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由於產品全球化市場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由於產品全球化市場

發布時間: 2023-05-16 19:18:36

1、技術變革是如何影響市場和生產全球化的?

歷次技術革命和工業革命的演進,是若干新技術群落(或族群)更替迭代和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引發技術範式和生產方式發生重大變化的,往往是極少數居於主導地位的技術群落。

在第一次技術革命中,形成了蒸汽動力技術及相關機械製造技術主導的技術群落,第二次技術革命以電力技術、內燃機技術及電磁通訊技術為主導,第三次技術革命以計算機、微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為主導。

本次技術革命的主導技術群落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一代數字技術。

主導技術群落的更替迭代引發了若干「關鍵生產要素」的變遷。關鍵生產要素是指社會生產中的一個特定投入或一組投入,它可能表現為某種重要的自然資源或工業製成品,同時具備生產成本持續下降、供給能力無限和應用前景廣泛三方面特徵。

歷次技術革命中,棉花、生鐵、煤炭,鋼鐵、電力,以及石油、晶元等關鍵生產要素先後形成和更替。當前新一輪技術革命中,數字技術的深度應用催生了海量數據資源,與新材料技術和先進製造技術等技術融合應用,從而使數據資源成為新的關鍵生產要素。

新的關鍵要素及其新的組合應用引發了生產方式的重大變化。研發、製造、投資、貿易,以及產業分工和產業組織形態等圍繞新的技術體系和生產要素進行重構。

在新的技術體系和生產方式變革過程中,各國家和地區競爭優勢隨之改變,新的全球創新、生產、投資、貿易和競爭格局逐步形成。

簡而言之,新技術革命對生產方式和國際經濟格局的影響大致循著「主導技術群落更替——新關鍵生產要素形成——生產方式變革——新國際經濟格局形成」這一過程而漸次展開。

(1)由於產品全球化市場擴展資料

技術變革對國際經濟格局的影響

通常認為,科學革命是人類認知的飛躍,技術革命是人類實踐手段或方式的飛躍,產業革命是人類社會生產方式及經濟結構的飛躍。人類認知的飛躍為技術革命提供了指導, 當技術革命成果在生產中大規模應用和推廣時,便轉化為產業革命。

根據主流研究結論,近代以來全球一共經歷了3次科學革命、4次技術革命、3次產業革命。

第一次科學革命發生於16世紀至17 世紀後半葉,始於哥白尼創立太陽中心說,到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主導學科是力學。

第二次科學革命發生在18世紀末至19 世紀末,以化學原子論、生物進化論和電磁理論為主要內容,帶頭學科為化學、生物學和物理學等一組學科。

第三次科學革命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發生,以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出現為標志。

第一次技術革命發生於18世紀60年代,以蒸汽動力技術為標志,並引發了第一次產業革命,實現了生產的機械化。

第二次技術革命出現在19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末,以電力技術為標志, 引發了第二次產業革命,實現了電氣化。

第三次技術革命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以電子計算技術、空間通訊技術、核技術為標志。

第四次技術革命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微型計算機、互聯網出現為標志,包括高溫超導材料、基因技術、納米技術、受控核聚變實驗等高新技術的進步(也有研究認為是第三次技術革命的第二階段)。

第三次和第四次技術革命共同引發了第三次產業革命,實現了自動化、信息化。

在歷次科技、產業革命中,科技、產業革命主導國的科技經濟實力會迅速崛起,進而引發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其他抓住機遇的國家的實力也大幅提升。

第一次產業革命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 促進了紡織、煤炭、冶金等近代工業的興起和發展。

英國由於引領了這次工業革命,快速地將其他國家拋到後面,高峰時期,金屬製品、棉織品、鐵產量、煤等工業產品約佔世界一半,造船業、鐵路修築等居世界首位,對外貿易佔全球40%。

第一產業革命從英國發生後逐漸擴散到美國、歐洲等其他國家和地區,到1870年,英國工業產量佔世界工業產量的比重為31.8%,美國為23.3%,德國為13.2%,法國為10%。

以電力、鐵路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及其引發的第二次產業革命中,德、美取代英、法成為新的世界強國,日本抓住機遇實現了快速發展。

20世紀初,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鋼鐵產量、煤產量、鐵路里程等都超過了英國,酸、鹼等基本化學品產量居世界第一,燃料產量佔世界4/5。

1913年,德國的電氣產品佔世界的34%,超過頭號工業強國美國5個百分點。1870年至1913年,英國貿易額只增長了89%,而同期德國增加了1.8倍,美國增加了1.6倍,英國的貿易霸主地位逐步動搖。

在以電子、計算機和信息網路為標志的第三次產業革命中,美國成長為超級大國,日本、蘇聯等國步入發達國家行列。

1948年,美國生產總值佔世界生產總值的1/2,出口貿易佔全球份額近1/4,黃金儲備佔全球份額2/3強。美國在戰後的20年時間里,維持著以其為中心的新的單極國際貿易格局。

1970年以後則呈現出一強多極的貿易格局,美國進出口貿易增速放緩,德國、日本貿易份額迅速增長,以亞洲四小龍為標志的亞洲貿易份額迅速上升,歐盟推動形成了歐洲區域化貿易。

2、品牌全球化的中國企業在品牌全球化中遇到的問題

一、難以滿足高成熟度的市場環境對品牌差異化的要求
從經典的理論來看,品牌的價值是由理性價值和感性價值兩種價值構成的,其中,理性價值的形成有賴於產品和服務本身,而感性價值則源於消費者對所購買品牌的聯想。
目前中國品牌國際化的目標市場大都是以歐美的發達國家市場為目標。與中國高速發展的市場不同,歐美國家的絕大多數市場已經進入成熟期,總體增長要比中國緩慢。在這樣的市場中,要求新進入的品牌具備為消費者提供真正差異化的價值,而有差異化的產品或者服務則是構成品牌價值的來源,也是企業獲取消費者的根本所在。提供差異化和創新的產品不僅需要企業可以敏銳地發現客戶的潛在需求,還要求在產品開發和創新方面進行相應的投入。但是,長期以來中國企業處於「重市場、輕研發」的狀態,中國企業更多的是技術追隨者,而非行業標准制定者。有限的技術和產品創新也是集中在非核心環節,對市場和行業發展的影響力非常有限。在這種狀況下,中國企業要想在理性價值方面進行差異化,在技術和產品的差異化x方面超過現有對手必然是困難重重。
另外,國外市場調研公司的研究表明:到目前為止,與早期日、韓品牌進入歐美市場的情況相似,「中國概念」還僅僅停留在廉價、低質量的印象上,並不能為中國品牌提供強有力的來自國家層面的價值支撐。
二、在中國形成的品牌價值難以復制到發達國家市場
在我們思考中國品牌的國際化道路的時候,或許對中國品牌在中國的生存現狀進行一個剖析會很有意義。我們經常能夠從新聞報道中看到:中國品牌在許多市場中打敗了國外品牌,取代外國品牌成為了市場的主導。由此看來,一個合乎邏輯的推論是:如果在中國市場能夠打敗外國品牌,我們應該也有機會在外國市場打敗外國品牌。但真的這么簡單嗎?
在2004年羅蘭·貝格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中發現,中國年輕的以及相對高收入的消費者仍然更加鍾情於國際品牌。絕大多數消費者認為,如果在全部條件相近似的情況下(如相同價格、質量、款式、技術等), 他們會選擇國際品牌的產品。同時, 國際品牌更加讓消費者感覺到品質優良、性能卓越,也更加有身份感。由此可見,中國品牌雖然已經具備了很高的知名度,形成了市場份額方面的主導地位,但卻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強勢品牌,尚未形成清晰的、可持續的品牌價值定位。換言之,其未來發展的可持續性令人憂慮。
出現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眾多國內企業盡管在品牌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但往往是形成了響亮的品牌口號或精美的廣告宣傳,但是品牌的形象仍然較為模糊,沒有形成鮮明的品牌個性。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品牌的塑造缺乏來自於消費者體驗層面的支撐,品牌口號與消費者的實際體驗沒有任何關聯,最終導致品牌價值流於空泛。其次,在國內的眾多行業中,中國企業大多是憑借價格、渠道和服務等優勢占據較強的市場地位。但主要是在已經非常成熟的主流產品市場,在需要挖掘或引導消費需求的前沿領域則處於劣勢。在競爭更加激烈的國際市場上,是否可以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從而開發出新的產品或者開拓新的細分市場更加是生存的關鍵。在這一點上,以中國企業目前的狀態無疑將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再次,過分追求價格戰、企圖以價格獲取市場份額的做法又把中國企業拖入一個惡性循環:低價格和低利潤導致企業缺乏研發投入,研發投入的匱乏又進一步導致產品缺乏競爭力從而更加依賴於價格戰。此外,價格是品牌塑造的殺手鐧,對價格戰的依賴將帶來品牌的大幅度貶值,價格戰與高端品牌永遠無法共存。因此,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中國企業更加無從談起強勢品牌的樹立。
中國企業在品牌塑造的時候,其核心訴求點仍然集中於較為基礎的元素,突出產品優良的品質、可靠的質量或高水平的服務。而歐美發達市場由於長期的發展和充分的競爭已經超越了簡單的以品質或服務取勝的階段,可靠的品質保證早已經成為企業參與競爭的前提,對品質的追求不過是使得中國企業與國際競爭對手站在同樣的起跑線上,卻無法成為差異化的成功因素。服務也由於價值鏈的不斷細分早已經成為獨立的領域,不再簡單依附於產品的銷售。在歐美發達國家市場中服務普遍是有償的,像海爾在國內所採取的高品質無償服務的方式在國外市場將會面臨很高的成本壓力,尤其在中國產品缺乏足夠利潤空間支撐的情況下更加難以為繼,因此差異化的服務優勢也是難以簡單復制的。渠道等優勢更加無從談起。還有,像聯想、海爾這樣的國內高端品牌,盡管在國內市場取得成功的差異化優勢,在技術、創新等方面得到了國內消費者的認可,形成了自身品牌的價值,但如果進入國外市場,由於缺乏形成同樣價值的條件,使得這些價值根本無法復制或者移植到其它市場中去。
三、缺乏有效的戰略性品牌管理
早在40年前,哈佛教授Ted Levitt就在其著名文章《營銷的短視》中指出,營銷不能局限於傳播和溝通本身,公司必須基於市場。只有市場營銷能製造和增長需求。而這也正是中國企業目前所缺乏的。
從消費者感知品牌價值的過程來看,我們相信品牌塑造的工作開始於產品設計的環節並貫穿企業各項管理活動。品牌建設已經不再是孤立的市場營銷手段,而是多部門、多層次的任務。
David A.Aaker,著名的品牌管理大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市場營銷教授認為,當首席執行官不想聘用品牌官的時候,CEO就應當負起責任。品牌必須成為商業戰略的核心,Aaker認為:「CEO必須明白他的品牌是戰略資源;他必須不斷地開發品牌。」
對比中國的情況,雖然中國企業的領導人口頭上都很重視品牌,但羅蘭·貝格公司對15家中外電子及高科技企業的調查表明,外國企業對品牌資產的重視程度明顯高於國內企業。國內外由於在這些方面所存在的差距,中國企業在國際化方面勢必遭遇很大的困難。

3、加拿大的全球化和市場化的表現

加拿大的全球化和市場化的表現是:
1、生產和國際化,新技術革命,使世界出現了一個龐大的產業技術群和種類繁多的新產品,各國在新的科技革命中各有優勢和劣勢,加拿大為了更快的發展自己,各國都必須揚長避短,在生產領域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協作,以達到節約本國社會勞動,獲得較好效益的目的。
2、市場的國際化,加拿大建立在新技術革命基礎上的現代經濟活動,不僅規模巨大,而且發展速度極快,由於一國國內的生產和消費、產品和市場、資金鐵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逐漸加深,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沖破國家和地區的地域界限,在全球范圍內求得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

4、全球化對阿里巴巴的影響

全球化對阿里巴巴的影響是深遠的。以下是一些主要影響:

1. 市場擴張: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阿里巴巴面向全球市場的機會增加,並且可以擴大其肢瞎各類產品和服務的銷售渠道。

2. 競爭壓力:全球化帶來了更加激烈的競爭,阿里巴巴需要和來自全球各地的企業競爭,這將增加其競爭壓力和挑戰。

3. 跨境貿易:全球化為阿里巴巴在跨境貿易方面提供了更大的機會和挑戰,這促使其不斷提升跨境電商服務質量,為客戶提供更完善的跨境交易方案。

4. 品牌影響:全球化對阿里巴巴品牌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它需要在全球市場上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5. 投資機會:全球化還為阿里巴巴在海外尋求投資機會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這將推動公司的長期發展和增長。

總體而言,全球化為拆飢漏阿旅爛里巴巴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但它也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適應能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國際市場。

5、簡述市場全球化的根源?

一、 經濟全球化正負面雙重影響

經濟全球化內在地具有正面和負面雙重影響,這是客觀事實。就經濟全球化的正面影響而言,最重要的可概括為:

1、經濟全球化由於信息技術使空間距離極大地縮短,幾乎在產地之間「天然的」競爭界限的地理距離已失去了意義,於是世界各地彼此都是潛在的競爭者,相互爭奪正在變得短缺的資本投資和相應的勞動崗位,後兩者通過納稅使民族國家和社會福利國家的政策得以實現。即是,經濟全球化使一些國家變得更具有競爭力、創造力和創新精神,從而使國家能富裕起來。

2、現代信息的通信技術以及復雜的計算機程序,有助於人們消除不同資本市場的時間差。在跨國的生產網路方面,時間的全球化正在形成。「時間競爭」對能否通過衛星通訊可以即時了解全世界正在發生的事件,從網際網路上可以獲取大量信息和寶貴的知識,因此,商品、服務、資金、思想和信息的流通將比過去更加自由、快捷,這就給各國人民帶來很大益處

3、全球化意味著新的經濟增長,雖然在這期間存在著增長的風險,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國民財富在日益增長,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4、全球化為千百萬人開辟了出乎意料的生活機遇,包括從前的所謂發展中國家在內。世界各國以前從來沒有這么多人擁有像今天這么多的選擇機會。由於世界范圍的國際分工,這就使每個民族和民族國家都在經濟和技術的進步中得到自己應得的一份機會。

6、關於全球化問題(原因、表現、後果)

1.全球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范圍日益凸現的新現象,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徵。
全球化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講,從物質形態看,全球化是指貨物與資本的越境流動,經歷了跨國化、局部的國際化以及全球化這幾個發展階段。貨物與資本的跨國流動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態。在此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地區性、國際性的經濟管理組織與經濟實體,以及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精神力量的跨國交流、碰撞、沖突與融合。
總的來看,全球化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包含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相互聯系、影響、制約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系十個方面的全球化。

2.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個具有煽動性的詞。擁護者憧憬它會給整個世界帶來空前的進步和繁榮;批評者斷言它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貧困、戰爭甚至文化滅絕。什麼是全球化?我們真的在經歷空前的全球化?以往的全球化給我們帶來過什麼?

什麼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個進程,指的是物質和精神產品的流動沖破區域和國界的束縛,影響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生活。全球化還包括人員的跨國界流動。人的流動是物質和精神流動最高程度的綜合。

科技進步是一切社會變遷的原動力,交通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是全球化的依託。交通的進步促進人員和物質產品的全球化,通訊的進步促進精神產品的全球化。當然,兩類技術的作用經常分不開。互聯網能調動資本,輪船也能傳播精神。

拋開技術進步因素,全球化是資本的全球化,亦是關於資本之「主義」的全球化,即利潤至上觀的全球化——馬克思在150年前就討論了全球化的這個本質。除了戰爭時期,資本在全球范圍里瘋狂地追逐利潤,每天24小時,從不疲倦。所以,到目前為止的全球化體現為市場經濟體系在全世界的擴張。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國際化的共產主義運動,都從資本全球化衍生而來。若世界市場的擴張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響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生活,人們當然希望擁有自己鮮明的立場。全球化問題的復雜性在於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間和不同的時間里能產生不同的結果。這四類變數無限多。既然人們無法預知所有的變數,只好依賴意識形態決定自己的立場。

對眾多的支持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種基於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識形態。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場規律」,順應歷史潮流。對眾多的反對者而言,反全球化是一種基於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識形態。反全球化就是反對擴大貧富差距,反對霸權。意識形態傾向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然而,筆者在這里不想談論意識形態,只想就事論事。

我們正在經歷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堅時代遜色嗎?如果麥當勞、肯德基能體現全球化,中餐館可是在上上個世紀就在世界各地登陸了,如今其普及程度遠非美國快餐能比。我懷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脹的「新聞界」給誇張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訊技術的飛速進步引起的,交通技術並沒有飛躍的進步。自19世紀後半期到20世紀初,以輪船、鐵路、汽車和飛機為代表的交通技術出現了質的飛躍,人員和物資的國際交流呈幾何級數增長。那個時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並不嚴格,護照也可有可無。美洲就是在那個時代開始住滿移民,中國人就是從那時開始改穿西式服裝,改用西式筆墨,扛洋槍、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釘,以及下南洋、闖西洋、赴東洋。

即便是資本流動,舊時代恐怕也未必差得遠。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國人在外國人開辦的銀行里存錢、取錢、借錢。那時的貨幣可以自由兌換。資本輸出被列寧看成傳統帝國主義的主要特徵之一。據說,今天的全球化體現為驚人規模的「金融資本」流動。每天全世界有1萬多億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場上進行賭博投機,每年全球「熱錢」高達400萬億美元。可那又能說明什麼呢?當今的國際貿易量才8萬億美元。國際金融賭博能影響地球每個角落的生活?資本是經濟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義在於促進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結合的效率。可是,用於國際賭博的「資本」促進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樑是工業和商業資本,不是「賭博資本」。

電力的使用,廣播的興起,電話的出現,新聞出版的普及,乃至後來的電視時代,上述任何一種通訊技術的進步,其意義未必低於互聯網。因此,過去精神產品的全球化程度不亞於今天,精神產品的多元化也不亞於今天。否則,民主思想、共產黨人的思想乃至形形色色的其他意識形態怎樣傳遍19和20世紀的世界?除了巨額的「金融資本」,據說今天的全球化還體現為互聯網的興旺普及。互聯網使得信息傳輸變得快捷和方便。但擁有信息與擁有知識顯然不是一回事,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觀念的多元化。今日美國人的觀念並不比越戰時更多元,也不比印度更多元。中國知識界今日的觀念甚至不一定比2300年前的戰國時代多元。比起今天的大學,上個世紀20年代的北大在思想上難道不是多元化得多?中國人現在的觀念當然比20年前多元化了,但那並不是互聯網的結果。

兩次世界大戰加上冷戰,綿延80年,切斷了世界的全球化進程,使冷戰後開始恢復的國際交流顯得突然和新穎。筆者不是歷史學家,但倘若某個歷史學家告訴我,在上上個世紀和上個世紀早年,人員、物資、資本和精神的國際交流程度高於今天,我不會感到驚奇。

當然,我並沒有說未來的全球化不會超過以往的全球化。

全球化帶來什麼?

無論我們是否處在一個空前的全球化過程里,以往的經驗都具有啟發性。全球化的歷史經驗可以分成四大類:道義問題;收益問題;趨同與逐異問題;國際主義與民族主義問題。而以下四個全球化特徵正對應著這四個問題。

1.缺少法治道義的全球化。任何國家內部的市場化都是隨著法治環境的逐漸成熟而成熟的。國際的市場化卻不是在法治環境下進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謂國際市場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當立法、司法和執法都歸於一家,只有理想主義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從不公平中獲利的國家才去奢談國際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沒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謂「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體現國際公義的治理。

2.無法預知國家損益的全球化。抽象談論在全球化中獲益或受損的條件非常困難。強國、弱國、大國、小國都可能獲益,也都可能吃虧。傳統的中國是被全球化擊敗的,卻也是從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國是從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國,雖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獲益國,卻呈現冷淡全球化的傾向,因為美國開始感受到代價。

3.刺激追求差異的全球化。全球化導致的「趨同」是淺薄的,全球化導致的「逐異」卻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時代最深刻的特徵。全球化的資本毫無人性可言,它帶來激烈的社會變遷,刺激形形色色意識形態的興起,也必然伴隨激烈的社會集團、意識形態乃至民族國家之間的沖突。以往的全球化帶來了繁榮和進步,也帶來了大革命,帶來了國內戰爭,帶來了「世界大戰」。

4.促進民族主義和國家疆界的全球化。毫無疑問,近代以來形形色色的國際主義都產生於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帶來了更強大的民族主義,帶來了護照和海關,帶來了人員交往的阻隔,帶來了「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家疆界,帶來了更先進的武器和更強大的國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獲勝的不是國際主義,而是國家主義,特別是民族主義。在今天,我們看到了「歐洲合眾國」主義的興起,歐洲貨幣的使用,歐洲邊界的鞏固,歐洲海關的確立,歐洲防衛的統一。是什麼刺激出這種新「西歐民族主義」?美國、日本、西歐……哪一個還在談論國際主義?當人們已經把保衛疆界安全的戰場延伸到外太空,誰還能說全球化消滅國家疆界呢?曾幾何時,為普世歡樂而設立的奧林匹克和世界盃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場,國家之間的競爭,甚至成了在民族國家內部進行競爭的資本。

結 語

為了「經濟效益」,人們從遼闊分散、自給自足的鄉村走入了城市。他們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賴,但只有依靠斤斤計較、彼此競爭、相互傾軋才能生存。城裡的人們看上去沒什麼不一樣,可每個人都從骨子裡在追求與眾不同。惟有不同才能在生存競爭里脫穎而出。殘酷的市場競爭使越來越多的「村民」逐漸變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義觀的人,他們崇拜資本所帶來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資本本身。人們很自然便忘記阿富汗貧民的生命與世貿大廈里的生命是平等的。他們會為紐約2000多條「文明的」生命燃起祭奠的蠟燭,但絕想不到為阿富汗那4000多個「野蠻的」殉葬者焚一炷香。人類可以公然聲稱自私自利和弱肉強食是其本性,並能導致「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如此的人類,只好用鋼鐵製造的防盜門來取代分隔家庭的籬笆,用武裝到牙齒的警察來取代調解鄰里糾紛的長老。當貧窮遼闊的地球村變成了繁榮細小的地球城,各自的「國家利益」理所當然地成為國際關系的最高准則,武力也自然成為安全和秩序的前提

當國際化開始傾向於代指這樣一個過程時???,今天的全球化用來區別一系列的趨勢,很多是在二戰後變得尤為突出。它們包括:

全球范圍內的通用標準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

國際貿易以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長

由跨國公司控制的世界經濟的股份的增長

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

更多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

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通過諸如互聯網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

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

很多的趨勢被各種各樣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組織看作是積極的,在很多情況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積極地推動。例如,有這個樣一種經濟理論:相對優勢使得自由貿易可以使得資源分配變得更加有效,並且對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有利。

二戰後通過很多諸如關貿總協定等的國際組織已經使得國際貿易間的障礙得到相當大的降低。特別是從關貿總協定演化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

提升自由貿易

商品:較少或消除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來降低關稅

資金:減少或消除資金控制(資金控制會影響貿易發展)

減少、消除對當地產業的津貼補助金(達到公平貿易)

知識產權保護

在國家間對知識產權法律進行協調(通常來說,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國界承認知識產許可權制(例如,在中國獲得的專利權可以在美國獲得承認)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運動認識認為這些是有害的。

質疑中的全球化

對關於全球化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現象還是只是一個說法還存在學術上的討論。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一些學者爭論到這個現象在其它的歷史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們是處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象,例如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跨國公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它們開始被建立的時候並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學者更喜歡使用「國際化」而不是「全球化」。簡單的說,它們兩者的區別在於國家的角色在國際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說,全球化程度比國際化要深。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國家的邊界還遠沒有達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還沒有開始,也可能不會開始——從歷史上考慮,國際化從來沒有變成全球。

世界正在變的越來越平
[編輯本段]
全球化曾是我們用來描述政府政府和大企業關系變化的詞彙,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意義更廣闊也更為深遠的現象。
全球化並不僅僅是政府,企業和個人相互交流的方式,也不僅僅是機構間相互影響的方式,它意味著新的社會,政治和商業模式的出現!

社會學中的全球化
「全球化」是當今國際學術界最為熱門的課題之一。9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全球化的理論認識也在不斷深化,不同學者紛紛從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化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角度來考察與研究全球化問題,並不斷加強了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與合作。社會學對全球化的理論研究始於20世紀中後期,六、七十年代主要有P·索羅金的全球趨同論、R·阿隆的國際社會論、D·貝爾的後工業社會論、I·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論,七、八十年代又出現了A·托夫勒的超工業社會論、J·奈斯比特的大趨勢論,九十年代除了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論有了新的發展外,又形成了更具有全球化研究針對性的A·吉登斯的制度轉變論、R·羅伯遜的文化系統論和L·斯克萊爾的全球體系論等。社會學研究的綜合性特徵使其對全球化這樣一個復雜性問題的探討具有較強的優勢。
吉登斯的制度轉變論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是從制度轉變的角度來闡述和深化全球化理論的,其主要貢獻是他把全球化與現代化緊密地連在一起,並認為全球化是現代性的最明顯的結果之一,是世界范圍社會關系的緊密化。

在吉登斯看來,全球化是現代性從社會向世界的擴展,是現代性的基本制度特徵向全球范圍轉變的必然結果。而現代性的基本制度特徵是由四個不同層面所構成的,即資本主義(capitalism)、工業主義(instrialism)、軍備力量(military power)和社會監督(social surveillance),這四個現代性的制度特徵向全球范圍轉變的結果便形成了全球化的四種維度,即全球資本主義經濟(world capitalism economy)、國際勞動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全球軍事秩序(world military order)、民族國家體系(nation-state system)。時至今日,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已成為世界經濟體系的主要權力中心。全球化趨勢,並不是「西方制度在全世界的慢延和其他文化的消亡」,而是一個復雜的、非連續的和偶然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一系列不同的而又相互交錯的邏輯推動的,是一個不均衡的發展過程。因此,我們必須面對一個事實:現代性與全球化的發展及其帶來的代價,造就了一個不是「現在」(now),而是一個「從現在開始就會存在」(from now on)的危機性問題。例如,各種制度性轉變的全球性導向如果無限地急劇化,就會相應地構成經濟增長機制的崩潰(collapse of economic growth mechanism)、極權主義提升(growth of totalitarian power)、核沖突或大規模戰爭的爆發(nuclear conflict or large-scale warfare)及環境大災難的發生(ecological decay or disaster)等危機。但是,吉登斯認為全球化的這種可能性危機是可以而且只有被積極參與的社會運動所克服和抵消,相反,如果沒有此類社會運動的抗衡,未來社會便難逃於惡性的發展,更不會出現制度性轉變的理想結果。

羅伯遜的文化系統論
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教授羅蘭·羅迫遜(Roland Robertson)是社會學中從文化的視角來理解和關注全球化問題的代表性學者之一,他從1960年代初期就開始涉及全球化問題的探討,在以後30多年的時間中,他又通過對經典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檢討與重建逐步確立起了自己對於全球化研究的理論框架。尤其是1980年代以後,羅伯遜與其他一些學者一起,從社會學角度共同對全球化問題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討,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基於自己的分析框架和全球化模型,羅伯遜把全球化的基本歷程從15世紀初葉到20世紀90年代分別劃分為萌芽階段、起始階段、起飛階段、爭霸階段和不確定階段。並簡要地勾勒出了近六百年來全球化過程的基本特點和目前狀況,羅伯遜不同意像吉登斯和沃勒斯坦那樣抽象化、簡單化地解釋全球化現象,他強調,全球化進程是在相對獨立於嚴格意義上的社會進程狀態下進行的,它有其自己的自主性和邏輯性,它的發展將隨著進程的加速而變得越來越復雜化,因此,全球化問題不僅是一個跨學科研究的對象,而且也更應該是一個跨文化研究的對象,當前社會學理論的主要任務就是要以多維的方式,並超越「世界政治」或「世界經濟」的單一模式來說明全球化的轉跡及其動因。

7、什麼阻礙消費品市場全球化

阻礙消費品市場全球化的因素有:消費者對產品需求和使用的差異;消費者對營銷刺激的反應不同;細分市場不同;所處生命周期不同;競爭環境不同;法律環境不同;營銷系統不同;內部管理難度不同。

8、哪些因素阻礙了消費品市場的全球化?

阻礙了消費品市場的全球化的因素有:
1、消費者對產品需求和使用的差異;
2、消費者對營銷刺激的反應不同;
3、細分市場不同;
4、所處生命周期不同;
5、競爭環境不同;
6、法律環境不同;
7、營銷系統不同;
8、內部管理難度不同。

9、什麼時候由於產品全球化市場競爭加劇

20世紀90年代。20世紀90年代由於產品全球化市場競爭加劇和信息技術革命羨頃的推動,圍繞提高製造業 水平的新概念和新技術不斷涌現,在此背景下,將新興的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 製造領域使「智能製造」的概念孕育而生,並促進了告缺智能製造技術和智能製造兄友陸 系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