的頭腦中隱藏著一些假設、偏好和偏見,它們決定我們如何看待現實,留意什麼事實和怎樣判斷它們的重要性和價值。
三、文明的性質
文明和文化都涉及一個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它們都包括:價值觀、准則、體制和思維模式。
人類群體之間的關鍵差別是他們的價值觀、信仰、體制和社會結構,而不是他們的體型、頭形和膚色。
一個文明是一個最廣泛的文化實體。各鄉村、地區、種族群體、民族、宗教群體都在文化異質性的不同層次上具有獨特的文化。文明是對人最高的文化歸類,是人們文化認同的最廣范圍。文明是最大的「我們」。
奎格利認為:文明的運動經歷了七個階段:混合、孕育、擴張、沖突時代、普遍帝國、衰敗和被入侵。
人類歷史上至少有12個主要文明,其中7個文明已經不復存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古典文明、拜占庭文明、中美洲文明、安第斯文明)
5個仍然存在(中國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和西方文明)。
當代文明主要包括: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東正教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
四、文明之間的關系
1.遭遇:公元1500年前的文明。文明之間的關系的演變經歷了兩個階段,現在正處於第三個階段。在各文明最初出現後的3000年中,除了個別例外,他們之間的交往或者不存在,或者很有限,或是間斷的和緊張的。文明被時間和空間分割開來,只有數量很少的文明存在於同一時期。
文明在地理上也相互分離。思想和技術從一個文明傳到另一個文明,這常常需要歷時幾個世紀之久。比如佛教,被傳到中國,發生在它發源於印度北部大約600年之後;中國8世紀發明印刷術,15世紀才傳到歐洲;造紙術公元2世紀出現於中國,7世紀傳到日本,8世紀向西傳到中亞,10世紀到北非,12世紀到西班牙,13世紀到北歐。
文明之間最吸引人注目的和最重要的交往是來自一個文明的人戰勝、消滅或征服來自另一個文明的人。這些交往一般來說不僅是暴力的,還是短暫的,而且僅僅是斷斷續續地發生的。
2.沖擊:西方的興起。歐洲基督教文明作為一個獨特的文明最早出現於8世紀和9世紀。11-13世紀之間,歐洲人借鑒了伊斯蘭文明和拜占庭文明的適當因素,並使這一遺產適應於西方的特殊條件和利益,在此推動下,歐洲文明開始發展。12和13世紀期間,西方人建立了對地中海的有效統治。到1500年,歐洲順利進行了文化上的文藝復興。社會多元主義、擴大的商業和技術成就為一個全球政治的新紀元提供了基礎。
文明之間斷斷續續的或有限的多方向的碰撞,讓位於西方對所有其他文明持續的、不可抗拒的和單方向的沖擊。15世紀到18世紀,整個西半球和亞洲的一些重要部分被置於歐洲的統治和控制之下。1800年歐洲人或前歐洲的殖民地控制了地球表面土地的35%,1878年,這個數字是67%;1914年為84%。在歐洲擴張過程中,安第斯文明和中美洲文明被有效消滅了,印度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同非洲文明一起被征服,中國受到滲透並從屬於西方文明,只有俄羅斯、日本和衣索比亞這三個在高度集權的帝國權威統治下的文明得以抵抗西方的沖擊,並維持了有意義的獨立存在。這四百年之久的文明間關系是由其他社會對西方文明的從屬所構成的。
西方擴張的直接根源是技術,如航海工具、軍事能力。西方贏得世界不是通過其思想、價值觀或宗教的優越,而是通過它運用有組織的暴力方面的優勢。
到1910年,世界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比以往人類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都更加連為一體。此時,文明意味著西方文明,國際法意味著西方國際法,國際體系是西方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其主體是主權而文明化的民族國家及其所控制的殖民地領土。這一由西方所確定的國際體系的出現,是公元1500年以後的幾個世紀中全球政治的重大發展。
1917年,由於俄羅斯革命,民族國家沖突之外又加上了意識形態沖突,首先是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和自由民主之間的沖突,然後是後兩者之間的沖突。在冷戰中,這些意識形態體現在兩個超級大國的身上,兩者都根據自己的意識形態來確定自己的認同,兩者又都不是歐洲傳統意義上的民族國家。
馬克思主義是歐洲文明的產物。但它既沒有在那兒紮根,沒有在那兒取得成功,而現代化的和革命的精英把它引入到非西方社會。
3.相互作用:一個多文明的體系。在20世紀,文明之間的關系從一個文明對所有文明單方向影響所支配的階段,走向所有文明之間強烈的、持續的和多方向的相互作用的階段。這時,西方的擴張終結了,對西方的反抗開始了。西方的力量相對於其他文明的力量不規則地下降了,雖然時有中斷和倒轉。
20世紀重大的意識形態包括自由主義、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社團主義、馬克思主義、社會民主、保守主義、國家主義、法西斯主義和基督教民主,它們在一點上是共同的,即它們都是西方文明的產物,沒有任何一個其他文明產生過一個重要的政治意識形態。然而,西方從未產生過一個主要的宗教。世界上偉大的宗教無不是非西方文明的產物,而且,大多數情況下是先於西方文明產生的。當世界走出其西方階段時,代表晚期西方文明的意識形態衰落了。它們的地位被宗教和其他形式的以文明為基礎的認同和信奉所取代。西方所造成的文明間的政治思想沖突正在被文明間的文化和宗教沖突所取代。
全球政治地理因此從1920年的一個世界走向20世紀60年代的三個世界,然後走向20世紀90年代的6個以上的世界。與此相伴的是,1920年的西方全球帝國收縮為20世紀60年代的較為有限的「自由世界」,然後進一步收縮為20世紀90年代的更為有限的「西方」。
每一個文明都把自己視為世界的中心,並把自己的歷史當作人類歷史主要的戲劇性場面來撰寫。與其他文明相比較,西方可能更是如此。到二十世紀末已膨脹為普遍的和狹隘的自負,自以為歐洲的西方文明現在是世界的普遍文明。
五、普世文明:含義
1.含義
總的來說,人類在文化上正在趨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價值觀、信仰、方向、實踐和體制。在所有社會里,人類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價值觀。
「普世文明」一詞可以用來指文明社會所共有的東西,這些使它們區別於原始社會和野蠻人。它可以指西方文明中的許多人和其他文明中的一些人目前所持有的假定、價值觀和主張。這可以被稱為「達沃斯文化」。達沃斯人控制了幾乎所有的國際機構、許多世界管理機構,以及大量的世界政治和軍事職位。達沃斯文化因此極為重要。
普世文化,還意味著一種思想得到發展。即西方消費模式和大眾文化在全世界的傳播正在創造一個普世文明。
對於普遍大眾文化,人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傳媒,而非消費品。美國對全球電影、電視和錄像業地控制甚至超過了它對飛機製造業的控制。1993年全世界最受關注的100部影片中有88部都是美國片,兩家美國組織和兩家歐洲組織控制了全球范圍的新聞收集和新聞傳播。這一情況反映了兩個現象。第一是人類對愛情、性、暴力、神秘事物、英雄主義的財富的普遍興趣;第二是受利益驅使的公司,主要是美國公司,利用這些興趣來達到自身目的的能力。然而,幾乎沒有或完全沒有證據證明下述假設:普遍的全球通訊的出現正在導致觀點和信仰的趨同,而人們會根據自己先前存在的價值觀和觀點來解釋這些通訊。
全球通訊是西方權力最重要的當代表現形式之一。然而西方的這一霸權鼓勵了非西方社會中的民粹主義政治家譴責西方的文化帝國主義,並集結他們的公眾來保護其本土文化的延續和完整。因此,西方控制全球通訊的程度是非西方民族對西方不滿和敵視的重要根源。
2.語言
任何文化或文明的主要因素都是語言和宗教。如果一種普遍的文明正在出現,那就應當出現一種普遍的語言和普遍宗教的趨勢。在人類歷史上,不斷出現通用語言。在古代世界和中世紀世界是拉丁語,在西方幾個世紀中是法語,在非洲的許多地區是斯瓦西里語,20世紀後半葉,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區是英語。
通用語言存在的前提是存在著相互分離的文化。通用語言是處理語言差異和文化差異的方式,而不是消滅它們的方式。它是交流的工具,而不是認同和社會群體的根源。
語言和權力。語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權力的分配。使用的最廣泛的語言——英語、漢語普通話、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和俄語,都是或者曾是帝國的語言。這些帝國曾積極促進其他民族使用它們的語言。權力分配的變化產生了語言使用的變化。
假如在遙遠的的未來某一天,中國取代了西方成為世界占優勢的文明,英語作為世界的共同語言就將讓位於漢語普通話。
3.宗教
20世紀末,宗教在世界各地出現了全球性的復興,這一復興包含了宗教意識的加強和原教旨主義運動的興起,它因此擴大了宗教之間的差異。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是兩個改宗力最強的宗教。西方基督徒1900年約佔世界人口的26.9%,1980年佔30%。穆斯林增加得更快。從1900年的12.4%增長到1980年的18%。基督教主要是通過使人皈依來傳布,而伊斯蘭教則是通過使人皈依和人口繁殖來傳布。
六、普世文明:來源
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產物。普世主義是西方對付非西方文明社會的意識形態。普世文明的思想在其他文明中幾乎得不到支持。非西方把西方視為普遍的東西視為西方的。西方人宣布為有益的全球一體化先兆的東西,卻被非西方人宣布為邪惡的西方帝國主義。
人們往往根據他們與別人的不同之處來界定自己的身份。隨著通信、貿易和旅遊的增長,擴大了文明之間的相互作用,人們日益賦予其文明認同以更大的重要性。在一個日益全球化的世界裡,文明的、社會的和種族的自我意識加劇了。
七.西方與現代化
普世文明的出現,也被看作是自18世紀以來持續進行的廣泛的現代化進程的結果。現代化包括工業化、城市化,以及識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會動員程度的提高和更復雜的、多樣化的職業結構。它是始於18世紀的科學知識和工程知識驚人擴張的產物。這一擴張使得人類可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控制和營造他們的環境。
現代化是一個革命進程。現代社會中的人的態度、價值觀、知識和文化極大地不同於傳統社會。作為第一個實現現代化的文明,西方首先獲得了具有現代化的文化。當其他社會獲得類似的教育、工作、財富和階級結構的模式時,這一現代西方文化將成為世界的普遍文化。
使西方區別於其他文明的主要特徵有:
1.古典遺產。包括希臘哲學、理性主義、羅馬法、拉丁語和基督教。
2.天主教和新教。從歷史上來說,這是西方文明唯一最重要的特徵。
3.歐洲語言。被寬泛地劃分為羅曼語系和日耳曼語系。
4.精神權威和世俗權威的分離。在整個西方歷史上,先是唯一的教會然後是許多教會與國家並存。上帝和皇帝,教會和國家,精神權威和世俗權威,在西方文化中始終普遍地是二元的。除西方文明之外,只是在印度文明中也才有宗教和政治如此明顯的分離。作為西方文明象徵的教會與國家之間的分離和一再出現的沖突,在其他文明中並不存在。這種權威的分裂極大地有利於西方自由的發展。
5.法治。法制是一個文明社會的核心觀念,繼承於羅馬,發展於英國。法治的傳統為憲政和人權保護奠定了基礎。而在大多數其他文明中,法治在影響思想和行為方面是一個不很重要的因素。
6.社會多元主義。歷史上,西方社會一直是非常多元化的。西方的獨特性是多樣化自主集團的興起和延續,它們並非建立在血緣關系和婚姻基礎上。大多數西歐社會包括相對強大和自主的貴族的力量、大量農民和雖然為數不多但很重要的商賈階級。在大多數歐洲國家,封建貴族的力量在限制絕對君主制穩固紮根的能力方面特別重要。歐洲的多元性與同時存在於俄羅斯、中國、奧斯曼帝國和其他非西方社會中的市民社會的貧困、貴族的虛弱和中央集權的官僚帝國形成了鮮明對比。
7.代議機構。社會的多元性最初導致了等級、議會和其他代表貴族、教士、商人和其他集團的利益的機構,這些機構提供了在現代化過程中演變為現代民主體制的代議制形式,並成為擴大政治參與的工具。沒有任何其他的當代文明具有與之相比的可以追溯到1000年以前的代議機構的傳統。
8.個人主義。個人主義產生於14和15世紀,到17世紀在西方被普遍接受。在20世紀的各文明中,個人主義仍然是西方的顯著標志。但是,這一在西方被視為最重要的價值觀,在世界范圍內最不重要。西方人和非西方人都一再把個人主義視為西方主要的區分標志。
上述這些因素單獨來說,幾乎沒有一個是西方獨有的。然而,所有這些因素的結合卻是西方獨有的,是它們賦予了西方獨特性。它們至少形成西方文明必不可少的持續不變的部分核心內容。它們是西方之為西方的東西,但不是西方之為現代的東西。它們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使西方能夠在實現自身和世界的現代化中起帶頭作用的因素。
八、對西方和現代化的回應
西方的擴張促進了非西方社會的現代化和西方化。這些社會的政治領袖和知識領袖用以下三種方式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對西方的影響作出回應:
1.拒絕主義。19世紀期間,西方的權力使得非西方社會越來越難以堅持,而且最終不可能堅持純粹的排斥主義戰略。20世紀交通和通信的改善以及全球范圍的相互依賴,極大地提高了排斥的代價。在一個現代性開始占壓倒優勢和高度相互依賴的世界裡,完全拒絕現代化和西方化幾乎是不可能的。
2.基馬爾主義(凱末爾主義)。即擁護現代化和西方化。這意味著一個困難的和痛苦的做法:摧毀已經存在了許多世紀之久的文化,用從另一個文明引入的全新的文化來取代它。
3.改良主義。試圖把現代化同社會本土化的主要價值觀、實踐和體制結合起來。可以理解,在非西方的精英中,這種選擇一直是最流行的。
關於現代化和西方化。現代化並不一定意味著西方化。非西方社會在沒有放棄它們自己的文化和全盤採用西方價值觀、體制和實踐的前提下,能夠實現並已經實現了現代化。世界正在從根本上變得較多現代化和較少西方化。
7、高中語文書第五冊 讀書筆記一篇
諸葛亮誤用馬謖,致使街亭失守。孔明在西城中,准備啟程。等他安排停當,司馬懿引大軍15萬蜂擁而來。當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五千軍士,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到這個消息,盡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旗竟皆藏匿,諸軍各收城鋪。打開城門,每一門用上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而孔明披鶴髦,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馬司懿來到城下,見到諸葛亮焚香操琴,笑容可掬。司馬懿嚇壞了,立即叫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急速退去。司馬懿之子司馬昭問: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退兵?司馬懿說:「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孔明見魏軍退去,撫掌而笑,眾官無不駭然。諸葛亮說:司馬懿料吾平生謹慎,不曾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我們兵只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去,必為之所擒。
我們可以用如下的博弈矩陣來表示這個博弈:
這個博弈中,「進攻」是司馬懿的「占優策略」。該博弈有兩個納什均衡,即:(司馬懿「進攻」,諸葛亮「守城」);(司馬懿「進攻」,諸葛亮「棄城」)。然而,司馬懿不知道自己和對方在不同行動策略下的支付,而諸葛亮知道。他們對博弈結構的知識是不對稱的:諸葛亮擁有比司馬懿較多的知識。當然這種知識的不對稱完全是諸葛亮「製造出來的」。
司馬懿是如何推理的呢?司馬懿的推理是「歸納的」。司馬懿說:「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在司馬懿看來,諸葛亮一生都是謹慎的,既然諸葛亮一生沒有冒險,此次也肯定不會冒險,諸葛亮有埋伏。司馬懿在「攻城」和「撤退」之間作出「撤退」的選擇。
在這里,司馬懿歸納作出了一個錯誤的策略選擇。盡管如此,我們不能說司馬懿是不理性的。司馬懿作出錯誤的策略選取,是由於不完全信息造成的。在孔明-司馬懿的博弈中,孔明做出的空城假象,目的就是讓司馬懿感到「攻城」有較大的失敗的可能。如果我們用概率論的術語來說,諸葛亮的做法是加大司馬懿對進攻失敗的主觀概率。此時,在司馬懿看來,「攻城」失敗的可能性較大,而「撤退」的期望效用大於「攻城」的期望效用。即:司馬懿認為,「攻城」的期望效用低於「撤退」的效用。諸葛亮惟有通過這個辦法,才能讓司馬懿退兵。
我知道是囚徒困境
就是AB兩個囚徒 被抓住後 關在兩個不同囚室
如果兩個都不招供 則每人只判三年 如果都招供 則每人判五年
如果一個招供 另一個不招供 則招供的判一年 不招供的判十年
最好的結果當然是兩個人都不招供 但是由於信息不對稱
對A來說如果B不招供 則他招供好一些 如果B招供 他也是招供好一些
則招供是他的占優策略 他會選擇招供
同樣分析B 也 會選擇招供
最終結果是兩人都招工 並為達到兩人都不招供的最優選擇
這就是囚徒困境
一般經濟學書上都會講
囚徒末路
「囚徒困境」是博弈論里最經典的例子之一。它的模型是這樣的:
兩個嫌疑犯(A和B)作案後被警察抓住,隔離審訊;警方的政策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如果兩人都坦白則各判8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10年;如果都不坦白則因證據不足各判1年。
在這個例子里,博弈的參加者就是兩個嫌疑犯A和B,他們每個人都有兩個策略即坦白和不坦白,判刑的年數就是他們的支付。可能出現的四種情況:A和B均坦白或均不坦白、A坦白B不坦白或者B坦白A不坦白,是博弈的結果。A和B均坦白是這個博弈的納什均衡。這是因為,假定A選擇坦白的話,B最好是選擇坦白,因為B坦白判8年而抵賴卻要判十年;假定A選擇抵賴的話,B最好還是選擇坦白,因為B坦白判不被判刑而抵賴確要被判刑1年。即是說,不管A坦白或抵賴,B的最佳選擇都是坦白。反過來,同樣地,不管B是坦白還是抵賴,A的最佳選擇也是坦白。結果,兩個人都選擇了坦白,各判刑8年。在(坦白、坦白)這個組合中,A和B都不能通過單方面的改變行動增加自己的收益,於是誰也沒有動力游離這個組合,因此這個組合是納什均衡。
囚徒困境反映了個人理性和集體理性的矛盾。如果A和B都選擇抵賴,各判刑1年,顯然比都選擇坦白各判刑8年好得多。當然,A和B可以在被警察抓到之前訂立一個"攻守同盟",但是這可能不會有用,因為它不構成納什均衡,沒有人有積極性遵守這個協定。
海盜分金
經濟學上有個「海盜分金」模型,是說5個海盜搶得100枚金幣,他們按抽簽的順序依次提方案:首先由1號提出分配方案,然後5人表決,超過半數同意方案才被通過,否則他將被扔入大海喂鯊魚,依此類推。
假定「每人海盜都是絕頂聰明且很理智」,那麼「第一個海盜提出怎樣的分配方案才能夠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推理過程是這樣的:
從後向前推,如果1至3號強盜都餵了鯊魚,只剩4號和5號的話,5號一定投反對票讓4號喂鯊魚,以獨吞全部金幣。所以,4號惟有支持3號才能保命。
3號知道這一點,就會提出「100,0,0」的分配方案,對4號、5號一毛不拔而將全部金幣歸為已有,因為他知道4號一無所獲但還是會投贊成票,再加上自己一票,他的方案即可通過。
不過,2號推知3號的方案,就會提出「98,0,1,1」的方案,即放棄3號,而給予4號和5號各一枚金幣。由於該方案對於4號和5號來說比在3號分配時更為有利,他們將支持他而不希望他出局而由3號來分配。這樣,2號將拿走98枚金幣。
同樣,2號的方案也會被1號所洞悉,1號並將提出(97,0,1,2,0)或(97,0,1,0,2)的方案,即放棄2號,而給3號一枚金幣,同時給4號(或5號)2枚金幣。由於1號的這一方案對於3號和4號(或5號)來說,相比2號分配時更優,他們將投1號的贊成票,再加上1號自己的票,1號的方案可獲通過,97枚金幣可輕松落入囊中。這無疑是1號能夠獲取最大收益的方案了!答案是:1號強盜分給3號1枚金幣,分給4號或5號強盜2枚,自己獨得97枚。分配方案可寫成(97,0,1,2,0)或(97,0,1,0,2)。
「海盜分金」其實是一個高度簡化和抽象的模型,體現了博弈的思想。在「海盜分金」模型中,任何「分配者」想讓自己的方案獲得通過的關鍵是事先考慮清楚「挑戰者」的分配方案是什麼,並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收益,拉攏「挑戰者」分配方案中最不得意的人們。企業中的一把手,在搞內部人控制時,經常是拋開二號人物,而與會計和出納們打得火熱,就是因為公司里的小人物好收買。
1號看起來最有可能喂鯊魚,但他牢牢地把握住先發優勢,結果不但消除了死亡威脅,還收益最大。這不正是全球化過程中先進國家的先發優勢嗎?而5號,看起來最安全,沒有死亡的威脅,甚至還能坐收漁人之利,卻因不得不看別人臉色行事而只能分得一小杯羹。
不過,模型任意改變一個假設條件,最終結果都不一樣。而現實世界遠比模型復雜。
首先,現實中肯定不會是人人都「絕對理性」。回到「海盜分金」的模型中,只要3號、4號或5號中有一個人偏離了絕對聰明的假設,海盜1號無論怎麼分都可能會被扔到海里去了。所以,1號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他的海盜兄弟們的聰明和理性究竟靠得住靠不住,否則先分者倒霉。
如果某人偏好看同夥被扔進海里喂鯊魚。果真如此,1號自以為得意的方案豈不成了自掘墳墓!
再就是俗話所說的「人心隔肚皮」。由於信息不對稱,謊言和虛假承諾就大有用武之地,而陰謀也會像雜草般瘋長,並借機獲益。如果2號對3、4、5號大放煙幕彈,宣稱對於1號所提出任何分配方案,他一定會再多加上一個金幣給他們。這樣,結果又當如何?
通常,現實中人人都有自認的公平標准,因而時常會嘟嚷:「誰動了我的乳酪?」可以料想,一旦1號所提方案和其所想的不符,就會有人大鬧……當大家都鬧起來的時候,1號能拿著97枚金幣毫發無損、鎮定自若地走出去嗎?最大的可能就是,海盜們會要求修改規則,然後重新分配。想一想二戰前的希特勒德國吧!
而假如由一次博弈變成重復博弈呢?比如,大家講清楚下次再得100枚金幣時,先由2號海盜來分……然後是3號……這頗有點像美國總統選舉,輪流主政。說白了,其實是民主形式下的分贓制。
最可怕的是其他四人形成一個反1號的大聯盟並制定出新規則:四人平分金幣,將1號扔進大海……這就是阿Q式的革命理想:高舉平均主義的旗幟,將富人扔進死亡深淵……
制度規范行為,理性戰勝愚昧!
如果假設變為,是10人分100枚金幣,投票50%或以上才能通過,否則他將被扔入大海喂鯊魚,依此類推。50%是問題的關鍵,海盜可以投自己的票。因此如果剩下兩個人,無論什麼方案都會被通過,即100,0。
往上推一步,3個人時,倒數第三個人知道如果出現兩個人的情況,因此它會團結第一個人,給他一個金幣
「往前推一步。現在加一個更兇猛的海盜P3。P1知道———P3知道他知道———如果P3的方案被否決了,游戲就會只由P1和P2來繼續,而P1就一枚金幣也得不到。所以P3知道,只要給P1一枚金幣,P1就會同意他的方案(當然,如果不給P1一枚金幣,P1反正什麼也得不到,寧可投票讓P3去喂魚)。所以P3的最佳策略是:P1得1枚,P2什麼也得不到,P3得99枚。
P4的情況差不多。他只要得兩票就可以了,給P2一枚金幣就可以讓他投票贊同這個方案,因為在接下來P3的方案中P2什麼也得不到。P5也是相同的推理方法只不過他要說服他的兩個同伴,於是他給每一個在P4方案中什麼也得不到的P1和P3一枚金幣,自己留下98枚。
依此類推,最終P10的最佳方案是:他自己得96枚,給每一個在P9方案中什麼也得不到的P2、P4、P6和P8一枚金幣。
結果,「海盜分金」最後的結果是P1、P2、P3、P4、P5、P6、P7、P8、P9、P10各可以獲得0、1、0、1、0、1、0、1、0、96枚金幣。
在「海盜分金」中,任何「分配者」想讓自己的方案獲得通過的關鍵是,事先考慮清楚「挑戰者」的分配方案是什麼,並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收益,拉攏「挑戰者」分配方案中最不得意的人們。
真地是難以置信。P10看起來最有可能喂鯊魚,但他牢牢地把握住先發優勢,結果不但消除了死亡威脅,還獲得了最大收益。而P1,看起來最安全,沒有死亡的威脅,甚至還能坐收漁人之利,但卻因不得不看別人臉色行事,結果連一小杯羹都無法分到,卻只能夠保住性命而已。
博弈論
博弈論是二人或多人在平等的對局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目標的理論。博弈論是研究互動決策的理論。博弈可以分析自己與對手的利弊關系,從而確立自己在博弈中的優勢,因此有不少博弈理論,可以幫助對弈者分析局勢,從而採取相應策略,最終達到取勝的目的。博弈的類型分為: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完全信息博弈、非完全信息博弈、靜態博弈、動態博弈,等等。
博弈的分類
博弈分為靜態博弈和動態博弈。靜態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兩個參與人同時選擇或兩人不同時選擇,但後行動者並不知道先行動者採取什麼樣的具體行動。對雙方來說,都容易形成混沌的行為重組,由於規則的嚴密與精細,任何人因時間問題、資金問題、心理問題等等,致使在多次均衡後直到不明不白地造成大輸,參與靜態博弈和動態博弈的大部分都是這種人。動態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兩個參與人有行動的先後順序,且後行動者能夠觀察到先行動者所選擇的行動。在動態博弈中,對參與人的先行動的一方稱決策人,根據初擇樣本的選取標准進行認定,然後對樣本行為特性進行分類,確定決策人的每一次背景信息特性。用人人十分關心的行為概率常數進行求解,這就明顯的看出優勢的大小和概率分布。動態和靜態博弈本身就是一個國,也會出現均衡,博弈的最終結果都是國大於正。
根據參與者能否形成約束性的協議,以便集體行動,博弈可分為合作性博弈和非合作性博弈。納什等博弈論專家研究得更多的是非合作性博弈。
所謂合作性博弈是指參與者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與其他參與者談判達成協議或形成聯盟,其結果對聯盟方均有利;而非合作性博弈是指參與者在行動選擇時無法達成約束性的協議。人們分工與交換的經濟活動就是合作性的博弈,而囚徒困境以及公共資源悲劇都是非合作性的博弈。
博弈又分靜態博弈和動態博弈。
靜態博弈指參與者同時採取行動,或者盡管參與者行動的採取有先後順序,但後行動的人不知道先採取行動的人採取的是什麼行動。
動態博弈指參與者的行動有先後順序,並且後採取行動的人可以知道先採取行動的人所採取的行動。
從知識的擁有程度來看,博弈分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信息是博弈論中重要的內容。完全信息博弈指參與者對所有參與者的策略空間及策略組合下的支付有「完全的了解」,否則是不完全信息博弈。嚴格地講,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參與者的策略空間及策略組合下的支付,是博弈中所有參與者的「公共知識」的博弈。對於不完全信息博弈,參與者所做的是努力使自己的期望支付或期望效用最大化。
優先預測勝利前作出的競爭是博弈。——《博弈文化盛宴》
以此博弈哲學語言也可體現出以下四種博弈分類:
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其中策略性博弈應屬於完全信息靜態博弈,而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則包括擴展性博弈和重復博弈等;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則是以貝葉斯均衡等理論完成對混合策略的重新解釋,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則是完美貝葉斯均衡為核心概念的信號博弈。
變通
李密牛角掛書。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管寧割席分坐。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後終於事業有成!
匡衡鑿壁偷光。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車胤囊螢夜讀。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陳平忍辱苦讀書。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范仲淹斷齏劃粥。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司馬光警枕勵志。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玄奘苦學佛法。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岳飛學藝。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厲歸真學畫虎。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改革開放
中國改革開放成就斐然,通過這個大改革、大開放,實現了三個偉大的轉折: 第一個偉大轉折就是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第二個偉大轉折是從封閉半封閉的社會向全方位開放的社會轉變;第三個偉大轉折是人民的生活從溫飽轉向基本小康的社會轉變。 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不可能實現三個偉大轉變,所以,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來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而且提出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才能發展社會主義,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我說這兩段話,高度概括了我們為什麼要改革,為什麼改革是必由之路,為什麼是當代中國命運的抉擇,如果不改革開放,不可能發展中國,不可能發展社會主義,不可能發展馬克思主義。所以,我們應當深刻的領會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這種高度的理論概括。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創新思想
自己組織哈,讀後感我也沒寫...
8、全球化與民俗保護讀書筆記
《全球化與民俗保護》是2007年2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曉萍
《全球化與民俗保護》:現在國內呼籲民俗保護的人已經不少,但將民俗從生活方式轉化為生存資源和保護理論的對象,還需要加以反思,同時需要提高民俗意識和把握民俗權利。開展相關的大學教育和社會公共教育是現代民俗學的一部分,作者面對全球社會的巨大變遷,闡述全球化背景下保護中國優秀民俗遺產的對象、理論和方法,附帶討論國內外前沿信息,指出中國民俗的游刃度、通透力、青春性、表演水平和對抗現代社會緊張壓力的協調能量,分析可轉型民俗的內在要素、外部類型、文化多樣性和保護方案的策略等,也揭示部分民俗的老境和死因,以期提高人們關注人文文化的整體水平,推動中國的世界「四遺產」保護,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