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弘揚愛國主義?怎樣弘揚愛國主義?
愛國是要保衛經濟全球化取得的成果,國家始終是人民強大的後盾。人民愛國國家才會更有動力。關於弘揚愛國主義,其實不能片面地把為國捐軀看成愛國。關注時事,培養凝聚力,能明辨是非,不傳播謠言等都是。
2、「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為什麼還要堅持愛國主義」
1、經濟全球化形勢下,民族國家的形式沒有過時。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組織形式。
國家的產生是民族和文明發展成熟的標志。國家不僅能夠凝聚民族的意志、代表社會成員的利益、動員全民族的力量、規范全社會的未來,而且是本民族整體利益的最高代表者。盡管經濟全球化使國家的部分職能也處於變革之中,但是,國家作為民族存在的最高組織形式未變,國家是民族整體利益的最具權威的唯一代表者的地位和功能未變。在今天的世界,哪個民族削弱了國家的地位和能力,哪個民族就面臨毀滅性的生存危機。這已被當代世界歷史所證明。(如伊拉克)
2、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家仍然是本民族整體利益的最具權威的代表者。 只要國家存在,愛國主義就有堅實的基礎。只有堅持愛國主義,才能使每個民族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獲得共同發展。
3、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外敵對勢力妄圖西化和分化我國的戰略並未改變。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和平演變」。
「和平演變」:是國際敵對勢力進攻社會主義的重要戰略,通過實施「西化」和「分化」的攻勢,在經濟上誘壓兼施,政治上扶持「親西」力量,思想上進行西方文化的滲透,整體上大搞攻心戰。
世界上某些超級大國認為,冷戰結束以後,中國的綜合國力發展迅速,己經成為21世紀美國的潛在競爭對手,所以,不論他們對中國採取何種斗爭策略,遏制中國,西化和分化中國的戰略始終不會改變。
冷戰結束後的國際斗爭事實告訴我們,大力弘揚愛國主義,是防止西方國家對中國搞「和平演變」的重要保障。
4、面對國人的政治淡漠和對政府信心的喪失,如何以一種思想或理論來匯聚人心、重建政治合法性,成為中國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能發揮這種作用的,只有愛國主義。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報效祖國之心不應有差別。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無論你是生活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無論你的政治立場和宗教信仰如何,也無論你在何種所有制企業中工作,作為中華兒女,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來報效祖國。應當說,經濟全球化趨勢為個人報效祖國消除了許多障礙或阻隔,開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間。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5、經濟全球化非經濟利益一體化,各民族國家仍然有自己的經濟利益,仍需保護民族工業和品牌,維護國家經濟利益;經濟全球化難以導致政治一體化,愛國主義仍是當代維系民族國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
既要熱愛自己的國家,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既不盲目排外,又不盲目崇洋,以塑造中國人在國際舞台上的良好形象。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弘揚愛國主義需要做到:
(1)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加速提高中國的綜合實力 。
(2)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積極應對挑戰和風險 。
(3)以全球視野和開放意識來建構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體系。
3、思修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家國情懷
史書萬卷,字里行間都是「家國」二字。無論警世還是立志,尤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流傳甚廣。人世行走縱使際遇各異,但規則古人已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家與國本是同構,為自己的家打拚,與自己的國共進,「皆以修身為本」。而情牽萬家、心繫祖國的「修身」之道,不妨將這四個詞留在你年輕的歲月里:勤學、修德、明辨、篤實。
勤學是智慧之源。青年時期,人生剛剛踏上起跑線,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贏得成功,首先要通過學習實現豐富的知識積累,練就獲得成功的本領。學習沒有捷徑可走,正如唐代文學家韓愈所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青年要想獲得成功之路的通行證,一定要有真學問,獲得真學問必須下一番苦功夫。宋代大詩人陸游在一首勉勵自己兒子的詩中這樣寫道,「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寥寥數語,深刻體悟了做學問的酸甜苦辣。
修德是品格根基。從「德」字的結構就可以看出,「德」字左邊的雙人偏旁是彳(chi),其含義是行走,右側是直字下面一個心字。古人對德的理解是「直心為德」,德就是心存正直,不偏不倚。至於如何修德,《周易》給我們的答案是「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禮記·大學》則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德是人世間最大的道,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有了這個核心價值,社會才能發展進步,昌明和諧;相反,一個道德架構崩潰的社會,最終必然走向沒落。「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因此,做事必先做人,做人必先立德。有德無才是庸人,有才無德是小人,無德無才是廢人,德才兼備是賢人。青年人理所當然要做一個德才兼備的賢達之人。
明辨是讓理性之光照亮前路。當今時代,是一個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社會信息化的時代。尤其是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得新生事物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市場經濟的泥沙俱下,使各種思潮不斷涌現;社會轉型引發的各種社會矛盾相互交織,用古人的一句詩來形容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這個時候,即將步入社會和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如果不能明辨,無論是做學問抑或是人生選擇,都會歧路亡羊,一失足成千古恨!怎麼辦?那就要學會明辨是非,透過現象看本質,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善於選擇,善於決斷,善於識別障眼法,從而去偽存真,做出正確的抉擇。
篤實是用自覺行動砥礪精進。《道德經》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道德經》還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做任何一件事情務必扎扎實實、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從基礎做起,從點滴做起。青年人有理想,豪情萬丈是好事,但是如果不能腳踏實地,最終不但不能實現理想,而且會一事無成。因此青年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要妄自菲薄,而是扎實幹事,踏實做人。齊白石先生從一個小木匠成為劃時代的藝術巨匠,李瑞環同志從一個建築木工成為國家領導人和哲學家,無不是扎實幹事,踏實做人的結果。
縱觀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儒家思想所倡導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思想是中華文化的一條血脈,也是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的畢生追求。有了這條血脈,才有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才有了「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的岳飛,才有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才有了「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東林黨人,才有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才有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中華文明五千年,家國情懷寓「己」於「群」,化作民族文化的基因綿延不息,見證了這片熱土的滄桑巨變。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歷史洪流中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青春樂章。以家國情懷書寫壯麗青春,讓家國情懷融入青春基因,在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民族復興的時刻,年輕的你我當勇敢走上前列,迎向時代賦予青年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的更加奪目的榮光
4、家國情懷是什麼?
「家國情懷」,是主體對共同體的一種認同,並促使其發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灶大悔本內涵包括家國同構、共同體意識和仁愛之情;其仿卜實現路徑強調個人修身、重視親情、心懷天下。它既與行孝盡忠、隱正民族精神、愛國主義、鄉土觀念、天下為公等傳統文化有重要聯系,又是對這些傳統文化的超越。「家國情懷」在增強民族凝聚力、建設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5、寫一篇關於大國重器與中華民族的浪漫情懷的作文?
寫一篇關於大國重器與中華民族的浪漫情懷的作文?
為什麼那些捐軀赴國的義士能被人們永遠銘記,而再顯赫的商賈權貴也終究只是歷史洪流中的過眼雲煙?原因很簡單,支撐我們銘記的,是血脈深處涌動的暗流,名曰——家國情懷。
家國家國,先有家而後有國。家是國的根基,國是家的延伸。千千萬萬甘於奉獻的你我,組成了一個個的家。在這里,我們共同生活,共同成長,我們的心靈相互接觸、碰撞,最終融聚成一種強烈的歸屬感與使命感。於是,便有了國,有了千千萬萬代薪盡火傳的家國情懷,有了無數個甘願為此犧牲自己的人。
「夫天下有大勇者,其志甚遠,所懷甚大也。天下有飢者,如己之飢;天下有溺者,如己之溺耳。」一座無名英雄紀念碑的碑文如是寫到。家國情懷,已深深烙印在每個人的靈魂深處,在國面前,再無小我,匯成一個大家。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此時,過多的言語表述已是多餘,這時,唯有昂首闊步地站出來,堅定,而自信地吶喊:「我所站立之處,便是我的國,我的家!」
掀開歷史的風塵,家國情懷曾無數次地出現。這是曹植白馬篇中「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壯烈;是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豪氣;是抗金將士「義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的悲涼;是拉耶夫斯基「為了祖國,連墳墓都覺得可愛」的無畏;是黑格爾「只有一個生命獻給祖國」的遺憾。
擁有家國情懷是每個國家的人所獨有的。可是,同時我們也應理性地釋放我們的情懷。在網路上,常有鍵盤俠身披「家國情懷」的大衣,對一些不捐款、不轉發愛國新聞的人進行道德綁架。當他們高舉「家國情懷」的聖旗,帶領更多人走向深淵時,我們,又該如何正視家國情懷呢?
這種行為,對於家國情懷,無異於拔苗助長,花兒非但不能盛開,更有可能凋零。而如何,才能是這朵花兒常開不敗呢?
韓非子曰:「言愛國者多,披戰甲者少。」這揭露了問題的本質。有時,家國情懷並不是滿嘴愛國,而是蘊含於你的一言一行中。是別人侮辱時的一句維護,是看到祖國榮譽時的欣喜與自豪。無須過多言辭,僅此,足矣。
讓我們用真正的熱愛灌溉,使家國情懷常開不敗!
6、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應持有以下哪些觀念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利用是跨國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銷售,資本跨國界流動,信息得以共享,各國經濟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規則,跨國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斷提高,不僅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而且還充分利用當地的人力資源。
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國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組織形式,是國際社會活動中的獨立主體。只要國家繼續存在,愛國主義就有其堅實的基礎和豐富的意義。我們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堅定地捍衛自己國家的利益,這就更需要愛國主義的支撐。
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在如何把握經濟全球化趨勢與愛國主義的相互關系的問題上,需要著重樹立這樣一些觀念。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報效祖國之心不應有差別。
2、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3、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要始終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尊嚴。
(6)全球化的家國情懷擴展資料: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優良傳統:
熱愛祖國、矢志不渝。刻骨銘心的愛國之情,矢志不渝的報國之志,生死不移的愛國之行,寫滿了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天下為己任,無論身居何位,都心憂天下,關心國家的命運和民生的苦樂,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與國家的興衰聯系起來,把愛國的思想付諸實際的行動;
維護統一、反對分裂。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體,除了漢族之 外,還有眾多少數民族,而漢族本身也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由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團結和睦,始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始終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聖職責;
同仇敵愾、抗禦外侮。中華民族愛好和平與自由,但決不容忍外來的侵略和壓迫。面對外來侵略,各族人民總是團結一致,同仇敵愾,奮起反抗。
經濟全球化形勢下要弘揚愛國主義: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利用是跨國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銷售,資本跨國界流動,信息得以共享,經濟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規則,跨國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斷提高,不僅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而且還充分利用當地的人力資源;
各國的公民在世界范圍內流動,一個國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一個國家,並對另一個國家產生感情。這種情況使一些人對自己的歸宿感產生了困惑,甚至認為愛國主義在今天已經過時了。
愛國主義並沒有也不會過時,只要國家繼續存在,愛國主義就有其堅實的基礎和豐富的意義;
我們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堅定地捍衛自己國家的利益,這就更需要愛國主義的支撐。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更是挑戰。現實情況表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發展中國家不僅要面對經濟方面的挑戰,而且也必然面對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戰;
西方發達國家利用經濟、科技甚至軍事等方面的優勢,竭力輸出他們的政治觀、價值觀、文化觀和生活方式,力圖主導經濟全球化進程,把發展中國家納入西方的發展模式和發展軌道。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維護本國、本民族的利益;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迴避的必然趨勢,我們只有勇於和善於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競爭,才能加快我國經濟的發展,不斷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
大力弘揚愛國主義,必須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以積極而理性的姿態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促進國家更快更好地發展。愛國主義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也不是大國沙文主義;
要正確處理熱愛祖國與關愛世界、為祖國服務與盡國際義務、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
7、家國情懷與天下情懷的區別
家國情懷和天下情懷都是人們對於國家和社會的情感體驗,但悄雀簡它們的側重點不同。
家國情懷主要是指個人對於自己的家鄉和祖國的深厚情感,關注的是身處其中的人民和事物,強調的是對於家園和祖歲緩國的熱愛和啟褲忠誠。家國情懷涵蓋了個人與家鄉、祖國之間的情感紐帶,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情感體驗,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內涵之一。
天下情懷則是對於整個人類的情感體驗,關注的是人類共同的命運和利益,強調的是對於全人類的熱愛、尊重和關懷。天下情懷則是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對於世界和人類命運的思考和情感體驗,是一種全球性的情感共鳴。
因此,家國情懷和天下情懷雖然有所區別,但都是人們對於國家和社會的情感歸屬和認同,是人類情感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