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整個西部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整個西部

發布時間: 2023-05-24 18:34:12

1、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的社會影響

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將突破傳統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模式,達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務在內的綜合性自由貿易協議。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將對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產生重要影響,可能將整合亞太的兩大經濟區域合作組織,亦即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和東南亞國家聯盟重疊的主要成員國,將發展成為涵蓋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大多數成員在內的亞太自由貿易區,成為亞太區域內的小型世界貿易組織(WTO)。
目前中國尚未加入該協定,但未來不排坦棗除中國在適宜的時候提出加入。從短期看,該協定或對中國的對外貿易形成某種程度的沖擊,但從長期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個多邊貿易安排都無法將非協定國家和地區排除於國際貿易體系之基李外,搏信遲否則其自身發展將大為受限。

2、第一次提出現代金融體系是在十幾大

現代金融體系是在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

現代金融體系,指一個經濟體(國家或地區等)中資金與資產流動的基本框架,由專門的體制、機制、制度和規范共同制約;它以資本市場為基礎,具有支付清算、資源配置、信息傳遞、控制風險與管理財富的功能。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和安全高效是現代金融體系的總要求。其成熟度和完備性可通過經營能力、資源配置能力、政策傳導能力、資產流動能力、資產定價能力以及發展創新能力等來反映。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現代金融體系已成為現代市場經濟的核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它一般由現代金融市場體系、調控體系、監管體系以及環境體系四個方面構成。
現代金融市場信凳顫體系由金融市場、金融市場直接參與者以及相應的市場規則構成。金融市場是體現不同金融資產交易方式的各類資本市場,金融市場直接參與者則包滑敗含金融產品與服務的提供企業(信託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產品與服粗蠢務的消費者以及金融中介服務組織等。

3、美國作為世界經濟強國的優勢及趨勢

美國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這一點也為嚴密的定量分析所證實。(註:張幼文、黃仁偉:《2003中國國際地位報告》,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年4月版,160-172頁。)邁克爾•波特在他的《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對美國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競爭優勢作了分析。近20年過去了,美國的競爭優勢又發生了何種變化呢?本文試圖從製造業和服務業入手,揭示當代美國的競爭優勢。根據邁克爾•波特的有關論述,一國的競爭優勢是指有別於其他國家、並最終能增強本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多種因素的最佳組合,在這里也可以理解為一國支撐其產業競爭力的環境。
一、美國天然資源性產業和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上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時期,美國部分產業進入國際市場,生產率躍居世界各國之首,開始確立其全球製造業中心的地位,進而成為全球經濟霸主。
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有率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生產同類產品的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根據邁克爾•波特的產品的國際市場佔有率統計,在上世紀70年代初,列國際市場佔有率前50位美國產業中,不僅有高度依賴天然資源的美國傳統產業(如黃豆、大米、小麥、煤炭等),也有工業化社會的代表性產業,如飛機、電腦、電子管、有機化學品、辦公事務機器等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顯示美國優勢產業的多樣性。(註: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中文版),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頁。)
至10多年後的1985年,從列入國際市場佔有率前50位的美國產業來看,美國產業的優勢產業格局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即天然資源性產業(如玉米、甜菜、煙草等)、技術與資本密集型產業(如飛機、醫療設備等)依然並存。與70年代初相比,美國與其他國家出口結構逐漸升級形成鮮明對照,在列入國際市場佔有率前50位的美國產業中,以天然資源為主的產業從 19個增加到了22個,天然資源性產業的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達到了24.2,遠高於日本和德國。(註: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中文版),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98頁。)
1985年以來,美國經濟最大的變化是增長強勁,由此美國重新恢復了經濟強國的信心。2000年美國商品貿易出口佔世界出口總額的12%,市場佔有率高於這一比率的商品有43類(見表1),這些商品相對於其他美國出口商品而言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這些商品佔美國當年全部出口的64.8%。在43類商品中,屬於以天然資源為主的產業有8個。
表1 2000年美國43類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商品
SITC 商品類名 順序 世界市場
佔有率(%)
263 棉花 1 48.4
598 其他混合的化工產品 2 42.5
222 大豆、花生 3 42.1
792 航空器及其零件 4 36.8
714 引擎及其零件 5 32.1
774 醫療用電器設備 6 30.2
874 測量分析用儀器 7 29.2
723 建築用機器及零件 8 28.0
122 煙草 9 25.0
541 葯品 10 24.5
041 小麥 11 24.0
728 工業用加工機械及零件 12 22.1
784 汽車零件、附屬品及其他 13 21.9
251 紙漿 14 20.9
625 橡膠輪胎、內胎及其他 15 20.5
081 飼料、豆粕、植物油渣 16 20.3
713 內燃機及其零件 17 20.0
743 鼓風機、壓縮機、離心機等 18 19.1
582 酚醛、聚酯等重合物 19 18.9
892 報刊雜志、票證等印刷品 20 18.8
011 食用動物肉 21 18.5
699 鎖、裝璜用和傢具用金屬飾品 22 18.0
741 加熱用或冷卻用設備及零件 23 17.7
776 真空管、晶體管、集成電路 24 17.4
511 碳氫化合物及其誘導體 25 17.3

898 樂器、音像紀錄媒介 26 17.1
752 自動數據處理設備 27 16.9
745 其他非電動式機械和工具 28 16.8
759 751、752的附屬品和零件 29 16.6
744 起重等搬運物品用機械 30 16.5
736 金屬加工機械及零件 31 16.2
893 其他人造塑料製品 32 16.1
772 電路開關、連接設備 33 15.3
057 水果 34 14.2
773 電纜、絕緣材料等輸電設備 35 13.5
583 聚乙烯等誘導體 36 13.4
651 紡織紗線 37 13.0
778 其他電氣設備 38 12.8
749 軸承等非電動式機械的零件 39 12.4
782 貨車及特種車輛 40 12.4
771 變壓器、整流器等電氣元件 41 12.1
515 有機化合物 42 12.1
514 谷氨酸、糖精等氮化合物 43 12.1

資料來源:筆者根據聯合國《2000國際貿易統計年鑒》數據計算。
需要指出的是,邁克爾•波特使用的是「國際貿易標准分類」(SITC)4位和5位分類的數據。由於聯合國《國際貿易統計年鑒》自1994年起只公布3位分類的數據,根據這一數據計算出的國際市場佔有率普遍低於邁克爾•波特計算的結果,因此表1不能簡單與上述70年代初和1985年數據相比。盡管如此,表1說明,在當今美國的競爭優勢中形成的優勢產業仍然集中於天然資源性產業、技術密集型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
表1與美國1985年數據相比,競爭力突顯的是:SITC263;競爭力增強的是:122、541、774;競爭力基本保持不變的是:222、792、874;競爭力下降的是:651;競爭力喪失的是:321的煤和焦炭、241的原木,這兩類產業曾經是1985年美國的優勢產業。
在表1中,有14類商品(即598、874、728、 784、713、743、582、741、744、736、778、772、749、782)是美國、日本和德國三國共有的,都是三國各自的競爭力較強的產業。美國在這14類商品中有11類商品的國際市場佔有率高於日本和德國。這說明,美國這一世界頭號經濟強國是建立在比日本和德國更廣泛、競爭力更強大的產業群基礎之上的。
二、美國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
與服務業在許多國家中的經濟地位不斷上升一樣,服務貿易在世界經濟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當今,一國的國際經濟地位的確立和提升不權通過貨物貿易,而且還通過服務貿易來實現;一國競爭優勢不僅體現在能否形成競爭力強的製造業,還體現在能否形成競爭力強的服務業。
與日本和德國相比,在美國的競爭優勢中形成的服務貿易的競爭力要強大得多。美國不僅是世界最大的服務貿易出口國,也是最大的服務貿易進口國。2000年美國服務貿易出口額達2908.8億美元,佔全球的19.7%,進口額達2170.7億美元,佔全球的14.5%,並實現738.1億美元的盈餘。
從表2可以看出,美國在服務貿易中的許多項目上如旅遊服務、政府服務和大部分其他民間服務貿易有很強的競爭力,這導致服務貿易整體上出口大於進口。根據表2,美國在四個服務貿易大類中最具競爭力的是「運輸與旅遊以外的民間服務貿易」,在這類服務貿易中,依據國際競爭力的大小,前五大服務貿易領域依次是文化與娛樂服務、建築服務、計算機與信息服務、專利等使用費(技術貿易)。
表2 2000年美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 單位:10億美元;%
出口 進口 進出口收支 競爭
力指數

運輸服務 50.95 65.27 -14.32 -12.3
旅遊服務 97.45 66.85 30.60 18.6
政府服務貿易 18.77 16.01 2.76 7.9
運輸與旅遊以外的民間服務貿易 123.71 68.94 54.77 28.4
電訊服務 4.09 5.80 -1.71 17.3
建築服務 5.26 0.42 4.84 85.2
保險服務 2.41 9.20 -6.79 -58.5
金融服務 17.04 4.49 12.55 58.3
計算機與信息服務 4.90 1.04 3.86 65.0
專利等使用費 38.03 16.10 21.93 40.5
其他商業服務 45.56 31.76 13.80 17.8
文化與娛樂服務 6.42 0.13 6.29 96.0
合計 290.88 217.07 73.81 14.5

競爭力指數=(出口-進口)/(出口+進口)×100
資料來源:筆者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收支統計年鑒2001》的數據計算。
文化和娛樂服務
美國歷史雖短,但卻在舞蹈、音樂、電影、戲劇等領域為人類貢獻了許多老少咸宜、長盛不衰的作品,例如充滿想像力的現代舞蹈、為各國兒童帶來歡樂的迪斯尼樂園及相關產品、「好萊塢」電影」等無不風靡世界。美國文化和娛樂服務在世界的傳播,不僅給美國帶來了滾滾財源(例如好萊塢電影在全球的票房收入佔到全世界電影票房收入的80%以上),而且通過這種文化輸出,美國的競爭優勢更鞏固也更豐富。
建築服務
以鋼鐵為中心的產業革命推動了美國建築工程學的發展,電梯和鋼筋混凝土的發明,導致出現了美國首創的建築形式——摩天大樓,它被認為體現了美國精神。以後,美國始終依靠先進的設計理念和高科技,始終站在世界建築的前沿。目前,美國有世界最大的建築工程事務所,匯集了世界各國頂尖的建築大師(如貝聿銘等)。近年各國普遍重視城市建設和城市形象,許多國家的城市都出資讓美國人設計其標志性建築(如上海的金茂大廈、東京的國際論壇廣場等)或整個街區。
計算機與信息服務
上世紀40年代中期以來,世界上第一台台式電子計算機、第一隻半導體晶體管、第一塊集成電路都誕生在美國,因此美國一直是世界信息技術的領導者。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美國本國以及各國對信息服務的巨大需求。從80年代開始,美國的信息服務業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率,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美國政府也對增強本國信息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予以特別的關注,在GATT以及後來的WTO等的多邊談判中,美國一直為本國信息服務業突破各種限制進行不懈的努力。計算機與信息服務中最大的門類是計算機專業服務,它還可以進一步分為計算機系統集成、用戶專用程序設計和專業咨詢與培訓,美國在這三方面的實力都是世界最強的。
金融服務
與國際金融歷史悠久的歐洲國家銀行相比,美國銀行的海外擴張起步較晚。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美國在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領域中霸主地位的確立,美國銀行的國際金融活動才在各方面領先於歐洲的發達國家,並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取得絕對的競爭優勢。在WTO的多邊談判中,美國利用其金融服務貿易的優勢地位,一方面逼迫其他國家按照美國的要求開發金融市場,為本國金融機構在海外尋找利潤源開辟道路,另一方面又注重保護自己的金融市場。例如1995年7月正是由於美國認為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開發程度不夠美國的要價,拒絕給所有成員方最惠國待遇,並單方面退出《全球金融服務貿易協定》,導致這一協定在當時只能成為一個臨時性協定。在美國的服務貿易中,金融服務貿易的增長尤其迅速,1986年至2000年,美國的金融服務貿易額從51.6億美元增長至215.3億美元。(註:The Annual Report of 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CEA,Washington D.C(2002.2).)

專利等使用費(技術貿易) 在知識經濟時代,國際貿易形態向著技術含量不斷提高的方向演進。一國技術貿易地位的提高,不僅可以改善該國的貿易條件,而且還可以促進國民經濟的高效益增長,優化產業結構和出口商品結構,使該國在國際分工中處於有利的地位並反過來進一步促進本國的技術進步。從宏觀上看,美國的科技與經濟實現了這種良性循環。美國技術貿易的發展離不開其知識產權制度的成熟。在20世紀80年代裡根政府為了「復興美國」,出台了被稱之為「偏袒專利權」的政策(ProPatent Policy),主要內容是擴大專利的權利范圍,既重視專利使用費的費率,又提高了侵權賠償費。這一政策從制度上保障了美國保持其技術上的競爭優勢。
在表2中,有較高國際競爭力的還有旅遊服務,這一項目主要包括國際觀光和教育服務兩項內容。其中美國的教育服務的競爭力遠高於旅遊業,因為雖然有世界各國的遊客光顧美國,但也有大量美國人前往世界各國旅遊。而美國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以其自由競爭的學術氛圍吸引著世界各國的留學生,每年在美國各類高校學習的外國留學生超過50萬人,在美外國留學生遠遠多於去國外留學的美國人。美國2000年教育服務出口達102億8700萬美元,這一金額超過了美國傳統出口商品小麥和玉米的總和,而教育的進口則只有21億4000萬美元。
IMF 並沒有公布在表2中的「其他商業服務」的詳細分類數據,根據該統計項目的含義,它類似於OECD服務貿易統計中的「專業服務貿易」。但OECD的這項分類統計並不健全,美國只有部分分類數據。表3反映了美國部分「專業服務貿易」的競爭優勢狀況,可以發現,美國在這一領域具有競爭力的是法律、會計、審計以及咨詢服務,這也是與人們的常識相吻合的。
表3 2000年美國專業服務貿易的競爭力 單位:10億美元;%
出口 進口 進出口收支 競爭
力指數
法律、會計、審計以及咨詢 4.91 2.24 2.67 37.3
廣告與市場調查 0.41 0.76 -0.35 -29.9
研究與開發
工程設計
農業與采礦業的指導
其他專業技術服務 3.97 2.20 1.77 28.7
企業內服務貿易 28.94 22.44 6.50 12.7
合計 39.01 28.42 10.59 15.7

資料來源:筆者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Statistic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2001》的數據計算。
運輸服務、保險服務和廣告與市場調查是美國為數不多的缺乏國際競爭力的服務貿易,可能與在美國的外國服務商競爭力更強,並從美國本國服務商那裡奪得許多市場份額有關。
三、美國競爭優勢要義
雖然每個國家國情各不相同,各國競爭優勢也各有差異,但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總是由一些因素組成的。邁克爾•波特認為,一國產業的競爭優勢由四個基本因素(生產要素、需求條件、支持性產業及相關產業的表現、企業戰略及競爭者)和兩個附加因素(機遇和政府行為)。限於篇幅,這里集中從知識與技術型人力資源、企業競爭環境、企業技術創新環境與企業戰略四個方面來論述美國的競爭優勢,筆者認為,這四個方面都會在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提升一國產業的競爭力。
知識與技術型人力資源
通常,人們的收入水平與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或所掌握技術難易程度的高低成正比,而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與其收入水平成正比。因此高素質人才不僅有助於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也會增加相關的需求。
美國能夠保持科技和經濟領先地位,主要受益於美國一貫重視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自80年代初以來,幾任總統都宣稱要成為「教育總統」,企業也越來越重視培訓和吸收人才。隨著全民、終身教育的深入開展,美國正邁向群眾性知識社會。美國重視教育的標志之一是不斷增加教育投資,美國教育投入已從1989年的3530億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6350億美元,教育投資已佔美國GDP的7%以上,在發達國家名列前茅。柯林頓總統提出,跨入21世紀後,每個小學教室都要與世界聯網,大學升學率要達到25%,以適應新經濟發展的需要。

美國抓住一切機會大力引進人才也是美國獨特的競爭優勢。迄今在美國的留學生達491萬,大約佔全球留學生總數的1/3。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核武器和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問世應用和日新月異,「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實施和航天技術大發展等等,都是在移居美國的科學家們的參與甚至主導下完成的。2001年美國政府又出台了《加強21世紀美國競爭力法》,其目的就是要進一步吸納那些擁有專業技術和技能的、在美國工作但不申請居留的外國人,人才范圍涵蓋科技、法律、藝術等廣泛領域。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美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多、最優勢的科技人才,依靠這一大批頂尖的人才,美國人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美國科學家在世界主要科技文獻上發表的論文最多,美國公民在國內外獲得的專利最多。
企業競爭環境
美國產業是在相互競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絕大多數產業都面臨激烈的國內競爭。美國是世界上反壟斷政策的發源國,對市場壟斷、企業兼並和市場統一定價的做法限制嚴格。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的反壟斷立法以及實踐活動適應了世界經濟變化的需要。里根執政時期以來,美國實施反壟斷政策時更多地考慮到美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地位,把企業兼並看成是增強美國國際競爭力的手段,因而對企業的兼並採取了容忍的態度。在這一時期,美國司法部不再對那些操縱價格、分割市場但沒有公開協議的壟斷進行追究。司法部當時還撤銷了對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的訴訟,與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達成了和解。(註:張德霖:《競爭與反不正當競爭——反不正當競爭法理論實踐與國外法律規范》,人民日報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197頁。)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反壟斷政策繼續延續上述趨勢,最能體現這一點的是被認為美國50多年來最大的反托拉斯案——訴微軟壟斷案。(註:2001年6月,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上訴法院作出裁決,駁回地方法院法官在前一年6月作出的將微軟一分為二的判決,但維持有關微軟有違反反壟斷法行為的判決。2002年11月,美國司法部和微軟達成協議,聯邦法院迅速批准了這一解決方案。)從微軟一案可以看出,進入新經濟時代,美國實施反壟斷政策進一步重視維護美國的整體國際競爭力。因為在新經濟時代,單純用分拆企業來破除壟斷並不能保持和提高一國的競爭力。
企業技術創新環境
美國技術創新的主角是私人企業。2000年全美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中企業佔72.9%,政府部門佔27.1%。經歷了70年代研究與開發相對停滯的時期以後,最近20多年以來,美國的私人企業研究與開發能力有了長足的發展。私人企業的研發經費佔GDP的比重從1985年以前的0.8%左右上升到2000年的1.8%,發明專利數也由90年代初的每年不到10 萬件增加到2000年的超過15萬件。(註:The Annual Report of 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CEA,Washington D.C(2002.2).)
美國企業的科學技術活動與美國的國防建設緊密相連是美國支撐其經濟強國的競爭優勢之一。從40年代的原子能計劃到70年代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龐大的國防相關計劃不僅為企業提供了客觀的研發經費,更重要的是為企業提供了提升技術競爭力的機會。國防工業的發展帶來的技術進步進一步促進了其他製造業的發展,當今美國的優勢產業或多或少與美國國防有關,如飛機製造業、IT產品製造業和電訊服務業等。
此外,美國人不斷進取的冒險精神、大型風險投資公司和NASDAQ市場等融資渠道的存在也是推動美國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方面。
企業戰略
美國企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要素流動的好處,通過對外投資和吸引海外投資在全球范圍進行資源配置,這一戰略可以說是一種「全球要素組合型發展戰略」。(註:張幼文:《當代國家優勢——要素培育與全球規劃》,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222頁。)美國既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對外投資國,也是最大的引資國(2002年除外),在許多行業都擁有富可敵國的跨國公司。

美國公司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地位比任何國家都強。美國公司現在在全球具有戰略意義的地方建立了大約2.3萬個多數控股或少數控股的分公司。多數國外分公司的戰略目標是向當地市場生產和銷售商品和服務。據統計,美國跨國公司在海外生產的產品中,約60%在當地銷售,約30%返銷到美國。(註:〔美〕《外交》2001年5、6月號。)美國跨國公司的實力決定了它對國內外政治經濟的巨大影響,美國跨國公司不僅是當代美國社會的經濟基礎,也是其競爭力的主要來源。
近年美國經濟的成功還要歸功於80年代以來的企業大刀闊斧的重組和精簡。在美國,企業出資人利益更受重視,這有別於德國更重視企業的社會效益和日本更重視企業員工的利益。美國的做法好處是企業可以避免陷於重重利益沖突而不能自拔從而爭得時間上的主動,但容易造成大量企業倒閉和大批裁員的現象。
四、小結——兼論經濟強國競爭優勢的共性
當今世界經濟波詭雲譎,一國不進則退,各國無不為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並在國際經濟舞台上爭得一席之地而全力以赴。一國部分競爭優勢是該國所特有的,比如美國擁有包括廣袤富饒的土地、世界首屈一批的軍事強國地位等的「硬力量」,包括移民國家的開放度、美元牢固的國際貨幣地位、文化和意識形態對其他國家的吸引力,以及控制國際規則和機制的能力等的「軟力量」,都是其他國家所欠缺的競爭優勢。盡管如此,對美國等經濟強國的分析也表明這些國家競爭優勢在許多方面是相同的。
第一,實施既有競爭又有規制的市場經濟制度。自由競爭是市場經濟最基本的運行機制,通過競爭,可以促進企業優勝劣汰,使資源優化組合,提高經濟的效率。但競爭具有兩重性,沒有約束的競爭反過來又會破壞競爭。經濟強國長期的實踐表明,完善的市場經濟除了應該提倡自由競爭、保護競爭以外,還要規范競爭,使得競爭公平、有序、良性。給企業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讓企業在這一環境中實現有序競爭和良性競爭是這些國家提高競爭力和保持較高競爭力的基礎條件之一,也是這些國家走向強國的起點。
第二,重視科學教育的作用,發展知識經濟,注意保護知識產權。大多數經濟強國的戰後競爭優勢更多的並不是來自天然的恩賜,而是通過本國不懈的努力和創造而形成的。在開放經濟的環境下,初級生產要素供給越來越豐富,因而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小。一國只有長期堅持不懈創造性地發展高級生產要素,在能在國家間競爭中脫穎而出。經濟強國的當代經濟發展走的都不是大量消耗資源的粗放經濟道路,而是走依靠建立在包括發達的科學教育、科學的決策和嚴格的管理在內的高級生產要素基礎之上的高效集約經濟道路而實現的。
第三,企業跨國發展已成為經濟強國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進而增強整個國家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環節。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經濟強國普遍按照價值鏈和產業鏈的要求,搶占價值鏈和產業鏈的兩端,控制核心技術和高附加值環節,而將製造組裝能力向外轉移,發展海外生產基地,建立面向全球開發和配置資源的高效生產體制,形成全球性生產體系,以此更大規模地佔領國際市場和強化本國的國家競爭優勢。同時,經濟強國在開放經濟的條件下注意保護本國產業,實施適以我為主的開放,既最大限度地享受開放的利益,又注意不對國內產生過大的沖擊。
第四,在國際市場上崛起一群有競爭力的產業。這些產業既可以是製造業,也可以是服務業。支撐這些產業的是各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各國許多政策最終是為了形成產業集群而安排的。

4、聽說法在哪些方面對直接法有所改進

新課程改革浪潮的推動下,必然要求教學方法的變革,然而直接法,聽說法和認知法雖幾經磨液簡難,但在現代外語教學中仍有使用,可見在他們存活的生命力中,必然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本文通過列舉,對比等方法,分別闡述了直接法,聽說法和認知法的利弊,對比分析了這三種教學方法的異同,得出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避絕叢免只採取單一的教學方法,而應該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等因素的不同,運用多種教法指導教學鬧宏褲,最終取得更好地教學效果.

5、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應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經濟全球化不僅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也給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經濟波動和政治不穩定。近年來,墨西哥、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的金融危機及其政治動盪,就是有力的佐證。其代價之慘痛、教訓之深刻,足當引以為鑒。經濟全球化已經叩開中國的大門,在帶來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之同時,也對我國產生了威脅和影響。我們必須正視挑戰,探索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中國發展的規律和對策。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加速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了各國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依賴,為社會主義國家打破思想禁錮、促進價值觀念變革、擴大對外開放、利用世界資源、發
揮「後發優勢」、快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就是逐步參與經濟全球化的30年,在經濟全球化中,中國是少數幾個贏家之一。中國經濟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中採取了正確的經濟政策和政治導向,持續保持高增長率,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經濟全球化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經濟全球化為中國有效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提供了有利條件。經濟全球化實現了資源世界范圍內的優化配置,使世界各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整個世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錯綜復雜的世界格局。作為全球經濟組成部分的各個國家,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使各國優勢在全球密切交往中實現互補。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中國在市場規模和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凸顯出來,有利於中國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有利於中國克服國內資源和市場的約束,有效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參與中發展壯大。(2)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中國企業的發展,使其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逐漸增強。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提高國際合作的質量,促進中國與世界的經濟技術交流,許多跨國公司紛紛落戶中國並在中國各地建立了子公司,使得中國企業能夠直接接觸到最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時也刺激了中國企業規模和水平的發展,並為在中國建立富有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3)有利於中國利用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資金及管理經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為現實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吸收外資、引進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加速實現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經濟發展,利用後發優勢趕超工業化國家,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實現跨越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提供了有利時機。同時,經濟全球化也促進其他國家市場更加開放,有利於中國利用國際市場、增加國際貿易、參與國際分工、享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直接好處。(4)經濟全球化為中國進行人才交流提供了更加寬闊的市場。眾所周知,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各種人才交流增長的速度將超過貨物和資本的增長速度,人力資本將成為最有價值的資本。隨著中國經濟的長足發展和有關吸引人才政策的出台,中國對世界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中國引進人才的力度和數量繼續增加,與此同時中國也派出了大批優秀人員出國深造,學習別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及管理經驗,這對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注入了新的力量。
經濟全球化使中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每天都發生著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商品和生產要素的大規模流動。通過這種日益密切的經濟聯系,中國在影響著世界,世界也在影響著中國。國際性的經濟波動和通貨膨脹、通貨緊縮、金融危機等現象將通過國際經濟的傳遞機制影響到中國,如果中國的經濟結構存在某些類似的隱患,這些現象不可避免地要在國內出現。

近年,亞洲地區政治、經濟形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政治上,盡管整個地區局勢趨於平穩與緩和,但一些國家出現了局部動盪。經濟上,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合作不斷加快,亞洲經濟繼續發揮著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作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以其深刻的影響作用於各國經濟,我國採取措施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重點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加速經濟改革,佔領技術至高點
應加速推進我國經濟法制改革,促進市場機制的完善,盡快建立和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宏觀調控和管理體系。積極參加經濟全球化,加強技術改革,佔領技術的最高點,進一步提高我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包括貿易依存度和投資開放度,提高參與國際分工的能力,為微觀經濟主體進入國際市場創造宏觀環境。
2.加強和擴大對外交流
中國也要發展自己的跨國公司,中央提出來要「走出去」的戰略。到國外投資,擴大對外交流,需要做大量工作,要熟悉當地的法律、文化、歷史,還要在當地建立關系網。我國現企業第一步是找代理,第二步是設立銷售辦事處,第三步是設立生產企業。真正實現跨國經營的公司還是很少,所謂實現跨國經營的跨國公司,就是從全球的角度制定它的戰略,能夠從全球的角度來考慮它的盈利模式和商業模式。現在有些上市公司熱衷於並購國外的企業,這個也是跨國公司發展的模式,但並購的時候應該重視市場和文化的差異。3.健全機制,提高風險意識
隨著參與全球化的加深,在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領域都將有相當規模的交流,我國將更多地融入越來越自由化的國際金融市場,但由於我國金融體制還不健全,在這一進程中,我們要始終注意風險的防範和危機處理。建立風險防範意識和機制。全球化進程,使各成員的管理機制和發展模式都受到挑戰,面對較為頻繁的外部制度的影響,內部制度沖突的機率與風險不斷加大,存在著管理環境和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這在短時期內是必然的,要注意形勢研究及時提出對策。4.適時開放,逐步進入國際市場
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使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資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變得越來越快,對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的影響深刻而頻繁。適時開放市場,只有市場開放了,才能成為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市場不能馬上無條件地全面開放,而是要有條件、有步驟地,在適應自身發展水平的情況下開放,這樣才能產生對貿易雙方都有利的效益。同時必須遵守國際貿易規則,因為市場經濟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法制經濟,所以中國必須遵守規則並參與規則的制定。還須發展資本市場。任何一個想要讓企業家大展宏圖的國家,都必須發展其

資本市場。但中國雖然擁有高儲蓄率,卻只有很小一部分流進了私人企業,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儲蓄更是少之又少。在這方面,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競爭力還處在劣勢,因此在准入領域和准入時間上一定要與國家的長遠發展相適應。中國經濟發展這么快,中國企業是做了很大貢獻,我們要把中國企業的實踐經驗認真地進行案例研究,上升到理論來指導我們的實踐,專家學者要深入到企業里,總結中國企業的經驗,然後上升到理論。這些應是逐步進入國際市場應具有的條件。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要想在未來的世界經濟格局中保持一定的地位並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只有積極融入而不是迴避和拒絕經濟全球化,而以我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也應加強團結合作,維護自身的利益,國際組織應更多地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我們自身也應當抓住機遇、直面挑戰

6、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構建和諧文化的根本?

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

2007年09月03日 15:03 來源:《求是》雜志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指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就把握住了推進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對於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建設和諧文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重視文化建設,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佔領意識形態陣地,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方針。意識形態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影響整個文化的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就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建設和諧文化,是由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政權中的領導地位決定的。任何一個社會,都有它的核心價值體系。但是,國家性質不同,它的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也不同。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根本指導思想。這就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的理論基礎。因此,必須正確處理指導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多樣性的關系,旗幟鮮明地反對在念耐文化建設領域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模糊化」。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是提倡文化多樣性的前提,沒有科學的指導思想,多樣性就會失去主導。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建設和諧文化,是由意識形態的階級性和社會功能所決定的。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創造和實現價值的過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價值觀念。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在長期共同的實踐和認識活動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價值觀念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導和統領作用的就是其核心價值體系。在社會主義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起指導作用的社會意識形態,對整個社會文化具有支配作用,代表著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前進方向。當前,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盪的復雜背景下,只有深刻認識和正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抓住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需要、價值創造、價值實現的關鍵,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建設和諧文化,是由維護文化自身的安全所決定的。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文化發展的趨勢呈現出各國各民族文化交流、激盪的局面。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我們一方面要積極吸取國外先進的科技檔高旁文化成果,另一方面要防止西方腐朽的價值觀念、政治模式的影響和滲透,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而要在實踐中正確處理以上關系,就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牢牢把握文化發展的主導權。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建設和諧文化,是由積極應對意識形態領域新挑戰的需要所決定的。當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主流是積極健康的,但也必須看到意識形態領域的復雜性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傳媒的迅猛興起,思想文化交流呈現出分散性、便捷性和跨國界的特點。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和反滲透的斗爭將是長期行橡的、復雜的,有時甚至是非常尖銳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採取切實措施,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建設和諧文化,進一步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正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科學內涵和基本特徵

所謂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就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為價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規范、社會風尚為一體,反映著人們對和諧社會的總體認識、基本理念和價值追求,體現了人們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制度安排、政策導向和實踐基礎,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內在地需要並將催生出與之相適應的社會主義和諧文化。

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包含豐富的內容,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第一,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來看,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是追求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文化。和諧文化蘊涵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這種和諧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要求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在維護人類利益的同時,又維護自然的平衡,確保社會系統和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第二,從人與社會的關系來看,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是實現個性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統一的文化。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發展,而社會的發展最終要歸結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因此,社會主義和諧文化蘊涵人與社會發展相統一的理念,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同社會全面發展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是同一個歷史過程的兩個方面。第三,從人與人的關系來看,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是強調人與人之間平等的文化。在社會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發展主要包括社會分工的和諧和各階層之間的和諧。我們所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它為人與人關系的和諧發展奠定了基礎。正因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蘊涵人與人和諧相處、優勢互補、共同進步的理念,主張在勞動平等、社會生活平等的基礎上,提倡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思想認識事物,用和諧的態度對待問題,用和諧的方式處理矛盾,因而有助於化解矛盾,最大程度減少思想沖突,增進社會共識,從而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風尚。第四,從人自身的發展來看,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是促進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文化。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是建立在自由個性發展基礎上的人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根本目標,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而最大程度地促進人的內在精神上的和諧發展。

從上述內容看,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首先,它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文化。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屬於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范疇,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它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社會主義和諧文化作為一種以和諧為核心價值理念的文化形態,反映了人們對和諧現象、和諧本質以及和諧規律的總體思考和認識,包含著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認識和評價,是維系社會發展的精神支柱和紐帶。再次,它主張和而不同、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和而不同,是社會事物和社會關系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也是人們處世行事應遵循的准則,是人類各種文明協調發展的保證。和而不同反映在文化上,就是要承認不同文化傳承之間的差異,通過借鑒、吸收,求同存異,共同發展。現在,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以及多種宗教、習俗。「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尤其需要在尊重差異中擴大社會認同,在包容多樣中增進思想共識,努力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使先進文化得到發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後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較中互動融合、相互促進,使各種文化形式、文化門類、文化形態共同發展。最後,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核心要求是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斷滿足人們多方面的需要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不僅是經濟建設的重要指針,也是文化進步的重要動力。在文化建設上堅持以人為本,就是把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全體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創造」上各盡其能,使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過程成為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建設和諧文化

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堅持什麼樣的文化方向,建設什麼樣的文化,就是堅持和倡導什麼樣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文化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建設和諧文化就是必須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關鍵和根本。

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性質和方向。建設和諧文化,最根本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和諧文化建設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是堅持指導思想的一元化。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才能有效引領和整合社會思潮,才能保證和諧文化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才能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撐。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正確認識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正確認識社會思想意識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撲朔迷離的文化現象中看清本質、明確方向。在當代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是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黨和國家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

要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強大動力,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客觀要求。強調樹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解決了和諧文化建設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問題。個人沒有理想,便沒有明確的方向,也不會有高昂的鬥志;社會沒有理想,便只能是一盤散沙,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面對社會生活日益多樣化、人們的思想觀念日益多樣化的客觀現實,我們尤其需要一個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社會各個階層廣泛認可和接受、能夠有效凝聚各個方面智慧和力量的社會理想。這個社會理想,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要不斷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支撐,是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就把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為大多數社會成員認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價值准則。任何一個民族,要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保持其民族精神的先進性,就不僅要弘揚其民族精神,而且要培育其時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的,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深深熔鑄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之中,是中華民族能夠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證。

要堅持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優秀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是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核心內容。把握了這一點,就把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屬於道德的范疇,對人的思想行為具有推動、引導和調節作用。正確的榮辱觀,可以引導人們明辨是非、善惡、美醜,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產生正確的價值激勵,滿足正確的自我需求,實現自身全面發展。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適應了思想道德建設多層次的要求,為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確定價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斷提供了基本准則,因而具有強大的整合力和引領力。在全社會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教育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執筆:郭宇光)

7、求詳細解答:閱讀下列材料並結合所

(1)從賣原料、初級加談迅工品、深加工品、標准到賣思維。
(2)原因:以高新技術的創新為基礎;在世界經濟中居主導地位;通過制定經濟規則和領導國際經濟組織來保護自己的根本利益。
(3)好處:提高了美國含孫此產品的競爭力;凱宏便於抑制通貨膨脹;便於控制別國經濟。

8、全球治理中最容易在特定的階段達成合作成果的是什麼治理

目卜輪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參與全國性、全球性事務的機會增加,促使政府間職能的縱向配置發生多方位的變 動,一方面許多傳統的地方政府職能已經名義上實現了「國家化」;另一方面,一些原本屬於中央政府的職責開始從中央轉移到地方管轄。並且,在一些情況下,中 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某一特定領域工作中形成了合作關系,使得政府間縱向關系模式發生質的變化。市場經濟發展的推進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促使中央政型搏信府與地方 政府縱向關系從簡單的上下級隸屬關系向夥伴型關系演變。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合作關系構建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公共管理學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中央政府 與地方政府合作關系問題被認為是提高和改革政府能力建設的關鍵,能夠促使政府治理更具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同時不斷推進行政民主化。 本文針對中央政銀敗府與地方政府合作關系協調發展過程必須克服的種種問題,從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合作關系的概念和構建的理論基礎入手,詳細分析了我國中央政府 與地方政府合作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依據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構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合作關系的必要性,通過比較美國和英國這兩個發達國家的中央政府與地 方政府合作關系的實踐對我國的啟示,即單一制國家也可以建立中央與地方夥伴制關系、合作關系的形式需要多樣化、合作關系的運行要有健全的機制和完善的法律 保障,力圖在充分比較借鑒的基礎上,取長補短,吸收國外的先進理論與實踐經驗,著重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促進中央與地方權力的集分平衡、強化合作關系的理 論研究和合作意識、豐富合作關系的內容與形式、健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合作關系機制和完善中央與地方合作關系的法律法規,探索出一條建設和建構中央政府與 地方政府合作關系的途徑。

9、結合通貨膨脹理論分析我國當前宏觀經濟形式是什麼樣的?

對我國應對通貨膨脹的政策建議

經濟學中存在所謂「有多少目標就應該有多少手段」的說法, 即在面臨多重目標的情況下, 為實現目標, 必須使用多重政策手段, 而且要掌握好「度」。鑒於我國既要防止通脹, 又要預防經濟通脹轉入通縮的雙重目標, 以及當前通貨膨脹是由諸多因素所導致的現實, 筆者認為緩和當前通脹局面應採取「一攬子」措施, 贊同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與穩健的財政政策配合的「組合拳」出擊。

(1)控制貨幣供應量。由於通貨膨脹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貨幣供應過多,因此,治理通貨膨脹的一個最基本的對策就是控制貨幣供應量,使之與貨幣需求量相適應,穩定幣值以穩定物價。而要控制貨幣供應量,必須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控制貨幣投放,保持適度的信貸規模,由中央銀行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靈活有效地調控貨幣信用總量,將貨幣拆伏供應量控制在與客觀需求量相適應的水平上。國際收支順差導致我國基礎貨幣供給增加, 減少貿易順差自然成為解決貨幣供給過度的強有力手段, 也即要控制出口, 擴大進口, 並適時適度地促進人民幣升值。

(2)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治理通貨膨脹僅僅控制貨幣供應量是不夠的,還必須根據各次通貨膨脹的深層原因對症下葯。對於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是關鍵。各國對於社會總需求的調節和控制,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實現。在財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壓縮財政支出,努力增加財政收入,堅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財政。在貨幣政策方面,主要採取緊縮信貸,控制貨幣投放,減少貨幣供應總量的措施。採用財政政策和腔御梁貨幣政策相配合,綜合治理通貨膨脹,兩條很重要的途徑是: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控制消費過快增長,以此來實現控制社會總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調整經濟結構。治理通貨膨脹必須從兩個方面同時人手:一方面控制總需求;另一方面增加總供給。二者不可偏廢。若一味控制總需求而不著力於增加總供給,將影響經濟增長,只能在低水平上實伍運現均衡,最終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貨膨脹的代價而前功盡棄。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時,還必須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一般來說,增加有效供給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減少消耗,提高經濟效益,提高投人產出的比例,同時,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支持短缺商品的生產。

(4)加強金融特別是特定經濟部門的監管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經濟的不穩定性因素在全球就有很強的傳染性。雖然在目前的金融自由化大趨勢下,各國提倡金融以及經濟自由化,但是由於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經濟中不穩定性因素多而復雜,並且我國剛剛徹底的實現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因此,我國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在取消一些不合理的金融、經濟管制的同時,也應該通過不斷完善的法律以及通過體制的不斷完善加強監管,最重要的是做好目前分業監管體制下各金融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避免金融監管真空以及重疊區域,從而避免由於金融的不穩定性推動貨幣進而經濟尤其是通貨膨脹問題的出現。

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創新理財產品,加強銀行流動性管理。促進銀行資產結構多元化,優化信貸投向結構;加強對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信貸管理,嚴格控制房地產投資貸款需求;進一步引導資金向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流動;加快銀行資產證券化;推動商業銀行採取主動的流動性管理措施;建立規模適當的多層次流動性儲備,實現流動性與效益性相協調;進行積極負債管理,減輕流動性過剩的壓力。

(5)抵制國際輸入型通貨膨脹效應對我國的影響。

下半年,中國物價形勢面臨成本推動型和需求拉動型的上漲壓力仍然不容忽視。近期成品油和電價的上調,災後重建形成的對建材等的需求,也可能形成價格上漲的一些新因素。因此,當前仍要把治理通貨膨脹放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計抑制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輸入型通脹仍將是我國有效抑制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的防範重點之一。

從國內自身狀況分析,當前中國對外貿易中存在的進出口產品失衡以及由此而暴露出的國內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十分突出。此外,我國的資本項目還沒有完全放開,外匯管理體制也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人民幣匯率還需進一步完善等。這些都給輸入型通貨膨脹的發生提供了條件。

因此,治理此輪全球化背景下的通脹,避免國際輸入型價格上漲的壓力與國內多年高增長積累的各類價格上漲相互疊加,造成通貨膨脹的持續壓力。中國重點應放在結構調整,提高勞動生產率上,實施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刺激我國實體經濟的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加大節能減排、環保的力度,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繼續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著力在增加有效供給和抑制不合理需求上下工夫,提高抵抗輸入型通脹的能力。

一是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戰略,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等。這其中,各級政府尤其應注意進口替代型產業的發展,諸如替代型能源、機械產品等,擴大對石油等大宗商品的進口,盡快建立起能源儲備機制。

二是通過大力發展國內相關產業,從而解決經濟不平衡的風險,減輕輸入型通脹的壓力。特別要增加農業投入,加大對於農業生產的補貼,努力增加糧油肉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產,強化市場監管,緩解食品類價格的上漲壓力。

三是嚴格控制整個社會的貨幣供應總量。物價上漲的根源在於流動性過剩,因此,要堅持從緊的貨幣政策。在宏觀政策選擇中應強調貨幣政策的自主選擇,通過利率杠桿減少資產泡沫,加大運用匯率政策降低匯率變動的預期,並強調財政政策的積極作用,配合以降低成本為核心的供給管理政策。

四是要加大轉移支付調節收入分配、改善民生。加快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解除民眾的後顧之憂,進一步推動國內消費的增長,從而減少對國外消費市場依存度過高的狀況以應對國際經濟形勢變化,減輕輸入型通脹對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以及社會穩定帶來的制約。

盡管中國無法左右國際通脹形勢,但只要中國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性、自主性,採取相關措施,堅持把控制物價過快增長放到宏觀調控的突出位置,必能有效地抑制輸入型通脹對國內經濟良性發展的危害。

部分學者倡導通過人民幣快速升值來「釜底抽薪」,減少國際游資流入, 雖然有利於降低生產資料進口成本, 阻斷國際通脹因素的輸入, 但由於人民幣匯率很可能存在「棘輪」效應, 短期內不可能恢復到原來較低的水平, 當人民幣升值帶來出口劇減之後, 如果宏觀經濟出現不景氣甚至衰退的局面, 那麼政策當局很可能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值得注意的是, 盡管資本項目的增加會導致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過剩, 但是只要這些資金不進入流通環節, 就不會加劇通貨膨脹程度。因此, 如何化解因國際資本流入而出現的流動性過剩及其伴隨的信貸擴張就成為貨幣當局直接面對的問題。從目前情況看, 由於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經過屢次上調, 考慮到國際利差因素, 已經沒有太大的自由操作空間, 如果央行進一步強化執行銀行信用控制的政策, 這與流動性過剩因素結合在一起, 將進一步壓縮商業銀行的盈利空間, 從而加劇商業銀行與中央銀行博弈的目標沖突, 構成了反通脹政策力度選擇與執行效果的強擾動因素。

總之, 中國目前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 包括就業、經濟增長、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商業銀行改革、資本市場改革等, 以及貨幣政策尺度的當前位置, 約束了反通脹政策力度的選擇范圍。由於宏觀經濟政策存在多種目標, 而這些目標之間並非完全一致, 目前的其他經濟政策目標牽制著為實現反通脹目標而採取的行動。中國整體的宏觀調控應當全面考慮各種經濟政策目標的成本和收益, 在綜合排序的基礎上權衡利弊。由於通貨膨脹會導致生產和流通領域的紊亂, 並產生巨大的再分配效應, 其中利益受損最嚴重的是中低收入階層。因此, 應堅持反通脹的目標。貨幣當局需要在充分考慮這些牽制力量的基礎上, 統籌兼顧, 妥善決定反通脹政策措施的力度, 精確制導。

10、南海有多重要?

就軍事方面而言,南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東鄰菲律賓群島,西靠中南半島,南抵加里曼丹島,北依中國大陸,處在東南亞自然地理幾何中心。從戰略軍事學角度說,誰占據南海,誰就可以擁有整個東南亞。而且南海西南方向緊靠中日韓等東北亞國家的海上生命線——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和太平洋最重要的連接點,中國一旦封鎖了南海,就等於掐斷了歐洲、非洲通向東北亞和大洋洲最重要的一條海上交通線,給了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甚至是俄羅斯和加拿大攔喉一刀,還可以把國際轉口貿易中心新加坡變成真正的死港。從這里可以看出,中國在西沙群島永興島設立海南省三沙市是十分英明的戰略決策。因為永興島地處東南亞地理幾何中心,又比較靠近泰國西南部克拉地峽,設立地搭穗衡級市有利於加強中國在該區域的軍事存在。我前面說了,談歷史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領土爭端,要解決領土爭議問題還得靠軍事上的實際控制。

另外,中國要想真正實現大國崛起,還必須有廣闊的戰略空間,中國的地理邊疆或者說領土邊疆西南到西藏——雲南——廣西一線,東南到海南——台灣一線;但中國的國防邊疆或者說戰略利益邊疆西南應該包括南亞和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南應該包括東南亞和大洋洲的馬來群島,而這兩部分的連接點正好是南海。所以只有真正控制了南海,中國才能保證南部邊疆的國防安全,進而打開出海口,沖破美國半弧形封鎖中國的「太平洋第一島鏈」,轉型成為海洋強國並充當亞洲的實際領導者。故而在中國的大國崛起戰略中,南海無論如何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從經濟角度來看,如前所述,農業文明時代南海的確是不毛之地,沒有任何戰略價值和戰略意義,占據南海實屬得不償失。但到了19世紀中葉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工業文明時代和後工業文明時代,石油、天然氣是作為人類經濟發展的兩大支柱型自然資源。雖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李四光先生就已經駁倒了蘇聯人所謂的「中國沒有石油」的論調,但是實際上中國還是一個石油資源短缺的國家,而中國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汽車擁有量和汽車尾氣排放量在2015年均已達到世界第。換句話說,中國對石油的需求量是世界最高的,然而實際擁有量卻無法滿足中國人這巨大的需求,這導致中國的族晌石油不得不大量依賴從西南亞地區進口。如果控制了南海,一方面南海海底儲備的大量石油可以大大緩解中國石油緊張狀況,另一方面也可以更方便、更安全地從西南亞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進口石油。同樣,在中國天然氣也是稀缺資源,以至於我們國家不得不依賴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天然氣,甚至得出高價從俄羅斯那裡購買,控制南海並開采南海海盆的天然氣可以讓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擺脫這種尷尬局面。

還有,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文明都是海洋文明,中國要真正實現由古代王朝國家向現代民族主權國家的轉型就必須將國家戰略重心從內陸轉移到沿海,先實現以亞細亞生產方式為基礎、以東方專制主義為特徵的內陸大河文明向藍色海洋文明的轉型。中國要徹底實現現代化必須轉向知做海洋,而要轉向海洋就必須掌控海洋,佔有南海正是中國從亞洲走向太平洋的第一步。中國要想實現「一帶一路」的宏偉戰略構想,建立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控制南海。21世紀新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是離不開南海的,亞投行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南海,為了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中國有必要實現對南海地區的實際控制。

最後一點,控制南海就意味著中國在東盟「10+3」合作機制中完全掌握了主導權,因為南海是東南亞的地理中心,相應自然也是東南亞國際貿易中心區域。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控制了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和國際交通才能真正算是有影響力的經濟大國。控制了南海就意味著中國控制了東南亞地區的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和國際交通,進而可以排擠美國和日本在東南亞甚至是南亞和大洋洲的經濟投資,成為真正的區域金融中心。說句不厚道的話,中國實際控制了南海,還有利於我們引進新加坡的一些高端技術,提高我們自己的自主創新能力;同時把中國國內處於產業鏈低端的低附加值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越南、寮國、緬甸、菲律賓、印尼、柬埔寨這些國家轉移,去更好地利用或者說剝削當地廉價勞動力,掠奪當地資源,實現我們自己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