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化的含義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詞,是一種概念,也是一種人類社會發展的現象過程。全球化目前有諸多定義,通常意義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系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隨著全球化勢力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已逐漸引起各國政治、教育、社會及文化等學科領域的重視,紛紛引起研究熱潮。對於「全球化」的觀感是好是壞,目前仍是見仁見智。
2、經濟全球化有什麼特點?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特點:
一、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
所謂經濟全球化,是指在不斷發展的科技革命和生產國際化的推動下,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滲透日益加深,各國生產、流通、分配等領域緊密聯系,向一體化方向發展的歷史過程。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高度發展的產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科技革命推動的結果,它是與信息經濟相適應的,其形成是歷史發展的客觀過程。
二、以科技為先導、以經濟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不斷加劇
綜合國力是指一個國家所擁有的全部實力和潛力以及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等方面的綜合能力,集中表現為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它是衡量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尺度,反映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內力以及在國際社會發揮影響力的外力的總能力。
冷戰結束後,經濟因素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大國實力較量的主戰場轉向經濟領域。為了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和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各種不同類型的國家都在進行調整、探索、完善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體制,從而增強綜合國力。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對經濟具有決定性作用,經濟競爭其實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因此,圍繞著科技為先導、以經濟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不斷加劇。
三、新科技革命產生深遠影響,經濟信息化加速發展
科學技術進步是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歷史進步的主要動力。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動一下,各國經濟增長方式由「外延式」向「內涵式」轉化,追求數量和速度的增長方式將讓位於追求質量和效益的增長方式。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相對減少,而對科學技術、信息和人的素質的依賴程度大大加強。
新科技革命還引發了世界性的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因技術水平高低不同,從勞動密集型到資本密集型,再到高科技的知識和信息密集型產業,依次從發達國家向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及其他發展中國家轉移,形成新的國際分工格局。
新科技革命使各國的經濟聯系和協作關系更加緊密,為國際交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信息載體,為全球性世界市場的形成提供了技術手段,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與此同時,各國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20世紀90年代以來,「知識經濟」這一全新概念被廣泛接受,在知識經濟時代,資源配置以智力資源(包括科學技術及其一切成果和信息)為第一要素,對智力資源的佔有比工業經濟中對自然資源的佔有更為重要。經濟信息化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特點之一。
四、各國經濟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市場經濟是指時常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的經濟,它是商品經濟的發達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場大規模的市場化浪潮席捲全球,這既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結果,又是推動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動力。一方面,世界市場的人為分割被消除,全球統一市場得以出現;另一方面,世界各國普遍接受了市場經濟概念,並以此為目標進行經濟改革。然而,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部分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市場經濟體制在全球范圍內的運行,為經濟全球化創造了體制方面的條件。進一步完善不同市場經濟模式的運行機制和效能,將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長期任務。
五、人口、糧食、能源、水資源、生態環境等一些全球性經濟問題
所謂全球性經濟問題是指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的影響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主要是人口、食糧、能源、水資源、生態環境等問題。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開始關注這些問題。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一直到今天,這些問題不僅仍然存在,而且更趨嚴重。人口膨脹成為世界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資源短缺成為制約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環境惡化成為阻礙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利條件。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應負起責任,共同努力解決這些關繫到世界經濟持續發展乃至人類社會生存的重大問題。
六、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發展不平衡是世界經濟的基本規律。「不平衡」既指發展水平的不同,也指經濟實力上的差距,更多的是指發展速度上的快慢差距。發展不平衡規律的重要表現是後進國家可以利用「後發優勢」趕上甚至超過先進國家,打破原有的格局。
七、世界各國調整經濟結構
面對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普遍進行了重大的經濟改革與調整,不斷調整經濟結構,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調節機制的調整與改革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浪潮席捲全球,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把市場調節和政府宏觀調控有機結合,開始構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市場調節和政府宏觀調控有機結合,是現代各國經濟調節體系的發展趨勢。
2.所有制實現形式的改革
在各國的具體實踐中,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在資本主義國家,各種股份公司和多國或者跨國公司得到迅速發展,資本的股份化、社會化成為資本主義經濟中的突出趨勢。社會主義國家在堅持公有制為主導的前提下,對公有制實現形式進行了艱難的探索,尋求適應現代化生產和市場經濟需求的公有制實現形式。
3.國有經濟的地位、結構的調整與改革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國有經濟的比重都在縮小。當前在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東歐中亞國家,都在推行「非國有化」。國有企業的存在及其在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分布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生產社會化決定的,它的存在、發展都應根據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的變化而變化。
4.企業的現代化改造
這包括以股份制為核心的企業組織形式的改造、企業的兼並和重組、企業管理方式的改變,等等。特別引人注目的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企業兼並浪潮在全球風起雲涌,目的是加強聯合,優勢互補,鞏固壟斷地位。
5.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
社會保障制度起著保持社會穩定和減少震盪的重要作用,因此得到西方各國的長期重視並不斷加以完善。但上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公共開支的不斷上漲,目前各國都把社會福利制度作為改革的重點,主要做法是實行政府、企業和個人的結合,使社會保障制度更加靈活多樣。
八、跨國公司的作用
跨國公司是世界經濟中最重要的非國家行為主體,是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同時進行經營活動的公司企業,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國外設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經濟舞台上集投資、貿易、金融、服務等經濟功能於一身的特殊主體。
近年來,跨國公司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主要表現為對外投資速度大大加快;內部組織管理方式進一步調整;採取更為靈活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現象是一浪高過一浪的企業兼並浪潮。通過聯合與兼並的擴展,跨國公司有效地擴大經營規模,降低成本,控制銷售渠道,增加市場佔有份額,使自己成為經濟領域里名副其實的「航空母艦」。
3、全球化的概念是什麼??
全球化目前有諸多定義,通常意義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系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隨著全球化勢力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已逐漸引起各國政治、教育、社會及文化等學科領域的重視,紛紛引起研究熱潮。對於「全球化」的觀感是好是壞,目前仍是見仁見智。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是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幣、人員等生產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簡單的說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參考:
http://ke.baidu.com/item/全球化/489841
http://ke.baidu.com/view/9593.htm
4、什麼是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sation)一詞,是一種概念,也是一種人類社會發展的現象過程。全球化目前有諸多定義,通常意義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系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隨著全球化勢力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已逐漸引起各國政治、教育、社會及文化等學科領域的重視,紛紛引起研究熱潮。
(4)經濟全球化的基本內涵擴展資料:
全球化的表現
當今處於弱勢的民族語言正面臨著強勢語言、全球化、互聯網等的沖擊,其社會使用功能正處於逐漸弱化或消失的危險境地。
因此有關機構和語言學界都應該採取積極而有效的措施,搶救瀕危民族語言;保護民族語言,有利於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也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安定。
當代全球化主要體現在國際化、自由化、普遍化和星球化這四個方面。國際化主要是指跨越國界的,描述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差異。
自由化常常被經濟學家所使用,而普遍化則更多地為文化研究者使用,主要涉及特定的價值觀念:一個更加全球性的世界在於文化上趨於同質化。星球化則涉及消息的傳播與文化安全問題。
5、 經濟全球化的內涵
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內涵,需要從經濟全球化的概念、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形式,及其特徵方面入手,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展望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一、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概念
經濟全球化一詞自20世紀80年代見諸西方報刊以來,一直成為媒體和學術界的熱門話題。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化」一詞究竟何時產生,已無從稽考。但是,關於「全球化」問題的探討從19世紀的60年代已經開始。有從政治角度認識的,比如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價值觀在世界更多國家的普及與實踐,國際干預的不斷擴大,大國對小國的政治體制的影響,等等,都被認為是一種「全球化」的過程;更多的學者和專家則從經濟的角度認識「全球化」問題,如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使得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如同在一個國家內部進行,沒有了關稅,沒有了配額;還有更多的國際關系組織的成立與發展,如歐洲共同體發展到歐洲聯盟,北美成立了北美自由貿易區,亞洲與太平洋國家成立了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組織,等等,這些國際組織的成立與發展,使得國家、地區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規模更大、手續更簡單、各種摩擦與交易費用大為減少。鑒於這些現象,鄭通漢(1999)將「全球化」的特徵總結為三個方面,即:全球化是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過程;全球化是形容世界各國相互依存關系的一種狀態;全球化過程實質上是國家政治經濟邊界弱化的過程。
由此,我們可以認為,從生產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分析,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通過生產、貿易、金融和資本等的跨國網路,以空前的廣度、強度和流動速度使得彼此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同時,經濟全球化作為一個經濟過程,它又不可能不在社會文化的層面上產生強烈的滲透和深刻的影響。一方面,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鑒、吸收和交融,另一方面世界各種文明之間、民族性與世界性之間、傳統性與現代性之間發生沖撞和沖突,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文化心理和價值選擇。再次,各主權國家要求平等參與國際政治和經濟事務,改變既有的游戲規則,建立國際政治和經濟新秩序的呼聲日益強烈。將這些特點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部分所闡述的五個方面。
二、經濟全球化的基本特徵
根據以上對經濟全球化的理解,我們認為,經濟全球化的特徵主要表現在各國經濟交融的歷史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的關系狀態、相互依存關系基礎上的國家政治經濟邊界的弱化、經濟規則的全球化以及經濟運行機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趨同化。
首先,「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過程。這個過程之所以發生,首先在於世界各地自然資源、自然環境的差異。這種差異產生了相互溝通和交流的客觀需要。隨著人類的進步,這種相互交流日益迫切,交流的對象日益廣泛,交流的手段日益增多。而交流的過程就是相互取長補短的過程,就是增大共識和共性的過程,也就是走向全球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嚴格地說,從有了商品交換就開始了(鄭通漢,1999),遠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當以英國為先驅的第一次產業革命來臨時,當世界市場和國際分工開始時,經濟全球化的過程就開始了。產品不僅供國內消費,還供世界各地消費。但直到進入發達的商品經濟資本主義經濟之前,這個過程是極其緩慢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和機器大工業的建立,使這個過程開始加速,到二戰以後,由於新科技革命和跨國公司的發展,全球化過程空前加速了。特別是信息與網路技術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手段,縮短了時空距離,全球成為一個「地球村」。
既然是一個過程,就有個進程問題。一方面是經濟全球化交流客體范圍的廣度,另一方面是經濟全球化主體范圍的廣度。一定程度的「經濟區域化」應該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進程,是全球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區域集團化與世界經濟全球化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一種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其目的都是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活動的主體是各國政府和跨國公司。如果一定要進行某種程度的劃分的話,那麼,經濟全球化更多的是一種企業行為,它使商品、勞務、資本、技術跨越國家堡壘而增強經濟的相互依存,促進了生產要素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形成了資本的雙向流動和對外貿易的大力發展,以經濟為紐帶營造了世界市場網路。區域集團化則更多的是一種國家行為,為了本地區成員國的利益而消除地區內經濟活動的障礙,實現規模經濟,合理配置資源和勞動分工,推動貿易和投資的增長。
世界需要區域性貿易安排,如關稅聯盟和自由貿易區,這是通向全球性自由貿易的墊腳石。如果世界取消區域性安排,那麼,全球性進一步自由化的前景將逐漸淡化。歐洲聯盟在過去十年來一直是歐洲的中流砥柱。它的存在促進了和平與穩定,有力地阻擋了保護主義的重新抬頭和貨幣的動盪。歐元在進一步推動地區化的同時,也會導致地區間的合作,有關大西洋兩岸(即歐洲與美國)自由貿易區的設想一再提出,兩次歐亞會議的先後召開,非洲和南美某些國家醞釀統一貨幣,已經預示著區域集團化的浪潮正在向著地區間聯合的更高層次發展,其中亞歐之間的合作由於經濟互補性最大而前景最為看好。
其次,「經濟全球化」是形容世界各國相互依存關系的一種狀態。它一方面形容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相互依存的程度,另一方面形容世界各國相互聯系和影響的緊密程度,同時,也形容各國之間由於利益的相互依存而產生的關系。1999年,全球商品和勞務貿易規模已經達7.1萬億美元。1998年全球有跨國公司6萬多家,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佔全世界的40%,貿易佔全世界的60%,對外直接投資佔世界的90%,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中起主導作用(戴相龍,2000)。與此同時,國際資本大規模流動,1999年全球跨國投資8000多億美元,是1990年的4倍多。我國20多年來,進出口貿易在GDP形成中的作用大大增強,並以平均每年高於GDP年均增長速度5個百分點的步伐發展,對外貿易的迅猛增長已成為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源泉之一。據我國的海關統計,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額由1978年的206億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3607億美元,擴大了17.5倍,其中出口、進口分別增長18.0倍和13.2倍,年均增長率15.3%和13.8%,我國在世界貿易排序中由改革開放前的第32位快速躋身於十大貿易國(地區)行列。與此同時,我國年均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不到20億美元上升到現在的約400億美元(陸燕,2001),從1993年以來,我國一直是吸收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對外開放領域也逐步拓寬。我國向外商投資開放的領域已由初期的一般加工業擴展到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和服務貿易的眾多領域。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合作,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國民經濟運行效率。更為重要的是,對外開放增強了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促進了人們觀念的更新,加快了新舊經濟體制的轉換進程,為我國經濟面向新世紀的持續而穩定的增長,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和精神力量。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同樣表明這樣的趨勢。表1-1是有關國家外貿依存度國際比較,就反映了這樣的趨勢。
表1-1 外貿依存度國際比較(進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
(據施曉蘇,2001)
第三,經濟全球化過程實質上是國家經濟邊界弱化的過程。跨國公司海外投資必須認可、遵守東道國的政治法律制度,必須服從東道國的經濟運行規律,資本、技術不再被保留在一個國家邊界的內部,隨著第三世界東道國經濟實力的增長,發達國家的投資不僅僅是利用東道國的勞動力廉價優勢,其先進的技術必須轉移;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企業組織、業務活動不再固定在一個圍牆之內,企業沒有了組織形式的邊界,技術不再存在嚴密的隔牆,世界各地的消費者不再受地域的限制,網路給消費者提供了大量的娛樂消費品。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形成了「全球統一市場」。
第四,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世界經濟運行規則的全球化。國際組織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大量建立和發展,為貿易自由化和國際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制度框架,世界經濟運行的規則網路基本形成。無論是政治多極化,還是經濟一體化,總是有制度、規則在其中規范著參與各方的行為,如最終約束歐共體各成員國行為的《阿姆斯特丹協議》對歐盟區內的自由、安全、公正問題,公民的權益,對外政策以及運行機制等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並以完善的權力機構、監督機構、咨詢機構、投訴、金融機構等來制定和執行區內各項政策。這些規則支撐並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並對經濟全球化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第五,經過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很多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包括中國、俄羅斯、東歐等原來的一些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國家。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成為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運行機制。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生產要素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可以遵循市場的運行規律,按照市場的需求進行優化配置。各國、各地區的利益主體則按照市場化的規則追逐跨國界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