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奧巴馬對全球化看法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奧巴馬對全球化看法

發布時間: 2023-05-16 03:13:31

1、奧巴馬軍事政策評論

奧巴馬當選後對中國影響 三機遇三挑戰

奧巴馬於美國當地時間周二晚間輕松擊敗共和黨競爭對手麥凱恩,成功當選美國第44任總統,並成為美國歷史首位黑人總統。

奧巴馬曾經說過:「我和中國特別有緣,是華人的姻親。我有一個華裔血統的侄女……我的妹夫吳加儒是在加拿大出生的華裔,現在有美國國籍。」奧巴馬的同父異母妹妹瑪亞出生於雅加達,有一半印尼血統。吳加儒的父母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

在對華政策上,這位新任美國總統傾向於同中國建立長期、積極且具有建設性的關系。主張深化美中經濟安全和全球政策問題方面的高層對話,加強兩國環保和軍事交流。由此可以預見的是,奧巴馬的當選會成為中美關系的一個良好契機。

然而在貿易往來、人民幣匯率等問題上,奧巴馬的對華政策又讓人擔憂。那麼這位同中國「特別有緣」的美國總統上台之後,究竟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影響呢?

推動作用:

希望與中國展開全方位合作

從伊拉克戰爭、防止核武器擴散、改善美國國際形象等方面來說,奧巴馬的外交政策與布希相比,可謂千差萬別。只有在中國問題上,奧巴馬將在很大程度上延續布希政府政策,繼續與中國展開全方位合作。

奧巴馬身邊不乏經驗豐富的「知華派」,必將推動新一屆政府在處理對華關繫上,向著理性、積極的方向發展。奧巴馬已經明確表態,當選後將繼續與中國在環保、能源合作等方面保持對話。

雙方建設性合作夥伴關系會進一步發展

中美關系必定會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奧巴馬在競選過程中一再強調中美兩國有共同利益,主張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在對台問題上,民主黨一貫主張一個中國原則,主張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奧巴馬也提出將反對將美國就業機會大量輸出到中國,反對中國在匯率方面的政策,也許在他當選後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會增多。但是由於雙方之前的合作關系已經非常深厚,上述的問題只是小小的擔憂。在目前的國際大背景下,奧巴馬一定會致力於建立中美雙方的建設性合作夥伴關系。

奧巴馬當選消息推高美股 或定A股四年走勢

美國大選的結果左右著這個全球經濟腔陸頭號強辯旅國的走向,並決定美股和全球股市在未來四年的走攜圓凳勢。紐約股市4日創出24年來美國大選日最大漲幅,三大指數漲幅全部超過3%,道瓊斯指數上漲超過300點。

追隨美股漲勢,亞太股市周三早盤走高。日本股市日經股指早盤上漲2.82%,收盤報於9371.67點;韓國首爾綜合指數大漲4.97%。

在早市未收盤股市中,中國滬深股市漲幅近3%,香港股市恆生指數上漲4.84%;澳大利亞普通股指數漲1.80%,台灣加權指數漲1.10%。

阻礙作用:

奧巴馬或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加大中美貿易壓力

分析奧巴馬的貿易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時殷弘教授表示出了一個擔憂。奧巴馬的經濟政策中,更注重創造國內就業機會的重要性,也就是說,鼓勵大企業從向外投資轉到向內創造工作機會,時教授認為,這個政策其實有著比較明顯的保護主義色彩。「在競選中奧巴馬經常發表這樣的言論,認為美國的就業機會都讓外國人佔去了,大財團也都到國外投資給別國的人民創造就業機會,這就說明他上台之後的政策是要趨於保護主義的。」時教授說,「如果奧巴馬當選,極有可能新政府會把美國已經在國外的投資和所提供的工作機會通過某種方式減少或者收回去。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有些報道表明一些亞洲人對奧巴馬是有看法和擔憂的。

競選過程中,奧巴馬自己一直提出他也是支持自由貿易的,但是言談舉止和他的利益集團的背景來看,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還是存在的,這是需要我們密切關注的。

指責中國操縱匯率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言辭日益尖銳。民主黨人奧巴馬把焦點集中在經濟問題上,繼續打「中國牌」,指稱中國對美國貿易的巨大順差與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有直接關系。

據《大公報》報道,奧巴馬是在29日公布的一封信函里做出上述評論的。他說:中國必須改變其政策(包括匯率政策),以便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更多依靠國內本土需求的增長。

奧巴馬的這封信是寫給美國全國紡織業組織理事會的。他表示,自己會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國改變,他還表示:「如若當選,我將協助確保中國的進口商品不會違反適用的法律和條約。我支持貝里修訂案的要求:國防部只採購在美國製造的紡織品。我亦支持將『紗後規則』(yarn forward rule)納入自由貿易條約。」

期待中國減少出口 希望美國人少買中國商品

奧巴馬認為,中美關系最關鍵的問題是貿易,他雖然歡迎和中國貿易,但前提是中國遵守規則,在世界均衡發展中扮演積極的角色。他建議中國發展內需,提高內需佔GDP比重。這項建議實際上是要求中國出口佔GDP比重降低,也就是減低對美國出口,以改善美國勞工階層的失業情況。換句話說,奧巴馬對美國勞工階層失業的解決方法,是希望美國人少買中國商品。

專家觀點:

奧巴馬的對華政策值得肯定

奧巴馬本人雖然在競選中,不時對中國發出一點批評,但9月22號他在《中國商業周刊》發表的《關於對華政策》的文章中,總體的政策姿態是非常積極的。這篇文章有三點值得肯定的觀點:1、承認中國的重要性。2、認識到中國的復雜性。3、確定其政策目標是尋求與中國的合作。

不能簡單用保護主義形容奧巴馬的經濟政策

有經濟學家稱,奧巴馬的經濟政策趨向保護主義,可能會對全球經濟帶來不利影響。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陶文釗教授認為,一個政府的經濟政策是不能簡單用經濟學上的名詞去概括的。奧巴馬在競選中透露了一些他的經濟政策,比如給窮人減稅,提出能源自給等。但是這遠非全部。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是由一整套方案構成的。奧巴馬當選後,肯定會召集美國一流的經濟學家,一同研究出一整套的經濟政策。

奧巴馬對華態度理性務實

並不否認各個總統候選人的中國觀會有所不同,但是美國朝野上下的共識卻非常清晰: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的崛起和繁榮強大是不可忽視的事實,所有候選人也都曾提及美中關系是21世紀美國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中國讀者可能會認為,有些美國總統對華強硬,有些比較友好。這其實是個誤區。美國總統中國觀的建立是一個長時期的『學習過程』,這個過程伴隨著他對中國的個人感情的轉變,但更為重要的則是美國國家利益的需要。」

中美雙方都應當從新的全球化環境下把握兩國的戰略關系

中國和美國分別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在維護全球金融穩定方面具有越來越多的共同戰略利益,當前全球經濟所出現的調整,可以說是全球經濟從劇烈的失衡重新尋找新的平衡點的過程,在這種動盪的尋找平衡點的過程中,中國和美國都深深涉及其中,只有保持良好的戰略合作,才真正從長期內有利於雙方的戰略利益。
美國人民很清晰地表明了自己對過去8年來布希主義的摒棄和對新外交政策的期待。奧巴馬不辱使命,在競選中對布希外交政策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批判,做出了從「撤軍伊拉克」到「對話內賈德」,從「修復美國國際形象」到「重樹美國領導地位」一系列承諾。美國人民心嚮往之,奧巴馬順利入主白宮。
作為參加選舉的美國政客,空談許諾很容易。但是當成為美國總統,想要食言自肥就可能賠上自己的政治生命。深諳美國權力政治的奧巴馬在自己上任的四個月以來一方面挖空心思拯救深陷泥潭的美國經濟,另一方面東奔西走樹立、施行自己的外交政策新思維「奧巴馬主義」。
目前,奧巴馬的外交政策的定性目前已經相當明顯:多邊主義、國際合作、外交至上。奧巴馬並沒有像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那樣帶領美國回歸孤立主義――美國仍然是世界事務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但是所扮演的角色卻發生了從「主導」到「合作主導」質的變化。他主張美國要運用「靈巧實力」:既有「硬實力」作為強大後盾,也有「軟外交」與之剛柔並濟;對待傳統盟國,他放下身段,展開「傾聽之旅」;對美國的「敵人」,他也講求方式方法,力圖以對話代替對抗。
奧巴馬的新外交政策固然是為了履行自己在競選中的承諾,但是究其深層次的原因,這主要是針對美國國力相對變化而進行的調整。小布希給奧巴馬留下一個爛攤子,美國深陷經濟危機,已經很難有實力像過去那樣一味通過單邊行動主導世界秩序。面對現實危機,奧巴馬希望修復一系列關系,通過國際合作來解決問題,同時重建美國的道義形象和領導地位。
奧巴馬主義包括美國在一系列外交關系和在國際熱點問題上的政策調整。最為引人注目的是美國目前最為頭痛的兩場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巴基斯坦問題;比較重要的雙邊關系調整包括:美歐關系、美俄關系、美國與拉美關系、美國與穆斯林世界關系。目前,奧巴馬尚未能取得重大進展的外交熱點問題集中在兩個國家身上:伊朗和朝鮮。
戰場:從伊拉克回到阿富汗
上任僅一個月,奧巴馬就宣布美國將按照時間表「負責任地」結束伊拉克戰爭。他的目標是在2010年8月底結束在伊拉克的作戰行動,將責任轉交給伊拉克安全部隊。美國軍方的任務將轉變為向伊拉克安全部隊提供支持、進行有針對性的反恐行動,以及提供安全保障。預計美國將在2011年撤出所有軍隊。
從伊拉克撤軍是奧巴馬兌現競選承諾的重大步驟之一,雖然預計撤軍的時間之長超出了很多人的預計,但是反映了奧巴馬對中東地區戰略和美國國力的理性判斷。奧巴馬曾指出「我們不能無限期地履行一項已經使我們的軍隊力不從心並將耗費美國人民近一萬億美元的承諾」。伊拉克局勢反復不定,美軍離預先設定的目標已經越來越遠。同時,奧巴馬希望能夠參與實現中東地區的持久和平,然而伊拉克戰爭曠日持久,美國撤軍的時間越晚,就越難以占據道德制高點參與中東地區的和平構建。
與伊拉克撤軍齊頭並進的是增兵阿富汗的計劃,派駐阿富汗的美軍數目將從目前的3.4萬人增至5.5萬人。在這一問題上,奧巴馬並沒有背棄小布希反恐戰爭的基本理念,只不過他認為伊拉克戰爭與「9?11」事件和反恐戰爭並無直接聯系,忽略阿富汗戰爭是反恐戰爭的巨大失誤,打贏阿富汗戰爭成為美國反恐戰略的核心目標。增兵阿富汗既獲得美國人民的首肯支持,又有占據戰略要沖虎視伊拉克局勢變化之便。
然而,阿富汗戰爭的重點在奧巴馬上台後發生了重大變化。目前,奧巴馬在阿富汗戰爭上的主要政策在於通過軍事打擊和民事援助瓦解並擊敗藏身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基地組織和塔利班, 巴基斯坦已經成為舉足輕重的重要環節。這不僅是因為塔利班目前已經東擴南下,將巴基斯坦視為藏身和戰略轉移的目標,使得美軍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屢屢不能得手,更因為塔利班武裝和基地組織覬覦巴基斯坦核武庫,一旦得手,後果將不堪設想。
為了提高巴基斯坦政府的行動能力、避免該國陷入混亂,美國上個月在東京召集了針對巴基斯坦的國際援助會議,收集到的國際援助超出50億美元,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
與歐洲重修舊好
奧巴馬上台以後首次以總統身份出訪海外就將目的地選在了歐洲。在一周時間里他出席了三場重大國際會議:二十國集團峰會、北約首腦會議和歐盟-美國峰會。奧巴馬公開承認美國在過去一段時間來忽略了歐洲在世界上的重要作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的分歧損害了美法、美德關系,讓布萊爾政府承受了巨大的國內壓力,而發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更使歐洲盟友付出了沉重代價。在整個行程中,奧巴馬表現得低調而真誠,他微笑著表明自己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傾聽」,獲得了歐洲政府和民眾的一致好評。
奧巴馬尋求歐洲的合作和支持,指出歐洲也應該在反恐、武器擴散、經濟危機問題上站出來與美國合作,共同努力解決面對的問題。美國將傾聽歐洲盟友的意見,但是歐洲也應該承擔起相應的安全責任,尋求多邊主義、為美國單邊主義惡果解套的意圖躍然紙上。
緩和美俄關系
在布希政府執政後期,美俄關系由於美國計劃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體系、北約東擴和喬治亞危機而陷入停滯,染上了濃厚的冷戰色彩。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小布希和北約操之過急,在一系列問題上高估了俄羅斯的底線,低估了俄羅斯人的反應。
奧巴馬政府改弦更張,從執政之初就向俄羅斯拋出了橄欖枝。主要戰略意圖在於緩和緊張的俄美關系,為解決國內問題創造和緩穩定的國際環境。2月初,副總統拜登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釋放善意信號,聲稱莫斯科和華盛頓有許多共同利益。本月,奧巴馬在華盛頓會見到訪的俄外長拉夫羅夫,指出美俄兩國在核擴散、阿富汗局勢、中東局勢方面都有很大合作的必要和可能。
目前,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問題被視作俄美關系年內可能出現的最大亮點。今年12月5日,1991年簽署、1994年生效的《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將正式到期,美俄兩國目前正就新協議草案進行磋商。奧巴馬將於7月赴莫斯科會晤俄總統梅德韋傑夫。美俄雙方固然仍缺乏信任,在北約東擴、東歐反導系統等問題上芥蒂重重,但宏觀基調至少是友善而良好的。
握手拉美「刺兒頭」
作為美國的後院拉美地區在布希執政時期不斷起火。古巴、委內瑞拉這樣的先鋒反美情緒高漲,查韋斯、卡斯特羅頻頻叫板布希,巴西、阿根廷這樣相對老成持重的國家也四處旁顧,尋求與美國以外的大國建立聯系和合作。
痛定思痛,奧巴馬誓言重新審視與美洲國家的關系,要與美洲國家開創平等夥伴關系的「新時代」。在4月中舉行的第五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上,奧巴馬不僅主動與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握手(而查氏此前曾公開稱小布希總統為魔鬼),同時表示願意重開與古巴的對話渠道。美國與這兩個主要反美國家的關系改善將很大程度上決定奧巴馬拉美新政的成果。
應該看到的是,美國對拉美國家的內政和外交關系有著至關重要的重大影響,其舉足輕重的程度不會因為美國某個總統的政策而發生根本上的改變。緩和與拉美的關系,更重要的是服務於奧巴馬的多邊主義全球戰略和改善國際形象的需要。自門羅總統以來美國就將拉美視為自己的禁臠,雙方實力的巨大懸殊和地緣政治決定了雙邊關系的緩和不會帶來本質上改變美國的絕對主導地位。
同穆斯林世界和解
與穆斯林世界的關系是小布希執政期間最具爭議的。美國既有阿拉伯盟友,又因為反恐戰爭而戴上了「反伊斯蘭」的帽子。奧巴馬在與穆斯林世界關系問題上戰略思考頗為清晰:「美國沒有、將來也不會與伊斯蘭為敵。」
4月初,奧巴馬在土耳其國會發表演講,闡述了自己的任內與穆斯林世界關系的構想。他摒棄小布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指出美國堅決支持巴勒斯坦建國,實現以巴和平共處的目標。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對此表示接受,承諾與美國合作實現與巴勒斯坦的和平。
本月,奧巴馬召集主持的巴以和談會議將在華盛頓召開。以巴問題從來是美國中東政策的重點和巨大難題,無數美國總統都曾期望在這一問題上實現突破而皆鎩羽而歸。奧巴馬通過在巴以問題上的協調工作和放棄原先美國偏激的意識形態追求,贏得了穆斯林世界的好感。
兩個「燙山芋」
目前,奧巴馬的全球外交戰略似乎一片形勢大好,改善、修復關系,重樹美國的良好國際形象捷報頻傳。然而,在兩個國際熱點問題上,奧巴馬尚未能夠實現有實際意義的突破,那便是伊朗和朝鮮,而這兩個問題都是與核不擴散密切相關。
從競選期間到今天,奧巴馬在伊朗問題上保持溫和而穩健的策略。他主張與伊朗進行接觸和對話,「說服伊朗停止研製核武器的努力」。他同意與伊朗進行直接接觸,放棄為談判設置前提條件,很少提及武力威脅和「最後方案」。但時至今日,奧巴馬尚未能夠在伊朗問題上取得突破。
伊朗對奧巴馬的政策調整表示謹慎的歡迎,同時一再提高自己談判的籌碼。4月份,伊朗公布了核計劃的新進展,聲稱自己的首座核燃料工廠已經建立核燃料循環系統,提前拒絕了美國可能提出的「停止鈾濃縮活動」條件。5月20日,伊朗又成功試射了射程約2000公里的新型中程導彈,射程能夠覆蓋以色列和美國在中東的所有軍事基地。伊朗步步緊逼,奧巴馬尚未能夠對此作出有效的政策回應。似乎仍在衡量在新的外交戰略全球大背景下接觸和制裁兩種政策可能性孰輕孰重。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遠東,還有一個國家――朝鮮正在夢寐以求伊朗已經獲得的關注和直接對話。雙邊直接接觸,放棄談判先決條件,這都是朝鮮一直可望而不可即的政策目標。4月,期望試探奧巴馬朝鮮政策的朝鮮發射了試驗衛星(美日堅稱朝鮮試射的是導彈),但卻換來了美日在聯合國推動通過強硬的譴責性主席聲明。朝鮮一怒之下宣布永久性退出六方會談。
朝鮮期望能夠與美國直接對話,用核計劃為籌碼換取安全和援助。但是到目前為止,奧巴馬的朝鮮政策仍然遵循著「善意忽視」(benign neglect)和六方會談的基本原則。對於朝鮮來說,這代表形勢將不會發生任何實質性的改變,膠著狀態只會導致朝鮮再次採取「邊緣政策」。5月25日上午,朝鮮剛剛進行了新一輪地下核試驗,步步緊逼,迫使奧巴馬政府作出反應。奧巴馬的朝鮮政策將面臨巨大的考驗。

2、奧巴馬實行的經濟政策

.建立平等的納稅系統

奧巴馬的納稅政策基本和民主黨的立場一致,希望能建立一個更平等和有所改進的納稅系統。整個納稅策略的主心骨是要給中產階級帶來更多的解放。不過這個解放是否會通過增加富人的納稅或者是降低政府預算來實現還不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將不會通過發行債券來實現(因為會增加國家債務)。另外,奧巴馬已經表明決心,要消滅那些納稅中的漏洞,不讓某些富人通過特別方式來「合法」偷稅漏稅。估計這樣的結果會讓中產階級的降稅計劃得到平衡。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如果中產階級能夠降低稅率,在理論上將會幫助降低失業率,也就是說能夠幫助政府提高稅收。但是美國的富人承擔著相當一部分政府的稅收收入,如果奧巴馬的計劃得到實施的話,那麼可能會使富人的數量減低。但是由於現在政策尚未實行,這一切只是一個推論而已。

2.公平貿易

奧巴馬強力支持公平貿易,認為只有一個更公平的全球貿易市場才能促進全球化。但如果對方貿易國採用關稅、補助、控制匯率等手段來保護自己,就一定要抵制這樣的貿易行為。他認為美國應該提高本土的製作業,因為這樣能夠提高就業率。奧巴馬支持能源的自主性,也就是說減少對國外能源,類似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但不少人對此表示質疑。能源進口占據將近三分之一的貿易逆差,如果要想實行奧巴馬的政策,很有可能需要通過使美元貶值來實現。
3.就業政策

奧巴馬對布希政府的經濟政策中最不滿的是「零就業機會增長」:美國的經濟在增長,但同時就業機會卻沒有增長。奧巴馬希望能把就業機會作為重點來發展,自由貿易和平等貿易會在這里產生一些沖突,到底是GDP和就業機會的增長沖突。另一方面,奧巴馬也非常支持貧困地區的投資,增加少數族裔的貸款能力,提高全國的交通網路建設,這些方面的建設都與就業機會成長有關。另外,奧巴馬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科技創新,增加理工科的教育投資,這樣才能穩固美國在科技上的領先地位。現有的資金和勞動力的轉移對發展中國家有利,奧巴馬的政策可能會需要很大開銷,但長期的收益將是不可估量的。

4.環境政策

奧巴馬競選中一個主題就是改善環境。人們一直在就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抵觸進行辯論,不過奧巴馬政策中的再生能源政策可能會改變這個現狀。外加奧巴馬希望能夠提高能源,特別是石油的利用率來促進工業上的進步,他的環境政策也將幫助製造業能夠採用一個對環境更有利的生產方式。奧巴馬的環境政策會使得美國獲得更多的外國投資,但是美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以及美元的價值將會變低。

5.增加房屋購買力

奧巴馬保證將把房屋購買變得更簡單更方便,特別是對貧困家庭來說。可是由於次貸風暴已經提前顯現出來了,現在美國經濟已經進入不景氣狀態。不過,奧巴馬保證要把那些不負責任的購房貸款公司送上法庭。

6.商業發展政策

奧巴馬雖然沒有在商業政策中表示清楚,但可以看出他不太喜歡大公司財團。他已經表示會明查造成次貸風暴的各家不負責任貸款公司。最近他對醫療保險公司也非常不滿,語氣措辭很強烈,認為都是因為這些公司的所作所為才使現在美國醫保系統耗資如此巨大。另外他對各個特殊利益集團的游說也相當反感,特別是房屋貸款公司的游說。現在美國稅收系統中有一個漏洞,可以幫助人們在宣布破產時逃避責任,奧巴馬如果上台後會立刻修正這個問題。另外,奧巴馬對華爾街上的各個投資公司也心存懷疑,認為現有的體系使競爭力減弱,顧客選擇減少,他將在上台後調查利益沖突等問題。總體來說,大公司在奧巴馬任期內的日子會不好過。奧巴馬會使用更嚴格的標准和更高的顧客保護政策。

7.小型商業政策

你也許想不到,雖然大公司佔領了美國商業的主導地位,但是商業領域中佔多數的還是小型企業。奧巴馬對小型企業的支持將是不遺餘力的。他將會以多種稅率優惠政策和醫療補助來幫助小型商業發展。由於美國醫療耗資巨大,眾多小型企業都無法為員工提供正常的醫療保障,奧巴馬會提供直接資金補助來幫助他們。不過這個醫療系統的耗資將非常龐大,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將是對奧巴馬的一個巨大考驗。美國政府的一貫經濟政策是以不幹擾基本經濟秩序為主,在美國有超過50%的公司都是中小企業,雖然他們對GDP的總貢獻只有大公司的一小截,但是他們所帶動的本地經濟是不可估量的。奧巴馬的政策的實施將會對本地經濟產生巨大影響。

3、評析奧巴馬的「巧實力」外交戰略。

奧巴馬政府「巧實力」外交政策提出的背景分析:
(一)對布希政府過度依靠硬實力推行美國外交政策的反思,可以說,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調整是無奈
(二)全球化導致的相互依賴及當今國際格局和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是美國奧巴馬政府出台「巧實力」外交戰略的國際大背景
(三)「巧實力」戰略已經具有一定的學術支持和政策建議准備,奧巴馬所需要做的就是採納這些意見並積極加以運用
(四)對襪襲美國自由國際主義外交傳統的繼承與發展
奧巴馬政府「巧實力」戰略的主要內容包括:
1.從短期看,為扭轉美國聲望和影響力下降的趨勢,開展「療傷外交」成為奧巴馬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療傷外交」的重點是如何處理好與伊斯蘭世界的關系以及解決好中東問題,改變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敵對局面。這也成為奧巴馬「巧實力」外交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2.確定了美國外交政策新的優先議程和支柱。奧巴馬政府認識到,美國和全世界面臨的巨大挑戰和緊急外交政策挑戰包括:正在進行的戰爭和地區沖突、全球經濟危機、恐怖襪好春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氣候變化、世界性貧困、不安全食品和流行疾病等。有時候,軍事力量對於保護美國的人民和利益是必需的。但是,外交和發展對於構建一個和平、穩定和繁榮的世界來說,將是同等重要的。這就是「巧實力」的本質。
3.傾向於提升美國的軟實力。美國國務院主管行政管理與資源的副國務卿雅各布·盧將美國獲取「巧實力」的主要工具歸納為:發展與對外援助、貿易與私人環節投資、全球夥伴關系、公民能力以及靈活性。
4.「巧實力」戰略的根本目的在於維持和擴展美國的霸權。美國政府「巧實力」戰略針對性和目的性十分明確,這是美國在國際聲望和影響力下降,又面臨金融危機雙重打擊下的暫時性戰略調整。「巧實力」戰略的提出,不意味著美國放棄全球霸權,而是強調在告耐其他大國(國家集團)的崛起和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如何維持美國霸權的一種整體外交戰略。
奧巴馬政府「巧實力」外交政策對中美關系的影響:
第一,對中美關系做出了新的定位,界定為「共同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關系」,並認定這是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
第二,「巧實力」在中美關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確立了中美合作新機制。
第三,美國「巧實力」外交戰略拓展了中美合作的領域。
第四,中美關系進入合作與競爭並存的新階段,短期內以合作為主。
對於中美關系的未來,彼此均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情況。正如沈大偉教授總結的:「經過三十年經常的相互影響,中國和美國好像已經擁有成熟的婚姻,相互尊重,利益共享,對關系惡化的負面結果的感知把兩者約束在一起。在這樣的婚姻中,離婚不是一個選擇。在獲得如此相互依賴水平的情況下,希望下一個30年中美關系結出雙邊、區域和全球合作的碩果。」

4、應當怎樣解讀奧巴馬的對華政策?

奧巴馬的對華政策的主導性文件列舉了經濟、政治、軍事、環境等等多方面的問題,可以說是中美關系的一個清單。關於中國經濟,奧巴馬說:「如果中國希望繼續保持穩定而持久的經濟發展,就必須作出一些根本上的調整。」他批評中國的發展不均衡,希望中國政府能夠繼續擴大內需。而在中美經貿關繫上,奧巴馬認為核心的問題是中國必須改變匯率政策。他說:「由於中國認為地制定低貨幣匯率政策,使中國經常性地保持了巨大的國際收支順差。」所以,他上台之後會利用一切可行的外交途徑來推動中國改變貨幣政策。另外,他還批評了中國方面對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以及對外國投資實施的歧視性法規。

麥凱恩的政策文件簡短而集中,經貿問題占據了主要的篇幅。他認為,對華關系是美國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下一屆總統必須優先考慮擴大美國與亞洲的經濟關系。他批評民主黨的對手,說他們害怕亞洲的經濟活力,因而提倡設立貿易保護主義壁壘的做法。他說:「美國從來沒有通過放棄自由貿易而贏得過尊重或者創造出就業機會,我們現在也不能這樣去做。」不過麥凱恩也提出,中國必須實現開放市場的承諾,並且保證執行國際貿易規則、保護知識產權、降低製造業關稅、貨幣匯率向市場化過渡。在環境問題上,麥凱恩提出美國可以向各個發展中國家提供控制碳排放的技術。

在這兩位總統候選人的政策文件的字里行間中,人們可以看到有三個大的利益集團在對華政策上有重大的影響,而仔細研究者兩個短短的文件,也能夠推測到不同的政黨在執政後會採用什麼樣的方針。這三個影響最大的利益集團分別是工商界、勞工界、環境保護主義者。

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兩黨從原則上都支持中美之間貿易關系的發展,這也是美國工商界的主流一直在尋求的目標。但是,民主黨與勞工屆與環保人士的關系顯然比共和黨遠為深厚,因此對貿易提出的條件也要多得多。

勞工界是貿易保護呼聲最高的地方。在過去十年中,勞工界一直強調,全球化特別是對華貿易的增加導致了美國工作大量外流,製造業起碼失去了三百多萬個崗位。工會不斷在通過各種政治渠道,要求樹立貿易壁壘。由於工會能夠左右大約百分之二十的選票,歷來是民主黨的票倉,而且在一些最重要的所謂「搖擺州」——包括俄亥俄、賓夕法尼亞、密西根等工業重鎮——中力量強大,所以民主黨的候選人不敢忽視勞工界的要求。(民主黨的許多國會議員近年來也總是在要求中國提高匯率。)奧巴馬的文件中之所以強調貨幣匯率問題,正是為了順應勞工界。

環保人士同樣多是民主黨的擁躉。近年來,勞工界與環保界在貿易保護問題上聯手頗多,許多環保團體也得到了勞工組織的大量金錢和政治的資助。環保團體多強調通過政府的干預來實現環保的目標,包括在國內的法律法規以及國際貿易中的各種協議。所以,在奧巴馬的文件中著重提到的是溫室氣體排放協議和國家之間的合作關系。

共和黨與工商界關系相對比較密切,與勞工界歷來不睦。麥凱恩直截了當地批評任何設置貿易壁壘的意圖,就反映了這種長期的政治分合關系。這位言語直率的共和黨人不久前在密西根州對汽車工人說,失去的工作不可能再回來。因此,在這個文件中,麥凱恩提出解決失業的辦法是對工人進行再培訓,幫助他們找到新的就業機會。

在引人注目的環保問題上,共和黨主張更多地依賴市場及技術革新而不是政府的法規或者協議,因此在麥凱恩的中國政策文件中,人們看到他專門提到低碳技術轉讓的問題。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文件中都體現了一種共同的精神,亦即希望與中國繼續發展合作性的關系,盡管他們也都承認,兩國關系面臨著不少困難的挑戰。「美中兩國之間的雙邊經濟關系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經濟關系之一。美國與中國分別是世界第一大和第三大貿易國。最近幾年,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場。」奧巴馬文件中的這段話,基本上總結了中美經貿關系發展的現狀。而麥凱恩的文件中的一段話,則反映了美國對華經貿關系的基本精神:「中國和美國並非註定是對手。我們有許多共同利益,我希望看到兩國的關系朝著對雙邊、進而對亞太地區和全世界都有利的方向發展。」

5、怎麼評價奧巴馬

對奧巴馬的評價

歐巴馬是2004年才進入參議院的新鮮人,憑借他充滿魅力的笑容,46歲的年輕活力,以及黑人族群的身份,吸引了一大批擁躉。選民們看厭了十幾年不變的老面孔,厭倦了伊拉克戰爭、腐敗丑聞等政治負面消息,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歐巴馬清新親和,從政履歷簡單而干凈,加上年輕的年齡都讓選民充滿了嶄新的期待。甚至有人將他比作新一代的肯尼迪,年輕有為,將開啟美國一個新的時代。
歐巴馬在初期憑借自己的清新形象,支持率一度超過了另一參選人希拉里,在籌款方面也與希拉里不相上下。但隨著競選的深入,歐巴馬對各類議題缺乏深度的思考,並沒有真正的創建,競選活動大多停留在批評對手,以及號召變革方面,明顯流於空洞。民調也持續下滑,從領先希拉里直至落後十餘個百分點,顯示出加強政策論述是歐槐銀巴馬當前競選的主要問題。

「詛咒門」事件出來之後,奧巴馬在右派和中間派的攻擊下,遭受重重壓力。盡管左派媒體比如CNN和紐約時報都採取鴕鳥政策,視而不見,但是長期被動挨打對於奧巴馬也不是一個辦法。星期二早上,奧巴馬終於在賓州發表了一次關於種族主義的演說,全面回應了質疑。

在奧巴馬演講前,奧巴馬陣營已經把講稿發給傳媒。左派稱之為超脫於競選之外的有超越時代意義的講話。我昨晚細細讀之後,不得不承認:奧巴馬此次精心撰寫的演講確實寫的不錯,不少地方值得反復研讀。
我認為奧巴馬在此次演講最大的意義在於他終於揭開了之前掛在他和他的陣營臉上的跨越越種族、超越舊政治的面具(也就是我下面討論的Steele說的「交易者」面具),選擇直言當今美國社會和政治在對待種族問題上的誤區和直面種族問題的必要性。這個對於奧巴馬是一個賭博,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我認為它既沒有超脫競選之外,也沒有超越時代的意義。此演講發生的時間和背景就已經註定它是奧巴馬在萬分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意在扭轉競選劣勢的一個手段,又如何能超脫於競選之外?奧巴馬此演講的終極目的本來就是解釋自己為何不能割捨和萊特牧師之間的關系,哪怕明知萊特政治觀點極受爭議。奧巴馬大篇幅的就種族主義的解釋和議論,都不過是為了這個解釋而鋪墊和轉移視線,令選民,尤其是白人選民,把注意力轉去更廣闊、更看不見邊際的種族意識討論上,從而不再深究他到底為什麼那般不顧一切地要和萊特和他的教堂捆在一起的真正原因,因此他的演講根本談不上任何跨時代意義,不過是一個被逼入死角的政客掙扎反抗的一種自保而已。
該演講從1787年的美國制憲開始說起,說到美國黑人和白人在歷史上的不平等,以及現今的任務是創造一個更加平等的社會(1-5段)。從第6-9段起,奧巴馬利用自己的血緣和經歷說明自己是適合做一個聯合者(unifier)。10-12段是承認美國選鉛稿宴舉中確實存在種族的因素。13段奧巴馬再次聲明他反對萊特牧師的言論。14-21為自己和萊特牧師的密切關系辯護,說明自己不會割捨(disown)萊特牧師。22-31段是從歷史根源為萊特牧師辯護。32 -34段利用白人勞工反對工作外判指稱白人也有類似的怨言。35-40說的是黑人和白人應該如何努力改變這個現狀。41-48段講的是大家不應該繼續在這件事上糾纏,而是應該向前看。49到60段奧巴馬用一個23歲南卡女青年的經歷說明unify的重要性作為結束語。
整篇講話不乏亮點。我總結一下:
第一部分,講到了美國黑人歷史上的不平等,奧巴馬從制憲講起,配合演講地費城。這點做得不錯,因為費城正是制定美國憲法的地方。如果從奴隸貿易或是獨立宣言說起來,就沒有這么情景交融。
第六部分,為萊特牧師辯護,解釋了萊特牧師的思想來源於60年代的黑人受壓迫的歷史。這段寫得不錯,讓人了解到萊特牧師的極端反美反白人是事出有因的,而這一切不過是萊特牧師沒有與時共進的結果。這個說得通。
第七部分,奧巴馬為了把白人也拉下水,於是專門提到白人勞工反對全球化的怨言。這個有點混水摸魚的意思,因為這件事完全和種族主義毫不相干。但是如果一個不細心的白人,卻完全有可能在聽的過程中被說服。
第九部分,奧巴馬用華麗而有煽動力的語言呼籲大家要move on,不要再糾纏在萊特事件上。這是奧巴馬贏得掌聲的一段,連番的排比在現場很有感染力。
第十部分,利用支持自己的普通的白種女人的故事作為演講的結尾,富有人情味。
然而,精心審詞度句的演講仍然無法掩敬物蓋奧巴馬在「詛咒門」事件上的致命弱點。我先從演講本身分析奧巴馬的前後矛盾和弱點,然後再根據Shalby Steele的「面具說」來從另一個角度、在更深的層次上分析奧巴馬和「詛咒門」。
首先,奧巴馬到底以前知不知道萊特的極端反美反黑人言論呢?奧巴馬之前說沒有,還說如果他「反復(repeatedly)」聽到這樣的話,那麼他就會退出這個教會。星期一,據紐約時報報道,一個名叫Kessler的記者早在去年8月的時候就寫過一篇報道,指在去年7月22日曾經去過這個教堂聽佈道,當時奧巴馬正在現場,而當時萊特牧師正好有反美反白人的言論。當時記者是為了寫一篇關於候選人的宗教信仰的文章,專門跟隨奧巴馬到這個教堂。但是奧巴馬陣營反駁說,奧巴馬當天下午一點半在美國邁阿密演講,所以根本不可能出席在芝加哥的佈道。但是Kessler供職的Newsmax網站就說,該教堂一天有3次佈道會,上午兩次,早場7點開始,晚上還有一次,所以奧巴馬下午在邁阿密,不等於他上午或晚上沒有參加佈道會。Kessler在去年7月參加過幾次,所以他也有可能在日期上記錯。但是去年七八月時奧巴馬還遠遠不是熱門,所以該記者按理沒必要在去年8月就開始栽贓。因此我覺得Kessler說的很可能是確有其事,但是日期可能是搞錯了。奧巴馬大概非常明白:肯定會有更多的人搜集他曾經在萊特的佈道會上聽過後者的極端言論的證據,遲早會有「穿幫」的時候。所以,他選擇乾脆就在這次演講中明確承認自己曾聽過萊特牧師有爭議性的言論。那麼,奧巴馬在之前的聲明中有沒有說謊?我想大家心裡應該有數了。
第二,奧巴馬承認了在選舉中有種族因素,甚至把他自己的先天血緣背景作為他更能了解黑人立場的證明。那麼,他和他的陣營之前又憑什麼嚴厲譴責和攻擊柯林頓和菲拉羅呢?比爾柯林頓不過說選民在選舉時會考慮種族和性別,菲拉羅不過說奧巴馬在初選中因為膚色而受益,而他們說的哪一句不是現在奧巴馬承認的事實?之前左派傳媒更是大喊柯林頓和菲拉羅說選舉中存在種族因素就是搞種族主義。現在奧巴馬自己也承認了選舉中存在種族因素,那麼他的陣營是不是該向柯林頓和菲拉羅道歉呢?或者左派媒體是不是也應該要炮轟奧巴馬,而不是吹捧他的演講如何具有跨時代意義呢?
第三,奧巴馬把自己教父萊特牧師的言論和菲拉羅言論相提並論,甚至為保萊特,竟然把他白人外婆過去私下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咕噥和萊特在公開場合大肆發表極端仇視白人、反美的叫囂混為一談,這簡直是對聽眾智慧的最大侮辱。菲拉羅只是接受采訪時說明一個事實,而對這個事實沒有加以評論,這個和萊特牧師徹頭徹尾的反美反白人煽動性的演講是一回事嗎?可憐奧巴馬的白人外婆,悉心照料他、培養他,令他可以接受美國最好的教育,結果奧巴馬竟然為了替他的黑人牧師辯護,不惜將她從前私下對其他黑人的咕噥和怨言拋出。由此也能窺探出在奧巴馬心目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奧巴馬在白人和黑人應該如何改變的問題上,又一次表明了他在這個問題上的偏袒。他勸說黑人社群應該放下歷史包袱,把自己的委屈和美國其他的不平等結合起來,多一些家庭成員的交流等等。這些都是出於心態和個人修養上的要求,並無實際性的行動。而對於白人,他就要求他們進一步認清祖上犯下的罪(legacy of discrimination)。他要求白人應該為黑人投資更多的學校和投資更多的社區,應該加強民權法的執法和保證執法的公義(就是應該更加對黑人偏斜),應該提供更多的機會給黑人等等。很明顯,在奧巴馬的演講中,白人仍然是應該做更多實際性貢獻的一方,原因也不過繼續為歷史上的事贖罪。從奧巴馬對黑人和白人的不同要求看,黑人要做的是思想上的提高,而白人要做的除了思想上的提高外,還要有物質上的給予。我看不出奧巴馬的這種思想,到底和以前的黑人民權主義者有什麼不一樣。
第五,奧巴馬一再認為自己才是真正能夠unite美國人的人,但是我們看看他在演講中給出的理據是什麼:他強調了自己半黑半白的混血身份,強調了自己由白人撫育長大,強調了自己擁有的一大堆各個種族分布在三大洲的親戚。因此,他認為自己最能明白美國的偉大(令他有今天的成功)和美國的需要(各個種族的需要),也最適合團結和聯合民眾的人選。可是他的血統是天生的,他親戚的血緣是註定的(當然他的太太米雪可以算是他後天努力的選擇),他由白人撫育長大也不由他自己控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沒有看到奧巴馬自己作出了任何的努力和嘗試去令到美國更團結。如果就憑他先天的因素就能令美國團結,那麼這個和種族主義的先天決定人的優劣又有什麼分別呢?
另外,他總強調自己是可以帶領民眾改變的人,可是,既然他對萊特的極端政見及其在黑人社區的重大影響早有所聞,那麼過去二十年他又為何不憑借自己的努力試圖改變萊特和受萊特負面影響的黑人民眾?既然他認識到種族問題仍給美國社會和政治帶來很多不良影響,那麼他為何直到現在才「振臂疾呼」?從他過去對自己反對和提倡的觀點事件的不作為來看,奧巴馬憑什麼讓選民相信他譴責華盛頓的一切舊政治就等於他真的會為改變它而變得有作為?憑什麼相信他現在號召大家團結就等於他入主白宮後真的會做出實際的努力平衡和代表各個種族的利益?難道只有成為總統才能帶領民眾進行改變?做州的參議員的時候和做聯邦參議員就不能多做實事,讓人們看到和感受到通過他的努力帶來的希望和變革?我看要麼是奧巴馬眼高手低,要麼就是他完全對自己要改變什麼、改變成怎樣都沒有清晰的概念和規劃。不管怎樣,那都說明他根本不是一個可以令人信服的總統候選人。
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奧巴馬的演說沒有解決這次危機的最大問題,就是奧巴馬始終沒有能夠清楚地解釋自己為何不能公開割捨和萊特牧師的關系。奧巴馬承認自己知道萊特的政治觀點,但認為只要自己不贊成就無傷大雅。姑且說奧巴馬有一定的判斷力,可以對萊特的言論免疫,但他的妻子米雪呢?她對柯林頓的恨,「第一次愛國」以及她宣稱要對美國人的靈魂進行修補,難道就沒有受萊特影響?他的一對年幼的女兒,分別只有6歲和9歲,難道就不怕她們受萊特牧師反美反白人的言論的影響?難道他不知道孩子是最容易耳聞目染的嗎?由此可見,奧巴馬顯然在這個問題上避實就虛,不可能從根本上解除人們,尤其是白人心中的困惑。
那麼,奧巴馬究竟為什麼當初結交萊特牧師,並且保持近二十年的深厚密切關系呢?從最直白、最現實的角度來看,Dick Morris(此人當年因行為不當,被柯林頓踢出局,後變成強硬反柯林頓的一衰人)已經一語道破:奧巴馬作為一個外來的、畢業於常青藤大學、由白人家庭養育大的圈外人憑什麼能打入芝加哥的黑人社區基層?憑什麼可以在短短幾年間,迅猛上位?那是因為萊特和他身後數量龐大的的追隨者和萊特的關系網。簡而言之,奧巴馬靠萊特和黑人上位,可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奧巴馬的政治野心和根基根本就是建築在萊特的勢力之上,因此除非奧巴馬願意徹底放棄自己的政治前途,他根本無法斬斷自己和萊特的關系,無論是公開的還是私下裡。
但是,從我目前看到的最深刻、最能解釋奧巴馬所為的評論是黑人Shelby Steele在 3月18日發表在華爾街日報上的一片文章。作者從奧巴馬人性根源上剖析了奧巴馬為何能夠在此次競選中「異軍突起」,又為何會隨著競選深入無可避免地陷入絕境、難以自拔。Steele自詡保守派黑人,在2007年就寫過一本關於奧巴馬的書「A bound man: why we are excited about Obama and why he can』t win」(根據內容,書名大致可以翻譯成:《一個被局限的人:為什麼我們為奧巴馬雀躍以及為什麼他不能勝出?》)。他在華爾街日報上的那篇文章的立論和討論都是基於此書。Steele在書中從面具說的視角分析作為一半黑人一半白人的奧巴馬為了找到他在美國社會發展道路並在從政道路上成功地走下去,怎樣給自己戴上 「交易者」(bargainer)的面具,令自己可以成功地遊走於白人和黑人之間,無往而不利。但是總有一天他的面具會被摘掉,而面具摘掉的那一天,就是奧巴馬走向失敗的開始。
在Steele看來,這副「交易者」面具之所以能令戴著它的人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向白人發出「無罪推論」(the benefit of the doubt),充分利用當代白人對於徹底擺脫羞愧的種族歧視原罪歷史、回歸清白(innocence)的飢渴(hunger),博得他們的好感,令他們疏於防範。簡單而言,就是帶著「交易者」面具的黑人面對白人時,告訴對方:「我不認為你有任何種族歧視的思想,除非你真的做出那樣的行為讓我看見。」而面對這樣一個黑人,絕大多數白人不管是因為對黑奴歷史的愧疚,還是出於要證實自己確實像對方所說的那樣根本沒有任何種族歧視,不但不會厭惡這個黑人,反而會越發地願意對這個黑人表示自己的好感和支持。因此,與其說那些白人是真心實意、毫無保留地喜愛和支持面前這個黑人,還不如說他們喜愛和支持的是他們眼裡那個黑人所代表的「你們無罪」的意義。因此,這個面具起到了「禮尚往來」(retroprocity)的作用——黑人「賜」白人無罪以換取白人的回饋,這也就是「交易者」的精髓所在。
然而,正如Steele洞悉的那樣,「交易者」面具和其它面具的一樣,其作用都是為了讓人看不見面具之後的那張真面目。只有以面具示人,才能達到隱藏在面具之後的目的。所以,將真實的面目隱藏在面具之後就是戴面具那個人達到目的的關鍵,而為此目的,戴面具者必須付出壓抑、掩藏和背叛真實的自我的代價——久而久之,面具可以越戴越自然,但流失的自我也就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戴面具者被迫或主動揭開面具,讓人們目睹了他的真面目,那麼附著在面具上的魔力(magic)也就消失,戴面具者也就從此「泯然眾人矣」。如果放到奧巴馬和他的競選上看,Steele提出的「交易者面具說」就很能說明奧巴馬和他此次競選的起落。
首先,奧巴馬為何能獲得那麼多年輕人和中上層白人的支持?為何那麼多的白人為奧巴馬的競選而瘋狂?除了因為小布希政府的失敗、經濟的衰退、伊拉克戰事的冗長無期,還有更重要的一個理由——因為參與支持奧巴馬的競選是最能讓白人證明自己是如何地不種族歧視,而這帶來的滿足感和愉悅感是維系白人支持者最大的保障。至於奧巴馬此人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到底在想什麼、他究竟能帶來怎樣的改變,與那相比就無甚緊要了。
因此,對主流白人而言,奧巴馬提供了一個讓他們表達和經歷種族清白(racial innocence)的絕佳機會,而支持和參加奧巴馬的競選就更加能夠滿足和慰藉他們對種族清白的渴望。而且,奧巴馬越是對具體的改革目標、希望目標含糊其辭,就越能夠讓更多有著不同政見或利益的白人一廂情願地把自己能夠接受的解釋和借口安置在奧巴馬豎立的「希望」和「改變」旗幟下。就連奧巴馬自己也曾坦言:「我自己就像是一個空白的屏幕,很多不同政見的人們都可以在上面謀劃自己的藍圖… …」(「I serve as a blank screen on which people of vastly different political stripes project their own views . . .")我倒認為奧巴馬更象是一塊有自動刷黑功能的黑屏,人們可以在上面任意寫上自己的願望,但永遠看不見別人寫在上面的願望,因此黑屏永遠可以說自己最能包容,最能團結人民的意志,因為每個人只看到自己腦海中的願望,沒人可以搞明白到底在一層一層刷黑過的黑屏後的終極意志到底是什麼。不管白屏還是黑屏,其作用都和Steele所說的「交易者」面具一樣——令人們只看見自己想看見的東西,而不顧面具之後的真相。
其次,萊特「詛咒門」事件為何如此轟動?而這種轟動效應為何在白人和黑人中存在著明顯差異——白人為何如此震驚甚至惶恐,而黑人卻還納悶為何白人對此有如此大的反應?這個事件為何成為奧巴馬的死穴,足可以完結他的美國總統夢?——那正是因為萊特的言行撕開了戴在奧巴馬臉上的面具的一邊,讓人們看見了他真實的半邊臉。在那裡,不但沒有原來面具上的 「白人無罪」的赦免金字,反而刺滿赤裸裸的對白人的仇恨和憤怒。這樣一來,奧巴馬不再是「交易者」,與之伴隨的可以給白人帶來的「赦罪」的滿足感和欣喜感盪然無存。他也將無法再用「赦免白人之罪」來向白人要回饋。因此,奧巴馬必然會損失很多白人票。而他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穩住黑人基本盤,並爭取繼續「糊弄」住那些稚氣未脫的年輕人。
再次,Steele的面具說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釋奧巴馬為何堅持和萊特建立和維持密切的聯系。奧巴馬作為一個黑白混血兒,在社會中需要找到一個身份認同(identity),要麼是白人,要麼是黑人。從白人的角度看,奧巴馬在白人精英環境里成長、接受美國最好的教育,絕對能夠被主流白人接納,但是由於自己的膚色,他一定不會被看作是白人,所以也無法參與到白人權力的核心。從黑人的角度看,在加入萊特牧師的教堂之前,他和主流的黑人圈子一直沒有什麼交集,他雖然成長於單親家庭,但是一直富裕,一直是精英,一直在白人的環境中成長,所以絕大部分黑人都不會對他有任何的認同感。所以,奧巴馬年輕時的吸毒很可能就和這種找不到身份的心態有關。萊特牧師的教會,是全美最大的黑人教會之一,參與者都是大部分中低下階層的黑人,萊特牧師把奧巴馬帶入了主流黑人社會,幫助他找到自己在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根,讓他在精神上找到了令自己徹底變黑的家。因此從精神層面來說,奧巴馬參加了這個教會20年,找回了自己的黑人的認同感,也讓自己變為「徹底」的黑人。在這里,他和米雪結婚,他的兩個女兒在這里受洗,他的精神世界確實離不開萊特牧師的影響,他對此也絕對感恩。因此從個人情感上來說,奧巴馬不願與萊特割裂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奧巴馬畢竟不是一個普通默默無聞的人,他是一個政客,而且還是充滿野心的政客。從政治層面來說,萊特牧師就是他和黑人主流社會的橋梁,沒有了萊特牧師,黑人就不會認為這個一直在白人圈子長大的黑人是自己群體中的一員。然而,奧巴馬畢竟有著和中上層白人接近的精英背景,令他有足夠能力周旋於白人政客之間。如何在社會和政治上充分利用自己先天的血緣優勢,令自己走向成功?奧巴馬選擇了帶上「交易者」面具,而不是像Al Sharpton 或 Jesse Jackson那樣選擇「挑戰者」面具(即先認定白人有種族歧視罪,除非他們證明不是)。而這個面具的魔力令他扶搖直上,直到萊特事件爆發,撕開了他臉上的面具,才使他陷入競選的敗局。
綜上所述, 「詛咒門」事件對奧巴馬而言根本是避無可避的一個死結,是他當初選擇帶上「交易者」面具、堅持在從政的道路上走下去的時候就已經註定遲早要面對的一道高坎,能不能過得去,就看他的造化了。現在看來,只有白人能救得了他的敗局,對比之前他戴著面具向白人拋橄欖枝「赦罪」,這實在是太大的諷刺了!總之,還是那句話:「出來行(混)的,遲早有一天要還!」——它不僅適用於黑社會、娛樂圈,放在政界也是再貼切不過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ed3c301008z1n.html

6、怎麼看待奧巴馬對中國的政策?

在對華政策上,這位新任美國總統傾向於同中國建立長期、積極且具有建設性的關系。主張深化美中經濟安全和全球政策問題方面的高層對話,加強兩國環保和軍事交流。由此可以預見的是,奧巴馬的當選會成為中美關系的一個良好契機。 然而在貿易往來、人民幣匯率等問題上,奧巴馬的對華政策又讓人擔憂。那麼這位同中國「特別有緣」的美國總統上台之後,究竟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影響呢? 推動作用: 希望與中國展開全方位合作 從伊拉克戰爭、防止核武器擴散、改善美國國際形象等方面來說,奧巴馬的外交政策與布希相比,可謂千差萬別。只有在中國問題上,奧巴馬將在很大程度上延續布希政府政策,繼續與中國展開全方位合作。 奧巴馬身邊不乏經驗豐富的「知華派」,必將推動新一屆政府在處理對華關繫上,向著理性、積極的方向發展。奧巴馬已經明確表態,當選後將繼續與中國在環保、能源合作等方面保持對話指戚備。 雙方建設性合作夥伴關系會進一步發展 中美關系必定會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奧巴馬在競選過程中一再強調中美兩國有共同利益,主張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在對台問題上,民主黨一貫主張一個中國原則,主張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奧巴馬也提出將反對將美國就業機會大量輸出到中國,反對中國在匯率方面的政策,也許在他當選後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會增多。但是由於雙方之前的合作關系已經非常深厚,上述的問題只是小小的擔憂。在目前的國際大背景下,奧巴馬一定會唯毀致力於建立中美雙方的建設性合作夥伴關系。 奧巴馬當選消息推高美股 或定A股四年走勢 美國大選的結果左右著這個全球經濟頭號強國的走向,並決定美股和全球股市在未來四年的走勢。紐約股市4日創出24年來美國大選日最大漲幅,三大指數漲幅全部超過3%,道瓊斯指數上漲超過300點。 追隨美股漲勢,亞太股市周三早盤走高。日本股市日經股指早盤上漲2.82%,收盤報於9371.67點;韓國首爾綜合指數大漲4.97%。 在早市未收仔絕盤股市中,中國滬深股市漲幅近3%,香港股市恆生指數上漲4.84%;澳大利亞普通股指數漲1.80%,台灣加權指數漲1.10%。 阻礙作用: 奧巴馬或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加大中美貿易壓力 分析奧巴馬的貿易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時殷弘教授表示出了一個擔憂。奧巴馬的經濟政策中,更注重創造國內就業機會的重要性,也就是說,鼓勵大企業從向外投資轉到向內創造工作機會,時教授認為,這個政策其實有著比較明顯的保護主義色彩。「在競選中奧巴馬經常發表這樣的言論,認為美國的就業機會都讓外國人佔去了,大財團也都到國外投資給別國的人民創造就業機會,這就說明他上台之後的政策是要趨於保護主義的。」時教授說,「如果奧巴馬當選,極有可能新政府會把美國已經在國外的投資和所提供的工作機會通過某種方式減少或者收回去。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有些報道表明一些亞洲人對奧巴馬是有看法和擔憂的。 競選過程中,奧巴馬自己一直提出他也是支持自由貿易的,但是言談舉止和他的利益集團的背景來看,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還是存在的,這是需要我們密切關注的。 指責中國操縱匯率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言辭日益尖銳。民主黨人奧巴馬把焦點集中在經濟問題上,繼續打「中國牌」,指稱中國對美國貿易的巨大順差與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有直接關系。 據《大公報》報道,奧巴馬是在29日公布的一封信函里做出上述評論的。他說:中國必須改變其政策(包括匯率政策),以便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更多依靠國內本土需求的增長。 奧巴馬的這封信是寫給美國全國紡織業組織理事會的。他表示,自己會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國改變,他還表示:「如若當選,我將協助確保中國的進口商品不會違反適用的法律和條約。我支持貝里修訂案的要求:國防部只採購在美國製造的紡織品。我亦支持將『紗後規則』(yarn forward rule)納入自由貿易條約。」 期待中國減少出口 希望美國人少買中國商品 奧巴馬認為,中美關系最關鍵的問題是貿易,他雖然歡迎和中國貿易,但前提是中國遵守規則,在世界均衡發展中扮演積極的角色。他建議中國發展內需,提高內需佔GDP比重。這項建議實際上是要求中國出口佔GDP比重降低,也就是減低對美國出口,以改善美國勞工階層的失業情況。換句話說,奧巴馬對美國勞工階層失業的解決方法,是希望美國人少買中國商品。 專家觀點: 奧巴馬的對華政策值得肯定 奧巴馬本人雖然在競選中,不時對中國發出一點批評,但9月22號他在《中國商業周刊》發表的《關於對華政策》的文章中,總體的政策姿態是非常積極的。這篇文章有三點值得肯定的觀點:1、承認中國的重要性。2、認識到中國的復雜性。3、確定其政策目標是尋求與中國的合作。 不能簡單用保護主義形容奧巴馬的經濟政策 有經濟學家稱,奧巴馬的經濟政策趨向保護主義,可能會對全球經濟帶來不利影響。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陶文釗教授認為,一個政府的經濟政策是不能簡單用經濟學上的名詞去概括的。奧巴馬在競選中透露了一些他的經濟政策,比如給窮人減稅,提出能源自給等。但是這遠非全部。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是由一整套方案構成的。奧巴馬當選後,肯定會召集美國一流的經濟學家,一同研究出一整套的經濟政策。 奧巴馬對華態度理性務實 並不否認各個總統候選人的中國觀會有所不同,但是美國朝野上下的共識卻非常清晰: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的崛起和繁榮強大是不可忽視的事實,所有候選人也都曾提及美中關系是21世紀美國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中國讀者可能會認為,有些美國總統對華強硬,有些比較友好。這其實是個誤區。美國總統中國觀的建立是一個長時期的『學習過程』,這個過程伴隨著他對中國的個人感情的轉變,但更為重要的則是美國國家利益的需要。」 中美雙方都應當從新的全球化環境下把握兩國的戰略關系 中國和美國分別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在維護全球金融穩定方面具有越來越多的共同戰略利益,當前全球經濟所出現的調整,可以說是全球經濟從劇烈的失衡重新尋找新的平衡點的過程,在這種動盪的尋找平衡點的過程中,中國和美國都深深涉及其中,只有保持良好的戰略合作,才真正從長期內有利於雙方的戰略利益。

7、我很有問題

奧巴馬上任後,恢復市場信心、帶領美國經濟走出衰退成為最棘手的任務。從奧巴馬當選以來的形勢分析,新政府拯救經濟的思路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增加經濟投入,為中產階級減稅。其主要經濟政策包括貿易、金融、能源、稅收和醫療等五個方面。 

    貿易政策:看淡貿易全球化 

    奧巴馬以及民主黨在貿易政策上帶有更多"保護主義"色彩,傾向於重新審視與別國的貿易協議。奧巴馬表示,盡管美國商業的成功依賴"繁榮發展的貿易以及美國產品受到的門戶開放待遇",但他簽署的任何協定"不僅要考慮到大公司的利益,心裡還必須放著我們整個國家和我國工人的利益。"奧巴馬已經表示將對美國貿易政策進行重大調整,把重點放在制訂可落實的環境和勞工標准上來,防止經濟"快速下滑"。 

    奧巴馬政府的貿易政策將著眼於國內需要,看淡貿易全球化。 

    (一)重新審視自貿協定。奧巴馬承諾重新審視和修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美國-哥倫比亞自由貿易協定、美國-韓國自由貿易協定等。 

    據路透社報道,奧巴馬要求修改北美自貿協定,加入有關保護勞工和環境的條款;在美國國會就美哥自貿協定投票前,奧巴馬認為哥方必須加大力度打擊針對貿易工會成員的暴力;他明確反對美韓自由貿易協定,認為兩國應就美國車商進入亞洲市場問題進行重新談判,並應確保韓向美開放更多農業和製造業方面市場。 

    奧巴馬還有意削弱美國總統享有的"貿易促進權",讓國會在選擇自貿談判對象上發揮更大作用。 

    (二)推動世貿談判。奧巴馬表示還將敦促世界貿易組織切實執行國際貿易協定,阻止他國繼續不公平補貼出口商品、對美國出口設置非關稅壁壘等行為。奧巴馬承諾上台後推動世貿談判,稱達成多哈回合貿易協定有助於美國貿易出口和就業。但在另一方面,他有意施壓國會通過法令者絕磨,取消把業務轉移到海外的美國公司所享稅務優惠,促使那些公司把業務迴流美國,以保證國內就業崗位。 

    擁有1050萬成員的美國勞工聯合會和產業工會聯合會政策主管特亞•李說,布希政府的貿易戰略實際上是幫助美國企業把工作崗位轉移到海外。他認為,在奧巴馬的貿易議程中,立足國內將是關鍵。在貿易爭端方面,奧巴馬認為美國有必要更積極地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仲裁、訴訟等。 

    金融政策:平衡市場加強監管 

    美國經濟已陷入衰退,高負債率,高失業率,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信貸的周轉率嚴重下降。奧巴馬支持政府實施金融救援計劃,但認為救市只是臨時措施,應同時加強監管,政府需要平衡市場與政府監管。

    奧巴馬2008年12月18日宣布3項涉及金融監管的官員提名,其中包括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產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宏簡員會的一個董事席位。他誓言加強金融監管、打擊貪婪無度和操縱價格,以恢復金融系統穩定、重振投資者信心。奧巴馬表示:"我們將大力強化監管機制,使之從面向20世紀金融體系升級為面向21世紀金融體系"。 

    近期美國銀行業頻頻告急。16日花旗披露近83億美元的季度巨虧,並公布拆分計劃,美國最大的銀行美國銀行因收購美林後資金緊缺,接受了美國財政部實施的總額達1380億美元的一攬子救助。據透露,奧巴馬的經濟團隊正在考首斗慮推出更激進的手段根治銀行業的壞賬問題。其中包括設立一家獨立的國有"壞賬銀行",或在現有的私人大銀行內部設立幾家"壞賬銀行"來接管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或設立一系列專門處理各種不同資產級別的機構。除設立"壞賬銀行"外,新政府還在考慮擴大為銀行提供資產擔保的范圍,甚至不排除效仿上世紀90年代歐洲推行的大規模銀行國有化策略。如果最終付諸實施,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強有力的援助銀行業舉措。 

    能源政策:開發新能源 

    降低對石油的依賴、開發新能源是奧巴馬能源政策的核心。奧巴馬試圖在刺激經濟復甦與環境保護目標上找到一個平衡點,他主張減少對國外石油的依賴,推動美國的"能源獨立",催生一個全新的能源產業。 

    奧巴馬表示,清潔能源能夠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就像柯林頓政府通過大力發展信息技術成功推動全球化,並佔領經濟制高點,奧巴馬也把新能源技術看成是新的經濟增長支點,試圖創造美國新的經濟優勢。 

    奧巴馬已公布的能源政策,包括如下部分: 

    關於能源戰略轉型:為美國家庭提供短期退稅,應對日益上漲的能源價格;未來十年投入1500億美元資助替代能源研究,並為相關公司提供稅務優惠,有助於創造500萬個就業崗位。 

    關於電力方面:大幅減少對中東和委內瑞拉石油的依賴,計劃到2012年,美國發電量的10%將來自可再生能源等,2025年這一比例將達到25%。 

    關於環境保護:奧巴馬表示將減少50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承諾要通過新的立法,使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到2050年之前比1990年減少80%。 

    關於汽車方面:奧巴馬表示,他將促使政府和私營行業大舉投資混合動力汽車、電動車等新能源技術,減少美國的石油消費量。以7000美元的抵稅額度鼓勵消費者購買節能型汽車,動用40億美元的聯邦政府資金來支持汽車製造商,力爭到2015年實現美國的混合動力汽車銷量達到100萬輛。支持強制性的"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力爭在205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減排80%,低於1990年的水平。 

    關於新能源技術方面:奧巴馬計劃用3年時間將美國的風能、太陽能和地熱發電能力提高一倍。政府將大量投資綠色能源——風能、有著廣闊前景的新型沙漠太陽能陣列和永遠有效的絕緣材料及核能等。其他還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動力電池、核能、風電、和太陽能設備等。清潔能源已經成為美國能源的重中之重,美國積極發展風電、水電、核電、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的戰略已不可逆轉。 

    關於建築方面:奧巴馬將大規模改造聯邦政府辦公樓,包括對白宮進行節能改造;將推動全國各地的學校設施升級,通過節能技術建設成21世紀的學校;要對全國公共建築進行節能改造,更換原有的採暖系統,代之以節能和環保型新設備。 

    關於資金投入:奧巴馬將對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風能、太陽能、核能等進行資本支持,對於鄉村的清潔能源產業也會有一定的信貸支持。而且,奧巴馬政府也有可能建立一個聯邦資金支持的全國清潔能源的貸款機構,向可再生能源項目投放低利率貸款或進行貸款擔保,以激勵普通投資者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發展。目前還有議員呼籲建立一個相關的基金會來為房屋業主改進能源使用效率提供資金。 

    稅收政策:恢復稅收法案"公正性" 

    在奧巴馬計劃出台的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中,減稅計劃將占其中的40%左右。這項減稅舉措將主要面對繳納所得稅或申報低收入津貼的人群,目標是恢復稅收法案的"公正性",也就是讓中低收入納稅人減少稅賦,高收入家庭增加稅賦。比如大幅度增加所得稅信用,這將直接提高貧困工人的收入。 

    奧巴馬同時提高了對富人的稅率。他表示,會通過增收年收入在25萬美元以上家庭的工薪稅來改善社會保險的財務狀況。他將美國人的所得稅上限從35%提高到39.5%,這相當於柯林頓執政後期的水平。而資本利得稅率將從15%提高到20%-28%。"附帶權益",即從私募股權投資和對沖基金中獲得的收入將按照普通收入來征稅,而不是以前的資本利得。 

    另外,根據奧巴馬的減稅計劃,企業還可以用去年的巨額損失和2009年可能出現的任何損失來沖抵過去5年所繳納的稅款,這實際上將幫助企業從政府獲得現金支持。 

    減稅計劃的另一部分內容明確表示,招聘新人或取消裁員計劃的企業可以獲得1年的稅項減免,這部分金額總計可能會達到400億-500億美元。奧巴馬的減稅計劃可能還將讓小企業在2009年和2010年沖抵總計高達2.5億美元的多項支出。目前這一上限為1.75億美元。 

    醫療體系改革:擴大醫保覆蓋面 

    奧巴馬推行醫療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擴大醫療保障的覆蓋面,希望每個美國人都能享受到醫療保險,以及加強監管、利用稅收改善醫療保險計劃。政策主張包括: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健康保險,他將通過廢除布希政府對年收入25萬美元以上家庭的稅收削減來支付這筆費用;要求實現醫療保險的全面覆蓋;向低收入家庭提供補貼;家庭在購買保險的時候可以選擇私營或者選擇政府的醫療保險計劃;保險可隨工作一起變動。 

    除了要繼續擴大醫療援助計劃以及兒童醫療保障計劃,把更多的窮人納入醫療保障的安全網,奧巴馬的醫改計劃核心在於,設立一個形式上和Medicare類似的政府醫療保險計劃,面向那些目前既不享受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險,也不符合條件參加已有的政府醫療計劃的沒有醫療保險的人群。奧巴馬將創建一項新的全國健康保險計劃,也就是建立一個政府保險機構,直接為上述人群買保險。 

    奧巴馬這個計劃最大的效用在於,短期內通過政府直接組織投入與強制性法規,令沒有醫療保險的人的數量減少一半左右,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政府為那些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所支付的醫療費用開銷。

8、奧巴馬的經濟政策有哪些

全球經濟顯然到了一個需要「改變」的時分,在昨日奧巴馬當選之日,全球股市迎來大幅上漲,歡迎這位以「改變」作為參選口號的新總統。由於這次總統競選,美國對華政策相比往年,並不是雙方爭論的焦點,因此奧巴馬的對華經濟政策「仍是霧里看花。」

「目前,除美國的極端保守主義者之外,美國朝野都一致認為,美國政府現行的對華政策是明智的,這一政策應繼續下去。這也是奧巴馬的看法。」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周琪表示。不過也有人表示,由於奧巴馬和工會的密切關系,貿易保護政策可能在他任內會有一定的抬頭。

貿易保護有可能抬頭

在奧巴馬的參選過程中,他曾零星地批評過中國的貿易措施,指責中國「傾銷商品到我們的市場」,侵犯知識產權,操縱貨幣。在選戰中,他也明確表示:「中國崛起勢不可擋,他們既不是我們的敵人,也不是我們的朋友。在不少人眼中,奧巴馬似乎是位保守主義者,他果真會給過去幾年發展密切的中美經濟往來帶來「改變」嗎?

在2008年美國總統選戰打響之初,所有的民主黨候選人,都明確地表示了貿易保護主義立場。而國內在眾多行業,很多人甚至把2008視為中美貿易摩擦年。

奧巴馬也曾經提出,對中國進口商品進行監控,並建立更快的傾銷反應機制,兩位候選人在大選期間雖然都沒有將中美對外貿易作為重點,但白宮的議事日程中,將無法迴避這個問題,特別是在中國一系列紡織品配額,明年1月1日到期之後,業內游說組織將對政府施壓,要求制定更嚴格的紡織品配額或者更嚴格的監管,這是否會給中美貿易帶來陰影?

不能說這種擔心毫無道理。由於民主黨同工會的密切關系,以及工會在大選中對奧巴馬給予的巨大支持,奧巴馬一定會傾聽工會的意見,也會比共和黨政府更加強調勞工權利。而過去在中美貿易中,對中方最大的阻礙就是工會。

人大國際關系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時殷弘就表示,「我個人比較擔心的是奧巴馬的民主黨在貿易問題上相對比較多的保護主義態度,無論是和共和黨相比,還是和布希總統之後已經失敗的競選人麥凱恩的保護主義態度相比。」

雖然在貿易領域,奧巴馬對中美貿易政策的表態讓人不放心;但在參選過程中,奧巴馬也曾說過,「希望保持中美之間的協商、合作的關系,發展相互之間的關系。」此外,由於中國相對低廉的勞動力優勢,出口到美國的商品使得美國普羅大眾享受了極大的實惠,扭轉這種局面的可能性不大。

經貿摩擦要看具體政策

具體來說,在某些領域,可能會有調整。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賈慶國認為,奧巴馬作為美國的領導人,執政以後,也還會在這個問題的大方向上主張自由貿易,只不過在具體的政策上,只是針對某一些商品或者某一個國家採取一些特殊的做法,就像柯林頓時期更強調「公平貿易」。

上世紀90年代至今已經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共有5次。這一時期,隨著中美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每逢大選,兩黨總統候選人就中美貿易摩擦中的各種問題表態已成常態。由於中國對美國存在巨大貿易順差,因此,發表頗具貿易保護色彩的言論成為一種規律性的現象。

盡管清華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孫哲對奧巴馬當選後可能引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表示擔心,但他也同時認為,奧巴馬當選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不是來自政策方面的調整,而是來自美國市場的恢復,如果在奧巴馬的努力下美國市場消費和消費者信心得到恢復,中國的外貿出口增幅也將恢復。

「目前有關奧巴馬不支持美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消息,表明其有保護主義傾向,但不僅只針對中國,對其他國家同樣嚴厲;一方面,我們可看作是他的競選語言,另一方面市場有相容理論,如果美國公司的規模擴大,市場擴張,對於海外的投資同樣也會增加,政策的調整職能延緩而阻擋不了這一市場潮流。」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李慶四也表示,中國在做判斷時需要注意的是,奧巴馬當前的很多話語可能只是為爭取中下層選民而說,當他真正走上總統寶座之後,政策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施。

李慶四說:「過於嚴厲的貿易保護政策不利於美國整體經濟發展,從以往的經驗看,美國總統上台後其政策都有由『端點』走向中間的趨勢,爭取中間選民和大多數人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肯定離不開中國的幫助。」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方面是奧巴馬本人並沒太多管理經濟的背景,對於貿易也不很在行,林宏宇教授表示,要判斷奧巴馬的政策趨勢,需要觀察其執政團隊的情況,未來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奧巴馬將挑選閣員,對中國經濟影響密切的閣員職位包括,財政部長、聯邦貿易代表、商務部長等,「這些人的理念決定了美國對華經貿政策的走向。」林宏宇提醒說,歷屆美國政府對上屆的政策會有一個更改、修訂,但自由貿易、全球化是經貿往來的潮流,相信奧巴馬的團隊也不會偏離太遠。

中美經濟戰略對話仍將繼續

「盡管中國民眾最關心的是,新一任美國總統當選之後會對中國造成什麼影響,但是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解決次貸危機的後遺症,把華爾街從泥潭中拯救出來,仍是奧巴馬必須要啃下的第一塊硬骨頭。」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一位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清華大學教授袁鋼明表示,現在奧巴馬的政策班子和將來的經濟路線是不清楚的,但對當前危機可能不會明確。政策上的傾向性是很明確的。美國民主黨代替中低收入或者中產階級以下民眾的,可能是這段時期里,共和黨執政時期被忽視和輕視的。

自1980年代以來,里根政府所倡導的自由市場經濟便是美國社會的主要潮流,其間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對其修整力度均較為有限,而美國經濟一度持續發展也給了市場正面的印象,不過,自去年夏天開始的次貸危機和目前仍難以預料的全球經濟衰退卻給美國提了個醒:這種潮流需要終結了。

國際關系學院國際經濟系主任林宏宇林宏宇預計,未來美國經濟將脫離過去20多年占社會主流的「小政府、少干預」模式,走向類似上世紀30-40年代大行其道的凱恩斯主義模式。

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位新上任的總統都會將既往的政策做出調整,奧巴馬政府一定會全面審查各個領域里的對華政策,包括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關於中美經濟戰略對話,2007年奧巴馬在總的原則方面做過一些正面評論,表示繼續進行戰略經濟對話是「一個好主意」。據分析,中美之間的戰略經濟對話會繼續進行,因為考慮到中國市場如此龐大和重要,繼續進行高層次對話是非常必要的,況且,未來國際體系和國際局勢的穩定將依賴於大國在重大問題上的合作。

9、關於奧巴馬當上總統(在線等)

猜測奧巴馬的中國政策
關中人

【該文章閱讀量:8094次】【字型大小:大 中 小】

美國2008年大選已經進入高潮,原來被媒體認為不過是出來歷練的奧巴馬從艾奧瓦到超級星期二到本周末,連續在多個州獲勝,不僅在黨代表數上逼近之前候選人非她莫屬的柯林頓,在競選經費和人氣上似乎也要超過柯林頓很多。奧巴馬在早春獲得民主黨提名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奧巴馬果然獲得提名,他極有可能在2009年1月成為美國第44任總統。

作為中國人,筆者自然關注奧巴馬的中國觀和他可能對中國採取的政策。經過一番搜索,突然發現希拉里·柯林頓對奧巴馬在外交關繫上的生疏和沒有經驗的批評並非空穴來風。奧巴馬的主要經歷在美國的常青藤大學(哥倫比亞和哈佛)、社區、律師事務所、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和伊利諾斯州議會。從2003年開始考慮競選聯邦參議員到2005年進入參議院他開始更多的關心、過問和關注國際事務,並對參議院涉及外交、國防、戰爭的決議和法案投票。因此我們很難從他的「公共政策」歷史去判斷他可能的中國政策。最好的辦法可能是從他的背景、他的世界觀、他的言論、他的性格、他對國際關系體系和運作準則的理解和誰是他的外交顧問等方面對他可能的中國政策作一個試探性的猜測。

奧巴馬的出身和家庭背景決定他在外交政策的走向上可能會更為包容,採用更多的協商,並更多地從對方的角度揣測問題,從而制定比較溫和的決策。奧巴馬的父親是肯亞的官員,後獲得獎學金在夏威夷大學和哈佛大學學習。他的母親是來自美國中部堪薩斯的白人新教徒。奧巴馬的父親在他兩歲時離家出走,奧巴馬曾跟母親和繼父在印度尼西亞生活了很多年,之後回到夏威夷檀香山一所私立學校讀書。他的混血、他的不白不黑的膚色都使他在小的時候極難進入白人或是黑人的小圈子,有不少孤獨和反叛。對這樣一個有著跨文化、跨宗族並在亞洲生活過多年的人,他的外交政策肯定不是單一的、以美國為絕對中心的。他跟亞洲人的接觸可能使得他對東方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對第三世界的貧窮和它們的政治轉型有更為細致的感悟。

奧巴馬的世界觀除了跟他的出身和家庭背景息息相關,跟他受教育的情況肯定也密不可分。從中學到大學到研究生院,奧巴馬去的都是美國第一流的學校,學生成分多為富家子弟,有很多猶太人和亞洲人,可以說他的眼界很寬,接觸的人來自不同的種族,因此他絕不會用單一的以歐美為中心的、高高在上的價值觀去評判和審視外部世界的發展和變化。2006年6月在波士頓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演講時,奧巴馬這樣談全球化:「隨著世界的繼續變化和我們彼此間的更多的關聯,全球化既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好處,也會帶來干擾。但是,無論好壞,全球化不會消失,我們可以築牆抵禦,也可以只朝里看,更可以以恐懼和憤怒對待這些干擾。但是,我們必須抵制這樣的方式。」

奧巴馬關於中國的言論幾乎沒有。筆者目前能找到的只有兩個,一個是他2004年7月競選聯邦參議員時發布的《重振美國領導地位》的政策文書,一個他競選網站上關於他的亞洲政策的論述。在2004年的政策文書中,奧巴馬說,

美國必須在中美分歧上――比如台灣――立場堅定,但在可以使兩國團結的事務上採取靈活的策略。我們必須堅持勞工標准,人權第一,讓中國對美國產品全面開放市場,並嚴守與美國公司的法律合同。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與中國展開貿易戰,中國經濟的長期不穩定會帶來全球性的後果。

奧巴馬作為總統候選人對美國亞洲政策的論述如下:

在亞洲,奧巴馬會建立一個更為有效的構架,而不僅僅局限於雙邊協定、定期的高峰會議、臨時簽署的協議,比如解決北韓問題的六方會談。他會繼續跟日本、南韓和澳大利亞保持牢固的關系,努力與東亞國家建立更為廣泛的聯系,以推進穩定和繁榮,並保證中國按國際法則行事。

其次,在談到振興美國經濟和保障美國的就業機會時,奧巴馬多次提到他會取消所有把美國工作輸出的公司的減稅優惠,而只對那些在本國創造就業機會的公司給予獎勵。

從這寫零星的的只言片語看,奧巴馬的出身、所受教育和世界觀似乎並沒有能夠使他對中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他認為中國不尊重人權、不按國際准則處事、對美方開放市場不夠。不過,他至少認為中國的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已經是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穩定的一個重要環節。

從他的演講,從他在參議院任職不滿一屆就決定競選美國總統,從眾多美國人目前對他的「頂禮膜拜」(很多學者說奧巴馬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總統候選人,而是一場運動,美國似乎正在目睹一個偶像的形成,一場個人崇拜運動的興起)我們似乎可以推斷,奧巴馬的性格里不僅有反叛的因子,更有膽大、冒險性強、智勇雙全的成分。這樣的人敢於推翻範式,敢於推倒重來,敢於建立新的機制和制度。在民主黨候選人的辯論中,奧巴馬曾兩次發表語驚四座的政策聲明,一是如果需要,他願意跟金正日和卡斯特羅這樣的在西方看來是獨裁者的領導面對面地談判;二是如果美國有確鑿證據證明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北部山區而巴政府又不允許美國出兵剿殺,他會考慮在那裡使用核武器。雖然柯林頓指責奧巴馬這樣的政策導向天真、幼稚,很多美國外交界的大腕卻認為這是領袖風范,是大手筆。從這方面看,奧巴馬背離傳統的美國政策,在中美關系最為重要和微妙的台海關繫上提出新的思考和政策的可能性不會沒有。

那麼奧巴馬是怎樣看待國際關系的運作體系和准則的呢?目前沒有找到奧巴馬對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和區域組織的具體言論,但是從之前提到的他對美國東亞政策的闡述,他似乎對區域間短期和臨時的組織機制的效益表示懷疑。在運行准則上,他的立場接近美國前任總統卡特,他反對單純使用武力把美國的意志強加給他國,同時他又堅持美國的外交必須以推進自己的價值觀為終極目的。2004年7月,奧巴馬在芝加哥外交關系委員會上發表演講。他說:

在全球的每一個地區,我們的外交政策應該以推進美國傳統的理想為目的:民主和人權、自由和公平貿易、文化交流,並關注建立制度,讓更多的中產階級進入市場經濟。這是我們與世界其他國家相通的利益,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恢復在世界的影響,贏得人心,擊敗恐怖分子,讓美國價值走向全球。人類的追求是普世的:追求尊嚴,追求自由,追求改變我們的家庭的生活條件的機會。

奧巴馬似乎更注重榜樣的力量,十分清楚一個國家的作為是這個國家在這個世界的通行證或審判書。他說,「整個世界都在看我們自己在美國做什麼。他們會知道我們今天在這里幹了什麼,並採取同樣的方式在未來對待我們――我們的士兵、我們的外交官、我們的記者,任何離開美國去其他地方的美國人。我希望我們大家都可以牢記這一點。」

另外,奧巴馬之所以出來競選是因為他對美國的愛之深之切,並認為他有義務和責任挽救美國目前出現的頹勢和美國聲譽在世界范圍的衰落。奧巴馬之所以可以獲得那麼多美國人的支持和擁護正是因為他讓他們感到了這個國家的偉大,重溫了這個國家的夢想,意識到恢復這個國家的超級大國地位的重要和迫切。換句話說,無論如何,奧巴馬的外交都是跟重振美國雄風聯系起來的,只是他更關注美國的道德的感召,制度的先進和模式的復制,而不僅僅是軍事的強大和經濟的繁榮。

最後,跟其他獲勝的總統候選人一樣,他們的外交顧問會對他們的外交政策產生巨大的影響。比爾·柯林頓1992年競選的時候高呼一旦當選,他會把從北京到巴格達的獨裁者統統拉下馬。布希2000年競選時,也提出很多建設性的外交政策。但是他們競選時的言論和他們執政後的決策往往大相徑庭。特別是布希總統,他的外交顧問,也就是所謂的新保守主義分子,包括副總統切尼和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幾乎完全綁架了他的外交政策,讓美國今天多多少少陷入國際關系的泥潭。

美國媒體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報道奧巴馬的外交顧問班子組成,據說核心加外圍的成員一共近200人。在沒有對所有的外交顧問作出仔細研究和評估之前很難斷定他們會給奧巴馬提出什麼樣的建議。不過,我們可以判斷有幾個顧問將對奧巴馬的中國政策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是美國前總統卡特的國家安全委員會顧問布熱金斯基(目前是美國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柯林頓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安托尼·雷克(Anthony Lake,目前是喬治敦大學的國際關系教授)和負責柯林頓總統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的官員傑夫里·貝德(Jeffrey Bader,目前是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

從這三位的背景看,他們在中國問題上多採取務實的政策,並深切了解中國正在崛起的地位和面臨的挑戰。因此,他們提供的建議可能會比較腳踏實地,與奧巴馬的重振「希望」和啟動「變革」的競選辭令有一定的距離。不過,在奧巴馬的外交顧問團隊里還有很多關注人權、關注非洲、關注國際法的專家和前任官員。他們對中國政策的制定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我們或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1)奧巴馬的成長和成熟過程有助於他對中國的更為細致和耐心的理解;2)奧巴馬的性格、世界觀和他對美國制度優越性的信心會使得他的中國政策出現兩種可能:一是他對傳統外交範式的突破;一是推行更為理想化的、傳播美國理念的外交;3)從目前收集到的信息,奧巴馬似乎沒有跟中國打過任何交道,他對中國的偏見也好像根深蒂固。(根據美國一個著名的亞裔團體80-20的信息,奧巴馬競選班子對他們要求奧巴馬詳細表述自己當選後如何關照亞裔人的利益呼籲一直沒有正面答復。該組織於呼籲亞裔人在預選中支持柯林頓。在加州的預選中,絕大多數華裔人都投票支持柯林頓。這個預選中的小插曲也可能會多少影響奧巴馬未來的中國政策。)4)作為一個依然生機勃勃的美國民主的產物,作為一個跟被疾病、貧窮和缺少人權和自由所圍剿的非洲大陸有血脈關系的美國人,奧巴馬肯定會特別關注人權的改善、民主的普及和鞏固與普通人追求幸福和機會的權利,並對那些他認為無視這些普世價值的國家產生自然而然的敵視和敵對。

筆者試圖猜測奧巴馬的中國政策,但是讀者一定會對這樣含糊和模糊的猜測感到十分失望。其實,筆者的主要目的不是猜測,而是截取美國政治的一個側面,讓讀者更多地了解奧巴馬其人其事,進而對他如果當選的外交政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對中國的政府和外交智囊來說,現在到了研究和解剖奧巴馬的時候了。

更多了解美國選舉制度和政黨政治,2008年美國的大選,請點擊本站系列專稿追蹤美國大選(I)1月21日至2月7日、追蹤美國大選(II)2月7日-2月29日、「美國總統、總統選舉和政黨政治」、關中人:開場即驚心動魄的2008年美國大選 、斯坦福大學研究員:巴拉克·奧巴馬有魅力沒「理念」 、 關中人:911改變美國青年 美國青年改變美國政治、讓奧巴馬邁向白宮的演講:希望就是勇氣,希望就是力量 、巴拉克·奧巴馬:今晚,此刻,我們相信、關中人:猜測奧巴馬的中國政策、亞裔人支持柯林頓 媒體影射其種族歧視。

10、奧巴馬對華的外交政策有哪些???謝謝!!

在多極框架下應對新興大國

最近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布的《2025年全球趨勢:轉型的世界》報告旨在為新上任的總統提供全球發展趨勢和政策建議。報告指出,美國新總統面臨的一個長期的戰略性挑戰是新興國家的崛起導致美國全球地位的下降,世界正邁向多極,盡管美國仍然是最強大的國家。這兩年來,美國國內就這個問題展開了熱烈辯論,多數人認為單極世界正在結束,美國必須面對新興大國崛起的事實,採取合適的應對戰略和政策。
奧巴馬雖對世界多極化進程有所認知,但強調美國要在多極格局中發揮獨一無二的領導作用,把重建美國的國際領導地位當作其外交戰略的核心。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要應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對自由的挑戰以及像中國、印度、俄羅斯這樣的新興大國的崛起。為確保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奧巴馬重視加強和將重建必要的聯盟和夥伴關系,認為民主國家是最有價值的盟友。在亞洲,首先要維持同盟國的強有力的關系,要加寬耐深與像印度這樣的關鍵民主國家的夥伴關系,他稱印度是"天然戰略盟友"。他同時也提出加深與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大國的關系。他強調,"如果他能當選總統,我將把外交重心轉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除了由於這一地區的經濟增長態勢,這里也存在許多美國外交政策需要面對的熱點和潛在熱點問題。"
從保障其新的外交構想和政策的切實落實和取得成效出發,奧巴馬組建了強有力的外交團隊和顧問班子。其外交安全班子三巨頭是:國家安全顧問為前北約總司令瓊斯,國務卿為前第一夫人希拉里,以及留任的布希總統的國防部長蓋茨。柯林頓時期的國家安全顧問安東尼·萊克和高官蘇珊·賴斯也是奧巴馬的主要安全顧問。奧巴馬另一位外交政策顧問薩曼塔·鮑爾是位哈佛大學教授,是著名的"人道干預"的積極推動者。這些人都是美國外交沙場老將,也都是民主黨的鷹派。他們能有效地貫徹奧巴馬的外交思想。這也表明奧巴馬不可能改變美國現行的霸權主義和美國利益第一的外交政策。

對華政策解析

奧巴馬將對華採取務實外交。他在競選期間即表示,中國正在崛起,而且勢不可當。美國需要與中國建立長期、積極且具有建設性的關系。他主張深化美中經濟安全和全球政策問題方面的高層對話,加強兩國環保和軍事交流。有消息傳出虧帶,奧巴馬外交團隊傾向於把中美兩國高層對話和戰略經濟對話兩個機制合二為一,中方由總理或國家副主席掛帥,美方則由副總統領軍。如果這一設想得以實現,不僅提高了兩國安全對話的級別,而且有效地把外交安全和經濟貿易問題結合起來進行對話,形成政府首腦對話機制化。顯然,這一對話機制將使兩國的高層對話、外交協調和互利合作更有成效。最近,希拉里國務卿對中美現行戰略對話機製作了類似的評判,傾向於搭建一個全面戰略對話的機制。
奧巴馬在《外交事務》上發表的文章中指出,在諸多安全利益上的一致性,認為美中應是夥伴關系。"我會敦促中國承擔作為一個新興發展國家的負責任角色","我們將要與中國在某些方面競爭的同時,在其他領域展開合作。"中美兩國在未來數年內將面臨一系列挑戰。"中美如何應對這些挑戰,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找到共同點,這對兩國以及亞洲乃至世界其他國家而言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還表示,"我們知道,只要美中兩國認識到我們的共同利益,就能在很多方面實現雙方的目標。在過去幾年內,美中兩國在六方會談中就朝核問題的合作清楚地表明,我們雙方能夠開展建設性的合作。"
奧巴馬表示,中國的崛起將是未來美國外交政策的相當重要的挑戰,但是他不會把中國妖魔化。他明確表示,中國不是美國的敵人,美中關系應該是建設性的,是"合作與競爭"的關系,應鼓勵中國作為一個成長中的大國發揮負責任的作用,幫助應對21世紀的共同問題。因此,發展中美關系的最好方法,是在國際體系中與中國開展協作,同時對中國軍事現代化保持警惕。2008年5月奧巴馬在參議院的演講中稱,"中國的崛起對我們來說,既是重要機遇,也是重大挑戰。"他提到美國應該歡迎一個和平崛起的中國,"同時也要時刻准備應對這種崛起轉向有問題的方向。"
另一方面,奧巴馬不會根本改變前幾屆政府所實行的對中國既接觸又遏制的雙重政策。他對中國的軍事現代化持懷疑和警惕態度。他指出,"雖然中國現銷巧蘆在的軍事投入只有我們的十分之一,但我們必須在緊密觀察和認真研判中國戰略實力的同時,促使中國增加軍事行動的透明度。"民主黨的競選綱領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和《台灣關系法》,並強調一個中國的政策是建立在《台灣關系法》的基礎之上,主張只能用和平手段解決台海問題。目前奧巴馬在其發表的文章和政策聲明中還念念不忘要關注西藏的人權問題。
美國習慣於利用人權、宗教信仰自由等干涉中國內政,在反對分裂主義和恐怖主義方面,採取雙重標准,甚至支持和庇護危害中國邊疆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恐怖活動。美國新總統在這方面的政策舉措須引起高度警覺和關注。
在經貿問題上,奧巴馬對華顯示出較強硬姿態。他在2008年10月29日寫給美國全國紡織業組織理事會的信中,提出中國必須改變貿易政策,並指責中國有意壓低人民幣匯率,導致中國巨大的對美貿易順差。近年來,布希政府頂住來自工商界的片面要求,在每年發布的外國貨幣政策評估報告中,都拒絕把中國列為操控貨幣的國家。奧巴馬的上述言論是從布希政府有關立場上的後退。事實上,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經濟全球化下產業分工加速調整,以及美方對華出口的種種限制。
在未來的歲月里,中國對奧巴馬政府的對華政策充滿期待,但是也不要過於樂觀。兩國之間仍然缺乏戰略互信。回想柯林頓總統第二任期,雖然兩國決定建立面向21世紀的戰略夥伴關系,但其對華政策卻是接觸與牽制;到布希總統第二任期,提出了兩面下注的對沖戰略,在要求中國做現行國際體系的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的同時,堅持防範牽制中國。從競選期間奧巴馬對華政策班子的評論分析,奧巴馬政府將中美關系定位為合作和競爭的關系,其對華政策強調三個關鍵詞:一是"接觸",加強與中國的雙邊接觸,就廣泛的議題進行對話、交流和談判;二是"融合",把中國納入目前其還沒有參與的國際組織,如八國集團等;三是"平衡",就是利用美國在亞洲的盟國、東盟中的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和印度,形成牽制中國崛起的網路。
但總的說來,從奧巴馬及其外交團隊的言行看,對華接觸、交流與合作,將是奧巴馬政府對華政策的主要方面。最近胡錦濤主席指出,中國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維護者和建設者;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美有著廣泛而重要的共同戰略利益。中美不僅是利益攸關方,而且應該是建設性合作者。奧巴馬在感謝胡錦濤主席祝賀他當選美國總統時表示,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中國的發展和成功符合美國利益。在當今國際舞台上,美中關系是至關重要的關系,發展美中合作不僅有利於兩國,也有利於世界。美中關系面臨很多發展機遇,希望雙方加強合作,推動美中關系取得更大發展,造福兩國人民。美方希望同中方加強在安全、氣候變化、地區熱點等問題上的磋商和協調,推動問題的解決。
2009年1月30日,兩國元首又進行通話,雙方再次表達了加強合作應對地區和全球挑戰的願望。胡錦濤強調,在新的歷史時期,中方願同美方一道,牢牢把握兩國關系發展的大方向,加強對話,增進互信,擴大合作,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推動中美關系持續穩定發展。奧巴馬表示,美國政府願同中方共同努力,發展積極的、富有建設性的中美關系。對中美兩國而言,沒有比兩國關系更為重要的雙邊關系。雙方有著許多共同利益。中美兩國加強建設性對話和合作不僅有利於兩國,而且有利於世界。美方期待著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同中方加強合作。
希拉里國務卿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作證時說:"中國是全球局勢變化中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國願意同中國發展積極的、合作的關系,要加深和加強與中國在許多問題上的聯系,同時坦率地處理存在的分歧"。對此,蓋特納財長也表示將加強與中國加強多領域的合作,加強在重大熱點經濟問題上的溝通協調,通過平等對話和磋商。
中國在與美國新政府交往中,應以平常心態從容應對,在爭取合作的過程中保持既定的原則和立場,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和合作的旗幟,致力於通過高層戰略對話增進互信,推動互利合作,謀求友好共處和互惠雙贏。總之,中美兩國應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加強交往,深化合作,努力推動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不斷取得新的發展。