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全球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全球化

發布時間: 2023-05-20 21:37:00

1、《世界開放報告2022》發布,其中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

2、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思考:區域創新體系

摘 要:各地方經濟發展要與國家戰略需求相結合,推進區域科技創新體系的建設,充分發揮科技園區作為科技產業發展載體的作用,積極探索科技金融工具的創新驅動作用,強化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帶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關鍵詞:科技創新體系 科技園區 產業集群 轉型升級 社會資本
當前,我國產業所面臨的國內、國際發展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企業經營成本高企、貿易摩擦加劇、人民幣升值等不利因素要求我國產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的產業發展史與我國類似,且我國當前產業發展所遇到的問題這些國家或地區都曾經遇到過,最終被逐一予以化解,成功實現了產業轉型升級。分析上述國家或地區的經驗和教訓,無論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創新都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的關鍵。在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創新體系建設須放在突出位置,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投、融、用相得益彰的創新文化和創新體系,將國家創新體系與區域創新體系緊密結合起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區域整體創新水平,助推敬鬧埋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1.戰略意義
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彎渣中占據重要地位,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堅實基礎。通過科技創新體系的建設,推動科技體制深化改革,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科技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中的支撐引領作用,確保我國到2020年順利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目標。
科技創新關鍵是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企業的創新活動是經濟增長的最重要的動力和最根本的源泉。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培育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使區域經濟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道路。
2.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隨著經濟改革的推進,市場化、國際化程度的加深,尤其是進入2012年以來,由發達國家經濟形勢惡化,以及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引起的世界經濟大蕭條,使制約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日益顯現。
2.1可持續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國家正處於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邁進的過程中,各地方政府不可避免要面對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進程中的各種新情況和新問題,必然要通過探索「兩化」融合發展道路,貫徹落實節能減排戰略,破解土地、資金、能源等瓶頸制約,實現區域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2.2區域科技創新環境有待完善。一方面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動力不足。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2011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規模以上國有企業的研發投入只佔銷售收入的1%左右,民營企業則更低,遠低於國際上5%的企業競爭力標准。另一方面,科技園區作為創新載體的地位不明顯。省內現有園區呈現數量多、規模小的分散局面,缺乏戰略指導和統籌規劃,資源整合不足,無法形成統一的科技園區品牌優勢,無法有效發揮科技創新服務的規模效應和產業的集聚效應。
2.3中小企業面臨創業創新難題。中小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中最富有創新活力的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至關重要作用。以民營經濟大省浙江為例,中小企業數量占企業總數的99%以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已佔全省的80%以上,財政稅收、出口總額已佔全省總額的60%以上,吸納的城鎮就業人數超過90%。但大多數中小企業普遍抗風險能力較弱,受到外部發展環境的影響較大。一是缺乏獲取外部融資和風險投資的正規渠道,在內外環境因素相互制約影響下,中小企業融資壓力急劇放大。二是人力資源成本攀升,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加劇了人力成本推動的壓力。
這些情況和問題表明,要確保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競爭優勢,浙江省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依靠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少、資源消耗低、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創新驅動型發展模式。
3.建設目標
以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和產業轉型升級為出發點,按照開放性和資源共享性原則,集合政府、科技園區、社會資本各方力量,建設科技創新綜合亮螞服務平台,實現政策、企業、資本的集聚,形成優勢互補的公共服務能力,促進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帶動區域經濟的繁榮發展。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平台的總體目標是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品牌,圍繞「一個示範區,三個中心」的發展思路,使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3.1爭創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立足既有品牌優勢,以省內知名科技園區為核心,進行資源重組,力爭成為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上海張江之後的新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全面提高區域自主創新和輻射帶動能力。
3.2中小企業投資管理中心。把握新三版擴容的政策機遇,圍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發揮科技園區的中小企業資源優勢,重點培育一定數量的中小科技企業在新三版、以及創業板、中小板掛牌上市發展。
3.3中小企業綜合服務中心。運用網路信息技術,搭建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提供包括公共技術平台、國際化交流、人力資源、企業家群體培育、知識產權交易、企業信用評級、企業管理咨詢在內的增值服務,改善中小企業創業環境,使服務涵蓋到區域內大多數科技型中小企業。
3.4中小企業研究發展中心。依託國家及當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智庫資源,成立中小企業發展研究院,建立中小企業運行資料庫,輔助政府決策參考和行業指導,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
4.組織架構
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平台是一個開放的支持和服務系統,建議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運行機制,保障平台的可持續經營發展。
4.1政府是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平台的建設主體。綜合服務平台的建設和運行,涉及到政府主管部門、資源單位、資源用戶等多方利益主體,需要發揮政府在統籌規劃和資源調度方面的主導作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工業轉型升級和轉變發展方式的根本要求,使平台的公共服務理念真正得以落實。

3、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組織機構

一、辦公室(人事部)
1、負責國經中心會員大會、理事長會、執行局主任會以及綜合性會議的會務工作。
2、負責文件資料的收發、批分、傳遞、歸檔工作;負責科研成果的收集、管理和歸檔工作;負責單位印章、文書檔案的使用和管理;負責圖書、報刊等資料的管理工作。
3、負責綜合治理、安全維穩、保衛局襪保密、行政後勤管理與服務等工作。
4、負責黨務、人事管理與服務工作。
5、負責財務管理工作。
6、負責基金與會員管理及服務工作。
7、完成中心領導交辦的有關工作。
根據上述業務范圍設立4個處:綜合處、黨務與人事處、財務處、基金與會員處。
綜合處:負責會務、文件流轉、科研成果收集歸檔、印章和文書檔案資料、安全保衛、行政後勤等管理與服務工作。
黨務與人事處:負責黨務、人事管理與服務工作。
財務處:負責財務管理工作。
基金與會員處:負責基金與會員管理及服務工作。
二、戰略研究部(簡稱戰略部)
1、研究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國際經驗和我國戰略選擇、戰略關系,以及涉及我國國家利益、國家安全等重大問題。
2、研究我國社會發展戰略、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3、研究國內外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及我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大問題。
4、承擔或參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重要專項規劃研究。
5、承擔或參與重要咨詢項目研究,為部門、地方和企業提供決策咨詢服務。
6、承擔中心內部學術交流組織與學術委員會的有關工作。
7、完成中心領導交辦的有關工作。
根據上述業務范圍設立4個處:社會事業處、世界經濟處、安全與外交處、資源與環境處。
社會事業處:負責我國社會發展戰略、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研究;承擔本部門綜合性工作;承擔中心內部學術交流組織與學術委員會的有關工作。
世界經濟處:負責世界經濟問題和我國對外戰略問題研究。
安全與外交處:負責涉及我國國家利益、國家安全等戰略問題研究。
資源與環境處:負責研究國內外資源能源和生態環境領域及我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大問題。
三、經濟研究部(簡稱經濟部)
1、宏觀經濟運行中的重要問題及對策研究。
2、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及對策研究。
3、財政金融運行和政策實施中的重要問題及對策研究。
4、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中的重要問題及對策研究。
5、組織落實「經濟每月談」和「中國經濟年會」等活動。
6、承擔或參與有關項目咨詢工作,為各級政府和企業提供有關咨詢服務。
7、完成中心領導交辦的有關工作。
根據上述業務范圍設立4個處:宏觀經濟處、區域發展處、財政金融處、改革開放處。
宏觀經濟處:跟蹤分析國家宏觀經濟運行狀況,提出對策建議;組織落實「經濟每月談」和「中國經濟年會」等活動。
區域發展處:跟蹤研究區域發展問題,提出對策建議;承擔本部門綜合性工作。
財政金融處:跟蹤研究財政和金融運行狀況,對財政政策和貨幣金融政策進行評估,提出對策建議。
改革開放處:跟蹤研究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中的重大問題,提出改革方案和對策建議。
四、產業規劃部(咨詢部)(簡稱咨詢部)
1、統籌協調咨詢業務,負責組織御蔽協調中心承擔的涉及區域、產業規劃等課題項目,負責擬訂重要橫向課題管理辦法及資源調配方案、過程式控制制及成果初審工作。審核中心對外合作法律文書。
2、承擔創新問題研究和咨詢工作。
3、承擔「三農」問題研究和咨詢。
4、承擔「城鎮化」問題研究和咨詢工作。
5、承擔咨詢委員會有關服務工作。
6、完成中心領導交辦的有關工作。
根據上述業務范圍設立4個處:規劃處、創新戰略處、「三農」處、城鎮化處。
規劃處:負責中心重要橫向課題的組織協調工作;承擔審核中心對外合作法律文書、咨詢委員會有關服務和本部門綜合性工作。
創新戰略處:負責研究管理創新、科技創新工作,承擔創新及其他咨詢服務。
「三農」處:負責研究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並承擔其他任務。
城鎮化處:負責研究涉及新型城鎮化的相關問題,並承擔交辦的其他工作。
五、交流部
1、組織籌辦國內兩岸三地,雙邊和多邊國際會議及有關桐拆激活動。
2、組織實施智庫間合作項目和合作研究;組織開展智庫信息交流和人員交流;開展智庫基礎情況調研。
3、開展與使領館、國際組織、商會、跨國公司等機構合作交流。
4、負責辦理中心日常外事工作。
5、承擔業務主管部門委託的外事手續辦理工作。
6、完成中心領導交辦的有關工作。
根據上述業務范圍設立4個處:對外項目處、智庫合作與研究處、對外交流處、外事管理處
對外項目處:組織籌辦國內兩岸三地,雙邊和多邊國際會議及有關活動。
智庫合作與研究處:組織實施智庫間合作項目和合作研究;組織開展智庫信息交流和人員交流;開展智庫基礎情況調研。
對外交流處:開展與使領館、國際組織、商會、跨國公司等機構合作交流。
外事管理處:負責辦理中心日常外事工作;承擔業務主管部門委託的外事手續辦理工作;承擔本部門綜合性工作;負責中心領導交辦的其他相關涉外工作。
六、信息部
1、編輯印發中心內部刊物及資料,研究擬訂內部刊物及資料的有關管理辦法及規定。
2、承擔中心對外新聞發布和重要會議活動的宣傳報道工作,負責聯系國內外媒體及推進合作。
3、負責中心內、外網運維管理及資料庫服務。
4、參加中心研究工作,承擔課題研究和項目咨詢。
5、編輯、出版《全球化》雜志。
6、完成中心領導交辦的有關工作。
根據上述業務范圍設4個處:綜合處、內參處、網路處、《全球化》編輯處(《全球化》編輯部)。
綜合處:負責綜合文檔資料管理、協調各處日常工作;聯系國內外媒體機構,組織落實新聞宣傳報道工作。
內參處:編輯印發中心內部刊物及資料,研究擬訂內部刊物及資料的有關管理辦法及規定。
網路處:負責中心內、外網運維管理及資料庫服務,金宏工程資料庫接入使用管理,網路和資料庫安全保密工作。

4、RCEP生效,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RCEP生效,我認為對中國經濟將會有很好的增長作用。

 RCEP全稱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意味著亞洲最大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經濟貿易區誕生,15個成員國,占據世界30%的貿易,從此開始了正式合作。

由於全球經濟處於不斷下降的危機,所以中國從自身的角度以及影響力出發,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目的是能夠讓世界各國共享中國發展成果,也讓中國更好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化中去。

為什麼中國會不遺餘力地推動RCEP協定?

首先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由於中美之間貿易順差正在不斷變小,而且中美之間的貿易沖突也在漸漸變大,導致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出現了不穩定因素增加,因此國家為了防止經濟層面的不穩定,因此積極採取替代措施,保證中國經濟的平穩發展,這才有了RCEP的出台。

RCEP的出台背景是因為全球經濟不穩定以及中國經濟放緩為時代背景,只有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及新的經濟體來接納中國的產品,這樣中國的產品才能走出去,無論是中國經濟內循環,還是中國經濟外循環都能保持不錯的發展勢頭

RCEP協定主要是亞洲成員國為主,但是亞洲也是世界人口最多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的一個地區,中國有著巨大的工業產能和生產能力,所以推動RCEP不僅能夠釋放中國多餘的產能,同時還能對國內消耗資源多污染環境嚴重的企業進行有效調整,不會導致過度的調整,讓社會出現動盪,甚至是大批人員下崗的問題。

 RCEP協定的誕生,可能是未來中國3~5年發展的黃金階段。因為中國之前已經成立亞洲投資建設銀行,現在的中國已經是資金和技術人才儲備相對豐富的階段,所以只有把中國的技術資金人才走出去,才能幫助中國的經濟創造更多的價值和增長點。

中國在幫助其他國家和經濟體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宣傳中國模式,對於促進中國經濟穩定和開展中國經濟交流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僅影響著世界的方方面面,也彰顯中國的國際責任。

從長遠的發展眼光來看對中國遠遠利大於弊的,雖然交流起來會有一定的沖突和矛盾,但是總體是讓每一個國家都能享受發展的紅利,都能帶動本國的經濟發展。

5、中國智庫有那些

是的,中國所謂的智庫幾乎都是政府設立的,不少是我們所稱的事業單位!
跟國外有巨大差距!

6、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原因?

歷史地看,經濟發展在重復「繁榮—衰退—復甦—增長」波浪式前進的同時,以科技、人力資源等要素進步為新動能,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實現向上的總趨勢。「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是我們直面新時代主要矛盾,適應經濟新常態的必須選擇和緊迫任務。
——現階段的主要矛盾要求我們放棄速度偏好,重視發展質量。
高培勇認為,「由高速增長階段凳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一重要論斷,是與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相一致的。
目前,我國能源、原材料消耗總量偏大,單位GDP能源消耗偏高。「粗放型經濟增長對資源、環境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這樣的增長模式難以持續。」鄭新立指出。
近幾年,華北、華東地區出現大面積霧霾天氣,一些與環境污染有關的疾病發生率上升。「如果發展需要付出人民健康的代價,那就違背了發展的初衷。黨的十九大提出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就是回應百姓關切,直面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問題。」鄭新立說。
「中國經濟保持了連續幾十年的高增長,創造了大量社會財富,中國人從改革開放中獲得了巨大的實惠。但由於市場經濟體制不健全、分配製度不夠完善等原因,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社會經濟問題,如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行業差距等仍然存在,人民群眾對協調發展、均衡發展的訴求不斷提升。」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汪玉凱認為,必須關注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轉換生產方式、調整利益格局,增加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發展活力,從而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也是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突破發展瓶頸的現實選擇。

「我們要適應經濟增速換擋的新常態,保持棗慧螞戰略上的平常心態。必須淡化速度『執念』,強化質量意識,優化要素投入,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認為,依靠人才、技術、知識、信息等高級要素,以創新驅動來消解全球化紅利和我國人口紅利不斷下降的不利影響,突破碧拍資源能源、環境等要素的瓶頸制約,盡快實現發展新舊動能的轉換。

7、如何確保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穩步前進?

1、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
2、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3、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要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皮缺茄的狀況,考慮世界科學技術加快發展和國際經濟結構加速重組的趨勢。
4、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
5、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燃察,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6、我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上要趕上發達國家,就要保持必要的發展速度,但更要注重增長的質量,努力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走既有較高速度又有較好效益的經濟發展路子。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7、積極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長期的、基本的立足點。以國內需求為主促進經濟發展,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
8、我國正在實現工業化,又面臨信息化的浪潮,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扮肢務,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9、把可持續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把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相結合,推動綠色發
展,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10、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11、就業是民生之本。積極擴大就業,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徑,是我國當前和今後長時期重大而艱巨的任務。

8、5 年後,中國社會將會發生哪些變化?

五年後中國社會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科技告喚領域會有一個質的飛躍。而國民的生活水平,醫療水平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達到小康生活水平。國民巧塵會生活得非常幸福美襪寬凱滿。

9、貿易戰正式打響,中國靠什麼贏

中國底氣如何?靠什麼贏?
面對貿易戰,中國有底氣,也有底牌。
底氣之一,在於中國有巨大的市場。據官方數據,中美建交近40年,雙邊貿易規模增長了232倍,雙向投資累計超過2300億美元。隨著中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今後中美貿易投資將有更多新增長點和新機遇。
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明確提出要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全面放開一般製造業,擴大電信、醫療、教育、養老、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對外開放,並承諾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戰略研究部研究員張茉楠表示,中國已經表現出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這會給美國以及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忽視的。
底氣之二,在於中國承受損失的能力更強。
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看來,從長遠看,由於中國經濟的彈性以及增長與發展的巨大潛力,「美國終將承受更壞的結果」。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亦認為,考慮到中國產業體系完整,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不像部分發達國家存在明顯短板。一旦雙方在貿易問題上交惡,「美國遭受的損失未必比中國小。」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稱,貿易戰關鍵的不是損失,而是承受損失的能力。「中國承受損失的能力比美國強。」
中國能打什麼牌?
第一張牌,是限制進口美國商品。
美國對華貿易依存度不低。目前,中國是美國除北美地區外最大的出口市場,也是美增長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
據中方統計,最近10年間美國對中國出口年均增長11%,幾乎是同期中國對美國出口年均增速的兩倍。美國62%的大豆、14%的棉花、25%的波音飛機、17%的汽車、15%的集成電路出口目的地都是中國。
另據美國官方數據,2016年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第二大出口市場,佔美國農產品出口的15%;每個美國農民平均向中國出口農產品約1.2萬美元。
在此情況下,限制進口美國農產品和高端製成品將是中國的一大「王牌」。
中國已經打出了這張牌。最新公布的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計120個稅項,涉及美對華9.77億美元出口,包括鮮水果、乾果及堅果製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參、無縫鋼管等產品,擬加征15%的關稅。第二部分共計8個稅項,涉及美對華19.92億美元出口,包括豬肉及製品、回收鋁等產品,擬加征25%的關稅。
第二張牌,是削減對美國出口。
美國現為中國最大出口市場。家電、玩具、鞋靴……各種性價比高的「中國製造」給普通民眾特別是中低收入者帶來了不小實惠,而這部分人正是特朗普著意要迎合的對象。
據官方數據,中國的傢具玩具、鞋靴傘等輕工產品和皮革製品箱包佔美國進口市場的60.4%、58.3%和53.3%,具有絕對競爭優勢。中國同時也是美國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賤金屬及製品和塑料橡膠的首位進口來源國。
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數據,2015年典型的美國家庭年收入約為5.65萬美元,對華貿易平均為每個家庭每年節省850美元。牛津研究院估計,中國的低價商品將美國消費物價水平降低了1%-1.5%。
「試想,美國老百姓正翹首以待特朗普貿易新政能改善他們境遇時,中美貿易戰卻給其福利造成了損失。在福利預期較為剛性的情況下,哪怕是不太大的損失都是難以接受的。」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
專家稱,中國反擊的目的是讓美國意識到貿易戰不可取,中美經貿合作唯有相向而行,回到正確軌道,才能惠及兩國和世界。
全球化的冬天正在來臨?
美國對華打響貿易戰,對原本並不穩固的全球經濟復甦來說可謂雪上加霜,全球經濟前景可能更不明朗,全球化進程也可能遭遇更多的波折。
站在全球貿易的立場考量,美國以貿易戰的方式試圖平衡經貿關系,這樣的做法可能並不會帶給美國企業和普通公眾更多的福祉。
一來很多品類的中國製造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必需品」,加征關稅,導致這些商品的價格上漲,必將損害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利益,導致生活生產成本的上升,他們也將是貿易戰的受損者。
其二,就產業結構而言,這些美國可能加征關稅的商品,原本並不體現美國的產業競爭優勢,即使美國不從中國進口這些商品,美國廠商自己恐怕也無法提供足以滿足美國消費者需求的類似商品,美國仍然需要從其他經濟體進口。這並不會如政策始作俑者期望的那樣帶來美國產業的復興。
其三,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很多產品是全球產業鏈合作的結果,即使其最終體現為「中國製造」。這也意味著對中國製造加征關稅,也可能導致整個產業鏈條上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受到損害。這其中也包括在中國營商的美國企業。
實際上,美國商界的反應多少說明了他們的關切所在。包括沃爾瑪、梅西百貨、百思買在內的25家美國知名零售商19日聯合致信美國總統特朗普,呼籲美國政府不要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征關稅,以免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這些美國零售商在信中說,利用「301調查」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將導致服裝、鞋子、電子設備等日用商品價格上漲,這將損害美國消費者尤其是工薪階層利益,也將擴大美國貧富差距。據統計,目前有45家美商協會明確提出反對意見。
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爭議本來就是正常經貿關系的一部分,關鍵在於雙方是否願意本著理性、建設性和務實的態度,妥善地管控和處置爭議。對於中美關系來說,經貿關系一直被認為是雙邊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每一次中美關系的轉圜,都離不開經貿關系的穩定器作用。如今這個「壓艙石」出現裂紋,又會發生怎樣的變數?
去年世界經濟經歷了金融危機後最好的一年,但增長依然疲弱。如果貿易保護成為主流,復甦之路可能更為艱難。這也是全球化進程中具有標志性的事件。
要問的是,全球化的冬天正在來臨么?從歷史角度看,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或有快慢,不同的時間點上,也的確屢遭質疑,甚至有些階段還有倒退,但全球化的趨勢並沒有逆轉。全球化意味著資源的更有效配置,對跨國企業來說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確,很多人看到了全球化的另一面,比如貧富分化和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反全球化也因此贏得了不少支持者。不過這只是提醒我們,世界需要一個更好的讓更多人獲益的全球化。從經濟意義上考量,貿易保護並沒有被證明是一件合用和有力的武器,可以更好地保護本國的企業,提升消費者的,對於仍在復甦進程中的全球經濟來說,並沒有好處。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已經高度融合的全球經濟中,任何獨善其身的政策設計都無法真的達成目標。

10、近年來中國外交上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腰上的重大事情很多,但是具體的還要應該由外交部門來進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