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下的人工智慧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經濟全球化下的人工智慧

發布時間: 2023-05-24 18:26:41

1、人工智慧的發展會導致哪些職業消失?

1、司機

目前,無人駕駛正在研發之中,預計未來,無人駕駛汽車就可以實現商用。如此看來,汽車駕駛員這個職業將會是首先被人工智慧技術所取代的職業。無人駕駛的優點很多,它不會出現「酒駕」和「疲穗局勞駕駛」等情況,只要網路正常,它就可以完全實現安全運行,人們再也不正殲用擔心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發生

2、銀行櫃員:

現在銀行的大量業務都可以通過ATM自動取款機和智能櫃台辦理,據統計,目前全國大部分銀行的離櫃業務已經超過了90%,與人工相比,人工智慧的優勢十分明顯,不休息、不抱怨、沒有節假日、幾乎不出錯、計算速度快等等。由此可見,銀行櫃員這一崗位的消失已成歷史的必然

3、翻譯:

過去,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掌握一門外語是人們求職就業的一項重要技能。然而,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進步,當今市場上的主流翻譯軟體的准確率已經高達99%,並且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即時翻譯,兩個語言互不相同的人,完全可以憑借翻譯軟體進行自由交流。而且隨著技術進步和軟體升級,可以預測,未來的翻譯軟體的體驗將會更加出色,由此將能夠完全取代當今翻譯的所有的工作。盡管現在一些小語種翻譯還有市場需求,但是,隨著翻譯軟體的不斷開發應用和推廣,針對各種小語種的翻譯軟體很快也會被開發出來,在此情況下,未來翻譯這一職業的飯碗怕是很難保住

4、流水線工人:

大家都知道,流水線是工業時代的產物。製造業中流水線上工人的工作特徵,就是簡單重復勞動。長此以往,反復重復地干同一件事情。而這一特點,恰恰是人工智慧的專長,隨著人工智慧技術不斷普及推廣,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被自動化生產線所取代。現在國內已經有工廠開始使用無人車間,整個車間僅有機器在運行,沒有工人。而這些運行的機器只需一個懂得機器使用流程的工程師操控足矣。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智能化工廠將來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普及,最終人工將會徹底被機器所取代。自動化生產線的大規模使用,不僅能夠降低生產成本,而且還能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如富士康目前已經將機器人引入生產線,替代了30%的勞動力,因此,毋庸置疑,未來所有生產流水線實現自動化生產線,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隨著全球電子商務的快速增長,我國電子商務也快速發展,造成了電子商務人才的嚴重短缺。隨著互聯網用戶數量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長,這個行業的人才缺口相當驚人。
據估計,未來10年,中國將需要約200萬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從社會調查實踐來看,大部分企業(多為中小企業)已經步入電子商務行列。根據這一現象可以知道,中小企業步入電子商猜清讓務的行列,急需電子商務人才,所以電子商務就業前景看好。國家政策正在大力支持電子商務的發展,商務部也非常重視電子商務專業人才

5、電子商務網路營銷專家

電子商務已經被中國相當多的企業所認可,尤其是佔中國企業總數99%的中小企業。因此,他們對網路營銷的依賴性很大,對網路營銷人才的需求存在缺口,對網路營銷形成了明確的崗位職責

6.網站推廣

負責網站內容/網站設計/網站策劃/網站營銷策劃

社區相關服務、內容規劃和管理;會員的維護和管理;擅長寫作,能夠獨立做營銷策劃和文案

7、外貿電子商務

這是業內典型的網路營銷崗位。可以預見,隨著電子商務應用的深入,網路營銷將在各行各業普及,必然會出現農產品網路營銷、家電網路營銷、服裝網路營銷等崗位。

2、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及中國機遇與挑戰

經濟全球化是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深刻理解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邏輯和發展趨勢,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全球化歷史進程背後的必然性,掌握參與和引領經濟全球化的主動權。

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

第一,殖民擴張和世界市場的形成。西方國家憑借敲詐勒索、強權佔領、殖民擴張,在一戰前基本完成了世界的劃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都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14世紀,義大利佛羅倫薩等城市出現了具有僱傭關系的工廠手工業,資本主義開始萌芽,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早期的資本家和冒險家渴望獲得歐洲以外的特產(如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他們還希望將歐洲商品銷往中國、印度和其他東方國家。經過迪亞斯、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的探索,開辟了通往東方和世界各地的新航線。新航路的開通徹底宣告了世界范圍內隔絕狀態的結束,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從歐洲到亞洲、美洲、非洲的交通日益密切。開辟新航路的過程,也是殖民國家征服和掠奪殖民地的過程。美國大片土地的開發,導致了三角貿易的興起和繁榮。歐洲商品源源不斷地輸出到非洲,卻換來了近億奴隸;美國的金、銀和工業原料用船運往歐洲,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1765年,英國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由此開始。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使用於紡織領域,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隨後,蒸汽動力被使用於交通部門,火車和汽船相繼發明,生產效率迅速提高。資本主義國明虧前家的工業品銷往國外,亞非拉成為其工業原料供應基地和商品傾銷市場,世界經濟聯系日益緊密。19世紀70年代,以電力的廣泛使用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始了。汽車、電報、電話、飛機等。相繼問世並投入使用,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壟斷組織開始形成,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階段。1969年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車並由英法控制,1914年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車並由美國控制,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地的航程,使世界經濟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第二,兩個平行的世界市場階段。生產力在推動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的同時,也將資本主義推向自我否定。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結果是在蘇聯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與新的社會制度的建立相對應的是新的生產方式的出現。這種全新的生產方式不僅在蘇聯,而且在全世界都顯示了它的生命力。因此,一個新的世界市場出現了。二戰結束後,隨著一批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獨立,世界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形成,這個新的世界市場成為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並行的存在。這兩個平行的世界市場並不是完全相互封閉的,而是在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空航天、微電子和生物工程等技術突破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既相互激烈競爭,又有一定程度的合作。對內,深化各自系統內的合作,推動各種形式的融合發展;對外,資本正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新一輪擴張,推動經濟全球化走向系統化和制度化。總的來說,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進一步加深,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便利。

在新世紀,經濟全球化的「向前動力和向後阻力」有了新的發展。一方面,以信息革命為先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奏響了世界互聯互通的新樂章,各種新技術新體系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進一步深化了全球利益和責任的共享。另一方面,反全球化思潮風起雲涌,美國提出「美國第一」口號,在國際事務中推行單邊主義,經濟全球化發展遭遇巨大阻力。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必將繼續發展。

經濟全球化會遇到如此大的阻力,與舊的生產激清關系雖然阻止不了新生產力的發展,但在退出歷史舞台之前,會竭盡全力阻礙新生產力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范圍內和國家內部各種利益集團之間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但舊的財富和權力分配格局並沒有被打破。舊格局、舊體制通過留存的力量阻礙了與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相適應的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構成巨大挑戰。

其次,經濟全球化會放大經濟危機,形成經濟全球化的第二次自我否定。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之間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相互依存度逐漸增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當代經濟全球化主要以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為主導,這使得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隨著經濟全球化擴展到全球。當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空橡發展到一定程度,世界經濟危機就會爆發。此外,經濟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市場經濟在全球擴張的同時,也將其自發性和盲目性延伸到全球,從而加劇了世界經濟的無序性和風險性,誘發了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可見,經濟全球化不僅可以實現商品、資本、技術、勞動力等資源的全球流動,還可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同時也會將單個國家的經濟風險分散到其他國家。如果經濟全球化按照現有模式進一步發展,全球危機的風險會越來越大,對經濟全球化的批評會越來越強烈。

最後,經濟全球化會放大社會動盪,形成經濟全球化的第三次自我否定。第一,經濟全球化使財富分配更加全球化,導致財富分配的不公平。一個國家的社會階級矛盾擴大到了全世界。可以說,隨著當前和過去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階級矛盾會加深,捲入的人會越來越多,影響的區域會越來越廣,如果出現社會動盪,規模會更大。這使得經濟全球化很可能遭到希望緩和階級矛盾的人的反對。第二,經濟全球化使各國

國內因素與國際因素的聯系與互動增強,國際問題誘發國內動盪、國內問題引發國際動盪的機率增大。原本只會在局部或一定國家內發生的動盪,很可能會通過要素的流動擴大到全世界。那些被牽連而引發動盪的國家很可能將自身損失歸罪於經濟全球化。

盡管如此,我們要看到,經濟全球化是與新的生產力發展聯系在一起的。當前,隨著社會發展與時代進步,以人工智慧、量子信息、移動通信、物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和使用,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使各國的聯系更加緊密。例如,不斷涌現的在線直播、短視頻、移動游戲、在線教育、雲計算等新型信息服務模式都具有全球消費的特徵。實體經濟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物質產品的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藉助信息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為實物產品的使用者提供信息技術支持。信息溝通突破地域限制,從量變走向質變。僅就信息而言,人類甚至將從「地球村」躍進到「一家人」的程度,信息技術為人類交往、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

進入新世紀,生命科學的新發現、生物技術的新突破、生物技術產業的新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及社會發展的進程。例如,日益成熟的轉基因技術、克隆技術以及正在加速發展的基因組學技術和蛋白質組學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生物晶元技術、幹細胞組織工程等關鍵技術,推動了生物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的醫療衛生、農業、人口和食品狀況。這不僅將給予人類個體更長的生命,擴大全球交往的機會和意願;還將帶來觀念的改變,最大限度地從個體的角度降低沖突的發生、財富的損失,使世界更加和平與穩定,使生產要素的全球流動更加安全。融合機器人、數字化、新材料的先進製造技術正在加速推進製造業向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轉型,正在加速發展的以清潔高效可持續為目標的能源技術將引發全球能源變革,空間和海洋技術正在拓展人類生存發展的新疆域。這也意味著經濟全球化的空間正在不斷地拓展。另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積聚力量,催生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將給全球發展和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切都意味著,經濟全球化是物質力量作用的結果,必然隨著新的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

中國的發展要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勢

「經濟全球化是歷史潮流。長江、尼羅河、亞馬孫河、多瑙河晝夜不息、奔騰向前,盡管會出現一些回頭浪,盡管會遇到很多險灘暗礁,但大江大河奔騰向前的勢頭是誰也阻擋不了的。」因此,中國的發展必須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大邏輯、大趨勢,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性機遇。

第一,攜手打贏全球疫情防控阻擊戰,站上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新起點。疫情防控期間,中國主動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合作,保質保量向國際社會提供急需的防疫物資,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有力證明了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優化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機制是捍衛公共衛生安全最好的方法。打贏全球疫情防控阻擊戰,應強化世界衛生組織等多邊機製作用,將抗疫國際合作中形成的經驗做法切實轉化為立根本、管長遠的制度體系,築牢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銅牆鐵壁;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推動世界經濟復甦。

第二,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新格局。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新格局,是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建設一個更加美好世界的必由之路。為此,需要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優化全球產業鏈布局,保障全球供應鏈安全,建立健全貿易摩擦解決機制,加快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磋商;倡導多邊自由貿易機制,擴大自由貿易「朋友圈」,主動分享發展經驗,增進民生福祉。

第三,適應世界大變局,完善全球治理體系。進入新世紀以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隨著國際力量對比消長變化和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加強全球治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是大勢所趨。當下,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不是推倒重來,不應採用冷戰、零和博弈的舊思維,而要在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的前提下,積極補充、改革、完善現有國際秩序,推動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機制的改革,促進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為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儲備更強大的體制機制紅利。

第四,促進文明對話和綠色發展,蓄積經濟全球化發展新動能。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推動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加快全球綠色發展,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共同呵護好地球家園,同築生態文明之基,同走綠色發展之路。通過文明對話和綠色發展,為經濟全球化發展拓展新的空間和機遇,促進經濟全球化基礎更牢、程度更深、更可持續。

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大勢還應深刻認識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因素。第一,要統籌好開放與安全。既要打開窗戶,擴大開放,也要裝好紗窗,更好維護經濟安全。在新發展階段,必須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謀劃國內發展,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全面擴大開放促進市場化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以更強的產業競爭力、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來保障經濟安全,以更加安全的經濟體制參與更高水平的經濟全球化。要順應大國經濟發展規律,切實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根本立足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好開放與改革發展,找到開放與安全的黃金結合點。

第二,要有效防範化解風險。要堅持底線思維,堅決守住底線和紅線,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穩住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把風險防範落到實處。要把握好擴大開放的力度、進度和深度,積極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風險,更好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第三,要提升參與和引領經濟全球化的能力。要提升規則制定能力,多邊、區域與雙邊並舉,積極參與新一輪全球規則制定,反對保護主義,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運用國際通行規則,健全產業安全機制,完善經濟安全風險預警,健全外資安全審查、產業損害預警、貿易救濟等機制,維護我國發展利益。要提升人才保障能力,積極培育經濟、法律、管理、談判等方面的國際化人才,增加我國在國際組織的代表性。

經濟全球化作為世界歷史的一部分,無論人們如何批判,無論其發展過程會出現什麼樣的曲折,都是不可能否定得掉的。因此,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深刻理解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發展趨勢及其背後的必然性,以「勇敢者」的態度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趨利避害,掌握發展主動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相關問答:經濟全球化的表現表現為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並對世界各國經濟、政治、軍事、社會、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維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任何國家也無法迴避,唯一的辦法是如何去適應它,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在歷史大潮中接受檢驗。

3、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是什麼?

人工智慧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通用技術,將對經濟體系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對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基礎相對薄弱。數據安全、道德、收入分配、技術泡沫和區域空間等也面臨著嚴峻挑戰。

這些挑戰不僅包括人工智慧本身的缺陷,還包括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社會和經濟問題。提前規劃並妥善解決這些問題是推動人工智慧深入發展的關鍵。

4、未來,哪些工作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我認為人工智慧能取代人類的工作,但不能完全取代。

最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工作有建築工人、快遞員、司機、電話客服、清潔工等等一些需要花費較多勞動力且重復、危險、辛苦的流水線工作,人工智慧通過取代人類這一類工作,以此來提高工作的效率。

其次,我覺得不能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工作有教師、程序員、心理咨詢師、律師、演員等這些工作,在這些工作面前,人工智慧只能輔助這些工作的進行,在這些工作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人工智慧則不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人工智慧沒有人類的意識,只是一個人寫入的固定程序,而早在孔子就說過因材施教,學生的行為習慣和素質教養的形成都要通過唯核宏老師自身潛移默化的進行影響和培養,而人工智慧做不到這一點指冊。

程序員就是人工智慧的創造者,人工智慧能正常運行都與程序員息息相關,人工智慧的去留都與程序員的一個決定影響,因此,人工智慧不可能取代程序員。

我們都知道機器人是沒有情感的,對於心理咨詢師這種擁有思想靈魂的工作,機器人無法理解人們的情緒,就算他可以學會如何處理有關心理的問題,但是她的程序化流程則會更加激怒客戶的情緒。

律師是一個關乎人情世故的職業,基於社會公平公正的點上,是不能普通被機器人一些代碼和計算來去衡量的,其次,在法庭上任何案子都是有反轉的,人工智慧壓根無法觸及這個領域。

演員是一個極其需要情感的工作,而人工智慧只是重復的程序來氏迅驅使,其次,如果一個節目上的所有演員都是機器人,就壓根喚起不了人們心裡的共鳴,也無法打動觀眾。

我只想說,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的存在,人類就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要想不被人工智慧取代就應該不斷地發散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合理的選擇不會被取代的職業。

5、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人工智慧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人工智慧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百度百度(BAIDU)、騰訊(TCTZF)、阿里巴巴(BABA)、科大訊飛(002230)等。

本文核心數據:智能語音細分賽道,中國語音識別市場規模,智能語音助手市場規模及預測,智能家電滲透率, 翻譯機的市場空間

1、可以分為兩個級別的市場

智能語音市場按客戶類型可分為消費級市場和企業級市場。消費級立足於個人日常生活,主要包括了智慧生活、智能家居、智慧辦公、智能駕駛等場景,具體產品包括智能手機、智能可穿戴、智能音箱、智能家電、翻譯機、錄音筆、轉寫TWS耳機、智能車載等。

專業級應用主要是服務於特定場景,如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電信/金融/電商等。

隨著語音技術和自然語言理解技術的快速進步,AI語音語義技術已在智能翻譯、智能醫療、智能汽車、智能客服、互聯網語音審核等多個領域實現場景應用。

疫情之後不僅是工業領域,政務服務領域的語音機器人、傳統行業企業的語音機器人也將有較高的市場增長空間。另外,NLP、AI數字員工、RPA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將重塑AI應用場景。2019年中國語音識別行業市場規模為95.6億元,語音識別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2020-2024年復合增長率預計為19.2%。初步預計2020年,中國語音識別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

2、消費級各細分行業發展良好

——智慧生活:智能語音助手市場規模增長快速

現階段,搭載語音助手的設備產品主要為智能手機和智能可穿戴設備,同時也包括小部分智能家居產品、智能車載產品。就規模來看,2020年智能語音助手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41.1億元;2021年規模將達到337.5億元。

——智能家居:智能電視為主要的消費產品

智能家居的最終形態是實現全屋產品的智能化,為AIoT的關鍵場景,在燈光、空調、電視、窗簾、門窗、背景音樂、安防、監控控制以及可編程定時控制等方面均有應用。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突破2400億,智能家電平均滲透率超過60%。從智能家居各產品的滲透率來看,智能電視的產品滲透率最高。2013年智能電視的滲透率為40%,2020年已經增長到了93%。

——智能辦公:智能辦公核心產品為翻譯機

第三個落地場景是智慧辦公,核心是翻譯機。出境旅遊、教育剛需和經濟全球化等因素持續驅動產業規模增長,自動語音識別、機器翻譯、語音合成、圖像識別等AI技術大幅提升翻譯機性能加速產業發展。2020年我國翻譯機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27.7億,並在2030年進一步擴張至56.2億元。

——智能駕駛:競爭集中在自動駕駛和智能車載系統兩個領域

未來伴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AI、人機&語音交互、5G C-V2X 車聯網等技術的成熟,智能汽車的功能將進一步豐富,使得智能駕駛的滲透率逐步提高,進而帶動整個產業鏈市場規模的快速增加。隨著信息技術、網路技術和人工智慧的發展,智能車載系統將通過融合數字顯示、多屏作者互動、手勢操作、智能語音等多項技術,為汽車的駕乘人員提供全新的、直接的、多元的人車交互服務。在汽車產業領域,搭載基於智能語音的車載交互系統已經成為主流。車載語音交互或將成為標配,打造車內交互新體驗。

6、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人工智慧行業的國際化發展潛力如何?

市場規模增速遠超全球平均水平

隨著人工智慧專用晶元的突破、人工智慧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以及眾多人工智慧創業公司的誕生和成長,2019年我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已經突破500億元。據中國信通院數據統計,2015年到2018年復合平均增長率高達54.6%,遠超全球平均水平(約36%)。



發展規劃

國家政策層面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人工智慧技術標准、服務體系和產業生態鏈,培育若干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骨幹企業,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在國家層面政策的不斷推動下,我國各省市也相繼出台了適合本地發展環境的人工智慧「十三五」相關規劃,據前瞻對制定了具體產業規模發展目標省市的整理,中國12個省市2020年的規模目標達到4290億,遠遠超過國家層面制定的1500億的目標。

另進一步研讀各省市的政策,可知現階段國家較為注重人工智慧領域四個領域的建設——基礎層看,注重晶元等硬體研發、技術層則注重智能計算平台的搭建、智能感知處理、智能交互中心的建設,而應用層則注重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



——更多數據可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